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原子的结构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原子的结构课后复习题,共8页。
【提分突破】
1、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He B.NH3 C.C60 D.NaCl
【答案】 D
【解析】
A、He为稀有气体,是有原子所构成的;
B、NH3是由分子所构成的;
C、C60 是由分子所构成的;
D、NaCl 是由Na+、CI-构成的:
故选D。
2、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如图是某同学学习物质结构层次后以氧气为例进行的梳理,下列选项中与a、c对应的是( )
A.原子核、核外电子 B.原子、核外电子
C.原子、原子核 D.核外电子、原子
【答案】B
【解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a是原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
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b是原子核,c是核外电子,观察选项,故选B。
3、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成了以锶原子做钟摆的“光晶格钟”,成为世界上最精确的钟.已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质子数为38,则这种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38 B.50 C.88 D.126
【答案】A
【解析】在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故选A。
4、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表示的意义是( )
A.氧原子核中有16个质子
B.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l6
C.氧原子的质量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
D.氧原子的质量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的16倍
【答案】D
【解析】A、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的等于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所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不能反应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6,故A说法错误;
B、原子质量是单位的,其单位为g,故B说法错误;
C、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而不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故C说法错误;
D、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故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的16倍,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5、如图为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氯原子的质子数为17 B.氯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电子
C.氯原子的第二层电子数为8 D.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答案】B
【解析】A、由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圆圈内的数字是17,该元素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故正确;
B、氯原子的最外层上电子数是7,大于4,在反应中易得到电子,故不正确;
C、由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氯原子的第二层电子数为8,故正确;
D、由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氯原子有三个电子层,故正确。
故选B。
6、下列微粒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
A.分子 B.原子 C.中子 D.离子
【答案】C
【解析】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中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故选:C。
7、对下列物质构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铜是由铜原子构成的金属单质
B.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气体单质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化合物
D.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化合物
【答案】D
【解析】
A、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说法正确;
B、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说法正确;
C、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化合物,说法正确;
D、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说法错误。故选:D。
8、某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后的结构示意图为,则x的值是( )
A. 14 B. 16 C. 18 D. 20
【答案】B
【解析】该图示是某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后状况,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6,依据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其核内质子数x为16。故选B。
9、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比原子大
B.水遇冷凝结成冰,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C.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答案】D
【解析】A.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但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其分子比构成它的原子大;如果分子中不含该原子,则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选项说法错误。
B.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选项说法错误;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但是原子仍然可以分,分成质子、中子和电子,选项说法错误;
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的,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
10、下面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①③化学性质相似 B.②为阴离子
C.③④属于同一种元素 D.③为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
【答案】B
【解析】A、元素的化学性质实质上是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①③均为原子,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也相似,故A选项正确;
B、②中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核外电子数是10,核内质子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因此②是阳离子,而不是阴离子,故B选项错误;
C、核内质子数相同的微粒是同一种元素,可以判断③④属于同一种元素,故C选项正确;
D、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数等于原子的电子层数,③是原子,且有三个电子层,因此③处在第三周期,故D选项正确。故选B。
11、已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用于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若一个该碳原子的质量为mkg,另一种原子的质量为nkg。则后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m/12 B.n/12
C.12m/n D.12n/m
【答案】D
【解析】将各数值带入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公式即可。
12、居里夫人在1898年从铀盐废料中提炼出镭.镭是具有放射性,会裂变成一个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的氡原子和一个具有2个质子和2个中子的氦原子,并放出热量,则镭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__,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答案】88;226
【解析】解:原子核分裂前后质子数与中子数不会改变,所以镭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86+2=88,中子数=136+2=138;相对原子质量=(86+2)+(136+2)=226. 故答案为:88;226.
13、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则钠原子的实际质量为 。钠原子核内有 中子。(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3.82×10-26kg,12。
【解答】设钠原子的实际质量是x
则有=23
x=3.82×10-26kg
由于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故钠原子的中子数=23-11=12;
14、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保持过氧化氢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
(2)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该粒子的符号是_____。
【答案】(1) H2O2:(2) Li。
【解析】(1)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保持过氧化氢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过氧化氢分子,其分子符号为H202。
(2)图中粒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 ,为锂原子, 其原子符号为Li。
15、小明同学对金属的有关化学性质进行梳理和总结。请完成下列问题。
(1)对图1中几种金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进行分析,发现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都 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变成阳离子,小明同学判断D和E的化学性质相似,他的依据是 ;
【答案】(1)少于;失去;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解析】(1)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都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小明同学判断D和E的化学性质相似,他的依据是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故填:少于;失去;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16、探秘物质的构成
科学理论的建立与发展是一代代科学家不懈努力的结果。人们对物质构成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
(1)原子的构成:汤姆森、卢瑟福等科学家都是根据实验证据进行推理,再用原子模型来表征原子的内部结构。
①汤姆森之前,科学家对原子的认识是________________。1897年,汤姆森在实验中发现所有原子都能释放出一种带负电的粒子,这种粒子就是________________。如果你在当时的实验现场,根据这一实验结果,你推理获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卢瑟福等科学家在汤姆森研究的基础上,根据a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结论,提出了原子的___________模型。
③在化学变化中,构成原子的微粒_____________不变,__________________可变。
【答案】(1).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不可再分 (2). 电子 (3). 原子可分,原子内部存在带正电荷的粒子 (4). 核式(有核行星) (5). 原子核(质子和中子) (6). 核外电子(或电子)
【解析】(1)①汤姆森之前,科学家对原子的认识是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不可再分。
1897年,汤姆森在实验中发现所有原子都能释放出一种带负电的粒子,这种粒子就是电子。原子能释放出电子,且原子不带电,故原子中含有带正电荷的粒子,故推理获得的结论是原子可分,原子内部存在带正电荷的粒子;
②卢瑟福等科学家在汤姆森研究的基础上,根据a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结论,提出了原子的核式(有核行星)模型;
③在化学变化中,构成原子的微粒原子核不变,核外电子可变。【模拟考场】
1、考古学家通过测定碳14的含量等方法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212万年。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6 B.8 C.14 D.20
【答案】A
【解析】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故A正确;
【解题技巧】熟练掌握在原子中的两个等量关系: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和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常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2、如图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获得的信息是( )
A.氧原子核内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0,核外电子数为8
B.氧原子核外第一层上有6个电子
C.氧原子的原子核在整个原子中所占体积极小
D.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
【答案】D
【解析】A、氧原子核内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为8,A不正确;
B、氧原子核外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故B不正确;
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体积极小,则氧原子的原子核在整个原子中所占体积极小,但是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得到该信息,故C错误;
D、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故D正确。故选D。
故选D。
【解题技巧】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3、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氢气 B.氯化钾 C.金刚石 D.二氧化碳
【答案】B
【解析】A、氢气(H2)是由氢气分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钾(KCl)是由钾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符合题意。
C、金刚石(C)是碳的一种单质,属于单质,故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CO2)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解题技巧】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认真分析测定相对原子质量的示意图,推断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
A.12 B.16 C.5 D.10
【答案】B
【解析】由左图,碳12原子的1/12与1个氢原子的质量相等,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个碳12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13个碳12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个碳12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4倍,则13个碳12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右图中,左盘上有1个碳12原子和个碳12原子,则左盘上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4=16;故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6。故选B。
【解题技巧】熟练掌握1、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公式,以及在原子中的等量关系: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与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常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 原子的结构一课一练,共15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原子的结构达标测试,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原子的构成,需要掌握的离子符号,离子符号的意义,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和联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