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卷(一)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地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净活跃度指一定时期区域内就业人口迁入人数与迁出人数的差值,可表示该区域就业吸引力大小。下图示意武汉近郊各区的净活跃度变化(每个区下面括号里代表的是主导产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图示期间,该区域( )
A 就业人口总量呈下降趋势B. 武钢区就业人口总量减少
C. 纸坊区就业吸引力最大D. 豹懈区就业吸引力最大
2. 为促进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 )
A. 豹解区注重产业升级B. 纸坊区增加住宅面积
C. 引导阳逻区人口外迁D. 物流业向中心城区迁移
【答案】1. D 2. B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材料净活跃度指一定时期区域内就业人口迁入人数与迁出人数的差值,可表示该区域就业吸引力大小。读图豹懈区的净活跃度最高,表明该区域就业的吸引力最大,D正确,C错误;读图整体净活跃度为正值,表明该区域就业人口总量呈上升趋势,A错误;武钢区2017年-2018年就业净迁入人口为1332,2018-2019年净迁出为970人,该时间段总体就业以迁入为主,B错误,该题选D。
【2题详解】
读图豹懈区产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产业,综合效益较高,产业和城市融合度较高,不需要产业升级,A错误;纸坊区以汽车制造和服务为主,需要大量劳动力,且该时期就业净迁入人口增多,需要增加住宅面积满足新迁入人口的需要,B正确;阳逻区主导产业为航运和物流,需要劳动力,且图示时间段就业人口迁入较少,仍需要大量劳动力,不应引导人口外迁,C错误;中心城区地价较高,物流中心占地面积较大,应向郊区交通便利的地区迁移,D错误,该题选B。
【点睛】影响城市功能区的因素: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等,但诸方面因素往往是相互交错、相互制约的,不能截然分开。自然地理条件好的地区往往地形平坦,交通便利,经济发展水平相应较高,则地租亦高。地租高低主要与市心距离、交通通达度、环境等相关。
为探讨厦门岛32个地铁站点附近共享单车供需平衡问题,促进“单车+轨道”的高效接驳,某研究对该岛各地铁站点周边800m范围内用地情况及共享单车接驳量(5个工作日)进行统计 (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吕厝站可能位于( )
A. 岛中心区B. 岛边缘区C. 工业区D. 绿化休憩区
4. 下列站点中最需增加共享单车供给的是( )
A. 湿地公园站B. 蔡塘站C. 观音山站D. 吕厝站
【答案】3. A 4. C
【解析】
【3题详解】
读图可知,吕厝站接驳次数最高,可知其人流量最大,通达度较好,与厦门岛内其他区域的联系较强,应位于岛中心区,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题详解】
由图可知,观音山站接驳量较少,但居住和商业服务占地比重较大,说明人口流动性较大,故应该增加共享单车供给,C正确;湿地公园站和蔡塘站居住和商业服务占地比重较小,对共享单车的需求量小,AB错误;吕厝站接驳次数最高,说明共享单车供给较多,D错误。故选C。
【点睛】服务业的区位因素地理位置、人口密度、交通设施、市场需求、政策支持。
近年来,甘肃武威市开展了石羊河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试点工作。各区县间通过签订协议,约定主要考核两项河流指标(其中一项为河流边界断面水质),在上下游县区之间实行“谁达标谁受益、谁超标谁赔付”的双向生态补偿机制。有专家指出,该流域现行生态补偿以水质考核、资金补偿的模式过于单一,提出增加河流考核内容并建立产业补偿、就业补偿等综合补偿机制。下图示意武威市石羊河流域区域水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武威市各区县横向生态补偿签约或补偿金支付情况,及对应理由可能是( )
A. 天祝与凉州不需签约——天祝与凉州分属不同水系
B. 民勤支付给凉州——民勤水质超标,凉州水质达标
C 凉州支付给民勤——凉州地处民勤下游河段
D. 天祝支付给古浪、凉州——天祝处水系源头
6. 推测另一项河流考核内容最可能是( )
A. 径流量B. 结冰期C. 含沙量D. 流速
7. 与资金补偿相比,综合补偿有利于( )
①促进流域持续发展 ②减少生态投入资金
③缓解气候变暖趋势 ④缩小不同区域差异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答案】5. B 6. A 7. B
【解析】
【5题详解】
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生态双向补偿机制,适用于存在河流上、下游关系的两地间,且一方水质未达标(超标,损害方),按照所签协议约定,需赔付一定补偿金给水质达标的另一方(受益方)。图中天祝县北部处凉州区上游,需要签订双向补偿协议,A项不符题意;民勤县地处凉州区下游河段,若民勤县水质超标,凉州区达标,则民勤需向凉州支付生态补偿金,B项正确;两地分处河流上下游,且存在为生态双向补偿的充分条件,而是否需要支付补偿金还需考核河流边界断面水质等指标,此外,凉州地处民勤上游,而非下游,CD项不符题意。故选B。
【6题详解】
石羊河流域地处西北内陆,淡水资源缺乏,水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至关重要。越往下游河流流量越小,若上游地区过多使用水资源,将导致下游地区水源短缺,沙漠入侵,生态环境恶化,因此最应增加的河流考核内容是径流量,而不是结冰期、含沙量和流速,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题详解】
与单一资金补偿相比,产业补偿和就业补偿不仅利于上游地区的生态保护,还有利于上游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可以缩小上下游地区发展差异,促进流域可持续发展,①④正确;综合补偿并不能减少生态投入资金,也不能缓解气候变暖趋势,②③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近年来,甘肃武威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开展了石羊河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试点工作,探索建立“成本共担、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石羊河流域保护和治理长效机制,全面落实生态保护补偿主体责任,按照“谁达标谁受益、谁超标谁赔付”的双向补偿原则,2020年6月凉州区与民勤县签订生态补偿协议,明确了上下游县区权利义务,确定了考核断面为石羊河扎子沟断面,补偿方式由水质考核补偿和河道径流量考核达标补偿两部分组成。2021年,天祝县与凉州区、古浪县分别签订石羊河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约定分别以杂木河渠首、十八里水库考核断面水质和河道径流量为基础,上下游县区之间实行双向生态补偿。2021年以来,省财政下达武威市石羊河流域横向补偿奖励资金800万元,民勤县向上游凉州区支付生态补偿资金108万元,资金全部用于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水质改善。
骑楼街道走向决定两侧骑楼柱廊的朝向。图1示意福建某地某日东、南、西、北不同朝向骑楼廊下气温与室外气温的比较,图2示意该地骑楼街道。为降低廊下白天温度,当地选择在骑楼花坛处植树。完成下面小题。
8. 图中表示西侧廊下温度变化的曲线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9. 骑楼廊下气温与室外气温日变化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①太阳辐射②通风效果③骑楼宽度④骑楼高度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10. 骑楼花坛处最适宜种植的树种是( )
A. 常绿灌木林B. 常绿阔叶林C. 常绿硬叶林D. 常绿针叶林
【答案】8. C 9. A 10. B
【解析】
【8题详解】
骑楼街道的走向决定了其两侧骑楼柱廊的朝向,结合温度可知为当地夏季,“日出东北,南侧柱廊朝北即早上有阳光照射,此时温度较高,故②对应南侧”;而北侧柱廊朝南,阳光是照射多、时间长,整体温度最高,故①对应北侧;东侧柱廊朝西,下午温度高,故④对应东侧;西侧柱廊朝东,上午温度高,故③对应西侧。故选C。
【9题详解】
骑楼廊下气温日较差小于室外,由于有上方建筑遮挡太阳辐射导致骑楼廊下白天气温较低,到了晚上骑楼又会阻碍空气流动,导致晚上温度较高,A正确。骑楼高度和宽度影响不大。故选A。
【10题详解】
常绿灌木林高度较低,不能起到遮挡太阳辐射的作用,福建地处我国南方,常绿阔叶林是其地带性植被,适合当地自然环境生长,且常绿阔叶林叶片较大,遮阴效果较好,利于降低廊下白天温度,B正确,A错。常绿硬叶林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常绿针叶林遮阴效果无常绿阔叶林好,CD错。故选B。
【点睛】植被分布与环境关系密切,主要受气候(光照、热量、水分、盛行风向)、地形(海拔的影响、坡向的影响、坡度的影响)、土壤(土壤水分、肥力、通透性、热量等)等因素的影响。
2022年末,热带气旋“艾利”登陆澳大利亚西北部,减弱为热带低压之后,折向西北,在澳大利亚陆地上停留较长时间,给当地造成严重灾情。如图示意热带气旋“艾利”的移动路径。完成下面小题。
11. 热带气旋“艾利”登陆时,达尔文盛行( )
A. 偏西风B. 偏东风C. 偏南风D. 偏北风
12 热带气旋“艾利”完成大角度转向,主要取决于( )
A. 西北季风B. 海上高压中心C. 东南信风D. 陆地低压中心
13. 监测热带气旋“艾利”对澳大利亚造成的灾情,可以用地理信息技术完成的是( )
①估测洪水淹没面积②计算民房停水范围③预估农田减产情况④提供灾情预报预警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
【答案】11. D 12. C 13. D
【解析】
【11题详解】
热带气旋“艾利”登陆时,达尔文地处低压中心东北侧,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西南,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左偏转,形成偏北风,D项正确,ABC三项错误。故选D。
【12题详解】
澳大利亚西北部沿海地区受夏季风(西北季风)影响,越往内陆,西北季风不断减弱,更多地受东南信风影响;在东南信风的影响下,热带气旋“艾利”移动路径折向西北。综上所述,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故选C。
【13题详解】
地理信息技术是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等现代科技手段,对地球表面进行空间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表达的技术。对于本次热带气旋可以运用遥感技术对其进行监测,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灾害预警、城市规划、军事侦察等领域可以检测出洪水淹没面积,以及农田减产情况,提供灾情预报预警信息,④对;再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能够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可视化展示,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地理信息)进一步估测出洪水淹没面积,预估出农田减产情况,①③正确;地理信息技术并不能较好的监测民房内部状况,不能计算民房停水范围,②错误。综上所述,D项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地理信息技术是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等现代科技手段,对地球表面进行空间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表达的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城市规划、交通管理、农业、军事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森林未分解层凋落物由新鲜凋落物组成,外表无分解痕迹,颜色变化不明显,其持水性能是反映森林水源涵养作用的重要指标之一。下图为山西省某生态修复区四种典型人工林相同体积未分解层凋落物在浸水24小时内的持水量和持水率(凋落物持水量与其干重的比值)变化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浸水24小时后,油松未分解层凋落物持水量最低的原因是( )
A. 油脂性叶片与水排斥B. 针叶分解速率慢C. 针形叶片持水效果差D. 未分解层厚度小
15. 与其它树种相比,下列四种降水情况中刺槐拦蓄效果最好是( )
A. 持续性强降水B. 持续性阴雨天C. 短时阴雨天D. 短时强降水
16. 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最有利于该区生态恢复的组合是( )
A. 小叶杨—油松B. 小叶杨—刺槐C. 油松—榆树D. 刺槐—榆树
【答案】14. A 15. D 16. B
【解析】
【14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油松叶片为针状,且该植物的叶片、树枝表面含有油性物质,浸水24小时后期持水量最低的原因是由于其表面的油脂与水排斥,水难以浸入油松凋落物,A正确;材料中体现四种植被都是利用未分解的新鲜凋落物进行测试,且外表无分解痕迹,并不是其分解速率慢和未分解层厚度小,BD错误;针形叶片较为狭窄,其持水效果可能较差,但与其油脂性叶片排斥水使其持水量最低相比,其持水效果差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C错误。故选A。
【15题详解】
据图可知,刺槐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了最大的持水率,说明在短时强降水的情况下,其拦蓄效果最好,D正确;由于刺槐具有在浸水时间较短的情况下很快就达到了最大持水率的特点,故其不适合拦蓄持续性的降水,应选择持水率增长较慢,且持水总量大的树种,AB错误;短时阴雨天产生的径流总量不大,不能使刺槐达到最好的拦蓄效果,C错误。故选D。
【16题详解】
根据之前的分析可知,刺槐具有在短时间内达到最大的持水率的特点,适合拦蓄短时强降水;而小叶杨的持水总量大,持水率增长慢,适合拦截持续性的强降水天气。而该地区位于山西,此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集中的暴雨,且该地区位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故应该选择种植小叶杨和刺槐组合来实现当地的水土保持,B正确;油松排斥水分,其持水量和持水率都很低,不适合选择其进行水土保持,AC错误;榆树的持水总量不大,故其不能实现最好的水土保持效果,D错误。故选B。
【点睛】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保塬、护坡、固沟)保塬(平整土地、营造护田林网,建立生态农业体系,发展节水农业)护坡(建设林果基地,修水平梯田,封坡育草)固沟(打坝建库,营造防护林体系)。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由于人类不合理活动,使区域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土地荒漠化和沙化、草场退化、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对区域内物种的正常迁移和物质交换造成极大的威胁。研究表明,建立生态网络为物种迁移以及物质交换提供通道,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图示意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左旗生态廊道构建。
(1)指出土默特左旗生态廊道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
(2)说明土默特左旗生态廊道构建的生态意义。
【答案】(1)分布特点北:部生态廊道较为集中,东部与南部生态廊道较为匮乏;总体连通水平较低。原因:北部区域生态源地面积较大且较为密集,东部与南部缺少源地或源地面积较小。
(2)构建生物迁移与扩散的最佳路径;促进生物的迁徙和移动;扩大生物的栖息活动范围;提高连通性,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解析】
【分析】本题以生态廊道构建为材料,涉及地理事物分布特点、生态廊道意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由图中生态廊道分布可知,北部生态廊道较多,形成网状,较为集中,东部与南部生态廊道单一,较为匮乏,总体生态廊道数量较少,连通水平较低。
从图中生态源地分布可知,北部区域生态源地面积较大且较为密集,东部与南部缺少源地或源地面积较小,生态廊道需求南北不均,故呈现北多南少局面,生态源地分布集中,缺失区域多,总体连通水平较低。
【小问2详解】
生态廊道的建设能够构建生物迁移与扩散的最佳路径,对生物生存和扩散意义重大;减少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影响,促进生物的迁徙和移动;扩大生物的栖息活动范围,改善生物生存条件;提高连通性,保持不同区域物种的交流和繁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邮轮产业发展。2023年7月在上海完成首艘国产邮轮“发达·魔都号”的建造。该船有2500万个零件,2826间舱室。预计到2035年,我国邮轮市场将达到每年1400万人次的规模,成为全球第一大邮轮市场。图为邮轮产业链条分布图。
(1)简述我国首艘邮轮选择在上海建造的原因。
(2)从社会效益角度分析我国大力发展邮轮产业的意义。
(3)从邮轮产业链角度,提出两条能够拓展邮轮市场的措施。
【答案】(1)造船工业起步早,基础好;地理位置优越,位于长江入海口;科技实力雄厚,人才众多;产业协作能力强。
(2)邮轮制造产业链长,产业链辐射广,能够增加就业岗位;邮轮旅游能够实现消费升级,满足高质量的消费需求;促进区域间文化传播与交流;邮轮制造技术要求高,大型邮轮的研制能力彰显国家综合科技水平与制造实力。
(3)加大宣传,提高知名度;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港口服务水平;创新设计旅游路线,增强市场吸引力;培养消费者邮轮消费习惯,培育游轮消费市场;提高邮轮服务水平,满足消费者高质量需求。
【解析】
【分析】本题以邮轮产业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工业区位因素分析,工业发展对区域发展影响,工业发展方向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素养。
【小问1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上海经济发达,科技力量雄厚,人才密集;该地造船工业起步早,工业基础好,相关配套产业发展较好,产业协作能力较强;上海地理位置优越,位于长江入海口,有利于造船产业发展。
【小问2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国家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邮轮产业发展,邮轮产业链长,产业链辐射广,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可以增加就业岗位,增加经济收入;同时邮轮旅游属于第三产业,该旅游模式能够实现消费升级,满足高质量的消费需求,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邮轮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区域间文化传播与交流;同时邮轮制造技术要求高,因此大型邮轮的研制能力彰显国家综合科技水平与制造实力,彰显我国大国风范。
【小问3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为拓展邮轮市场,可以加大宣传,提高区域知名度;完善本地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港口服务水平;同时创新设计旅游路线,增加多条旅游路线,更好满足市场需求,增强市场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消费者邮轮消费习惯,培育未来游轮消费市场;在邮轮服务中提高邮轮服务水平,更好满足消费者高质量需求。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侏罗纪干旱期,墨西哥湾沿岸形成了约1000米厚的盐层。与一般岩石相比,盐层密度小,高压下易产生塑性流动。经过地质作用,盐层中形成了数量众多的盐丘。盐丘内部与石油原始赋存环境接近。在盐丘中通过水溶形成空洞用于储存石油,被称为盐穴储油。墨西哥湾沿岸分布着美国重要的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和石化产业集聚区,美国90%以上的石油储备分布在这里的60个地下盐穴中,可为美国提供90天以上的石油供给。图1为墨西哥湾周边地区示意图,图2为盐丘地层剖面图。
(1)推测说明盐丘的形成过程。
(2)说出与地上油罐相比,地下盐穴储油的优缺点。
(3)分析墨西哥湾沿岸成为美国战略石油储备基地的有利条件。
【答案】(1)侏罗纪干旱期,海水蒸发旺盛,盐分析出形成盐层;(后期)盐层上方沉积形成深厚沉积层;受沉积层的重力挤压(或内力挤压),盐层产生塑性流动;盐层密度较小,在上覆沉积层薄弱处向上隆起,形成盐丘。
(2)优点:储存规模大;不占地面空间;借助天然盐丘,建设成本低;盐穴储油设施抗打击能力强,安全性高;盐穴与石油原始赋存环境相似,利于保持石油品质。缺点:依赖特有的地质条件,选址灵活性差;对工程技术要求高。
(3)邻近墨西哥湾石油产区,石油供应便捷;位于盐丘集中分布区,便于盐穴储油库的建设;石化产业发达,石油加工能力强;连通多条石油管道(或海运便利),便于石油跨区域输送。
【解析】
【分析】本题以美国在墨西哥湾沿岸的盐穴储油为背景,设置3道小题,涉及地质构造、工业区位因素等内容,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和解读信息、整理信息的综合思维能力。
【小问1详解】
据材料可知,岩层形成于侏罗纪干旱期的墨西哥湾沿岸,判断为海水受到蒸发导致盐分析出形成岩层;据图可知,岩层上方沉积了厚厚的沉积岩层,盐丘形态呈隆起状,判断受到了外力挤压,外力可能来自上方的沉积岩层,也可能来自内力作用,在外力作用下岩层产生塑性流动;沿着沉积岩层薄弱地带向上隆起,形成盐丘。
【小问2详解】
相较于地上油罐,地下盐穴存储空间大、不占地面空间;利用水溶形式形成的空洞储存石油,建设成本比较低;岩层外层较为坚硬,抗打击能力强、不容易发生泄漏等事故,安全性高;根据材料可知,盐丘内部与石油原始赋存环境接近,有利于保持石油品质。但是盐穴不能移动,依赖于特有的地质条件,选址灵活性差;由于盐穴位于地下,对工程技术要求高。
【小问3详解】
图中可以看出,墨西哥湾沿岸有大量海上油田,在这里建立石油储备基地能够获得便捷的石油供应;当地盐丘分布广,有利于建设储存石油的盐穴;当地有石化产业集群,石化产业发达,石油加工能力强;当地有多条连接外地的石油管道,并且临海海运便利,便于进行石油跨区域输送。
2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松措位于西藏林芝市巴河上游的高深峡谷内,是藏东南最大的冰川堰塞湖,湖面海拔约3490m,水生动物种类较多。巴松措受南亚季风影响,流域内森林茂密,湖泊出水口处分布有冰碛丘陵。研究表明较高的水温适宜浮游植物繁殖,而巴松措湖区丰水季浮游植物生物量(重量)小于枯水季。下图示意巴松措流域。
(1)比较仲错弄巴曲和扎拉河的含沙量,并指出影响因素。
(2)与枯水季相比,分析丰水季巴松措湖区浮游植物生物量较小的原因。
(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有观点认为巴松措未来会消失,你是否支持该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1)仲错弄巴曲含沙量小于扎拉河含沙量。影响因素:植被(森林)覆盖度;河流比降(河床相对高差)。
(2)流域内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冰川融水和大气降水,丰水季为夏季;夏季气温较高,湖区水生动物活动活跃;水生动物以浮游植物为食,使浮游植物大量减少。
(3)①支持。全球气候变暖,冰川加速融化,巴松措水位不断上涨;冲垮冰碛丘陵,湖水快速下泄,最终消失。
②不支持。巴松措有水流出湖口;全球气候变暖增加的冰川融水,会通过巴河流出,巴松措水位较稳定。
【解析】
【分析】本题以巴松措相关图文资料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河流水文特征、动物与环境、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从图中可知,仲错弄巴曲流域内森林茂密,植被覆盖度高,水土流失较少;且地势起伏较小,河流比降较小,流速较慢,含沙量较小。而扎拉河流域内森林分布少,植被覆盖度低,水土流失较多;且地势起伏较大,河流比降较大,流速较快,含沙量较大。
【小问2详解】
可从营养盐类有利于浮游植物生长或水生动物消耗浮游植物的角度展开分析。流域内冰川分布面积较大,且受南亚季风影响(夏季降水多),因此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冰川融水和大气降水,丰水季为夏季;夏季气温较高,利于水生动物生存,湖区水生动物活动活跃;浮游植物是水生动物的食物,水生动物大量消耗浮游植物,导致浮游植物生物量较小。
【小问3详解】
支持的理由从水位快速上涨,冲垮冰碛丘陵,湖水快速下泄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冰川加速融化,注入巴松措的水量不断增大,导致湖泊水位不断上涨,冲垮冰碛丘陵,湖水通过冲开的缺口快速下泄,最终导致湖泊消失。
不支持的理由从巴河可以排出湖水,湖泊水位较稳定分析。读图可知,巴松措有水流出湖口为西南侧的巴河;全球气候变暖,虽然会使冰川加速融化,注入巴松措的水量不断增大,但注入的水体会通过巴河流出,巴松措水位较稳定,不会因注入水量增多而抬升,不会冲垮冰碛丘陵,因此湖泊不会消失。
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一模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一模地理试题,共8页。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二模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二模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6页。
2023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二模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二模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组,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