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右玉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03,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右玉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练习满分50分,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气候类型②表示( )
A. 地中海气候B. 温带大陆性气候C. 温带季风气候D. 热带雨林气候
2. 全年高温少雨的地区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1. B 2. C
【解析】
【1题详解】
图中符号②位于亚欧大陆内部,受海洋影响较小,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故选B。
【2题详解】
①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地区,受海洋影响明显,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图中符号②位于亚欧大陆内部,受海洋影响较小,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③位于西亚地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④位于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将水分旱雨两季。故全年高温少雨的地区是③。故选C。
【点睛】亚洲气候的特点是: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试卷源自 每日更新,汇集全国各地小初高最新试卷。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区域水系特征深受本区地形和气候的影响。读亚洲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下列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北部地区人口稠密B. 全部位于北半球
C. 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D. 世界上面积最大大洲
4. 下列关于亚洲水系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向四周分流B. 缺少内流河,内流流域面积狭小
C. 西部河流径流量小D. 广阔的地形为形成众多的大河提供了条件
【答案】3. D 4. B
【解析】
【3题详解】
亚洲北部地区纬度高,气温低,人口稀少,故A错误。亚洲跨了南北两个半球,但大部分位于北半球,故B错误。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临地中海,没有临大西洋,故C错误。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故D正确。故选D。
【4题详解】
亚洲地势是中间高、四周低,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向四周分流,故A正确。亚洲地域广阔,有较大面积的内流区,有较多的内流河,内流流域面积大,故B错误。西部以热带、亚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干旱,河流少,径流量小,故C正确。广阔的地域为形成众多的大河提供了条件,故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B。
【点睛】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5. 下列关于亚洲经济发展差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亚洲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B. 亚洲大部分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
C. 西亚的产油国属于发展中国家D. 中国是唯一的发达国家
【答案】D
【解析】
【详解】亚洲各国经济发展很不平衡,高收入国家与低收入国家差异很大,A正确。亚洲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日本是唯一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B正确,D错误。西亚的产油国属于发展中国家,C正确。故选D。
近年来,东南亚成为新兴的旅游热点地区,小明同学今年春节参加了旅行社的“新马泰”3日游。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当地最普遍的主食是( )
A. 大米饭B. 玉米饼C. 馒头D. 小米粥
7. 中国游客喜欢去东南亚旅游的原因不包括( )
A. 与中国相似的语言文化B. 制造业发达,产品质量高
C. 距离中国较近,交通费用低D. 旅游资源丰富,自然风光充满热带气息
【答案】6. A 7. B
【解析】
【6题详解】
东南亚主要位于低纬度的热带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为水稻,故当地最普遍的主食是大米饭,A正确;玉米、小米分布在温带地区,馒头原材料为面粉,为小麦,小麦分布在温带地区,BCD错误;故选A。
【7题详解】
中国游客喜欢去东南亚旅游的原因包括东南亚华人、华侨众多,与中国相似的语言文化,距离中国较近,交通费用低,旅游资源丰富,自然风光充满热带气息,ACD不符合题意;东南亚制造业相对落后,B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有丰富的热带自然景观、众多美丽的沙滩和岛屿,以及许多名胜古迹和独特的风土人情,成为该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如缅甸仰光的大金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柬埔寨的吴哥窟、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越南的下龙湾、花园城市–新加坡等。
8. 东南亚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自然原因是( )
A. 种植历史悠久,生产技术高B. 多山地,土壤肥沃
C. 热量、水分充足D. 对热带经济作物需要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湿热的气候条件,使其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C正确;种植历史悠久,生产技术高和世界上对热带经济作物需求量大都不是自然原因,A、D错误;山区土壤并不肥沃,B错误。故选C。
读“西亚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9. 该地区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大部分储存在( )
A. 地中海及其沿岸B. 波斯湾及其沿岸
C. 黑海及其沿岸D. 红海及其沿岸
10. 限制该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关键是( )
A. 土地资源B. 矿产资源C. 森林资源D. 淡水资源
11. 该地区有多元的宗教文化,其中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 )
A. 佛教B. 基督教C. 犹太教D. 伊斯兰教
【答案】9. B 10. D 11. D
【解析】
【9题详解】
图中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西亚石油的探明储量约占世界石油总探明储量的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石油产量通常占世界总产量的1/4,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是世界重要的产油国。 故选B。
【10题详解】
西亚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炎热干燥,淡水资源短缺,因而限制西亚地区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是淡水资源。 故选D。
【11题详解】
西亚地区是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发源地,大多数人信奉伊斯兰教。故选D。
【点睛】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是西亚地区发生战争和冲突的重要因素,其中主要原因是石油输出量大。也可以说西亚的战争是为信仰而战、为水而战、为油而战、为土地而战。
12.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矿产资源的宝库,不仅种类多,而且产量大。下列矿产资源在本地区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首位的是( )
A. 石油、铀B. 铜、铁C. 铝土、磷灰石D. 金刚石、黄金
【答案】D
【解析】
【详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矿产资源的宝库,不仅种类多,而且储量大,有“富饶大陆”称号,其中储量和产量均居首位的是黄金和金刚石,故D正确,排除ABC,故选D。
在“走进非洲”地理知识竞赛活动中,某同学抽取到如图题卡,请你作为场外援助,与他一起完成下面小题。
13. 图中甲、乙处分别填入的序号是( )
A. ①、④B. ①、③C. ②、③D. ②、④
14. 造成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是( )
A. 粮食产量下降B. 自然灾害频发C. 人口增长过快D. 滥伐森林
【答案】13. B 14. C
【解析】
【13题详解】
依据所给地图和已学知识分析可知,非洲地区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粮食产量不足,当地居民为了满足粮食供应,因此进行滥伐森林和滥垦草地活动,但也因此导致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与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进而导致粮食产量下降,当地被迫再次进行毁林开荒,因此陷入了恶性循环。故甲处应填写①,乙处填写③,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4题详解】
依据所给地图和已学知识分析可知,造成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是当地的人口增长过快超过了粮食的产量增长,因此当地迫进行毁林开荒运动,进而导致当地的人地关系恶性循环,C正确,粮食产量下降、自然灾害频发、滥伐森林不是主要原因,A、B、D错误。故选C。
【点睛】非洲地区由于人口众多、人口增长快、科技落后,导致当地的粮食产量远远低于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因此当地的毁林开荒现象严重,当地的人地关系紧张,人与地的关系目前陷入毁林开荒—粮食增加—土地肥力下降—毁林开荒的恶性循环的过程中。
15. 下列描述中,最符合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人口特征的是( )
A. 混血种人数量多B. 移民数量多C. 白种人占绝大多数D. 黑种人的故乡
【答案】D
【解析】
【详解】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该区域的黑种人占总人口90%以上,D正确;白种人、混血种人及移民数量不多,ABC错误;故选D。
16. 欧洲西部居民的餐桌上常见奶酪、牛排等食品,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 居民收入高,大量消费乳畜产品B. 人口增长快,粮食供给不足
C. 多汁牧草广布,畜牧业发达D. 多优良港口,乳畜产品进口便利
【答案】C
【解析】
【详解】居民收入高为社会经济因素,A错误;欧洲西部人口增长慢,B错误;欧洲西部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全年温和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生长,多汁牧草广布,畜牧业发达,C正确;乳畜业发达,不依赖进口,D错误;故选C。
17. 被称为风车之国的是( )
A. 比利时B. 丹麦C. 荷兰D. 英国
【答案】C
【解析】
【详解】以上四个国家中,荷兰濒临北海,地势低洼,湖泊沼泽众多,是一个“低地之国”,有四分之一的土地低于海平面,因此常常受到海潮的侵袭。于是,人们筑坝围堤,与海争地,发明了抽水风车,并逐渐得到普及。有人说,如果没有这些高高耸立的抽水风车,荷兰人就无法从大海中争得大面积的土地,也就没有当地奶酪的盛名和郁金香的芬芳,因此荷兰被誉为“风车王国”。根据题意,排除ABD。故选C。
18. 下列关于北极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在黄河站能够看到众多的企鹅B. 矿产资源储量丰富
C. 年降水量仅55毫米,有“白色沙漠”之称D. 纬度高,气温极低,无常住居民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黄河站不能够看到众多的企鹅,企鹅主要分布在南极地区,A错误;北极地区矿产资源储量丰富,B正确;南极地区年降水量仅55毫米,有“白色沙漠”之称,C错误;南极地区纬度高,气温极低,无常住居民,北极地区有因纽特人,D错误。故选B。
“苹果屋”是我国北极科学考察中冰上作业的主要装备,其外观颜色是鲜艳的绿色。“苹果屋”除了用来防御危险,还可存放长期冰站作业科考设备、工具,作业人员也可就地短暂休息。左图为北极地区略图,如图为“苹果屋”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苹果屋”外观选用绿色是为了( )
A. 与周围森林协调B. 冰雪上容易识别
C. 防御严寒与风雪D. 产生清凉的感觉
20. 北极科考的目的是为了认识北极、保护北极,下列不属于北极科考关注的是( )
A. 旅游资源开发B. 冰川考察C. 生物多样性保护D. 气象监测
【答案】19. B 20. A
【解析】
【19题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苹果屋”是我国北极科学考察中冰上作业的主要装备。除了用来防御北极熊的袭击,还可存放长期冰站作业科考设备、工具,作业人员也可就地短暂休息。为了醒目,冰雪上容易识别,被设计成绿色,状似苹果;北极没有森林,颜色选用绿色不是防御严寒与风雪 ;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产生清爽的感觉。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0题详解】
为保护北极地区的环境,北极的考察只限于科研目的,主要的内容有:全球气候变化特点(气象监测)、海洋环境考察、冰川考察、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旅游资源开发不是北极科考的内容,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北极圈以内的陆地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积约1310万平方千米。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30分)
21. 【研究性学习】
【课题资料】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逐步落实,沿线众多国家的命运更紧密地交织在一起,每天有大量人员和物资往返于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其中往来最频繁的区域,就是东南亚地区。下图为东南亚部分地区简图(图一)和曼谷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图二)。
【课题思考】
(1)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____群岛两大部分,地处太平洋和____洋的“十字路口”。
(2)世界上大多数城市都沿河分布,东南亚城市也具有这种特点,请分析城市沿河分布的有利条件。
(3)根据图二,写出曼谷的气候类型并概括其特征。
(4)近几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我国不少企业选择到东南亚投资建厂,例如生产轮胎。我国企业到东南亚投资建轮胎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1) ①. 马来 ②. 印度
(2)①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②为城市生产、生活提供充足的水源;③为城市提供便利的水运通道;④若城市位于上游,能够利用廉价而清洁的水资源。
(3)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
(4)轮胎的主要原料是橡胶,东南亚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宜橡胶的生长。靠近原料产地、可降低生产成本。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一带一路为材料,设置四个小题,涉及东南亚的地形地势、城市分布、气候类型、重要的地理位置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由图一可知,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这里是欧洲、非洲与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小问2详解】
东南亚城市多沿河分布,其城市沿河分布的有利条件在于: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河流为城市生产、生活提供充足的水源,为城市提供便利的水运通道等。
【小问3详解】
曼谷是泰国首都和最大城市,由图二的曼谷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可知,曼谷的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其特征是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
【小问4详解】
轮胎的主要原料是橡胶,东南亚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宜橡胶的生长,在东南亚建轮胎厂由于靠近原料产地,可降低生产成本。因此,近几年,我国不少企业选择到东南亚投资建轮胎厂。
22. 【研究性学习】
【课题资料】
材料一:继第24届北京冬奥会之后,第25届冬奥会将在意大利米兰举办,欧洲西部是冬季奥运会举办最多的地区。
材料二:下图为欧洲西部示意图(图一)和意大利气候图(图二)。
【课题思考】
(1)据图一分析欧洲西部的地势特征是____?欧盟总部设在哪一个城市____?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从地形和气候分析米兰开展雪上项目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3)简要分析冬奥会举办地意大利发展国际旅游业的优势有哪些?
【答案】(1) ①. 南北高、中间低 ②. 布鲁塞尔
(2)位于阿尔卑斯山山麓,适合滑雪;海拔较高,冬季气温较寒冷潮湿,降雪量大。
(3)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经济发达,服务设施齐全;交通发达,出行方便。
【解析】
【分析】本题以欧洲西部示意图和意大利气候图为材料,主要考查欧洲西部的地形、城市、气候、旅游业等相关知识点,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强,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欧洲西部中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地分布在南北两侧,地势是南北高、中间低;欧盟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小问2详解】
米兰位于阿尔卑斯山南麓,地形以山地主;虽属于地中海气候,但海拔较高、冬季较为寒冷潮湿,降雪量多,适合开展雪上项目。
【小问3详解】
意大利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大国,冬奥会举办地意大力发展国际旅游业的优势有:意大利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意大利经济发达,服务设施齐全,服务质量好;意大利旅游产品丰富多样,便于游客购买;意大利交通发达,出行方便。
23. 【研究性学习】
【课题资料】
2023年4月6日,我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返回上海,标志此次南极科考任务圆满完成。南极科学考察队于2022年10月下旬出发,行程6万余海里。下图示意我国五个科学考察站位置和南极科学考察队“雪龙”号、“雪龙2”号航行景观。
【课题思考】
(1)我国五个科学考察站中,纬度最高的是____。
(2)我国在南极建立科考站一般都选择在2月份,简述其理由。
(3)有人说,南极科考站内容易发生火灾,这是真的吗?请说出你的观点并解释原因。
(4)“只留下脚印,只带走照片”这是一般旅游景区对游客的要求,但在南极旅游时却要求游客“慎留脚印、带回垃圾”,这样要求的理由是什么?
【答案】(1)昆仑站 (2)2月份属于南极地区的暖季,且处在极昼期间
(3)是真的。因为南极地区降水少,空气干燥,易发生火灾。
(4)南极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旦破坏很难恢复,我们在旅游时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
【分析】本题以南极地区中国科考站分布图为材料,涉及南极科考站位置、科考时间的选择、气候特点和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我国南极科考站中,越接近南极点,纬度越高。据图可知,离南极点最近的是昆仑站,所以昆仑站纬度最高。
【小问2详解】
我国在南极建立科考站一般都选择在2月份,2月份属于南极地区的暖季,且处在极昼期间,利于科学考察。
【小问3详解】
有人说,南极科考站内容易发生火灾,是真的,因为南极地区降水少,空气干燥,易发生火灾。
【小问4详解】
“只留下脚印,只带走照片”这是一般旅游景区对游客的要求,但在南极旅游时却要求游客“慎留脚印、带回垃圾”,是因为南极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旦破坏很难恢复,我们在旅游时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右玉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右玉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右玉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右玉教育集团初中部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右玉教育集团初中部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