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太白湖新区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一、基础积累(每小题2分,共10分)
1.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pā)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
B. 他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jiǎ hé)。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
C. 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xián shú)技能。
D. 被掀翻在野马脱疆(jiāng)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shì)。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运用有误一项是( )
A.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B. 观众在吃喝玩耍中看戏,一出戏演它个三五天毫不稀奇,大家任意妄为,优哉游哉,毫无倦意。
C. 锅子中,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D. 所到之处,人们为姑娘们俊俏的容貌、婀娜的舞姿、优美清新的唱腔赞叹不已。
3. 下列句子标点运用无误的一项是( )
A. 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
B. 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
C. 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
D. 你们想,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通过《复兴之路》这部见证民族精神崛起的作品,让我们确实看到中国走过一段漫长而又艰难的道路。
B. 上海交响乐迷中近六成的人士收入并不丰厚,难以承受百元甚至数百元的高价票。
C. 气候恶化从多方面直接显示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失衡,也告诉人们如果不采取措施,工业化就会导致人类难以逆转的绝境。
D. 红色旅游已经从单一向多元化方向,各地努力将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民俗旅游、乡村旅游相融合,丰富了红色旅游的内涵。
5. 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主要作品有小说《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等。
B.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汉代梁萧统主持编选的《文选》,是一组五言古诗,作者不详,一般认为产生于西汉末年。
C. 《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孟子,名轲,邹人,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D. 中国古代对年龄有着特殊的称谓:如少女13~14岁称“豆蔻年华”;女孩子14~15岁为及笄之年;男子20岁成年,是弱冠之年;70~80岁为耄耋之年。
二、古诗文阅读(21分)
6. 根据语境填写诗句。
(1)“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这两句诗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2)“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寒食》一诗中的“________,______” 两句就表明了这一点。
(3)《马诗》中表达作者渴望建功立业却不被赏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4)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__。
(5)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
古诗阅读。
三月晦日①偶题
淮村兵后
[宋]戴复古②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
几处败垣③围故井,向来④一一是人家。
【注释】①淮村:淮河边的村庄。②戴复古::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③败垣:毁坏的矮墙。④向来:往昔,过去。
7. 根据诗歌的情感基调,给此诗配乐,选择( )的乐曲最合适。
A. 悲伤凄凉B. 高亢激昂C. 恬淡悠扬D. 轻快活泼
8. 联系全诗,赏析首句中“自”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甲]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乙]
《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①矣。”师旷曰:“何不炳②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④安敢戏③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⑤;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⑥;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⑦。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暮:这里指“晚,末”。②炳:点燃。③戏:戏弄。④盲臣:瞎眼的臣子。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⑤日出之阳:初升的太阳,早晨的太阳。⑥日中之光:正午(强烈)的太阳光。⑦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点上烛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
9.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思援弓缴_____ (2)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_____
10. 用“/”为下面文言语句断句,限段两处。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11. 你从甲乙两文分别获得了与学习有关的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
12. 请简要分析对比手法在甲乙两文中的运用。
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运用(4分)
综合运用。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对联。
13. 同学游览济南“历下亭”时看到一副对联,可是有部分内容他记不清了,请你根据学过对联知识,在横线上填选恰当的选项,帮他把这副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春光大不同,看__________ ,抱荷无与青山老
下联:风气何其古,闻诗声朗朗,____________
①雨雪霏霏 ②把盏犹吟名士多 ③杨柳依依 ④掩卷常思绿水绕
14. 下列对于对联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字数仅限四言或六言B. 必须与书法艺术相结合。
C. 上下联内容相连,讲究对仗。D. 只适合在喜庆场合张贴。
四、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理解。
中国墨
①古代文人曰:“有佳墨者,犹如将之有良马也。”墨在“文房四宝”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好的墨锭常被冠以“金不换”的美名。2007年,乾隆的御墨在拍卖中拍出448万元的天价,“中国墨”引起了更多的关注。
②为什么墨的价值如此昂贵呢?这源于它制作工艺的复杂与考究。墨其实是一种“烟”,是一种以油烟、松烟等为原料纯手工制成的黑色颜料。它的制作,首先要点燃桐油、猪油等各种油类或松木取烟;再在烟中加入鸡蛋白、鱼皮胶、牛皮胶和各种香料、药材等,和成烟料团;然后将烟料团放入铁臼中捣练三万次左右,或用铁锤锤击一万次左右,制成墨团;最后把墨团放入墨模中,合紧锤砸即可制成松烟墨或油烟墨的成品-“烟墨”。
③烟墨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影响到书画作品的神采,由于制作原料的差异,松烟墨色乌光泽度差,胶质轻,只宜写字;油烟墨色黑,有光泽,多用于绘画。中国画一般多用油烟墨,只有着色的画偶尔用松烟墨。墨的浓淡更是影响作品艺术效果的直接要素。浓墨书写时行笔实而沉,墨不浮,具有凝重沉稳,神采外耀的效果。淡墨介于黑白之间,呈灰色调,给人以清远淡雅的美感。涨墨是指过量的墨水在宣纸上溢出笔画之外的现象,这种墨法既保持了笔画的基本形态,又线面交融,富有朦胱的墨趣。
④由于人们对墨的喜爱,“墨”已经超过了它作为一种书写工具的内涵,成为构成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从字形上看,“墨”字上“黑”下“土”,表明墨是用黑灰制成的;后来,“墨”因它的颜色而有了“黑色”的意思;“墨”又因用它创作的艺术作品的形式,引申为“诗文或书画”。“墨客”指的就是善于书写作画的文人,他们的作品被称为“墨迹”,珍贵的字画则被称为“墨宝”。
⑤成语“胸无点墨”用来形容一个人没有学问。“惜墨如金”形容绘画写作诗文的态度极其严谨,从不轻易落笔,“舞文弄墨“常指玩弄文字技巧,而“盂母三迁”更是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内涵演化到极致了。
(原文有则改)
15. 文章开头引用名句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
16 选文第③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
17.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油烟墨色黑,有光泽,多用于绘画。
_________________
18. 阅读全文,说说本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中国墨?
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老海棠树(节选)
史铁生
①如果能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屋后,我想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奶奶。
②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因为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③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儿时我常爬上去,一天天地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射弹弓,甚至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她又问。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A)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都是花香呢。奶奶只是站在地上,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她必是羡慕,猜我在上头都能看见什么。
④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胡乱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有我爸妈养着您,您干吗这么累啊?”奶奶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
⑤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上学也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得一辈子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我不敢吭声。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或者从老花镜上缘抬起目光,或者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⑥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落叶纷纷。天还没亮时,奶奶就起来主动去扫院子,“唰啦-唰啦-”邻居都还在梦中。那时她已经腰弯背驼,我大些了,听到声音赶紧跑出去说:“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见?”奶奶说:“不能那样,看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她扫完院子又去扫街了。
⑦我这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补花,不让:自己闲着。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
⑧所以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一次,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说说,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不耐烦地说:“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就算都看懂了您就有文化评 了?”.奶奶立刻不语,只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B)她终于抬起头,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⑨但在我的记忆里,奶奶的目光慢慢地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上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离开一切声响,飘进黑夜,飘向无可慰藉的迷茫······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随之轰然飘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19. 从全文看,以“老海棠树”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
20. 第③段写“我”在老海棠树上的活动,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
21. 文中有A、B两处划线句,请对其做圈点评注,写在下面。
(A)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
(B)她终于抬起头,眼里竞全是惭愧,毫无对我责备。
要求:(1)为A句中“海底捞月”一词,从意义和作用两方面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
(2)品评赏析B句,可以从内容理解、表达效果等角度入手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
22. 品读第⑥段画线部分“奶奶。”“奶奶!”“奶奶——”,从语气的角度分析“我”心理变化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40分)
23. 写作。
成长道路上总会遇到许多问题,有的是个人的困难和烦恼,有的是我们这代人共同的难题。有些我们已经找到解决办法,有些我们仍在努力探寻中……
同学们,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围绕“成长”这一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认真审题;②书写认真,卷面干净;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少于600字;⑤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济宁市太白湖新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市太白湖新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文件包含山东省济宁市太白湖新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pdf、六年级语文期中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