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随堂练习题
展开1.天宫课堂中,宇航员通过实验呈现了“奥运五环”,实验中使用了指示剂一一溴百里酚蓝,溴百里酚蓝溶液在不同环境中的显色情况如下:
下列溶液能使绿色溴百里酚蓝溶液变为黄色的是( )
A.氯化钠溶液 B.醋酸溶液C.氢氧化钾溶液D.碳酸钠溶液
2.下列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H2SO4+CuO=CuSO4+H2OB.HCl+KOH=KCl+H2O
C.3NaOH+FeCl3=3NaCl+Fe(OH)3↓D.CO2+Ca(OH)2=CaCO3↓+H2O
3.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常温下,酸性溶液的pH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B.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D.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4.在pH=2的白醋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变( )
A.紫色B.红色C.无色D.蓝色
5.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修车师傅常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B.春季,在树干上刷石灰水,保护树木
C.冬季雪大路滑,应尽可能多使用融雪剂,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D.被蚊虫叮咬后,可以涂些食醋以减轻疼痛
6.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但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B.有机化合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合物
C.洗涤剂除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则汽油除油污也利用了乳化作用
D.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
7.酸碱中和反应实验多处使用滴管,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滴加酚酞B.放置滴管
C.取用盐酸 D.搅拌溶液
8.向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慢慢滴入稀硫酸,该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N点时的溶液一定呈红色
B.P点时的溶液能与纯碱发生反应
C.M→N过程中溶液的碱性逐渐增强
D.M→P过程中生成的硫酸钠不断增加
9.小明向盛有20 g 20%的NaOH溶液中加入20 g 20%的盐酸溶液,充分反应后,为判断反应后溶液的成分,他分别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以下的试剂进行试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反应后的溶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B.向反应后的溶液加入锌粒,无气泡产生
C.生成NaCl的质量为6.4g D.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溶质HCl,其质量为0.35g
10.某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蓝色,关于该物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铜
B.该物质一定是纯碱的水溶液
C.可以将pH试纸放入该物质的稀溶液中测其pH
D.向该物质的水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溶液的pH一定变小
11.部分水果及饮料的pH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西瓜汁显碱性B.橘子汁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
C.苏打水显酸性D.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少饮柠檬水
12.某同学想用pH试纸测定一些物质的pH,下列做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白醋的pH
B.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二氧化碳气体的pH
C.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98%的浓硫酸的pH
D.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0.4%的氢氧化钠溶液的pH
13.用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探究中和反应实验时,测得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溶液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是( )
A.b点和e点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B.图中温度曲线从室温上升到e点,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C.c点和f点所示溶液pH>7,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
D.该实验是将稀硫酸逐滴滴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14.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发生化学反应
B.阴离子带负电,所以带负电的粒子一定是阴离子
C.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5.如图是室温下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X是氢氧化钠
B.图中a点的阴离子是OH-
C.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加入铁粉后,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D.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H2O
二、填空题
16.“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请结合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打开弹簧夹观察到右侧试管中的现象为______,结合图2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
(2)图3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参加反应的“”和“”与反应生成的“”三种粒子个数比为______;“Hg”表示1个汞原子,还可以表示______(请写出一条)。
17.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途非常广泛。请完成下列问题:
(1)用稀硫酸和锌反应制取氢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2)铁锈(主要成分Fe2O3)溶解在稀硫酸后溶液的颜色是 _____。
(3)将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分数将 _____(填写“变大”“不变”或“变小”)。
18.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记作A、B),小强用下列方法进行鉴别,回答下列问题。
(1)他取适量的A、B两种溶液于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氯化铁溶液,观察到A中产生红褐色沉淀,则A是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他另取适量的A、B两种溶液于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观察到B中的现象为__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他通过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来鉴别:若pH_____7,则溶液为_______;
(4)他还利用了下列试剂进行鉴别,其中能鉴别的试剂是_______.(填字母)
A、锌 B、硝酸钠 C、石蕊试液.
19.经测定,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一定数量的H+[用n(H+)表示]和一定数量的OH-[用n(OH-)表示],n(H+)与n(OH-)的相对大小对应溶液的酸碱性如表所示:
据此分析
(1)常温下测得水中pH=7,可知水中n(H+)______n(OH-)(填“>”或“=”或“<”,下同)。
(2)向盛有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现象是 _ ,原因是该溶液中n(H+)______n(OH-)。
(3)往上述试管中再滴入适量的硫酸氢钠溶液,溶液颜色褪去,说明硫酸氢钠溶液中n(H+)______n(OH-)。
20.向盛有10mLNaOH溶液(其中滴有少量无色酚酞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用pH计(用来精确测定溶液pH的仪器)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
(1)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_____mL时,NaOH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2)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3mL时,溶液显_____色;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14mL时,溶液显_____色.
(3)当烧杯中溶液的pH=2.1时,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
三、实验题
21.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氢氧化钙的性质。
Ⅰ.查阅资料:①氢氧化钙是白色粉末状固体;
②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
Ⅱ.探究实验过程如图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位同学各取Ca(OH)2粉末1g放入试管中,再加入3mL水,振荡后,都可观察到试管内呈现 _____色悬浊液。
(2)甲同学:将悬浊液的试管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通入CO2,观察到溶液变白色浑浊,该白色浑浊是 _____(填化学式)。
(3)乙同学:①向悬浊液的试管中滴入2滴酚酞,振荡、静置后,观察到上层溶液呈红色,下层悬浊物呈粉红色;然后向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观察到上层红色溶液逐渐变为无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
②再将试管振荡、静置后,观察到试管上层清液又呈现 _____色,其原因是 _____。
22.某实验探究小组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如图一),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2)兴趣小组用pH探测仪测得烧杯内溶液pH的变化(如图二),则实验中胶头滴管所加入的X溶液是________,当加入的X溶液质量为20g时,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变为___________色。
(3)实验小组同学绘制了实验过程中温度变化图像(如图三)(实验过程中保温良好,热量散失忽略不计)。该图说明该中和反应___________(吸热或者放热)。实验中各同学所得温度变化图像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___________。
【查阅资料】电导率是衡量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在相同条件下,电导率与离子浓度(单位体积内的离子数)成正比,上图图一反应的整个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曲线如图所示。那么,AM段导电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M点溶液中的离子个数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P点。N点对应溶液中的离子为___________(填符号)。
四、计算题
23.某造纸厂在造纸过程中会产生含氢氧化钠的废水,需经处理至中性后才能排放。现有5%的稀盐酸365kg。能处理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是______?
中和反应 提优训练
1. 下列物质能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
A. 硝酸银B. 氧化铜C. 熟石灰D. 锌
2.中和反应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氢氧化钠沾在皮肤上大量水冲洗后用硼酸处理
B.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生石灰做干燥剂
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3. 下列有关如图所示两个化学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反应物都是一种酸和一种碱
B. 氯化钙和硫酸钠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盐
C. 都是中和反应
D.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4.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碱溶液能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碱溶液能吸收CO气体
B.升高温度可以将饱和的硝酸钾变成不饱和,因此升温也可以将饱和石灰水变成不饱和
C.中和反应都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D.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蓝,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一定是碱的溶液
5. 下列关于“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不使用酚酞,HCl就无法和NaOH反应
B. 酚酞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发生了中和反应
C. 滴加酚酞前溶液为无色,加入稀盐酸后溶液仍无色,说明没有发生反应
D. 若将酚酞换成石蕊,则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6.在NaOH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溶液,不断搅拌,用温度传感器记录滴加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根据图像可知酸碱中和反应可能放出热量
B.a、c两点时,溶液中的溶质相同
C.b点表示NaOH和H2SO4恰好完全反应
D.a点时的溶剂质量不等于d点时的溶剂质量
(6题) (7题)(8题)
7.已知硫酸钠溶液呈中性。如图所示,对“向10g10%稀硫酸中滴入10g10%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若滴入酚酞不变色,则证明有硫酸剩余
B.实验过程中溶液中硫酸根离子数目逐渐减少
C.滴完10g氢氧化钠溶液时烧杯内溶液温度最高
D.蒸发实验后溶液有晶体析出,不能证明两者发生反应
8.利用稀盐酸与NaOH溶液探究中和反应时,采用传感器测量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NaOH溶液中
B.滴加溶液为20 g时,反应放出的热量最多
C.滴加溶液为40 g时,烧杯内的溶液不能导电
D.M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
9.向一定量氢氧化钡溶液中不断滴入稀硫酸,以下图像不正确的是( )
A.B.
C.D.
10.为了证明NaOH溶液和稀盐酸发生了反应,小组同学设计实验,利用传感器测定的pH和温度随溶液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室温下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2)图2中M对应图1中的______(“a”或“b”“c”);
(3)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入c点溶液中,溶液呈______色;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实验是将稀盐酸逐滴滴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中
B.a点到b点pH变化的本质是H+和OH-发生反应
C.a点时,溶液中的Na+个数等于Cl-个数
D.b点时,参加反应的HCl与NaOH的质量比为36.5:40
11.化学实验小组三位同学在完成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从三个不同角度对其进行描述。图A是实际操作图,图B是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曲线,图C是微观粒子结合过程的图示。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变化对应的实验操作是将_____滴加到_____中;
(2)当滴入溶液的质量为ag时,溶液中溶质为_____(填化学式);
(3)b点溶液中主要的离子是_____(填离子符号);
(4)图C表示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图示,椭圆圈中应分别填写的粒子符号为____、____。
12.在研究酸与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想证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虽然无明显现象。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试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并得出有关结论。
【查资料】已知在盐酸或氯化钠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都会产生白色沉淀。
【设计实验】(1)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如图1)
当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__色,根据上述实验中颜色变化,可确定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探究上述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烧杯中的稀盐酸是否过量:
根据上述反应过程中溶液变成无色,不能确定稀盐酸是否过量,同学们又分别选取硝酸银溶液、紫色石蕊试液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判断并分析。
上述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方案一”或“方案二”)。
【实验延伸】(3)请你设计一个确定稀盐酸过量的实验方案,你选用的药品是_______,实验现象和结论是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交流与反思】(4)如图2是小明和老师一起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入稀盐酸时用数字化实验测定的反应溶液的温度和pH值变化曲线。请你思考:
①为什么0-as时pH值变化不大_______。
②请仔细观察图2,从中获得的一条信息是_______。
1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氢氧化钙与盐酸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忘记滴加指示剂,因而无法判断酸碱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于是他们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大胆提出猜想,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提出问题】该溶液中的溶质含有哪些成分?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猜想与假设】猜想 1:溶液中的溶质只有__________。
猜想Ⅱ:溶液中的溶质有 CaCl2、HCl
猜想Ⅲ:溶液中的溶质有 CaCl2、Ca(OH)2
猜想Ⅳ:溶液中的溶质有 CaCl2、Ca(OH)2、HCl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经过讨论,同学们直接得出猜想__________是不正确的。为了验证余下的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同学们又做了以下实验。
【进行实验】
实验②有气泡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拓展】还可以单独用下列哪种物质来证明上述猜想是正确的? _______.(填字母代号)
A.CuO B.AgNO3 C.NaOH D.NaCl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溶液
中性溶液
碱性溶液
酸性溶液
颜色
绿色
蓝色
黄色
n(H+)与n(OH-)的相对大小
溶液的酸碱性
n(H+)>n(OH-)
酸性
n(H+)=n(OH-)
中性
n(H+)<n(OH-)
碱性
加入稀盐酸的体积/mL
0
2
4
6
8
10
12
14
烧杯中溶液的pH
12.9
12.7
12.5
12.3
11.9
7.0
2.1
1.9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样,滴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稀盐酸过量
方案二
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
稀盐酸过量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________
猜想Ⅲ不正确
②再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里面加入适量碳酸钙
有气泡产生
猜想________不正确
猜想_______正确
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精品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下册<a href="/hx/tb_c9871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精品同步达标检测题</a>,文件包含第十单元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二酸碱度pH原卷版docx、第十单元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二酸碱度pH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精品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a href="/hx/tb_c9871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精品习题</a>,文件包含第十单元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原卷版docx、第十单元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a href="/hx/tb_c987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十单元 酸和碱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当堂达标检测题</a>,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