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押选择04 水循环与水量平衡-2024年高考地理押题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押选择04 水循环与水量平衡-2024年高考地理押题(原卷版).docx
    • 解析
      押选择04 水循环与水量平衡-2024年高考地理押题(解析版).docx
    押选择04 水循环与水量平衡-2024年高考地理押题(原卷版)第1页
    押选择04 水循环与水量平衡-2024年高考地理押题(原卷版)第2页
    押选择04 水循环与水量平衡-2024年高考地理押题(原卷版)第3页
    押选择04 水循环与水量平衡-2024年高考地理押题(解析版)第1页
    押选择04 水循环与水量平衡-2024年高考地理押题(解析版)第2页
    押选择04 水循环与水量平衡-2024年高考地理押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押选择04 水循环与水量平衡-2024年高考地理押题

    展开

    这是一份押选择04 水循环与水量平衡-2024年高考地理押题,文件包含押选择04水循环与水量平衡-2024年高考地理押题原卷版docx、押选择04水循环与水量平衡-2024年高考地理押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东南部,是世界上容量最大、最深的淡水湖,总蓄水量为23.6万亿立方米。沿岸有336条入湖河流,但仅有一条安加拉河流出。一年中贝加尔湖参与水循环的水量很少,湖水量常年处于动态变化平衡之中,下图示意且加尔湖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贝加尔湖湖水最直接、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 )
    A.大气降水B.地下水C.冰雪融水D.河流水
    2.推测每年贝加尔湖参与水循环的水量较少的主要原因有( )
    ①纬度高,气温低,冰封时间长,蒸发量小②流域面积小,湖泊南北狭长,湖水流速慢
    ③出湖河流少,流量很小,深层水体流出少④湖泊深度大,容量大,深层湖水难以上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贝加尔湖水量常年处于动态平衡中,说明( )
    A.平均每年降水量和蒸发量相等B.平均每年收入量和支出量相等
    C.平均每年径流量和蓄水量相等D.平均每年下渗量和融水量相等
    长白山天池区是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的发源地,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对天池区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天池为一火山口湖,从天文峰与龙门峰之间的缺口流出,形成长白瀑布。下图示意天池区地质结构与地下水流动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研究水量平衡时,天池水系统的支出方式主要有( )
    ①林地蒸腾 ②天池瀑布流出 ③水面凝结 ④天池水面蒸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环天池地表分水岭外侧的地下水可以跨越地表分水岭的限制补给天池,主要原因是( )
    A.断裂导水B.地势高差C.水汽输送D.侵入岩多
    第聂伯河(下图)发源于俄罗斯瓦尔代丘陵南部混交林地带的沼泽地,河流先由北向南流,至基辅转向东南流,到达扎波罗热后再转向西南流,先后流经俄罗斯的斯摩棱斯克州、白俄罗斯和乌克兰,最后在赫尔松西南30千米处注入黑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第聂伯河参与的水循环的主要类型是( )
    A.海上内循环B.陆地内循环C.海陆间循环D.大气内循环
    7.第聂伯河对乌克兰的地理意义有( )
    ①为当地提供丰富的水资源②促进水体更新③增加降水量④提高植被覆盖率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不透水面是指诸如屋顶、沥青或水泥道路以及停车场等具有不透水性的地表面,与透水性的植被和土壤表面相对。下图为广州市部分城区2000—2017年不透水面面积统计图。完成问题。
    8.广州市部分城区不透水面面积变化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是( )
    A.城市储水更多B.水汽蒸发不变C.地下径流减少D.地表汇水加快
    9.针对城市不透水面增加给城市带来的不利影响,下列改善措施有效的是( )
    A.增加高层建筑数量B.完善城市排水系统
    C.抬高道路路基高度D.改变公园树木种类
    地表蒸散是指地表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的总和,在干旱地区90%以上的降水以蒸散的形式返回到大气中。格尔木河是柴达木盆地的第二大河,自昆仑山流出后,经山前戈壁砾质平原区,后穿过绿洲平原至洪积扇前缘,流经盐沼平原区,最终汇入达布逊盐湖。下图示意格尔木河流域地貌区分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推测格尔木河流域各地貌分区地表蒸散量的排序是( )
    A.山前戈壁砾质平原>绿洲平原>盐沼平原>盐湖区
    B.盐湖区>盐沼平原>绿洲平原>山前戈壁砾质平原
    C.盐沼平原>盐湖区>山前戈壁砾质平原>绿洲平原
    D.绿洲平原>盐沼平原>盐湖区>山前戈壁砾质平原
    11.山前戈壁砾质平原土壤结构对水循环影响最显著的环节是( )
    A.下渗B.水汽输送C.蒸腾D.降水
    北京时间2023年8月,华北多地遭遇强降雨,极端天气造成洪涝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城市可采用建设海绵城市的方式,减少城市内涝。“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干旱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为“海绵城市模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从水循环的角度来看,造成此次自然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
    ①蒸发减小 ②降水增多 ③地表径流增多 ④下渗增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3.建设“海绵城市”可以( )
    ①减轻城市交通压力 ②加剧城市热岛效应
    ③补充城市水源 ④提高城市防洪能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雨滴落地后在地表的移动轨迹称为“雨足迹”。通过地理信息技术模拟“雨足迹”,能够还原自然雨水轨迹,科学构建城乡一体、有机联系的城市复合生态廊道。下图示意湖北省建始县局部地区“雨足迹”的主要汇水路径。建始县通过对“雨足迹”的改造力图塑造健康的城市水循环,减轻旱涝灾害对城市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雨足迹”主要汇水路径可能有( )
    ①河流②街道③芦苇荡④连片农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5.对城市“雨足迹”的改造主要影响水循环的( )
    A.蒸发B.大气降水C.下渗D.水汽输送
    福寿沟位于江西赣州老城区地下,是前人利用地势高差修建的排水系统。福寿沟内连水塘,外通江河,沟口装有可自动关闭的单向水窗。下图示意赣州古城排水系统,该系统符合海绵城市理念,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赣州古城排水系统的治水智慧体现在( )
    ①利用地势高差,加快了城内雨水外排速度②城内修建水塘,暴雨时可蓄积雨水
    ③设计地下排水系统,将雨水及时排入江河④修缮护城河,从源头控制降水,减少地表径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7.福寿沟单向水窗的作用是( )
    A.沟内水位低于河水水位时,水窗打开,排出过量雨水
    B.沟内水位高于河水水位时,水窗关闭,排出过量雨水
    C.河水水位高于沟内水位时,水窗关闭,防止河水倒灌
    D.河水水位低于沟内水位时,水窗打开,防止河水倒灌
    植被护坡作为坡面保持水土以及涵养水源的有效措施,已逐渐成为公路和铁路路基重要的护坡形式。为了更好地了解不同植被在削减坡面径流、减少土壤侵蚀的作用效果,研究人员通过观测,记录了3种下垫面类型坡面在不同强度的降雨中初始产流时间,探索其中的规律,从而进一步探索路基坡面植被对降雨径流泥沙的调控能力。右图示意不同降雨强度下垫面初始产流时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下列关于产流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草坡面产流时间晚于裸露坡面B.灌草坡面产流时间晚于植草坡面
    C.降雨强度越大,初始产流时间越早D.相同坡面产流时间与降雨强度负相关
    19.灌草对产流时间产生影响的原因是( )
    A.增加了地表粗糙度B.植物吸收雨水
    C.雨水下渗速度变慢D.蒸腾作用增强
    位于中亚的某内陆咸水湖,拥有较丰富的湿地和动植物资源,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显著。湖滨地下水与湖泊互为补给,但补给量较少。下图示意该湖泊1961-2020年各时期入湖地表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20.引起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气温B.降水量
    C.蒸发量D.地表径流量
    21.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2000年以来该湖泊湖岸地区( )
    A.沙尘天气增多B.灌溉面积扩大
    C.湖岸线较稳定D.绿洲面积增加
    红河三角洲是越南北部的主要经济区域,拥有河内市、海防市等重要城市和港口。该地区大规模开采地下水,诱发了地面沉降。下图示意红河三角洲部分地区地面沉降易发程度分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该地区大规模开采地下水的主要原因是( )
    ①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②地表水盐度较高
    ③地表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 ④土地荒漠化严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3.与兴安省相比,南定省、太平省地面沉降危害更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易受海平面上升影响B.防治力度较小
    C.均为地面沉降高易发区D.流水侵蚀加剧
    24.该地区为防治地面沉降,短期内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
    A.增加上游植被覆盖率B.修建调水工程
    C.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D.人工回灌地下水
    雨幡是未及地的雨是雨滴在没落地之前就已经蒸发(升华)。因为悬挂于云底的丝缕条纹状雨滴或冰晶,随云飘荡,形似旗幡,从而得名雨幡。在有雨幡的对流云下,有时会有强烈的下沉气流,在触地后迅速向四周扩散,产生8级以上的雷暴大风,这股下沉气流为“下击暴流”下击暴流属于突发性、局地性、概率小、强对流天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雨幡出现概率高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6.作为风暴摄影师,拍摄雨幡更适合选择在( )
    A.西北高海拔或草原地区B.东北平原
    C.西南云贵地区D.东部沿海平原
    27.雨幡出现时的天气和大气状况( )
    A.晴天、湿度大B.晴天湿度小C.阴天、湿度大D.阴天湿度小
    生产活动的水足迹是指支持一个国家(地区)在其本地进行产品生产与服务供给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淡水资源量.绿水足迹指产品(主要指农作物)生产过程中蒸腾的雨水资源量,对农作物而言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雨水被蒸腾的量.读我国部分省、市、自治区生产活动水足迹组成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8.导致新疆和海南绿水足迹差异显著的原因可能是( )
    ①新疆的年降水量小于海南 ②海南的年平均气温高于新疆
    ③海南的耕地面积大于新疆 ④新疆的农作物以耗水量大的品种为主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9.在山西省,下列措施中使绿水足迹中生产性绿水比重提高最多的是( )
    A.打坝建库B.覆膜种植农作物C.植树造林D.修建梯田
    2021年8月,高225米的“世界第一高”冷却塔在我国北方某电厂落成。该冷却塔采用自然通风技术,可达到节约能源、循环利用水资源的效果。其工作原理是发电产生的热水进入冷却塔,经喷淋系统向下喷洒的过程中,周围冷空气自动被吸入塔内,冷却喷淋的热水。图为冷却塔基本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0.该冷却塔自然进风口应位于图中( )
    A.①B.②C.③D.④
    31.冷却塔中的挡水器起到减少水损失的作用,与其原理类似的水循环环节是( )
    A.降水B.蒸发C.水汽输送D.径流输送
    32.发电功率相同的情况下,该电厂冷却塔工作效果最好的季节及原因是( )
    A.春季风力较强劲B.夏季阴雨天数多
    C.秋季昼夜温差大D.冬季内外温差大
    土壤蒸散是土壤水分支出的主要方式。图示意祁连山某流域内(海拔2600-3800m)林地和草地土壤实测蒸散对比和降水运月分配。该流域主要补给水源是降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3.草地土壤水分含量最多和最少的月份分别是( )
    A.2月和10月B.8月和12月C.5月和7月D.12月和7月
    34.对比林地和草地的土壤蒸散量7月份差值较大,而冬季几乎相等。与此密切相关的是( )
    A.降水变化B.最大风速C.气温高低D.生物节律
    35.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祁连山各个流域地表蒸散量的调查和研究,该数据最可能用于( )
    A.获取各流域内气象监测预报的详细实料
    B.摸清各流域内水循环的动态变化状况
    C.掌握各流域内农田水利设施工程建设动态
    D.提取各流域内土壤肥力变化数据
    硝态氮的迁移运动是农业面源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为获取黑土区坡耕地降雨过程中土壤硝态氮随地表径流和壤中流的迁移过程,某研究对黑龙江省某耕作农田的两次降雨过程进行了监测试验,其中第一次平均降雨强度为69.6mm/h,第二次平均降雨强度为89.4mm/h。下图示意两次试验地表径流和壤中流土壤硝态氮含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6.关于试验中的地表径流和壤中流表述正确的是( )
    A.壤中流流量大于地表径流B.壤中流产流早于地表径流
    C.降雨强度对壤中流影响较小D.降雨强度对地表径流影响较小
    37.产流初期,地表径流硝态氮迁移量达到最大值,与之相关性最大的是( )
    A.径流流速B.雨水下渗
    C.土壤空隙D.雨滴击溅

    相关试卷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10讲 水循环和水量平衡(练透):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10讲 水循环和水量平衡(练透),文件包含第10讲水循环和水量平衡练习原卷版docx、第10讲水循环和水量平衡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10讲 水循环和水量平衡(讲通):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10讲 水循环和水量平衡(讲通),文件包含第10讲水循环和水量平衡讲义原卷版docx、第10讲水循环和水量平衡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押题试卷01 2023年冲刺高考地理考前押题金榜试卷(江苏)(解析版):

    这是一份押题试卷01 2023年冲刺高考地理考前押题金榜试卷(江苏)(解析版),共16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