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化学Word版含解析

    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化学Word版含解析第1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化学Word版含解析第2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化学Word版含解析第3页
    还剩3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化学Word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化学Word版含解析,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K 39 Cr 52 Fe 56 C 59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许多文献记载中蕴含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茶疏》中对泡茶过程有如下记载:“治壶、投茶、出浴、淋壶、烫杯、酾茶、品茶……”,泡茶过程涉及的操作有溶解、过滤等。
    B. 《天工开物》记载“人贱者短褐、梟裳,冬以御寒,夏以蔽体,其质造物之所具也。属草木者,为梟、麻、苘、葛……”文中的“臬、麻、苘、葛”属于纤维素。
    C. 《千里江山图》中的颜料来自于矿物质,并经研磨、溶解、过滤这三道工序获得,这三道工序涉及的均是物理变化。
    D. 《傅鹑觚集·太子少傅箴》中写道:“夫金木无常,方园应行,亦有隐括,习与性形。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里的“朱”指的是Fe2O3。
    2. 下列有关说法均正确的组合为
    ①液态氯乙烷汽化时大量吸热,具有冷冻麻醉作用,可在身体局部产生快速镇痛效果
    ②2,4,6-三硝基甲苯是一种淡黄色晶体,是一种烈性炸药
    ③硝酸纤维极易燃烧,可用于生产火药、塑料和涂料等
    ④味精是一种常用的增味剂,其结构简式为:HOOCCH2CH2CH(NH2)COONa
    ⑤苯酚有毒,如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NaOH溶液冲洗,再用水冲洗
    ⑥苯甲醛俗称苦杏仁油,是一种有苦杏仁气味、极易溶于水的无色液体
    A. ④⑤⑥B. ③④⑤C. ②③④D. ①②③
    3. 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 SO3的VSEPR模型:
    B. S2-结构示意图:
    C. HF分子中σ键的形成示意图为
    D. 用电子式表示MgCl2的形成过程:
    4.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①46.0g C2H6O完全燃烧,可能有5NA个C-H断裂
    ②120g熔融NaHSO4中含有离子数目为3NA
    ③标准状况下,11.2L CH4与22.4L Cl2反应后分子总数为1.5NA
    ④pH=3的甲酸溶液中氢离子数目为1×10-3NA
    ⑤30g冰醋酸和葡萄糖的混合物含有的原子总数为4NA
    ⑥1ml Fe与足量水蒸气在高温下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A. 2B. 3C. 4D. 5
    5. 阿斯巴甜具有清爽的甜味,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阿斯巴甜的化学式为C14H18O5N2
    B. 完全水解后可生成3种有机物
    C. 阿斯巴甜属于糖类物质
    D. 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6. 下列实验装置或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A. AB. BC. CD. D
    7. 某晶体由镁、铝、氧三种元素组成,若将其晶胞按图1方式切成8个体积相同的小立方体,Mg2+、Al3+和O2-在小立方体中的分布如图2、图3所示。已知Mg2+之间的最小间距为ap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晶胞的体积为
    B. 晶体中Mg2+的配位数为4
    C. 第一电离能:AlZ>W>X。Y的基态原子的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有2个单电子;W原子s能级与p能级的电子总数相等。X、Y、W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M是新装修居室中常含有的一种有害气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W3分子是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
    B. M分子中Y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2
    C. X、Z、W三种元素可形成离子化合物,也可形成共价化合物
    D. Z的简单氢化物可作制冷剂,原因是存在分子内氢键,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
    10. 已知:①MO+可将CH4氧化为CH3OH;②直接参与化学键变化的核素被替换为更重的同位素时,反应速率会变慢。MO+与CH4或CT4反应时体系的能量随反应进程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相同情况下,MO+与CH2T2反应,CHT2OH的产量大于CH2TOT
    B. 反应进程中涉及极性键的断裂与形成
    C. MO+与CH4反应的能量变化为曲线c
    D.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11. Buchwald-Hartwig偶联反应(布赫瓦尔德-哈特维希反应)是合成芳胺的重要方法,反应机理如图(图中Ar表示芳香烃基,——表示为副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L-Pd是Buchwald-Hartwig偶联反应的催化剂,3、5和8都是反应的中间体
    B. 若原料用Br和,则可能得到的产物为、和
    C. 主反应为:Ar-X++M-B→H-B+M-X+
    D. 该反应机理中所有步骤的原子利用率均为100%
    12. 钪(Sc)及其化合物在电子、超导合金和催化剂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一种利用钛白废酸液(含Sc3+、TiO2+、Fe3+的硫酸废液)和赤泥(含有Sc2O3、Al2O3、Fe2O3、SiO2)联合制备Sc2O3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已知:25°C时, (当时,可认为Mn+已经沉淀完全)
    A. 水相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主要是Fe3+、Al3+
    B. 在“除钛”时,加入H2O2的作用是作氧化剂
    C. 若使“反萃取”后水溶液中的Sc3+完全沉淀,应控制溶液的pH≥5.7
    D. 草酸钪晶体“灼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3. 近日,西湖大学团队开发了一类水溶性有机储能小分子(M),并提出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实现电化学碳捕获一体化,其反应装置与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充电时,电极B连接电源的负极
    B. 放电时电极B发生的反应为:
    C 该电池可采用阳离子交换膜
    D. 充电时,外电路通过1mle-,理论上该电池最多能够捕获22.4LCO2(标况下)
    14. 化合物Y是合成丹参醇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Y与Br2以物质的量1:1发生加成反应时可得2种产物
    B. 1)中与CH3MgBr反应生成
    C. 一定条件下,X与足量H2加成后的产物分子中含2个手性碳原子
    D. X、Y可用酸性KMnO4溶液进行鉴别
    15. 向难溶ACl的饱和溶液(有足量ACl固体)中滴加氨水,发生反应和,与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M代表A+、Cl-、、}。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曲线Ⅳ表示随的变化曲线
    B. M点
    C. 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0-5.51
    D. 完全溶解0.1mlACl至少需要含有(0.2+100.35)ml NH3的氨水
    第Ⅱ卷(选择题,共55分)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 被誉为“工业维他命”的金属钌(Ru)广泛用于航天航空、制药等领域。以下工艺实现了电子废弃物中金属钌(Ru)的回收利用。已知电子废弃物主要成分为Ru、C、Cr、Si等物质,请回答以下问题:
    已知:①lg2=0.3 lg3=0.5②常见物质的Ksp如下表所示:
    (1)电子废弃物在“酸溶”前需要进行粉碎处理,目的是___________。
    (2)“酸溶”中钌的浸出率与浸出温度、pH的关系如图所示,“酸溶”的最佳条件是___________。
    (3)“氧化”环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沉钴”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滤液1中含Cr3+和C2+的浓度分别为520mg/L、106.2mg/L,“调pH”时调pH的范围为___________。(已知:当时,可认为Mn+已经沉淀完全)
    (6)除加NH4HCO3沉钴外,也可向除杂后的CCl2溶液中加入(NH4)2C2O4溶液作沉淀剂,可得到草酸钴晶体(CC2O4·2H2O),但不能用同浓度的Na2C2O4溶液代替(NH4)2C2O4溶液,原因是___________。
    (7)将18.3g草酸钴晶体(CC2Q4·2H2O)高温灼烧,其热重分析曲线如图:
    CD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7. 三氯三(四氢呋喃)合铬(Ⅲ)可催化烯烃加聚,制备的方法如下。
    已知:①CrCl3易潮解,易升华,高温下易被氧气氧化。
    ②COCl2气体有毒,遇水发生水解产生两种酸性气体。
    Ⅰ.制备无水CrCl3:
    某化学小组用CCl4(沸点76.8℃)和1.52g Cr2O3在高温下制备无水CrCl3,同时生成COCl2气体,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装置A用于制备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实验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B(填装置字母标号,装置不能重复使用)。
    (3)g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尾气处理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Ⅱ.合成CrCl3(THF)3:
    ①四氢呋喃(,简写THF)为常见的有机溶剂,沸点66℃,易燃。
    ②实验室在非水体系中合成CrCl3(THF)3原理为:
    实验操作:按如图组装仪器,将步骤Ⅰ所得无水CrCl3和0.15g锌粉放入滤纸套筒内,双颈烧瓶中加入100mL无水四氢呋喃(THF),通N2 5min后关闭,接通冷却水,加热四氢呋喃至沸腾,在索氏提取器中发生反应,回流2.5h后再通入N2冷却至室温;取下双颈烧瓶,在通风橱中蒸发至有较多固体析出,冷却、抽滤、干燥后称量即得产品5.39g。
    (5)含ab口的装置名称___________。
    (6)索氏提取器的提取管两侧分别是虹吸管和连接管,虹吸管是___________(填2或3)。
    (7)用电加热而不用明火加热的原因___________。
    (8)产品产率为___________%(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18. 环戊二烯(C5H6)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常用于有机合成及树脂交联等。
    Ⅰ.用其制备环戊烯:
    方法一:
    反应①:(g)+H2(g)(g) ΔH1=-100.3 kJ·ml-1
    反应②:(g)+H2(g)(g) ΔH2=-109.4 kJ·ml-1
    反应③:(g)+(g)2(g) ΔH3
    (1)ΔH3=___________kJ·ml-1。
    方法二:(g)+2HI(g)+I2(g) ΔH4=-89.3 kJ·ml-1
    (2)某温度时,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各1ml的碘化氢和环戊二烯发生反应,起始总压为P0KPa,平衡时总压为0.8P0KPa。
    ①平衡时HI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
    ②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压强平衡常数KP=___________(KPa)-1(要求用最简整数比,含P0的代数式表示)。
    ③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充入等物质的量的环戊二烯和环戊烯,平衡___________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
    Ⅱ.环戊二烯(C5H6)容易二聚生成双环戊二烯(C10H12):2(g)(g)。不同温度下,溶液中环戊二烯的浓度(初始浓度为1.5ml·L-1)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3)T1___________T2(填“>"“Z>W>X。Y的基态原子的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有2个单电子;W原子s能级与p能级的电子总数相等。X、Y、W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M是新装修居室中常含有的一种有害气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W3分子是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
    B. M分子中Y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2
    C. X、Z、W三种元素可形成离子化合物,也可形成共价化合物
    D. Z的简单氢化物可作制冷剂,原因是存在分子内氢键,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
    【答案】D
    【解析】
    【分析】Y的基态原子的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有2个单电子则电子排布为1s22s22p2,为C;W原子s能级与p能级的电子总数相等且W原子半径比Y小,则W电子排布为1s22s22p4是O;X、Y、W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M是新装修居室中常含有的一种有害气体,这种气体是甲醛,因此X为H;剩余的Z位于C、O之间是N;则X为H、Y为C、Z为N,W为O。
    【详解】A.W3是臭氧,分子中3个O原子形成大π键,分子构型为V形,故A正确;
    B.甲醛分子为平面三角形结构,其中C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2,故B正确;
    C.H、N、O形成的硝酸铵等盐类属于离子化合物,形成的硝酸、亚硝酸等酸类物质属于共价化合物,故C正确;
    D.氨气可以形成分子间氢键,沸点较高,易液化,由液态转化为气态时能吸收大量热,故D错误;
    故选D。
    10. 已知:①MO+可将CH4氧化为CH3OH;②直接参与化学键变化的核素被替换为更重的同位素时,反应速率会变慢。MO+与CH4或CT4反应时体系的能量随反应进程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相同情况下,MO+与CH2T2反应,CHT2OH的产量大于CH2TOT
    B. 反应进程中涉及极性键的断裂与形成
    C. MO+与CH4反应的能量变化为曲线c
    D.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题中信息可知,MO+与CH4反应时,直接参与化学键变化的元素被替换为更重的同位素时,反应速率会变慢,则在相同情况下,产物的量会更少些,因此MO+与CH2T2反应,CHT2OH的产量大于CH2TOT,A项正确;
    B.根据图示可知:在步骤Ⅰ中C-H键变为H-O的形成;在步骤Ⅱ中涉及O-M、C-M键的断裂和C-O键的形成,可见涉及极性键的断裂与形成,B项正确;
    C.直接参与化学键变化的元素被替换为更重的同位素时,反应速率会变慢,即反应的活化能变大,所以MO+与CT4反应的能量变化应为图中曲线c,C项错误;
    D.根据图示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因此发生反应会放出热量,因此该反应是放热反应,D项正确;
    故选:C。
    11. Buchwald-Hartwig偶联反应(布赫瓦尔德-哈特维希反应)是合成芳胺的重要方法,反应机理如图(图中Ar表示芳香烃基,——表示为副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L-Pd是Buchwald-Hartwig偶联反应的催化剂,3、5和8都是反应的中间体
    B. 若原料用Br和,则可能得到的产物为、和
    C. 主反应为:Ar-X++M-B→H-B+M-X+
    D. 该反应机理中所有步骤的原子利用率均为100%
    【答案】D
    【解析】
    【详解】A.整个过程是物质2与物质4在物质1、物质6的条件下生成物质9和物质7,则L-Pd是Buchwald-Hartwig偶联反应的催化剂,物质3、5和8是中间产物,A正确;
    B.若原料用和,对比2、4、9的结构可知,4中氮原子连接的氢原子别-Ar取代生成9,同时还发生2+4→10的副反应,主要产物为,同时由于副反应发生,还会生成和,B正确;
    C.由图可知,9是主产物、10是副产物,3、5和8都是反应的中间体,则该反应历程的主反应为:Ar-X++M-B→H-B+M-X+,C正确;
    D.5+6→7+8的过程发生取代反应,8→9的过程中还有1生成且发生副反应,原子利用率不是100%,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12. 钪(Sc)及其化合物在电子、超导合金和催化剂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一种利用钛白废酸液(含Sc3+、TiO2+、Fe3+的硫酸废液)和赤泥(含有Sc2O3、Al2O3、Fe2O3、SiO2)联合制备Sc2O3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已知:25°C时, (当时,可认为Mn+已经沉淀完全)
    A. 水相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主要是Fe3+、Al3+
    B. 在“除钛”时,加入H2O2的作用是作氧化剂
    C. 若使“反萃取”后水溶液中的Sc3+完全沉淀,应控制溶液的pH≥5.7
    D. 草酸钪晶体“灼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B
    【解析】
    【分析】钛白废酸液(含Sc3+、TiO2+、Fe3+的硫酸废液)和赤泥(含有Sc2O3、Al2O3、Fe2O3、SiO2)浸取,二氧化硅不和酸反应,滤渣为SiO2,萃取时分离出Ti4+、Sc3+,向萃取后的溶液中加入硫酸和H2O2,除钛分离出[TiO(H2O2)]2+,加NaOH反萃取后分离出Sc3+,与盐酸反应加草酸得到沉淀,再灼烧得到Sc2O3。
    【详解】A.“浸取”除去SiO2,Ti元素在“除钛”环节进入水相从而除去,故加入萃取剂“萃取”时进入水相的金属离子主要是Fe3+、Al3+,A项正确;
    B.由流程图可知,TiO2+加入H2O2二者结合形成[TiO(H2O2)]2+,该转化过程中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故H2O2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B项错误;
    C.根据题意可知,Sc3+恰好完全沉淀时,,,则,若,此时溶液中,溶液的pH=5.7,故若使“反萃取”后水溶液中的Sc3+完全沉淀,应控制溶液的pH≥5.7,C项正确;
    D.灼烧草酸钪晶体得到Sc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D项正确;
    答案选B。
    13. 近日,西湖大学团队开发了一类水溶性有机储能小分子(M),并提出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实现电化学碳捕获一体化,其反应装置与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充电时,电极B连接电源的负极
    B. 放电时电极B发生的反应为:
    C. 该电池可采用阳离子交换膜
    D. 充电时,外电路通过1mle-,理论上该电池最多能够捕获22.4LCO2(标况下)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装置图中物质变化分析可以知道,M→N的变化为加氢反应,是还原反应,N→M的反应过程是去氢过程,为氧化反应,则放电条件下,电极B为原电池的负极,发生电极反应,电极A为原电池正极,实现K3[Fe(CN)6]→K4[Fe(CN)6]的转化,该电池可采用阳离子交换膜,避免M、N的阴离子移向负极反应,充电时,正极A连接电源正极做电解池的阳极,负极B连接电源负极,做电解池阴极,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详解】A.由分析,充电时,电极B连接电源的负极做电解池阴极,故A正确;
    B.放电时电极B发生的反应为:,故B错误;
    C.该电池可采用阳离子交换膜,避免M、N的阴离子移向负极反应,故C正确;
    D.充电时,外电路通过1mle-,产生1ml氢氧根离子,根据,理论上该电池最多能够捕获标准状况下22.4LCO2,故D正确;
    故选B。
    14. 化合物Y是合成丹参醇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Y与Br2以物质量1:1发生加成反应时可得2种产物
    B. 1)中与CH3MgBr反应生成
    C. 一定条件下,X与足量H2加成后的产物分子中含2个手性碳原子
    D. X、Y可用酸性KMnO4溶液进行鉴别
    【答案】C
    【解析】
    【分析】X与CH3MgBr反应生产,水解得到Y。
    【详解】A.Y与Br2以物质的量1:1发生加成反应时,发生1,2-加成可得到2种产物,发生1,4-加成可得到1种产物,共3种,A错误;
    B.1)中与CH3MgBr反应生成,B错误;
    C.一定条件下,X与足量H2加成后的产物分子中,顺时针2、3碳为手性碳,C正确;
    D.X、Y均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不能鉴别,D错误;
    故选C。
    15. 向难溶ACl饱和溶液(有足量ACl固体)中滴加氨水,发生反应和,与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M代表A+、Cl-、、}。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曲线Ⅳ表示随的变化曲线
    B. M点
    C. 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0-5.51
    D. 完全溶解0.1mlACl至少需要含有(0.2+100.35)ml NH3的氨水
    【答案】C
    【解析】
    【分析】ACl饱和溶液中A+和Cl-的浓度相等,向饱和溶液中滴加氨水,溶液中A+浓度减小,Cl-浓度增大、离子增大,继续滴加氨水,离子增大的幅度小于离子,则曲线I、Ⅱ、Ⅲ、Ⅳ分别表示、、A+、Cl-与氨气浓度对数变化的曲线。
    【详解】A.由分析可知,曲线Ⅳ表示随的变化曲线,A正确;
    B.由分析可知,曲线I表示与氨气浓度对数变化的曲线,Ⅲ表示A+与氨气浓度对数变化的曲线,由(-1,-7.40)和(-1,-2.35)可知的平衡常数,M点c(A+)= c(),c(NH3)= ,,B正确;
    C.时,,,反应的平衡常数,故C错误;
    D.0.1mlACl完全溶解,生成和,对应反应的平衡常数,解得,即反应后溶液中余下氨气的物质的量为,加上结合的0.2ml氨气,生成了,共需要,故D正确;
    故选:C。
    第Ⅱ卷(选择题,共55分)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 被誉为“工业维他命”的金属钌(Ru)广泛用于航天航空、制药等领域。以下工艺实现了电子废弃物中金属钌(Ru)的回收利用。已知电子废弃物主要成分为Ru、C、Cr、Si等物质,请回答以下问题:
    已知:①lg2=0.3 lg3=0.5②常见物质的Ksp如下表所示:
    (1)电子废弃物在“酸溶”前需要进行粉碎处理,目的是___________。
    (2)“酸溶”中钌的浸出率与浸出温度、pH的关系如图所示,“酸溶”的最佳条件是___________。
    (3)“氧化”环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沉钴”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滤液1中含Cr3+和C2+的浓度分别为520mg/L、106.2mg/L,“调pH”时调pH的范围为___________。(已知:当时,可认为Mn+已经沉淀完全)
    (6)除加NH4HCO3沉钴外,也可向除杂后的CCl2溶液中加入(NH4)2C2O4溶液作沉淀剂,可得到草酸钴晶体(CC2O4·2H2O),但不能用同浓度的Na2C2O4溶液代替(NH4)2C2O4溶液,原因是___________。
    (7)将18.3g草酸钴晶体(CC2Q4·2H2O)高温灼烧,其热重分析曲线如图:
    CD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答案】(1)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提高浸取率
    (2)温度为65℃、pH为1.0
    (3)NaClO+H2RuCl6+8NaOH= Na2RuO4+7NaCl+5H2O
    (4)C2++2HCO= CCO3+ CO2↑+H2O
    (5)5.6 ≤ pH < 8
    (6)若用草酸钠溶液代替草酸铵溶液,会有氢氧化亚钴沉淀生成,导致CC2O4的产率降低
    (7)
    【解析】
    【分析】电子废弃物主要成分为Ru、C、Cr、Si等物质,酸溶后过滤得到含有Cr3+和C2+的滤液1和含有Ru和Si的滤渣1,滤液1调节pH沉淀Cr3+得到Cr(OH)3沉淀,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NH4HCO3沉钴得到CCO3,滤渣1用NaClO3和HCl氧化溶浸,得到Na2RuCl4,Si不反应存在于滤渣2中,Na2RuCl4氧化后得到Na2RuO4,Na2RuO4被乙醇还原得到Ru(OH)4,再用H2还原得到Ru,以此解答。
    【小问1详解】
    电子废弃物在“酸溶”前需要进行粉碎处理,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提高浸取率。
    【小问2详解】
    据“酸溶”中钌的浸出率与浸出温度、pH的关系图分析可得,“酸溶”的最佳条件是温度为65℃、pH为1.0。
    【小问3详解】
    “氧化”环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ClO+H2RuCl6+8NaOH= Na2RuO4+7NaCl+5H2O。
    【小问4详解】
    “沉钴”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2++2HCO= CCO3+ CO2↑+H2O。
    【小问5详解】
    滤液1调节pH沉淀Cr3+得到Cr(OH)3沉淀,则需要使Cr3+沉淀完全,,则即pH=5.6,而同时C2+不出沉淀,已知滤液1中C2+的浓度为,则,则即pH=8,所以“调pH”时调pH的范围为5.6 ≤ pH < 8。
    【小问6详解】
    不能用同浓度的Na2C2O4溶液代替(NH4)2C2O4溶液的原因是若用草酸钠溶液代替草酸铵溶液,会有氢氧化亚钴沉淀生成,导致CC2O4的产率降低。
    【小问7详解】
    由题意可知,草酸钴晶体的摩尔质量为183g/ml,由钴原子个数守恒可知,B点固体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则B点所得固体的化学式为CO,同理可得,D点固体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则D点所得固体的化学式为C3O4,CD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7. 三氯三(四氢呋喃)合铬(Ⅲ)可催化烯烃加聚,制备的方法如下。
    已知:①CrCl3易潮解,易升华,高温下易被氧气氧化。
    ②COCl2气体有毒,遇水发生水解产生两种酸性气体。
    Ⅰ.制备无水CrCl3:
    某化学小组用CCl4(沸点76.8℃)和1.52g Cr2O3在高温下制备无水CrCl3,同时生成COCl2气体,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装置A用于制备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实验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B(填装置字母标号,装置不能重复使用)。
    (3)g作用是___________。
    (4)尾气处理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Ⅱ.合成CrCl3(THF)3:
    ①四氢呋喃(,简写THF)为常见的有机溶剂,沸点66℃,易燃。
    ②实验室在非水体系中合成CrCl3(THF)3原理为:
    实验操作:按如图组装仪器,将步骤Ⅰ所得无水CrCl3和0.15g锌粉放入滤纸套筒内,双颈烧瓶中加入100mL无水四氢呋喃(THF),通N2 5min后关闭,接通冷却水,加热四氢呋喃至沸腾,在索氏提取器中发生反应,回流2.5h后再通入N2冷却至室温;取下双颈烧瓶,在通风橱中蒸发至有较多固体析出,冷却、抽滤、干燥后称量即得产品5.39g。
    (5)含ab口的装置名称___________。
    (6)索氏提取器的提取管两侧分别是虹吸管和连接管,虹吸管是___________(填2或3)。
    (7)用电加热而不用明火加热的原因___________。
    (8)产品产率为___________%(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答案】(1)NH+NON2+2H2O
    (2)C(G)FEDG(C)
    (3)平衡压强,便于液体流下
    (4)
    (5)球形冷凝管 (6)3
    (7)THF易挥发,易燃,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8)72.0
    【解析】
    【分析】I.制备无水的过程为:利用A装置产生N2,通入浓硫酸中进行干燥,继续通入F中,在热水浴的作用下将气态CCl4带出,进入E中制备,反应在高温下进行,以气态生成,在D中进行冷凝收集,再通入浓硫酸,防止右边的水蒸气进入D中,最后用B装置吸收产生的气体;
    II.根据装置图分析,首先在圆底烧瓶中加入无水四氢呋喃,在纸质反应管加入无水CrCl3和锌粉,开始加热四氢呋喃蒸气通过联接管进入提取管在冷凝管中冷凝回流到纸质反应管中进行反应,从而生成产物;
    【小问1详解】
    装置A用于制备N2,1ml NH失3ml电子生成氮气,1ml NO得3ml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及元素守恒得反应离子方程式:NH+NON2+2H2O;
    【小问2详解】
    由上述分析可知仪器的连接顺序为:C(G)FEDG(C);
    【小问3详解】
    g连接分液漏斗和蒸馏烧瓶,可平衡压强,便于液体流下;
    【小问4详解】
    COCl2遇水发生水解产生两种酸性气体,结合价态分析可知生成CO2、HCl;则与NaOH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氯化钠,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5详解】
    含ab口的装置为球形冷凝管;
    【小问6详解】
    由装置构造可知2为连接管,3为虹吸管;
    【小问7详解】
    用电加热而不用明火加热是因为THF易挥发,易燃,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小问8详解】
    1.52g Cr2O3的物质的量为,根据元素守恒理论生成的CrCl3(THF)3为0.02ml,质量为:,产品产率为。
    18. 环戊二烯(C5H6)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常用于有机合成及树脂交联等。
    Ⅰ.用其制备环戊烯:
    方法一:
    反应①:(g)+H2(g)(g) ΔH1=-100.3 kJ·ml-1
    反应②:(g)+H2(g)(g) ΔH2=-109.4 kJ·ml-1
    反应③:(g)+(g)2(g) ΔH3
    (1)ΔH3=___________kJ·ml-1。
    方法二:(g)+2HI(g)+I2(g) ΔH4=-89.3 kJ·ml-1
    (2)某温度时,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各1ml的碘化氢和环戊二烯发生反应,起始总压为P0KPa,平衡时总压为0.8P0KPa。
    ①平衡时HI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
    ②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压强平衡常数KP=___________(KPa)-1(要求用最简整数比,含P0的代数式表示)。
    ③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充入等物质的量的环戊二烯和环戊烯,平衡___________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
    Ⅱ.环戊二烯(C5H6)容易二聚生成双环戊二烯(C10H12):2(g)(g)。不同温度下,溶液中环戊二烯的浓度(初始浓度为1.5ml·L-1)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3)T1___________T2(填“>"“

    相关试卷

    2024省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二部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化学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省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二部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化学含解析,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已知反应式,2NA, 某有机物结构简式如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