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山西省中考二模考试物理试题(省教研组命题)(省教研组命题+省教研组命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山西省中考二模考试物理试题(省教研组命题)(省教研组命题+省教研组命题),文件包含2024年山西省中考二模考试物理试题省教研组命题原卷版docx、2024年山西省中考二模考试物理试题省教研组命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1. 中国古代青铜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暑假旅游时买的一个青铜酒爵工艺品,关于此酒爵盛满酒时酒的质量,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5mgB. 50gC. 500gD. 5kg
【答案】B
【解析】
【详解】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此酒爵盛满酒时酒的质量跟一个鸡蛋的质量差不多,接近50g。
故选B。
2. 电影《志愿军》是为庆祝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而拍摄。如图所示是影片中志愿军吹冲锋号的场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冲锋号发出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B. 冲锋号发出的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C. 冲锋号发出的声音是超声波D. 冲锋号发出的声音很响亮是其音调高
【答案】A
【解析】
【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冲锋号发出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军号发出的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液体中传播,故B错误;
C.超声波的频率大于人类的听觉范围,人是听不到,冲锋号发出的声音不是超声波,故C错误;
D.冲锋号发出的声音很响亮,主要是指军号发出的声音响度大,故D错误。
故选A。
3. 某校开展了家庭安全用电知识的“对”、“错”抢答比赛,下列选项应答“对”的是( )
A. 客厅吊灯的开关,必须接在吊灯和火线之间
B. 使用试电笔时,手不能接触笔尾的金属体
C. 金属外壳电热水器能正常工作,可以不接地线
D. 正在播放节目的电视机,可以用湿毛巾擦拭
【答案】A
【解析】
【详解】A.控制电灯的开关应接在火线和电灯之间,这样在断开开关时,用电器才不会带电,故A符合题意;
B.使用测电笔时,手必须接触笔尾金属体,用笔尖接触被检验导线,才能辨别火线和零线,故B不符合题意;
C.为了防止因漏电而发生触电事故,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外壳一定要接地,故C不符合题意;
D.湿毛巾是导体,用湿毛巾擦拭正在工作的用电器,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 利用分子动理论可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现象。以下现象能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的是( )
A. 水从高处往低处流B. 扫地时荡起灰尘
C. 太空舱内物体悬浮D. 远处能闻到花香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水从高处往低处流,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
B.扫地时,荡起灰尘,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热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太空舱内物体悬浮,是由于物体所受的向上的浮力与向下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C不符合题意;
D.远处闻到花香,是花香分子进入人的鼻子,是分子热运动造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 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919大型客机。飞机轮胎上加了钢丝,能将飞机高空飞行过程中带上的大量电荷在着陆时导入大地,保证乘客安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飞机能升空主要是利用空气浮力实现的
B. 轮胎上的钢丝可以用耐磨塑料丝替代
C. 飞机在高空飞行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创造了电荷
D. 大量电荷导入大地时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答案】D
【解析】
【详解】A.飞机升空时,机翼上下表面的空气流速不同,压强不同,形成一个向上的升力,不是利用浮力升空的,故A错误;
B.钢丝是导体,可将轮胎上的电荷导入大地,而塑料是绝缘体,不能导电,故B错误;
C.飞机在高空飞行过程中与空气摩擦,电荷发生了转移,于带上了电荷,摩擦起电过程中不是创造了电荷,故C错误;
D.大量电荷从轮胎从导入大地时,发生了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故D正确
故选D。
6. 汽车拾头显示器,简称HUD,将屏幕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呈到正前方,如图所示。驾驶员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速、油耗、导航等信息,确保驾驶舒适安全。下列现象与其利用的光学原理相同的是( )
A. 海市蜃楼B. 水面倒影
C. 手影游戏D. 放大手指
【答案】B
【解析】
【详解】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将屏幕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呈到正前方,利用的是光的反射原理;
AD.海市蜃楼,放大手指利用的是光的折射,故AD不符合题意;
B.水面倒影利用的是光的反射,故B符合题意;
C.手影游戏利用的是光的直线传播。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 如图所示,是一款由磁吸头和充电线组成的新型充电线。使用时将磁吸头插入手机,当充电线头靠近磁吸头时,会自动吸附在一起对手机进行充电。下列有关分析正确是( )
A. 磁吸头内的磁体只有一个磁极B. 磁吸头内的磁体周围存在磁感线
C. 充电线头内肯定有磁性材料或磁体D. 自动吸附利用了同名磁极相互吸引
【答案】C
【解析】
【详解】A.磁体有两个磁极,故A错误;
B.磁性充电头周围存在磁场,不存在磁感线,故B错误;
C.充电线头会有磁性材料或磁体,在通电时,会发生电磁感应,产生较强磁场,故C正确;
D.自动吸附利用了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因此线体和充电头相吸附,故D错误。
故选C。
8. 医院供氧时先将氧气罐中的液态氧通过管道输送到汽化器进行汽化,再将气态氧输送到病房。小明发现连接氧气罐与汽化器的管子外壁附着有很厚的白色冰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冰晶形成过程需要吸收热量B. 水蒸气凝华形成了白色冰晶
C. 液态氧汽化器中放出热量D. 管道内温度比外界气温高
【答案】B
【解析】
【详解】液态氧在汽化器中吸收热量而变成气态的氧气,所以管道内温度比外界的低。管道附近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管道,凝华成白色冰晶,这个过程需要放热。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9. 2022年北京冬奥会之后,我国已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下列关于冰雪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自由滑雪运动员在下坡过程中不具有惯性
B. 乙图中,冰壶被运动员推出后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C. 丙图中,跳台滑雪运动员腾空上升过程中动能减小
D. 丁图中,速滑运动员在滑行过程中转弯时受平衡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都具有惯性,所以自由滑雪运动员在下坡过程中具有惯性,故A错误;
B.冰壶被推出后,在水平方向上只受到阻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B错误;
C.跳台滑雪运动员腾空上升过程,质量不变,速度变小,动能减小,故C正确;
D.速滑运动员在滑行过程中,转弯时,运动方向发生变化,不是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10. 为提高橙子基地筛选优质大果的效率,创新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自动筛选装置,其电路原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12V)。压敏电阻R安装在传送带底部的压力检测区(传送带重力不计),R的阻值随压力变化关系如表格所示,定值电阻。当电路中电流小于0.15A时,机械装置启动,将不达标的橙子推离传送带,达标橙子继续被传送到指定位置,实现自动筛选(g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R的阻值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
B. 橙子质量越大,电路消耗的总功率越小
C. 传送带上没有橙子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12A
D. 此装置筛选出达标橙子的质量至少为100g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表格数据可知,压力越大,电阻R的阻值越小,故A错误;
B.橙子质量越大,对检测装置的压力越大,压敏电阻的阻值越小,电路的总电阻越小,由可得,电源电压不变,电路消耗的总功率越大,故B错误;
C.传送带上没有橙子时,由表格数据可知,电阻R=100Ω,电路的总电阻为
电路中的电流为
故C错误;
D.当电路中电流小于0.15A时,机械装置启动,将不达标的橙子推离传送带,达标橙子继续被传送到指定位置,实现自动筛选,所以当电流为0.15A,时,电路的总电阻为
所以电阻R的阻值最小为
所以橙子压至少为1N,质量至少为
故D正确。
故选D。
二、实验探究(本大题共5个小题,11小题5分,12小题7分,13小题6分,14小题4分,15小题4分,共26分)
11. (1)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示数为______℃。
(2)通过图乙中所示电流方向,可判定A端为通电螺线管的______(选填“N”或“S”)极。若要验证你的判断,可选用______(选填“小磁针”、“大头针”或“碎铁屑”)靠近A端并观察现象。
(3)如图丙所示,小明将同一物体分别浸没在水和盐水中(),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为______N,根据实验现象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答案】 ①. 34 ②. N ③. 小磁针 ④. 1 ⑤. 见解析
【解析】
【详解】(1)[1]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位于0℃以上,示数为34℃。
(2)[2][3]电流从螺线管的左端流入、右端流出,根据螺线管的线圈绕向,再利用安培定则即可确定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可选用小磁针靠近A端并观察现象。
(3)[4][5]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为
F浮=G-F拉=4N-3N=1N
物体在盐水中所受浮力为
F盐浮=G-F拉'=4N-2.8N=1.2N
将同一物体分别浸没在水和盐水中,排开相同液体体积,受到的浮力不同,根据实验现象可初步得出的结论:在排开的液体体积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所受到的浮力越大。
12. 小明想观察某种有色溶液和水之间的扩散现象,他做了以下实验。
(1)将天平置于水平桌面,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______处,观察到指针停在分度盘左侧,要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移动。天平平衡后,先测出装有溶液的烧杯质量为;然后将部分溶液倒入量筒并测得体积为V;再测出烧杯和剩余溶液的质量为。溶液密度的表达式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
(2)考虑到溶液倾倒过程中容易粘在量筒壁上,导致测出的密度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为减小误差,小明改用标有刻度的注射器代替量筒进行实验。他先测得装有溶液的烧杯质量为72.6g,然后用注射器从烧杯中抽取溶液,最后测出溶液和烧杯质量,如图甲所示,则溶液的密度为______;
(3)通过测量结果判断,为观察有色溶液和水之间的扩散现象,最合理的操作方式应选择图乙中______(选填“A”、“B”、“C”或“D”)。
【答案】 ①. 零刻度线 ②. 右 ③. ④. 偏大 ⑤. 1.14 ⑥. B
【解析】
【详解】(1)[1][2]将天平置于水平桌面,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指针停在分度盘左侧,说明天平左侧偏重,应将螺母向右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烧杯中溶液的质量
溶液密度的密度
(2)[4]考虑到溶液倾倒过程中容易粘在量筒壁上,使得测出的液体的体积偏小,由可知。测出的密度偏大。
[5]测出溶液和烧杯质量,如图甲所示,质量为
溶液的密度
(3)[6]由于液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为观察有色溶液和水之间的扩散现象,应把密度大的溶液注入容器的底部,即漏斗应伸水的底部,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 小明用两节干电池、定值电阻(10Ω、15Ω和20Ω各一个)、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和若干导线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请在图甲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得交叉)( )。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直至阻值最大处;
(2)电路中定值电阻为10Ω,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获得多组数据,描点画出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得: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___关系;
(3)要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
【答案】 ①. ②. 右 ③. 正比 ④. 更换其他阻值定值电阻,再次实验
【解析】
【详解】(1)[1]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电压表应与电阻并联,电流表应与电阻串联,电源为两节干电池,电压为3V,定值电阻最小阻值为10Ω,电路中最大电流为0.3A,因此电流表接“0.6A”的接线柱,即定值电阻左端接电流表“0.6A”的接线柱,右端接电压表“3V”的接线柱,如图所示:
。
[2]为了保护元件安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调至阻值最大处,即滑片向右端移动。
(2)[3]由图像可看出,这是一条正比例的关系图像,因此可得出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3)[4]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应该多次测量,即更换其他阻值定值电阻,再次实验。
14. 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配备了电磁弹射器。如图甲所示,当弹射车内的导体通电时,受到推力并带动飞机短距离快速起飞,短时间内可放飞多架舰载机形成强大战斗力。创新小组的同学们,调查研究发现通电直导体在磁场中受力大小与磁场强弱、磁场中的导体长度及电流大小有关。
他们为进一步研究,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通电直铜棒置于水平放置的压力传感器上,直铜棒的两端通过导线与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相连。闭合开关,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获得多组数据并记录在表格中。
(1)此实验研究的可探究性问题是______。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闭合开关后,直铜棒受到磁场的作用力方向是______(选填“向上”或“向下”)。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答案】 ①. 探究通电直导体在磁场中受力大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②. 向上 ③. 在磁场强弱、磁场中导体长度一定时,电流越大,通电直导体受到磁场的作用力越大
【解析】
【详解】(1)[1]创新小组的同学们,调查研究发现通电直导体在磁场中受力大小与磁场强弱、磁场中的导体长度及电流大小有关。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由表格数据可知,传感器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而变化,所以此实验研究的可探究性问题是探究通电直导体在磁场中受力大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2)[2][3]已知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判断通电导体受到磁场的作用力方向。可以根据左手定则,可知,直铜棒受到磁场的作用力方向是向上的,由表格数据可知,在磁场强弱、磁场中导体长度一定时,电流越大,通电直导体受到磁场的作用力越大。
15. 2023年12月,受冷空气影响,我省内有些地区最低气温达到。部分车辆由于发动机润滑油低温流动速度小而无法正常启动,在路边等待救援。现在有A、B两种不知道低温流动速度的发动机润滑油供选择,司机师傅如何做出正确选择,请你帮他写出解决的方案。______
【答案】见解析
【解析】
【详解】答:找到一个滴管、玻璃板、支架、秒表、冰箱,用支架把玻璃板倾斜放置,将A、B两种润滑油在冰箱冷冻室冷冻相同时间,用滴管将润滑油在同一倾斜玻璃板上各滴一滴,用秒表记录两种润滑油流动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为和。多次实验后,若,则润滑油B的低温流动速度更快,师傅可选B润滑油;若,则润滑油A的低温流动速度更快,师傅可选A润滑油;若,则两种润滑油的低温流动速度一样,建议师傅选便宜的性价比更高的润滑油。(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
三、综合应用(本大题共6个小题,16小题2分,17、18小题各4分,19小题2分,20、21小题各6分,共24分)
16. 为有效解决山顶的矿藏运输过程中节能降碳的技术问题,创新小组同学们设计了节能方案:由车载蓄电池提供电能驱动卡车空载上山,载满矿石后下山途中,车轮转动带动车载发电机发电,将电能储存在车载蓄电池中。卸车后,卡车利用蓄电池提供的电能再次空载上山。这样跟使用燃油卡车运输矿石相比,就更节能环保。从物理角度上看,你认为这种方案是否可行?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答案】 ①. 可行 ②. 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详解】[1][2]可行,下山:减小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内能和电能,空载的卡车获得的部分电能。上山:所回收的电能转化为内能和机械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能源。
17.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65吨重的“大锤子”与100米长的“钢钉”
2023年6月23日,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超深水液压打桩锤在南海东部陆丰8-1油田完成海试,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海洋油气开发的各类生产平台依靠深深扎根海底的钢桩帮助,才能稳稳立于风浪之中。钢桩需要用打桩锤的捶打才能钉入海底。本次测试的打桩锤,“体长”近6层楼,重量堪比160辆家用小汽车。在内部两台500千瓦电动机同时驱动下,重达33吨的“锤芯”上下往复运动捶打钢桩,如图所示。每一次捶打产生的力量约1600吨,相当于一辆1.5吨的家用轿车以100km/h的速度撞击物体时产生的力量。每分钟打25次,最短3小时可将一根100米长的“钢钉”打入水深2500米的海床,作业水深全球领先。
(1)根据文中信息判断,33吨的“锤芯”每次捶打钢桩时,对钢柱的撞击力约为______N。将一根100米长的“钢钉”打入水深2500米的海床最少要捶打______次;
(2)水深为2500米的海床处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Pa;(g取10N/kg,)
(3)对比陆地打桩,深海打桩技术需要克服很多困难,请指出一点:______。
【答案】 ①. ②. 4500 ③. ④. 见解析
【解析】
【详解】(1)[1]由题意知,每次捶打产生的力量约为1600吨,所以每次捶打钢桩时,对钢柱的撞击力约为
[2]将100m长的“钢钉”打入水深2500海床最少需要捶打的次数
(2)[3]水深2500米的海床处受到水的压强
(3)[4]在水中操作,对电器的绝缘性能要求比较高。
18. 为了防止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发生危险,电路中常常要安装保险丝,以保护用电器或人身安全。请你解释保险丝为什么能“保险”。______
【答案】见解析
【解析】
【详解】保险丝是用电阻比较大、熔点比较低的铅锑合金制作的。根据在保险丝电阻和通电时间一定,电路中电流过大时,保险丝发热过多。温度上升达到熔点时,保险丝熔断,切断电路从而保护用电器或人身安全。
19. 如图所示,椰子树是热带海岛的绿色守护者。小明发现附近公园的一棵椰子树倾斜的很厉害。为防止其倒下,他收集到一根足够长的木棒和一根足够长的结实的绳子。请你任选其中一件作为主要防护器材,在图中画出你想出的防护方式示意图,并画出起到防护作用的力和它对应的力臂。
【答案】
【解析】
【详解】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树干上,逆着树倾斜的方向,将绳子的另一端固定在地面,拉力沿绳子向下,树状为支点,则力臂垂直于绳子;把木棒的一端插入树倾倒方向的正下方,另一端支撑在树干上,树头为支点,支持力F沿木棒的方向,其力臂垂直于木棒。作图如下:
温馨提示:20、21小题,解题过程要有必要性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20. 如图,是一台全自动扫拖一体机器人,它可以沿自动规划的路线进行扫地和拖地。这台机器人用时1500s清扫完空房间,刚好通过60m。
(1)求机器人全程的平均速度;
(2)机器人水平牵引功率是20W,求机器人清扫完空房间牵引力做的功;
(3)机器人总重18N,与地面总接触面积为,求机器人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答案】(1)0.04m/s;(2);(3)
【解析】
【详解】解:(1)机器人的平均速
(2)机器人牵引力做的功
(3)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地面的压力
对地面的压强
答:(1)机器人全程的平均速度为0.04m/s;
(2)机器人清扫完空房间牵引力做的功为;
(3)机器人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21. 小明同学发现家里的两挡位电热水壶(铭牌如表)只有一个挡位能工作。他在壶中加入水,接通电源,水逐渐变热。如图所示,用钳形数字电流表的两只钳子圈住导线读出导线中的电流大小为11A。断电后拆开该壶底座,发现壶底有两根电热丝,其中一根已烧断,他想网购一根同规格的电热丝替换它。请你借助以上信息,帮他解决以下问题:
(1)在虚线框内画出两挡位电热水壶电路图(开关数量自定);
(2)计算出需要替换的电热丝的阻值。
【答案】(1);(2)200Ω
【解析】
【详解】解:(1)由题意可知, 壶底有两根电热丝,其中一根已烧断,由此可知,保温电热丝已烧断,两个电热丝是并联关系,电路如图
(2)当电路中电流为11A时,电路的功率为
此时电热水壶为加热状态,可判定电热水壶保温挡损坏;结合电路图,当闭S、合时,单独工作,电热水壶处于加热状态:当S、闭合时,单独工作,电热水壶处于保温状态;由得保温状态电路电流
由得需替换的电热丝电阻阻值
答:(1)两挡位电热水壶电路图如图
(2)需要替换的电热丝的阻值为200Ω。压力F/N
0
1
2
3
5
电阻R/Ω
100
60
40
30
20
序号
电流表示数/A
传感器示数/N
1
0
4.0
2
0.1
3.6
3
0.2
3.2
4
0.3
2.8
容积/L
5
额定电压/V
220
加热功率/W
2420
保温功率/W
24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中考物理命题规律分析,共3页。
这是一份【湖北省】中考物理命题规律分析,共5页。
这是一份【河南省】中考物理命题规律分析,共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