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课件: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课件: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共19页。
2024年最高检工作报告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对性侵、伤害、虐待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起诉6.7万人,同比上升14.9%。对涉罪未成年人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情节较轻的,依法附条件不起诉3.1万人。 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推进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协调推动河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加强专门学校建设,依法教育矫治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
以上内容表明了什么?体现了对未成年的什么保护?
中心议题:法律护成长 少年当自强
分议题一--共建健康网络 强化线上保护
网络暴力是暴力形式的一种,是指借助互联网这一载体,对一定的事物进行谩骂、抨击、侮辱、诽谤等,并对当事人的隐私权、人身安全及其正常生活造成威胁或者某种不良影响的行为。主要包括:谩骂、诅咒、诽谤、侮辱、歧视、刺激、恐吓、虚构事实进行虚假陈述、编造不实信息,通过制作图片、视频等方式进行影射,“人肉搜索”等。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四条: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得到的警示。
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你想对施暴者和受害者说些什么?
情境分析:沉迷蛋仔派对游戏不可取
2024年4月8日晚,一名父亲发视频称,其9岁儿子在玩一款名为《蛋仔派对》的游戏时,10分钟充值了6400元,并且充过一次之后系统就自动免密支付,“就这几天,花了一两万”,其后他开始自扇耳光。4月9日下午,《蛋仔派对》游戏方网易游戏相关工作人员回应媒体采访时称,经核查,该用户为华为渠道账号,经与华为公司沟通协调,已安排全额退款。
未成年如何避免陷入游戏骗局?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辨别是非能力;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中央网信办部署2024年“清朗”行动
2024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将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全面覆盖网上重点领域环节,着力研究破解网络生态新问题新风险,重点开展多项整治任务。1.“清朗·2024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2.“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侵权信息乱象”专项行动3.“清朗·网络直播领域虚假和低俗乱象整治”专项行动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实行
2023年9月20日,国务院审议通过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该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共7章60条,重点就网络素养促进、网络信息内容规范、个人信息网络保护、网络沉迷防治等方面作出规定。为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
该条例重点规定了哪些内容?该条例的出台有什么重要现实意义?
网络素养促进、网络信息内容规范、个人信息网络保护、网络沉迷防治
有利于保护未成年的合法权益,为未成年的成长提供法律保障;有利于促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坚持科学立法。
出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必要性是什么?
答题模板:有利于这是的需要重要性
分议题二--防范校园欺凌 强化线下保护
2024年3月19 日,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初一学生王某某遭 3名同学杀害并埋尸引发舆论广泛关注。3月17日晚,肥乡区联合工作组在“微观肥乡”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情况通报。通报显示,3月11日,涉案犯罪嫌疑人被全部抓获,现已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司法机关将对犯罪行为依法以惩处。 “核准追诉”回应了低龄未成年人恶性犯罪引发的社会关切,刑事责任年龄再次成为焦点话题。有刑法学专家建议引入“恶意补足年龄”规则,即“如果有证据证明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下限的低龄未成年人,实施犯罪时出于恶意,能够辨别是非善恶,则应推定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以对其追究刑事责任。”
设问1:遇到类似情形正确的应对方法是什么?设问2:如何避免未成年人受到校园欺凌?(从不同主体提建议)国家(政府)社会学校学生家庭
保护未成年人的六道防线:①家庭保护——家庭是未成年人保护的第一个阵地,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②学校保护——起着重要作用③社会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④网络保护——线上线下全方位保护⑤政府保护——在未成年人保护中承担着主体责任⑥司法保护——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分议题三--强化法治意识 学会自我保护
目前我国《刑法》、《民法典》、《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许多法律法规,都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了明确规定。另外,我国还特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两部专门法律,从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个方面具体规定了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的法律责任。
未成年人享有特权吗?法律地位更高吗?
(1)假如你是法官,请你给违法的未成年人提几点忠告?
答题模式:道理+怎么做
(2)结合本课主题,谈谈青少年应增强哪些素养?
青少年必备的素养:意识:宪法意识、平等意识、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权利意识、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责任意识(社会责任感)、诚信意识、劳动意识、感恩意识、孝亲敬长意识、合作意识、规则意只、公德意识、集体观念、主人翁意识。能力:创新能力、学以致用、实践能能力、科学思维方法、科学文化素质。
1.[2022江西中考] 吸烟有害健康,吸电子烟也不例外。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的《电子烟管理办法》明确提出:从2022年5月1日起,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产品。落实这一规定( )A.能确保所有未成年人健康成长B.有利于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地位C.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D.有利于维护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2.[2019江西中考] 2018年,江西省检察机关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加强对未成年被害人的保护,对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坚持零容忍,依法从严从快批捕、起诉。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
3.[2018江西中考] 初中生小丽在公交车上发现一名男子在对身边乘客行窃,如果此时打电话报警,可能会被小偷听到,危及自身安全。此时,小丽最恰当的做法是( )A.视而不见,明哲保身B.挺身而出,大声呵斥C.机智灵活,暗中提醒D.默不作声,息事宁人
4.[2022江西中考] 江赣同学的妈妈购买的手机不到一个星期就出现了故障,她到商店要求更换遭到拒绝。江赣知道后,向妈妈提出了合理合法的建议。最终店主为妈妈更换了手机。江赣的建议应该是( )A.围堵商店,逼迫商家让步B.向有关部门投诉,依法维权C.利用网络,诋毁商家名誉D.向公安机关起诉,请求调解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加强未成年人保护,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课件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 时政热点专题复习,共26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热点专题复习课件专题六 关爱未成年人,呵护健康成长,共15页。
这是一份甘肃省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热点专题复习课件:专题6 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共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