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3 说明方法及说明文语言(讲练)-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全国通用)
展开TOC \ "1-3" \h \u \l "_Tc3088" PAGEREF _Tc3088 \h 2
\l "_Tc2615" 【课标要求】 PAGEREF _Tc2615 \h 2
\l "_Tc1963" 【考点解读】 PAGEREF _Tc1963 \h 2
\l "_Tc18369" 【提问形式】 PAGEREF _Tc18369 \h 2
\l "_Tc15773" 【命题趋势】 PAGEREF _Tc15773 \h 2
\l "_Tc23395" PAGEREF _Tc23395 \h 3
\l "_Tc24305" PAGEREF _Tc24305 \h 4
\l "_Tc27858" 考法一 分析句子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PAGEREF _Tc27858 \h 4
\l "_Tc11265" 考法二 分析加点词语的妙处 PAGEREF _Tc11265 \h 5
\l "_Tc23726" PAGEREF _Tc23726 \h 7
\l "_Tc17899" 知识点一 常见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PAGEREF _Tc17899 \h 7
\l "_Tc1683" 知识点二 说明文语言类题目答题技巧 PAGEREF _Tc1683 \h 9
\l "_Tc17648" PAGEREF _Tc17648 \h 11
【课标要求】
2022版课标中对于说明文阅读的考查,有如下几点。
1.阅读叙事性和说明性文本,发现、欣赏、表达和交流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好,热爱生活,感恩生活。
2.阅读科技作品,欣赏人类的科学创造,关注祖国的科技创新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交流自己的发现与体会;学习为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作出重要贡献的杰出人物的事迹,激发创造精神。
3.阅读说明性文字以及非连续性文本,能区分事实与观点;能提取、归纳、概括主要信息,把握信息之间的联系,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4.能通过对阅读过程的梳理、反思,总结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阅读经验和方法
【考点解读】
1.说明方法及作用是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常考题型,要采用什么说明方法,是某一种还是采用多种说明方法,具体采用哪种说明方法,可以灵活选择。辨析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是说明文常考的题型,这种题型的特点是:在文中抽出一个或几个句子,要求辨别这些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运用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2.说明文语言特色的考查是中考说明文阅读中必考的题型,体会语言特色,要求能深刻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常考的有这两点。
【提问形式】
1.句中加点的词语有何作用?
2.××词好在哪里?
3.本文的语言既准确严密又生动形象。任选一个方面,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4.“本文(本段)使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作用?”
【命题趋势】
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题,我们可以发现,说明文阅读的命题有四个重要走向:
1.从选材上看,基本以科技说明文为主,多为社会热点和新的科学发现。
2.从设题点看,由知识检测向能力考查转变,试题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尤其是学科思维。综合性、探究性的试题越来越受到青睐与重视。
3.从立意上看,不少地方的题目直接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科学的关系,思考人的生存状态,重在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
4.试题创新上,注重体现课程整合,强调人文精神。
考法一 分析句子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2023·四川凉山)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ChatGPT会影响到人类社会吗
①面向普通受众的最新人工智能(AI)交互产品ChatGPT,近来备受关注。
②ChatGPT是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研发的最新聊天机器人模型。现实生活中,各种应用软件里的机器人客服,以及苹果手机的Sin,国产智能音箱里的小度、小爱、天猫精灵等,广义上都是与ChatGPT类似的人工智能产品。它们能够通过理解人类语言与互动者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上下文进行互动等。只不过,ChatGPT学习能力最强,“智慧”等级最高,能够回答人类提出的各种远超以往难度的复杂问题,致使其爆火全球。
③ChatGPT在和全球网友互动中,有着各种今人吃惊的成绩。参加了美国高校的入学资格考试,成绩为中等学生水平;用《坎特伯雷故事集》风格改写了90年代热门歌曲《Baby Gt Back》;用《老友记》主角口吻创作了剧本对白;构思了简短的侦探小说;简要阐释了经济学理论;给出了消除经济不平等的六点计划……ChatGPT甚至能够按照预设的道德准则,从“人类反馈中强化学习”,以此识别恶意信息并拒绝给出有效回答。
④在某种意义上,ChatGPT越来越像一个“真实的人”。理论上,只要算力足够强大,ChatGPT与人类的互动越多,它就将“成长”越快。虽然大型语言模型无法像人类一样思考,但基于模型算法得出的答案,在传播理论的助推下,越来越具有迷惑性,也越来越真实。这意味着ChatGPT能够形成具备一定逻辑的“思考”结果,而基于这一能力,已经有很多人开始通过ChatGPT取巧逃避本应需要人类大脑思考而进行的工作。
⑤巴黎政治大学已宣布,禁止使用ChalGPT等一切基于AI的工具,旨在防止学术欺诈和剽窃:外国专家表示ChaGPT将增加虚假信息风险;斯坦福团队推出DeteciGPT,阻止学生用AI写作业。ChatGPT面世仅2个月,就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社会。人们在畅想高科技的未来社会的同时,实际很难想象出下一代的人工智能交互产品能够发展并影响人类到何种地步。
⑥让人工智能不断进化演变,最终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本是这一科研领域的终极目标。只要时间足够长,人工智能必然能够发展具备科幻电影里所描绘的能力。但正如科幻电影里的人工智能总会超出人类拉制一样,当前基于大数据学习和给定模型下的人工智能始终存在着近乎无解的“黑箱”弊端——人们无法理解算法背后的各种逻辑,以及在这些逻辑下运行程序将会对人造成的影响。
⑦故而,虽然ChatGPT的出现并不令人意外,但还是让人类社会有点措手不及。可以预见的是,“真实的人”群体只会在未来社会中越来越多地出现,充当各种各样的角色。也因此,每每有更为先进的人工智能产品面世,人们都会想要从伦理、法律等多重角度审视。宏观层面对人工智能发展进行必要约束,已经在人类社会取得共识。这正说明,能够始终保持独立冷静思考的人类,最终将会把控住人工智能乃至科技发展的方向。基于这份清醒,人工智能的不断迭代发展就有望保持平衡,算法“黑箱”也最终有望破解。
(选自光明网,有删改】
第③自然段主要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说说其作用。
考法二 分析加点词语的妙处
(2023·青海)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湟源排灯
刘大伟
①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湟源排灯起源于清代中期。据传当初街市商家为了在夜间招揽顾客,纷纷制作商号广告牌灯箱,箱内点燃蜡烛,挂在商号大门上,后来,逐渐发展成图案丰富、形式多样的广告排灯,后来演化为排灯。这种排灯首见于道光九年(1829年),当年的元宵节展出了大量过街排灯。光绪后期,古城内的京津洋行从苏杭购回纱灯、宫灯、彩灯,悬挂在洋行里外,为湟源排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②到民国初年时,湟源排灯的发展步入鼎盛时期。那时候的元宵之夜,丹噶尔古城内灯笼高悬,彩布篷街,每隔十米就有一架排灯。所有的排灯被点亮时,整条街道流光溢彩,宛如白昼。好看的排灯从古城西门(拱海门)到东门(迎春门),一路蜿蜒,犹如长龙,一直延伸到万安街、张家泵铺;还有一路排灯直下丰盛街,及至火祖阁。人们拖儿带女,一路赏灯,间或聆听街头的吹拉弹唱,或购买一些生活用品……
③在那个年代,四方商旅齐聚丹噶尔古城,用精湛的排灯艺术,表达着生活的内容。对于本土民众而言,排灯是灿烂的生活一角,而对于那些常年旅居高原的客商而言,排灯也许就是他们的乡愁。
④那么,这种交织着生活与乡愁的民间艺术是如何呈现的呢?据民间艺人讲述,很久以前的排灯大都由长2尺、宽1.5尺的方格纱窗组成,大都五格两面,共十格,长约一丈,画面绚丽多彩,栩栩如生。现在的排灯制作工序,首先是用上好木料制成框架,并将传统的花草人物等图案精心雕刻于框架上。框架制成后,上面蒙纱,并根据不同架形,绘制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风土人情和名人逸事等画面。最后的步骤是内置蜡烛,进行艺术的排列和组装,使单个排灯具有整体的艺术效果和主体思想。
⑤作为一种珍贵的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和百姓非常重视这份代代相传的民间艺术。自2004年始,湟源县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购置设备,搜集资料,完善档案,并组织专家学者、民间艺人和能工巧匠,采用电、光、声等现代先进技术和新型材料,对传统排灯进行艺术的论证与革新。特别是在形式上把原先的悬挂式灯箱调整为落地式灯箱,并增加了立柜式、屏风式、中堂式、影壁式和扇形、椭圆形、梅花形等形式;艺术门类上除绘画外又增加了堆绣、刺绣、皮影、剪纸等内容,在保留了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更具观赏性、研究性和收藏性。同时,他们还培养出了一大批排灯传承人和新一代民间艺人,树立品牌意识,积极申报国家专利和注册商标,使湟源排灯走上了市场化的经营之路。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湟源排灯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湟源民间艺人杨增贵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选自《凝眸青海道》有删改)
请你结合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很久以前的排灯大都由长2尺、宽1.5尺的方格纱窗组成,大都五格两面,共十格,长约一丈,画面绚丽多彩,栩栩如生。
知识点一 常见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方法提炼】
1.常见题型
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说明方法的作用
2.说明方法的作用
(1)列数字的作用:
作用:使说明对象的特征更具体形象、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具有说服力。
关键词:具体准确
答题格式: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XXX(说明对象)的 的什么什么特点特征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例句: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答: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赵州桥“雄伟”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2)举例子的作用
作用:可使读者对说明对象的特征获得具体准确的认识。
关键词:具体准确
答题格式: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通过举……的事例,具体准确地说明了XXX的XXX特点,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例句: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答: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通过举“旅人桥”的事例,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这一特点,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3)打比方的作用
作用:使说明对象的特征更具体、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关键词: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XXX比作XXX,生动形象地说明了XXX的XXX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例句:石拱桥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答: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桥洞比作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石拱桥形式优美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作比较的作用
作用:突出强调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关键词:突出强调
答题格式: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拿XXX和XXX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XXX的XXX特点(地位、影响)
例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答: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卢沟桥与两岸河堤相比较,充分说明卢沟桥十分坚固。
(5)引用的作用
作用: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有力、具体。
关键词:充实有力
答题格式:运用引用的说明方法,引用XXX,充实有力地说明了XXX的XXX特点,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例句: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答:运用引用的说明方法,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话,充实有力地说明了赵州桥的制造奇特的特点,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6)分类别的作用
作用:使文章说明的条理十分清楚。
关键词:条理清晰
答题格式: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地说明了XXX的XX特点,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例句:羊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山羊、绵羊、羚羊等。
答: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的说明了羊的种类很多的特点,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7)摹状貌的作用
作用:使说明的对象更形象、更生动,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
关键词: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运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XXX(说明对象)的XXX(特征)特点,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例句: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姿万状,惟妙惟肖。
答:运用摹作貌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卢沟桥上石刻狮子 的千姿万状,惟妙惟肖的特点,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8)下定义的作用
作用:能够科学、准确、简明地揭示说明对象的本质特点(内涵),使说明更加严密。
关键词:科学准确
答题格式: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地说明了XXX(说明对象)的XXX(特征)特点,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答: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的说明了三角形的三条边封闭特点,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9)作诠释的作用
作用:是通俗易懂地介绍或解说事物或事理的性质与特点,便于读者理解。
答题格式:运用作诠释的说明方法,通俗易懂地说明了XXX(说明对象)的XXX(特征)特点,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例句: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
答:运用作诠释的说明方法,通俗易懂的说明了激光的颜色单纯特点,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10)画图表的作用
作用:通过统计进行对比说明,或用形象图形直观明了的说明语言不易表达的内容。
关键词:直观明了
答题格式:运用画图表的说明方法,直观明了地说明了XXX(说明对象)的XXX(特征)特点,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知识点二 说明文语言类题目答题技巧
一、准确性、严谨性
准确性一般“加点词”的形式进行考察,所以,我们先把常见的加点词进行分类:
1、表程度、范围的词,“目前”、“之一”等。
2、推测、估量、肯定强调语气的副词和数量词。如:“大约”、“也许”、“可能”、“一定”、“必须”等。
3、表数量的词。如:“左右”、“上下”、“不少”、“绝大多数”、“至少”、“不下于”等。
4、表示材料来源不确定性的词。“据说”、“相传”、“据介绍”等一些短语。
二、生动性
生动性对于很多考生而言比较陌生,一篇说明文是为了向读者介绍说明对象的特征的,所以准确性是最重要的,但是,如果一篇说明文只有准确性,那读者也会缺乏阅读兴趣,所以,说明文语言也就有了生动性的第二要求。
生动性这个知识点一般都结合修辞手法进行考察,但是一定搞清楚,这是说明文,不是记叙文,别答出情感特征!说明文无论什么题型,什么知识点,答题的落脚点都是说明对象特征。
【方法提炼】
1.体现准确性和严密性。
①若是句子,则需分析句子的特点,看是否运用了某种说明方法。如列数字等。若是词语,则需体会这个词语的字面意思,分析它在句子中的具体限定作用,例如对什么事物做了修饰、限制、或者修饰、限制了事物的什么特点等。
②总结说明,该句/词整体上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准确性、严密性)。
答题规范:“xx”一词(字)表示……(限制范围、程度等),突出强调了……特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2.体现生动形象性。
①从语言风格角度分析。文章语言幽默风趣、含蓄凝练、文辞优美或富有生活气息、质朴自然、清新活泼等特点。
②从修辞角度分析。例如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当作人来写,写出了……的特点。
③从句式、用词角度分析。句式有设问句反问句、感叹句等;用词一般可分析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
④总结说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答题规范:“xx”一词在文中起……作用,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3.答题模板
[问法1] “xx ”一词好在哪里?
[答法]①答词语含义;②是否有修饰或限定作用;③答词语作用(体现说明对象的……特征、准确严密等)。
[问法2]选文第×段中加点词“ xx ”有什么表达效果?/分析文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答法]①答词语的含义/修辞方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②答词语的作用(生动形象/准确严密)。
[问法3]加点词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答题格式:
①表态(不可以)。
②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③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④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问法4]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答题格式:
①表态(删还是不删)。
②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 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③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④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2024·河北石家庄·一模)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下面小题。
自我之像犹在镜中
①镜,古时又称“鉴”或“照子”,其状多呈圆形,体身扁薄,是古人用于照形取影的器具。华中师范大学博物馆内,藏有一面唐代的铜镜,“兽钮鸾兽葡萄纹铜镜”,镜身呈圆状,背面刻有枝条交错的葡萄纹瑞兽,飞鸾穿绕其间,镜正中间,嵌有一兽纽,可系绳悬挂于墙。
②铜镜的造型及其背面的纹饰往往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水平。
③据考古证实,现今发现最早的铜镜,是距今4000多年的齐家文化出土的铜镜。夏商周时期,铜镜以圆形设计为主,正面打磨光亮,背面大多仅雕饰简单的几何纹,中间镶嵌一颗圆形铜纽,造型古朴,工艺简单。
④汉代铜镜的纹饰更加绚丽多样,常见有奇珍异兽、山川云雷的图样。彼时盛行以铜镜为礼品,赠与友人的习俗,赠礼者会在铜镜边缘刻上祝辞作为铜镜的铭文,如“常相思,毋相忘;常贵富,乐未央”,表达情系一线的挂念和喜乐安康的祝福;“洁清白而事君,志污合明”则是鞭策受礼人廉洁勤政、忠贞报国。
⑤南北朝时期铜镜的造型,基本因袭前朝宗教文化的盛行,赋予铜镜浓厚的宗教意味,纹饰上大量出现宗教元素,如道教的八卦纹、佛教的万字纹等。
⑥及至隋唐,随着磨镜技术的提升,铜镜的铸造工艺取得长足发展。造型上除了传统的圆形,还出现葵花形、菱花形、亚字形和带柄铜镜等新样式。铜镜边缘鲜见铭文,更多以瑞兽花鸟的纹饰作为装饰点缀,奔跑的瑞兽、翱翔的鸾鸟、绽放的花团,折射出开放自由、欣欣向荣的时代面貌。馆藏的兽钮鸾兽葡萄纹铜镜,葡萄枝叶茂盛、硕果累累、瑞兽鸾鸟奔放自由、精神饱满,是当时人对生活富足、子孙昌盛的美好憧憬。晚唐之后,铜镜的铸造工艺走向衰落,随着玻璃镜的出现铜镜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⑦铜镜出现之前人们以“鉴”盛水作为镜子。《说文》中记载:“鉴可取水于明月,因见其可以照行,故引以为镜”。铜镜出现后成为古人梳妆、饰容的重要生活用具,正如《楚辞·九辨》中有言:“今修饰而窥镜兮”,女子对镜贴花黄,男子对镜整衣冠。唐代词人温庭筠的“明镜照新妆,鬓轻双脸长”便描绘了女子对镜梳妆打扮的场面。
⑧镜中的另一个自己常常带给照镜人一些生活启发。《战国策》中邹忌窥镜而自视观己之“蔽”,进而察“王之蔽甚矣”成就了齐威王虚心纳谏的美德。《红楼梦》中贾瑞不听劝谏沉溺于“风月宝鉴”中的风花雪月,最终断送了性命。镜中花、水中月般的虚像,使人们上升了一层对真实与虚妄的感悟。
⑨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平视镜中的“我”,人们得以更加深入地认识自己,透过锈迹斑驳的铜镜,我们得以更加了解身处的世界。
1.请简要分析文章②-⑧段分别介绍了铜镜的哪些内容。
2.选文第⑦段多处进行了引用,请分析其表达效果。
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划线句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据考古证实,现今发现最早的铜镜,是距今4000多年的齐家文化出土的铜镜。
(2024·新疆·一模)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长颈鹿的颈为什么这么长
汪小科
①长颈鹿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陆生动物,站立时从头至脚可达6至8米,其颈部就长达2米。一直以来,科学界都在探寻长颈鹿颈部进化的原理和规律。
②进化论的主要奠基人达尔文认为,原始长颈鹿的脖子有长有短,短脖子的长颈鹿由于长期吃不到高处的树叶,逐渐被自然界淘汰。进化论的倡导者拉马克认为,长颈鹿的先祖为了吃到高处的树叶,努力伸长脖子,才一步步进化成了现在的样子。
③但科学家通过进一步观察和研究发现,长颈鹿的长脖子也给它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比如,超长的脖子让它们的身材过高,加重了心脏的负荷。长颈鹿需要一个10千克左右的心脏,每分钟跳动150次,才能把血液送到头部。另外,它们经常要倾斜着脖子费力去啃食低矮的灌木丛,俯下身来喝水则更加困难。
④这些都与“优胜劣汰”和“用进废退”的进化论相悖,所以科学家只好通过其他方式寻求答案。
⑤在漫长的岁月里,科学家都没有找到与长颈鹿相似的物种来研究。直到18世纪初,他们发现霍加狓的生理结构与欧洲冰川时期的短颈长颈鹿化石相似。后来,进一步的化石考古和基因研究结果表明,长颈鹿和霍加狓有着共同的祖先,它们是从欧亚大陆迁徙而来的,约在1200万年前开始了分离进化。
⑥由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漂移,地球上形成了最大的断裂带,西侧分支艾伯丁裂谷将非洲中部一分为二,使得长颈鹿和霍加狓的先祖进化之路突然改道。裂谷东侧为干旱少雨的稀树草原,成为长颈鹿的世代家园。裂谷西侧是降雨充沛的刚果雨林,成为霍加狓的栖息之地。
⑦但是,对长颈鹿和霍加狓在体态上的巨大差异,尤其是长颈鹿颈部过长的原因,科学家还是百思不得其解。
⑧后来,科学家通过长期观察和比对这两种动物,发现它们在与同类争斗时,都有怼头、撕咬的习惯。长颈鹿在打斗时,更爱用暴力头锤和交颈缠斗等凶猛的方式,来争夺领地或获得与雌性交配的机会。
⑨脖子较长的雄性长颈鹿会用它们长有骨质角的头骨重重地砸向对手脖子的薄弱部位。长脖子就如同流星锤的铁链,可以让头部的撞击具有更大动能,而且长颈鹿还能利用颈长优势缠住对方,令对方窒息身亡,最终取胜。而霍加狓却很胆小,行动非常小心谨慎。
⑩通过多番验证,科学家推断:可能是板块漂移,导致自然和生态环境剧变。长颈鹿从此生活在干旱而开阔的稀树草原地带,群落松散,没有领土意识,边缘化的生态定位促成了种内的极端求偶竞争,极端求偶竞争又造就了它们特殊的脖颈样貌特征。而霍加狓所生活的热带雨林环境限制了它们通过延长脖颈而获得性选择优势的冲动。
⑪生物的进化源于自然选择下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而推动长颈鹿长颈进化的根源,在于它们强大的生存和繁衍需求。
(选自《知识窗》2023年10月30日)
4.下列对科学家寻找霍加狓研究长颈鹿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霍加狓的生理结构与欧洲冰川时期的短颈长颈鹿化石相似。
B.霍加狓和长颈鹿有着共同的祖先,都是从欧亚大陆迁徙来的。
C.霍加狓和长颈鹿在与同类争斗的时候,有怼头、撕咬的习惯。
D.霍加狓和长颈鹿遇到对手都很害怕,与雌性交配也比较讲究。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达尔文认为,短脖子的长颈鹿逐渐被自然界淘汰,是因为它长期吃不到高处的树叶。
B.板块漂移造成了长颈鹿和霍加狓的先祖进化之路突然改道,使得它们的栖息地不同。
C.板块漂移导致自然和生态环境巨变,极端求偶竞争造就长颈鹿特殊的脖颈样貌特征。
D.长颈鹿颈长的原因在于自然选择下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强大的生存和繁衍需求。
6.请分析第⑤段加点词“约”的表达效果。
(2024·甘肃陇南·一模)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清水幻丹青,茶戏享风雅
①热播剧《梦华录》中有一段赵盼儿和茶坊老板斗茶的情节。点茶之后,赵盼儿用清水在茶上作画,画面栩栩如生,令人惊叹,完胜茶坊老板。在茶上作画,就是“茶百戏”。
②茶百戏又称分茶、水丹青、汤戏、茶戏等等,是一种以研膏茶为原料,采用“下汤运匕”即汤瓶注汤或用茶匙加水,用清水使茶汤幻变图案的独特技艺。一套完整的茶百戏要经过炙茶、碎茶、碾茶、罗茶、候汤、烫盏、取茶粉、调膏、注汤、击拂、分茶等十几道工序,十分繁杂。宋代人喝茶大多喜欢打出泡沫来,也叫点茶,点茶法的茶汤搅拌后形成大量泡沫。茶百戏即以茶勺为笔,以清水为墨,以茶汤为纸,由此作画,适宜用线条表现国画意境和传统吉祥图案,比如喜上眉梢、连年有余等。
③茶百戏始见于唐代,刘禹锡在《西山兰若试茶歌》中描述:“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到了宋代,由于受到皇帝官员及文人雅士的推崇,茶百戏成为盛极一时的文化活动。宋徽宗不仅撰《大观茶论》论述点茶、分茶,还亲自烹茶赐宴群臣。许多文人如陆游、陶谷、李清照、杨万里、苏轼都喜爱分茶,留下了许多描述分茶的诗文,据统计,在《全宋词》中,咏及茶的|词共256首,其中有三分之一的篇目提及分茶。元代后分茶逐渐衰落,清代后至今未见分茶的详细文献记载。武夷山茶学专业章志峰经系统研究,终于在2009年抢救性恢复了茶百戏技艺。2017年,“茶百戏”正式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④为什么要大力地传承和发展茶百戏呢?茶百戏以液体表现字画的独特方式,赋予作品灵动和变幻的特征,使中国字画表现的载体由单一的固体材料发展到液体材料,具有极高的艺术观赏价值。茶百戏是中国历史上三大饮茶方式之一,是再现古代点茶、斗茶文化的重要技艺,茶百戏的恢复与再现,丰富了当代茶文化内涵,对于研究中国茶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茶百戏是欣赏、品饮、保健兼备的饮茶活动,适应当代社会人们对娱乐产品多元素的需求,对于提升中国茶文化的地位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7.文章主要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茶百戏? 请分点概括,填写在下图横线上。
8.下面说法,与文章内容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茶百戏的工序繁杂,画面常表现国画意境和传统吉祥图案。
B.宋代人喝茶都喜欢打出泡沫来,这就是点茶。
C.茶百戏始于唐代,盛于宋代,元代后逐渐衰落。
D.茶百戏对于提升中国茶文化的地位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9.请分析下面句子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许多文人如陆游、陶谷、李清照、杨万里、苏轼都喜爱分茶,留下了许多描述分茶的诗文,据统计,在《全宋词》中,咏及茶的词共256首,其中有三分之一的篇目提及分茶。
10.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中写道“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结合本文内容,你认为下面哪幅图是诗中的“分茶”? 为什么?
(2024·河北邯郸·模拟预测)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高科技“神器”助力考古
①考古学对过去人类社会的研究,主要透过重建与分析古代的物质文化与环境资料。随着科技的发展,自然科学领域的许多方法都逐渐被应用于考古学中。
②在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区域,遥感考古是考古人的利器,极大地减少了考古调查成本。新疆历史上曾经有许多长城。但受千余年的风化侵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长城遗存已经和周边的沙漠、戈壁等环境浑然一体,人眼很难看出长城的存在,而利用遥感手段可基本“原”出新疆古代长城的样貌。借助遥感考古,中国考古学家还在丝绸之路西端突尼斯发现10处古罗马时期的考古遗存,揭示了古罗马时期南线军事防御系统的布局与农业灌溉系统的结构。在人口稠密的地区,遥感考古可能避开人类活动的干扰。良渚文明是中国最早的文明之一,现在也是人口密集之地,人类活动对地说影响很大。发现良渚古城附近的水利高坝系统后,考古学家利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卫星影像进一步开展筛查,进而发现了良渚古城附近的水利低坝。
③至少在1万余年前,中国先民就掌握了旋转钻孔技术。鸵鸟蛋壳做的珠子是旧石器时代晚期先民常见的饰品,鸵鸟蛋壳珠比较脆弱,直接用光学显微镜或使用硅胶翻模再扫描电镜观察的传统钻孔工艺研究方法并不适用。科学家们利用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对水洞沟道址12地点附近的鸵鸟蛋壳珠进行了无损的显微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分析和三维建模,判断蛋壳来自安氏鸵鸟。进而推测出先民们从蛋壳内表面使用扭转钻孔方法定位,如使用燧石做的尖状器,再使用旋转钻孔方法来深入钻孔。最后使用圆柱形磨头并配合旋转方法将穿孔打磨成圆柱形。
④研究古代的植物,可以从植物大遗存和植物微小遗存入手。前者是指那些用肉眼或低倍显微镜就能看见的植物遗存。比如木材、果实、种子等,通过基于水的浮选法从考古土壤中提取。科学家在距今1万年左右的北京东胡林遗址。用浮选法找到炭化黍、粟颗粒。是考古发掘浮选出土的年代最早的粟和黍实物。河北省磁山遗址窖穴植物灰化样品中发现了年代类似的黍植硅体。河北省徐水县南庄头遗址和北京东胡林遗址出土的陶片或石器上,发现具有驯化性状的粟淀粉粒所占比例在持续增加。由此可见。华北旱作农业起源的时间应在1万年之前。
(选自2023年第10期《科学之友》)
11.选文介绍了哪些高科技在考古领域的应用?
12.下面句子加着重号的词语为什么不能删去?
至少在1万余年前,中国先民就掌握了旋转钻孔技术。
13.自然科学领域的技术应用于考古学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种技术的跨界体现了研究人员具有怎样的科学精神?
(2024·辽宁沈阳·一模)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秋冬时节,一些植物的叶子由绿变红,很多地方都可以欣赏到美丽的红叶。在北京的香山,元宝械和黄栌每到秋天就变得格外迷人:湖南长沙的岳麓山上,枫香树的红叶别有一番风味;四川九寨沟的五角槭和乌桕,湖南张家界的黄栌各有特色;四川峨眉山的连香树也吸引了不少游客。
②欣赏美景的同时,不少人会好奇叶子变红的奥秘。
③叶子变红,奥秘就在于植物色素在叶片中的含量与相对比例的变化。植物叶片中主要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三大类色素,其中,对叶子变红“贡献”最大的当数花青素。它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被子植物及少数裸子植物器官中的水溶性色素,在酸性条件下呈红色,在碱性条件下呈蓝色,在中性条件下呈紫色。
④春夏季节,叶绿素是植物叶片中含量最多的色素,以呈蓝绿色的叶绿素a、黄绿色的叶绿素b为主,主要负责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的吸收和传递。只要有充足的光照、水分和养分,叶绿素的合成速率就会大于降解速率,而叶绿素a、b可以吸收太阳光谱中的红光和蓝紫光,反射绿光。于是,不断积累的叶绿素令叶子绿意盎然。
⑤秋冬季节,气温降低、光照减少,叶绿素的合成被抑制,此时叶绿素的合成速率小于降解速率,叶绿素含量会逐渐减少。与此同时,在一些种类的植物中,叶片细胞中的花青素含量迅速增加,细胞质积累的可溶性糖也逐步增加,呈酸性。花青素在酸性条件下变成红色,因此叶片逐渐变红。
⑥红叶植物种类丰富,就木本植物来说,主要包含鸡爪槭、三角槭等无患子科槭属植物,黄连木、黄栌、火炬树等漆树科植物,以及乌桕、山胡椒、大花卫矛等常见的红叶树种。藤本植物中也有叶子会变红,如爬山虎等。
⑦不过,大自然不只在秋天才会赋予叶子红色。在正常养护情况下,红叶李、紫叶矮樱等植物会积累花青素,在其他季节,叶片也会呈现红色。此外,有些植物新长出的嫩叶也是红色的,例如紫薇、接骨木等。这是由于嫩叶中叶绿素含量很少,叶片还不能够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需要植物自身的营养来维持生长。这时细胞质同样呈酸性,令嫩叶中的花青素呈现红色。
⑧影响色素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的基因数量众多,任何一个关键基因的突变都有可能引起叶色异常。利用这一点,科学家通过遗传转化等技术手段,培育出越来越多的红叶植物种类。例如,“丽红”元宝枫是人工选育的优良变异株系,其叶片在秋天会呈现出明亮而艳丽的红色,比其他品种的元宝枫叶片颜色更红且红叶期更长,原因就是花青素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数量的增加。近年来,有关彩叶植物叶片中叶绿素代谢、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等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取得一系列进展,人工调控叶色不再是个遥不可及的梦。
(有删改)
14.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5.分析选文第⑤段加点的词语“逐渐”的作用。
16.选文第⑥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7.选文第⑧段加点的“这一点”具体指什么?
专题24 说明文段落作用及说明顺序(讲练)-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24 说明文段落作用及说明顺序(讲练)-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24说明文段落作用及说明顺序讲练-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24说明文段落作用及说明顺序讲练-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6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35讲 说明文的语言(练习)-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练习(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第35讲 说明文的语言(练习)-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练习(全国通用),文件包含第35讲说明文的语言练习-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第35讲说明文的语言练习-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35讲 说明文的语言(讲义)-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练习(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第35讲 说明文的语言(讲义)-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练习(全国通用),文件包含第35讲说明文的语言讲义-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第35讲说明文的语言讲义-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