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 考试形式:闭卷)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 古诗文名句填空。
(1)见善则迁,______。(陆九渊《陆象山集·语录》)
(2)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3)深林人不知,______。(王维《竹里馆》)
(4)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古往今来,爱国是诗歌常见的主题。《木兰诗》中,木兰替父从军、保家卫国,“______,______”两句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请再写出其他古诗中表现爱国主题的连续两句:______,______。(试卷上出现的除外)
【答案】 ①. 有过则改 ②. 故园东望路漫漫 ③. 明月来相照 ④. 谁家玉笛暗飞声 ⑤. 将军百战死 ⑥. 壮士十年归 ⑦. 人生自古谁无死 ⑧. 留取丹心照汗青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望、漫漫、暗、声、壮士、谁、照、汗。
⑦⑧结合“表现爱国主题连续两句”可填写为: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等。
2.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①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的情感,它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凝聚力.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
②因为有满腔家国情怀,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才留下了一段段家喻户晓的故事:端木蕻良为洗去故乡的污秽和耻辱而立下zhēng zhèng誓言;闻一多慷慨lín lí斥特务,(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震华天;邓稼先为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些都会让我们心潮澎湃,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发展和生存的强大动力。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zhēng zhēng______誓言 慷慨lín lí______ 心潮澎湃______
(2)把括号里句子概括成一个成语。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语段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语段中加点“因为”“才”的词性分别是连词、介词。
B. 语段中的成语“家喻户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使用正确。
C. 语段中的“:”表示引出下文,“……”表示列举的省略。
D. 语段中“端木蕻良……闻一多……邓稼先……”修辞是比喻。
【答案】(1) ①. 铮铮 ②. 淋漓 ③. péng pài
(2)气冲斗牛 (3)将“发展”和“生存”的位置对调 (4)D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加点的字注音。
(1)zhēng zhēng——铮铮,铮铮誓言:很有决心的誓言。
(2)lín lí——淋漓,慷慨淋漓:形容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3)心潮澎湃:读音xīn chá péng pài,心里像浪潮翻腾。形容心情十分激动。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积累。
气冲斗牛: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根据②段括号中“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的提示,可知成语是:气冲斗牛。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语病辨识与修改
②段画横线句“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发展和生存的强大动力”语病是语序不当,将“发展”和“生存”调换位置。
【小问4详解】
本题考查语法(基础知识应用)。
D.语段中“端木蕻良……闻一多……邓稼先……”句式结构相同,属于排比的修辞方法,而非比喻。
故选D。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邓稼先》采用“横式结构法”,巧设主题式的小标题,每个标题从不同侧面来写,内容丰富,围绕邓稼先的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来组织材料。
B.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的“经”,指的是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等书。
C. 《孙权劝学》选自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1362年间的史事。作者司马光,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D.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C.“纪传体”有误,应为“编年体”。故选C。
4. 七(2)班开展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为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请你参照示例再写一种活动形式。
活动一:讲述爱国人物故事
活动二:朗诵爱国主题诗文
活动三:______
(2)请从下面给出的两个爱国人物中任选一个,根据例句仿写一句话。
邓稼先 闻一多
例句:“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破败的茅屋前为天下寒士疾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朗诵爱国主题诗文”活动中,如果你是主持人,请为二号选手的《黄河颂》和三号选手的《土地的誓言》设计一段串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示例:举办爱国名言墙展(其他合理亦可)
(2)[示例一]“大勇的革命者”闻一多,在特务的枪口下为民族命运呐喊。[示例二]“两弹元勋”邓稼先,在荒凉的戈壁里为核武器研究坚守。
(3)示例一:二号选手以洪亮的声音,向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接下来,让我们欣赏三号选手带来的《土地的誓言》。
示例二:《黄河颂》中怒吼咆哮的黄河,是我们对祖国最深沉的爱;接下来,我们再来聆听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去感受作家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战火纷飞的年代,他用自己的生命吟唱对祖国爱的诗篇。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活动设计。围绕“天下国家”主题,从常见语文活动中选取一个设计即可。
示例:观看爱国主题影片。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从题干所给两个爱国人物中任选一个,根据例句仿写一句话即可。注意例句的格式:称号+名字+事迹。
示例一:“两弹”元勋邓稼先,在艰难的岁月里为核武器研究献身。
示例二:“革命战士”闻一多,在国民党的恐吓下为同胞激情演讲。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串联词。串联词是主持人组织、串联各节目的话语。它承接上一个节目,开启下一个节目,是主持人穿梭于节目内容和听众之间的手段和途径,也是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串联词一要准确,与节目内容准确联结;二要简洁,不喧宾夺主;三要有情感性,能感染听众;四要注意灵活多变,忌千篇一律。本题适合关联词串联法和点评串联法,或对选手进行点评,或结合两篇文章的“爱国”情怀,或两者兼而有之。
示例:二号选手的《黄河颂》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三号选手朗诵的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感受流亡作家对祖国的炽爱。
二、阅读理解(47分)
(一)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①。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②上祝明妃③。
(杜牧《题木兰庙》)
【注】①与画眉,指与女伴一起梳妆打扮。②拂云堆,古地名,堆上有明妃祠。③明妃,指舍身报国、出塞和亲的王昭君。
【乙】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
【丙】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余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木兰从军》)
5. 用斜线(/)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木 兰 乃 易 男 装 市 鞍 马 代 父 从 军
6. 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字,只写词义。
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②少习骑,长而益精。
8.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有同学认为甲诗中“弯弓征战作男儿”应改为“弯弓征战扮男儿”,对于这种观点,你是否赞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诗“与画眉”借取乙诗《木兰诗》中“______”的意境,反映了木兰女儿身的特质。
(3)丙诗的主旨句是______,它与乙诗中的______意思相似。(用原句回答)
9. 甲乙两首诗文都写花木兰,但甲诗侧重写情,乙诗侧重叙事,请简要分析。
【答案】5. 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
6. 外城;同“贴”,粘贴;跑;于是,就
7. ①脱下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在家时的衣裙。
②从小练习骑马,长大以后技艺更加精湛。(关键词“著、裳、益”)
8. ①. 不赞同,“作”字既突出显示木兰女扮男装的特殊身份,又生动描绘她弯弓征战的非凡本领。若改成“扮”字就显得平淡无味,木兰的英雄气概就难以彰显。 ②. 当窗理云鬓 ③. 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④.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9. [甲]诗先概述木兰女扮男装征战的故事,再通过想象的写作手法来猜想木兰矛盾的心理,表现出诗人对女子报国精神的赞美。[乙]诗记叙木兰替父从军、沙场征战和荣归故里的故事,运用大量的侧面描写来表现木兰的英雄气概。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
“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意思是:木兰便女扮男装,给马在集市配好马鞍,替父亲出征。“木兰”是主语,“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是连动谓语,中间可断开。要求断两处,据此断句为: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
①句意:互相搀扶着出城(迎接木兰)。郭:外城。
②句意:对着镜子在额上贴好花黄。帖:通假字,同“贴”,粘贴。
③句意:雄雌两只兔子一起并排着跑。走:今义:行走;古义:跑。
④“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意思是: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因:于是,就。据此推测“因益信”的意思是:就更加相信这个道理了。因:于是,就。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重点词语有:
①战时袍:打仗时穿的战袍;著:穿;旧时裳:在家时穿的衣裳。
②习:练习;骑:骑马;长:长大以后;益:更加;精:精湛。
【8题详解】
(1)本题考查谈看法。
不赞同,【甲】诗中“弯弓征战作男儿”意思是,花木兰手挽强弓南征北战扮作男子汉去从军打仗。“作”字既突出显示木兰女扮男装的特殊身份,又生动描绘她弯弓征战的非凡本领。若改成“扮”字就显得平淡无味,削弱了木兰的英雄气概,无法突出木兰的英雄形象和她的非凡能力。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甲】诗中“梦里曾经与画眉”中的“与画眉”是说木兰在梦境中曾经给自己画眉。【乙】诗《木兰诗》中“当窗理云鬓”,当着窗子整理像云一样柔美的鬓发,两句意境相同,反映了木兰女儿身的特质。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丙】文通过写木兰善骑射,代父从军、英勇善战的故事,由此得出道理:男子可做的事女子未必不能做。所以【丙】文的主旨句是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乙】诗中“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意思是,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脚时常动弹,雌兔两只眼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别)。雄雌两只兔子一起并排着跑时,怎能辨别出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两者意思相似。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比阅读。
【甲】诗是咏史诗,【乙】诗是叙事诗,咏史诗的特点是借历史人物或事件发表议论,抒发情感,而叙事诗的特点是通过写人叙事来抒情。所以【甲】先概述木兰女扮男装征战的故事,再通过想象的写作手法来猜想木兰矛盾的心理,表达了对木兰的钦佩,对女子报国精神的赞美。【乙】诗通过描写木兰代父从军、英勇善战、荣归故里的故事,运用大量的侧面描写刻画花木兰这一性格鲜明的人物,以此来赞美木兰的孝顺和英雄气概。
【点睛】参考译文:
【乙】文: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出城(迎接木兰)。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门梳妆打扮起来。小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打开我闺房东面的门,坐在我闺房西面的床上,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在家时穿的衣裳,当着窗子整理像云一样柔美的鬓发,对着镜子在额上贴好花黄。出门去见同营的伙伴,伙伴们都非常惊讶:我们同行十二年之久,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女孩子。
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脚时常动弹,雌兔两只眼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别)。雄雌两只兔子一起并排着跑时,怎能辨别出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
【丙】文:木兰是古时候的一位民间女子。从小练习骑马,随着年龄的增长技术不断精深。时值可汗点兵,她的父亲也在名册上,和同村的许多年轻人都在此次出征中。她的父亲因年老多病而不能胜任。木兰便女扮男装,给马在集市配好马鞍,替父亲出征。逆黄河而上,翻越黑山,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屡次建立功勋,哈!男子可做的事女子未必不能做,我看到木兰从军之事后就更加相信这个道理了。
(二)信息类文本阅读
班级开展“坐与健康”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坐对有方法】
①“把背挺直”好像是坐姿的最简单也最正确的口令。一听到“坐好”,你的第一反应是啥?是不是不自主地就开始往凳子前端挪了挪,然后把背挺起来。这只是看起来背直了,其实还是“坐”错了。那么,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坐呢?
②科学上认定的“好坐姿”不只是“背挺直”。科学上认为的好,是身体各个关节、各个部位受力都相对平均,可以避免某些部位承担过大的重量,也就是最省力的姿势——专业上把这叫做“中立位”。
③一般来说,只要是抬头挺胸收腹的姿势就可以让脊柱处于中立位,但很多人只记得把背挺直,却忘记了收腹的动作。对于久坐一族来说,微微后倾才是对腰椎压力更小的坐姿。
④我们可以借力椅背让你的腰“立”起来。第一步,我们优先来调整你的腰,尽可能地靠着椅背。另外,记得给膝盖后方与坐椅面留一个拳头大小的距离,保证你的大腿能平行于地面。第二步,调整座椅高度。大部分人的桌子高度是不可调整的,所以调整座椅高度是为了让你的小臂在有支撑、自然放松、不耸肩的写字状态下,呈100~110度最省力的角度。
⑤基本上做好这两步调整,你的坐姿已经轻松了一大半!当然,也别忘了,没有任何一个姿势适合长久保持,每过1小时记得起来动一动才好。
(来源:央视网)
【材料二:坐错危害大】
①长时间挺直背坐会使背部肌肉僵硬、酸胀,影响血液循环,还可能会引起颈椎病。驼背的坐姿会造成圆肩、近视眼,还会让你的臀部压力增加,造成臀部的血液循环、淋巴结不畅,导致臀部水肿和松弛。
(来源:央视网)
②脊柱侧弯已成为继肥胖、近视后,危害我国儿童及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杀手”。国家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防控工作组组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刘主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据估计,我国中小学生脊柱侧弯发生率为1%~3%,侧弯人数已经超过500万,并以每年30万左右的速度递增。
③浙江省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专家张主任说:“在青少年这个群体中,最常见的还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原因有多方面,有先天遗传因素,还有一些其他的危险因素,包括不良坐姿、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缺乏运动等。”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10. 为了宣传关于“坐与健康”的知识,班委会决定组织一次班会活动,请你给这次班会拟一个吸引人的标题。
11. 小妍发现学校宣传栏“写字的正确坐姿你做到了吗?”与材料一中的表述有一处矛盾,请指出。
写字的正确坐姿你做到了吗?
①眼睛距离书本一尺远 ②身体离桌子一拳远 ③双脚自然平放在地面上
④背部不要靠在椅背上 ⑤左手按纸,右手提笔,双肘离开桌
12. “据估计,我国中小学生脊柱侧弯发生率为1%~3%,侧弯人数已经超过500万,并以每年30万左右的速度递增。”此句为什么运用一系列数据?请简析。
13. 小语同学经常驼着背坐,小妍与小城结合材料二的内容对他进行了劝说。
小妍:小语,驼着背坐可不好。会造成圆肩、近视眼。
小城:是的,除了这些,还会造成__________
小妍:当然,也不能长时间挺直背坐,会造成__________
小城:总之,我们要好好坐,坐出健康。
【答案】10. 示例一:你“坐”好了吗?示例二;嗨,你“坐”错了!
11. 矛盾处:材料一中提到坐要“尽可能地靠着椅背”,而学校要求“背部不要靠在椅背上”。
12. 运用一系列数据,充分说明脊柱侧弯已成为危害我国儿童及青少年健康的“杀手”。
13. ①. 小城:臀部的血液循环不畅,影响体型和身材; ②. 小妍:背部肌肉僵硬、酸胀,影响血液循环,容易引起颈椎病。(两句不可颠倒)
【解析】
【分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拟写标题。
根据“坐与健康”主题,结合【材料一:坐对有方法】和【材料二:坐错危害大】可拟写为:小小坐姿学问大;你“坐”好了吗;嗨!你“坐”错了;嗨,今天你“坐”对了吗;等。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材料一④段“我们可以借力椅背让你的腰‘立’起来。第一步,我们优先来调整你的腰,尽可能地靠着椅背”可知,学校宣传栏中“④背部不要靠在椅背上”与材料一中的表述矛盾。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
根据材料二②段“据估计,我国中小学生脊柱侧弯发生率为1%~3%,侧弯人数已经超过500万,并以每年30万左右的速度递增。”中的“1%~3%”“500万”“30万”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结合段首关键句“脊柱侧弯已成为继肥胖、近视后,危害我国儿童及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杀手’”可知,具体有力地说明了脊柱侧弯已成为危害我国儿童及青少年健康的“杀手”。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材料提炼与概括。
(1)根据题干“驼着背坐可不好。会造成圆肩、近视眼”“是的,除了这些,还会造成”的提示,找到材料二①段“驼背的坐姿会造成圆肩、近视眼,还会让你的臀部压力增加,造成臀部的血液循环、淋巴结不畅,导致臀部水肿和松弛”可概括为:臀部的血液循环不畅,影响体型和身材;
(2)根据题干“当然,也不能长时间挺直背坐,会造成”的提示,找到材料二①段“长时间挺直背坐会使背部肌肉僵硬、酸胀,影响血液循环,还可能会引起颈椎病”可概括为:背部肌肉僵硬、酸胀,影响血液循环,容易引起颈椎病。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和老爸一起热爱柴米油盐的日子
多多
①从我记事起,就没有见过我妈做饭,倒是我爸掌管了家里的厨房。
②但我爸这个“饲养员”,并不是每天都能准时出现在厨房里。比如,他有手术要做时,就不能兼顾家里躺在案板上等着开刀的白斩鸡,比如,他需要查房时,就没法关照家里同样需要“问诊视察”的排骨玉米汤,每当这时,我妈和我就只能守着小电饭锅,一边吃着方便面,一边期盼着“饲养员”早点归来。
③我念高中时,我爸喜欢看美食节目,还买了好几本菜谱。我家的餐桌上,开始出现牛排、煎鱼、丸子、虾仁等好看又高端的食材。这份对烹饪的热忱迅速占领了我爸百分之七十的业余生活时间,而这个时间是从他每天下班后的七点开始。所以我和我妈常常在凌晨两点被唤醒,品尝他新研制的特级酱牛肉,在清晨被投喂酒精已挥发完的红酒皮皮虾,在晚饭后进食整份卤猪蹄和小甜点。最后,我爸的这份热忱在我妈飙升的体重下悄无声息地消失。
④后来我离开家去上大学,每次回家时在楼道里远远就能闻到熟悉的饭香味。有一次我把火车时间看错了,其实第二天才能到家。给我爸打电话时,他竟然有些生气地说:“羊肉都炖一下午了,我还得把火关了。”我妈安慰我说:“别理他,他一上午都在用大刀剁骨头,心里烦躁得很。”那时的我不能理解,觉得火关了,明天再打开就好了。
⑤之后我出国留学,离家更远了。为了能随时享用记忆中的味道,我决定自己做饭。这时,我爸又发挥了重要作用,每次远程教我做饭时,他从来都不会使用“少许”“一些”“酌量”等这种模棱两可的、对新手极不友好的度量单位。相反,他会说“一把”“两勺”“三颗”等这样清晰明了的量词。在我爸孜孜不倦的教导下,我很快就学会了炒菜。平底锅里倒一层油,等油接触到木铲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时,就说明油温适宜,可以放入食材了。蚝油是一种很可爱的调味品,素炒蔬菜时放一点总不会错;料酒太贵了,买瓶烈酒腌肉效果也一样好,不喜欢吃葱姜的话可以放一点蒜末,既杀菌又提味;煲汤时,整段葱和大片姜是必不可少的。此外,像是黑椒酱、叉烧酱、海鲜酱这样的成品酱,偶尔放一点可以假装自己的厨艺有了质的飞跃。
⑥现在,我才慢慢体会到,原来给家人做饭是这么有动力的一件事,充满了幸福感,甚至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荣誉感,就连清洗内脏这样的事都变得愉快了。如果吃饭的人没有按时出现,或者没来吃,整个人都会变得失落,裹着淀粉的鸡丁好委屈,焯过水的西兰花很难过,摆好的盘子也高呼着不开心。
⑦我也突然理解了几年前的那件事为何让我爸那样气愤。是啊,再开火的羊肉怎么能比得上一开始持续小火慢炖的鲜嫩,准备一道大菜是很漫长的过程,几个小时的劳碌可能就为了刚出锅的那口子美味,差了些许分秒,味道就大不一样了。
⑧所以做饭的人才会格外在意那一分一毫的美味,因为他们的愉悦感几乎都来自品尝者欣喜而满足的表情。
(散文随笔,节选自《青年文摘》2022年第17期)
14. 请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面表格。
15. 栏目组欲将此文推介到“识凡人”宣传栏中,你认为下列两幅图,哪个更好些?请结合文章和栏目特点说明理由。
16. 联系上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1)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念高中时,我爸喜欢看美食节目,还买了好几本菜谱。”(赏析加点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本文与《台阶》都是以第一人称的身份来写父亲,小妍认为作用一样,小城认为所起作用不同,请从两文体裁方面说说你的观点及理由。
【答案】14. (1)和妈妈吃方便面并期盼 (2)学做高档美食 (3)上大学返家误点时 (4)理解爸爸做饭的心情
15. 示例:甲图好。图中的老爸正在专心致志地做饭,脸上充满了为家人做饭的幸福感和荣誉感。而“我”在旁边痴痴地看着,等待着,侧面突出爸爸做饭过程的精彩。因为有女儿的出现,整个画面就显得温馨幸福。乙图好。相对于甲图,没有女儿的形象,更能突出老爸平凡而又不凡的形象。老爸用自己的厨艺,将一家人平凡的日子过得幸福而温馨。而他也在这个为家人做饭的过程中,充满了幸福感和荣誉感。
16. ①. 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鸡丁、西兰花和摆好的盘子以灵性,巧妙借助外物来写做饭人没有等到吃饭人时的失望沮丧心情,不仅寓情于物,还显得幽默诙谐,令人捧腹。 ②. “好几本”既说明买的菜谱数量之多,更突出爸爸对烹饪的热爱。
17. 作用是不同的。本文是散文,是写实的,文中的“我”是作者自己。《台阶》是小说,是虚构的,文中的“我”是作者塑造的一个人物,是叙述者。
【解析】
分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情节梳理与概括。
(1)根据“时间”是“爸爸加班时”和“老爸”的行为是“老爸做手术、查房”,找到②段“每当这时,我妈和我就只能守着小电饭锅,一边吃着方便面,一边期盼着‘饲养员’早点归来”可知,“我”和妈妈吃方便面并期盼。
(2)根据“时间”是“念高中时”和“我”的行为是“和妈妈被投喂”,找到③段“我念高中时,我爸喜欢看美食节目,还买了好几本菜谱。我家的餐桌上,开始出现牛排、煎鱼、丸子、虾仁等好看又高端的食材”可知,老爸学做高档美食。
(3)根据“老爸”的行为是“炖羊肉等我,因我看错时间而生气”和“我”的心里是“不理解”,找到④段“后来我离开家去上大学,每次回家时在楼道里远远就能闻到熟悉的饭香味。有一次我把火车时间看错了,其实第二天才能到家。给我爸打电话时,他竟然有些生气地说”可知,时间是:上大学返家误点时。
(4)根据“时间”是“出国留学自己做饭时”和“老爸”的行为是“远程教我做饭”,找到⑦段“我也突然理解了几年前的那件事为何让我爸那样气愤”和⑧段“所以做饭的人才会格外在意那一分一毫的美味,因为他们的愉悦感几乎都来自品尝者欣喜而满足的表情”可知,“我”理解爸爸做饭的心情。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和内容理解。从甲乙两幅图中任选一幅,结合文章和栏目特点说明理由即可。
甲图,图中是左边是一个女儿坐在放有空碗的餐桌前,右边是一位父亲在厨房灶台前炒菜,脸上充满了为家人做饭的幸福感和荣誉感。
乙图,一位父亲正在专心致志地炒菜,脸上充满了为家人做饭的幸福感和荣誉感。
示例:我选乙图。根据①段“从我记事起,就没有见过我妈做饭,倒是我爸掌管了家里的厨房”和③段“我和我妈常常在凌晨两点被唤醒,品尝他新研制的特级酱牛肉,在清晨被投喂酒精已挥发完的红酒皮皮虾,在晚饭后进食整份卤猪蹄和小甜点”可知,老爸经常一个人在厨房做饭;结合⑧“做饭的人才会格外在意那一分一毫的美味,因为他们的愉悦感几乎都来自品尝者欣喜而满足的表情”可知,老爸用自己的厨艺,将一家人平凡的日子过得幸福而温馨;而他也在这个为家人做饭的过程中,充满了幸福感和荣誉感。这幅图能突出老爸平凡而又不凡的形象。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句赏析。
(1)要求从修辞角度赏析。根据⑥段画线句“如果吃饭的人没有按时出现,或者没来吃,整个人都会变得失落,裹着淀粉的鸡丁好委屈,焯过水的西兰花很难过,摆好的盘子也高呼着不开心”将鸡丁、西兰花和摆好的盘子等人格化,赋予他们以灵性,可知运用了拟人手法,巧妙借助外物来写做饭人没有等到吃饭人时的失望沮丧心情,不仅寓情于物,还显得幽默诙谐,形象生动。
(2)③段“我念高中时,我爸喜欢看美食节目,还买了好几本菜谱。”中的加点词“好几本”修饰的是菜谱,强调了买的菜谱数量之多,结合后文“这份对烹饪的热忱迅速占领了我爸百分之七十的业余生活时间,而这个时间是从他每天下班后的七点开始……”可知,突出了爸爸对烹饪的热爱。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看法(人称的作用)。
根据题目《和老爸一起热爱柴米油盐的日子》和①段“从我记事起,就没有见过我妈做饭,倒是我爸掌管了家里的厨房”可知,本文是散文,是写实的,文中的“我”是作者自己;
《台阶》是李森祥所著小说,是虚构的,文中的“我”是作者塑造的一个人物,是叙述者,而非作者本人。
前者表达的是作者的真情实感,后者表现的是对人生的观察和思考。因而两者的作用是不同的。
(四)名著阅读
18. 班级开展名著《骆驼祥子》阅读与分享活动,请你参与。
【专题探究】根据名著内容,为下列三部作品选择合适的探究专题。(只填序号)
①《朝花夕拾》 ②《骆驼祥子》 ③《西游记》
A.神魔皆有人情 B.儿童教育观念 C.话说“洋车夫”
_____ _____ _____
【交流分享】请在表格内填写你的探究结果。
【主题探究】请仿照示例,用一个字来概括《骆驼祥子》的主题,并说明理由。
示例:
我认为《西游记》可以用一个“勇”字概括.这部作品中,唐僧师徒一行人对于取经始终坚定不移,勇敢面对一路上出现的各种艰辛和生死考验,他们这些行为,体现了大无畏的精神。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B ②. C ③. A ④. 是指把腰勒细一点,让上半身显得挺拔一些。这是祥子初到京城,对自己美好未来,包括自身形象的一个畅想,他渴望自己能够强壮一些 ⑤. 没错儿 ⑥. 放秃尾巴鹰 ⑦. 示例:我认为《骆驼祥子》可以用一个“悲”字概括。刚进城的祥子积极乐观、吃苦耐劳,浑身充满了干劲,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但是黑暗的社会现实一次次地摧毁他的梦想和希望,最后使他变成了一具麻木不仁的行尸走肉,深刻展现了小人物的悲剧命运。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1)根据作品是《朝花夕拾》,查看选项,回顾《朝花夕拾》中《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等篇章中表现的儿童教育问题,可知应选B。
(2)根据作品是《骆驼祥子》,查看选项,回顾《骆驼祥子》描写了的20年代,老北京的一个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主人公祥子就是“洋车夫”,可知应选C。
(3)根据作品是《西游记》,查看选项,查看选项,回顾《朝花夕拾》中孙悟空等人皆神魔,且具有人情味,可知应选A。
(4)“杀进腰”是北京话,意思就是把上衣体恤衫的下面放到裤子里面,露出皮带,别放在裤子外面。这样能把腰勒细一点,让上半身显得挺拔一些。结合“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可知,这里写的是祥子初到京城,对自己美好未来,包括自身形象的一个畅想,他渴望自己能够强壮一些。
(5)根据“儿化语‘兜儿、一个子儿、(5)’等突出了老舍笔下浓浓的京味儿”的提示,找到“放出去呢,钱就会下钱,没错儿,咱们的眼睛是干什么的”一句,可筛选出“没错儿”。
(6)根据“北京方言中特有的词语‘(6)’,不但展现出了高妈说话的和气,以及她对祥子的善意,还突出了高妈精打细算的特点,充分展现了社会底层百姓生活的辛劳。”的提示,找到“瞄准了再放手钱,不能放秃尾巴鹰……”一句,可筛选出“放秃尾巴鹰”。
(7)示例:我认为《骆驼祥子》可以用一个“惨”字概括。祥子进北平本是为了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拥有一辆自己的车过上美好的生活,结果经过三起三落,最终沦为“行尸走肉”“城市垃圾”,展现了旧中国劳动人民生活的悲惨。
三、作文(45+5分)
19.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写作。
杨振宁遇见邓稼先,彼此点亮,互成其光;
臧克家遇见闻一多,教学相长,互成其光;
萧红遇见鲁迅,被这束光影响激励,成为更好地自己!
老王遇见杨绛,被这束光善待尊重,感受生命的温度!
只要我们努力奔跑,光终究会洒在你身上,你也会灿烂一场。
请以:“遇见你就是遇见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内容充实,要有真情实感;字迹清晰,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范文:
遇见你就是遇见光
断水东流,绿染青山,荏再的时光就这样悄然而逝……
放大岁月的瞳孔,转动时光的齿轮,生活的片段就像光感饱满的电影胶片在我眼前缓缓转过。那不期而遇的温暖,就如一股暖流,缓缓流淌,淌入心扉。
那年冬天,寒风呼啸,虽然没有下雪,但空中的寒风也足以让人冰凉彻骨。我坐在学校教室里直打哆嗦。我想,尽管没有像北方一样下起鹅毛大雪,但这也算得上“冰霜正惨凄”了吧?我的双手不停的摩擦着,不时也呵气暖手。
唉,谁知道上午还暖日?当空到了下午就降温这么厉害呢。我观察了一下周围的同学,他们裹在厚厚的衣服里,仿佛一点也不冷。我摸了摸我的水杯,早上接到热气腾腾的水,现在已经冰凉得快流成冰了。寒风放纵的奔跑,经过了我的全身。教室好不热闹,同学们都在安静的学习着。我试图通过看书来转移我的注意力,但我的大脑仿佛被冻僵了,“运转”不起来。
我微睁双眼,忽然我听到了你那亲切的声音。“嗨,你冷吗?”我无力地睁开眼睛,看着一面对着我微笑的你,点了点头。你伸出了你的双手,手中拿着你心爱的保温杯。“给你,快喝吧。热水。”我抬起头看了看你的眼睛。这是一双多么纯洁,真诚,阳光的眼睛!一股暖流伴随着你的热水,从我的嘴到胃到血液到达全身上下的每一个地方。你又握住我的手,让我的双手暖和。
此时我看见窗外好象有一束阳光斜照了进来,洒落在我的身上。此刻我终于懂得了但丁的一句话:我去过阳光最多的地方,看见了回到人间的人无法也无力重述的东西。其实所谓阳光最多的地方最使人温暖的地方就是在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桥梁上。在这座大桥上,我遇见了你,就是遇见了阳光。
在如此寒冷的冬天,与我相晤。虽时光飞逝,而往事如浮萍,被光阴冲刷而散去,但这不期而遇的温暖,却仍在我心中,不散。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以“遇见你就是遇见光”为题,写一篇文章。结合材料“杨振宁遇见邓稼先,彼此点亮,互成其光;臧克家遇见闻一多,教学相长,互成其光;萧红遇见鲁迅,被这束光影响激励,成为更好地自己!老王遇见杨绛,被这束光善待尊重,感受生命的温度!只要我们努力奔跑,光终究会洒在你身上,你也会灿烂一场”首先要确定题目中的“你”,这个“你”是具体的人,例如父母、朋友、师长、可敬佩的人、令自己感动的人等;也可以是书中的、历史上的某个人物,如李白、苏轼、文天祥、鲁智深等。“遇见”指两者的相逢,接触。但从题目所给的材料看,这里的“遇见”,并不是指一般的接触,而是指能使人心灵受到感染、震动,使自己产生不断前进动力的接触。“光”,应该取“光”的比喻意义,如人物的精神品质、人物的善举。题目也就是“你”,让“我”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让“我”从逆境中奋起,等等。
第二、选材构思。可选择生活中给自己带来精神力量的重要人物来写。如遇见一个朋友,朋友带领我走进一个围棋的世界、舞蹈的世界,拓宽了我的眼界和人生,让我的生活发生了改变,让我对生活有了不一样的认识:或者是朋友在我失意的时候安慰、鼓励、陪伴我走出困境等。可以通过一件事或多件事表现出自己在光的引领之下,内心世界也充满正能量,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还可以以“光”为线索,选取人物的几个片段,连缀成篇,颂扬“光一样”的精神品质。写作手法上,可以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不同的表达方式来表达主题。
文言语句
方法借鉴
释义
出郭相扶将
课内积累、诵记
①郭:
对镜帖花黄
课内积累、诵记,古字通假
②帖:
双兔傍地走
课内积累、诵记,古今异义
③走:
因益信
课内迁移“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卖炭翁》
④因:
时间
老爸
“我”
爸爸加班时
老爸做手术、查房
(1)
念高中时
(2)
和妈妈被投喂
(3)
炖羊肉等我,因我看错时间而生气
不理解
出国留学自己做饭时
远程教我做饭
(4)
《骆驼祥子》摘录
京味儿语言
探究深意
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
杀进他的腰去
“杀进腰”__________
“告诉你,祥子,搁在兜儿里,一个子儿永远是一个子儿!放出去呢,钱就会下钱,没错儿,咱们的眼睛是干什么的?瞄准了再放手钱,不能放秃尾巴鹰……”
兜儿
一个子儿
______
______
儿化语“兜儿、一个子儿、(5)”等突出了老舍笔下浓浓的京味儿,北京方言中特有的词语“(6)”,不但展现出了高妈说话的和气,以及她对祥子的善意,还突出了高妈精打细算的特点,充分展现了社会底层百姓生活的辛劳。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盐城景山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盐城景山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盐城景山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