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芜湖师大附中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 14 O -16 S -32Cu-64
第I卷 (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两者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 生铁硬度大、抗压性强,可用于铸造机器底座
B. 氯化铁溶液有氧化性,可用于蚀刻不锈钢广告牌上的图形
C.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食品中添加适量的SO2有防腐和抗氧化作用
D. 新型陶瓷碳化硅硬度很大,可用作砂纸和砂轮的磨料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生铁为铁合金,硬度大、抗压性强,可用于铸造机器底座,故A正确;
B.氯化铁溶液有氧化性,能氧化单质铁,所以可用于蚀刻不锈钢广告牌上的图形,故B正确;
C.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但食品中添加适量的SO2有防腐和抗氧化作用,是因为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而不是因为其具有漂白性,故C错误;
D.碳化硅为共价晶体,硬度大,所以新型陶瓷碳化硅硬度很大,可用作砂纸和砂轮的磨料,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2. 下列过程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浓硫酸溶于水B. 硝酸铵溶于水
C. 碳酸氢钠溶于盐酸D. 铁粉溶于盐酸
【答案】C
【解析】
【详解】A.浓硫酸溶于水是放热过程,且未发生化学反应,A项不符合题意;
B.硝酸铵溶于水是吸热过程,且未发生化学反应,B项不符合题意;
C.碳酸氢钠溶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喝二氧化碳,属于吸热反应,C项符合题意;
D.铁粉溶于盐酸是放热反应,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 在指定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 透明澄清的溶液:K+、Fe3+、、
B. 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Na+、Ba2+、[Al(OH)4]- 、
C. c(ClO-) = 0.3 ml/L的溶液:K+、Na+、、S2-
D. 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Mg2+、、、
【答案】A
【解析】
【详解】A.透明澄清的溶液中,K+、Fe3+、和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A正确;
B.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呈酸性,酸性溶液中 [Al(OH)4]- 和不能大量存在,同时Ba2+和能反应生成硅酸钡沉淀,即Ba2+和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次氯酸根离子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氧化硫离子,所以c(ClO-) = 0.3 ml/L的溶液中,S2-不能大量存在,故C错误;
D.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既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在酸性及碱性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存在,Mg2+和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4. 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11.2L SO3中所含原子数为2NA
B. 6ml NO2与水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4NA
C. 11.2LNO与11.2L O2混合气体的分子数为NA
D. 50mL16ml/L的浓硫酸与足量的Zn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分子数为0.8NA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标准状况下SO3是固体,11.2L SO3的物质的量不是0.5ml,所以其中所含原子数不为2NA,故A错误;
B.N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消耗3ml N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l,则6ml NO2与水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4NA,故B正确;
C.题中未交代是否为标准状况,且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2NO+O2=2NO2,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相等,所以无法计算11.2LNO与11.2L O2混合气体的分子数,故C错误;
D.50mL16ml/L的浓硫酸中n(H2SO4)=50×10-3L×16ml/L=0.8ml,浓硫酸与足量的Zn充分反应,开始时发生,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变稀,后发生反应Zn+H2SO4=ZnSO4+H2↑,所以生成的气体分子数小于0.8NA,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5. 下列气体除杂的方法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NO2与NO的混合气体能与NaOH溶液反应:NO2+NO+2NaOH=2NaNO2+H2O,故A错误;
B.亚硫酸酸性强于碳酸,所以SO2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SO2+2NaHCO3=Na2SO3+H2O+2CO2,故B正确;
C.O2能与灼热的铜网反应,即能被灼热的铜网吸收,转化成固态氧化铜,而氮气不与灼热的铜网反应,故C正确;
D.HCl 极易溶于水,可溶于饱和食盐水中,而饱和食盐水能抑制Cl2的溶解,即减少Cl2的溶解,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6. 已知前四周期元素X、Y、Z、M、Q和R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M与Q能以原子个数比1:2或1:3化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的单质可以作半导体材料
B. ZH3的还原性强于H2M
C. R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D. Z、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均具有强氧化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已知前四周期元素X、Y、Z、M、Q和R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则Q和R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Z、M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X、Y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其中M与Q同主族且能以原子个数比1:2或1:3化合,所以M与Q分别为S、O,因此X、Y、Z、M、Q和R分别为Ge、As、P、S、O、F。
【详解】A.X为Ge,其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处,所以Ge单质可以作半导体材料,故A正确;
B.Z为P、M为S,P、S位于同一周期,同一周期从左至右元素非金属性递增,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增强、最低价失电子能力减弱,即氢化物还原性减弱,所以PH3的还原性强于H2S,故B正确;
C.R为F, 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故C正确;
D.Z为P、M为S,P、S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H3PO4、H2SO4,其中只有浓H2SO4具有强氧化性,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7. 某溶液中存在以下离子:、、Al3+、H+和R,其物质的量之比2:3:1:3:1,则R可能为
A. Mg2+B. Br-C. Fe2+D. Ba2+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溶液呈电中性,设R带x个电荷,则有,又、、Al3+、H+和R的物质的量之比2:3:1:3:1,设其物质的量分别为2ml、3 ml 、1ml 、3ml 、1ml,代入得2×1+3×2=1×3+3×1+1×x,解得x=+2,即R为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但Fe2+与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与Ba2+不能大量共存,故答案为:A。
8. 类比推理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已知Na2O2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推测Na2O2与SO2反应生成Na2SO3和O2
B. 浓硫酸与Na2SO3反应可以制备SO2,推测浓硫酸与Na2S反应可以制备H2S
C. 已知Fe与S能直接化合生成FeS,推测Cu与S可直接化合生成Cu2S
D. SO2通入BaCl2溶液不产生沉淀,推测SO2通入Ba(NO3)2溶液也不产生沉淀
【答案】C
【解析】
【详解】A.已知Na2O2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但SO2具有比较强的还原性、而Na2O2具有比较强的氧化性,所以Na2O2与SO2反应不能生成Na2SO3和O2,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钠,故A错误;
B.浓硫酸与Na2SO3反应可以制备SO2,但H2S具有比较强的还原性、而浓硫酸具有比较强的氧化性,所以浓硫酸与Na2S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即不能制备H2S,故B错误;
C.S的氧化性较弱,只能把变价金属氧化成较低价态,所以Fe与S能直接化合生成FeS,则Cu与S可直接化合生成Cu2S,故C正确;
D.SO2通入BaCl2溶液不产生沉淀,是因为盐酸酸性强于亚硫酸,SO2通入Ba(NO3)2溶液中,二氧化硫溶于水使溶液呈酸性,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根离子,所以会产生硫酸钡沉淀,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9. 设计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既能使NH3和NO2转化为对环境无污染的物质,又能充分利用化学能。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极A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 当有4.48L NO2(标准状况)被处理时,转移电子物质量为0.4ml
C. 电流从电极B经导线流向电极A,再经电解质溶液回到电极B
D. 为使电池持续放电,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阴离子交换膜
【答案】B
【解析】
【分析】NH3和NO2转化为对环境无污染的物质,即转化为N2,从图中可知左池通入氨气生成氮气,氮元素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电极A为负极,其电极反应式为2NH3-6e-+6OH-=N2+6H2O,则电极B为正极,其电极反应式为2NO2+8e-+4H2O=N2+8OH-。
【详解】A.据以上分析可知,电极A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A正确;
B.当有4.48L NO2(标准状况)被处理时,即消耗0.2ml二氧化氮时,由电极反应式2NO2+8e-+4H2O=N2+8OH-可知,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8ml,故B错误;
C.电极A为负极、电极B为正极,原电池中电流在外电路由正极流向负极、在内电路由负极流向正极,所以电流从电极B经导线流向电极A,再经电解质溶液回到电极B,故C正确;
D.为使电池持续放电,正极区生成的氢氧根需不断通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负极区,即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阴离子交换膜,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10. 按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检验浓硫酸与木炭反应的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Ⅰ中烧瓶内的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酸性和强氧化性
B. Ⅱ中无水硫酸铜可替换无水
C. Ⅲ中溶液褪色,证明产物中有
D. Ⅳ中溶液褪色且Ⅴ中产生沉淀,证明产物中一定有
【答案】C
【解析】
【分析】I中发生的反应为:,通过Ⅱ对产生的水进行检验,Ⅲ可以验证SO2的漂白性,Ⅳ可以验证SO2的还原性,V可以检验CO2的生成,但由于未知SO2是否除尽,不一定是CO2让其产生沉淀,据此作答。
【详解】A.浓硫酸与木炭共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硫元素化合价全部降低,体现浓硫酸强氧化性,未体现酸性,故A错误;
B.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检验生成的水,通过观察颜色的变化检验水,无水氯化钙可以吸水,但是无水氯化钙无颜色变化,故B错误;
C.品红褪色证明二氧化硫的存在,故C正确;
D.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并不能证明产物中一定有CO2,原因为二氧化硫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D错误;
故选:C。
11. 下列由实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A. 向Fe(NO3)2溶液中滴入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溶液变为黄色,证明H2O2氧化性大于Fe3+
B. 将某无色气体通入淀粉-KI溶液,溶液变蓝,证明该气体具有氧化性
C. 过量NH3与Cl2混合有白烟生成,证明NH3与Cl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H4Cl
D. 往6mL 0.1ml/L FeCl3溶液中滴加10滴0.1ml/L KI溶液,加入5mL CCl4,振荡,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呈红色,证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能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所以向Fe(NO3)2溶液中滴入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溶液变为黄色,不能证明H2O2氧化性大于Fe3+,故A错误;
B.将某无色气体通入淀粉-KI溶液,溶液变蓝,则碘化钾被氧化为碘单质,即能证明该气体具有氧化性,故B正确;
C.过量NH3与Cl2混合有白烟生成,白烟是NH4Cl,但NH4Cl是由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的,即2NH3+3Cl2=N2+6HCl、NH3+ HCl=NH4Cl(或8NH3+3Cl2=N2+6NH4Cl),不是NH3与Cl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的,故C错误;
D.往6mL 0.1ml/L FeCl3溶液中滴加10滴0.1ml/L KI溶液,加入5mLCCl4,振荡,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呈红色,说明上层清液中含有铁离子,但该铁离子可能是由氯化铁溶液过量而剩余的,即不能证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2.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过量铁粉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亚铁、一氧化氮和水,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溶液不会变红色,故A错误;
B.铜粉与硫酸铁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硫酸铜,不会有黑色固体出现,故B错误;
C.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越强,碳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硅元素,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则硅酸钠溶液与过量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硅酸沉淀和碳酸氢钠,故C正确;
D.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证明该溶液一定含有钠离子,可能为钠盐溶液,也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故D错误;
故选C。
13. 在实验中,通过关闭a阀门、打开弹簧夹,在c处挤压胶头滴管,使水进入烧瓶,并打开b阀门,实现了喷泉实验,同时利用电脑绘制了三颈瓶内压强的变化曲线。正确的说法是
A. 生成的氨气也可以采用加热NH4Cl固体来制备
B. 喷泉实验结束后,发现水未充满三颈烧瓶,一定是因为装置的气密性不好
C. 图2喷泉实验瓶内压强变化曲线表明E点时喷泉最剧烈
D. 同温同压下,等体积两圆底烧瓶内分别充满NH3和NO2后进行喷泉实验,结束后两烧瓶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1:1
【答案】D
【解析】
【详解】A.加热NH4Cl固体会生成氨气和HCl,生成的氨气和HCl遇冷重新结构成氯化铵,无法得到氨气,故A错误;
B.水未充满三颈烧瓶,可能是装置气密性不好,也可能是收集的氨气不纯,故B错误;
C.压强减小最多时喷泉最剧烈,图中C点时喷泉最剧烈,故C错误;
D.设烧瓶体积为22.4L,则氨气的物质的量为,形成的溶液体积为22.4L,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若为NO2,则NO2的物质的量为,根据反应,可知反应生成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形成的溶液体积为,所得硝酸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为:,两烧瓶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1:1,故D正确;
故选:D。
14. 为测定Cu和Cu2O混合粉末中Cu的含量。某同学将44.8g Cu和Cu2O混合粉末加入500mL 4.5ml/L的稀硝酸中,得到6.72LNO(标准状况下),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后有固体剩余B. 混合粉末中Cu的质量分数约为37%
C. 反应后的溶液中c(Cu2+)=1.2ml/LD. 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可置换出41.6g Cu
【答案】D
【解析】
【分析】500mL 4.5ml/L稀硝酸中n(HNO3)=0.5L×4.5ml/L=2.25ml,6.72LNO(标准状况下)的物质的量为0.3ml,则反应后溶液中剩余的,若全都以硝酸铜存在,则其物质的量为,若44.8g全是Cu,则n(Cu)=、若44.8g全是Cu2O,则n(Cu2O)=,即硝酸铜的物质的量最大为0.7ml,0.7ml<0.975ml,所以固体混合物全部溶解、硝酸过量。
【详解】A.据以上分析可知,反应后固体无剩余,故A错误;
B.设混合粉末中Cu和Cu2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其质量之和为44.8g,共转移电子3×0.3ml=0.9ml,即64x+144y=44.8、2x+2y=0.9,解得x=0.25ml、y=0.2ml,所以Cu的质量分数约为,故B错误;
C.反应前Cu原子总物质的量为(0.25+0.2×2)=0.65ml,反应前后Cu原子物质的量守恒,所以反应后的溶液中c(Cu2+)=,故C错误;
D.在反应后的溶液中n(Cu2+)=0.65ml,则加入足量铁粉,可置换出0.65ml Cu,即0.65ml ×64g/ml=41.6g Cu,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8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 三位科学家“发现和合成量子点”获得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量子点又称为半导体荧光纳米晶,主要是由ⅡB-ⅥA族元素(如CdS、CdSe、ZnSe等)和ⅢA-ⅤA族元素(如GaN、InP、InAs等)组成的纳米颗粒,元素周期表从此有了第三个维度。元素周期表反映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工具。下表列出了a~h8种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e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
(2)Ga与d同族。Ga与d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较强的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3)CdSe量子点中的Se是34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Se与f的简单氢化物稳定性较弱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单质c在单质b中燃烧所得产物的电子式为______,该产物与a的最高价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单质g通入石灰乳中制备漂白粉的原理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答案】(1) (2)Ga(OH)3
(3) ①. 第四周期第ⅥA族 ②. H2Se
(4) ①. ②. 2Na2O2+2CO2 = 2Na2CO3+O2
(5)Ca(OH)2+Cl2 = Ca2+ + Cl-+ClO-+H2O
【解析】
【分析】根据各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a为C、b为O、c为Na、d为Al、e为P、f为S、g为Cl、h为K。
【小问1详解】
e为P,P的原子序数为15,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小问2详解】
d为Al ,Ga与Al同主族,Ga在Al的下一周期,同一主族元素,从上至下原子序数递增、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元素金属性增强,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增强,所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较强的是Ga(OH)3;
【小问3详解】
CdSe量子点中的Se是34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第ⅥA族;Se与S同主族,Se在S的下一周期,同一主族从上至下元素非金属性递减,简单氢化物稳定性减弱,所以Se与S简单氢化物稳定性较弱的是H2Se;
【小问4详解】
单质c为Na、单质b为O2,Na在O2中燃烧所得产物为Na2O2,Na2O2的电子式为;a为C元素,C的最高价氧化物为CO2,Na2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 = 2Na2CO3+O2;
【小问5详解】
单质g为Cl2,Cl2通入石灰乳中制备漂白粉的原理为Ca(OH)2+Cl2 = Ca2++Cl-+ClO-+H2O。
16. 硅、硫、氮等非金属元素在化工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1)下列物品或设施:①陶瓷餐具②门窗玻璃③水晶镜片④硅太阳能电池⑤光导纤维⑥手机芯片。
直接使用了硅单质的是_______(用序号填空)。
(2)写出实验室用Cu制备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下列五种有色溶液与作用均能褪色
①品红溶液②酸性溶液③溴水④滴有酚酞NaOH溶液⑤淀粉-碘溶液
体现了还原性的是(用序号填空)_______。
(4)氮氧化物(NO、)、会造成的环境问题有_______(写一种即可)。
(5)如图包含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部分装置的夹持仪器已省略),实验室制备并收集,制备原理为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
(6)选用图B制备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答案】(1)④⑥ (2)Cu+2H2SO4(浓)CuSO4+2H2O+SO2↑
(3)②③⑤ (4)光化学烟雾、酸雨等
(5) ①. Cu+4HNO3(浓) =Cu(NO3)+2H2O+2NO2↑ ②. AD
(6)Ca(OH)2+2NH4ClCaCl2+2H2O+2NH3↑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陶瓷餐具的成分是硅酸盐;②门窗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③水晶镜片的主要成分是SiO2;④硅太阳能电池的成分是单质硅;⑤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⑥手机芯片的成分是单质硅;直接使用了硅单质的是④⑥。
【小问2详解】
实验室用Cu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2H2O+SO2↑;
【小问3详解】
①使品红溶液褪色,体现的漂白性;
②使酸性溶液,体现的还原性;
③使溴水褪色,体现的还原性;
④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体现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⑤使淀粉-碘溶液褪色,体现的还原性;
体现了还原性的是②③⑤;
【小问4详解】
氮氧化物(NO、)、会造成的环境问题有光化学烟雾、酸雨等;
【小问5详解】
实验室用铜和浓硝酸反应制备,制备原理为Cu+4HNO3(浓) =Cu(NO3)+2H2O+2NO2↑;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制备,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应选择的装置是AD;
【小问6详解】
装置B适合加热固体制取气体,选用图B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制备,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OH)2+2NH4ClCaCl2+2H2O+2NH3↑。
17. 金属钛硬度大、熔点高、耐腐蚀,易被氧化,被誉为“未来金属”。以钛铁矿(主要成分FeTiO3)为主要原料冶炼金属钛,生产的工艺流程图如图,其中钛铁矿与浓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TiO3 + 2H2SO4 = TiOSO4 + FeSO4 + 2H2O。已知TiO2熔点为1850℃,回答下列问题:
(1)生产时将钛铁矿粉碎后再与浓硫酸反应,其目的是_____;钛酸亚铁(FeTiO3)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价。
(2)滤液Ⅰ冷却结晶获得绿矾(FeSO4·7H2O)的实验操作依次为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填写操作名称)。
(3)滤液Ⅱ中主要物质是TiOSO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4)反应②生成TiCl4和CO,其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5)CO与H2反应可制备CH3OH,由CH3OH和O2构成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总反应为2CH3OH +3O2 = 2CO2 + 4H2O,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若外电路中转移2ml电子,则上述燃料电池所消耗的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L。
【答案】(1) ①. 增大接触面积,加快酸浸速率或提高的浸出率等 ②. +4
(2) ①. 蒸发浓缩 ②. 冷却结晶
(3)
(4)
(5) ①. CH3OH-6e-+H2O=CO2↑+6H+ ②. 11.2
【解析】
【分析】钛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TiO3,钛铁矿与浓硫酸发生反应:FeTiO3+2H2SO4=TiOSO4+ FeSO4+2H2O,往其中加入水和铁粉,沉降分离,滤液I中含有TiOSO4、FeSO4,冷却结晶析出绿矾,过滤出绿矾,滤液II中含有TiOSO4,加水、加热生成硫酸和H2TiO3沉淀,过滤出H2TiO3,H2TiO3煅烧生成TiO2,TiO2和C、Cl2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TiCl4、CO,TiCl4和Mg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Ti和MgCl2。
【小问1详解】
生产时将钛铁矿粉碎后再与浓硫酸反应,其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酸浸速率或提高的浸出率等;钛酸亚铁(FeTiO3)中O元素化合价为-2价、Fe元素化合价为+2价,则钛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小问2详解】
滤液Ⅰ冷却结晶获得绿矾(FeSO4·7H2O)的实验操作依次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小问3详解】
滤液Ⅱ中主要物质是TiOSO4,据图示可知反应①是往滤液中加水后加热,过滤即可得硫酸和H2TiO3沉淀,所以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小问4详解】
据图示可知反应②的反应物有TiO2 、C和Cl2,反应的条件为高温,生成物为TiCl4和CO,则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5详解】
CO与H2反应可制备CH3OH,由CH3OH和O2构成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总反应为2CH3OH +3O2 = 2CO2 + 4H2O,其中甲醇中碳元素化合价为-2价、二氧化碳中碳元素化合价为+4价,所以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H2O=CO2↑+6H+;正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既消耗1ml氧气转移4ml电子,所以若外电路中转移2ml电子,则上述燃料电池所消耗的O2的物质的量为0.5ml,其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
18. Na2S2O5可用作防腐剂、棉布漂白后脱氯剂。某兴趣小组欲利用如图装置制备Na2S2O5。
步骤:检验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打开弹簧夹和仪器a的活塞,逐滴滴入70%硫酸,在碳酸钠悬浊液中通入SO2至悬浊液变澄清后又析出大量晶体时,关闭活塞,将C装置中的反应液过滤﹑洗涤、干燥,即得Na2S2O5晶体。
(1)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
(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C装置中的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为Na2CO3 + 2SO2 + H2O = 2NaHSO3 + CO2,该反应能发生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第二步为NaHSO3转化成Na2S2O5,写出该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C装置中的反应液过滤后,用饱和SO2水溶液洗涤,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5)D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6)已知Na2S2O5不稳定,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成Na2SO4,与强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SO2,请设计简单实验检验Na2S2O5是否变质:___________。
【答案】(1)分液漏斗
(2)安全瓶,防止倒吸
(3) ①. 亚硫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②.
(4)减少Na2S2O5在水中的溶解
(5)吸收未反应完的气体,防止污染环境
(6)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盐酸,再加入几滴氯化钡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出现,则已变质,反之,未变质
【解析】
【分析】装置A中用亚硫酸钠固体和70%的硫酸制取二氧化硫,B为安全瓶,起防倒吸的作用,将二氧化硫通入装置C中,和其中的碳酸钠悬浊液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之后将得到的亚硫酸氢钠转化为Na2S2O5,由于二氧化硫有毒,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尾气吸收。
【小问1详解】
根据仪器a的构造可知,其名称为分液漏斗;
【小问2详解】
B装置的作用是安全瓶,防止倒吸;
【小问3详解】
二氧化硫和水生成亚硫酸,由于亚硫酸酸性强于碳酸,所以反应Na2CO3 + 2SO2 + H2O = 2NaHSO3 + CO2能够发生;亚硫酸氢钠转化为Na2S2O5,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C装置中的反应液过滤后,用饱和SO2水溶液洗涤,其目的是减少Na2S2O5在水中的溶解;
【小问5详解】
二氧化硫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所以D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完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小问6详解】
Na2S2O5不稳定,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成Na2SO4,所以检验Na2S2O5是否变质,即检验样品中是否含有硫酸钠,应先加入过量的盐酸酸化后,再加入氯化钡溶液,其方法是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盐酸,再加入几滴氯化钡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出现,则已变质,反之,则未变质。选项
气体(杂质)
除杂方法
A
NO(NO2)
通过NaOH溶液洗气
B
CO2(SO2)
通过饱和NaHCO3溶液洗气
C
N2(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D
Cl2(HCl)
通过饱和食盐水洗气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将过量铁粉加入硝酸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
有气体生成,溶液呈红色.
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
B
将铜粉加入1.0 ml·L-1的Fe2(SO4)3溶液中
溶液变蓝,有黑色
固体出现
金属Fe比Cu活泼
C
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
产生白色胶状物质
非金属性:C>Si .
D
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证明该溶液一定为钠盐溶液
周期
族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a
b
3
c
d
e
f
g
4
h
2024北京师大附中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4北京师大附中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及答案,共16页。
2024北京师大附中高一(下)期中化学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4北京师大附中高一(下)期中化学试题及答案,共15页。
2024长沙师大附中高三下学期一模化学试题PDF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长沙师大附中高三下学期一模化学试题PDF版含解析,文件包含化学演练附中八次一模pdf、化学答案附中8次一模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