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高教版(2023)中国历史第9课 隋唐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基础巩固
1.唐代书法在风格上兼容南北,达到一个新高度。其中,由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创立的欧体、颜体和柳体等书法字体,被后世学习与临摹。他们自创一格的“书法字体”属于( )
A.小篆 B.隶书 C.楷书 D.草书
【答案】C
【解析】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创立的欧体、颜体和柳体等书法字体都属于楷书,其字形方正,规矩严整,故选C项;小篆创始于秦代,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排除A项;隶书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代,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排除B项;草书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排除D项。
2.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收录两汉及以前画家16人;收录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家128人,其中包括顾恺之、张僧繇等杰出画家。这一变化发生的原因有( )
①纸张的普遍使用 ②门阀士族的推动 ③北人的大量南迁 ④儒家思想的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家数量猛增,主要是由于东汉中期蔡伦改进造纸术后纸张逐渐推广普及,为画家提供了书写材料,故①正确;魏晋南北朝门阀士族的政治特权、对家族文化教育的重视以及玄学与绘画合流等几方面的原因都促使了士族画家群体的异军突起,故②正确;北人的大量南迁,促进南方经济的发展,不能直接推动画家增多,故③错误;玄学思想浸染了魏晋南北朝社会的各个方面,对于绘画创作及理论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而非儒家思想,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3.盛唐洋溢着刚健丰伟、庄重博大的时代气象,这在书法艺术上亦有体现。宋代书法家米芾推崇唐代某位书法家的作品“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能够突出体现这一风格的书体是( )
A.小篆 B.楷书 C.行书 D.草书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可知,这种书体的特点是规范,严整,符合楷书的特点,故选B项;据所学,小篆的特点是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并不庄重,排除A项;据所学,行书的特点是形体省简,笔画流畅,没有楷书的庄重,排除C项;据所学,草书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与材料“刚健丰伟、庄重博大”不符,排除D项。
4.唐人崇尚“晋贤真迹”,争相效仿以王羲之父子为代表的江左书法风格,进士及第后在雁塔题名的字迹被认为皆有“江左遗风”。这主要反映出,唐代( )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B.科举推动行书步入盛世
C.市民文化需求强烈 D.书法艺术吸纳六朝元素
【答案】D
【解析】据材料“争相效仿以王羲之父子为代表的江左书法风格”,可知唐朝书法艺术模仿魏晋时期的风格,说明唐代书法艺术吸收六朝元素,故选D项;唐代文化重心仍然在北方,排除A项;魏晋时期行书进入鼎盛时期,与科举制无关,排除B项;唐代书法效仿前人属于士人追求,而市民文化需求具有世俗化倾向,排除C项。
5.白居易有诗云:“水市通阛阓(街市),烟村混舳舻。吏征渔户税,人纳火田租。亥日饶虾蟹,寅年足虎貙。……堤喧簇贩夫。夜船论铺赁,春酒断瓶酤。”诗作反映出( )
A.草市渐成规模,交易商品丰富 B.富商大贾辟建会馆
C.商业活动未曾受到官吏的监管 D.“俞大娘航船”规模宏大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唐代草市的规模不断扩大,从城里一直延伸到城外,各种各样的产品摆满其中,有水果鱼虾等,堤岸上来来往往的小贩和背景里的人声相互映衬,故选A项;明清时期,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会馆,会馆是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排除B项;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排除C项;唐代商船中有所谓“俞大娘航船”,以规模宏大著称,水手多达数百人,船上可以长期居住,甲板上甚至有可种植的菜圃,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能力进阶
6.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答案】C
【解析】“决定宗教兴亡”表述过于绝对,唐武宗大规模地“灭佛”之后,佛教并没有走向消亡,故A项错误;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不符合“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统治者对佛道思想的态度的变化,再结合汉代以后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可得出唐代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故C项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思想广泛传播,故D项错误。
7.唐代书法家张旭曾说:“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据此可知,张旭书法呈现出( )
A.书写结构的严整性 B.书写气象的灵动性
C.书写笔画的繁杂性 D.书写技法的内敛性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得笔法之意”和“而得其神”并结合所学张旭是草书大家可知其描述的是草书的特点飘逸灵动,故选B项;材料“笔法之意”和“而得其神”可知偏于写意,不强调严整性,排除A项;据所学草书强调笔法流畅简约可知不是笔画的繁杂性,排除C项;材料“争路”和“舞剑器”说明不是内敛,排除 D项。
8.图4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该作品体现了( )
图4 步辇图
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 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
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 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
【答案】C
【解析】阎立本的《步辇图》是唐朝人物画的代表作,具有艺术审美价值,同时也是研究唐朝民族关系的重要史料,具有史料价值,故选C项;吐蕃不属于西域地区,与西域风情无关,排除A项;《步辇图》属于人物画,与表达文人意趣的文人画、反映市井风情的风俗画无关,排除B项;阎立本的《步辇图》再现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的情景,没有体现浪漫主义风格,排除D项。
9.敦煌莫高窟61号洞中的唐代壁画“五台山图”中有一座“大佛光之寺”,梁思成、林徽因按图索骥,在山西五台山地区发现了其实物——佛光寺。 这一事例说明此类壁画( )
A.创作源于艺术想象 B.能完整还原历史真实
C.可与文化遗存互证 D.价值来自学者的发掘
【答案】C
【解析】由材料“梁思成、林徽因安图索骥,在山西五台山地区发现了其实物——佛光寺”可知梁思成、林徽因根据唐代壁画的记录发现了历史遗存古迹,壁画的内容印证了文化遗存,故选C项;材料提及的壁画“大佛光寺”和实物佛光寺,说明壁画的创作还是有实物作为创作原型的,并不是源于艺术想象,排除A项;“完整还原”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中壁画和遗迹的价值来自于历史传承,不是学者的发掘,排除D项。
10.【文明涵化与文化自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冯天瑜先生在《中国文化生成史》中指出,多极世界各具特色的文明彼此交流沟通,其间既有冲突激荡,又有吸纳融会,达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涵化”结果。今日所谓“西方文明”是多元复合物,东亚文明的持续发展也是诸文明“对话”的产物。
请以“文明涵化”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标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答案】(12分)
论题:世界文明在“涵化”中发展论述
世界文明是多姿多彩的,在交流碰撞中不断发展。中华文明吸收了不少外来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发展升华,如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隋唐时期完成本土化,宋明时期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深刻影响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推动了中国传统科技的继续发展。以基督教文明为核心的西方文明,吸收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哲学、法律和科学知识传统,为近代文明的到来奠定了必要的基础;美国作为典型的移民社会,在消灭印第安人,阻碍印第安文化发展的同时,吸收了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等地的文化,形成了以欧洲文化为主流的多元一体的移民文化。
综上,世界文明是多元的,只有在广泛接触、交流碰撞中才成促进世界文明的整体发展。
【解析】
首先,阅读材料,拟定论题,如由材料“既有冲突激荡,又有吸纳融会,达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涵化结果”得出论题:世界文明在“涵化”中发展论述。其次,根据材料信息结合古今中外文化吸收融合、交流发展的史实阐述分析,如世界文明是多姿多彩的,在交流碰撞中不断发展。中华文明吸收了不少外来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发展升华,如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隋唐时期完成本土化,宋明时期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深刻影响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推动了中国传统科技的继续发展。以基督教文明为;核心的西方文明,吸收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哲学、法律和科学知识传统,为近代文明的到来奠定了必要的基础;美国作为典型的移民社会,在消灭印第安人,阻碍印第安文化发展的同时,吸收了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等地的文化,形成了以欧洲文化为主流的多元一体的移民文化,进而得出结论:世界文明是多元的,只有在广泛接触、交流碰撞中才成促进世界文明的整体发展。最后,总结归纳,完成表述。
中职历史部编高教版(2023)中国历史第六单元 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与封建统治危机第14课 明清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练习: 这是一份中职历史部编高教版(2023)中国历史<a href="/ls/tb_c403731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六单元 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与封建统治危机第14课 明清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练习</a>,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商业贸易与经济发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历史部编高教版(2023)中国历史第14课 明清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练习题: 这是一份中职历史部编高教版(2023)中国历史<a href="/ls/tb_c403731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14课 明清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练习题</a>,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商业贸易与经济发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部编高教版(2023)第11课 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历史部编高教版(2023)<a href="/ls/tb_c403731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11课 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课时作业</a>,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