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随堂练习题,共7页。
【提分突破】
1、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缉毒犬通过嗅觉寻找毒品的原因是(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质量很小 D.分子体积很小.
【答案】A
【解析】由于构成毒品的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所以缉毒犬通过嗅觉能闻到毒品的闻到从而寻找毒品。
故选A。
2、下列“液体”中可能为纯净物的是( )
A.胃液 B.波尔多液 C.滤液 D.“84”消毒液
【答案】C
【解析】A、胃液中有盐酸、水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波尔多液中有硫酸铜和熟石灰,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滤液可能为纯净物,如把二氧化锰与蒸馏水分开;故选项正确;
D、“84”消毒液中有消毒剂和水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C。
3、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铜 B.汞 C.氢气 D.硫酸镁
【答案】C
【解析】A、铜由铜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B、汞由汞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C、氢气由氢分子构成,符合题意;
D、硫酸镁由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2019年12月,发射成功的“胖五”(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使用了液氢做燃料。氢气在液化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质量增大 B.分子间的间隔减小
C.分子的体积减小 D.分子停止运动
【答案】B
【解析】
A、氢气在液化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分子的种类不变,分子质量不变,选项错误;
B、气体物质分子间隔较大,液态物质分子的间隔较小,所以氢气液化过程中分子间的间隔减小,选项正确;
C、氢气在液化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分子的种类不变,分子的体积不变,选项错误;
D、分子总是在不停运动的,不论物质以哪种状态存在,分子都是运动的,选项错误。
故选B。
5、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变大
C.分子在不停她运动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答案】B
【解析】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该选项说法正确;
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分子间隔变大,分子的体积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分子总在不断地运动着,该选项说法正确;
D、温度越高,分子获得能量,分子运动速率加快,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6、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对学习化学十分重要。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水分子发生改变
C.NO与NO2化学性质不同﹣﹣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D.10mL H2O与10mL C2H5OH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分子间有间隔
【答案】B
【解析】A、品红在水中扩散,因为品红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故选项解释正确。
B、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C、NO与NO2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D、10mL H2O与10mL C2H5OH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B。
7、“○”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图表示纯净物的是( )
A.B.C.D.
【答案】D
【解析】A、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子构成的,图A表示两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错误;
B、表示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正确;
C、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错误;
D、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错误;
8、杜甫的绝句《沙暖睡鸳鸯》中写到“迟日近山丽,春风花草香”诗中描写的情景用化学原理解释正确的是( )
A.分子很小,但分子有一定的质量
B.分子很小,但分子之间有间隙
C.分子很小,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D.分子很小,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答案】C
【解析】“迟日近山丽,春风花草香”的意思春天的江河山川非常明丽,春风里到处弥漫着花草的香味。闻到香味是由于分子很小,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物质通过分子的运动,散发气味。与分子的构成,质量、间隔无关,故选C。
9、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A.公园里花香四溢 B.春天里柳絮飞扬
C.海面上浪花飞溅 D.天空中乌云翻滚
【答案】A
【解析】A、公园里花香四溢是花香分子不断运动,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故A正确;
B、春天里柳絮飞扬,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柳絮是宏观物体,故B不正确;
C、海面上浪花飞溅,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浪花是宏观物体,故C不正确;
D、天空中乌云翻滚,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乌云水蒸气形成,是宏观物体,故D不正确。故选A。
10、“茉莉的香气清新淡雅,能够使人心情放松;檀木的香气持久醇厚,能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从微观角度分析,语句中隐含的分子性质有( )
①分子的质量很小;②分子之间有间隔;③分子是不断运动的;④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茉莉的香气清新淡雅,檀木的香气持久醇厚,能闻到茉莉的香气、檀木的香气,是因为香气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茉莉的香气、檀木的香气。
茉莉的香气清新淡雅,檀木的香气持久醇厚,香味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语句中隐含的分子性质有③④;故选B。
11、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氢气球在高空膨胀——分子体积变大
B.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水和过氧化氢性质不同——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D.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答案】A
【解析】A、氢气球在高空膨胀是氢分子的间隔变大,分子体积不变,故A不正确;
B、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是品红分子在水中不停地运动,故B正确;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水和过氧化氢性质不同说明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故C正确;
D、气体分子间隔大于液体,则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D正确。故选A。
12、如图中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方框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A、图中只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示的物质为纯净物;但由于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所构成的单质分子,因此不可能表示氧化物;故A不可能;
B、图中只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示的物质为纯净物;但由于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所构成的单质分子,因此不可能表示氧化物;故B不可能;
C、图中含有两种构成不同的分子,即为两种物质的分子,图所示的物质为混合物,不可能表示氧化物;故C不可能;
D、图中只含有一种分子,该图所表示的物质为纯净物;图中分子由两种不同原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若其中一种原子为氧原子,则该分子即为氧化物的分子,图所示物质则的氧化物;故D有可能。
故选D。
13、某同学为验证“分子是运动的”,设计了甲、乙、丙、丁四个实验.其中,能达到目的是( )
A.甲、乙、丙B.甲、乙、丁
C.甲、丙、丁D.乙、丙、丁
【答案】C
【解析】甲中氨水具有挥发性,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色,说明氨分子运动到了酚酞溶液中;
乙中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一段时间后,无明显变化,不能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丙中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石蕊溶液变红色,说明氯化氢分子运动到了石蕊溶液中;
丁中浓硝酸具有挥发性,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石蕊溶液变红色,说明硝酸分子运动到了石蕊溶液中;
故甲、丙、丁能达到目的,故选C。
14、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
D.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分子之间间隔较大,原子之间间隔较小
【答案】D
【解析】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故A正确;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故B正确;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故正确.
D、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分子之间的间隔不一定比原子间的间隔大,故D错误;
故选D。
15、下列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1)表示混合物的有 (填字母序号,下同);
(2)表示纯净物的有 。
【答案】(1)B;(2)A C D;
【解析】(1)B由两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
(2)A、D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组成,纯净物。
【模拟考场】
1、疫情期间,小明在家用酒精进行消毒时,可闻到一股气味,说明了( )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答案】C
【解析】用酒精进行消毒时,可闻到一股气味,说明酒精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运动到了鼻子之中,说明了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选:C。
【解题技巧】本题不难,熟记分子的基本性质(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并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钛合金 B.大理石 C.蒸馏水 D.煤
【答案】C
【解析】A. 钛合金,是在金属钛中加入了其它的金属或非金属,所以是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 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其它杂质,所以大理石是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 蒸馏水只含有水一种物质,是纯净物,符合题意;
D. 煤是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不符合题意。故选C。
【解题技巧】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要熟记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电子数不同
C.原子核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D.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答案】D
【解析】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A错;
B、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B错;
C、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构成,故C错;
D、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故D正确。故选:D。
【解题技巧】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微粒的性质和特点,并能灵活运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分子和原子课后测评,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课题1 分子和原子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5页。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分子和原子同步训练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