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21课 古代诗歌五首 登飞来峰 课件

    第21课 古代诗歌五首 登飞来峰 课件第1页
    第21课 古代诗歌五首 登飞来峰 课件第2页
    第21课 古代诗歌五首 登飞来峰 课件第3页
    第21课 古代诗歌五首 登飞来峰 课件第4页
    第21课 古代诗歌五首 登飞来峰 课件第5页
    第21课 古代诗歌五首 登飞来峰 课件第6页
    第21课 古代诗歌五首 登飞来峰 课件第7页
    第21课 古代诗歌五首 登飞来峰 课件第8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1 古代诗歌五首登飞来峰课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1 古代诗歌五首登飞来峰课文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唐宋八大家,闻听说,缘因为,眼视线,议论抒情,讲述“浮云”的典故,简要概括课文主旨,特色总结,登飞来峰,千寻之塔极言其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背诵这五首诗歌,并用楷书默写下来,体会书写的美感,学会在写作中通过引用诗句增加文采。
    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和意境,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雄奇峭劲、壮丽超逸而又深婉不迫的独特诗风,对推动宋诗革新起到了积极作用。
    《登飞来峰》 此诗为王安石年轻时所作。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夏,王安石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 途经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写下此诗,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宽广情怀。
    律 诗律诗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期沈约等提倡的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成熟于唐初。律诗每首八句,每句字数相同,分为五言、六言和七言,简称五律、六律和七律。六律较少见。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共计四联。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颔联、颈联都必须是对偶句。
    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故又俗称“塔山”,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琊郡东武(今山东诸城)飞来。又名灵鹫峰,高168米,山体由石灰岩构成。飞来峰由于长期受地下水溶蚀作用,形成了许多奇幻多变的洞壑。飞来峰面朝灵隐寺的山坡上,遍布五代以来的佛教石窟造像,多达三百四十余尊,为我国江南少见的古代石窟艺术瑰宝,堪与重庆大足石刻媲美。
    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飞来山: 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
    千寻: 极言塔高。形容高耸。寻,古代长度单位。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诗意】飞来峰顶有座高入云端的应天塔,听说在鸡啼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浮云: 暗喻奸佞的小人。
    【诗意】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自然因为我身在塔的最高层。
    最高层: 最高处。比喻自己是皇帝身旁的最高决策层。
    一座千寻高的宝塔伫立在飞来峰上,看来十分壮观。每当雄鸡报晓的时候,站在高高的宝塔上,就能看见太阳升起的壮美景象。
    1.前两句展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鸡鸣”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等闲视之,实景语中的高唱。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如典故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本是“先日出,后天鸡鸣”,但王安石不说“闻说日升听鸡鸣”,而说“闻说鸡鸣见日升”,则是“先鸡鸣,后日升”。
    2.请从写作方法的角度任选一方面赏析前两句。
    不畏 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陆贾《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意思:西汉的人曾把浮云蔽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对贤臣进行挑拨离间,让皇帝受到蒙蔽。)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心情郁闷(十分沉痛)。王安石《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问: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三首不同朝代不同作者的古诗都用了“浮云”这个词。“浮云”有何特殊喻意呢?
    【出典】 见“曲肱高卧”条。【释义】 孔子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之语,表明对不正当而得到富贵的轻视。后遂沿用为典。
    “浮云”二字既是实写也是比喻,用来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反映了诗人对他们的蔑视。 “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是哲理名句,蕴含怎样的哲理?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保守势力的蔑视,以及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①②句写飞来峰塔的形象
    5.说说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③④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
    (描写景物——充满生机)
    (抒发情怀——踌躇满志)
    【蕴含的哲理】这两句议论与写景巧妙地结合起来,使抽象的哲理有了具体生动的感觉,它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登飞来峰》借景抒情,从自然景象中很自然地提炼出深刻的哲理,含蓄地表现了诗人高瞻远瞩、不畏艰难、立志改革的政治抱负。
    寓情于景,寓理于景。这是一首哲理诗,前两句紧扣诗题,描写景物,引出丰富的联想。上句采用夸张手法,表现了飞来山上的塔之高。下句联想到“闻说鸡鸣见日升”,表现了诗人的蓬勃朝气。后两句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抒发了诗人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一展抱负的豪情壮志。
    高瞻远瞩远大抱负不畏艰难

    相关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登飞来峰背景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登飞来峰背景图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作者简介,唐宋八大家,背景链接,相关介绍,自由诵读,诗歌释义,闻听说,缘因为,眼视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1 古代诗歌五首登飞来峰获奖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1 古代诗歌五首登飞来峰获奖备课ppt课件,文件包含2023春季语文备课《21古代诗歌五首登飞来峰》课件pptx、2023春季语文备课《21古代诗歌五首登飞来峰》教学设计doc、2023春季语文备课《21古代诗歌五首登飞来峰》导读练习doc、飞来峰的来历wmv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登飞来峰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登飞来峰精品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作者,写作背景,登飞来峰王安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