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模拟预测卷(三)
展开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两大题。满分50分,考试用时50分钟。
2.答第Ⅰ卷(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第Ⅱ卷(非选择题)时,答案用0.5毫米黑色笔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Al-27 Mg-24 S-32 Cl-35.5 Fe-56 Zn-65 Cu-64 Ba-137
一、选择题(共24分)
1.(本题3分)《本草纲目》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介绍了豆腐的制作方法。如今,豆腐已经成为了一道家喻户晓的美食。下列豆腐制作过程没有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浸泡豆子B.磨制豆浆C.蒸煮豆浆D.压制成型
【答案】C
【详解】A、浸泡豆子时没有生成新物质,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B、磨制豆浆时没有生成新物质,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C、蒸煮豆浆时,豆子中的蛋白质发生变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
D、压制成型时,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故选C。
2.(本题3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AB.BC.CD.D试卷源自 每日更新,汇集全国各地小初高最新试卷。【答案】C
【详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标签没有向着手心,不符合题意;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本题3分)如图为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分别代表碳原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
B.在三种物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都不相同
C.三种物质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的产物都不同
D.三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它们的性质也相同
【答案】B
【详解】A、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C60是由C60分子构成,故A错误;
B、金刚石是空间网状结构,石墨是层状结构,C60呈足球形状,三种物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都不相同,故B正确;
C、三种物质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故C错误;
D、三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但三种物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都不相同,它们的物理性质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4.(本题3分)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B.BC.CD.D
【答案】B
【详解】A、放入适量稀盐酸,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不但除去了杂质,也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
B、除去粗盐中的泥沙,泥沙难溶于水,可通过溶解、过滤,除去泥沙,然后蒸发,得到精盐,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无法被点燃,不符合题意;
D、加入过量的硫酸钠溶液,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过滤,除去硫酸钠,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本题3分)中国科学家成功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乙烯(C2H4),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乙烯由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
C.生成物均为氧化物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3
【答案】D
【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详解】A、化合反应的特点为“多变一”,该反应生成物为两种,不符合化合反应的特点,故A错误;
B、乙烯由乙烯分子构成,一个乙烯分子由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故B错误;
C、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C2H4中不含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氧化物,故C错误;
D、由上述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3,故D正确。
故选D。
6.(本题3分)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B.BC.CD.D
【答案】B
【详解】A、等质量的铁粉、铁块分别滴加等体积的稀盐酸、稀硫酸,实验过程中存在金属的颗粒大小不同,酸的种类不同两组变量,实验不能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比较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等质量的碘分别滴加适量汽油、蒸馏水,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
C、探究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分别向银丝、铜丝加入相同体积的硫酸亚铁溶液,银丝、铜丝表面没有明显现象,证明铜、银金属活动性比铁弱,无法验证银、铜金属活动性强弱,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左侧试管铁钉与水、空气接触,右侧试管铁钉只与水接触,探究铁生锈需与空气接触,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7.(本题3分)下图是初中化学最常见的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图,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够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直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可以是碳酸钠,Y可以是氢氧化钙溶液
B.X与BaCl2,X与Y反应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C.图中发生的反应均无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D.将Y换成氢氧化钠,图中物质之间反应关系也成立
【答案】D
【详解】A.若X是碳酸钠,Y是氢氧化钙溶液,则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钙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符合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图,故选项说法正确;
B.若X为碳酸钠,Y为氢氧化钙,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故选项说法正确;
C.若X是碳酸钠,Y是氢氧化钙溶液,除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其他反应均属于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的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D.将Y换成氢氧化钠,X为碳酸钠,碳酸钠与氢氧化钠不能发生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8.(本题3分)某实验小组用一定量大理石(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和溶质质量分数为的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后,将反应后的剩余物过滤(不考虑溶质损失),向滤液中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的碳酸钠溶液,测得滤液的与加入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产生的质量为
B.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C.a点对应的溶液中有两种溶质
D.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B
【详解】A.设与碳酸钠反应的盐酸中溶质HCl的质量为x。
解得:x=0.73g
则与大理石反应的HCl的质量为:30g×7.3%-0.73g=1.46g
设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产生的质量为y。
解得:y=0.88g
故A错误。
B. 分析图可知,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为NaCl,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守恒,HCl中氯元素质量与NaCl中氯元素质量相等,设NaCl的质量为z,则:
解得:z=3.51g
故B正确。
C.a点对应溶液小于7,说明a点对应的溶液中有HCl、NaCl、CaCl2三种溶质,故C错误;
D.溶液小于7,说明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后,稀盐酸过量,滤液中含有HCl、CaCl2,加入的碳酸钠先与HCl反应,HCl反应完后,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溶液在该阶段呈中性,所以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D错误。
故选:B。
第II卷(非选择题)
未命名
二、填空与简答(共13分)
9.(本题3分)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双碳”是涉及我国发展的重要议题。在现实生活中,发电厂烧煤、汽车燃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到大气中,让“天上”的二氧化碳越来越浓,导致地球的热量无法向太空扩散,地球的气温便会越来越高。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向全世界宣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也就是说,到2030年,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力争不再增加;到2060年,二氧化碳要争取实现零排放。
(1)与传统航空煤油相比,使用生物航空煤油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防止 进一步增强。
(2)从微观角度分析气态二氧化碳易被压缩的原因: 。
(3)氢能源将成为“碳中和”战略中的核心一环,其优点有 。
【答案】(1)温室效应
(2)气态二氧化碳分子间隔很大,容易被压缩
(3)产物为水,不产生二氧化碳
【详解】(1)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引起温室效应加剧,使用生物航空煤油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
(2)分子之间有间隔,且气体分子间隔较大容易被压缩,所以气态二氧化碳易被压缩;
(3)氢气燃烧只生成水,不产生二氧化碳,且氢气的热值高,所以氢能源将成为“碳中和”战略中的核心一环。
10.(本题4分)宋代《开宝本草》中记载了KNO3的获取方法:“……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冬月有晶体析出的原因是 。
(2)如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
①20 ℃时,KNO3的溶解度为 g。
②NaCl中混有少量KNO3,提纯NaCl可采用的方法是溶解,蒸发结晶、 (填“趁热过滤”或“冷却后过滤”)。
③50 ℃时,分别将17.1 g KNO3和17.1 g NaCl 加入 20.0g水中,充分溶解。下列关于所得两种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均是饱和溶液 B.NaCl饱和而KNO3不饱和
C.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溶质的质量分数:KNO3>NaCl
【答案】(1)冬月温度低,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小而结晶析出固体
(2) 31.6 趁热过滤 AD
【详解】(1)冬季气温低,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温度越低溶解度越低,越容易析出晶体;
(2)①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20℃,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
②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蒸发结晶时,趁热过滤;
③5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85.5g,20g水中只能溶解17.1g硝酸钾,恰好饱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36.0g,20g水中,不能全部溶解是饱和溶液;
故AD正确。
11.(本题6分)小明利用稀硫酸与生锈的铁屑(含铁和氧化铁)反应制取硫酸亚铁,其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Fe2(SO4)3+Fe=3FeSO4。
(1)步骤①中有气泡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操作a的名称为 ,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步骤②中加入过量铁粉的目的是 。
(4)步骤②中所涉及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答案】(1)Fe+H2SO4=FeSO4+H2↑
(2) 过滤 引流
(3)将硫酸铁完全转化为硫酸亚铁
(4)化合反应
【详解】(1)步骤①中有气泡生成的反应为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操作a是将固体和液体进行分离,操作为过滤,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液体溅出;
(3)根据化学方程式Fe2(SO4)3+Fe=3FeSO4可知,步骤②中加入过量铁粉的目的是将硫酸铁完全转化为硫酸亚铁;
(4)步骤②中,发生的反应为铁和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三、科学探究题(共8分)
12.(本题8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燃烧的条件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验。
【查阅资料】白磷易燃,标准大气压下,着火点为 40℃;红磷的着火点为 240℃。
实验 1:利用如图一所示微型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
【探究 1】挤压左边滴管,一段时间后,加热燃烧管至 260℃以上,白磷和红磷均不燃烧。
(1)从燃烧条件角度分析,白磷和红磷均不燃烧的原因是 ;
【探究 2】微热燃烧管至 a℃,一段时间后,挤压右边滴管,白磷迅速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2)该实验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则 a 为 (填字母)。
A.25℃B.80℃C.260℃
【探究 3】实验步骤:①在燃烧管中仅加入镁条,挤压右边滴管并引燃,镁条燃烧。
②挤压左边滴管,一段时间后镁条仍能继续燃烧,生成物除白色的氧化镁外,还有一种黑色固体。
(3)通过这一现象可知,燃烧 (填“一定”或“不一定”)需要氧气。金属镁着火时, (填“能”或“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4)写出步骤②中镁条继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实验 2:如图二,分别加热蘸酒精的棉球和蘸水的棉球,观察到 A 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B 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继续加热较长时间,观察到 B 中蘸水的棉球也会燃烧。
(5)请从燃烧的角度解释最终 B 中蘸水的棉球也会燃烧的原因: 。
【答案】(1)可燃物没有与氧气接触
(2)B
(3) 不一定 不能
(4) 2Mg+CO22MgO+C 置换反应
(5)棉球为可燃物,加热一段时间后水完全蒸发完,棉球温度达到着火点,在空气中燃烧
【详解】(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与二氧化碳,则挤压左侧滴管,反应后装置中充满CO2,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则红磷与白磷都不能燃烧;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水与氧气,反应后装置中红磷、白磷与氧气接触,观察到装置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白磷易燃,着火点为 40℃,红磷的着火点为 240℃,则该反应中温度a在40℃-240℃之间,故选B;
(3)挤压右侧滴管,过氧化氢分解产生O2,引燃镁条,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挤压左侧滴管,稀盐酸与石灰石中碳酸钙反应生成CO2,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镁条继续燃烧没有熄灭,则证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根据上述分析可知镁能在CO2中燃烧,则镁着火时不能用CO2灭火;
(4)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与一种黑色的固体,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发生变化,则该黑色的固体为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2MgO+C;
(5)水不具有可燃性,则加热B中棉球上的水不会燃烧,加热较长的时间后,棉球中的水蒸发完,棉球为可燃物,则棉球温度达到着火点后,在空气中能燃烧。
四、计算题(共5分)
13.(本题5分)为了测定一瓶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出50克该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你仔细分析此关系图,并进行计算:
(1)当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克时,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2)计算参加反应的硫酸铜的质量。
【答案】(1)25
(2)解:设参加反应的硫酸铜的质量为x。
答:参加反应的硫酸铜的质量是8g。
【详解】(1)根据图像,当滴入氢氧化钠溶液25克时,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2)见答案。A.点燃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稀释浓硫酸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
放入适量稀盐酸
B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溶解、过滤、蒸发
C
除去 CO2中 CO
点燃该混合气体
D
除去 NaCl 溶液中的 BaCl2
加入过量的Na2SO4溶液,过滤
A.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B.比较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C.探究Fe、Cu、Ag的金属活动性
D.探究铁生锈需与水接触
19,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模拟预测卷(三)(2): 这是一份19,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模拟预测卷(三)(2),共5页。
19,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模拟预测卷(三)(1): 这是一份19,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模拟预测卷(三)(1),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第Ⅱ卷时,答案用0,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1 g KNO3和1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六): 这是一份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六),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