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新中考地区语文适应性考试模拟卷(新中考地区适用)
- 新省中考统考语文模拟卷(二)(武汉卷)2024年新中考地区语文适应性考试模拟卷(新中考地区适用)(原卷版) 试卷 0 次下载
- 新省中考统考语文模拟卷(二)(云南卷)2024年新中考地区语文适应性考试模拟卷(新中考地区适用)(解析版) 试卷 0 次下载
- 新省中考统考语文模拟卷(三)(湖北卷)2024年新中考地区语文适应性考试模拟卷(新中考地区适用)(解析版) 试卷 1 次下载
- 新省中考统考语文模拟卷(三)(湖北卷)2024年新中考地区语文适应性考试模拟卷(新中考地区适用)(原卷版) 试卷 0 次下载
- 新省中考统考语文模拟卷(三)(湖南卷)2024年新中考地区语文适应性考试模拟卷(新中考地区适用)(原卷版) 试卷 1 次下载
新省中考统考语文模拟卷(二)(云南卷)2024年新中考地区语文适应性考试模拟卷(新中考地区适用)(原卷版)
展开
这是一份新省中考统考语文模拟卷(二)(云南卷)2024年新中考地区语文适应性考试模拟卷(新中考地区适用)(原卷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为试题卷,名篇名句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全卷四个大题,共25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
(本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戏曲是中国之美的______。它是以演员表演为中心,以唱、念、做、打等手段为基础,融文学、音乐、美术、舞蹈、武术、杂技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
戏曲之美,美在语言。戏曲语言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可以达到因情赋声、以声传情的______。唱腔既有豫剧的锵(qiāng)然大气、抑扬顿挫,又有黄梅戏的淳朴流畅、明快宛转。
戏曲之美,美在色彩。朱红、大绿的“中国色”用于装饰和美化舞台,既契(qì)合了人物个性,又烘托了演出氛围。舞台背景图案样式多变,或是草长莺飞的田园风光,或是______的宫殿庙宇。
戏曲之美,美在意境。戏曲继承了我国古代诗歌情景交融,注重意境美的艺术传统。譬(pì)如被誉为离愁别绪之绝唱的《长亭送别》,全折以写景始,以写景终,给观众展现了一派箫索凄凉的景象,与离愁相应和(hé),意境优美。
戏曲之美,美在传承。经过曲艺人的发扬和继承,中华戏曲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我们应守正创新,探索行之有效的推广模式,让拥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国戏曲艺术______新时代的活力。
1.(2分)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锵(qiāng)B.契(qì)C.譬(pì)D.和(hé)
2.(2分)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抑扬顿挫B.淳朴C.草长莺飞D.箫索
3.(2分)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缩影 结果 琳琅满目 迸发B.缩影 效果 富丽堂皇 迸发
C.掠影 效果 富丽堂皇 迸溅D.掠影 结果 琳琅满目 迸溅
4.(2分)对文中画线句子病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缺少主语B.重复累赘C.语序不当D.搭配不当
5.(本题2分)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丝弦是河北特有的古老剧种之一,流行于石家庄、邢台、保定一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6年,石家庄丝弦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①石家庄丝弦的风格是真声唱字,旋律向上大跳翻高,再用假声拖腔,旋律顺势下行,激越悠扬、慷慨奔放
②在发展过程中,丝弦受当地风土人情和地方语言的影响,逐渐形成风格流派相对独立的五个品种,即东、西、南、北、中五路
③石家庄丝弦就是中路丝弦的代表,是石家庄独有的地方剧种
④如此复杂的风格是因为石家庄丝弦除大部分为本剧种的剧目外,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从昆曲、京剧、河北梆子、晋剧、老调等剧种移植而来的
⑤据记载,丝弦起源于明代万历年间,清代以后渐渐成为具有成熟声腔的舞台戏曲艺术
A.⑤②③①④B.⑤④③①②C.②①④⑤③D.②⑤③①④
6.(本题6分)名篇名句默写。
在广袤无垠的蓝天下,我梦想着有一栋栋巍峨的建筑,能让每一个寒冷的灵魂都能找到归宿。如同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1)“ , ”所表述的一样。我深知人生挫折不断,但李白在《行路难》中用(2)“ , ”鼓励我们坚定劈波斩浪的信心,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一定能够穿越重重困难,抵达理想的彼岸。好男儿志在为国建功。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用(3)“ , ”来表明能够为统治者收复失地,生前死后都留下为祖国建立功勋的美名是人生一大幸事。然而,正如韩愈在《马说》中所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我们的才能可能不会被及时发掘,但也不要灰心。
二、综合性学习(7~11题,共12分)
(一)学习与探究(4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7~8题。
材料一
云南旅游资源丰富,虎跳峡以其雄壮奇险著称于世,是世界最深的峡谷之一;而昆明石林更以其特殊的高石芽喀斯特地貌景观而举世闻名;玉龙雪山是世界上纬度最低的冰川,山上终年积雪,山下四季如春,从山脚河谷地带到峰顶具备了亚热带、温带、寒带完整的垂直自然景观;素有“东方大峡谷”之称的怒江大峡谷长310公里,平均深度2000米,比美国科罗拉大峡谷还要深,为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地处印度与欧亚大陆两大板块边缘的腾冲火山群类型齐全,规模宏大,保存完整,分布集中,居全国之首;建水燕子洞为特殊的地下喀斯特地貌景观,是亚洲最大、最壮观的溶洞之一。
材料二
全国55个少数民族,云南有51个,人口超5000人的少数民族有25个,其中白、哈尼、傣、佤、拉祜、纳西、景颇、布朗、阿昌、普米、怒、德昂、独龙、基诺15个民族为云南特有。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风格各异、类型多样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节日、服饰、村舍建筑,构成了云南旅游资源的一大特点和优势。
材料三
云南旅游线路图
7.(2分)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说说云南有哪些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8.(2分)请以导游的身份,用简洁的语言向游客介绍材料三中旅游线路及其特色。(介绍三个景点即可)
(二)名著阅读(4分)
阅读以下选段,回答问题。
且说晁盖正和吴用、公孙胜、刘唐在后园葡萄树下吃酒。此时三阮已得了钱财,自回石碣村去了。晁盖见庄客报说宋押司在门前。晁盖问道:“有多少人随从着?”庄客道:“只独自一个,飞马而来。说:‘快要见保正。’”晁盖道:“必然有事。”慌忙出来连接。
(1)(2分)请写出选段勾连的前后两个重要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宋江的性格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小雨认为正是因为主人公性格的复杂多变,小说的主题才更加深刻。请你从下列选项中任选一位主人公证明这一观点。
A孙悟空《西游记》 B.尼摩船长《海底两万里》 C.范进《儒林外史》
我选( )
(三)书法临写与鉴赏(4分)
10.(本题2分)请仔细观察下图的字帖,从中挑出八个不同的汉字并将它们临写在田字格中。
11.(本题2分)苏轼作为行书四大家之一,他的作品“用墨丰韵,结字扁平,左低右高,笔画舒展”。下列四个“戏”的集字中属于苏轼行书作品的一项是( )
A.B.C.D.
三、阅读(12~24题,共32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13题。(4分)
黄鹤楼
崔颖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2.(2分)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引述有关黄鹤楼的传说,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潜在的铺垫。
B.颔联描绘黄鹤楼高耸的雄姿,也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C.颈联采用叠词描画江上美景,让诗作的思想品位显得更为高远。
D.尾联展现朦胧的江上暮色,表达出作者漠然无奈的思乡之情。
13.(2分)诗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中的“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中都有“空”,这两个“空”字的意义和作用各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10分)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闲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缓,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激,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津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有泉焉,其始出石罅①,涓涓然冬温而夏寒。浸②为小渠,冬夏不枯,乃溢而西南流,乃伏行沙土中,旁出为四小池,东至山麓,潴③为大池,又东注于若耶之溪④,又东北入于湖。其初为渠时,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故秘书卿⑤白野公恒来游,终日坐水旁,名之曰“活水源”。
(选自刘基《活水源记》)
【注释】①罅(xià)缝隙。②浸:渐渐地。③潴(zhū):水停积。④若耶之溪:若耶溪,在浙江绍兴市南,在若耶山下。⑤秘书卿:秘书监的长官。
14.(2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心乐之 乐: (2)悄怆幽邃 悄怆:
(3)乃溢而西南流 溢: (4)深不逾尺 逾:
15.(4分)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近岸,卷石底以出。
(2)俯视,则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
16.(2分)【甲】文中作者的情感经历了由“乐”到“忧”的变化,“乐”和“忧”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17.(2分)【甲】【乙】两篇文章情景交融,流露出两位作者怎样的共同情感和志趣?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0题。(7分)
吃一堑长半智
陈鲁民
①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其实这句话很难实现,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吃堑即长智,受挫便成长,这世界上就不会有失败者。现实情况是,有人吃一堑长一智,有人吃一堑长半智,有人吃大堑长小智,有人只吃堑不长智。当然还有一种更高明的境界,聪明人是不吃堑也长智,人吃堑我长智。
②我就是个吃一堑长半智的人。我过去喜欢把手机放在裤兜里。一次坐出租车,手机就从兜里滑了出来,幸好我下车时回头一望,这才失而复得。按说我该接受教训了,可是我却没当回事,还是把手机放裤兜里,不久就碰上了第二堑。我去甘肃黄河石林旅游,下车时手机又滑落车上,这回运气就没那么好了。我想方设法,大费周章,才把手机找回来,整整浪费了一天旅程。这以后,我就买了个小挎包,把手机放在里边,再也不会丢了。您瞧,我是吃两堑长一智,用二一除,就是吃一堑长半智。
③战国末年,实力最强的是秦赵两国。秦国之所以笑到最后,原因很多,其中一点就是因为秦王是个吃过大堑长了小智的人。他要灭楚,老将王翦说非六十万人不可,少壮派李信说二十万人足矣,秦王采纳了后一种意见,可这二十万人没几个回合就打光了。秦王吃了这个大堑,才知王翦的高明,立即屈尊降贵,亲自上门向王翦道歉,恳请他出山,给他六十万大军指挥,这才灭了楚国。
④反之,赵王是个只吃堑不长智的笨伯,长平之战,他先是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了老成持重的廉颇,导致四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这个教训够大了吧?他却没长一点智,还是昏聩糊涂,没过多久,再中秦国反间计,杀掉屡败秦军的名将李牧,自毁长城。且不比别的,就说这吃堑长智一点,天下也该是秦国的。
⑤人吃堑,我长智,是世间高人。他们冷眼旁观,看他起高楼,看他宴宾客,看他楼塌了。不是光看看热闹就完了,还要认真总结教训,摸索规律,知道秦朝亡,亡在哪里,隋朝垮,垮在哪里,宋朝衰,衰在哪里,明朝灭,灭在哪里,清朝挨打缘故何在,以引为鉴戒,不再重犯类似错误。
⑥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吃堑长智可以少走弯路。遗憾的是,今天仍有很多只吃堑不长智的人。譬如那些屡教不改的赌徒,就是只吃堑不长智的典型,他们被人设局输了个精光,还不知醒悟,哪怕借高利贷也要再进赌场,非输个倾家荡产不可。据说鱼的记性只有七秒,所以一次侥幸脱钩后,过了几秒钟还会再次上钩。这些赌徒的智商连鱼都不如。
⑦还有那些二进宫、三进宫的罪犯,明知牢饭不好吃,失去自由比什么都难受,却一再以身试法,大有把牢底坐穿的决心,也是屡教不改吃堑不长智的人。
⑧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磕磕碰碰很常见,起起落落等闲事,因而没有从不吃堑的人,差别就在于:有人吃一堑长一智,越来越聪明;有人吃一堑长半智,也差强人意;有人光吃堑不长智,不可救药;有人不吃堑也长智,高明之至。吃堑与长智的不同搭配模式,也就决定一个人到底能走多远,攀多高,有多大造化,得多少福报。
18.(2分)有读者认为选文②~④段的例子应该按照从古至今的顺序排列,请谈谈你的看法。
19.(2分)请说说最后一段画线的句子在语言表达方面的效果。
20.(3分)请联系选文和生活实际,说说我们怎样才能做到“人吃堑,我长智”?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1~24题。(11分)
奶奶的星星
史铁生
①世界给我的第一个记忆是:我躺在奶奶怀里,拼命地哭,打着挺儿,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哭得好伤心。奶奶搂着我,拍着我,“噢——,噢——”地哼着。我倒更觉得委屈起来。
②“你听!”奶奶忽然说:“你快听,听见了么……?”我愣愣地听,不哭了,听见了一种美妙的声音,飘飘的、缓缓的……是鸽哨儿?是秋风?是落叶划过屋檐?或者,只是奶奶在轻轻地哼唱?直到现在我还是说不清。“噢噢——,睡觉吧,麻猴来了我打它……”那是奶奶的催眠曲。屋顶上有一片晃动的光影,是水盆里的水反射的阳光。光影也那么飘飘的、缓缓的,变幻成和平的梦境,我在奶奶怀里安稳地睡熟……
③我是奶奶带大的。不知有多少人当着我的面对奶奶说过:“奶奶带起来的,长大了也忘不了奶奶。”那时候我懂些事了,趴在奶奶膝头,用小眼睛瞪那些说话的人,心想:瞧你那讨厌样儿吧!翻译成孩子还不能掌握的语言就是:这话用你说么?奶奶愈紧地把我搂在怀里,笑笑:“等不到那会儿哟!”仿佛已经满足了的样子。
④“等不到哪会儿呀?”我问。
⑤“等不到你孝敬奶奶一把铁蚕豆。”
⑥我笑个没完。我知道她不是真那么想。不过我总想不好,等我挣了钱给她买什么。爸爸、大伯、叔叔给她买什么,她都是说:“用不着花那么多钱买这个。”
⑦奶奶最喜欢的是我给她踩腰、踩背。一到晚上,她常常腰疼、背疼,就叫我站到她身上去,来来回回地踩。她趴在床上“哎哟哎哟”的,还一个劲夸我:“小脚丫踩上去,软软乎乎的,真好受。”我可是最不耐烦干这个,她的腰和背可真是够漫长的。“行了吧?”我问。“再踩两趟。”我大跨步地打了个来回:“行了吧?”“唉,行了。”我赶快下地,穿鞋,逃跑……于是我说:“长大了我还给您踩腰。”“哟,那还不把我踩死?”过了一会我又问:“您干嘛等不到那会儿呀?”
⑧“老了,还不死?”
⑨“死了就怎么了?”
⑩“那你就再也找不着奶奶了。”
⑪我不嚷了,也不问了,老老实实依偎在奶奶怀里。那又是世界给我的第一个可怕的印象。
⑫一个冬天的下午,一觉醒来,不见了奶奶,我扒着窗台喊她,窗外是风和雪。“奶奶出门儿了,去看姨奶奶。”我不信,奶奶去姨奶奶家总是带着我的;我整整哭喊了一个下午,妈妈、爸爸、邻居们谁也哄不住,直到晚上奶奶出我意料地回来。这事大概没人记得住了,也没人知道我那时想到了什么。小时候,奶奶吓唬我的最好办法,就是说:“再不听话,奶奶就死了!”
⑬夏夜,满天星斗。奶奶讲的故事与众不同,她不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熄灭了一颗星星,而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又多了一个星星。
⑭“怎么呢?”
⑮“人死了,就变成一个星星。”
⑯“干嘛变成星星呀?”
⑰“给走夜道儿的人照个亮儿……”
⑱我们坐在庭院里,草茉莉都开了,各种颜色的小喇叭,掐一朵放在嘴上吹,有时候能吹响。奶奶用大芭蕉扇给我轰蚊子。凉凉的风,蓝蓝的天,闪闪的星星,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那时候我还不懂得问,是不是每个人死了都可以变成星星,都能给活着的人把路照亮。
⑲奶奶已经死了好多年。她带大的孙子忘不了她。尽管我现在想起她讲的故事,知道那是神话,但到夏天的晚上,我却时常还像孩子那样,仰着脸,揣摩哪一颗星星是奶奶的……我慢慢去想奶奶讲的那个神话,我慢慢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
21.(2分)文中写了四件我和奶奶的琐事,请你补充出其中两件。
(1)“我”回忆幼儿时期奶奶抱“我”在怀里哄我睡觉。
(2)
(3)“我”误把奶奶出门当成奶奶死了而伤心。
(4)
22.(4分)阅读全文,完成下列问题。
(1)文章第⑦段加点词语“漫长”看似不合情理,又感觉很传神,请写出其妙处。
我可是最不耐烦干这个,她的腰和背可真是够漫长的。
(2)请自选角度赏析第⑱段的划线句子。
凉凉的风,蓝蓝的天,闪闪的星星,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23.(3分)文末画横线的句子有何深刻含义?在文中起何作用?
24.(2分)谈谈你对标题中“星星”的理解。
四、写作(40分)
25.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作文。
题目一:这一次,我全力以赴
要求:
(1)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
题目二:遇见__________,使我感动
要求:
(1)请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
(4)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省中考统考语文模拟卷(一)(云南卷)2024年新中考地区语文适应性考试模拟卷(新中考地区适用)(原卷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为试题卷,名篇名句默写,请对笃行小组分享的图片进行解说,梳理选文的论证思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省中考统考语文模拟卷(一)(云南卷)2024年新中考地区语文适应性考试模拟卷(新中考地区适用)(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为试题卷,名篇名句默写,请对笃行小组分享的图片进行解说,梳理选文的论证思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省中考统考语文模拟卷(一)(山西卷)2024年新中考地区语文适应性考试模拟卷(新中考地区适用)(原卷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书,读·思,读·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