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5,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乡镇学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无答案)

    25,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乡镇学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无答案)第1页
    25,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乡镇学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无答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5,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乡镇学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5,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乡镇学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无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碑侧镌龙凤形,其面及阴俱无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下册第1-11课◀
    注意事项:共25小题,满分50分,作答时间50分钟。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1.隋文帝的历史存在感相对较低,美国学者麦克·哈特却将他与秦始皇、忽必烈一起编入“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这主要是因为隋文帝( )
    A.正式确立科举制B.开通隋朝大运河
    C.统一了南北币制D.实现国家大一统
    2.隋朝大运河的开凿突破我国东西水系自然地理的限制,解决了开辟水源和改造地形等难题:其卓越的运输能力,体现了当时我国土地测量和水利水运等科技成就和创新能力。上述材料评价大运河的角度主要是( )
    A.开凿大运河的艰辛B.大运河开通的历史意义
    C.大运河导致隋灭亡D.大运河体现的建设智慧
    3.“碑侧镌龙凤形,其面及阴俱无字。”无字碑未刻录任何文字,但它的存在已经远远超过了文字所能表达的更为深层的政治社会含义。若在此碑上刻一句碑文,最恰当的应该是( )
    A.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女尊男卑
    B.发展科举制,重用贤才,承前启后
    C.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开创“贞观之治”
    D.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
    4.右图所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些事例无关( )
    A.唐玄宗在位的前期,经济繁荣,民众生活安定
    B.“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C.武则天在位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D.隋文帝发展经济,编订户籍,提高行政效率
    5.你从盛唐款步走来,披一身皎洁的月光;你从险关蜀道走过,赢得“诗仙”的美誉。你在诗的世界天试卷源自 每日更新,汇集全国各地小初高最新试卷。马行空,留下豪放飘逸……材料中的“你”指的是( )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岳飞
    6.唐代边将中,李光弼、仆固怀恩、哥舒翰等都是少数民族人士;唐德宗命越南人姜公辅任宰相;日本人晁衡(阿倍仲麻吕)可以服务朝廷;高句丽人高仙芝可以为将领。这些现象可以印证唐代( )
    A.社会发展具有开放性B.中央政权潜伏着危机
    C.对外商业贸易的繁荣D.民族交融出现了高潮
    7.日本以唐制为蓝本,推行大化改新;新罗、越南也仿照唐制,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员。这反映了( )
    A.中华文化的辐射与传播B.隋唐时期统治范围的扩大
    C.陆上丝绸之路贯通各国D.亚洲国家经济发展较均衡
    8.在陕西出土的众多人物类陶俑文物中,有大量来自中亚、西亚国家和地区的人物形象(见下图)。这些陶俑印证了唐朝( )
    A.农业发展迅速B.绘画题材广泛C.丝织技艺精湛D.对外交流频繁
    9.杜甫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从“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造成这一极大反差的转折点是( )
    A.“开元盛世”B.安史之乱C.黄巢起义D.朱温叛唐
    10.“它既是唐朝衰落和宋朝崛起的过渡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交融的关键时期。它既有战乱频繁和社会动荡的阴暗面,也有经济发展和文化创新的光明面。”“它”指的是( )
    A.五代十国B.春秋战国C.魏晋南北朝D.辽宋夏金
    11.右面漫画所描绘的场景发生于北宋初年,赵匡胤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财政收入B.促进制度改革C.加强中央集权D.完善福利制度
    12.中国自古以来便有“出将入相”之说,文臣改任军职、武将转为文官的现象不足为奇。到北宋时期,社会上却长期存在着文官不愿改任军职、武将罕有转为文臣的现象,文武之间换职出现了相当大的障碍。这是因为宋朝实行的基本政策是( )
    A.重农抑商B.重文轻武C.重内轻外D.重男轻女
    13.史料记载,辽道宗曾叮嘱辽天祚帝,“南朝通好岁久,汝性刚,切勿生事”。庆历年间。宋仁宗曾“赐辽使刘六符飞白书八字,曰‘南北两朝,永通和好’”。这说明澶渊之盟后( )
    A.辽宋为和平作出了一定退让B.辽宋的经济都得到快速发展
    C.辽宋人民长期处于困苦境地D.辽宋的军队力量都不断增强
    14.西夏推崇儒学,实行科举制度。西夏法典《天盛律令》继承《唐律》《宋刑统》等中华法系,尤其是其中的“十恶”“八议”等主要内容,与中原皇朝法典如出一辙。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
    A.南北政权对峙B.民族交融加强
    C.商业贸易发达D.教育文化繁荣
    15.“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首《满江红·写怀》体现了岳飞具有( )
    A.公正廉洁的品质B.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
    C.治军严明的风范D.勇于开拓的探索精神
    16.《中国通史4·辽西夏金元》写道,“双方进一步确定西以大散关、东以淮河为界,金宋疆域从此稳定下来。此后的40年间,双方再也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事”。材料说明宋金和议( )
    A.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发展B.消除了双方之间的矛盾
    C.维护了双方边界的和平D.增加了双方人民的负担
    17.下列图片反映了宋代的社会状况,其反映的主题是,宋代( )
    A.积贫积弱的局面B.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C.商品经济的繁荣D.手工业技术领先世界
    18.宋代规定,凡经营海外贸易的国内商船,必须在指定的港口领取“公凭”或“公据”,才可发舶,如违法,船货就直接没收入官库。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
    A.政府重视规范海外贸易B.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
    C.外国商人地位不断提高D.政府禁止民间对外贸易
    19.元代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不惜打破自然地理分界,不顾区域经济联系,人为地创造出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如河南行省统辖黄河以南和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但在黄河下游则以沂蒙山南麓为界与中书省直辖区“腹里”相邻,无险可守。上述材料评价的是元代的( )
    A.世袭制度B.郡县制度C.科举制度D.行省制度
    20.“中国古代的治边方略,包括中原王朝的治边方略、边疆王朝与边疆政权的治边方略。是历代王朝及政权在边疆治理方面,经过长期的实践而形成的基本谋略与传统。”下列属于元朝对西藏的“治边方略”的是( )
    A.设置澎湖巡检司B.设立宜政院
    C.设置西域器炉D.设置转运使
    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2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唐大宗)所日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摘编自《贞观政要》
    材料二 唐代中国,是世界文化的重心,是世界历史演进的总动脉。融合城外文化的唐文化成了世界性文化,深为当时世界各国人民所向往。……他们把城外文化带入唐土,又把唐文化传播四方,促进了中外文化大交流。
    ——摘编自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三 唐朝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黄金时期……唐朝完善了隋朝的科举制,一方面使更多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唐朝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繁荣。
    ——摘编自《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历史卷》
    (1)据材料一,指出唐太宗具有怎样的意识。(1分)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他是怎样治理国家的?(1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并举例说明。(2分)
    (3)综合以上材料,概括唐朝繁荣强盛的原因。(1分)
    2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与他们(周边各族人民)真心相待,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唐太宗与少数民族统治阶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的良性运行。
    ——摘编自霍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材料二
    材料三 辽、宋、西夏时期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呈现出相互吸收的特点。在辽朝,契丹族上自皇帝下至臣僚百姓,大都向往汉文化。西夏王宝同样重视吸收汉族文化。宋朝虽然自以为是文化大国,但仍然吸收了辽夏的某些文化成分。
    ——摘编自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1分)并列举关于这一政策实行的史实。(1分)
    (2)指出材料二图中政权①或②的名称。(1分)该时期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有何特点?(1分)
    (3)据材料三,指出辽、宋、西夏时期的民族文化交往的特点。(1分)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此交往对当今民族关系的处理有何借鉴意义。(1分)
    23.(6分)请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谈谈你对古代经济格局变化的认识。(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24.(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片涉及的历史人物和他的重要事迹。(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文天祥感慨的“山河破碎”是哪一政权导致的?(1分)该政权在我国历史上有何地位?(1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上历史人物的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2分)
    25.(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余年的稳固基础。
    ——摘编自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二 这么一个土地辽阔、人口众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宋王朝,两次覆亡,究其原因,实系由宋王朝开国皇帝所制定的……所致,可谓一策可以兴邦,一策也能灭国。
    ——摘编自钱昌明《历史星空探秘:中国历史40个话题评说》
    (1)据材料一,分析唐朝在下、在上实行的这两种制度的名称。(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所反映的政策,(1分)并分析该政策的积极影响。(2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制度的创立和实行给我们现代社会治国理政的启示。(2分)题号
    1—20
    21
    22
    23
    24
    25
    总分
    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安史之乱后,黄河流域陷入长期藩镇割据沉淀中,此时的南方保持了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方掀起了水利建设的高潮,水稻生产技术逐步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南方农业的发展。加速经济重心南移。到北宋时,南方经济已经显出超过北方的强劲势头,而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已成为定局。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相关试卷

    24,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乡镇学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24,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乡镇学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无答案),共6页。

    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无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小说《平凡的世界》写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新乡市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集团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新乡市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集团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无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