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实验中学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1.本试卷共4页,四个大题,25个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相对原子质:H-1;C-12;N-14;O-16;Cl-35.5;Na-23;Mg--24;A1-27;Ca-40;Fe-5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1. 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燃放烟花B. 光合作用C. 酒精挥发D. 食物腐烂
【答案】C
【解析】
【详解】A、燃放烟花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B、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C、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正确;
D、食物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故选C。
2. 美好的一天从营养丰富的旱餐开始。下列早餐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A. 炒青菜B. 小米粥C. 鸡蛋羹D. 酱牛肉
【答案】A
【解析】
【详解】A、炒青菜中富含维生素,符合题意;
B、小米粥中富含糖类,不符合题意;
C、鸡蛋羹中富含蛋白质,不符合题意;
D、酱牛肉富含蛋白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 “保护碧水蓝天建设大美河南”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符合该宗旨的是
A. 方便阅读,纸张单面打印B. 勤俭节约,提倡垃圾分类回收
C. 讲究卫生,多用一次性餐具D. 便捷出行,外出时多开私家车
【答案】B
【解析】
【详解】A、纸张单面打印浪费纸张,也就加大对树木的砍伐,不利于环境保护,故A不符合题意;
B、提倡垃圾分类回收,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故B符合题意;
C、使用一次性餐具,会浪费资源,造成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故C不符合题意;
D、外出时多开私家车,会消耗更多的化石燃料,不利于环境保护,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 分别把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A. 面粉B. 沙土C. 豆油D. 蔗糖
【答案】D
【解析】
【详解】A、面粉难溶于水,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形成溶液,故错误;
B、沙土难溶于水,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形成溶液,故错误;
C、豆油不溶于水,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形成溶液,故错误;
D、蔗糖易溶于水,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形成溶液,故正确。
故选D。
5. 洛阳牡丹甲天下、牡丹花开花期间要多施磷肥和钾肥。下列化肥中同时符合这一条件的是
A. KNO3B. CO(NH2)2C. KH2PO4D. NH4HCO3
【答案】C
【解析】
【详解】A、KNO3中含氮、磷、钾元素中的钾、氮元素的复合化肥,故A不符合题意;
B、CO(NH2)2中只含氮、磷、钾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B不符合题意;
C、KH2PO4中含有钾元素和磷元素,故C符合题意;
D、NH4HCO3中只含氮、磷、钾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 胶头滴管是化学实验使用最频繁的仪器之一,下列有关胶头滴管使用正确的是
A. 向烧杯中滴加另一种反应物试剂
B. 胶头滴管倒置防止使用时试剂滴洒
C. 使用后的胶头滴管平放在桌面上
D. 滴瓶上的胶头滴管不清洗放回原滴瓶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向烧杯中滴加另一种反应物试剂时不能将胶头滴管伸入烧杯内,应悬空在烧杯正上方。A不正确;
B、为防止药液腐蚀胶帽,吸液后的胶头滴管不能平放或倒置。B不正确;
C、使用后的胶头滴管不能平放在桌面上,必须涮洗干净放回试管架上。C不正确;
D、滴瓶上的胶头滴管是专管专用,不能取用其他药液,使用后不清洗放回原滴瓶。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D。
7. 敞口放置的浓盐酸和浓硫酸,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溶剂质量都变大B. 溶液浓度都变小
C. 溶液质量都变小D. 溶质质量都变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溶质HCl挥发,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则溶液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浓硫酸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所以敞口放置的浓盐酸和浓硫酸溶质质量分数(溶液浓度)都变小。故选B。
8. 分类归纳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有关分类归纳正确的是
A. 纯碱和烧碱都属于碱B. 红磷和氧气都属于可燃物
C. 甲烷、酒精都是有机物D. 金刚石和C60都由碳原子构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A、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故A错误;
B、红磷具有可燃性,属于可燃物,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属于可燃物,故B错误;
C、甲烷、酒精都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物,故C正确;
D、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9. 一种在有人空间站内吸收CO2方法的原理是:2X+2CO2=2Li2CO3+O2,则X的化学式为
A. Li2O2B. Li2OC. LiO2D. LiOH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后锂、碳、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2、8,反应前锂、碳、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2、4,则2X中含有4个锂原子和4个氧原子,X中含有2个锂原子和2个氧原子,化学式为Li2O2;
故选:A。
10. 物质的鉴别是重要的实验技能。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A. 羊毛、棉花:灼烧后闻气味
B. 二氧化碳、氮气: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是否熄灭
C. 黄铜片、纯铜片:相互刻画
D. 蒸馏水、食盐水:液体烘干后观察有无固体出现
【答案】B
【解析】
【详解】A、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有烧纸的气味,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无法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故B选项符合题意;
C、合金的硬度比其组成成分的纯金属大,因此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画,表面有划痕的为纯铜片,表面无划痕的为黄铜片,可以鉴别,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蒸馏水烘干后无固体出现,食盐水烘干后有白色固体出现,利用烘干后观察有无固体出现可以鉴别二者,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 对下列宏观事实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A. 醋与糖味道不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B. 金刚石与石墨的硬度不同:构成它们的原子不同
C. 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温度升高使分子间隔增大
D. 加压可将6000L氧气装入40L的钢瓶中:加压使分子变小
【答案】A
【解析】
【详解】A、醋与糖味道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微粒不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故正确;
B、金刚石、石墨的硬度不同的微观解释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错误;
C、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故错误;
D、6000L氧气在加压后被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的微观解释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小了,故错误。
故选A
12. 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
B. t1℃时,10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20g硝酸钾
C. t2℃时,硝酸钾和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D. 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硝酸钾
【答案】D
【解析】
【详解】A、未指明温度,无法比较不同溶质的溶解度。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t1℃时,硝酸钾溶解度为20g,说明该温度下,100g水(不是溶液)中最多能溶解20g硝酸钾,则12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20g硝酸钾。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t2℃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说明该温度下,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但溶液质量不确定,无法比较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杂质氯化钠,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硝酸钾。符合题意;
故选D。
13. 复旦大学研究团队捕捉到含+9价元素的物质,打破了元素化合价处于-4到+8的经典化学理论。下列微粒中含有+9价元素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
【详解】A、氧的化合价是-2价,设I的化合价是x,则有:x+(-2)×3=-1,解得x=+5,不符合题意;
B、氧的化合价是-2价,设Ir的化合价是y,则有:y+(-2)×4=+1,解得y=+9,符合题意;
C、氧的化合价是-2价,设Mn的化合价是z,则有:z+(-2)×4=-1,解得z=+7,不符合题意;
D、氧的化合价是-2价,设Fe的化合价是n,则有:n+(-2)×4=-2,解得n=+6,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 将一定质量的镁粉、铝粉、铁粉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硫酸完全反应,生成0.3g氢气,则金属混合物的质量可能是
A. 11.2gB. 8.4gC. 4.8gD. 2.7g
【答案】C
【解析】
【详解】设生成0.3g氢气,需要镁的质量是x,则有,解得x=3.6g;
设生成0.3g氢气,需要铝的质量是y,则有,解得y=2.7g;
设生成0.3g氢气,需要铁的质量是z,则有,解得z=8.4g;
所以原混合物质量范围是大于2.7g,小于8.4g,观察选项,则金属混合物的质量可能为4.8g;
故选:C。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 空气中含量最高的物质是______;化石燃料包括______、石油和天然气。
【答案】 ①. 氮气##N2 ②. 煤
【解析】
【详解】空气中含量最高的物质是氮气,占空气体积的78%;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16. 《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科技文献,记载了许多与化学有关的内容。
(1)“凡金箔,每金七厘造方寸金一千片”。黄金可制成金箔,体现了金具有较好的______。
(2)“凡墨,烧烟凝质而为之”。用墨写的字能够长时间保存而不变色是因为______。
(3)“以水沃之,亦自解散”描述了用生石灰制熟石灰的方法。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1)延展性 (2)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很稳定
(3)CaO+H2O=Ca(OH)2
【解析】
【小问1详解】
延展性是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能延伸成细丝而不断裂,在外力(锤击或滚轧)作用能碾成薄片而不破裂的性质;黄金可制成金箔,体现了金具有较好的延展性;
【小问2详解】
用墨写的字能够长时间保存而不变色是因为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很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
小问3详解】
用生石灰制熟石灰发生的反应是氧化钙与水化合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17. 水是生命之源,如图是有关水的实验。
(1)图1实验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2)图2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A管内收集到的气体名称是______。
【答案】(1)吸附色素和异味
(2) ①. 2H2O2H2↑+O2↑ ②. 氧气
【解析】
【小问1详解】
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故图1实验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小问2详解】
图2为电解水的实验,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二者的体积比为1:2,由图可知,A管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因此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
18. 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等)和泥沙等。提纯的流程如图所示:
(1)操作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
(2)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若A为氯化钡溶液,则加入B溶液的目的是除去______(填离子符号)。
【答案】(1)漏斗 (2)MgCl2+2NaOH= Mg(OH)2↓+2NaCl
(3)Ca2+和Ba2+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流程图可知,操作二为分离沉淀和溶液操作,应为过滤操作,过滤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
【小问2详解】
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和粗盐中的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2NaOH= Mg(OH)2↓+2NaCl。
【小问3详解】
若A为氯化钡溶液,则氯化钡和粗盐中的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由于加入的氯化钡过量,在反应后会剩余,因此加入B溶液应除去粗盐中的氯化钙和剩余的氯化钡,根据除杂原则可知,B溶液为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故加入B溶液的目的是除去Ca2+和Ba2+。
19. 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实验室用足量一氧化碳与28g赤铁矿粉充分反应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20.8g,则该赤铁矿粉含有杂质的质量为______g。
【答案】 ①. Fe2O3+3CO2Fe+3CO2 ②. 4
【解析】
【详解】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由实验室用足量一氧化碳与28g赤铁矿粉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20.8g可知,反应前后质量的差值为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即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为28g-20.8g=7.2g,则氧化铁的质量为7.2g÷×100%=24g,故该赤铁矿粉含有杂质的质量为28g-24g=4g。
20. A~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B、C、D是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其中C可配制波尔多液,B、E的物质类别相同,且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有如图转化关系。(“→”表示物质间能转化,“—”表示物质能发生反应。)
(1)A的物质类别是______。
(2)D在生产或生活中的一项用途是______。
(3)C与B能发生反应生成E和另一种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1)酸 (2)灭火(或人工降雨或制汽水等,合理即可)
(3)
【解析】
【分析】A~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E为碳酸钙(盐),B、E的物质类别相同,均属于盐,B能转化为E,则B可以为碳酸钠(盐),A、B、C、D是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其中C可配制波尔多液(氢氧化钙和硫酸铜),则C是氢氧化钙(碱),C能与D反应,D与E(碳酸钙)能相互转化,B能转化为D,则D为二氧化碳(氧化物),则A为酸,代入验证,推论合理。
【小问1详解】
A的物质类别为酸;
【小问2详解】
D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用于制汽水;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易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小问3详解】
C为氢氧化钙,B为碳酸钠,E为碳酸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 为减少“碳排放”,我国科研人员研究出用温室气体制取醋酸(CH3COOH)的方法,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低碳生活,从我做起!”写出你在日常生活中“低碳生活”的一种做法。
【答案】(1)
(2)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上学等(合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反应微观示意图可知,二氧化碳(CO2)与甲烷(CH4)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醋酸(CH3COOH),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低碳生活”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我们可以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上学等(合理即可)。
22. 化学小组设计了如图的趣味实验。
(1)图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2)图2实验时观察到③处最先产生白烟,同时也是白烟产生最多的地方。由此可知: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运动速率越______(填“快”或“慢”)。
【答案】(1)B中滤纸上的酚酞由左向右逐渐变红(合理即可)
(2)慢
【解析】
【小问1详解】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分子运动到B处,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能观察到B中滤纸上的酚酞由左向右逐渐变红;
【小问2详解】
浓氨气、浓盐酸都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分子和氯化氢分子结合生成氯化铵固体,能观察到白烟生成,实验时观察到③处最先产生白烟,说明氨气比氯化氢运动快,相对分子质量:氨气是17,氯化氢是36.5,故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运动速率越慢。
23.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
(1)A装置中试管口处棉花的作用是什么______?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写出图中可用于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组合______。
【答案】(1) ①. 防止加热时固体粉末进入导管 ②. 2KMnO4K2MnO4+MnO2+O2↑
(2)BD##DB
【解析】
【小问1详解】
A装置是固体加热型装置,且试管口有一团棉花,则适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为防止固体粉末随气流进入导管,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实验室可使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是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选择B。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可用D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能溶于水,一般不用排水法收集。所以装置组合是BD。
24. 铝、铜、银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
(1)为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你认为其中______(填字母序号)可以不做。
(2)将一定最铝粉放入盛有硝酸铜和硝酸银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①写出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若滤液为无色,请分析滤渣的成分______。
【答案】(1)C (2) ①. Al+3AgNO3=Al(NO3)3+3Ag ②. 一定有银、铜,可能有铝
【解析】
【小问1详解】
金属活动性Al>H>Cu>Ag,可以利用活泼金属可以将不活泼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金属与稀酸反应越剧烈活动性越强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A可以判断活动性Al>H,B可以判断活动性H>Cu,C可以判断活动性H>Ag,D可以判断Cu>Ag。所以不需要C,A、B、D实验即可证明活动性Al>H>Cu>Ag。
【小问2详解】
①活动性Al>H>Cu>Ag,所以铝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铝和银,如铝有剩余,铝再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铝和铜。所以一定发生的反应是Al+3AgNO3=Al(NO3)3+3Ag。
②硝酸铜溶液为蓝色,若滤液为无色则说明硝酸铜被反应完,则滤液中溶质只有硝酸铝,滤渣一定有置换出来的银和铜,可能有铝剩余。所以滤渣的成分为一定有银、铜,可能有铝。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 酸、碱、盐都是重要的化合物。
(1)酸、碱、盐之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下列不是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是______。
a.有单质生成 b.有水生成 c.有气体生成 d.有沉淀生成
(2)如图是探究稀盐酸化学性质的实验。
①B中反应的现象是______,该反应在生活中常用于______。
②不属于盐酸与其他酸共同性质的实验是______。
(3)探究NaOH溶液与稀硫酸的反应时,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
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该实验操作是将______滴到另一种溶液中。
③当溶液中Na+与数目比为1:1时,溶液pH可能位于______点。
(4)下图是某化肥包装袋标签上的部分内容。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该化肥是否符合标签标示的纯度,取12.5g该化肥样品,向其中加入10g氢氧化钙(过量)研磨至不再产生气体,称量剩余物质质量为19.1g。通过计算判断该化肥是否合格。(提示:氢氧化钙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
【答案】(1)a (2) ①. 红棕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②. 除铁锈 ③. D
(3) ①.
②. 稀硫酸 ③. C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生成氨气的质量为:12.5g+10g-19.1g=3.4g
解:设样品中氯化铵的质量为x
x=10.7 g
化肥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为小于92%
答:该产品为不合格产品。
【解析】
【小问1详解】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气体、沉淀或水生成。
故选a;
【小问2详解】
①B中发生反应为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现象是:红棕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该反应在生活中常用于除铁锈;
②铁粉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均是物质与氢离子的反应,属于酸的通性,硝酸银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实质是银离子和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不属于酸的通性,故填:D;
【小问3详解】
①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由图可知,一开始pH>7,随着反应的进行,pH逐渐减小至小于7,故该实验是将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③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为硫酸钠,由硫酸钠的化学式Na2SO4可知,此时溶液中钠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的数目比为:2:1,当溶液中钠离子与硫酸根离子数目比为1:1时,此时硫酸过量,则溶液的pH<7,则溶液pH可能位于C点;
【小问4详解】
见答案。
66,2024年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实验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66,2024年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实验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a, 水是“生命之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河南省商丘实验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商丘实验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河南省商丘实验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河南省商丘实验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河南省商丘市实验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商丘市实验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河南省商丘市实验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河南省商丘市实验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