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四川省遂宁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理综合-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06,四川省遂宁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理综合-化学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1NA, 常温下,用0,1g产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Al-27 S-32 Cu-64 I-127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化学知识的应用与我们生产、生活及生产材料密切相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也有很多的记载,下列有关说法合理的是
A. 用纳米技术催化CO2合成可降解塑料聚碳酸酯,可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B. 半导体行业有这样一句话:“从沙滩到用户”,包含了粗硅的制备反应,该反应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强。
C. “墨滴无声入水惊,如烟袅袅幻形生”中的“墨滴”是一种分散质
D. 航母舰体材料为合金钢,舰体在海水中发生的电化学腐蚀主要是析氢腐蚀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用纳米技术催化二氧化碳合成可降解的聚碳酸酯,降解碳酸酯课分解为无毒的二氧化碳,实现了“碳”的循环利用,故A正确;
B.粗硅的制备:2C+SiO22CO+Si,C的化合价升高,硅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因此该反应不能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非金属性强,故B错误;
C.墨滴是一种胶体,是分散系,故C错误;试卷源自 每日更新,汇集全国各地小初高最新试卷。D.合金钢在海水中发生电化学腐蚀是吸氧腐蚀,故D错误;
答案为A。
2. 已知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11.2LCHCl3中含有的C-Cl的数目为1.5NA
B. 向FeI2溶液中通入适量Cl2,当有1mlFe2+被氧化时,共转移电子的数目为NA
C. 常温常压下,3.0g含甲醛的冰醋酸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4NA
D. 室温下,pH为13的NaOH和Ba(OH)2混合溶液中含OH-个数为0.1NA
【答案】C
【解析】
【详解】A.CHCl3在标况下不是气体,因此不能直接运用22.4L/ml计算出CHCl3物质的量,故A错误;
B.I-的还原性强于Fe2+,氯气先将I-氧化I2,再将Fe2+氧化成Fe3+,本题不知道FeI2物质的量,因此无法计算转移电子物质的量,故B错误;
C.假设3.0g全部是甲醛,所含原子物质的量为=0.4ml,假设3.0g全部是冰醋酸,则所含原子物质的量为=0.4ml,因此3.0g含甲醛的冰醋酸中含有原子数为0.4NA,故C正确;
D.题中没有指明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OH-的物质的量,故D错误;
答案为C。
3. 叶酸拮抗剂是一种多靶向性抗癌药物。合成该化合物的路线中存在如图所示转化过程。下列有关化合物X、Y、Z的说法正确的是
A. X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B. Y的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6种
C. Z是乙酸乙酯的同系物
D. X→Y的反应类型仅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X中存在sp3杂化的碳原子,所有原子不能在同一平面上,A错误;
B.Y的苯环上的二氯代物可以看作邻、间、对二氯苯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被侧链取代所得结构,共有6种,所以Y的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6种,B正确;
C.Z中含有苯环结构,与乙酸乙酯结构不相似,不互为同系物,C错误;
D.X→Y的反应类型是还原反应,D错误;
故选B。
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某电解质阴离子(如下图)在锂电工业中广泛应用,其组成元素X、Y、Z、R、W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X、Y、Z、R位于同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简单氢化物的沸点:Z>Y>X
B.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R>Z>W
C. WF4、WF6分子中每个原子都达到8电子结构
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Y>X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题中信息和阴离子的结构进行分析,X、Y、Z、R、W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X、Y、Z、R位于同周期,X有4条键,可以推断X为C,Z有2条键,可以推断Z为O,R有1条键,R为F,结合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Y为N。W原子序数最大,且与其他元素不是同一周期,因此W为第三周期,W有6条键,所以W为S。
【详解】A.水的氢键数目多于氨气,甲烷中无氢键,所以简单氢化物的沸点:H2O>NH3>CH4,A正确;
B.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F>O>S,所以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F>H2O>H2S,B正确;
C.WF4、WF6分子中S原子没有达到8电子结构,C错误;
D.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N>C,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HNO3>H2CO3,D正确;
故选C。
5. 中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体现了中国作为全球负责任大国的环境承诺和行动决心。二氧化碳选择性加氢制甲醇是解决温室效应、发展绿色能源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常温常压下利用铜基催化剂实现二氧化碳选择性加氢制甲醇的反应机理和能量变化图如下(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粒子用*标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二氧化碳选择性加氢制甲醇是放热反应
B. 催化剂能改变反应机理,加快反应速率,降低反应热
C. 总反应为CO2(g)+3H2(g)=CH3OH(g)+H2O(g)
D. 该历程的决速步为HCOO*+4H*=CH3O*+H2O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能量变化图可以看出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二氧化碳选择性加氢制甲醇是放热反应,A正确;
B.催化剂能改变反应机理,加快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反应热,B错误;
C.由反应机理和能量变化图可知,总反应为CO2(g)+3H2(g)=CH3OH(g)+H2O(g),C正确;
D.由能量变化图知,HCOO*+4H*=CH3O*+H2O的活化能最大,反应速率最慢,是该历程的决速步,D正确;
故选B。
6. 西北工业大学推出一种新型Zn-NO2电池,该电池能有效地捕获NO2并将其转化为。现利用Zn-NO2电池将产生的电解制氨,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电极的电势比d电极的电势高
B. 为增强丙中水的导电性,可以加入一定量的NaCl固体
C. c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6e-+H2O=NH3+7OH-
D 当电路中转移2mle-时,丙室溶液质量减少18g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锌为活泼金属,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为负极、b为正极,则c为阴极、d为阳极。
【详解】A.c为阴极、d为阳极,c电极的电势比d电极的电势低,A错误;
B.NaCl为电解质,在溶液中可电离成离子,但氯离子的还原性大于氢氧根,若加入氯化钠,氯离子会在阳极放电产生氯气,可加入硫酸钠固体增强溶液导电性,B错误;
C.电解池中交换膜为质子交换膜,c电极的电极反应式:+6e-+7H+=NH3+2H2O,C错误;
D.丙室中阳极上水失电子产生氧气,电极反应为2H2O-4e-=4H++O2↑,当电路中转移2mle-时,丙室产生氧气减少的质量16g,且c极电极反应+6e-+7H+=NH3+2H2O,同时会有2ml质子转移至乙室,则丙室溶液质量等于18g,D正确;
答案选D。
7. 常温下,用0.5ml·L-1NaHCO3溶液滴定·L-1CaCl2溶液,消耗NaHCO3溶液的体积与混合液pH关系如下图所示。滴定过程中有白色沉淀生成,但整个过程未见气泡产生。已知:碳酸Ka1=4.5×10-7,Ka2=4.7×10-11;Ksp(CaCO3)=3.4×10-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段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B. ab段pH升高的主要原因:+Ca2+=CaCO3↓+H+
C. b点:c()>c(H2CO3)
D. c点2c()+c()<2c(Ca2+)
【答案】D
【解析】
【详解】A.滴定过程中有白色沉淀生成,但整个过程未见气泡产生,说明加入一定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后,碳酸氢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碳酸,溶液酸性增强,pH减小,结合图像可知,bc段溶液出现白色沉淀,A错误;
B.ab段pH升高的原因是:碳酸氢钠水解呈弱碱性,不断滴入氯化钙溶液中,使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氢离子浓度减小,B错误;
C.b点pH最大,溶质为碳酸氢钠、氯化钙,,,则水解大于电离,故c()”“<”或“=”)。在500K,压强为p1的条件下,该反应的Kp=_______(列出计算式)。
【答案】(1) ①. Kb>Ka>Kc ②. n ③. 逆
(2) ①. 2CO(g)+4H2(g)⇌C2H4(g)+2H2O(g) ΔH=-179kJ∙ml-1 ②. > ③. > ④.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故a、b、c三点的平衡常数由大到小为Kb>Ka>Kc。
②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移动,则生成物的体积分数减小,反应物的体积分数增大,又H2O的体积分数大于C2H4体积分数,故表示C2H4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n。
③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移动,则生成物的体积分数减小,反应物的体积分数增大,又H2的体积分数大于CO2体积分数,则曲线k表示CO2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240℃时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为a点对应的体积分数,若d表示240℃时某时刻H2的体积分数,保持温度不变,则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小问2详解】
①CO(g)和H2(g)直接制取低碳烯烃C2H4(g)和H2O(g)的化学方程式为:2CO(g)+4H2(g)⇌C2H4(g)+2H2O(g),已知热化学方程式,①CO(g)+2H2(g)⇌CH3OH(l) ΔH1=-116kJ·ml-1;②2CH3OH(l)⇌C2H4(g)+2H2O(l) ΔH2=-35kJ·ml-1;③H2O(g)⇌H2O(l) ΔH3=-44kJ·ml-1;由盖斯定律可知,2①+②-2③得热化学方程式:2CO(g)+4H2(g)⇌C2H4(g)+2H2O(g) ΔH=2(-116kJ·ml-1)+( -35kJ·ml-1)-2( -44kJ·ml-1)=-179kJ∙ml-1。
②制取乙烯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相同条件下,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CO转化了增大,故p1>p2;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则M点的正反应速率>N点的正反应速率=N点的逆反应速率; 假设N2、CO和H2,投料分别为1ml、1ml、2ml,在500K压强为p1的条件下,平衡时CO转化率为60%,则反应CO 0.6ml、氢气1.2ml、生成乙烯0.3ml、水0.6ml,平衡时,一氧化碳0.4ml、氢气0.8ml,总的物质的为0.4ml+0.8ml+0.3ml+0.6ml+1.0ml=3.1ml;则该反应的。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11. 硅、硒、铜、镍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硅原子中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的形状为_______(用文字表述)。
(2)由硅原子核形成的三种微粒,电子排布式分别为:①、②、③,有关这些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
A. 微粒半径:③>①>②
B. 电子排布属于基态原子(或离子)的是:①②
C. 电离一个电子所需最低能量:①>②>③
D. 得电子能力:①>②
(3)在硅酸盐中,四面体[如下图(a)]通过共用顶角氧离子可形成岛状、链状、层状、骨架网状四大类结构型式。图(b)为一种无限长单链结构的多硅酸根,Si与O的原子数之比为_______。
(4)硒两种含氧酸的酸性强弱为_______(填“>”或“<”)。研究发现,给小鼠喂适量硒酸钠可减轻重金属铊引起的中毒。的空间结构为_______。
(5)在周期表中Cu与Ni位置相邻,但两种金属元素的第二电离能为I2(Cu)>I2(Ni),其原因是_______。
(6)常见的铜的硫化物有CuS和Cu2S两种。已知:晶胞中S2-的位置如图1所示,铜离子位于硫离子所构成的四面体中心。它们晶胞具有相同的侧视图如图2所示。已知CuS和Cu2S的晶胞参数分别为apm和b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则CuS晶体中距离S2-最近的Cu2+数目为_______。Cu2S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g·cm-3(列出计算式即可)。
【答案】(1)哑铃形(纺锤形) (2)AB
(3)1:3 (4) ①. > ②. 正四面体形
(5)Cu失去1个电子后,3d轨道变成了全充满的稳定结构,所以第二电离能大于Ni
(6) ①. 4 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Si原子序数14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2,其中电子占据最高能级为3p,p轨道的电子云轮廓呈哑铃形(纺锤形)。
【小问2详解】
由硅原子核形成的三种微粒,电子排布式分别为:①、②、③,可推知分别为基态Si原子、Si+离子、激发态Si原子
A.激发态Si原子有四层电子,Si+离子失去了一个电子,根据微粒电子层数及各层电子数多少可推知,微粒半径:③>①>② ,A正确;
B.由分析可知,电子排布属于基态原子(或离子)的是:①②,B正确;
C.激发态Si原子不稳定,容易失去电子;基态Si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是硅的第一电离能,Si+离子失去一个电子是硅的第二电离能,由于I2>I1,可以得出电离一个电子所需最低能量:②>①>③,C错误;
D.由C可知②比①更难失电子,则②比①更容易得电子,即得电子能力:②>①,D错误;
故选AB。
【小问3详解】
根据图(b)的一个结构单元中含有1个硅、3个氧原子,Si与O的原子数之比为1:3。
【小问4详解】
可以写成,可以写成,连在中心原子Se上的非羟基氧原子数目比连在中心原子Se上的非羟基氧原子数目多,所以酸性强弱为>。的价层电子对数为,所以空间结构正四面体形。
【小问5详解】
I2(Cu)是Cu+失去全充满的3d10的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较高,I2(Ni)是Ni+失去4s1的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较小。所以原因是Cu失去1个电子后,3d轨道变成了全充满的稳定结构,所以第二电离能大于Ni。
小问6详解】
由题目信息铜离子位于硫离子所构成的四面体中心,晶胞具有相同的侧视图,可以得到黑球为硫离子,白球为铜离子,根据晶胞结构可知,CuS晶体中距离S2-最近的Cu2+数目为4。结合晶胞结构进行计算:硫离子数目为,所以铜离子有8个,所以晶胞密度为g/cm3。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12. 3,4一二羟基肉桂酸乙酯()具有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潜力。由气体A制备3,4一二羟基肉桂酸乙酯(I)的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气体A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4,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
(2)B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
(3)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4)E→F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化学上把连有四个不同基团的碳原子称为手性碳,E中含有___________个手性碳。
(5)G→H的第①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H→I的反应中,使用稍过量浓硫酸可以提高I的产率,其原因是___________。
(6)芳香族化合物X是H的同分异构体,1ml X与足量NaHCO3溶液反应可生成2ml CO2,符合条件的X有_____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的峰面积比为3:2:2:1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任写出一种)。
【答案】(1)乙烯 (2)羟基
(3) (4) ①. 消去反应 ②. 1
(5) ①. +5NaOH+2NaCl+3H2O ②. 浓硫酸可以吸收生成的水,促使反应正向进行
(6) ①. 10 ②. 或
【解析】
【分析】气体A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4,即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再由B的分子式可知A的分子式为C2H4,所以可知A为乙烯,B的分子式为C2H6O及A生成B的条件可知B为乙醇,由已知信息可知C、D均为醛,结合B为乙醇,则C为乙醛,再由E逆推可知D的结构简式为,E为,由E →F的反应条件可知F为,由F和反应条件可知F中醛基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羧基得到G,G为,H为,产物I为;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可知, A的分子式为C2H4,为乙烯;
【小问2详解】
分析可知B为乙醇,其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
【小问3详解】
由分析可知,D的结构简式为;
【小问4详解】
由E →F的反应条件及E的结构简式可知,F的结构简式为,反应E →F的化学方程式为+ H2O,反应为羟基消去生成碳碳双键的反应;E中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即图中*位置的碳原子;
【小问5详解】
G为,G中氯原子在碱性条件下加热发生取代反应引入酚羟基,酚羟基可以和碱反应生成盐,羧基也可以和碱反应生成盐,反应为+5NaOH+2NaCl+3H2O;H→I的反应是羧酸和醇的酯化反应,反应生成水,使用稍过量浓硫酸可以吸收生成的水,促使反应正向进行,提高I产率;
【小问6详解】
H的结构简式为,1ml X与足量NaHCO3溶液反应可生成2ml CO2,则符合条件的芳香族化合物X含两个-COOH ;苯环上的取代基有三种情况:
①-COOH、- CH2COOH,二者在苯环上有邻、间、对3种位置关系;
②-CH(COOH)2,此时有 1种结构;
③1个-CH3、2个-COOH,三者中有2个相同取代基,在苯环上有6种位置关系;
所以符合条件的X共有3+1+6=10种;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的峰面积比为3:2:2:1的结构简式为和。pH
4~6
6~8
8~10
10~12
主要离子
VO
VO
V2O
VO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遂宁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理综合-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四川省遂宁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理综合-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四川省遂宁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理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四川省成都市外国语学校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理综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四川省自贡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