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生物二轮复习重点实验通关练——实验三 观察草履虫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生物二轮复习重点实验通关练——实验三 观察草履虫,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草履虫由一个细胞构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对污水具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B.通过伸缩泡排出食物残渣
C.通过表膜(细胞膜)进行呼吸
D.为便于观察可在载玻片液滴中放少量棉花纤维
2.在草履虫培养液中加入染红的酵母菌以观察草履虫的取食,结果发现草履虫体内某结构呈现出红色(图中箭头所示),该结构最可能是( )
A.收集管B.伸缩泡C.食物泡D.细胞核
3.某同学为探究草履虫的应激性,做了以下实验:在甲、乙两组载玻片上各滴加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然后在甲组载玻片一侧放一小粒食盐,在乙组载玻片一侧滴加一滴肉汁,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组实验中的草履虫向食盐方向运动
B.乙组实验中的草履虫向肉汁方向运动
C.草履虫能够对外界的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D.草履虫的应激性是它作为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
4.下列关于草履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有专门的呼吸器官
B.观察草履虫时为了限制它的运动把载玻片上的水吸干
C.为了看清草履虫的纤毛,需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大,使光线减弱
D.观察草履虫时为了限制它的运动事先在载玻片中央放少许棉花纤维
5.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在不更换目镜的情况下,依次观察到如图甲、乙两个视野,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出现“A”所示情况的原因是玻片未擦干净
B.图甲视野中纤毛区分度不高,可换成较小光圈观察
C.观察图甲所用的物镜比观察图乙的物镜长度短
D.要从图甲转换成图乙视野应先将玻片往左下方移动
6.在“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的实验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需要从培养液底层吸取草履虫
B.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反应
C.草履虫具有趋利避害的特性
D.草履虫具有神经系统,反应灵敏
7.稻田的水渠中生活着一种无色草履虫,主要以细菌为食,但常因吞噬绿藻而成为绿色草履虫,该草履虫即使没有食物也能依赖与其共生的绿藻而生存。现有一批绿色草履虫,既要使它们变为无色草履虫,又能保证其存活的培养方法是( )
A.黑暗处理,培养液添加细菌B.黑暗处理,培养液不添加细菌
C.光照处理,培养液添加细菌D.光照处理,培养液不添加细菌
8.为了探究草履虫能否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某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如下图):在甲、乙两块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把两滴培养液连通,然后在甲载玻片右侧培养液边缘放一小粒食盐,在乙载玻片右侧培养液的边缘滴一滴肉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中的草履虫向食盐方向运动
B.乙中的草履虫向肉汁方向运动
C.草履虫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D.草履虫靠纤毛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
9.如图为草履虫的存活数量与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图。推断曲线表达的准确信息是( )
A.草履虫数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多B.温度越高,草履虫繁殖越快
C.超过一定的温度草履虫全部休眠D.草履虫的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
10.学过“单细胞生物”后,某同学对草履虫进行了观察,请结合所学,完成下列探究过程。
(1)要吸取含草履虫较多的液滴应从培养液的______(填“表”或“底”)层吸取。
(2)图一是显微镜下草履虫的图像,则草履虫在装片上的状态是______。
(3)该同学另取一载玻片,在上面滴两滴培养液,并用解剖针联通(如图二),在右侧(B端)培养液的边缘放一粒食盐,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说明食盐对草履虫是______刺激。
(4)为探究草履虫在消化过程中食物泡的运行路径及其酸碱性变化,小华在临时装片中添加能被草履虫摄取的中性红。中性红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在酸性环境下呈红色,在碱性环境下呈黄色。连续观察食物泡,每隔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颜色和位置变化,结果如图。如图可知,食物泡会循着一定的路线移动,且在移动过程中体积逐渐变______,其内酸碱性的变化是______。
(5)结构总是与功能相适应的,草履虫的结构中,可以摄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结构是______。
11.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能做出反应,为了探究食盐对草履虫的刺激是有利还是有害,同学们做了如下实验。在甲乙载玻片上分别滴两滴相同的草履虫培养液,用放大镜观察培养液中的草履虫,然后用滴管在甲、乙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划一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草履虫的身体是由一个___________构成的。此生物是动物还是植物?___________。
(2)此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滴管在两个液滴之间轻轻的划一下,目的是___________。
A.刺激草履虫B.给草履虫供氧
C.连通两个液滴D.杀死草履虫
(4)用镊子夹取一点儿食盐颗粒,放在乙载玻片右侧的液滴边缘,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及相应的结论是:①若左侧液滴中的草履虫都向右侧液滴运动,则说明食盐对草履虫是___________(填“有害”或“有利”)的刺激;②若右侧液滴中的草履虫都向左侧液滴运动,则说明食盐对草履虫是___________(填“有害”或“有利”)的刺激。
(5)甲载玻片在本次实验中起___________作用。
12.西西所在的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草履虫是否可以净化水质,同学们收集生活污水,摇匀后分别放入两个烧杯
(注:悬浮物指悬浮在水中的固体物质,是监测水质的指标之一。)
(1)若要检测草履虫培养液的情况,则需要制作草履虫临时装片,吸取培养液_________(填“上”“中”或“下”)层的液体滴在载玻片上,这一部分培养液的氧气含量高,利于草履虫用[②]_________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2)为了检验培养的草履虫活性,在草履虫培养液中滴加绿色的菠菜汁,一段时间后_________变成绿色。还可以通过观察草履虫依靠[________]_________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
(3)烧杯B中应加入15mL清水,起到_________作用。这一实验中变量是_________。
(4)步骤Ⅲ中“将两烧杯敞口放置在窗台同一位置”的目的是为了控制_________。
(5)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A.草履虫属于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原生动物。它以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食。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吞食43200个细菌,它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A正确。
B.草履虫通过胞肛排出食物残渣,B错误。
C.草履虫通过表膜(细胞膜)呼吸。氧气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进行,C正确。
D.草履虫生活在水中,靠体表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运动速度较快,用显微镜观察其结构时,不易看清。放少量棉花纤维,可以限制草履虫的活动范围,减慢它的运动速度,便于观察,D正确。
故选B。
2.答案:C
解析: AB.收集管和伸缩泡能够把细胞内多余的水分和含氮废物收集起来,排出体外,A不符合题意。
C.草履虫身体的一侧有一条凹入的小沟,叫“口沟”,相当于草履虫的“嘴巴”。口沟内的密长的纤毛摆动时,能把水里的细菌和有机碎屑作为食物摆进口沟,再进入草履虫体内,形成食物泡,供其慢慢消化吸收。在草履虫培养液中加入染红的酵母菌,酵母菌会随食物通过口沟进入草履虫体内的食物泡中,因此被染成红色的结构最可能是食物泡,C符合题意。
D.草履虫的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答案:A
解析:实验中,在甲组载玻片右侧培养液的边缘放一小粒食盐,食盐对于草履虫来说是不利的刺激,所以在有盐粒一侧的草履虫要运动到没有盐粒的培养液滴中,A错误;实验中,在乙组载玻片右侧培养液的边缘加一滴肉汁,肉汁对于草履虫来说是有利的刺激,所以在没有肉汁一侧的草履虫会运动到有肉汁的培养液滴中去,B正确;草履虫能够对外界的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趋向于有利刺激,而避开有害刺激,有利于个体的生存,C正确;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能做出一定的反应叫做应激性,草履虫能够对不同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所以草履虫的应激性是它作为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D正确。
4.答案:D
解析:A.表膜是草履虫的呼吸结构,草履虫通过表膜从水中获得氧气,并通过表膜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但是,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无器官层次。因此,草履虫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A错误。
BD.草履虫生活在水中,靠体表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运动速度较快,用显微镜观察其结构时,不易看清。放少量棉花纤维,可以限制草履虫的活动范围,减慢它的运动速度,便于观察。而如果把载玻片上的水吸干,草履虫可能会死亡,B错误、D正确。
C.草履虫身体较为透明、纤毛纤细,在亮视野中很难观察到纤毛结构,而在暗视野中则会呈现出一条条黑灰色的棒状物, 因此,观察草履虫的纤毛要选用暗视野,此时需要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使光线减弱,C错误。
故选D。
5.答案:A
解析:A.盖盖玻片步骤: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在玻片上液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影响观察。题图甲的视野中,出现了气泡,可见是盖盖玻片步骤操作不当造成的,A错误。
B.草履虫身体较为透明、纤毛纤细,在亮视野中很难观察到纤毛结构,而在暗视野中则会呈现出一条条黑灰色的棒状物,因此观察草履虫的纤毛要选用暗视野。可见,图甲视野中纤毛区分度不高,可换成较小光圈观察,B正确。
C.放大倍数低的物镜,长度短;放大倍数高的物镜,长度长。图甲是低倍视野,图乙是高倍视野,所以观察图甲所用的物镜比观察图乙的物镜长度短,C正确。
D.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草履虫的物像在视野甲的偏左下方,向左下方移动装片,物像会向右上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D正确。
故选A。
6.答案:C
解析:A.草履虫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不断从环境中获得氧气,在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含氧丰富,则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取一滴培养液,A错误。
B.“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时,可以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方向,B错误。
C.草履虫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能逃避不利的刺激,趋向有利的刺激,C正确。
D.单细胞生物无系统,但能对外界刺激能做出反应,D错误。
故选C。
7.答案:A
解析:草履虫主要以细菌为食,黑暗环境并在培养液中添加细菌,即能保证绿色草履虫存活又能使与其共生的绿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从而使绿色草履虫变为无色草履虫。没有绿藻供给草履虫营养,因此培养液中要含有草履虫的食物即细菌和真菌。故选:A。
8.答案:A
解析:AB.往右侧滴加肉汁,草履虫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向右,草履虫受到的是肉汁的有利刺激。往右侧放几颗盐,草履虫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草履虫受到的是食盐的有害刺激,A错误,B正确。
C.两次实验过程中,培养液中草履虫受外界刺激进行移动,说明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正确。
D.草履虫是单细胞的动物,通过一个细胞可以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如草履虫在水中旋转前进主要依靠纤毛的摆动,D正确。
故选A。
9.答案:D
解析:A、草履虫数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多,但到一定温度后不在增多,而是迅速减少。A错误;
B、开始是随着温度的升高,繁殖速度增快。但到一定限度,草履虫繁殖迅速减慢。B错误;
C、超过一定的温度草履虫不是全部休眠,而是全部死亡。C错误;
D、草履虫的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D正确。
故选:D。
10.答案:(1)表
(2)C
(3)草履虫由B侧游向A侧;有害
(4)小;由酸性变成碱性
(5)细胞膜
解析:(1)在培养液的表层溶解的氧气多,下层溶解的氧气少,草履虫的呼吸需要氧气,大都聚集在表层。所以用吸管从草履虫培养液中取草履虫样本的最好部位是表层,原因是:表层含氧多,草履虫数量多。
(2)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原物体的倒像。旋转180度后看到的是图C,因此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的细胞图像,则此时在装片上所对应的细胞是如图C。
(3)实验中在甲载玻片B侧培养液的边缘放一粒食盐,食盐对于草履虫来说是不利的刺激,所以在有盐粒一侧的草履虫要逃离,游到A没有盐粒的培养液滴中,即草履虫由B侧游向A侧。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食盐对于草履虫来说是不利的刺激,草履虫逃避有害刺激。
(4)由图可知,食物泡按照逆时针的方向移动,并且逐渐减小,体内颜色的变化也有红色,逐渐变成黄色,说明体内酸碱性由酸性逐渐变成碱性。
(5)表膜能摄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这个结构的作用相当于人体中的呼吸系统,能进行气体交换。
11.答案:(1)细胞;动物
(2)食盐对草履虫的刺激是有利还是有害
(3)C
(4)有利;有害
(5)对照
解析:(1)草履虫是单细胞的动物,通过一个细胞可以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2)在此实验中,主要探究的问题是食盐对草履虫是有害的刺激,还是有利刺激。草履虫会躲避它,为有害的刺激;草履虫会趋向它,为有利刺激。
(3)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某物质对草履虫的刺激是有利还是有害,因此在实验中要将该物质放在培养液的一边,并连通载玻片上的两个液滴,通过观察草履虫对该物质的反应(是躲避该物质还是趋向该物质)来判断该物质对草履虫是有利还是有害。
(4)观察到的现象及相应的结论是:①若左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右侧液滴运动,则说明食盐对草履虫是有利的刺激;②若右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左侧液滴运动,则说明食盐对草履虫是有害刺激;③若左、右两侧液滴中的草履虫运动趋势不明显,则说明食盐对草履虫的刺激是既无利也无害。
(5)对照和单一变量是实验常用的两个原则,甲载玻片在本次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12.答案:(1)上;表膜。
(2)食物泡;①纤毛。
(3)对照;草履虫。
(4)单一变量。
(5)草履虫可以净化水质(合理即可)。
解析:(1)草履虫是需氧型生物,培养液上层氧气含量较多,吸取培养液上层的液体滴在载玻片上,利于草履虫用②表膜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2)草履虫利用口沟取食,形成食物泡,食物残渣由胞肛排出,一段时间后。显微镜下还可以通过观察草履虫依靠①纤毛的摆动。
(3)本实验为对照实验,变量是草履虫,则烧杯B中应加入15mL清水。
(4)对照实验除变量不同外,其余条件均应相同。
(5)根据实验现象,有草履虫的烧杯A中悬浮物明显减少。
步骤组别
烧杯A
烧杯B
Ⅰ加入生活污水
300mL
300mL
Ⅱ加入液体
15mL草履虫培养液
______
Ⅲ静置一段时间
将两烧杯敞口放置在窗台同一位置
Ⅳ观察烧杯中悬浮物的变化
明显减少
无明显变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生物二轮复习重点实验通关练——实验七 观察叶片的结构,共8页。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生物二轮复习重点实验通关练——实验二 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及观察,共8页。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生物二轮复习重点实验通关练——实验六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B,“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