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外国语学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98,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外国语学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4 ;NaCl、HCl,7g + =2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H-1 C-12 O-16Na-23 Mg-24 S-32 C1-35.5 Fe-56 Zn-65 Cu-64
一、选择题
1.“千里海岸,广袤滩涂,一片胜景”。盐城坚持把“生态优先、绿色低碳”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命脉”,以下选项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B.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C.大量使用化肥,提高粮食产量D.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
2. 下列能反映水在空气中放置时发生变化的微观图示的是:( )(注:图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A. B. C. D.
第2题图 第3题图
3. 航空航天发动机的核心部件是单晶叶片,其生产离不开铼。在元素周期表中铼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元素符号为Re B. 原子核内质子数为75
C. 属于非金属元素 D. 相对原子的质量为186.2
4.人们的习惯性动作中也大有学问,例如:生活中常有揭开盖子(塞子)的动作,如茶杯盖子、锅盖、酒瓶、饮料瓶的盖子等,这些盖子取下后应该怎样放在桌面上,才符合良好的卫生习惯呢?( )
A.倒放 B.正放 C.随意放 D.侧放
5.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固体药品B.加热液体
C.振荡试管D.连接仪器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打开浓盐酸、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口都看到白雾
B.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C.实验室电解水,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D.灼烧鸡蛋清,产生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
7.艾草中含有丰富的矢车菊黄素,有平喘镇咳,缓解风寒感冒的效果,其化学式为C18H16O8,下列关于C18H16O8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矢车菊黄素由碳、氢、氧原子构成
B.一个矢车菊黄素分子由18个碳原子、16个氢原子、8个氧原子构成
C.矢车菊黄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该试卷源自 每日更新,享更低价下载。D.一个矢车菊黄素分子中含有8个氢分子
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空气中加热铜丝,可以观察到其表面变黑
B.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C.氧化铜中滴加稀硫酸,产生气泡
D.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9.为调节载人航天器内的CO2含量,科研人员利用催化剂催化作用使CO2与氢气反应,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丁物质具有可燃性
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C.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发生改变
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10.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时,a溶液的质量分数比b的大
B.a中含有少量b,可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a
C.t℃时,将50ga物质加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100ga的溶液
D.将2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11.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
B.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所以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氧气参与
C.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硝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会产生氨味,所以用硝酸钠替换硝酸铵也有氨味产生
12.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和b是反应物,d可能是催化剂
B.反应后a的质量为3.84g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c中元素种类一定等于a、b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之和
13.下列各组物质除杂(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方法正确的是
14.如图所示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关系的是
A.向一定浓度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水稀释
B.一定压强下,CO2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变化关系
C.在饱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KNO3晶体
D.在密闭装置内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15.在已经调平的天平两端各放置一个等质量的烧杯,然后分别向两烧杯中加入100g溶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再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充分反应后,天平仍然平衡的是
A.2.4gMg、2.4gFe B.5.6gZn、5.6gFeC.2.4gZn、2.4gMgD.10gZn、10gFe
二、实验题
16.“化”说五味
(1)酸:厨房中可用白醋除掉水垢,白醋中所含醋酸的化学式为 。
(2)甜:白糖是厨房中的甜味剂,白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C12H22O11),蔗糖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3)苦:鱼胆胆汁中含有具有苦味且难溶于水的胆汁酸,在沾有胆汁的鱼肉上涂抹白酒可去除苦味,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 (选填“溶质”或“溶剂”)的种类有关。
(4)辣:辣椒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维生素C中碳、氧、氢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5)咸:食盐主要成分为氯化钠,氯化钠是由 (填构成粒子的符号)构成的。
17.周末,小明同学积极参加家庭劳动实践,提升了自己的生活技能,同时感受到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小明准备为家人做一顿丰盛的午餐:小米粥、馒头、油焖大虾、红烧排骨。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分析,该午餐缺少的一种营养素,为补充该营养素建议增加___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凉拌黄瓜B.可乐鸡翅C.酱牛肉
(2)做菜过程中使用的铁锅,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同时接触会生锈。防止铁锅生锈的方法是 (写一条)。
(3)小明闻到冰箱内有异味,放入活性炭包除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
(4) 小明菜做好后,通过关闭阀门的方法熄灭燃气灶,灭火原理是 。
(5)厨房中的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的原因是 。
(6)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洗洁精来洗掉,这是利用了洗洁精的 作用。
18.实验室制取气体常常用到下列装置,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若选择装置A来制备氧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A~E中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检验该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 。
(4)若选择F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应从导管 进入(选填“a”或“b”),若想收集一瓶纯净又干燥的二氧化碳,可使产生的气体连续两次通过装满液体的F装置,其中所盛的药品依次是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 (填序号)。
A.氢氧化钠固体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5)小王同学用浓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向收集到的二氧化碳集气瓶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石蕊试液变红,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不合理是 (填序号)。
a.产生的二氧化碳直接使石蕊变红
b.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石蕊试液变红
c.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
19.黄铜是Zn以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合金。黄铜渣中约含Zn:7%、ZnO:31%、Cu:50%、CuO:5%,其余为杂质。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下(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
已知:ZnO+H2SO4=ZnSO4+H2O; CuO+H2SO4=CuSO4+H2O
(1)步骤Ⅰ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溶液A中的金属阳离子有 (填离子符号)
(3)步骤Ⅰ、Ⅱ中均包含的操作名称为 ,此操作和步骤Ⅲ中的蒸发操作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
(4)溶液A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溶液C的质量。
20.某盐碱地的土壤中含有的可溶性物质是、、、中的一种或多种。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欲探究某地块的土壤中可溶性物质的成分,他们取适量该地块土壤加水溶解,静置并取浸出液待用。
探究一:盐碱地成分的探究
(1)请完善下面表格。
探究二:进一步探究浸出液的成分是否含有
同学们又进行了如图实验:
(2)已知X是种钡盐,X是 (写化学式),白色沉淀A是 。
【实验结论】
(3)该地块的土壤中含有、、写出溶液Ⅱ加入Y溶液的化学方程式 。
(4)上述土壤样品中含有的对农作物危害较大,为此,你认为可以向该地块中施加 (填字母序号),以减对农作物的危害。
A.熟石灰 B.稀盐酸 C.氯化钙
【拓展应用】在一烧杯中盛有22.3克碳酸钠和氯化钠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Na2CO3+2HCl=2NaCl+H2O+CO2↑),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当滴加了73克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为 克。
(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的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
(3)当滴加了73克稀盐酸时(即A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试通过计算求出此时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准确到0.1%)
参考答案
1-5 CDCAA 6-10 DBADD 11-15BCADD
16.(1)CH3COOH;(2)有机物;(3)溶剂;(4)9:12:1;(5)Na+、Cl-
17.(1)A; (2) 水和氧气 、 保持铁表面干燥(合理即可); (3) 吸附
(4)隔离(或移走)可燃物;
(5)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18.解:(1)锥形瓶是常用的反应容器,集气瓶是收集气体的仪器,故答案为:锥形瓶;集气瓶;
(2)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故答案为:2H2O22H2O+O2↑;
(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故答案为:AD;CaCO3+2HCl=CaCl2+H2O+CO2↑;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
(4)若选择F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应从导管长管进入,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若想收集一瓶纯净又干燥的二氧化碳,浓硫酸有较强的吸水性,可以干燥二氧化碳,因此可使产生的气体连续两次通过装满液体的F装置,其中所盛的药品依次是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浓硫酸;故答案为:a;B;
(5)小王同学用浓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向收集到的二氧化碳集气瓶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气体本身没有酸性,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有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不合理是:a.产生的二氧化碳直接使石蕊变红;故答案为:a;
19. Zn+H2SO4=ZnSO4+H2↑ Zn2+、Cu2+ 过滤 玻璃棒 小于
20.(1) 硝酸钡溶液[或Ba(NO3)2溶液](合理即可) 无明显变化(或不显红色)
硝酸(或HNO3)(合理即可)
(2) Ba(NO3)2 硫酸钡/BaSO4; (3)AgNO3 + NaCl = AgCl↓ + NaNO3 ;(4)C
21.(1)4.4 ;(2)NaCl、HCl
(3)解:73g10%的稀盐酸中含HCl的质量是:73g×10%=7.3g,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z,
烧杯里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11.7g + (22.3g-10.6g) =23.4g ,则A点时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A点时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7%。选项
物质
方法
A
氯化钙溶液(盐酸)
加入过量的碳酸钙,过滤通入氧气点燃
B
铁粉(Fe2O3)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
C
MgCl2 (MgSO4)
加入适量Ba(NO3)2溶液,过滤
D
CO2(CO)
通入氧气点燃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
取浸出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
产生白色沉淀
浸出液中可能含有、
②
取实验①反应后的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溶
溶液
浸出液中不含
③
再取实验①中的沉淀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
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气泡
浸出液中含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年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实验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外国语学校2022年中考化学第二次模拟测试卷,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Fe-56,4g,2g,2%,5%,2g Fe3O4,需补充3,2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