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能力探究训练题专题四明至清前中期第十九课明清时期的经济生活与文化交流主题一繁荣与变迁__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社会生活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能力探究训练题专题四明至清前中期第十九课明清时期的经济生活与文化交流主题一繁荣与变迁__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能力探究训练题专题四明至清前中期第十九课明清时期的经济生活与文化交流主题一繁荣与变迁__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社会生活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能力探究训练题专题四明至清前中期第十九课明清时期的经济生活与文化交流主题一繁荣与变迁__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社会生活,共3页。
    史料 明清时,唐宋以来被称作“草市”的新型市镇得到充分发展。据统计,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71个市镇,明代达316个,清代增至479个,市镇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数十里。一些市镇的规模与居住人口都超过府县治所,这些市镇充斥着牙行、布行与手工作坊,收纳周边个体民户的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
    ——摘编自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
    根据史料,概括归纳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发展的特点。
    [提示] 特点:以工商业活动为主要功能(或经济功能加强);辐射范围广,分布密集;与周边农村联系密切。
    历史解释——认识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发展的特点
    (1)工商业类城市逐渐增多。
    (2)江南市镇以工商活动为主要功能。
    (3)辐射范围广、分布密集、与周边农村联系密切。
    (4)手工业技术进步。
    (5)区域性分工与商业活动加强。
    学者观点——明清货币金融与对外贸易的发展
    史料一 明代的通货经历了从钱(金属铸币)钞(纸币)为主,银、谷、缣帛等实物货币并行到银钱兼用、白银为主的结构转变。…… 15、16世纪明代市场快速发展,市场力量使明初通货结构承受着内部紧缩的压力。同时,全球经济贸易结构的发展与中国在东亚贸易圈中的主导地位,使得明代的宝钞与铜钱难以充当世界货币的职责;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使得明代的通货结构转变成为可能。
    ——摘编自邱永志《明代货币结构的转变及其
    原因:以白银的货币性质为分析视角》
    史料二 明清时代,面对近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统治者坚持把贸易纳入朝贡体系,“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于是各国纷纷来“贡”,导致“岁时颁赐,库藏为虚”。但是,在朝贡贸易中,中国政府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讲回报,而是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
    ——齐涛《朝贡外交与朝贡贸易》
    (1)据史料一,指出明代通货结构变化的原因,分析白银货币化对中国的影响。
    [提示]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的扩大;中国主导东亚贸易圈;海外白银大量流入。影响: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缓解了通货膨胀;推动赋役制度的改革;推动中国加强与世界经济的联系。
    (2)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明清时代对外贸易的特点。这种状况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提示] 特点:政府垄断对外贸易,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依附于各国使节朝贡的贸易活动;对贡使的货物给予高额回报。影响:朝贡贸易带来巨大财政负担,再加上自然经济的影响,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萎缩,使中国逐渐与世界隔绝,开始落后于世界。
    历史解释——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原因及影响
    (1)原因:新航路开辟,西方殖民者掠夺美洲大量白银;中国商品(丝、茶等)广受国际市场欢迎;外国无合适商品与中国交换,不得不用白银支付;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在对外贸易中占据绝对优势;政府对外贸易的严格管控。
    (2)影响。
    ①推动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②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③推动赋役制度变革。
    ④推动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
    ⑤推动商业资本的集聚。
    ⑥加强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村落、民居的特色
    史料一 中国有广大地域特色的多民族的传统的民居,无论在繁华的城市或偏僻的乡村,乡土民居建筑都因地制宜,深深地扎根于民间,世代相沿,源远流长,它们广泛地集中了民间的传统营建经验,强烈地显示了各地的地方特色。其中千差万别的、瑰丽多姿的民居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遗产中的一份宝贵财富。
    ——伯纳德·鲁道夫斯基《没有建筑师
    的建筑民居杰作》
    史料二 徽州古村落的营建,无论大小聚落,因是聚族而居,所以均以宗祠为中心,环围此中心营建民宅、园林、牌坊等。徽州古村落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将浓郁的徽州文化与园林情调综合起来,这是纯粹的农业聚落所没有的,也正是徽商文化的产物。明清学人评价徽商,称其为亦贾亦儒,贾而好儒,咸近士风。
    ——摘编自王星明、罗刚《桃花源里
    人家:徽州古村落》
    (1)据史料一,指出中国古代民居所体现的地域特色。
    [提示] 多民族的传统;因地制宜,扎根民间,世代相沿,源远流长;具有地方特色。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徽州古村落的布局特点和徽商群体的优秀特质。
    [提示] 特点:聚族而居、以宗祠为中心;民宅与园林结合;体现儒家封建礼制思想和徽商文化。特质:贾而好儒;具有社会责任意识;诚实守信。

    相关试卷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能力探究训练题专题四明至清前中期第十六课明朝至清朝前中期的统治主题一盛世与危机__明清君主专制加强与对外交往的趋势: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能力探究训练题专题四明至清前中期第十六课明朝至清朝前中期的统治主题一盛世与危机__明清君主专制加强与对外交往的趋势,共3页。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知识必备训练题专题四明至清前中期第十六课明朝至清朝前中期的统治: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知识必备训练题专题四明至清前中期第十六课明朝至清朝前中期的统治,共4页。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好题精练专题四明至清前中期第十九课明清时期的经济生活与文化交流: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好题精练专题四明至清前中期第十九课明清时期的经济生活与文化交流,共3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