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02,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

    02,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第1页
    02,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02,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02,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城市的发展见证了社会的变迁,熙宁五年,王安石推行方田均税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如何将干燥的华北地区与湿润的华中、华南地区结合起来,是自古以来中国当政者们思考的一个重大政治课题。”解决这一“政治课题”的伟大工程是( )
    A.都江堰B.秦朝长城C.丝绸之路D.京杭大运河
    2.魏征反对“法无定科,任情以轻重”,受到唐太宗的赞许;戴胄以“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凡于天下”为理由,反对唐太宗有时以私情己见断狱,唐太宗对此予以嘉纳。这说明唐太宗( )
    A.虚心纳谏B.以民为本C.勤于政事D.选贤任能
    3.青瓷发展到了唐代,其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胎质更加均匀细腻,釉色更加光静透亮;种类门类也越来越丰富,除了礼器和装饰品以外,大量的民用产品也随之出现。这说明唐朝( )
    A.礼仪制度完善B.制瓷技术发展C.海上交通发达D.经济生活繁荣
    4.城市的发展见证了社会的变迁。下图显示了长安城市规划的特点是( )
    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A.中西合璧B.市坊合一C.临河而建D.井然有序
    5.唐朝时,来自波斯的乐师和舞者受到人们的欢迎。越南的翠鸟羽毛、印度的珍珠和香料、中亚的马匹和甜瓜都被运到中国。为换取这些国外商品,中国人向海外出口大量的丝绸、瓷器和漆器。材料反映了唐朝( )
    A.民族交往交融B.对外贸易活跃C.南北交流频繁D.奢靡之风盛行
    5.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在流亡途中下诏,赋予各节度使以自调军粮、任免辖区内官吏、主管辖区内赋税徭役征发等职能。这一措施的实行( )
    A.促成藩镇割据局而出现B.使社会经济遭到破坏
    C.加强了唐朝的中央集权D.给唐朝带来致命打击
    7.汉武帝时期,自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宋太祖时期,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权力。据此可知,两位皇帝的共同目的是
    A.强化国家对经济的管理B.削弱宰相的权力
    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减轻农民的负担试卷源自 每日更新,汇集全国各地小初高最新试卷。8.熙宁五年,王安石推行方田均税法。在肥西县,纠正有地而无租税者100家,收取逃漏税款80万;上蔡县查出隐田26930余顷,并征税数百万。由此推断,这一措施( )
    A.抑制了地主土地兼并B.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C.减轻了人民劳役负担D.削弱了地方豪强势力
    9.西夏始终奉行宋朝历法,夏人“读中国书籍,用中国东服”,宋朝“许夏因用汉衣冠”,每年十月派人“押时服赐夏国”。由此可见,这一时期( )
    A.政权对峙争锋B.商业贸易发达C.民族交融加强D.教育文化繁荣
    10.下表为宋金榷场贸易中允许和禁止销售的商品。这反映了宋金时期( )
    A.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加深B.宋金经济互补性非常强
    C.宋朝对外经济交流频繁D.政治关系影响经贸往来
    11.据统计,北宋和辽之间的战争持续40余年,而和平维持了100多年;北宋和西夏之间的大规模战争不过10年,和平持续了100多年;宋和金之间打了大约14年的仗,和平持续了近100年。这表明两宋时期( )
    A.汉族政权间混战不断B.国家统一是历史主流
    C.和平依然是时代主流D.王朝并立且政权对峙
    12.孙中山曾这样评价岳飞:“岳飞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代表。”这种精神指的是( )
    A.精忠报国B.开放包容C.以民为本D.自力更生
    13.宋代的“行”是指“同业商人组织”。据《西湖老人繁盛录》记载,南宋临安有414行,比唐代长安增加了近一倍。“行”的增多表明( )
    A.城市规模扩大B.商品经济发展C.江南经济开发D.中外交流频繁
    14.下侧柱状图可以用于研究两宋时期( )
    中国古代北方和南方人口户数变化图
    A.中央集权的加强B.重文轻武的政策
    C.经济重心的南移D.娱乐生活的丰富
    15.元朝建立后,元杂剧在以大都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随着元朝完成南北统一、元杂剧也传入南方,演出活动遍及城乡各地。据此可知,元朝统一全国( )
    A.推动了文化传播B.稳固了各地统治
    C.促进了诗词繁荣D.丰富了市民生活
    二、辨析改错(12分)
    16.分裂违背历史潮流,统一是人心所向。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589年,隋炀帝灭掉南方的陈朝,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2)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3)北宋建立后采用“先北后南”的统一方针,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4)1279年,鲜卑族建立的元朝完成了统一,再次实现了全国范围的大一统。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科举是隋朝时期新兴的一种选官制度,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员。因为它“分科举人”,故名科举……并且,它体现出不问出身与背景、公平竞争的特色。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科举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创立的标志。(4分)
    材料二相比于唐朝,宋朝的科举有了较大的发展。凡是“稍具文墨”的读书人,都可准许应考。在考卷管理上实行糊名、卷录制,以杜绝考官“容私之弊”。唐代科举考试录取后只取得做官的资格,还须经吏部考试合格后授予官职。而宋代进士录取后,不仅可以直接授官,“名前列者,或不十年而至公辅”。两宋通过科举共取士115427人,平均每年361人约为唐代取士人数的5倍。
    ——摘编自郭学信《士与官僚的合流:宋代士大夫文官政治的确立》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朝科举制度发展的表现。(6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科举制度创立和发展的历史意义。(4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统治者具有少数民族血统,如唐高祖之母为鲜卑化的匈奴独孤氏,唐太宗之母是鲜卑族实氏,皇后长孙氏亦是鲜卑人。李唐统治集团与少数民族接触、融合,更容易吸取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并充分认识到民族问题之所在,发展进步的民族观,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
    ——摘编自范香立《唐代和亲研究》
    (1)依据材料一,指出唐代实行的民族政策。分析唐朝推行此民族政策的原因。(6分)
    材料二从历史的后端看来,这1005年的协定有它的作用。……北宋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疑比战费来得低廉。………可是这种看法必须全部放弃当事人的观感……他们无法承认这种妥协为事理之当然。中国历史之中,从无一个统一天下的大帝国卑躬屈节地向一个文化程度低的边区国家进贡。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2)依据所学知识,指出“1005年的协定”指什么?依据材料二,概括黄仁宇先生对“1005年的协定”的看法。(6分,不得照搬原材料)
    (3)综合上述材料,说说你从中国古代民族交往的史实中得到的启示。(2分)
    四、活动与探究(15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一
    图1唐朝对外交流路线图
    图2宋代海外贸易路线示意图
    (1)贞观初年,高僧______(人名)从长安出发,历经4年到达图1中①______(地名)处;图2是宋代海外贸易路线示意图,②是南宋的都城______(地名);宋代朝廷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机构)管理海外贸易。(4分)
    材料二由于造船技术的进步和航道的改善……中国商船开始了向阿拉伯海西岸及更广范围的航行,与红海沿岸及非洲东海岸也开展了直接贸易。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至少在六十个以上。宋代进出口商品种类明显增加,数以百计……商人贩运的规模、朝贡往来的数量、政府的抽买数额都显著增加。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常达上十万斤,价值数十万贯。宋代以后,与中国交往最为频繁的国家都是中国的主要海上贸易国。
    ——摘编自黄纯艳《宋代海外贸易》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8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认识。(3分)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二、辨析改错(12分)
    16.(1)×;“隋炀帝”改为“隋文帝”
    (2)√
    (3)×;“先北后南”改为“先南后北”
    (4)×;“蒙古族”改为“鲜卑族”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17.(1)特点:分科考试;公平竞争。(2分)标志: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2分)
    (2)扩大取士范围;完善考试程序,制定更加严格的考试规则;提高进士的待遇;增加录取人数。(6分,任答3点即可)
    (3)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推动了教育和文化的发展。(4分,任2点即可)
    18.(1)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2分)原因:唐统治者具有少数民族血统;统治集团与少数民族接触、融合,吸取历史经验与教训;唐朝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国力强盛,社会风气开放,为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奠定了基础。(4分,任答2点即可)
    (2)澶渊之盟。(2分)他认为一方面用钱物来换和平是值得的、可取的,另一方面也认为此和约对北宋来说是屈辱的。(4分)
    (3)国家应当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与发展;和平稳定的环境有利于民族交融与发展等。(2分,言之成理即可)
    四、活动与探究(15分)
    19.(1)玄奘;天竺;临安;市舶司。(4分)
    (2)原因:造船技术的进步和航道的改善;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农业、手工业发达为其定基础。(4分)影响: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国内市场和海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4分)
    (3)对外开放推动经济文化交流;开放带来繁荣;和平交流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等等。(3分,任点即可)政权
    允许销售商品
    禁止销售商品

    茶、粮米、丝织品、漆器、金银器、外洋船货等,茶、米、麦为大宗
    耕牛、兵器、书籍

    珍珠、人参、羊、猪、药材等,羊为大宗
    马匹、兵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A
    B
    D
    B
    A
    C
    B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D
    C
    A
    B
    C
    A

    相关试卷

    安徽省安庆市22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安庆市22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辨析改错题,材料解析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历史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以下是一位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历史试题,共1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