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欣赏 蜜蜂过江集体备课课件ppt
展开1.让学生掌握《蜜蜂过江》这首歌曲的基本旋律和节奏,能够准确、流畅地演唱。2.通过歌曲的学习,让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情感表达和意境创造,提升音乐欣赏能力。3.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提高学生在演唱中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歌曲《蜜蜂过江》的旋律和节奏掌握。2.歌曲情感的表达与意境的创造。教学难点1.歌曲中特殊节奏型的准确把握。2.歌曲情感的深入理解和表现。
朱践耳(1922年10月18日—2017年8月15日 ),男,汉族,本名朱荣实,字朴臣,作曲家,音乐家,安徽泾县人,1922年10月18日生于天津,在上海长大。他的主要作品有:管弦乐《节日序曲》、《春天的歌》、《接过雷锋的枪》《唱支山歌给党听》、交响组曲《黔岭素描》、管弦乐音诗《纳西一奇》、唢呐协奏曲《天乐》、交响曲九部、交响乐大合唱《英雄的诗篇》
《纳西一奇》,这部交响音诗由当代中国作曲家朱践耳完成于1984年春。同年在第十一届“上海之春”由上海交响乐团首演,黄贻钧指挥。这部作品以云南纳西族的口弦音乐为基本素材。纳西族民间音乐中小巧玲珑的口弦,更是别具一格,为诸奇中之又一奇。于是这部作品便以此而取名。 《蜜蜂过江》选自《纳西一奇》的第三乐章,是一首轻快诙谐的曲子。作者用弦乐和木管快速轻盈的密集音符,嗡嗡得奏出蜜蜂主题。
一只小小的蜜蜂如何渡过奔腾的江水呢?
乐曲用音乐造型手法,描绘蜜蜂由远而近,越过滔滔江水后又逐渐远去,意在以勤劳、不畏艰险的蜜蜂象征纳西人民勇敢豪放的性格。
音乐由三个段落组成,以小提琴和长笛交替演奏的十六分音符旋律为蜜蜂主题,用音色粗壮的铜管描绘大江。蜜蜂主题为D调,大江主题为降A调,两主题的叠合,刻画了由远方嗡嗡飞至的蜜蜂遇到拦断了道途的江水。第二段,两主题的调性分别作上、下小三度的推移,在F调上重合,描绘蜜蜂在江河上空飞越。第三段,两主题的调性再次分别作上、下小三度推移,蜜蜂的调性(降A)与大江的调性(D)正好是第一段两主题调性的互换,意味着蜜蜂飞过大江后,“弱者” 变成了“强者”、貌似强大的江流被小蜜蜂“征服”了。
作为一名异常勤奋的作曲家,朱践耳在许多重要的音乐创作领域都留下了成功的记录。主要的作品有交响曲十部及其它体裁的交响乐作品十余部,他的音乐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朱老的交响乐创作立足于传统,并借鉴西方技法,在现代的艺术语境中创造性地运用新的音乐语言,赋予传统民族文化新的思想内涵。朱老说:“音乐创作从古典时期的共性写作到近现代的个性写作的演变是一种进步的趋势、必然的趋势。几乎每一个作曲家都在艺术探索和艺术追求中,力求别出心裁,另辟蹊径,为自己寻找一个与众不同的定位。”
他自己的定位是“兼容并蓄,立足超越”,具体的表现为“合一”,其中包括音乐思维上的虚实合一、情理合一、神形合一;写作技法上的传统与现代合一、有调性与无调性合一、民族性与国际性合一;美学观念上的自律论与他律论合一、主体与客体合一、超前性与可接受性合一。所有的“合一”双方都是相对立的。将这些截然不同的东西合在一起基于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则和阴阳交替的原理,我认为对立的东西完全可以通过相互渗透,相互补益,相互转化,相反相成,合为一体。
复听音乐,大家随着音乐做动作,或边听音乐边用手指在课本上比划动作进一步体验乐曲。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唱歌 小鸟,小鸟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a href="/yiny/tb_c125127_t3/?tag_id=26" target="_blank">唱歌 小鸟,小鸟课文内容ppt课件</a>,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思考问题,变化重复,第一声部,第二声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欣赏 天鹅说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a href="/yiny/tb_c125129_t3/?tag_id=26" target="_blank">欣赏 天鹅说课ppt课件</a>,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教学内容,《咏鹅》,圣桑简介,作品介绍,动物狂欢节简介,乐器介绍,聆听思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音乐唱歌 小鸟,小鸟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a href="/yiny/tb_c125127_t3/?tag_id=26" target="_blank">唱歌 小鸟,小鸟教学课件ppt</a>,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歌曲学唱一听,音乐知识卡,歌曲学唱,学练提示,知识拓展-主歌与副歌,能力提高,作品介绍,作者简介,活动与探究,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