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中考模拟(四)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中考模拟(四)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中考模拟四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中考模拟四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温馨提示: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解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1. 分类观是一种化学观念,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液氧B. 海水C. 生铁D. 盐酸
【答案】A
【解析】
【详解】A、液氧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
B、海水中含有水、氯化钠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C、生铁中含有铁、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D、盐酸中含有水、氯化氢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故选A。
2. 某小组同学制作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系统用于实时、准确检测空气污染物,下列物质属于其检测范围内的有害气体的是
A. CO2B. H2C. N2D. SO2
【答案】D
【解析】
【详解】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和臭氧。则属于检测范围内的有害气体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臭氧。
故选D。
3.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生活中可以用肥皂水鉴别水质是硬水还是软水
B. 污水净化后用来浇灌城市里的绿植属于节约用水
C. 水用于灭火其灭火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 电解水或氢气燃烧都能证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B、污水净化后用来浇灌城市里的绿植,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蒸发吸热使得环境的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故说法说法错误;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燃烧生成水,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4. 下列日常用品中,主要成分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蚕丝被B. 塑料水管C. 羊毛衫D. 纯棉毛巾
【答案】B
【解析】
【详解】A.蚕丝属于天然纤维,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故A选项错误;
B.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B选项正确;
C.羊毛属于天然纤维,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故C选项错误;
D.纯棉毛巾材料是棉花,属于天然纤维,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5. 安全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发现室内发生火灾,立即打开门窗通风B. 发现CO中毒者,迅速将其转到通风处
C. 为防止海鱼变质,可用甲醛水溶液浸泡D. 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可服用食盐水自救
【答案】B
【解析】
【详解】A、发生室内着火,打开门窗通风会引入更多氧气,导致火灾更严重,故A错误;
B、发现CO中毒者,迅速将其转移到室外通风处,呼吸新鲜空气,故B正确;
C、甲醛有毒,不能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海鱼,故C错误;
D、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可服用大量生鸡蛋清自救,故D错误。
故选B。
6. 矿泉水可分为碳酸水、硅酸水、锶水等几大类,此外还有含锌、锶、碘、硒等的矿泉水。其中“锌、锶、碘、硒”指的是
A. 分子B. 原子C. 离子D. 元素
【答案】D
【解析】
【详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矿泉水中含有的“锌、锶、碘、硒”是指元素。故选D。
7. 项目式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下列实验方案验证Fe、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可行的是
A. 将Fe、Cu、Ag分别加入稀硫酸中B. 将Fe、Cu分别加入AgNO3溶液中
C. 将Cu分别加入FeSO4溶液、AgNO3溶液中D. 将Cu、Ag分别加入FeSO4溶液中
【答案】C
【解析】
【详解】A、将Fe、Cu、Ag分别加入稀硫酸中,由于铜、银都不能与稀硫酸反应,不能比较铜、银的金属活动性,不符合题意;
B、将Fe、Cu分别加入AgNO3溶液中,由于铁、铜能置换出溶液中的银,能得出铁、铜的活动性大于银.不能比较铁、铜的活动性,不符合题意;
C、将Cu分别加入FeSO4溶液、AgNO3溶液中,铜不能置换出溶液中的铁,但铜能置换出溶液中的银,所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铁>铜>银,符合题意;
D、将Cu、Ag分别加入FeSO4溶液中,铜、银不能置换出溶液中的铁,能得出铁的活动性大于铜、银,不能比较铜和银的活动性,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 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点表示t1℃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
B. b点表示t2℃时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
C. t1℃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约为26.5%
D. 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氯化钠可用t3℃的水溶解再降温最后过滤
【答案】A
【解析】
【详解】A、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g溶剂里达到 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 溶质的质量,溶解度的单位是“g”。则a点表示t1℃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故A说法不正确;
B、b点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相交,表示t2℃时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故B说法正确;
C、t1℃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则t1℃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约为,故C说法正确;
D、t3℃时,碳酸钠的溶解度最大,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比氯化钠大,所以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氯化钠可用t3℃的水溶解再降温最后过滤,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9. 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A. 金刚石B. 硫酸铜C. 蒸馏水D. 氩气
【答案】B
【解析】
【分析】金属、稀有气体、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气态非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
【详解】A、金刚石是固态非金属单质,由碳原子构成,故选项A错误;
B、硫酸铜是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故选项B正确;
C、蒸馏水是由水分子直接构成,故选项C错误;
D、氩气是稀有气体单质,由氩原子构成,故选项D错误;
故选:B。
10. 项目式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常温下进行了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向一定量的稀盐酸(预先滴入2滴酚酞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利用pH传感器测出溶液pH随所滴入NaOH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a点时溶液呈酸性B. b点时溶液中H+和OH-恰好完全反应
C. c点时溶液显红色D. a∼b段,溶液里Cl-逐渐减少
【答案】D
【解析】
【分析】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详解】A、a点时pH小于7,因此烧杯中的溶液呈酸性,该说法选项正确;
B、b点时pH小于7,溶液中H+和OH-恰好完全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C、c点时pH大于7,溶液显碱性,显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色,烧杯中的溶液显红色,该选项说法正确;
D、滴入NaOH溶液过程中,氯离子不能形成沉淀,所以a∼b段,溶液里的Cl-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11.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饮用运动饮料补充钠、钾等元素
B. 服用补铁剂治疗骨质疏松症
C. 缺锌会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
D. 汞、镉属于对人体有害的元素
【答案】B
【解析】
【详解】A、运动后人体中的部分矿物质会随汗液排出,可以饮用运动饮料补充钠、钾等元素,正确;
B、铁是人体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元素,服用补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钙是人体骨骼的重要组成元素,补钙可以防治骨质疏松症,错误;
C、锌会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正确;
D、汞、镉属于对人体有害的元素,会影响人体健康,正确;
故选B。
12.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氯化钠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得到食盐)得到精盐的过程。故A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瓶盖观察到有白雾产生;而浓硫酸没有挥发性,打开瓶盖无明显现象。故B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C、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发生变质,碳酸钠中的碳酸根离子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会生成碳酸氢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故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均显碱性,均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检验烧碱样品是否完全变质,不能通过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是否变色。故C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氯化钠溶液与溶液不反应,滴入无明显现象,而硫酸钠溶液与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硫酸钡沉淀,会观察到有沉淀产生。故D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3. 把CO、CO2的混合气体3.4g,通过含有足量灼热的氧化铜的试管,反应完全后,将导出的气体全部通入盛有足量石灰水的容器,容器内物质质量增加了4.4g。则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是
A. 1.75gB. 2gC. 2.8gD. 3.5g
【答案】A
【解析】
【详解】混合气体中只有CO能与氧化铜发生反应,生成Cu和CO2,CO2与石灰水反应生成CaCO3和H2O,容器内物质增重4.4g,比3.4g多1g,原因是CO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CO2,多出来的1g即为O的质量,可以根据进行计算,设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为x,则
故选A。
14. 某校初三学生们完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后对废液进行处理。向废液(含溶质HCl和CaCl2)中,逐滴滴加10.6%Na2CO3溶液至过量,用pH传感器测得溶液pH与加入Na2CO3溶液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HCl和CaCl2的混合溶液酸性B. b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1种
C. a点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Na+、Cl-D. 与CaCl2反应消耗100gNa2CO3溶液
【答案】C
【解析】
【分析】向废液(含溶质HCl和CaCl2)中,逐滴滴加10.6%Na2CO3溶液至过量,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盐酸被消耗,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当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pH=7,待稀盐酸完全反应后,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该阶段,pH始终等于7,此后,继续滴加碳酸钠溶液,pH>7,故0-a是碳酸钠和稀盐酸的反应,a-b是碳酸钠和氯化钙的反应。
【详解】A、HCl和CaCl2的混合溶液显酸性,pH<7,不符合题意;
B、b点时,氯化钙恰好完全反应,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故b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一种,不符合题意;
C、a点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此时溶液中溶质是:NaCl、CaCl2,故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Na+、Ca2+、Cl-,符合题意;
D、a-b是碳酸钠和氯化钙的反应,由图可知,与氯化钙反应消耗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150g-50g=100g,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5. 化学使生活更美好。选择下列物质填空(填序号):①CO2 ②NaHCO3 ③活性炭 ④氯化钠
(1)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是___________;
(2)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是___________;
(3)可用于作冰箱除味剂的是___________;
(4)用于制碳酸饮料的是___________。
【答案】(1)④ (2)②
(3)③ (4)①
【解析】
【小问1详解】
生理盐水是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故填:④;
【小问2详解】
胃酸主要成份为盐酸,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减少胃中酸的含量,故填:②;
【小问3详解】
活性炭疏松多孔,有吸附性,能去除冰箱内的异味,故填:③;
【小问4详解】
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常用来作碳酸饮料,故填:①。
16. 中国科学家首次从月壤样品中发现新矿物—嫦娥石。学习小组查得资料:嫦娥石是从月壤样品的14万个颗粒中,利用针尖和颗粒之间静电吸附作用,分离出的一个粒径约1.0×10-5m的单晶颗粒,其化学式Ca9NaMg(PO4)7。请和小组同学一起研究。
(1)嫦娥石由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
(2)嫦娥石的吸附分离过程属于_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根据嫦娥石的组成推测嫦娥石可作为生产___________(填“氮肥”“磷肥”或“钾肥”)的原料。
【答案】(1)五##5
(2)物理变化 (3)磷肥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化学式可知,嫦娥石由Ca、Na、Mg、P、O五种元素组成;
【小问2详解】
嫦娥石是从月壤样品的14万个颗粒中,利用针尖和颗粒之间静电吸附作用,分离出的一个粒径约1.0×10-5m的单晶颗粒,嫦娥石的吸附分离过程,只是将不同物质分离,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小问3详解】
嫦娥石含N、P、K中P元素,故嫦娥石可作为生产磷肥的原料。
17. 小明在周末做了一份营养午餐:清蒸鱼、红烧肉、米饭。回答以下问题:
(1)从营养素的角度你认为缺少___________(填“蛋白质”“维生素”或“糖类”)。
(2)炒菜后小明将铁锅刷洗干净并用微火烤干放置,目的是___________。
(3)微火烤干比自然晾干水痕消失的快,从微观视角解释是___________。
(4)餐后刷洗碗筷用了①钢丝球 ②涤纶清洁布 ③丝瓜瓤,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答案】(1)维生素 (2)防止铁锅生锈
(3)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4)①
【解析】
【小问1详解】
清蒸鱼富含蛋白质,红烧肉富含糖类、脂肪,米饭中富含糖类,此外清蒸鱼和红烧肉制作过程中还要加入食盐,食盐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属于无机盐,清蒸鱼中也含有水,故这份营养餐中明显的缺少维生素。
【小问2详解】
铁制品炊具用后要防止锈蚀,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用微火烤干去除铁锅表面的水,故目的是防止铁锅生锈。
【小问3详解】
微火烤干比自然晾干水痕消失的快,从微观视角解释是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小问4详解】
金属材料包括金属与合金,钢丝球所用材料钢是铁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涤纶清洁布中的涤纶属于合成纤维,是合成材料;丝瓜瓤是丝瓜生长过程的形成的物质,属于天然材料,故选①。
18. 盐场生产食盐的过程如图:
(1)海水晒盐的原理是___________。
(2)收盐之后要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对其进行洗涤的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1)蒸发结晶
(2)除去氯化钠晶体表面附着的杂质
【解析】
【小问1详解】
海水晒盐是通过蒸发水分使氯化钠达到饱和状态结晶析出。故填:蒸发结晶。
【小问2详解】
海水中除氯化钠外还含有氯化镁、硫酸镁、氯化钙等杂质,利用饱和氯化钠溶液进行洗涤是为了除去氯化钠晶体表面附着的杂质,同时,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不会导致产品损耗。故填:除去氯化钠晶体表面附着的杂质。
三、简答题(19题4分,20题6分,共10分)
19. 如图是某品牌的便携式制氧机,其反应原理是用A剂、B剂产生氧气,其中A剂为白色颗粒(),B剂为MnO2。
第一步反应是:
第二步反应是产生氧气的。
(1)第一步反应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哪一种__________?
(2)写出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答案】(1)分解反应
(2)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可知,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小问2详解】
第一步中产生过氧化氢,第二步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可以制取氧气,故化学方程式为:。
20.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保鲜膜主要是聚乙烯保鲜膜,它是以石油中提炼出的乙烯(C2H4)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不易降解,用从海藻中提取的海藻酸钠制成的保鲜膜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科研人员以4℃环境下储藏的鲜切西瓜为样品,测试了海藻酸钠保鲜膜对西瓜品质的影响。研究其保鲜效果。其中,用海藻酸钠保鲜膜和聚乙烯保鲜膜分别包裹西瓜,储藏期间微生物生长的情况如图1(纵坐标数值越大,代表微生物数量越多):
(1)C2H4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_。
(2)微生物的滋生是引起水果腐烂变质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图1数据分析可得出哪一种保鲜膜的保鲜效果较好?________。理由是什么?________。
【答案】(1)1:2 (2) ①. 海藻酸钠保鲜膜 ②. 相同条件下,储藏期间,用海藻酸钠保鲜膜包裹的西瓜比用聚乙烯保鲜膜包裹的西瓜微生物数量少
【解析】
【小问1详解】
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表示1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则C2H4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2:4=1:2;
【小问2详解】
由图1可知,储藏相同的天数时,聚乙烯保鲜膜对应的数据高,所以相同条件下,储藏期间,用海藻酸钠保鲜膜包裹的西瓜比用聚乙烯保鲜膜包裹的西瓜微生物数量少,说明海藻酸钠保鲜膜的保鲜效果优于聚乙烯保鲜膜。
四、实验题(每空2分,共14分)
21. 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氯气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难溶于饱和食盐水。实验室通常用MnO2和浓盐酸共热的方法制取氯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选填字母)。
(2)制取氯气的发生装置与D的导管相连,可获得较纯净和干燥的氯气,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F装置是用来收集氯气的,但导管未画完整。请将F中的导管补画完整___________。
(4)F补画完整后还有一点不足是___________。
【答案】(1)A (2)除去氯化氢气体
(3) (4)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解析】
【小问1详解】
实验室通常用MnO2和浓盐酸共热的方法制取氯气,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需要加热,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
【小问2详解】
由于浓盐酸有较强的挥发性,生成的氯气中混有少量氯化氢,用饱和食盐水将其吸收;
【小问3详解】
因为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因此要从长管进入,如图:
【小问4详解】
氯气是有剧毒气体,而装置中没有尾气处理装置,存在不足。
22. 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展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
(1)取5mL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然后加入稀盐酸,并用玻璃棒搅拌,溶液褪为无色。
(2)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一:只有NaCl;猜想二:有NaCl和NaOH;猜想三:有NaCl和HCl。
小明认为猜想二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___________。
【答案】(1)溶液变红
(2)含有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3)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气泡,证明猜想三成立;没有气泡,猜想一成立
【解析】
【小问1详解】
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小问2详解】
猜想二不合理,其理由是含有氢氧化钠的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小问3详解】
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气泡,是因为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猜想三成立;没有气泡,猜想一成立。
五、计算题(共8分)
23. 某炼钢厂和某造纸厂两个企业每年都排放50万吨CO2,而国家发放给他们排碳配额都是45万吨,也就是说这两企业今年都要减排5万吨CO2。造纸厂减排一吨CO2的成本比炼钢厂减排一吨CO2的成本要低,两企业通过协商进行碳交易,钢铁厂向造纸厂购买卖5万吨排碳配额,造纸厂今年排放CO240万吨,钢铁厂今年排放CO250万吨,总共减排10万吨。计算该钢铁厂今年排放50万吨CO2,理论上需要含80%Fe2O3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多少?(计算结果取小数点后一位)钢铁厂炼铁的反应原理是:3CO+Fe2O32Fe+3CO2
【答案】解:设所需矿石的质量为x.
答:理论上需要含80%Fe2O3的赤铁矿石的质量为75.8万吨。
【解析】
【详解】有关炼铁的混合物计算,问哪种物质的质量设哪种物质的质量即可,如本题直接设矿石的质量为x,用矿石的质量和所含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表示出 氧化铁的质量,再根据化学方程式由二氧化碳的质量可求出矿石的质量,详解见答案。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粗盐里的难溶性杂质
溶解、过滤、蒸发
B
区分浓盐酸和浓硫酸
分别打开瓶盖,观察现象
C
检验烧碱样品是否完全变质
取样,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是否变色
D
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硫酸钠溶液
分别取样后滴入BaCl2溶液,观察现象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中考模拟(四)化学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2024年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中考模拟(四)化学试题(无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