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感知文本内容,梳理故事情节,请根据要求,补全故事基本模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亲爱的同学:
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最佳水平。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 全卷共8页, 共四部分, 17题。满分120分(含书写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3.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并按规定答题。
一、班级同学制作诗歌整理手册,探究“化虚为实”的手法,请你参与。 (23分)
◎发现
1. 同学们聚焦“虚”,做了以下整理,请你补全。 (4分)
◎梳理
2. 同学们按照“化虚为实”的类型对诗歌进行回顾梳理,请你补全。(6分)
3.同学们对如何“化虚为实”的常用方式进行探究,请你参与。(9分)
(1)请联系以下诗句,根据提示,提炼“化虚为实”的方式一。(2分)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有同学发现《小重山》中“一瓯春”有两种解释。请借助方式二,选择更恰当的义项,并结合具体语句说明理由。(4分)
小重山
[宋]李清照
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①,留晓九年级语文试题卷(RA)第1页 共8页角度
相关诗词
赋声音以形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身向云山那畔行,(1)_▲_, 深秋远塞若为情!(纳兰性德《浣溪沙》)
赋情感以形
(2)____▲____, ⑶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晴空一鹤排云上,(4)____▲____。(刘禹锡《秋词》)
赋时令以形
为篱下黄花开遍,(5)_____▲____。(秋瑾《满江红》)
(6)_▲_,飞镜又重磨。(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碧云笼碾玉成尘, 留晓梦, 惊破一瓯春。(李清照《小重山》)
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注释】①碧云:这里指青绿色的团茶。玉成尘:指茶饼被碾成碎末。
A.“一瓯春”,一杯碧绿的春天。(《李清照集》)
B.“一瓯春”,即一杯茶。(《李清照词选》)
(3)借助方式三,关联“和平”和“时间”的喻体,分析以下诗歌内涵。(3分)
写在彩色纸条上的诗(节选)
艾青
和平像一片蓝天
和平像一片绿茵
而时间啊是蜜酒
我们是喝蜜酒的人
和平是你的
也是我的
是我们大家的
谁也不能碰的
◎运用
4.根据以上探究,请你选择至少一种“化虚为实”的方式,创作一首以“期待”为题的三行诗。 (4分)
选择的方式:
二、班级同学分组准备“中式科幻”主题沙龙活动,请你参与并撰写策划案。(34分)
小瑞组
搜集梳理-
小瑞组查阅相关资料,对“中式科幻发展历程”展开探究。
中式科幻发展历程
《山海经》是早期最具想象力的自然文学,记载了许多神秘的事物,比如女娲、共工、祝融、三眼人、时空飞行器、巨龙等等。这可能是中国式科幻故事的最早雏形。
《搜神记》中记载了火星人的故事。“荧惑”便是火星的古名,这是中国最早有关火星人的记载之一。
《酉阳杂俎》中记载了唐居士在家中墙上贴了“纸片月亮”。只要唐居士说:“今晚有客人,需要光明”,纸片月亮就会发光。这一想象类似今天的智能声控电灯。
《月球殖民地小说》是中国第一部原创科幻小说。这片想象力的土壤上终于诞生了严格意义的科幻。小说讲述了主人公搭乘“气球”跨洲越洋去寻找妻儿的故事,控诉殖民主义。但在他欲访月球,探寻“更高”文明处时,故事戛然而止。
九年级语文试题卷(RA)第2页 共8页《猫城记》是老舍创作的科幻作品。小说虚拟了一个火星国家来影射千疮百孔的旧社会,包含了老舍对当时社会的深思和对国家的深爱。
《三体》和《北京折叠》先后获得“雨果奖”(科幻文学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在网络中被誉为科幻电影元年的标杆作品。这些作品以热烈的想象力,触摸由远及近的未来。
晋朝《搜神记》 火星人故事
孙休永安二年三月,有一异儿,长四尺余,年可六七岁,衣青衣,忽来从群儿戏。诸儿莫之识也、皆问曰:“尔谁家小儿,今日忽来?”答曰:“见尔群戏乐,故来耳。”详而视之,眼有光芒,爚爚①外射。诸儿畏之,重问其故。儿乃答曰:“尔恐我乎?我非人也,乃荧惑星②也。将有以告尔,三公归于司马③。”诸儿大惊,或走告大人。大人驰往观之。儿曰:“舍尔去乎!”耸身而跃,即以化矣。仰而视之,若曳一匹练①以登天。大人来者,犹及见焉。飘飘渐高,有顷而没。时吴政峻急,莫敢宣也。后四年而蜀亡,六年而魏废,二十一年而吴平,是归于司马也。
(选自干宝《搜神记》)
【注释】①爚爚(yuè):光彩耀目的样子。②荧惑星:古指火星。③三公归于司马:指代政权将归于司马氏。④练:白绢。
◎分析探讨
5.感知文本内容,梳理故事情节。(4分)
(1)根据文本,在①②处帮小瑞补充情节。(2分)
(2)小瑞在加点字“乃”的三个释义中犹豫不定,请你联系情节,帮他选择合适的义项,并说明理由。(2分)
“乃”: ①于是, 就; ②才; ③竟然
6.根据文本内容,用自己的话在横线处概括“荧惑星人”的特点。(2分)
7.借助两处“联想发现”,结合内容分析本文在想象上的特点。(3分)
8. 比较中式科幻发展历程中的不同作品,结合材料分析它们在内容选择和创作意图上的异同点。(4分)
九年级语文试题卷 (RA)第3页 共8页小安组
搜集梳理
小安组以《流浪地球》和《海底两万里》为例,对中西方科学幻想进行了比较。
材料一:
《海底两万里》资料夹
西方特殊的气候及其环境的影响,使西方人早期处在与自然相对更为紧张的关系,培育了西方人激烈、外向的个性及其更为变动、扩张的文化因子,也使得征服自然的观念和行动统领了西方文明的发展。在海洋小说中,这种征服就表现为人对大海恶劣的条件和环境的克服、对大海本身的探索和认识及通过大海锻造自我人生等等,都包含了对实现人的价值的追求……西方海洋小说通过对征服主题及其英雄形象的一再书写,体现了西方人以个体为本位的文化价值观念。
(选自梁家上《西方海洋小说主题研究》)
原文摘录:
诺第留斯号的速度特别缓慢,好像非常任性,有时在水中走,有时又浮出水面来……
(选自儒勒·凡尔纳《海底两万里》)
(选自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教材)材料二:
《流浪地球》资料夹
移山计划
《流浪地球》讲述了在不久后的未来,太阳因为“氦闪”即将毁灭,依靠太阳为生的地球也即将面临灭亡的故事。面对绝境,人类拒绝坐以待毙,决定实施移山计划。
移山计划,也就是流浪地球计划,由中国提出。计划预计在地球上建造一万个行星发动机,利用互联网的地下光纤形成联通,以达到同步点燃的目的,然后利用发送机的推力把地球推出太阳系,重新寻找可以生存的地方。更简单的说法是,把地球打造成了一个大型宇宙飞船,用2500年的时间奔往另外一个栖息之地。在《流浪地球》中最终中国的移山计划成为主导而被实施。
(摘自“百度百科”)
行星发动机
原文摘录:
地球发动机是人类建造的力量最大的机器,比如我们所在的华北 794号,全功率运行时能向大地产生一百五十亿吨的推力……
(选自刘慈欣《流浪地球》)
科学依据:
力既能使物体的速度由小变大,也能使物体的速度由大变小,还能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选自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教材)
九年级语文试题卷(RA)第4页 共8页分析探讨
故事基本模式
9.请根据要求,补全故事基本模式。(7分)
(1)参考《流浪地球》危机解决方式,依据材料一,联系《海里两万里》补全①处。(3分)
(2)“移山计划”来源于寓言《愚公移山》。请提炼《流浪地球》的价值追求,补全②处,并结合材料二和这则寓言展开阐述。(4分)
10.结合故事基本模式,分析科学知识在科幻作品中的作用。(4分)
◎撰写实施
11.请依据以上资料搜集梳理和分析探讨阶段,撰写本次活动的“活动意图”。(10分)
要求:①观点明确,条理清晰;②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③120字左右。
三、班级论坛就“出游”展开讨论,瑞瑞发表如下看法。请阅读下文,回应瑞瑞。(20分)
那拉提
夏立君
①在去往伊犁新源县那拉提草原的路上,在优美的伊犁河谷,不时看到一片一片薰衣草。幽静
九年级语文试题卷(RA)第5页 共8页
的暗紫色碎花随风招摇、花色、花香似乎都带着一些妖气。薰衣草大约算是被人类注入最多浪漫情怀的一种草了。 伊犁是世界四大薰衣草产地之一。
②来到那拉提,感觉是来到了一个相当异常的地方。我们已很少能见到这种天真未凿的大自然了。大地似乎在用那拉提来举例子打比方: 大自然应该是这样的。
③如此优美的地方真是太少了。一棵树与一颗星谈话,一株草与一只虫谈话,大地与天空似乎一样高。在这儿,大自然保持着细腻的感觉。在更多的地方,大自然只好变得粗糙肮脏乃至只好死去。
④那拉提草原位于那拉提山麓。这里是伊犁河上游巩乃斯河流域。要有很多前提条件,才能造就出大自然这一方胜景。在那拉提,条件都具备了。这里三面环山,巩乃斯河蜿蜒流过,绿草如茵,水流似带。【甲】如此优美的草甸,恍如梦境的草甸,在你周围打开,河谷草甸连接着山坡草甸,山坡草甸连接着茂密森林,茂密森林之上是遥远的雪峰,雪峰之上是其他地方少见的澄澈蓝天。
⑤你似乎接近了光之源、水之源,进入了万千生灵的家园,大自然的信息当下抵达你无言的心。在这里,大自然有最好的表情、心情。【乙】每时每刻,无非花开花落,虫声兴歇。鹰偶尔巡礼,漫不经心地寻找一个让它空降的理由。天空和大地,被淡淡的喜悦充满。是喜悦,不是热闹。“万物兴歇皆自然。”“蝴蝶忽然满芳草。”(李白句)李白没来过那拉提,但一千多年前的李白,所到之处,看到的或许都是与那拉提类似的风景。李白该有一种“忽然”表情。这里的大自然就是“忽然”表情。
⑥太阳落山了。大地一点点入睡。先是河谷草甸蒙眬入睡,接着是山坡草甸,接着是森林,雪峰入睡最晚。夜晚来临,生命及各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状态。牲畜只有较少的欲望,在夜晚,它们就完全安静下来。草的欲望更少,即使每天被牙齿腰斩一次,心里也不留伤痕。
⑦我入住一个巨型蒙古包,蒙古包坐落在河谷草甸上,巩乃斯河就在窗下,鲜草的味道,牛羊的味道,水的味道,包围着我。巩乃斯河跳跃般的流水声变得更加纯粹。这刚刚从高山下来的河流,似乎有一种直立行走的姿态和愿望。它总是跳跃着前行。在夜幕中,我独自上到近处一面山坡,与牲畜和草一起披星戴月。夜深了。世界啊,那拉提啊,我要暂时离开你一会儿,我要睡了。巩乃斯河啊,其他事物都安静了,你为何跑到我耳朵里叫得更响?
⑧黎明时分醒来,从薄雾蒙蒙的一个新天地中醒来,好像从童话里醒来,好像回到了儿时。儿时,我那沂蒙山缝隙里的家,就在薄雾蒙蒙的池塘与沂河之间。那时,总是起床了却还不能完全清醒。
⑨我踏着未被惊动的露珠,又上到近处那面山坡,与牲畜与鲜草一起迎接那拉提朝阳。我看到大地一点一点醒来。雪峰醒来,山坡醒来,山谷醒来,最后哗啦一声,全都醒来了。大地的气息丰富了你。你只能说,最美的语言是自然。在这里,有什么好说的,说什么好?
⑩那拉提就是一个摆在大地上的灵感。“大块假我以文章”(李白语)。李白说,他的诗文都是天地自然赏赐给他的。世界越来越物质化,亦越来越趋向虚拟、虚构,大自然离我们也越来越远了。可是,你或许有能力虚构一个心灵给他人,却无法虚构一个心灵给自己。那拉提,我是匆匆过客,你的美好是一个过客眼中的美好。对任何事物,不论写一遍,还是说一遍,谁能完全避免虚构因素呢?那拉提,我向你保证,我要记住我眼中你的美好,杜绝虚构心灵。
(选自《时间会说话》)
九年级语文试题卷(RA)第6页 共8页“中式科幻”主题沙龙活动策划案
活动目的
引导中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式科幻的特点
参与人员
九(1)班全体同学
活动时间
2024年5月16日下午2时
活动地点
学校多功能教室
活动内容
活动一 小瑞结合梳理的资料及分析结果, 作“中式科幻发展历程”分享
活动二 小安结合梳理的资料及分析结果, 作“比较中西方科学幻想”分享
活动三 现场交流互动
活动意图
(活动内容是否达成活动目的? ) ______
▲
【发现风景】
12.从伊犁河谷到那拉提,作者发现两地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在横线处填写。(2分)
【凝视欣赏】
13.请根据括号中的提示,从以下描写风景的句子中任选一句赏析。(3分)
【甲】如此优美的草甸,恍如梦境的草甸,在你周围打开,河谷草甸连接着山坡草甸,山坡草句连接着茂密森林,茂密森林之上是遥远的雪峰,雪峰之上是其他地方少见的澄澈蓝天。(结合知识卡片 1.从顶真角度赏析。)
【乙】每时每刻,无非花开花落,虫声兴歇。鹰偶尔巡礼,漫不经心地寻找一个让它空降的理由。(结合知识卡片2,从副词角度赏析)
【关联思考】
14.你如何理解下面两个句子中的“忽然”一词?请结合文中画波浪线的李白句(语),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4分)
李白该有一种“忽然”表情。
这里的大自然就是“忽然”表情。
【作出回应】
15.请结合文本最后一句话,联系生活体验,阐述夏立君行走那拉提的意义,回应瑞瑞。(6分)
链接名著
16.对过往的喟叹总在“忽然”的时刻出现。关联以下两本小说中的相应片段,结合整本书,思考这种“忽然”时刻在小说中的作用。(5分)
(祥子)忽然泪一串串的流下来,不但想起虎妞,也想起一切。到城里来了几年,这是他努力的结果,就是这样,就是这样!他连哭都哭不出声来!车,车,车是自己的饭碗。买,丢了;再买,卖出去;三起三落,像个鬼影,永远抓不牢,而空受那些辛苦与委屈。没了,什么都没了,连个老婆也没了!
(选自《骆驼祥子 第二十章》)
(宋江)猛然蓦上心来,思想道:“我生在山东,长在郓城,学吏出身,结识了多少江湖上人,
九年级语文试题卷 (RA)第7 页 共 8页虽留得一个虚名, 目今三旬之上,名又不成,功又不就,倒被文了双颊,配来在这里。我家乡中老父和兄弟,如何得相见!”不觉酒涌上来,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忽然做了一首《西江月》词调⋯⋯道是: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选自《水浒传 第三十九回 浔阳楼宋江吟反诗,梁山泊戴宗传假信》)
四、班级进行写作活动,请你参与。(40 分)
17.根据要求作文。(40分)
上述漫画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选择以下一个任务进行写作。
任务一: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任务二:发挥联想和想象,进行文学创作;
任务三:提炼观点,展开论述,写一篇议论性文章。
【写作要求】①自拟题目,自选文体。②不少于 600 字。③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2024年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希望您进行完善,“不负”有不辜负之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