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735551/1-171574672841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735551/1-171574672845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735551/1-171574672849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735551/0-171574672657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735551/0-171574672668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735551/0-171574672670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卷Ⅰ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 下列各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全部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 煤气燃烧水变蒸气B. 瓷碗破碎剩饭变馊
C. 菜刀生锈水果腐烂D. 灯泡发光冰块熔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A、煤气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水变水蒸气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 错误;
B、瓷碗破碎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剩饭变馊的过程中由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题意
C、菜刀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水果腐烂的过程中由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灯泡发光的过程中电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冰块融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C。
2. 下列关于过滤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糖水经过过滤后仍然是糖水B. 过滤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
C. 没有滤纸就无法过滤D. 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会降低过滤速率
【答案】C
【解析】
【详解】A、糖水是溶液,而过滤只能除去难溶性杂质,故糖水经过过滤后仍然是糖水,不符合题意;
B、过滤可实现固液分离,只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不符合题意;
C、滤纸可用其它物质代替,如纱布,符合题意;
D、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会导致过滤速率降低,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 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纯争物与混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B. 化合物与纯净物属于并列关系
C. 单质与化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D. 含氧化合物和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混合物含有多种物质,纯净物只含有一种物质,关系为并列关系。错误。
B、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与化合物的关系为包含关系。错误。
C、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关系为并列关系。错误。
D、含氧化合物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化物是含有2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关系为包含关系。正确。
故选D。
4. 异烟肼(C6H7N3O)是治疗肺结核药物的有效成分。下列有关异烟肼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从分类上分析:异烟肼属于氧化物
B. 从定量上分析:异烟肼分子中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的个数比为6:7:3
C. 从宏观上分析:异烟肼分子是由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 从微观上分析:异烟肼是由6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3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而异烟肼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B、由化学式可知,异烟肼分子中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的个数比为6:7:3,故正确;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所以从宏观上看异烟肼是由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错误;
D、异烟肼是由异烟肼分子构成的,每个异烟肼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3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错误。
故选B。
5. 下列关于水和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洁净的空气和水都是纯净物
B. 空气中的氧气能支持燃烧
C. 因为水体有自净能力,所以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D. 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臭氧都是空气污染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A、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水是一种纯净物。A错误;
B、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助燃性,能够支持物质燃烧。B正确;
C、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会使水质恶化,水体及其周围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所以生活污水不能任意排放。C错误;
D、二氧化硫和臭氧都是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存在与空气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D错误。
故选B。
6. 构成水的微粒是(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
A. B. C. D. 和
【答案】B
【解析】
【分析】因为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详解】A、表示一个氢原子,故错误;
B、表示一个水分子,故正确;
C、表示一个氧原子,故错误;
D、表示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氢原子,故错误。故选B。
7.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 O2B. SO2C. Na2CO3D. HNO3
【答案】B
【解析】
【分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详解】A、O2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SO2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符合题意;
C、Na2CO3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HNO3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 由+2价的X和-1价的Y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 XY2B. X2YC. YX2D. Y2X
【答案】A
【解析】
【分析】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正价元素在前,负价元素在后,正负化合价绝对值交叉化简写右下。
【详解】+2价X和-1价的Y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XY2,故选A。
9. “构建生命共同体”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说法与该理念不相符的是
A. 全民义务植树活动B. 大肆开采矿物资源
C. 生活废水处理排放D. 长江流域十年禁渔
【答案】B
【解析】
【详解】A、植树活动可增加空气进化的能力,有利于改善环境,故选项正确;
B、大肆开采矿物资源,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土地等,还会带出对有害人体的汞、铅、镉、砷等元素,故选项错误;
C、生活废水处理后排放,减少水体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故选项正确;
D、长江流域十年禁渔,有里有保护及改善水资源,故选项正确。
故选B
10. 下列关于水净化过程中常用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明矾可以促进水中悬浮物的沉降
B. 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
C. 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成淡水
D. 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成软水
【答案】A
【解析】
【详解】A、明矾可以促进水中悬浮物的沉降正确,故选项正确;
B、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错误,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故选项错误;
C、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成淡水错误,故选项错误;
D、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成软水错误,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1. 下列操作中能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①静置 ②过滤 ③煮沸 ④蒸馏
A. ③B. ②③C. ③④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静置和过滤只能除去水中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不能除去水中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所以不能降低水的硬度;通过加热煮沸或者蒸馏可以使硬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发生反应以水垢的形式析出,形成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软水。
故选:C。
12. 关于下列符号或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2H2 ②Fe3+ ③ ④
A. ①表示2个氢原子
B. ②表示铁元素化合价为+3
C. ③表示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 由④可知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7.3g
【答案】C
【解析】
详解】A、①2H2表示2个氢分子,故A说法错误;
B、②Fe3+表示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故B说法错误;
C、③中质子数是12,核外电子数是10,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是镁离子结构示意图,故C说法正确;
D、由④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7.3,单位是1不是g,通常省略,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13. 在野外和灾区可用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成饮用水:①化学沉降(用明矾) ②消毒杀菌(漂白粉)③自然沉降 ④加热煮沸,以上处理过程最合理的顺序是
A. ③②①④B. ③①②④C. ③①④②D. ①③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化学沉降(用明矾),可除去水中沉降下来的小固体颗粒,因此应排在沉降后;
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使用漂白粉在水中生成氯气杀死水中病菌,此时水中含有少量氯气不能直接饮用,在此过程中不能为最后的净化操作;
③自然沉降,此操作只是把固体颗粒沉降而并未进行彻底分离,在此净化过程中应是最初的阶段;
④加热煮沸,通过加热煮沸,可使水中氯气挥发,并进一步杀菌,经过此步净化后的水达到了饮用标准,为此净化过程的最后步骤。故选B。
14. 水是生命之源,如图所示为电解水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源只能使用直流电B. a、b管中气体质量比为2:1
C. a管中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 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可以加入氯化钠
【答案】A
【解析】
【详解】A. 电源只能使用直流电,此选项正确;
B. 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则a、b管中气体体积比为2:1,此选项错误;
C. 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则a管中气体是氢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此选项错误;
D.加入氯化钠通电,会分解产生氯气,此选项错误。
故选A。
15. 建设美丽江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人人有责。为了防止水体污染,你认为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
A. 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B. 不任意排放生活污水
C. 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D. 禁止向河流中乱扔垃圾
【答案】C
【解析】
【详解】A、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可以有效防止赤潮和水华,不符合题意;
B、不任意排放生活污水可以防止水污染,不符合题意;
C、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会导致农作物大量减产,应为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符合题意;
D、禁止向河流中乱扔垃圾可以防止水污染,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为了防止水体污染要从实际出发,不能因噎废食。
16.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分子的是( )
A. 过氧化氢(H2O2)B. 二氧化锰(MnO2)C. 空气D. 二氧化碳(CO2)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含有氧分子的物质中必须含有氧气单质,过氧化氢、二氧化锰、二氧化碳中都不含氧分子,只含有氧原子,只有液态空气含有氧气,即含有氧分子。进行解答。
【详解】A.过氧化氢中只含有过氧化氢分子,不含有氧气分子,故错误;
B.二氧化锰是一种纯净物,不含有氧气分子,故错误;
C.液态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中含有大量的氧分子,故正确;
D.二氧化碳只含有二氧化碳分子,不含有氧气分子,故错误;
故选C。
17.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B. 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的性质不变
C. 二氧化锰可作任何反应的催化剂 D. 没有催化剂就不能进行化学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A.使用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量,由于催化剂就是改变反应速率,所以不会改变生成物的量;故A符合题意;
B.催化剂对速率的改变有加快也可以减慢,需要根据需要来选择;故B不符合题意;
C.有许多化学反应不需要催化剂就能进行,二氧化锰也不是任何反应的催化剂;故C不符合题意;
D.催化剂改变是能够发生的反应的速率,而不能改变能否反应的事实;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催化剂的特点是:一变,二不变。
一变是指改变反应速度;
二不变是指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
18.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倒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更旺,火焰呈明亮的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C.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
D. 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放出热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倒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此选项表述正确;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更旺,火焰呈明亮的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此选项表述正确;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此选项表述正确;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果不是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现象时也不能出现物质的名称,此选项表述不正确;
故选D。
19. 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B.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 分子质量一定比原子的质量大D. 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A错误;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正确;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C错误;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解生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D错误。故选B。
考点:分子、原子
20. 春暖花开季节,人们站在紫丁香树旁,常闻到怡人的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A. 分子很大B. 分子分裂成原子
C.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 分子之间有间隔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带有花香的分子由花上运动到人的鼻腔内,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考点:分子的性质
21. 下列符号中,只表示微观含义、不表示宏观含义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Ag宏观上表示银、银是由银元素组成的,微观上表示1个银原子等,既具有微观意义,又具有宏观意义,故选项错误;B、2H微观上表示2个氢原子等,不具有宏观意义,只具有微观意义,故选项正确;C、S宏观上表示硫、硫是由硫元素组成的,微观上表示1个硫原子等,既具有微观意义,又具有宏观意义,故选项错误;D、Fe宏观上表示铁、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微观上表示1个铁原子等,既具有微观意义,又具有宏观意义,故选项错误。故选B。
22. 相对原子质量为37的原子应该有( )
A. 18个质子,19个中子,19个电子
B. 17个质子,20个中子,18个电子
C. 19个质子,18个中子,20个电子
D. 18个质子,19个中子,18个电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可知,
A、质子数和电子数不相等,选项错误;
B、质子数和电子数不相等,选项错误;
C、质子数和电子数不相等,选项错误;
D、质子数和电子数相等,且质子数(18)+中子数(19)=相对原子质量(37),选项正确,故选D。
23. 同种元素的原子一定具有相同的
A. 质子数B. 中子数C. 核外电子数D. 相对原子质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元素是指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同种元素的原子的质子数和核电荷数相同,A选项中正确。
24.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①点燃酒精灯,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⑤把导气管撤离水面,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⑧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 ②⑦③⑧①④⑥⑤B. ⑦②③⑧①④⑤⑥
C. ⑤⑦⑧③②①④⑥D. ⑦③①⑧②④⑥⑤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记住氧气的操作步骤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谐音“茶庄定点收利(离)息”;依次对号入座,找出关键字.其顺序为:⑦②③⑧①④⑤⑥.故答案选B.
考点:制取氧气。
25. 可以一次性鉴别出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A. 分别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B. 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C.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D. 分别加入蒸馏水
【答案】C
【解析】
【详解】A、分别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空气和氧气均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法鉴别空气和氧气,不符合题意;
B、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空气和二氧化碳均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且带火星的木条在空气中长时间也会熄灭,不符合题意;
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变化不大,氧气具有助燃性,燃着的木条在氧气中,能燃烧的更旺,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燃着的木条在二氧化碳中熄灭,现象不同,可以区分,符合题意;
D、分别加入蒸馏水,均无明显现象,无法区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卷Ⅱ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计44分)
26. 下列物质:
(1)二氧化硫、(2)空气、(3)氮气、(4)高锰酸钾(填序号)
其中属于混合物有_____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_____,属于单质___________,化合物有___________,氧化物有___________。
【答案】 ①. (2) ②. (1)(3)(4) ③. (3) ④. (1)(4) ⑤. (1)
【解析】
【详解】(1)二氧化硫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也属于氧化物;
(2)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3)氮气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4)高锰酸钾是由钾元素、锰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因此属于混合物有(2);属于纯净物的有(1)(3)(4);属于单质的有(3);属于化合物的有(1)(4);属于氧化物的是(1)。
27. 指出下列符号中“2”的含义:
2O______;O2______。
【答案】 ①. 两个氧原子 ②. 一个氧气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解析】
【详解】O是氧元素的元素符号,元素符号可表示氧原子和氧元素,2O表示2个氧原子;
O2表示的是氧分子,其中2表示1个氧分子中含2个氧原子。
28. 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中甲试管中电极与电源______极连接。
(2)电解一段时间后,甲、乙两管内水位均______(填“上升”或“下降”),检验乙试管中的气体可以用______。
(3)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将两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绘制成如图②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则由图②看出,A气体是______。
(4)电解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它属于______(填“分解”或“化合”)反应。该反应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填名称,下同),不变的微粒是______。
(5)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______(填字母)。
a、水的煮沸 b、水的电解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d、水的蒸馏
【答案】(1)负 (2) ①. 下降 ②. 带火星的木条
(3)氢气##H2 (4) ①. 水氢气+氧气 ②. 分解 ③. 水分子 ④. 氢原子和氧原子
(5)bc##cb
【解析】
【小问1详解】
电解水实验“正氧负氢,正一负二”。甲中气体较多是氢气,对应电源负极。
【小问2详解】
电解一段时间后,有气体生成,气体密度比水小在上部,所以甲、乙两管内水位均下降。乙试管中气体较少是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所以检验乙试管中的气体可以用带火星木条。
【小问3详解】
电解水实验产生氢气较多。所以A气体是氢气。
【小问4详解】
电解水是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该反应是一变多的反应,是分解反应。化学变化中分子改变,原子不变。所以该反应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水分子,不变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小问5详解】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以通过化学变化证明物质元素的组成。a、水的煮沸,d、水的蒸馏是物理变化,不能证明物质元素的组成。b、水的电解,水通电分解为氢气和氧气,能说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能说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故填bc。
29. 供城市生活用水的自来水厂净水流程如下图所示,请填空:
(1)取水口处的水常呈浑浊,是因为水中含有许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絮凝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过滤池,可除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活性炭吸附池可除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投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清水池里的水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纯净物。
【答案】 ①. 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 ②. 吸附杂质,使其沉降 ③. 不溶性杂质 ④. 异味和色素 ⑤. 杀灭细菌和病毒 ⑥. 不是
【解析】
【详解】(1)天然水常呈浑浊,因为水中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
(2)取水后加入絮凝剂(明矾)的作用是利用絮凝剂溶于水后形成胶状物对杂质吸附,使其沉淀出来;
(3)由自来水厂净水流程图可得知,经过过滤池后,水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已经清除,结合过滤操作的作用,因此可推测过滤池在净水过程中的作用是除去不溶性杂质;
(4)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所以通过活性炭吸附池可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5)投药的操作在水进入家庭前进行的,因此,可判断此时投入的药物应该是为消灭水中病毒和细菌;
(6)通过上述操作分析可知:得到的水虽然看起来比较澄清,仍含有一些可溶性杂质,所以依然是混合物。
三、计算题(每空2分,共6分)
30. 我国民间有端午节挂艾草辟邪的习俗,艾草含有丰富的黄酮素(化学式为:C15H10O2)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请回答:
(1)黄酮素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计算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
(3)11.1g黄酮素中含氢元素质量_________g。
【答案】(1)18:1
(2)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0.5
【解析】
【小问1详解】
黄酮素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
【小问2详解】
见答案;
【小问3详解】
11.1g黄酮素中含氢元素质量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一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一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一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渤海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渤海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渤海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5 Cu,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