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2(天津卷)-语文(考试版)A4
展开语 文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14页,共五道大题,24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9分。1~4小题,每题2分;5~11小题,每题3分)
(一)积累与运用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踌躇(chú) 缄默(jiān) 戛然而止(jiá)
B. 炽热(zhì) 殷红(yān) 拈轻怕重(niān)
C. 飘逸(yì) 寒噤(jīn) 酣然入梦(hān)
D. 屏息(bǐng) 吝啬(sè) 自惭形秽(kuì)
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口号是“一起向未来”,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高度_________。北京冬奥会会徽以“冬梦”命名,_________梦想和雄心;冬残奥会会徽以“飞跃”命名,充满激情和动感。本届体育盛会呈现出更开放、更自信的新时代中国形象,_________着全体中国人的力量。
A. 重合 展现 团聚B. 契合 展现 凝聚
C. 契合 出现 团聚D. 重合 出现 凝聚
3. 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我也到过泰山,拾级而上,肃穆与庄严瞬间降临。②这座山像鼎,祭天之鼎,君临天下,气势让凡俗之人俯首称臣。③在那山中,使我感念天地的养育与教诫之功。④人生天地间,敬畏、感恩是一切良善的起点。
A. ①B. ②C. ③D. ④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王国维□人间词话□里,强调了人生三重境界□立、守、得,并用三句古诗词来诠释,“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告诫我们的意思是立志□坚持和奋斗。
A. 《 》 ; ,B. “ ” ; 、
C. “ ” —— ,D. 《 》 —— 、
(二)诗词鉴赏
5. 下面对《次北固山下》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 首联开篇点题。首先写“客路”,然后写“行舟”,寓漂泊羁旅之情于字里行间。
B. 颔联写诗人在岸边所见的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C. 颈联诗人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用拟人化的语言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D. 尾联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故乡遥遥,书信难达,借鸿雁传书寄托思乡之愁。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疫苗是如何发挥作用》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疫苗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陈半夏
①在人们的生活中,打疫苗是很常见的一件事。从出生开始,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接种本,防疫站或社区医院会根据接种本上的记录为人们接种他们需要的疫苗。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疾病,是非常常见的防疫手段。那么疫苗又是怎样发挥作用、保卫人们健康的呢?
②想要知道疫苗怎么发挥作用,首先应了解人体的免疫系统。大多数情况下,自身的免疫系统就可以抵抗外敌了。免疫系统分为三道屏障:第一道屏障主要是皮肤和黏膜,可以阻挡大多数细菌、病毒、异物等,汗液中还有可以杀灭病菌的物质;第二道防线就是自然免疫了,体内的吞噬细胞通过吞噬作用,把病原体分解,尽力杀灭各种异物;第三道防线就是特异性免疫,我们接种的疫苗就在这一阶段帮助身体消灭侵入的病原体。
③疫苗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人工自动免疫,另一种是人工被动免疫。
④人工自动免疫是接种减毒、无毒或灭活的病原体,让免疫系统中的一些细胞识别病原体身上的特定分子(这些特定分子被称作抗原)并记录下来,下次遇到病原体就能迅速产生抗体,这些抗体是蛋白质,可以和抗原结合,启动免疫系统的杀伤力,清除病原体。减毒或无毒的疫苗有很大优势,它们可以在体内繁殖,充分激起第三道防线,其接种量小还能长时间存留。比较常见的活疫苗包括:卡介苗、麻疹疫苗、水痘疫苗等。灭活疫苗就不如活疫苗的作用强劲,需要多次接种。不过优势在于,它比较安全也易于存放,目前的狂犬病疫苗、乙型脑炎疫苗、流感疫苗等大都属于这种。
⑤人工被动免疫则不同,它们不是刺激体内免疫细胞产生抗体,而是将抗体直接种入体内发挥作用。这样可以让身体迅速获得免疫力,不过缺点是在体内维持的时间很短,一般用于紧急治疗和预防。所以被毒蛇咬伤后注射的抗蛇毒血清,就是这种疫苗。除此之外,乙肝疫苗、抗狂犬病血清也属于这一类。
⑥回顾漫长的历史,人类的生命健康一直被传染病威胁着。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天花在我国已经绝迹,但是它们所带来的灾难,至今让人类惧怕。而疫苗的出现,让这些可怕的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6. 对本文说明层次及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用设问句引起下文,提出了本文说明的对象——疫苗发挥作用的原因。
B. 第二段介绍了人体免疫系统的三道屏障,这是疫苗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
C. 三、四、五段分别介绍了两种不同疫苗的免疫原理。
D. 第六段介绍了疫苗意义在于让可怕的传染病得到有效地控制。
7. 对文章所使用的说明方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主要使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将疫苗主要分为两种,然后加以具体说明。
B. 第四段将灭活疫苗与活疫苗进行比较,让读者了解这两种疫苗各自的优势和短处。
C. 第五段使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人工被动免疫疫苗的特点。
D. 第六段使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生动介绍了天花带给人类的灾难。
8. 下面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打疫苗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件事,疫苗可以预防疾病,彻底消灭病毒。
B. 人体的免疫系统有三道屏障,大多数情况下自身的免疫系统可以抵抗外敌。
C. 人工自动免疫是接种减毒、无毒或灭活的病原体,其中灭活疫苗需要多次接种。
D. 人工被动免疫疫苗可以让身体迅速获得免疫力,但是在体内维持的时间很短,一般用于紧急治疗和预防。
(四)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大道之行也》一文,回答小题。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9.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道之行也 大道(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B. 讲信修睦 修(崇尚、培养)
C. 是故谋闭而不兴 是故(因此)
D. 是谓大同 大同(大家一样)
10.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独子其子B. 选贤与能
C. 男有分,女有归D. 故外户而不闭
1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的主旨是阐明儒家思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B. 首句“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
C. “天下为公”是说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要有公心,为人民多做好事。
D.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阐述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13题,共91分。
二、古诗文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2. 请将下列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2)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3)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4)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5)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6)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度上见赠》一诗中蕴含着旧事物必将被新事物取代的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患盗论
刘 敞
天下方患盗。或问刘子曰:“盗可除乎?”对曰:“何为不可除也?顾①盗有源,能止其源,何盗之患?”或曰:“请问盗源?”对曰:“衣食不足,盗之源也;政赋不均,盗之源也;教化不修②,盗之源也。一源慢③,则探囊发箧而为盗矣;二源慢,则操兵刃劫良民而为盗矣;三源慢,则攻城邑略百姓而为盗矣。此所谓盗有源也。”
【注释】①顾:只是。②修:贯彻得好。③慢:疏忽。
13.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盗可除乎( ) (2)则探囊发箧而为盗矣( )
1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顾盗有源,能止其源,何盗之患?
15. 作者认为产生“盗”的原因有哪些?(用原文回答)
四、文学作品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
阅读《喜鹊在枝头》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喜鹊在枝头
魏丽饶
①寒冬腊月走在北京的山路上,一颗野果,带我进入一个鸟的世界。
②这次来北京出差的目的地,是一个颇为偏僻的地方。下车后还有约两公里的路程,原地小跳热身后,我步行赶路。
③空气很冷,山间静幽幽的,只有行李箱在路面上滑出闷声闷气的隆隆响。突然不知从哪儿飞来一只黑白相间的喜鹊,它落在我前面不远处,轻巧地跳跃着往前走,时不时回头看我一下。“花喜鹊,喳喳喳,知道你娘在哪嗒。”这是小时候村子里流行的歌谣。喜鹊跳得更欢了,有这样一个可爱的伙伴,我一时忘记了疲惫和寒冷。
④我很喜欢这只喜鹊,它不紧不慢,始终和我隔着一段距离,但又保持互动。我下意识地放慢脚步,让行李箱的动静尽可能轻缓,生怕把它吓走,但它似乎并不领情。喜鹊别着小脑袋全神贯注又不解地看我一眼,不慌不忙转过身,然后扯开翅膀果断地飞走了。我一直看着这只可爱的喜鹊,行走在山路上,我心情愉悦,回望来路,不知不觉间,已经将下车的站台落在了另一座山头。
⑤“喳,喳喳,喳,喳喳喳……”一连串喜鹊叫声从不远处的树林里传来,像是在空寂的山林里点燃一挂炮仗。这叫声不依不饶,我停,它也停,我走,它又起。刹那间,一道黑影从我眼前划过,又一只喜鹊落在三五步开外的柏油公路上,也是黑白相间,但我不确定它是不是刚才的那只。它动作轻灵且友善,很快我便明白了它的心思,是想带我去一个地方。
⑥随着喜鹊的引领,我来到了那里。在那里,矗立着一棵我所见过的最大的柿子树。枝头几乎不见树叶,沉甸甸的果实将树枝压得很低。深冬时节,柿子已经熟透,在阳光下像一只只点亮的红灯笼,明媚,生动。
⑦喜鹊就站在柿子树的枝头上,欢快地叫着,多么温馨、喜庆的气氛呀!这棵柿子树确实是我所见过的最大的柿子树。这里是鸟雀的天堂,有喜鹊,有白头鹎,还有一些鸟儿我叫不上名字。它们的歌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片。为我引路的那只喜鹊不再理我,而是把全部精神集中于枝头的一颗红柿子上。喜鹊的动作不慌不忙,很有章法,先是站在旁边的树枝上看一阵儿,挑个满意处,一口啄进去,又啄一口。连啄四五下,再把喙埋进果肉深处,美美地吸食一通。然后抽身出来跳到另一根枝上,瞅准柿子的另外一面,如法炮制。渐渐地,它便有些忘我了,脑袋已经顺着柿子转了半个圈儿,仍不肯松口。直到整颗果子吃得只剩下小半个壳儿,它才像打完一场胜仗似的,酣畅地歇口气儿,果断转移了阵地。仔细观察喜鹊啄食柿子的过程,我才明白鸟雀们对一颗野果的良苦用心。嗬,多么聪明的小家伙!鸟雀们之所以分两头入手,是为了让果子在被啄食的过程中保持平衡,防止掉落。
⑧“姑娘,您这是干什么呢?”
⑨“看鸟。”我回答。静幽幽的山路上,一位护林老人,臂上戴着袖标,不知何时已经出现在我身旁。他向我讲述这片山上有很多柿子树,每年结了果子几乎无人采摘,就任由其自然生长、掉落。他还告诉我,即便是沿公路边的树,有人来打柿子的时候,也会特地在枝头留下一部分。
⑩“为啥?”我问老人。
⑪“留给鸟儿们过冬。”老人说。
⑫说这句话的时候,护林老人的眼神慈祥而温柔。我的心为之一动,进而联想到一树枇杷。
⑬我以前工作的地方,在上海康平路上的一幢老洋房内。跨进黑色铁栅栏门,院角有一棵不小的枇杷树。每年五、六月份,一串串鹅黄的枇杷果攀墙而出,令人垂涎。眼看着果子日渐成熟,院主人却从不急于采摘,而是悠然地坐在二楼的阳台上,静看鸟儿们你来我往争相分食。原来,这才是一颗果子在大自然中自得其所的方式。认真地看着护林老人的眼神,我突然体会到这位老人和枇杷树主人都具有爱护鸟类的可贵品质,而对鸟类的爱护不止一地一人。
⑭老人伸手摘下一颗柿子递给我:“尝一个。不然你咋知道鸟儿们吃的是什么滋味儿!”
⑮从柿子树上落下来的阳光,斑斑驳驳地照在老人的脸上,他笑得那么爽朗。在那张热情的笑脸上,我恍然感受到了鸟儿的心情,也恍然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真好!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6. 请用简洁语言概括②~⑥段的主要内容。第③段引用“花喜鹊,喳喳喳,知道你娘在哪嗒”的歌谣有什么作用?
17. 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表达作用。
喜鹊别着小脑袋全神贯注又不解地看我一眼,不慌不忙转过身,然后扯开翅膀果断地飞走了。
18. 请简要分析文章题目“喜鹊在枝头”的妙处。
19. 下面对文章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第⑦段详细描写了白头鹎啄食柿子的动作,也生动地描写了一些“我”叫不上名字的鸟儿此起彼伏的歌声,表达了“我”对走在北京山路上没有看见喜鹊的惋惜之情。
B. 仔细观察喜鹊啄食柿子的过程,“我”才明白鸟雀们对一颗野果的良苦用心。鸟雀们之所以分两头入手,是为了让果子在被啄食的过程中保持平衡,防止掉落。
C. 静幽幽的山路上,一位臂上戴着袖标的护林老人向“我”讲述这片山上有很多柿子树,每年结了果子几乎无人采摘,就任由其自然生长、掉落。护林老人还告诉“我”,即便是沿公路边的树,有人来打柿子的时候,也会特地在枝头留下一部分。
D. 说“留给鸟儿们过冬”这句话的时候,护林老人的眼神慈祥而温柔。“我”的心为之一动,进而联想到一树枇杷。“我”认真地看着护林老人的眼神,突然体会到这位老人和枇杷树主人都具有爱护鸟类的可贵品质,而对鸟类的爱护不止一地一人。
E. 文章以“枇杷果”为线索,在描写和叙述中,表达出作者对充满乐趣的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寄托了作者对故乡院子里那棵枇杷树的喜爱之情。
五、综合性学习与名著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3分)
最近几年,从精美的纪录片、璀璨的舞台到百姓的生活,传统文化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热潮。阅读下面有关传统文化节目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在2023年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来临之前,优酷发布了《2022传统文化节目数据报告》,下面是两幅选自这份报告的数据图。
【材料二】就社会氛围而言,中国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加上国家相关政策扶持,大家接触传统文化、系统认识传统文化的机会越来越多,奠定了人们接受传统文化节目的心理基础;从节目创作者素养来说,大批文艺创作者文化观趋于成熟,能借助恰当的、符合当代审美趋势的表达路径,对传统文化进行再创作,激发人们内心的文化认同;科技成果的进步,也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文化生产。现代科技手段及其催生的科技美学,有效助推了传统文化节目的跨艺术门类创新,使得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古与今、新与旧完美融合,蝶变升华,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材料三】在传统文化节目受追捧的同时,我们也应思考如何要把碎片化传播和深度解读结合起来,为民众铺设“进阶式”文化接受路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乎气不断延续下去。比如“青绿腰”在网上的广泛传播,为我们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意蕴提供了第一个台阶,但《只此青绿》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远超“青绿腰”,仍需将碎片化、技艺化的文化片段进一步穿织为整体。
20.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中两幅数据图表达的意思。
21. 围绕传统文化节目这个话题,以上三则材料分别让我们了解了哪几个方面的信息?
(二)名著阅读(8分)
22. 请根据下面表格里的内容,填写加点词语所指代的人物。
23.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著名的神话作品,100回的内容既相对独立又紧密相连。有人把它比喻成一串精美的珍珠项链,每个故事如每一颗晶莹圆润的珠子,每颗珍珠又相互连接,交相呼应,形成一个整体。请你结合《西游记》的内容谈谈你如何理解这个比喻。
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24.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期,这期间,总会有一个人离你很近,可能是空间的“近”,可能是情感的“近”,也可能是思想的“近”……
请以“这三年,离我最近的那个人”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紧扣主题,内容具体充实;(2)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不少于6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人物
内容
_____
他是作者的好友,也是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倔强耿直、愤世嫉俗,内心痛苦、悲凉。作者通过对他的描述表现了对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朝花夕拾》)
_____
我和他谈话的时候,曾以深切的兴趣去研究他。因为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在中国也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那一种吸引力是羞赧、个性的魅力和领导的坚决彻底奇妙地混合而成的。他英文讲的虽不流利,却相当准确,据说他已有五年不讲英文了,这使我很惊讶。(《红星照耀中国》)
_____
自此以后,时常有人传说,朝廷行文到浙江政司,要征聘他出来做官。初时不在意,后来渐渐说的多了,他并未通知秦老,私自收拾,连夜逃往会稽山,(《儒林外史》)
_____
他回家探望哥哥,途中在冈下喝了十八碗酒,不听店小二的劝阻,强行上网,他酒力发作,便找了一块大青石仰身躺下,忽有一只猛虎朝他扑了过来。他翻身躲过,老虎急了,又向他扑过来,他就势用左手掀住老虎头上的皮,右手猛打,把老虎打得眼、口、鼻、耳里都迸出鲜血来,打得老虎动弹不得。又举起棒橛打了一阵,见那老虎气都没了,才住手。(《水浒传》)
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2(南京卷)-语文(考试版)A4: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2(南京卷)-语文(考试版)A4,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6页,共120分,用“/”给下列句子断句,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2(重庆卷)-语文(考试版)A4: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2(重庆卷)-语文(考试版)A4,共10页。
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1(天津卷)-语文(考试版)A4: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1(天津卷)-语文(考试版)A4,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