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卷(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温馨提示:
1.化学试卷共两大题17小题,满分40分。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A1-27 S-32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 2024年春节期间,“哈尔滨”火爆出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冰雪大世界霓虹灯闪耀,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时发生化学反应并发光的性质
B. 游客滑雪时佩戴的头盔是用ABS塑料制作的,是利用其既轻便又坚固的特点
C. 接送游客的电动汽车在给电池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为电池中的化学能
D. 品尝特色美食“铁锅炖大鹅”,鹅肉能提供蛋白质、油脂等多种营养素
【答案】A
【解析】
【详解】A、稀有气体通电时放出有色光,此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说法错误;
B、游客滑雪时佩戴的头盔是用ABS塑料制作的,是利用其既轻便又坚固的特点,说法正确;
C、电动汽车在给电池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为电池中的化学能,说法正确;
D、鹅肉能提供蛋白质、油脂等多种营养素,说法正确;
故选:A。
2. 2024年3月22日,安徽省水利厅、合肥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节水中国行,安徽合肥"主题宣传活动在合肥开幕,活动以“美丽中国、节水优先”为主题。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A. 推广节水器具,引导公众节水意识
B. 禁止使用农药,防止湖水污染
C. 合理施用化肥,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D. 升级生产工艺,提高用水效率
【答案】B
【解析】
【详解】A、推广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引导公众节水意识,提高生活用水效率,符合这一主题,故A正确;
B、合理使用农药,即能增产,也可以防止湖水污染,不可能禁止使用农药,不符合这一主题,故B错误;
C、合理施用化肥,防止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体污染,符合这一主题,故C正确;
D、升级生产工艺,提高用水效率,节约用水,符合这一主题,故D正确。
故选B。
3. 钾是人体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中的重要成分之一,钾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钾的质子数、中子数皆为19B. 符号“2K”可表示两个钾元素
C. 钾原子原子质量为39.10D. 自然界中的钾很难以单质形式存在
【答案】D
【解析】
【详解】A、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而原子序数=原子的质子数,则钾原子的质子数为19,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中,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而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钾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39-19=20,故选项错误;
B、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几个原子,则符号“2K”可表示两个钾原子,故选项错误;
C、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中,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而不是”g“,常省略不写,所以钾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10,故选项错误;
D、钾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4. 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复杂化合物,如丙氨酸(C3H7O2N)。下列有关丙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个丙氨酸分子中含1个氧分子
B. 丙氨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7
C. 丙氨酸被氧化时放出能量可供人体活动需要
D. 丙氨酸在人体中代谢只生成CO2和H2O
【答案】C
【解析】
【详解】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不是含有1个氧分子,错误;
B、丙氨酸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7)=36:7,错误;
C、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复杂化合物,属于供能物质,丙氨酸被氧化时放出能量可供人体活动需要,正确;
D、丙氨酸中含有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丙氨酸在人体中代谢生成CO2、H2O和含氮化合物,错误;
故选:C。
5. 模型认知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建构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时气体的密度B. 金属的活动性
C. 溶液的pHD. 物质中氧元素质量分数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氮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所以常温常压时气体的密度由低到高为:N2
C、肥皂水显碱性,pH大于7;食盐水显中性,pH等于7;柠檬汁中含有酸性物质,显酸性,pH小于7;pH值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应是肥皂水、食盐水、柠檬汁,数轴表示不正确,故C错误;
D、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S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50%;C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100%≈72.8%,数轴表示不正确,故D错误。
故选B。
6. 氢氧化钠是实验室常用的化学试剂。下列有关氢氧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氢氧化钠易溶于水且溶解时可放出大量的热
B. 氢氧化钠不慎沾到皮肤上,先用水冲洗再涂稀盐酸
C. 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仅能发生物理反应
D. 氢氧化钠可用作CO2、HCl、NH3等气体的干燥剂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氢氧化钠易溶于水且溶解时可放出大量热,温度升高,故A正确;
B、氢氧化钠不慎沾到皮肤上,先用水冲洗再涂硼酸,故B错误;
C、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会吸水潮解,发生物理变化;也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发生化学变化,故C错误;
D、氢氧化钠能与CO2、HCl发生反应,不能干燥CO2、HCl,故D错误。
故选A。
7. 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对下列劳动教育中所涉及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用洗洁精和热水清洗餐具上的油渍,是因为洗洁精对油污有乳化作用,而不是溶解作用,说法错误;
B、做完饭后,关闭燃气阀门灭火,这是采用了隔绝氧气的原理来灭火,说法正确;
C、疏松的铁锈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能吸收空气的水蒸气,使铁制品生锈的速率加快,因此自行车部件生锈后要及时清除铁锈,说法正确;
D、碳酸氢钠受热时会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且碳酸氢钠能与面粉发酵产生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制作馒头时加含碳酸氢钠的发酵粉,能使馒头蓬松,说法正确;
故选A。
8. 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以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CH2O),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从图示中可看出各种分子间存在着间隔
B. 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和原子数目均没有改变
C. 变化中分子破裂成原子后重组成新分子
D. 该变化共生成了2种氧化物和1种单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甲醛和氧气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氧气过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从图示中可看出各种分子间存在着间隔,说法正确;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和原子数目均没有改变,说法正确;
C、由化学反应的实质可知,变化中分子破裂成原子后重组成新分子,说法正确;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氧化物,没有单质生成,说法错误;
故选:D。
9. 为了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A.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 探究铁生锈条件
C. 探究CO2部分性质D. 鉴别氯化铵和硝酸铵
【答案】C
【解析】
【详解】A、镁和氧气点燃生成氧化镁,该反应有气体参与,该反应没有在密封装置中进行,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设计不合理,不符合题意;
B、左边试管中的铁与水和氧气接触,生锈,右边试管中的铁只与水接触与,不能生锈,说明铁生锈需要氧气,不能确定铁生锈是否需要水,故选项设计不合理,不符合题意;
C、观察到下边木条先熄灭,上边木条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故选项设计合理,符合题意;
D、氯化铵和硝酸铵都属于铵态氮肥,都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氨气,氨气和水结合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都能使蘸有酚酞的湿润滤纸条变红色,不能区分两种物质,故选项设计不合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 小明同学在探究金属与酸的反应时,将足量镁片、铝片(均已去除氧化膜)分别与等浓度、等质量的稀盐酸反应(装置如图甲),用压强传感器测得装置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结束后二者产生氢气的体积相等
B. 曲线②为铝与盐酸反应的压强变化曲线
C. 反应结束后,消耗质量较多的金属是Mg
D. AB段下降的原因是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浓度逐渐减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图乙,反应结束后压强相等,生成氢气体积相等,正确;
B、金属活动性:镁>铝,镁和盐酸反应的速率更快,铝和盐酸反应的速率更慢,曲线②为铝与盐酸反应的压强变化曲线,正确;
C、最终压强相等,说明反应生成的氢气体积相等,相等体积的氢气质量相等,根据方程式: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
消耗镁的质量是24份,,消耗铝的质量是18份,反应结束后,消耗镁的质量较多,正确;
D、AB段下降的原因是完全反应后不再放热、温度逐渐恢复室温,也不再产生气体,气压减小,不正确。
故选:D。
11.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 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C. t2℃时,将20g甲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降温到t1℃,溶液仍不饱和
D. 将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不考虑水的蒸发),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必须指明温度,故A错误;
B、甲、乙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故B正确;
C、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甲物质达到饱和状态,将20g甲加入到50g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甲的溶解度为3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30g甲物质达到饱和状态,所以5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15g甲物质,降温后有晶体析出,得到饱和溶液,故C错误;
D、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将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不考虑溶剂的挥发),甲的溶解度增大,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组成不变,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12. 如图是研究燃烧条件的创新实验,已知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为40℃、24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且隔绝氧气
B. 该实验只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
C. 步骤Ⅱ中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 拔掉塞子的目的使热水顺利进入下管中
【答案】B
【解析】
【详解】A、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且对白磷隔绝了氧气,正确;
B、步骤Ⅰ中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但未与氧气接触,不燃烧;红磷与氧气接触,但温度未达到着火点,不燃烧;步骤Ⅱ中白磷与空气(或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能燃烧,对比可知燃烧需要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错误;
C、步骤Ⅱ中白磷与空气(或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能燃烧,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正确;
D、拔掉塞子,使内外压强相等,目的是使热水顺利进入下管中,正确;
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广泛应用于化工、纺织、造纸、军工、电子、航天、医药、建筑及环境保护等行业。由于双氧水分子结构的低对称性及过氧键的存在,造成双氧水容易发生自分解反应。高浓度双氧水溶液对杂质特别敏感,如pH值、温度、光、少量金属离子(如Cu2+等),都能大大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率与pH的变化关系如图甲。60℃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变化与加入不同浓度Cu2+关系如图乙。
(1)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2)储存溶质质量分数为10.9%的H2O2溶液的最佳pH范围为______(填序号)。
A. pH<2.5B. 2.5
(3)过氧化氢在加热到153℃以上,会发生强烈的爆炸性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根据图乙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答案】(1)-1 (2)C
(3)
(4)60℃时,Cu2+浓度越大,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越快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过氧化氢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设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2+2x=0,x=-1;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储存溶质质量分数为10.9%的H2O2溶液的最佳pH范围为3.5<pH<4.5,此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率最小,故填C;
【小问3详解】
过氧化氢在加热到153℃以上,会发生强烈的爆炸性分解,分解为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根据图乙可得出的结论是60℃时,Cu2+浓度越大,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越快。
14. 某小组运用下图装置制取气体并探究其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A中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氢气,装置中有一处错误,应改正为______。
(3)探究小组用改进后装置B制取氢气,用装置C收集氢气,气体应该从______(填“b”或“c”)通入,点燃氢气前进行的操作______。
【答案】(1) ①. 铁架台 ②.
(2)将长颈漏斗下端伸入液面以下
(3) ①. c ②.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铁架台;
A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反应制取气体,适用于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氢气,长颈漏斗下端在液面以上,反应生成的气体会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应改正为:将长颈漏斗下端伸入液面以下;
【小问3详解】
用装置C收集氢气,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从c通入;
氢气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点燃氢气前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5.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废CuO(含FeO、Fe2O3杂质)制备胆矾晶体(CuSO4·5H2O),经历下列过程(已知Fe3+在pH=5时沉淀完全,Fe2+能被H2O2氧化为Fe3+):
(1)农业上常用______(填名称)和胆矾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波尔多液不能用铁桶盛放的原因______。
(2)写出步骤①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任写一个即可)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3)溶液Ⅱ中的存在的阳离子有______(填离子符号)。
【答案】(1) ①. 氢氧化钙 ②. 铁能与硫酸铜反应
(2) ①. #### ②. 复分解反应
(3)Fe3+、Cu2+、H+
【解析】
【小问1详解】
农业上常用氢氧化钙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铁能与硫酸铜反应,故波尔多液不能用铁桶盛放;
【小问2详解】
步骤①加入过量硫酸,CuO、FeO、Fe2O3均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盐和水。相关方程式如下:
CuO、FeO、Fe2O3均为金属氧化物,与硫酸的反应为两种化合物反应,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
【小问3详解】
步骤①后溶液中含有CuSO4、FeSO4、Fe2(SO4)2、H2SO4,溶液Ⅰ中含有的阳离子有Cu2+、Fe2+、Fe3+、H+,步骤②加入H2O2后,Fe2+被H2O2氧化为Fe3+,则溶液Ⅱ中含有Cu2+、Fe3+、H+。
16. “围炉煮茶”成为一种休闲生活方式。实践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茶的冲泡和茶中所含元素等展开了项目化学习之旅。
任务一:泡茶
【学习实践】茶艺师展示了茶文化内涵与礼仪相结合的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茶艺,同学们了解到泡茶主要过程如下:
【交流讨论】
(1)冲泡茶叶需高提水壶,水自高点下注,使茶叶在壶内翻滚散开,高冲的作用相当于实验基本操作______。(填序号)
A. 蒸发B. 搅拌C. 升华
(2)倒出茶汤后,趁热闻香。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趁热闻香识茶的原理______。
任务二:茶中某些营养元素的鉴定
鉴别茶叶中某些元素采用灰化法,高温灼烧目的是为了去除茶叶中大量的有机物留下无机成分,无机成分中含大量K+、Ca2+、Fe3+、Mg2+等离子,主要操作步骤如下所示:
(3)茶叶中的无机成分中能预防贫血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名称)。
(4)写出步骤3中鉴别Ca2+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茶叶中含有大量Ca2+和Mg2+,能用其它方法证明吗?写出你的方案:______。
任务三:认识茶垢剂中的过碳酸的
茶具泡茶久了,会附着着很多茶渍,可用茶垢剂除去。茶垢剂的主要成分为过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4,还含有少量不溶于水和酸的杂质。过碳酸钠是一种白色粉末,易潮解;常温下与水生成Na2CO3和H2O2,进而缓慢产生氧气;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O2、H2O和NaCl,有关化学方程式:。
某化学小组利用下图装置对茶垢剂产品中过碳酸钠质量分数进行测定。
(6)小芳认为测定装置④中收集O2的体积转化为氧气质量可计算样品中过碳酸钠质量分数,小晨认为测定装置②增重的质量可计算样品中过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你同意哪位同学的方案,理由是:______。
(7)请你再设计一种简单方法测定茶垢剂中过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
(8)下列物质能使茶垢剂失效的是______。(填序号)
A. 硫酸B. 氢氧化钙C. 二氧化锰D. 氯化钠
【答案】(1)B (2)分子在不断运动
(3)铁 (4)
(5)取少量茶叶高温灼烧后的无机成分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Mg2+,然后过滤,取滤液于另一试管中滴加几滴碳酸钾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Ca2+
(6)同意小芳同学的方案,因为浓盐酸易挥发,产生的氯化氢气体被装置②吸收;二氧化碳气体逸出时带出的水蒸气在装置②中冷凝而被吸收;装置①、②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装置②吸收,都会导致通过测定装置②增重的质量计算样品中过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的结果不准确,而装置④中收集的O2已经经过装置②吸收氯化氢和二氧化碳,装置③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吸收完全,此时氧气较纯净,计算样品中过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的结果准确
(7)测定装置⑤中排出水的体积,即为收集O2的体积,再转化为氧气质量可计算样品中过碳酸钠质量分数 (8)ABC
【解析】
【小问1详解】
高冲能使茶叶在壶内翻滚散开,使物质充分接触,其作用为搅拌,故填B;
【小问2详解】
从微观角度分析,“闻香识茶”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引起香味的分子四处扩散;
【小问3详解】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缺铁会引起贫血,故能预防贫血的是铁元素;
【小问4详解】
步骤3中鉴别Ca2+发生的是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5详解】
茶叶中含有大量Ca2+和Mg2+,可用以下方法鉴别:取少量茶叶高温灼烧后的无机成分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Mg2+,然后过滤,取滤液于另一试管中滴加几滴碳酸钾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Ca2+;
【小问6详解】
同意小芳同学的方案,因为浓盐酸易挥发,产生的氯化氢气体被装置②吸收;二氧化碳气体逸出时带出的水蒸气在装置②中冷凝而被吸收;装置①、②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装置②吸收,都会导致通过测定装置②增重的质量计算样品中过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的结果不准确,而装置④中收集的O2已经经过装置②吸收氯化氢和二氧化碳,装置③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吸收完全,此时氧气较纯净,计算样品中过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的结果准确;
【小问7详解】
测定装置⑤中排出水的体积,即为收集O2的体积,再转化为氧气质量可计算样品中过碳酸钠质量分数;
【小问8详解】
茶垢剂的主要成分为过碳酸钠,常温下与水生成Na2CO3和H2O2,
A、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符合题意;
C、二氧化锰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符合题意;
D、氯化钠不和碳酸钠以及过氧化氢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填ABC。
17. 碳化铝(Al4C3)主要用作甲烷发生剂,在冷水中与水反应会产生甲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计算:
(1)若用碳化铝与水完全反应产生4.8kg甲烷,求理论上需要碳化铝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2)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是家庭日常生活的常用燃料,有时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需要进行的调整是______。(填序号)
A. 增大进风(空气)口B. 增大进气(燃气)口
【答案】(1)解:设理论上需要碳化铝的质量为x。
x=14.4kg
答:理论上需要碳化铝的质量为14.4kg。
(2)A
【解析】
【小问1详解】
见答案;
【小问2详解】
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说明燃气燃烧不充分,需提供充足氧气,则需要进行的调整是增大进风(空气)口,故填A。选项
劳动教育内容
化学知识
A
用洗洁精和热水清洗餐具上的油渍
能促使油渍快速的溶解于水
B
做完饭后,关闭燃气阀门灭火
隔离可燃物
C
自行车部件生锈后要及时清除铁锈
疏松的铁锈能使铁制品生锈的速率加快
D
制作馒头时加含碳酸氢钠的发酵粉
制作馒头过程中产生CO2能使馒头蓬松
2024年安徽省蚌埠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安徽省蚌埠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安徽省蚌埠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安徽省蚌埠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实验中学中考化学二模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实验中学中考化学二模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实验中学中考化学二模卷原卷版docx、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实验中学中考化学二模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卷: 这是一份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卷,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