所属成套资源: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能力探究训练题(专题1——专题8)(74份)
-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能力探究训练题专题一先秦至秦汉时期第四课两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主题一统一与强盛__西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试卷 0 次下载
-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能力探究训练题专题一先秦至秦汉时期第四课两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主题二中兴与隐患__东汉王朝统治的兴衰 试卷 0 次下载
-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能力探究训练题专题一先秦至秦汉时期第五课先秦至秦汉的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主题二融合与强化__先秦至秦汉法律教化与社会治理 试卷 0 次下载
-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能力探究训练题专题一先秦至秦汉时期第六课先秦至秦汉的经济生活与文化传承主题一创制与发展__先秦至秦汉经济与社会生活 试卷 0 次下载
-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能力探究训练题专题一先秦至秦汉时期第六课先秦至秦汉的经济生活与文化传承主题二传承与交流__先秦至秦汉文化发展与传播 试卷 0 次下载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能力探究训练题专题一先秦至秦汉时期第五课先秦至秦汉的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主题一继承与创新__先秦至秦汉政治制度的演变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能力探究训练题专题一先秦至秦汉时期第五课先秦至秦汉的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主题一继承与创新__先秦至秦汉政治制度的演变,共2页。
史料一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
——《文史纵横》2009年第3期
史料二 自古就有“汉承秦制”之说,在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法律、职官等领域内考察,这是非常准确的概括。秦所创设的皇帝制度,把最崇高的名号、最显赫的地位、最根本的权力集中到君主一人身上,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它通过朝议和文书、舆服、后宫、陵寝等相关规定,把“君尊臣卑”的政治伦理制度化,树立了绝对皇权的统治秩序。故自汉及清,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不替。
——摘自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1)根据史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带来的周秦之际的政治变化。
[提示] 从分权到集权,从世袭到任命。
(2)根据史料二,概括汉代继承秦朝政治制度的表现。
[提示] 继承了秦朝开创的君主专制制度;沿用了官僚政治;继承了“君尊臣卑”的政治伦理制度的相关规定。
历史解释——汉武帝时期强干弱枝的重要措施
(1)迁徙郡国豪富,有效地打击了地方势力,加强了朝廷力量。
(2)推恩王侯子弟,进一步解决了诸侯王过于强大难以制约的问题。
(3)颁布“附益法”,限制士人与诸侯王交游。
(4)惩治地方豪族,对于抑压地方豪族的猖獗气焰、提高专制皇权,起了显著的作用。
(5)设置十三部刺史,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史料证史——汉代察举制的特点及作用
史料 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举后直接授官,充分适应了君子贤人任官以“轨德立化”的思想。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根据史料,概括西汉察举制的选官原则,简述东汉察举制的发展表现。
[提示] 原则:以德取人。表现:注重官员的吏治能力;举荐与考试相结合。
唯物史观——察举制的评价
(1)优点。
①察举设置之初,个人的社会背景、家庭出身不再是选官的唯一依据,体现了选贤任能的原则,选拔出不少济世之才。
②极大地促进了讲习儒经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和教育的发展。
③有利于中央集权,察举权虽然下放到地方,但是官吏的任免权仍由中央掌握。
(2)缺点。
①察举用人的大权操纵在州郡等地方官手里,被权门势家把持,导致作伪成风,流弊百出。
②被察举者因察举人而走上仕途,必对察举者感恩、效命,极易产生宗派行为,形成地方集团。
③察举选才的标准虽标明德才兼备,但实际是重德轻才。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能力探究训练题专题一先秦至秦汉时期第五课先秦至秦汉的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主题二融合与强化__先秦至秦汉法律教化与社会治理,共2页。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能力探究训练题专题一先秦至秦汉时期第三课秦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主题二传承创新__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与国家治理,共2页。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能力探究训练题专题一先秦至秦汉时期第二课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主题一交融与变革__华夏认同与经济政治转型,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