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课件大全
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本单元综合教案配套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本单元综合教案配套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知导入,你认识这个乐器吗,古琴演奏技法与音色,古琴曲《流水》,新知讲解,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古琴:又称琴、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的拨弦乐器,有3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自古“琴”为其特指,19世纪20年代起为了与钢琴区别而改称古琴。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内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宫、商、角、徵、羽。后来文王囚于牢中,思念其子伯邑考,加弦一根,是为文弦;武王伐纣,加弦一根,是为武弦。合称文武七弦琴
●滚:由高音到低音●拂:由低音到高音●绰:上滑音●注:下滑音
同学们知道“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吗?
《流水》是一首非常古老、著名的琴曲。相传,《高山流水》原来是一个曲子。到了唐朝才分成《高山》和《流水》两个曲子。在《吕氏春秋》中记载,俞伯牙擅长弹奏古琴。他的好友钟子期非常能听懂他的琴。可以在他的琴声中,听出“巍巍乎若泰山,洋洋乎若江海”的意境。后来钟子期死了,俞伯牙砸碎古琴,从此不弹。这个故事后来引申为人们对知音和挚友难得的感慨。
古琴曲《流水》
视唱旋律,注意前倚音的唱法。
听琴时要“凝神静气”。
第一部分 起起部,包含第一、二、三段。第一段是“散起”,有“引子”的功能。预示了全曲的曲调和风格。尤其是时而出现的上滑音,像被什么东西抑制着的一股强大力量,似乎一有机会就会倾泻出来。第二、三段是琴曲的“入调”部分,即对音乐的主体材料作原始陈述和变奏性陈述。曲调活泼生动,像是山涧小溪唱着欢乐的歌潺潺流去,它抒发着对未来的希望和远大的抱负。
第二部分 承这部分包括第四、五两段。那绵延不断、富于歌唱性的旋律犹如涓涓溪流正汇集成滚滚洪波。开始是流畅的按音,经过多次变化,接着以连续下行模进延伸,形成了势不可挡的气势。
第三部分 转这部分包括第六、七两段。这是惊心动魄的一部分。滑音及大量的滚、拂手法的运用,真实地描写了急流奔涌、江水滔滔的浩瀚气势,揭示出主人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坚强信心。绘声绘色地描绘了大江东去、波浪滔天的壮观景象,传达了“洋洋乎志在流水”的神韵。
第四部分 合第八、九两段组成了乐曲的第四部分——合。它再现了第五、六两段的曲调,造成前后呼应。它所具有的稳健气质犹如受了考验的流水,正从容不迫、满怀欣喜地流向大海。这段音乐在动之后,又回到了静。音乐从静到动,再由动到静是中国古典音乐的特点之一。
尾声再度出现了几个泛音,让人们又想起那开始的滑涓溪流,真是余音紫绕、回味无穷!全曲以抒情性的曲调为主,辅之以模拟性的大型音响,虚实结合,情景交融,从涓涓溪流到滔滔江水,不仅歌颂了祖国的壮丽山河,而且激起了我们奋勇向前的进取心。
1977年8月22日,著名古琴演奏家管平湖先生演奏的《流水》,被录入美国“航天者号”太空飞船携带的一张镀金唱片上。发射于太空。用以向宇宙中外星高等生物传达人类智慧与文明。《流水》是一首古老的琴曲,它不是简单的描绘客观事物,而是借景抒情,表达了一种胸襟开阔、百折不回的的精神境界。古琴是我国目前被联合国确认的两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是一首曲调较为激昂的古琴曲。根据刘东升的《中国音乐史略》,《广陵散》大约产生于东汉后期。据说,《广陵散》这一旷世名曲,因聂政刺韩相而缘起,因嵇康受大辟刑而绝世。因而古曲《广陵散》的背后,实际上包含了聂政和嵇康的两个典故。
三国时期,魏国名士嵇康热爱弹琴,远近闻名。一天,嵇康在华阳亭听到一位老者演奏《广陵散》。老者向嵇康讲述《广陵散》的故事。战国末年,韩国的韩哀侯昏庸无道,侠客聂政为父报仇,智闯朝廷刺杀了韩哀侯后,自杀身亡。嵇康深受感动,向老者学习弹奏这首乐曲。后嵇康因拒绝为魏国大将军钟会弹琴,而被强加罪名,判处死刑。临刑前,在怀着悲愤的心情最后一次弹奏《广陵散》后,嵇康仰天长叹,我死不足惜,只可惜《广陵散》从此失传。
《广陵散》这首古琴曲旋律有什么特点?刻画的是怎样的意志精神?
《广陵散》的旋律激昂、慷慨,它是我国现存古琴曲中唯一的具有戈矛杀伐战斗气氛的乐曲,表现了聂政从怨恨到愤慨的情感变化过程,刻画出他不畏强暴、宁死不屈的复仇意志。或许嵇康也正是看到了《广陵散》的这种反抗精神与战斗意志,才如此酷爱《广陵散》并对之产生如此深厚的感情。
嵇康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大师,他写的《声无哀乐论》、《难自然好学论》、《太师箴》、《明胆论》、《释私论》、《养生论》千秋相传,并且他弹得一手好琴,尤其善于演奏《广陵散》,倍受人们关注。当时与他齐名的还有比他大十三岁的阮籍,音乐史上常有“嵇琴阮啸”的说法,但在思想和人格上,嵇康要比阮籍更高出一筹。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中国古琴艺术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对古琴的简要了解以及古琴曲的欣赏,希望同学们能喜欢上古琴,我们作为炎黄子孙,应该了解它,传承它。让我们携手用行动共同维护,传承中华文化而努力。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音乐故事 广陵散说课ppt课件,共16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欣赏 流水教学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品简析,你知道吗,广陵散,作品赏析,认识嵇康,欣赏《杏花天影》,作品及创作背景介绍,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本单元综合教案配套课件ppt,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你知道哪些送别诗,学唱歌曲,原始狩猎图,《哀郢》,作品介绍,《楚商》,《流水》,猜一猜,这是什么乐器,欣赏古琴曲《流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