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三)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三)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
    • 解析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三)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三)化学试题(原卷版)第1页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三)化学试题(原卷版)第2页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三)化学试题(原卷版)第3页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三)化学试题(解析版)第1页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三)化学试题(解析版)第2页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三)化学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三)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三)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三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三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将对应的信息点涂黑,不按要求填涂的,答卷无效。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容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需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信息的传播离不开载体。下列信息传播的载体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竹简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A不合题意;
    B.书信即纸张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B不合题意;
    C.金锣主要成分是合金,属于金属材料,C不合题意;
    D.光导纤维主要成分是SiO2,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 我国践行科技兴国的发展战略,近年来收获了丰硕的科技成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沙漠、戈壁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可有效推进“双碳”目标实现
    B. 中国天眼传输信息所用的光纤材料是二氧化硅,光纤遇强碱会“断路”
    C. 磁悬浮列车中地板所用PVC塑料(聚氯乙烯)可由氯乙烯通过缩聚反应制得
    D. “鲲龙”水陆两栖飞机实现海上首飞,其所用燃料航空煤油属于混合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A.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可减少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有利于实现“双碳”目标,A正确;
    B.二氧化硅是制作光导纤维的主要材料,其能与强碱溶液反应,B正确;
    C.聚氯乙烯可由氯乙烯断裂碳碳双键,通过加聚反应制得,C错误;
    D.煤油是多种烃的混合物,属于混合物,D正确;
    故选:C。
    3. 茶文化是岭南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成果之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种茶时,用残茶、鱼腥水作有机肥,可补充茶树生长所需的N、P、K元素
    B. 采茶时,茶香四溢,体现了分子的热运动
    C. 制茶时,高温焖制的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D. 冲茶时,水是溶剂,茶叶是溶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A.残茶、鱼腥水富含N、P、K,可补充茶树所需,A项正确;
    B.茶香四溢是由于香味的分子运动到空气,B项正确;
    C.茶中的茶碱和酚类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C项正确;
    D.茶叶不溶于水不能说为溶质,D项错误;
    故选D。
    4. 检验黑木耳中铁离子的步骤为:灼烧黑木耳→加酸溶解→过滤→取滤液检验,所选择的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或操作不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在坩埚中灼烧黑木耳,故A正确;
    B.加酸后搅拌加快溶解,故B正确;
    C.过滤将不溶于水的物质除去,得滤液,故C正确;
    D.检验铁离子时胶头滴管不能插入试管内,故D错误;
    故选D。
    5. 下列措施中,不能增大反应速率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铁和稀盐酸反应制氢气时,用铁粉代替铁片
    B. 常温下用浓硫酸代替稀硫酸与铝反应制氢气
    C. 乙酸和乙醇进行酯化反应时采取加热措施
    D. H2O2分解制O2时加入少量MnO2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用铁粉代替铁片,可增大铁和稀盐酸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快制氢气的反应速率,A不符合题意;
    B.常温下,铝遇浓硫酸会发生钝化,不能制取氢气,B符合题意;
    C.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时,加热可增大反应物的能量,增大反应物分子发生有效碰撞的次数,从而加快反应速率,C不符合题意;
    D.MnO2是H2O2分解制O2的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 勤劳致富,越努力越幸福。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明矾净水的基本原理是明矾在水中能电离出铝离子,铝离子与水电离产生的氢氧根结合,产生氢氧化铝胶体,与明矾具有氧化性无关,A项中的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
    B.小苏打为NaHCO3,受热分解出CO2气体,可以用作发泡剂烘焙面包,B项中的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有关联;
    C.碳酸钠为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加热促进盐类的水解,油脂可以在碱性环境下水解生成具有可溶性盐和甘油,所以可以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去油污,C项中的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有关联;
    D.厨余垃圾含N、P等元素,是植物生成需要的元素,所以可以用厨余垃圾制肥料,,C项中的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有关联。
    答案选A。
    7.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点燃酒精灯,不能用一盏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这样容易倒出酒精引发火灾,A错误;
    B.托盘天平最多能精确到0.1g,无法称量10.05g固体,B错误;
    C.容量瓶检漏时要倒置容量瓶,根据是否流出液体检验其是否漏水,C正确;
    D.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缓慢倒入水中,而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D错误;
    故答案选C。
    8. 苯炔不对称芳基化反应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箭头b所示C-H键比箭头a所示C-H键活泼
    B. 苯炔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不与溴水反应
    C. 每个X、Y分子均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
    D. 1 ml Y与H2加成时,最多消耗H2分子数目约为2.408×1024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反应可知,箭头b所示C-H键断裂和苯炔发生了加成反应,说明箭头b所示C-H键比箭头a所示C-H键活泼,A正确;
    B.苯炔含有碳碳三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B错误;
    C.有机物X分子: ,有机物Y分子: ,均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C正确;
    D.酮羰基、苯环都能和氢气加成,则1mlY与H2加成时,最多消耗4mlH2,分子数目为2.408×1024,D正确;
    故选B。
    9. 化学创造美好生活。下列生产活动与对应化学原理有关联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白醋清洗水壶中的水垢是利用其酸性溶解水垢中的碳酸钙,不涉及消毒原理,故A错误;
    B.红酒中加入适量,是利用其还原性,作抗氧化剂,与漂白性无关,故B错误;
    C.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钠,高级脂肪酸钠可用于制造肥皂,故C正确;
    D.酒精对图书馆桌椅消毒是因其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与还原性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10. 中科院科学家设计出一套利用SO2和太阳能综合制氢方案,其基本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装置实现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 Pt电极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C. 电子流向:Pt电极→外电路→BiVO4电极
    D. BiVO4电极上的反应为SO-2e-+2OH-=SO+H2O
    【答案】C
    【解析】
    【分析】从图中可知,BiVO4上失电子生成,因此BiVO4为负极,Pt电极上H2O转化为H2,Pt电极为正极。
    【详解】A.该装置是原电池装置,将光能和化学能转化为电能,A正确;
    B.由分析知,Pt电极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正确;
    C.由分析知,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电子流向:BiVO4电极→外电路→Pt电极,C错误;
    D.BiVO4上失电子生成,碱性条件下电极反应式为SO-2e-+2OH-=SO+H2O,D正确;
    故选C。
    11. 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主族元素,在前三周期均有分布,基态X原子有四种不同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Y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其简单离子与Z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数;工业上常通过电解Z的氧化物制取其单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元素电负性:
    B. 简单氢化物的沸点:
    C. W2Y2和XY2都是极性分子
    D. Z同周期且第一电离能小于Z的元素有1种
    【答案】C
    【解析】
    【分析】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主族元素,在前三周期均有分布,则W为H元素;基态X原子有四种不同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则X为C元素;Y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其简单离子与Z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数,工业上常通过电解Z的氧化物制取其单质,则Y为O元素、Z为Al元素。
    【详解】A.金属元素电负性小于非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氧元素的非极性强于碳元素,则三种元素的电负性大小顺序为O>C>Al,故A正确;
    B.水分子能形成分子间氢键,甲烷不能形成分子间氢键,所以水分子的分子间作用力大于甲烷,沸点高于甲烷,故B正确;
    C.H2O2是极性分子,CO2是非极性分子,故C错误;
    D.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镁原子的3s轨道为稳定的全充满结构,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则元素第一电离能小于铝元素的只有钠元素,故D正确;
    故选C。
    12.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于H2SO4能与NH3反应生成NH4HSO4或者(NH4)2SO4,故NH3不能用浓H2SO4干燥,A不合题意;
    B.分别取相同体积0.1ml/L的CH3COOH溶液和盐酸,测定两者pH,测得前者pH大于1,后者等于1,即说明CH3COOH是弱酸,属于弱电解质,B符合题意;
    C.由于NaOH能与AgNO3反应生成黑色沉淀Ag2O,故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后加热,再滴加足量的HNO3酸化后滴加AgNO3溶液,若生成淡黄色沉淀,即可检验为溴代烃,C不合题意;
    D.向溶液中滴加几滴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几滴溶液,由于AgNO3溶液过量,生成黄色沉淀AgI,可能是Ag+与I-直接反应,也可能是AgCl转化为AgI,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 含氯化合物的反应具有多样性。下列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将通入冷的石灰乳中制备漂白粉:
    B. 向悬浊液中通入:
    C. 利用和浓盐酸反应制备:
    D. 将通入酸性溶液中制备:
    【答案】A
    【解析】
    【详解】A.石灰乳为悬浊液,在离子方程式书写不能拆,A错误;
    B.向悬浊液中通入反应方程式为AgCl+2NH3=[Ag(NH3)2]Cl,则其离子方程式为:,B正确;
    C.利用和浓盐酸反应制备的反应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故其离子方程式为:,C正确;
    D.将通入酸性溶液中制备的反应方程式为SO2+2NaClO3=2ClO2+Na2SO4,故其离子方程式为:,D正确;
    故答案为:A。
    14. 可逆反应NO2(g)+ CO(g) ⇌ CO2(g)+ NO(g) 反应过 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mlNO2与1mlCO混合经充分反应放热234 kJ
    B. 若反应开始时加入催化剂, 则使E1、E2都变大
    C. 正反应的活化能是134 kJ/ml
    D. 该反应的反应热⊿H = E2–E1
    【答案】C
    【解析】
    【详解】A、此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进行到底,因此1mlNO2与1mlCO混合充分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234kJ,故A错误;
    B、使用催化剂,降低活化能,E1和E2都降低,故B错误;
    C、根据图象,正反应的活化能是134kJ·ml-1,故C正确;
    D、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此反应是放热反应,△H

    相关试卷

    2024届广东省梅州市丰顺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四)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4届广东省梅州市丰顺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四)化学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5 Mg, 劳动开创未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五)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4届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五)化学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5 Fe-56 C-59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三)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4届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三)化学试题,共9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