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1. 关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细胞有适度生长
B. 分裂前期染色质螺旋化,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
C. 分裂后期所有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量加倍
D. 分裂末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逐渐形成赤道板
【答案】D
【解析】
【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分裂间期细胞体积增大,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正确;
B、分裂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染色质螺旋变粗变短形成染色体,B正确;
C、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C正确;
D、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而是一个描述位置的概念,分裂末期在赤道板上逐渐出现细胞板,D错误。
故选D。
2. 某种生物有三对等位基因Yy、Rr和Dd,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若杂交子代基因型有YyRRdd、yyRRdd、YyRrdd、yyRrdd、Yyrrdd、yyrrdd六种,则两个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 )
A. yyRrdd×YyRrddB. YyRrdd×yyrrdd
C. yyRrdd×YyRrDdD. yyRrdd×YyrrDd
【答案】A
【解析】
【分析】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由杂交子代的基因型逆推亲本基因型,已知的杂交子代六种基因型中有Yy和yy,另外两对中有RR、Rr和rr、dd,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依次为Yy和yy、Rr和Rr、dd和dd,则相应的亲本为yyRrdd×YyRrdd,即A正确。
故选A。
3. 研究发现,myD基因在黄颡鱼的心、脑、肌肉等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肌肉组织中表达量最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myD基因在肌肉组织中表达量最高,说明肌肉细胞的分化程度最高
B. 同一个体不同细胞中核酸的种类相同,但蛋白质种类不一定相同
C. 基因的表达种类和数量都可能影响细胞的分化
D. 通过检测组织细胞的myD基因或呼吸酶基因是否表达,均可确定细胞是否分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
【详解】A、不同细胞中基因是选择性表达的,myD基因在肌肉组织中表达量最高,不能说明该细胞分化程度最高,A错误;
B、心、脑、肌肉细胞中DNA相同(均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而来),但是RNA和蛋白质是不完全相同的,B错误;
C、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基因的表达种类和数量都可能影响细胞的分化,C正确;
D、所有细胞中呼吸酶基因都表达,因此不能通过检测组织细胞的呼吸酶基因是否表达确定细胞是否分化,D错误。
故选C。
4. 细胞自噬过程中一些损坏的蛋白质或细胞器被自噬体小泡包裹后,送入溶酶体中进行降解,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溶酶体能消化细胞从外界吞入的颗粒
B. 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厌氧分解为细胞自噬供能
C. 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分泌的小泡逐渐发育形成的
D. 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普遍存在动物细胞中
【答案】B
【解析】
【分析】①溶酶体几乎存在于所有的动物细胞中,内含60种以上的水解酶,能催化多糖、蛋白质、脂质、DNA和RNA等物质的降解;
②溶酶体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细胞内消化,能消化细胞从外界吞入的颗粒、自身衰老的细胞器和碎片;
③一些水解酶被包裹在膜囊或囊泡中与高尔基体脱离,形成溶酶体。
【详解】A、溶酶体可以将细胞从外界吞入形成的吞噬泡内的物质降解,A正确;
B、丙酮酸在线粒体内降解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可为细胞自噬提供能量,B错误;
C、高尔基体上,一些水解酶被包裹在膜囊或囊泡中与高尔基体分离即形成溶酶体,C正确;
D、溶酶体几乎存在于所有的动物细胞中,内含60种以上的水解酶,D正确。
故选B。
5. 子女与父母间在遗传物质的组成上既存在稳定性,也具有差异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父方和母方传至子代的遗传信息不同,但遗传物质的数量相同
B. 对亲、子代遗传稳定性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C. 形成配子时的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及精卵结合的随机性均与子代的多样性有关
D. 细胞质遗传使得女儿的性状更接近母方,对儿子的性状不产生影响
【答案】C
【解析】
【分析】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细胞分裂。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因此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通过受精作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这就保证了亲子代生物之间染色体数目的稳定。
【详解】A、受精卵中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而细胞质遗传物质几乎都来母方,即父方和母方传至子代的遗传信息不同,且遗传物质的数量未必相同,A错误;
B、减数分裂过程产生了染色体数目减半的配子,经过受精作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正常体细胞染色体的数目,因此,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使亲子代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维持恒定,即对亲、子代遗传稳定性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B错误;
C、形成配子时的基因重组及精卵结合的随机性均与子代的多样性有关,进而使后代具有了更大的变异性,C正确;
D、由于受精卵中的质基因主要来自母方,因此,细胞质遗传使得女儿和儿子的性状更接近母方,D错误。
故选C。
6. 下列关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豌豆属于闭花传粉植物,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B.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证明了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
C. 孟德尔采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D. 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证明了他所提出的假说是正确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测交是指杂交产生子一代个体与隐性个体交配的方式,用以测验子代个体基因型。在孟德尔杂交实验中测交用于验证假说的正确性,即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每个配子中只含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在实践中,测交往往用来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
【详解】A、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因为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传粉植物,A正确;
B、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的研究方法,利用果蝇做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错误;
C、孟德尔在进行杂交实验时运用统计学的方法统计了每一代的个体数量及表现型据此来分析实验结果,C正确;
D、孟德尔根据进行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相应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假说,为了验证假说的正确性,孟德尔设计了测交实验,并通过测交实验的结果证明了假说的正确性,D正确。
故选B。
7. 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
A. 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
B.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细胞内所有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C. 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
D.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
【答案】B
【解析】
【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同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
【详解】A、非等位基因可以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通过自由组合形成的非等位基因组合种类也越多,A正确;
B、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也随之自由组合,而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不会发生自由组合,B错误;
C、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C正确;
D、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时,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D正确。
故选B。
8. 果蝇的白眼为伴X隐性遗传,其显性性状为红眼。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
A. 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B. 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C. 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D. 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答案】A
【解析】
【分析】果蝇红白眼基因(用A、a表示)位于X染色体上,且在Y染色体上无该基因的同源区段,即该性状为伴X遗传。对于杂交组合白眼雌果蝇(XaXa)× 红眼雄果蝇(XAY),得到XAXa(红眼雌果蝇)、XaY(白眼雄果蝇),雌果蝇表现为红眼、雄果蝇表现为白眼,因此该杂交组合可以通过性状鉴定性别。
【详解】A、果蝇的红眼为伴X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假设相关基因用A、a表示,白眼雌果蝇(XaXa)× 红眼雄果蝇(XAY),得到XAXa(红眼雌果蝇)、XaY(白眼雄果蝇),雌果蝇表现为红眼、雄果蝇表现为白眼,能通过眼色判断性别,A正确;
B、杂合红眼雌果蝇(XAXa)× 红眼雄果蝇(XAY),得到XAXA(红眼雌果蝇)、XAXa(红眼雌果蝇)、XAY(红眼雄果蝇)、XaY(白眼雄果蝇),雌雄果蝇都可表现为红眼,无法通过眼色判断红眼果蝇的性别,B错误;
C、杂合红眼雌果蝇(XAXa)×白眼雄果蝇(XaY),得到XAXa(红眼雌果蝇)、XaXa(红眼雌果蝇)、XAY(红眼雄果蝇)、XaY(白眼雄果蝇),雌雄果蝇都可表现为红眼和白眼,无法通过眼色判断红眼果蝇的性别,C错误;
D、白眼雌果蝇(XaXa)× 白眼雄果蝇(XaY),得到XaXa(白眼雌果蝇)、XaY(白眼雄果蝇),雌雄果蝇都表现为白眼,无法通过眼色判断性别,D错误。
故选A。
9. 某雄性动物的基因型为AaXBY,现对其体内的一个精原细胞的分裂进行分析。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子细胞的基因型相同
B. 若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为AaXBY,则该精原细胞的异常发生在减数分裂Ⅱ时
C. 若四分体时期发生了染色体互换,则该精原细胞可能产生4种基因型的精细胞
D. 减数分裂Ⅰ后期或减数分裂Ⅱ后期时,细胞中的Y染色体数一般为2条
【答案】C
【解析】
【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减数分裂过程:(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该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该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四个细胞是两种类型,即这四个 子细胞的基因型两两相同,A错误;
B、若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为AaXBY,说明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则该精原细胞的异常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B错误;
C、如果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发生交换,该精原细胞产生2种基因型精细胞;如果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该精原细胞可能会产生4种基因型的精细胞,C正确;
D、减数分裂Ⅰ后期细胞中的Y染色体数一般为2条,减数分裂Ⅱ后期时,由于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细胞中的Y染色体数一般为2条或0 条,D错误。
故选C。
10. 用纯系的黄果蝇和灰果蝇杂交得到下表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灰色基因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B. 黄色基因是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C. 灰色基因是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D. 黄色基因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表格可知:
(1)灰雌性×黄雄性杂交,后代全是灰色,数目灰色是显性性状,黄色是隐性性状;
(2)黄雌性×灰雄性杂交,后代所有雄性为黄色,所有雌性为灰色,表现为与性别相关联,为伴性遗传,则灰色为伴X显性遗传,黄色是伴X隐性遗传。
【详解】AC、黄雌性×灰雄性杂交,后代所有雄性为黄色,所有雌性为灰色,表现为与性别相关联,为伴性遗传,则灰色为伴X显性遗传,黄色是伴X隐性遗传,由此可知灰色为伴X显性遗传,A错误、C正确;
BD、由表格中的实验结果可知,黄色色基因是伴X的隐性基因,BD错误。
故选C。
11. 将用荧光染料标记某种成分的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定时取样、搅拌、离心,并检测沉淀物中的荧光强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上述实验可证明蛋白质不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B. 实验中被荧光染料标记的T2噬菌体成分是DNA
C. 搅拌是否充分会影响ab段的荧光强度
D. bc段荧光强度下降是大肠杆菌细胞破裂所致
【答案】A
【解析】
【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详解】AB、根据图示可知,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沉淀物中的荧光强度先增加后减少,说明标记的是进入噬菌体的DNA,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进入大肠杆菌的DNA逐渐增加,但保温时间过长,会导致子代噬菌体被释放后随着离心分离到上清液中,因此实验中被荧光染料标记的T2噬菌体成分是DNA,通过该实验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A错误,B正确;
C、搅拌不充分,有少量未侵染的噬菌体会吸附在大肠杆菌上并随着进入沉淀物中,使ab段的荧光强度增加,C正确;
D、bc段荧光强度下降是大肠杆菌细胞破裂,子代噬菌体被释放并通过离心分布到了上清液中所致,D正确。
故选A。
12. K1荚膜大肠杆菌是一种具有特定荚膜的细菌,这种细菌会引起血液感染和新生儿脑膜炎等严重的侵入性疾病。用荧光染料标记的噬菌体与K1荚膜大肠杆菌混合培养一段时间,离心后取菌液制成装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以快速检测到K1荚膜大肠杆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以通过放射性的强度来检测K1荚膜大肠杆菌的数量
B. 培养时间越长,发荧光的子代噬菌体就越多
C. 利用此技术可以区分细菌的死活,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D. 只有大肠杆菌细胞内才会出现荧光
【答案】C
【解析】
【分析】赫尔希和蔡斯在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用32P和35S分别标记的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噬菌体在细菌内繁殖的过程为: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
【详解】A、噬菌体快速检测K1荚膜大肠杆菌与噬菌体浸染大肠杆菌实验类似,从实验结果来看,荧光物质吸附在细菌表面,随后进入内部,最后破裂释放,故此推测荧光物质标记的是噬菌体内的核酸,该实验中没有用到放射性,因此不能通过放射性的强度来检测K1荚膜大肠杆菌的数量,A错误;
B、由于DNA为半保留复制,只有部分子代噬菌体含亲本母链,而含荧光物质会发出荧光,所以只有少数子代的噬菌体会发出荧光,B错误;
C、噬菌体利用活的细胞进行增殖,因此利用此技术可以区分细菌的死活,提高检测的准确性,C正确;
D、若噬菌体将大肠杆菌裂解,大肠杆菌外也会出现荧光,D错误。
故选C。
13. 单细胞生物眼虫在适宜条件下通过纵二分裂进行增殖。与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是核膜不解体,核内出现纺锤体,具体过程如图(仅显示部分染色体)。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②过程中,复制后的同源染色体相互配对
B. ②→③过程中,着丝粒移动到与身体纵轴垂直的赤道面上
C. ③→④过程中,着丝粒分裂,分离的染色体被纺锤丝拉向两极
D. ④→⑤过程中,赤道面位置出现许多囊泡,囊泡聚集成细胞板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纵二分裂过程中,仍然具有分裂之前遗传物质的复制,分裂过程中通过纺锤体、染色体的周期性变化确保核遗传物质精准分配。
【详解】A、①→②过程主要是DNA分子复制,复制结果是DNA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形成姐妹染色单体,不会出现同源染色体相互配对,A错误;
B、②→③过程主要是染色质螺旋化,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同时细胞核内出现纺锤体,染色体在纺锤体的牵引下整齐地排列于细胞核的中间位置,过程中核膜不解体,着丝粒不会排列于细胞赤道板的位置,B错误;
C、③→④过程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且在纺锤体的牵引下平均移向细胞核两极,C正确;
D、眼虫无细胞壁,④→⑤过程中,利用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膜向内凹陷,细胞缢裂成两个子细胞,不会出现细胞板,D错误。
故选C。
14. 芬芳怡人,人人夸的茉莉花的花色只受一对等位基因R和r决定,花匠进行茉莉杂交实验发现:红花和白花茉莉杂交后,大量F1茉莉全部为粉花,F1粉花茉莉自交所得F2茉莉有红花:白花:粉花=1:1:2,对茉莉花杂交的以下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杂交的F1茉莉全部为粉花,说明茉莉的基因R和基因r发生了融合
B. F1和任意一株红花杂交子代红花:粉花=1:1
C. F1和任意一株白花杂交的子代会出现红花
D. F2茉莉性状分离比例是红花:白花:粉花=1:1:2,所以基因R和基因r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题干中的杂交结果可推知:红花×白花→F1粉红花,F1粉红花自交→红花:白花:粉红花=1:1:2,说明是不完全显性,所以控制红花性状的基因为显性纯合子(RR)或隐性纯合子(rr),控制粉红花性状的基因为杂合子(Rr),控制白花性状的基因为隐性纯合子(rr)或显性纯合子(RR)。
【详解】A、F1自交的F2性状分离可以证明“遗传因子不会相互融合”,A错误;
B、大量的F1全部粉花,可知亲本红花和白花是RR、rr两种不同纯种,F1粉花基因型一定是Rr,三种基因型分别决定花色的三种类型。Rr的F1和纯种红花杂交子代红花:粉花=1:1,B正确;
C、大量的F1全部粉花,可知亲本红花和白花是RR、rr两种不同纯种,F1粉花基因型一定是Rr,三种基因型分别决定花色的三种类型。Rr的F1和纯种白花杂交子代白花:粉花=1:1,没有红花,C错误;
D、F1的Rr在形成配子时分离,形成R配子:r配子=1:1,自交F2才会出现1:2:1的结果,基因R和基因r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D错误。
故选B。
15. 猕猴桃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其毛被性状分别受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和X染色体上的基因(B/b)控制。已知A为有毛基因,a为无毛基因,当B基因存在时,表现为有毛被或无毛被,当b基因纯合时,只表现为无毛被。若表现型均为有毛被的雌雄亲本杂交,后代中雌性全为有毛被,雄性有毛被:无毛被=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基因A/a、B/b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 亲本雌株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
C. 子代雄株中有毛被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Y或AaXBY
D. 若亲本雄株为纯合子,则子代雌株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4
【答案】D
【解析】
【分析】猕猴桃的毛被性状分别受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与X染色体上的基因(B/b)控制,因此A/a、B/b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根据题意可知,亲本基因型可以为AAXBXb和AaXBY或AaXBXb和AAXBY或AAXBXb和AAXBY。
【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猕猴桃的毛被性状分别受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与X染色体上的基因(B/b)控制,因此A/a、B/b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根据题意可知,亲本雌雄猕猴桃的表现型均为有毛被,而后代中雄性有毛被:无毛被=1:1,说明亲本雌株的基因型为XBXb,亲本雄株的基因型为XBY,且亲本雌株或雄株中至少有一方为AA,另一方可以是AA或Aa,所以亲本雌株的基因型为AaXBXb 或AAXBXb,B正确;
C、根据B项分析可知,亲本基因型可以为AAXBXb和AaXBY或AaXBXb和AAXBY或AAXBXb和AAXBY。在三种不同的杂交情况下, 子代雄株中有毛被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Y或AaXBY,C正确;
D、若亲本雄株为纯合子其基因型为AAXBY,则雌性亲本基因型可能为AAXBXb或AaXBXb。当亲本为AAXBY 和AAXBXb杂交时,子代雌株中纯合子(AAXBXB)的比例为1/2。当亲本为AAXBY和AaXBXb杂交时,子代雌株中纯合子(AAXBXB)的比例为1/4,D错误。
故选D。
16. 根据S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的差异,将其分为SⅠ、SⅡ、SⅢ等类型,不同类型的S型发生基因突变后失去荚膜,成为相应类型的R型(RⅠ、RⅡ、RⅢ),R型也可回复突变为相应类型的S型(SⅠ、SⅡ、SⅢ)。S型的荚膜能阻止外源DNA进入细胞,为探究S型菌的形成机制,科研人员将加热杀死的甲菌破碎后获得提取物,冷却后加入乙菌培养液中混合均匀,再接种到平板上,经培养后检测子代细菌的类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肺炎链球菌的拟核DNA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 若甲菌为RⅡ,乙菌为SⅢ,子代细菌为SⅢ和RⅡ,则能说明RⅡ是转化而来的
C. 若甲菌为SⅢ,乙菌为RⅡ,子代细菌为SⅢ和RⅡ,则能说明SⅢ是转化而来的
D. 若甲菌为SⅢ,乙菌为RⅢ,子代细菌为SⅢ和RⅢ,则能排除基因突变的可能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S型菌根据荚膜多糖的不同,分为不同类型,无论哪种类型,只要发生基因突变,就会失去荚膜成为相应类型的R型菌,且S型菌的荚膜会阻止外源DNA进入细胞,而R型菌则可突变为S型菌。
【详解】A、肺炎链球菌的拟核DNA为环状DNA分子,有0个游离的磷酸基团,A错误;
B、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S型菌的形成机制,则R型菌为实验对象,S型菌的成分为自变量,且根据题意分析,RⅡ的DNA不能进入S Ⅲ中,不会导致SⅢ转化为RⅡ,B错误;
C、若甲菌为S Ⅲ,乙菌为RⅡ,RⅡ接受加热杀死的S Ⅲ的DNA,经转化得到S Ⅲ,繁殖所得子代细菌为S Ⅲ和RⅡ,RⅡ经回复突变得到SⅡ,繁殖所得子代细菌为SⅡ和RⅡ,所以若甲菌为S Ⅲ,乙菌为RⅡ,子代细菌为S Ⅲ和RⅡ,则能说明S型菌是转化而来的,C正确;
D、若甲菌为S Ⅲ,乙菌为R Ⅲ,R Ⅲ经转化形成的S菌为S Ⅲ,R Ⅲ经回复突变形成的S菌也是S Ⅲ,繁殖后形成的子代细菌都为S Ⅲ和R Ⅲ,不能排除基因突变的可能,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52分。
17. 下列是关于某哺乳动物的细胞分裂图像,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的①对应图乙中的____,图甲中的②对应图丙中的____段。
(2)图乙a、b、c中表示染色体的是____。图乙中①可能处于减数分裂Ⅱ____期。
(3)图丙中AB形成的原因是____,CD形成的原因是____。
【答案】(1) ①. ② ②. BC
(2) ①. a ②. 后、末
(3) ①. DNA(染色体)复制 ②.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解析】
【分析】分析图甲:①有丝分裂中期,②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③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分析图乙:a表示染色体、b表示染色单体、c表示DNA,①可能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末期,②有丝分裂中期,分析图丙:AB形成的原因是DNA(染色体)复制,CD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小问1详解】
图甲中的①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对应图乙中的②。图甲②中每条染色体上均含有2个DNA分子,对应图乙中的BC段。
【小问2详解】
图乙中a表示染色体、b表示染色单体、c表示DNA。图乙①中DNA和染色体数目恢复正常,可能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末期。
【小问3详解】
图丙中AB形成的原因是DNA(染色体)复制,CD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18. 已知豌豆种子子叶的黄色与绿色是一对等位基因Y、y控制的,用豌豆进行下列遗传实验,具体情况如下:
(1)从实验___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中___是显性性状。实验二黄色子叶戊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与实验一黄色子叶甲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
(2)实验一子代中出现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其主要原因是黄色子叶甲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___。这一实验结果证明了孟德尔的___定律。
(3)实验一中黄色子叶丙与实验二中黄色子叶戊杂交,绿色子叶占___,黄色子叶个体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___。
(4)实验二F1中黄色子叶戊若进行测交,所获得的子代黄色子叶个体与绿色子叶个体之比为___。若进行自交,所获得的后代基因型及之比例为___。
【答案】(1) ①. 二 ②. 黄叶子叶 ③. 1/3 ④. 2/3
(2) ① Y:y=1:1 ②. 基因分离
(3) ①. 1/6 ②. 3/5
(4) ①. 2:1 ②. YY:Yy:yy=3:2:1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实验二中,亲本黄色自交后代的子叶有黄色和绿色,出现性状分离,说明黄色对绿色为显性。
【小问1详解】
实验二中亲本黄色子叶自交产生的后代中出现了绿色子叶,由此可以判断出黄色子叶是显性性状,绿色子叶是隐性性状。实验二分析可知,亲本黄色子叶丁的基因型为Yy自交后带黄色子叶戊的基因型及比例为YY:Yy=1:2,黄色子叶戊中能稳定遗传的(YY个体)占1/3 。与实验一黄色子叶甲Yy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
【小问2详解】
根据实验一分析可知:甲的基因型为Yy,乙的基因型为yy,这样子代中出现黄色子叶(丙)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其中主要原因是黄色子叶甲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Y:y=1:1。这一实验结果证明了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
【小问3详解】
实验一中黄色子叶丙(Yy)与实验二中黄色子叶戊(YY:Yy=1:2)杂交,所获得的子代黄色子叶个体所获得的子代黄色子叶个体基因型为YY个体占1/2 ×1/3 +2/3 ×1/4 =1/3 ,基因型为Yy个体占1/2 ×1/3 +2/3 ×1/2 =1/2 .其中不能稳定遗传的(Yy个体)占3/5 ;绿色子叶yy占1-1/3-1/2=1/6。
【小问4详解】
实验二F1中黄色子叶戊(YY:Yy=1:2)若进行测交,绿色子叶yy个体为2/3×1/2=1/3,黄色子叶为1-1/3=2/3,即子代黄色子叶个体与绿色子叶个体之比为2:1。若进行自交,基因型为yy的个体为2/3×1/4=1/6,基因型为YY的个体为1/3+2/3×1/4=1/2,基因型为Yy的个体为1-1/6-1/2=2/6=1/3,即所获得的后代基因型及之比例为YY:Yy:yy=3:2:1。
19. 人类多指为由显性基因(D)控制的遗传病,白化病(a)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已知控制这两种疾病的基因都在常染色体上,而且都是独立遗传。一个家庭中,父亲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
(1)该家庭中,父亲基因型是___,母亲基因型是___。
(2)这个孩子表现正常的概率是___,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___,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___,患病的概率是___。
(3)若该夫妇生了一个正常的孩子,该孩子是杂合子的概率是___,理论上该夫妇所生孩子中能稳定遗传的基因型有___种。
【答案】(1) ①. DdAa ②. ddAa
(2) ①. 3/8 ②. 1/2 ③. 1/8 ④. 5/8
(3) ①. 2/3 ②. 两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知,多指(D)为显性遗传病,白化病是隐性遗传病,一个家庭中,父亲多指,基因型为A_D_,母亲正常基因型为A_dd,他们有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基因型为aadd,孩子的两个a,—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故父母基因组成中都含有a基因,同理,父母基因组成中也都含有d基因。则父母的基因型可确定为:AaDd、Aadd。
【小问1详解】
由题意可知,多指(D)为显性遗传病,白化病是隐性遗传病,一个家庭中,父亲多指,基因型为A_D_,母亲正常基因型为A_dd,他们有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基因型为aadd,孩子的两个a,—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故父母基因组成中都含有a基因,同理,父母基因组成中也都含有d基因。则父母的基因型可确定为:AaDd、Aadd。
【小问2详解】
这个孩子表现正常A_dd的概率为:3/4×1/2=3/8,这个孩子只患一种病概率,即只患多指+只患白化病=1/2×3/4+1/2×1/4=1/2。这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概率,即同时多指和白化病=1/2×1/4=1/8。这个孩子患病的概率,即只患一种病+两病皆患的概率=1/2+1/8=5/8。
【小问3详解】
该夫妇基因型为AaDd、Aadd,正常孩子是杂合子的概率是Aadd/(AAdd+Aadd)=2/3,理论上该夫妇所生孩子中能稳定遗传的基因型有2种,分别是AAdd和aadd。
20. DNA和蛋白质都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大分子物质,究竟哪种物质是遗传物质的问题曾引起生物学界激烈的争论。1928年,格里菲思提出转化因子,转化因子究竟是什么物质呢?1944年艾弗里和他的同事完成了以下实验。他们将去除绝大部分糖类、蛋白质和脂质的S型细菌提取物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后,加入到含有R型活菌的培养基中,处理方法及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注:○代表R型菌落,●代表S型菌落。
(1)推测第一组培养基中活菌类型为______,设置第一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推测第五组菌落生长情况,并将结果绘制在上表第五组的培养皿中______。
(2)实验表明细胞提取物中含有转化因子,而转化因子很可能就是DNA。艾弗里等人进一步分析了细胞提取物理化特性,发现这些特性都与DNA的极为相似。请你推测艾弗里最终提出的结论是:______。
(3)从控制自变量的角度分析,艾弗里等人实验的基本思路是______。
【答案】(1) ①. R型和S型 ②. 对照 ③.
(2)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DNA是遗传物质)
(3)在每个实验组S型细菌提取物中特异性地去除了一种物质
【解析】
【分析】1、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的区别是前者没有荚膜(菌落表现粗糙),后者有荚膜(菌落表现光滑)。由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知,只有S型菌有毒,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菌的DNA才会是R型菌转化为S型菌。
2、在艾弗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艾弗里将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分离开,单独的、直接的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另外还增加了一组对照实验,即DNA酶和S型活菌中提取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
小问1详解】
由于第一组未处理,作为对照组,则第一组培养基中活菌类型为R型和S型;由于第五组加入了DNA酶,导致DNA被分解,则S型菌不能被转化,所以第五组培养皿中菌落都是R型菌,如图:
。
【小问2详解】
分析题意,艾弗里等人进一步分析了细胞提取物的理化特性,发现这些特性都与DNA的极为相似,据以上五组实验(含有DNA的就有两种菌落,不含DNA的只有一种菌落)可以得出,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DNA是遗传物质)。
【小问3详解】
从控制自变量的角度,实验的基本思路是:依据自变量控制中的“减法原理”,在每个实验组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中特异性地去除了一种物质。
21. 某植物雌雄同株(2n=26),既可自花传粉也可异花传粉,其红花(A)对白花(a)是显性,大果、小果受B、b基因控制,显隐性未知,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两对性状都不同的亲本杂交,F1性状比例为红花∶白花=1∶1,全部结大果。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F1植株自由交配,后代的表型比例为_____。
(2)若一个卵原细胞A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Ⅰ时不分离,则产生的雌配子染色体数目为_____。
(3)AA×aa杂交得到F1,F1中发现一红花植株体细胞的两条9号染色体如图所示。已知含异常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完成受精。有实验小组设计实验探究控制茎高度的基因A/a是否位于9号染色体上。请完善该实验相关内容。
实验思路:让该高茎植株自交,观察并记录子代的表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基因A或a不在9号染色体上;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基因A或a在9号染色体上。
【答案】(1) ①. AaBB×aabb或Aabb×aaBB ②. 21∶27∶9∶7
(2)14或12 (3) ①. 子代中红花∶白花=3∶1 ②. 子代均为红花或红花∶白花=1∶1
【解析】
【分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小问1详解】
用两对性状都不同的亲本杂交,F1性状比例为红花∶白花=1∶1,说明亲本为Aa、aa,全部结大果,说明亲本为纯合子,且大果为显性,即亲本为BB、bb,故亲本为AaBB×aabb或Aabb×aaBB;分析一对等位基因可知,F1为1Aa、1aa,产生的配子为1/4A、3/4a,随机交配的结果为1/16AA、6/16Aa、9/16aa,红花(A_)∶白花(aa)=7∶9,Bb与Bb交配,后代为3/4B_、1/4bb,大果∶小果=3∶1,根据乘法原理,后代的表型为红光大果∶白花大果∶白花小果∶红花小果=21∶27∶9∶7。
【小问2详解】
植株的染色体数目为26,雌配子中染色体数目为13,若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则产生的雌配子即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14或12。
【小问3详解】
含异常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完成受精,若基因A或a不在9号染色体上,则与异常染色体无关,因此F1的Aa自交子代中红花∶白花=3∶1;若基因A或a在9号染色体上,假设A在异常染色体上,则参与受精的雄配子为a,雌配子为A∶a=1∶1,后代为红花∶白花=1∶1,假设a在异常染色体上,则参与受精的雄配子为A,雌配子为A∶a=1∶1,后代全为红花(1AA、1Aa)。亲本
子代
灰雌性×黄雄性
全是灰色
黄雌性×灰雄性
所有雄性为黄色,所有雌性为灰色
处理条件
菌落生长情况
第一组
未处理
——
第二组
加蛋白酶
第三组
加RNA酶
第四组
加酯酶
第五组
加DNA酶
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二中高三模拟演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二中高三模拟演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二中高三模拟演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二中高三模拟演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