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五四制)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五四制)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 解析
      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五四制)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五四制)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第1页
    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五四制)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第2页
    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五四制)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第3页
    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五四制)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第1页
    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五四制)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第2页
    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五四制)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五四制)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五四制)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五四制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五四制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将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必须和试卷上的题号一一对应),答题内容不要超出框外;
    3.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分数120分;
    4.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一、书写与卷面(5分)
    二、积累与运用(36分)
    1. 默写
    ①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________________?(《子衿》)
    ②_____________,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③无为在歧路,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④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⑤《蒹葭》是历来备受赞赏的一首抒情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一起笔就点明了故事发生在深秋,为诗歌营造了萧瑟、清冷的氛围。
    【答案】 ①. 子宁不嗣音 ②. 阡陌交通 ③. 儿女共沾巾 ④. 欲济无舟楫 ⑤. 蒹葭苍苍 ⑥. 白露为霜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嗣、阡、楫、蒹葭”等字词容易写错。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缄(jiān)默 潦原 晦(huì)暗 彷徨
    B. 羁拌 冗(rǒng)杂 叹为观止 沟壑(hè)
    C. 瞳仁 雾霭(ǎi) 乌篷船 蛮横(hèng)
    D. 帷(wéi)幕 脑畔 沼(zhā)泽 熙熙然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潦原——燎原;
    B.羁拌——羁绊;
    D.沼(zhā)泽——zhǎ;
    故选C。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这天气周而复始:昨天还骄阳似火、热浪扑人,今天就大雨倾盆、寒意逼人。
    B. 一向在书斋里讨生活,偶尔说及人情世故,他的发言总令人忍俊不禁。
    C. 我喜欢在草长莺飞、繁花似锦的春天和家人们一起去郊外放风筝。
    D. 做坏事的人,不管他做的怎样天衣无缝,到最后还是会被发现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辨析。
    A.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一圈一圈地运转。此处不能形容天气变化无常的情况,用错对象;
    B.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道理。此处形容他的发言里涉及为人处世的道理,使用正确;
    C.草长莺飞: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此处形容春天美景,使用正确;
    D.天衣无缝:指事物(多系文艺作品)浑成自然,细致完美,无破绽缺漏可寻使用正确;
    故选A。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B. 调查表明,近百分之九十五左右的青少年认为“诚实守信”是优秀的传统美德,表示要将这个美德传承下去。
    C. 各级医院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D. 航天员举着国旗,通过摄像机镜头送出了节日的问候。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成分残缺,删除“随着”或“使”;
    B.语义重复,删除“近”或“左右”;
    C.搭配不当,可将“改善”改为“提高”;
    故选D。
    5. 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每次施工的时候,我们都要反复考虑和讨论到底要不要把这棵树移走?
    B. 孟郊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三春”就是指长达三个月的春季。
    C. 当这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你走来,他给你的印象定会是阳光、纯真、爽朗。
    D. 网络时代,究竟该怎样成就更好的阅读?一方面,离不开读者的坚守;另一方面,要建构良好的阅读环境。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A.“我们都要反复考虑和讨论到底要不要把这棵树移走”为陈述句,句末为句号;
    B.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完整,句末的标点应放在引号之内,故将后引号外的逗号改为句号并放在后引号之内;
    C.十七八岁为概数,中间不用顿号;
    故选D。
    6.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其中“比”是借物譬喻,“兴”是托物起兴。如《礼记•学记》中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就运用了比兴手法。
    B. 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比如法布尔的《蝉》就是采用了时间顺序;《梦回繁华》中对《清明上河图》画面内容的介绍采用的就是空间顺序;《苏州园林》《恐龙无处不有》采用的就是逻辑顺序。
    C.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这句话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D. 《核舟记》是一篇简洁、严谨、生动的说明文,全篇紧扣“核舟”奇巧的特点,先总写,后分写,把雕刻的复杂琐细的物态述说得精细详尽,活灵活现。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基础知识
    C.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故选C。
    7. 阅读《社戏》选段,按要求做题。
    【甲】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A)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乙】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B)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选文甲的内容。
    (2)选文中(A)(B)两句都写了船速之快,请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这两句话。
    【答案】(1)夜航看戏(或“夏夜行船”“月夜行船”)
    (2)(A)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淡黑的起伏的连山”比作“踊跃的铁的兽脊”,将山峦的坚硬和起伏描绘得生动有力“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则写出了船行之快,衬托出了我想看戏的急切心情。(或“以动词“踊跃”来写山,以动写静,把静态的山写活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船在快速前进,而山峦则在迅速地向后退去的场景,衬托出我想看戏的急切心情”亦可。)
    (B)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航船”比作“一条大白鱼”,使得航船在浪花中穿梭的场景跃然纸上,写出了航船的轻盈和迅捷。(或“运用了侧面描写,通过老渔夫的赞美侧面衬托了孩子们驾船技术的高超,写出了归航速度之快”亦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概况。
    文段是《社戏》节选部分,文段“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主要写我们去看戏,可概括为:夜航看戏。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语句。
    A句,“踊跃”是动词,意为跳跃,争先恐后,这里来写静物“山”,是以动写静手法。结合“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可知,写出了船行之快,结合“但我却还以为船慢”可知,写出了“我”想看到社戏的急切心情。句子将“淡黑的起伏的连山”比作“踊跃的铁的兽脊”,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山峦的坚硬和起伏。而“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则表达了船行之快,从而突显了作者想要看戏的急切心情。
    B句,“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航船”比作“一条大白鱼”,写出了航船的轻盈以及孩子们驾船技术的娴熟高超,“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是通过老渔父的喝彩来表现,且突出了航船速度之快,是侧面衬托的写法。
    8. 某班举行《经典常谈》读书交流会,请你帮助完成下面的活动任务。
    【活动一:理解应用】
    (1)根据《说文解字》中对造字的六个条例的解释,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一是“象形”,象物形的大概。二是“指事”,用抽象的符号,指示那无形的事类。
    三是“会意”,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为一个字,这一个字的意义是那几个字的意义
    积成的。四是“形声”,也是两个字合成一个字,但一个字是形,一个字是声;形是意符,声是音标。五是“转注”,就是互训。两个字或两个以上的字,意义全部都相同或一部分相同,可以互相解释的,便是转注字,也可以叫作同义字。六是“假借”,语言里有许多有音无形的字,借了别的同音的字,当作那个意义用。
    A. 汉字“鱼”“口”“耳”“手”“田”等都是象形文字。
    B. “刃”字,在“刀”形上加一点,指示刃之所在,“刃”是指事文字。
    C. “人”“言”为“信”,“信”是会意文字,“江”“河”是转注文字。
    D. “令”本义是发号,假借为“县令”的“令”,这是假借文字。
    【活动二:拓展实践】
    (2)阅读《经典常谈》选段,回答问题。
    李白用来抒写自己的生活,杜甫用来抒写那个大时代,诗的领域扩大了,价值也增高了。而杜甫写“民间的实在痛苦,社会的实在问题,国家的实在状况,人生的实在希望与恐惧”,更给诗开辟了新世界。
    阅读选段,请结合学过的《春望》分析杜甫诗的写实手法。
    【答案】(1)C (2)《春望》描写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战火纷飞、亲人离散、土地荒芜、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顿的景象,反映了当时国家的现状,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情感。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造字法。C.有误,“江”“河”是形声文字;故选C。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写作手法。
    《春望》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充分地表现出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之情。《春望》展现了“安史之乱”下的“事实”,属于写实手法,带着时代的烙印,无愧于杜甫“诗史”的美名。
    9. 下列关于《苏菲的世界》《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时常有人对她说她那一双杏眼很漂亮,这可能只是她的鼻子太小、嘴巴有点大的缘故。”这个人是《苏菲的世界》中的苏菲。
    B. 席德是苏菲的妹妹,小说结尾处,席德表明她是一个哲学家,因为她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并能实践自己所想。
    C. “你如果在读书中寻出一种趣味,你将来抵抗引诱的能力比别人定要大些……兴味要在青年时设法培养,过了正常时节,便会萎谢……”是朱光潜在《谈读书》中的观点。
    D.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谈静》一篇认为,许多闲人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必定要闲。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能力。
    B.“席德是苏菲的妹妹”和“席德表明她是一个哲学家”表述有误。依据名著内容可知,席德是现实中作者的女儿,苏菲是小说中虚构的一个主要人物,二人没有任何关系。在小说的结尾,是苏菲表明她是一个哲学家,而不是席德。
    故选B。
    10. 学校开展以“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参与活动。
    【活动一·活动策划】
    (1)请围绕“低碳生活,从我做起”这一主题,补充完成下列宣传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活动步骤:
    ①“低碳生活知多少?”问卷调查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④校园“低碳生活达人”表彰会
    【活动二·提高认识】
    (2)为提高认识,学校组织了读报活动,同学们搜集了以下三则新闻,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三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新闻一】
    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了“地球一小时”活动,通过熄灯一小时等实际行动引领低碳生活,推进节能减排。该活动在全球128个国家的4600多座城市同步进行。
    【新闻二】
    5月16日由中国绿化基金会、绿色中国杂志社等单位主办的大型公益活动“绿色中国行”来到烟台。众多明星在南山公园参加了植树造林活动,拉开了“绿色中国行——走进烟台”大型公益活动的序幕。
    【新闻三】
    5月17日由共青团烟台市委、中国少年先锋队烟台工作委员会联合举办的“保护地球·绿色行动”活动,在市政广场进行,通过义卖环保作品、爱心捐赠、现场书画等方式,向市民倡导低碳生活。
    【答案】(1) ①. 示例:“低碳生活”知识竞赛; ②. 校园“低碳生活”研究
    (2)世界各地都十分重视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开展各种形式的倡导低碳生活的活动。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完善选材活动方案。
    设计时扣住“低碳生活,从我做起”这一主题。活动的形式是非常多样化的,如:演讲比赛、辩论会、主题班会、黑板报、征文比赛等,作答时要在活动形式前加上活动的主题。
    示例:②“低碳生活”辩论赛;③“低碳生活”征文比赛。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材料概括能力。
    材料一介绍的是“地球一小时”活动得到了很多国家的响应与支持。材料二介绍的是多位明星参加植树造林活动。材料三介绍的是共青团武汉市委、中国少年先锋队烟台工作委员会举办相关活动,向市民倡议低碳生活。由此可概括为:世界各地都十分重视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开展各种活动倡导低碳生活。意近即可。
    二、阅读(33分)
    (一)诗歌鉴赏(5分)
    齐州送祖三①
    【唐】王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②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注释】①齐州:唐代州名,离济州不远。祖三:即祖咏,王维的诗友。王维贬谪济州时,因祖咏离开济州赴官齐州而作此诗。②祖帐:为出行者饯行所设的帐幕,后引申为饯行。
    11.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起笔平易如话,写两人才相逢又匆匆离别,聚短而离长,一笑一泣对比明显,让人感慨万分。
    B. 颔联先抒写为友人践行的伤感场景,继而想象友人将独自进入边城时愁绪满怀的景象,做到了虚实结合。
    C. 颈联描写诗人伫立江边的景象,情景交融,“天寒远山”“日暮长河”,让诗人更加心绪纷乱,使离愁倍增。
    D. 尾联“解缆”“望君”“伫立”这一系列动作体现了诗人的惆怅、失落,真可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
    12. 同为送别题材,请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进行对比阅读,完成以下表格。
    【答案】11. B 12. ①. 雄浑开阔(阔大) ②. 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不舍以及不甘于自身遭遇的孤寂、凄凉之感。(对友人的不舍\对自己的感慨两点。)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辨析。
    B.有误,颔联是写自己将孤身进入(或说返回)济州,不是想象友人将独自进入边城时愁绪满怀的景象,没有虚实结合;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
    第一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在京城长安送别一位姓杜的朋友到蜀地任县令时所作的抒情诗。朋友即将上任,诗人劝慰他不要为远别而悲伤:虽然远隔天涯,但友谊不会因为距离的遥远而淡薄,他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虽为送别诗,但全诗却无伤感之情,诗人的胸襟开朗,语句豪放清新,委婉亲切,表现了友人间真挚深厚的友情。
    第二空,《齐州送祖三》是唐代诗人王维为送别友人祖咏而创作的五言诗。此诗开头写故友刚刚相逢,旋又匆匆离别,一笑一泣,聚短离长,感慨万分;后六句全写祖咏走后,作者伫立江边凝望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全诗深情难抑,一气呵成,令人在这诗情诗画诗意的相谐中,被深深感动。全诗文字朴实,易于理解,深情真挚而浓烈,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与表现力。在王维同类诗歌中,显得特别浓挚深至,而语言表达又很自然素朴,也抒发了自身遭遇的孤寂、凄凉之感。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①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磓②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迹③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④,观山烧⑤,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⑥中流,掬弄珠璧⑦。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馀甘⑧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苏轼《游白水书付过》)
    【注释】①幼子过:苏轼的三儿子苏过。②磓(duī)石五丈:用五丈长的绳子系石投入水中,是测水深的方法。③巨人迹:巨大的脚印。④倒行:顺来路回去。⑤山烧:一说夕照景象,一说山火。⑥击汰:击水。汰:水波。⑦珠璧:倒映在水中的月亮。⑧馀甘:橄榄。
    13. 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心乐之 怡然自乐B. 伐竹取道 不足为外人道也
    C. 乃记之而去 停数日,辞去D. 其源殆可熟物 思而不学则殆
    14. 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浴于汤池 告之于帝B. 循山而东 潭西南而望
    C. 折处辄为潭 全石以为底D. 书以付过 以其境过清
    15.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16. 甲、乙两文都作于作者被贬谪之后,主要表达了各自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案】13. C 14. B
    15. (我们)在温泉中沐浴,(水)很热,它的源头(的水)大概能把东西煮熟。
    16. 甲文主要表达了作者的孤凄悲凉之情;乙文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之情。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以……为乐/高兴;
    B.道路/说;
    C.都意为“离开”;
    D.大概/疑惑、有害;
    故选C。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
    A.介词,在/介词,对、向;
    B.都是连词表修饰,不译;
    C.动词,/动词,成为;
    D.介词,把/连词,因为;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注意重点字词:
    浴:沐浴、洗澡;于:在;汤池:温泉;殆:大概;熟:煮熟。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比阅读。
    《小石潭记》中柳宗元游小石潭的原因本来是为了排遣贬谪的烦恼。最初的“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是因为看到美景伤心抑郁的心情暂时缓解了。但看到小石潭记清幽的环境之后,忧伤的心情又弥漫而来。
    《游白水书付过》是写苏轼与儿子游览佛迹院的事情,作者和孩子泡温泉、赏瀑布、观火烧云直至深夜,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以及随遇而安、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点睛】参考译文:
    【甲】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为之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乙】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我与小儿子苏过游白水佛迹院,在温泉中沐浴,水很热,它的源头大概能使东西熟透。沿着山路向东走,在稍稍偏北的地方,有一道瀑布高七八十丈。山路有八九个弯道,每个弯道处都是潭水。潭水深的地方,用绳子拴住石头从上往下送入五丈,还到不了底。潭水像雪花般飞溅,声音如雷鸣般轰响,令人又惊又喜。水边的悬崖上有几十处巨大的脚印,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佛迹。
    傍晚时我们顺来路返回,欣赏山上的火烧云,十分的壮观。一会儿上山,一会儿下山,走过几条山谷。到了江边,此时月亮从山后面出来,在江心划船,用手拨弄水中玉碧明珠似的月影。回到家已是二更时分,我与苏过再次饮酒,吃着橄榄菜。回头看自己的影子,凄凉之感涌上心头,就再难安眠。写下这些文字交给过儿。苏东坡记。
    (三)现代文阅读Ⅰ(8分)
    时间都去哪儿了
    ①“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有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首歌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是啊,时间到底去哪儿了?
    ②幼年的时光去哪儿了?我们为何很难记起3岁以前的事情?研究表明,时间的感知需要儿童的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的完全形成,这需要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较成熟以后才能具备。这两个区域的成熟速度较慢,往往到了童年后期才能渐渐完善。孩子们的遗忘速度远比成年人要快,所以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这意味着留下童年记忆的可能性并不大。
    ③研究发现,早期回忆往往从7岁开始几乎完全丢失。在7岁这一年中,童年记忆迅速衰退,到了8岁左右,大部分孩子只能回想起童年生活35%的内容。这是因为在7岁时,人们形成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在那之前,儿童缺少时间和地点的观念,而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和形式更趋向于成年人。
    ④如果你到了一定的年纪,可能你会发现:小时候总是盼望快快长大,似乎过了很久才长一岁。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感觉时间过得越来越快。这是为什么呢?
    ⑤首先,人体内的生物钟在逐渐变慢。我们做了个实验——让年轻人和老年人同时估测1分钟的时间。结果年轻人还没有到1分钟,就认为1分钟时间已经到了;而老年人则往往过了1分钟却还没意识到时间已经超过了。在生命的进程中,人体内的某种节律在变慢,而客观的时间没有变慢,老年人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
    ⑥其次,与新鲜感能刺激人大脑记忆有关。比如我们新去一个地方时,去的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却似乎要短得多。因为去时路上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鲜的,你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路似乎很长。而回来时,这些景象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要处理的事物也就少了,时间过得就快了,路也似乎短了许多。人生也是一样,小时候看这个世界都是新鲜的,外界充满了各种新刺激,这样就显得每一天都很漫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外界的事物已经缺少太多的新鲜感,更多的只是一种单调的重复刺激。丰富的经验使神经对于生活中的信息处理得极为快速,渐渐进入了“适应性”的状态,不但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同时保留的记忆也信息不全,这样显得一天不经意间就过去了。
    ⑦第三,可以用“相对论”来解释,一个5岁的儿童,他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这是因为过去的一年占他生命总过程的20%(1/5);而一个20岁的青年,过去的一年只是他生命总过程的5%;而对于一个50岁的中年人,过去的一年仅仅是他生命总过程的2%(1/50)。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阴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会觉得这些微不足道的时间过起来很快。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7. 按说明对象划分,本文是一篇____________说明文。第②—⑦段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个部分针对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进行分析,第二部分则分析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
    18. 第⑤⑥⑦段运用的相同的说明方法是什么?共同的作用是什么?
    19. 试简要赏析本文标题的妙处。
    【答案】17. ①. 事理 ②. 3岁以前的记忆很难保持 ③. 7岁开始几乎对童年记忆完全丧失 ④. 随着年龄增长,感觉时间过得越来越快
    18. 三段都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都是为了说明小时候觉得时间过得慢而年纪大了觉得时间过得快的原因。
    19. “时间都去哪儿了”是一首歌的歌名,传唱度较广,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说明对象及写作内容;题目运用设问,引发人们对“时间都去哪了”这一问题的思考。(任两点即可)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
    第一空,由标题“时间都去哪儿了”以及第②段“幼年的时光去哪儿了”,第③段“研究发现,早期回忆往往从7岁开始几乎完全丢失”,第④段“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感觉时间过得越来越快。这是为什么呢?”等可知,本文探讨了人们随着年龄增长,时间感知变化的心理和生物学原因,解释了为什么年幼时感觉时间缓慢而年长后感觉时间加速的现象,是一篇事理说明文。
    第二空,结合第②段中“幼年的时光去哪儿了?我们为何很难记起3岁以前的事情?研究表明,时间的感知需要儿童的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的完全形成,这需要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较成熟以后才能具备。这两个区域的成熟速度较慢,往往到了童年后期才能渐渐完善。同时,孩子们的遗忘速度远比成年人要快,所以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这意味着留下童年记忆的可能性不大”的内容可概括为:3岁以前的记忆很难保持;
    第三空,结合第③段中“研究发现,更有趣的现象是早期回忆往往从7岁开始几乎完全丢失。在7岁这一年中,童年记忆迅速衰退,到了8岁左右,大部分孩子只能回想起童年生活35%的内容。这是因为在7岁时,人们形成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在那之前,儿童缺少时间和地点的观念,而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和形式更趋向于成年人”的内容可概括为:7岁开始几乎对童年记忆完全丧失;
    第四空,结合第⑦段中“第三,可以用‘相对论’来解释,一个5岁的儿童,他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这是因为过去的一年占他生命总过程的20%(1/5);而一个20岁的青年,过去的一年只是他生命总过程的5%;而对于一个50岁的中年人,过去的一年仅仅是他生命总过程的2%(1/50)。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阴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会觉得这些微不足道的时间过起来很快”的内容可概括为:随着年龄增长,感觉时间过得越来越快。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的理解和作用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引用、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摹状貌、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做假设、引资料等。说明方法的应用是为了让文章更加具体、准确,让读者更好的理解。
    结合第⑤段中“结果,年轻人还没有到1分钟,就认为1分钟时间已经到了;而老年人则往往过了1分钟却还没意识到时间已经超过了”的内容可知,将年轻人和老年人作对比,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结合第⑥段中“其次,与新鲜感能刺激人大脑记忆有关。比如我们新去一个地方时,去的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却似乎要短得多。因为去时路上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鲜的,你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路似乎很长。而回来时,这些景象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要处理的事物也就少了,时间过得就快了,路也似乎短了许多”的内容可知,“比如我们新去一个地方时”采用了举例说明的方法,“去的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却似乎要短得多”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结合第⑦段中“一个5岁的儿童,他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这是因为过去的一年占他生命总过程的20%(1/5);而一个20岁的青年,过去的一年只是他生命总过程的5%;而对于一个50岁的中年人,过去的一年仅仅是他生命总过程的2%(1/50)”的内容可知,“20%(1/5)”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一个5岁的儿童,他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而一个20岁的青年”“而对于一个50岁的中年人”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据此可知,三段都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而第⑥段还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第⑦段还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结合第④段中“如果你到了一定的年纪,可能你会发现:小时候总是盼望快快长大,似乎过了很久才长一岁。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感觉时间过得越来越快。这是为什么呢?”的内容可知,运用多种说明方法,都是为了说明小时候觉得时间过得慢而年纪大了觉得时间过得快的原因。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题的赏析。
    结合第①段中“‘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有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首歌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是啊,时间到底去哪儿了?”的内容可知,“时间都去哪儿了”是一首歌的歌名,传唱度较广,耳熟能详,可以引发读者的共鸣,激发阅读兴趣;
    从句式上来看,题目运用设问,引发人们对“时间都去哪了”这一问题的思考;
    结合第①段中“是啊,时间到底去哪儿了?”,第②段中“幼年的时光去哪儿了?我们为何很难记起3岁以前的事情?”,第④段中“如果你到了一定的年纪,可能你会发现:小时候总是盼望快快长大,似乎过了很久才长一岁。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感觉时间过得越来越快。这是为什么呢?”的内容可知,引出读者对说明对象及说明内容的进一步思考:不同年龄的人对于时间感受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四)现代文阅读Ⅱ(10分)
    传统灯笼玩耍记
    丁彩玲
    ①那些年,那些岁,每年春节的正月初九前后,欢天喜地过大年的孩子们,又迎来了一段兴奋激动的好日子,这就是年年岁岁必过的灯笼会。
    ②那时,普通人家照明多是15W、25W、40W的电灯泡,晚上发着昏黄的光。街道巷子,隔很远一段栽着一根冒天高的电线杆,顶端安装着同样发着昏黄的光的电灯泡。到了天黑,院子是黑洞洞的,街上也是雾雾的黑。当一盏盏灯笼,尤其是那火红火红的圆灯笼,从一扇扇门里出现在院子里,出现在街头巷尾时,那是何等的景象啊!那种从心底扑扑涌动的热潮,那份因震撼而引起的微微颤抖,那种美妙的感觉只能意会无法言传也!
    ③天还亮着,就盼着天快黑,急切的心情连晚饭也无了滋味。无了胃口的孩子们,好不容易挨到天麻麻黑,就开始催着大人点灯笼了。
    ④那时的灯笼是纯手工制作,而且是小家庭作坊,主要原材料是竹子、绢、纱、纸张、颜料、浆糊、细铁丝,灯笼的光源是用羊油灌制的红蜡,蜡的中心有一根小木棍。每个灯笼底部都有铁丝扭成的一个圆环,是插入蜡棍的。棍下拽一个小萝卜块用以稳定小红蜡。点亮灯笼是个小心活儿,稍大意,蜡点亮了,拽蜡时灯笼就烧着了,还没耍灯,灯先烧了,那可是件了不得的事,孩子会无休止地和大人哭闹。所以点灯时,大人小心翼翼,孩子屏住呼吸,锁着眉头。孩子急切地看着大人:先抓住细棍,把红蜡顶出灯笼外,倾斜着用火柴慢慢将蜡点亮,然后扶正灯笼和蜡在同一直线,将蜡慢慢拽到铁环处,然后把蜡棍插入备好的萝卜块上。灯笼点亮了,大人松了口气,孩子喜笑颜开挑着灯笼出了门。
    ⑤站了一院子穿新衣、戴新帽的孩子们,一人手中挑着一个灯笼,火红蛋蛋灯笼,红光闪闪,地上红晕一圈圈;莲花灯,花朵水嫩水嫩,荷叶绿莹莹;鲤鱼灯,肥肚子,鼓眼泡,摇头摆尾,影子映到院墙上,像演灯影戏;兔娃灯,大耳朵,短尾巴,豁豁嘴红嘟嘟的可爱;绵羊灯,雪白的绒毛,四个蹄蹄装着木轮,满院子地转。还有蚂蚱灯、花篮灯、长命百岁灯……各式各样的灯笼出自无数能工巧匠之手,五颜六色,夺目亮艳,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⑥天上月亮已露出皎洁的面庞,院子的角角落落被点亮,平日的黑暗被驱散,院子成了灯笼的会所,灯笼的世界。孩子们叽叽喳喳换了一支又一支红蜡,大人们欢声笑语,看灯笼,扯闲话。
    ⑦院子里玩够了,一溜一串,挑着灯笼,出了大门,到了街巷,呵!往日雾雾黑的街巷,从东头到西头,满都是灯笼,各式各样的灯笼忽闪闪过来,忽闪闪过去,像游动的火龙,像灯笼的海洋。不知谁的灯笼烧着了,一团火焰呼呼腾起,一阵惊呼!一阵骚动!夜深了,蜡用完了,于是灯笼阵中唱起了“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睡,明日晚上再来过灯笼会……”
    ⑧灯笼玩到正月十五时,也就基本上玩得烧光了,这是红红火火的好兆头,孩子满足,大人高兴啊!
    ⑨不知由何时起,价贱的纸灯笼、绢灯笼、纱绸灯笼变成了摔不烂、打不散的电子灯、塑料灯;不知由何时起,孩子们已失去了玩灯笼的兴趣;不知由何时起,孩子已不会玩灯笼了。国人为什么越来越觉得年味淡了?祖祖辈辈传下的浓浓的、丰富的年风、年俗都到哪里去了?
    20. 梳理概括第③——⑧段,将横线上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 → 小心翼翼地制作灯笼 → _____________
    21. 品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孩子急切地看着大人:先抓住细棍,把红蜡顶出灯笼外,倾斜着用火柴慢慢将蜡点亮,然后扶正灯笼和蜡在同一直线,将蜡慢慢拽到铁环处,然后把蜡棍插入备好的萝卜块上。(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
    (2)往日雾雾黑的街巷,从东头到西头,满都是灯笼,各式各样的灯笼忽闪闪过来,忽闪闪过去,像游动的火龙,像灯笼的海洋。(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22. 阅读下面两个片段,说说其中的“灯笼”的意蕴是否相同。
    【片段一】
    灯笼玩到正月十五时,也就基本上玩烧光了,这是红红火火的好兆头,孩子满足,大人高兴啊!
    (丁彩玲《传统灯笼玩耍记》)
    【片段二】
    真是,若有孤行客,黑夜摸路,正自四面虚惊的时候,忽然发现星天下红灯高照,总会以去村不远而默默高兴起来的吧。
    (吴伯箫《灯笼》)
    【答案】20. ①. 心情急切期待灯笼 ②. 满心欢喜展览灯笼(喜笑颜开挑着灯笼出门)
    21. (1)运用了动作描写,写出了大人制作灯笼的过程,“抓住”“顶出”等动词细致地表现出大人动作娴熟,也衬托出孩子们急切的心理。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孩子们夜晚玩灯笼的盛况,表现了孩子们愉悦的心情。
    22. 不同。片段一中“灯笼”是春节时孩子们玩的,代表着红红火火的年味;片段二中的“灯笼”则是为夜行人指路,代表着光明与温暖。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
    第一空,结合第③段“急切的心情连晚饭也无了滋味。无了胃口的孩子们,好不容易挨到天麻麻黑,就开始催着大人点灯笼了”,可知:孩子盼望天黑能点燃灯笼去玩耍,天一黑,他们就催促大人们点灯笼。
    第二空,结合第④段“灯笼点亮了,大人松了口气,孩子喜笑颜开挑着灯笼出了门”,可知:当灯笼点亮后,大人松了一口气,小孩子喜笑颜开挑着灯笼出了门。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句子。
    (1)“抓住”“顶出”“点亮”“扶正”“插入”是动作描写,文中描绘了成人制作灯笼的步骤,通过“抓住”“顶出”等动词精确地描绘了成人熟练的动作,同时也突出了孩子们期待急切的心情。
    (2)“各式各样的灯笼忽闪闪过来,忽闪闪过去,像游动的火龙,像灯笼的海洋”,此处运用比喻手法。把“灯笼”比作“火龙”“海洋”,生动形象描述了孩子们提着灯笼走街串巷的热闹情景。结合第④段“灯笼点亮了,大人松了口气,孩子喜笑颜开挑着灯笼出了门”,第⑧段“这是红红火火的好兆头,孩子满足,大人高兴啊”,可知:孩子们提着灯笼走街串巷玩耍时,内心非常兴奋,开心。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关键词。
    结合第①段“欢天喜地过大年的孩子们,又迎来了一段兴奋激动的好日子,这就是年年岁岁必过的灯笼会”“片段一:灯笼玩到正月十五时,也就基本上玩烧光了,这是红红火火的好兆头,孩子满足,大人高兴啊”,可知:“灯笼会”是孩子们兴奋激动的好日子,“灯笼”象征过年时红红火火的年味,它让孩子们满足,让大人们高兴。结合“片段二:真是,若有孤行客,黑夜摸路,正自四面虚惊的时候,忽然发现星天下红灯高照,总会以去村不远而默默高兴起来的吧”,可知:孤行客在黑夜中摸路前行,“灯笼”让人默默高兴起来,因为它代表“去村不远”为孤行客驱走黑暗,为他们指路,象征着温暖和希望。结合以上分析来概括答案即可。
    三、写作(50分)
    23. 作文
    那时,那煮熟的罗汉豆,成为迅哥一生不可复制的珍馐;那时,那清幽的小石潭慰藉了柳宗元孤独失落的内心;那时,那离别的背影,化解了朱自清父子间多年的隔阂;那时,那场热闹的灯笼会,点亮了孩子们新年所有的企盼……
    回望来时路,总有一些物、事、人……让我们在回味中有了与那时、那地、那境不一样的感受,请以“那时,那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有心理描写,表达真情实感;
    ③不能照抄试卷中的文段。
    【答案】例文:
    那时,那鼓励
    如果让我选择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鼓励。有时一句不经意的话,能唤起一个人的斗志,甚至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在开学第一次月考当中,我一时失足,名落孙山,大大辜负了我对自己的期望,看着同桌班长的分数与排名,再看看我自己的,我感觉我的脸就像这分数一样红,眼睛湿润了,我真想哭出来,发泄一下自己,但我全忍在了心中,望着天外,天是那么蓝,树是那么绿,鸟儿是那么无忧无虑,我多么也希望自己也变成一只鸟啊,自由自在的朝翔于天地之中,永远没有忧愁,但现实却……
    又是一个星期五,本来星期五就异常兴奋的我,今天却又异常的沉默了。放学了,独自整理好书包走在回家的路上,此时的黄昏是那么静谧美好,可似乎并不是为我准备的,我低着头慢慢走着,心里有种无颜面对江东父老的感觉。不知不觉,到了家,爸妈还没有下班,我便独自一人处理起了作业,望着外面,天色已经渐渐暗淡下来了,鸟儿归巢了,人也稀少了,一点黄晕的光衬托出一片安静和平的夜。
    忽然,门打开了,是妈妈,她手中还捧着一杯奶茶,递给了我,茶很香很温暖,渐渐融化了我冰冷的心,然后妈妈和蔼的对我说:“老师已经给我打电话了……”我低下了头,“没事孩子,振作起来,这考试并不能证明什么,只能说明我们的潜力还可以挖掘,开心一点,只有在事事面前微笑的人,才能以微笑面对成功……”我抬起头,与妈妈的眼神对视在了一起,那眼神里充满了希望与信任,我的心完全融化了,并升腾出一团斗志之火,妈妈的鼓励就像这火的原料一般,源源不断,我立下决心一定要再创辉煌。
    那简单的几句话,那坚定的眼神,我终生难忘,那时,那鼓励为我将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指导。由提示语与命题组成。写作时,首先要把题目填写完整。“那时”指某个特定的时间,说明学生应该立足于过去进行写作。因此,这道作文题目其实是要求学生对记忆深刻的人、事、物进行回忆和书写。从这个角度分析,横线上可以填充的词语有很多,例如人、事、景、情、眼神、微笑、拥抱、陪伴、鼓励等。本文适合写成记叙文或者散文,不适合写成议论文。
    第二,立意选材。选择“那人”可写最可敬的人、帮助过你的人、伤害过你的人;选择“那事”可写快乐的、伤心的、给你启迪的事;选择“那景”可写自然风景,也可以写社会风景、人文风景等。总之,都应该是印象最深的令你难忘的东西。在具体写作时,首先要选好感情的承载体。对人、事的感情要寄托在具体的某个物上,托物言志,把物(景)人、事、理融为一体。选好载体后,需要注意的是,不可缺少对这个物(景)进行必要的描绘。其次,要突出回忆的本质。解读该文题,需抓现象和内涵两方面。前者属事物的外层信息,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后者是藏身于表象之下的秘密,属于深层信息。与所填的补题关键词相关联起来,二者的交错互通,不仅可以实现由表及里的思维演绎,还能让分析更见锋利,深度地揭示记忆的本质。再次,要选好角度,大胆地展开,关键要写出新意。如“我”对“那时”的回忆,重在其对“我”的影响,也就是之于“我”的意义,回忆和怀旧的魅力也就会从文字中散逸开来。如关于友情,可以是哀伤的,可以是欢快的,还可以是喜忧参半的,紧要处在于要有深切的体验;关于亲情,可以与母爱、父爱、祖父母之爱相关联;关于乡情,是最富文化气息的思想,它的夺人之处在于思考的厚重,可以由村庄引发对乡情、对“根”文化的一种独特的思考。最后,结尾要有深意。必须跳出对往事的回忆,回到现实。可以写这个物(景)或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发或感悟,抒发要感情饱满,能呼应开头,或总结全文,或升华主题,或含蓄蕴藉,与前两部分浑然一体。
    题目
    景物特点
    诗人情感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①_____
    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安慰朋友不要忧虑,青春年少当奋发有为,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
    《齐州送祖三》
    凄清苍凉
    ②_________

    相关试卷

    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五四制)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五四制)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五四制)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五四制)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五四制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五四制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