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复习限时练24含答案第1页
    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复习限时练24含答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复习限时练24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复习限时练24含答案,共5页。

    A.t1~t4,甲种群的数量先增大后减小
    B.t2时刻,甲、乙种群的自然增长率不一定相同
    C.t2~t3,乙种群的种群密度一定大于甲种群
    D.t4时刻,乙种群的数量达到最大值
    解析:t1~t4,甲种群的δ开始大于1,后来小于1,故甲种群的数量先增大后减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t2时刻,甲、乙两种群的
    δ相等,但是自然增长率不一定相等;t2~t3,乙种群的δ大于1,种群数量增长,但无法判断与甲种群种群数量大小关系;乙种群在t1~t3,δ增大,且大于1,说明种群数量增长,t3~t4,δ减小但依然大于1,种群数量还在增加,在t4时刻达到最大值。
    2.为了制备鹅细小病毒VP2蛋白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科研人员构建了含有融合基因(VP2基因与一段引导序列NES)的大肠杆菌表达载体,受体细胞经过诱导后能表达VP2蛋白并将其分泌到细胞外。利用纯化的VP2蛋白免疫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了3株可稳定分泌VP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VP2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引导序列NES的作用可能是介导VP2蛋白分泌到细胞外
    B.VP2单抗的制备利用了重组DNA技术、细胞融合等技术
    C.体外培养该免疫小鼠的单个B淋巴细胞也能得到VP2单抗
    D.VP2单抗可用于鹅细小病毒病的诊断和治疗
    解析:引导序列NES具有引导作用,其引导作用可能是介导VP2蛋白分泌到细胞外;VP2单抗的制备过程涉及构建基因表达载体以及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的融合,因此VP2单抗的制备利用了重组DNA技术、细胞融合等技术;体外培养该免疫小鼠的单个B淋巴细胞会得到抗体,不能得到VP2单抗;VP2单抗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等优点,可用于鹅细小病毒病的诊断和治疗。
    3.2022年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CO2到淀粉的从头合成。图中C1模块是用无机催化剂把CO2还原为甲醇,C3模块是将甲醇转换为C3,C6模块是用C3合成为C6,Cn模块是将C6再聚合成为淀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图中由CO2到GAP的过程相当于叶绿体中CO2的固定
    B.由GAP到G6P的过程在叶绿体内需要NADPH作还原剂
    C.Cn模块合成淀粉的过程伴随着水的生成
    D.在固定等量CO2的情况下,该人工途径比植物光合作用积累淀粉的量少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题图中由CO2到GAP(C3)的过程在叶绿体中相当于暗反应的CO2的固定过程;由GAP到G6P的过程相当于C3被还原的过程,该过程所需的还原剂是光反应产物NADPH;Cn模块将C6再聚合成为淀粉,合成淀粉的过程是脱水缩合过程,伴随着水的生成;淀粉的积累量=光合作用的产生量-呼吸作用的消耗量,在植物体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进行细胞呼吸,而在人工途径中只模拟光合作用过程,没有呼吸作用消耗,因此在固定等量CO2的情况下,该人工途径比植物光合作用积累淀粉的量多。
    4.甲型血友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H对h为显性)。图1中两个家系都有甲型血友病发病史,图1中Ⅲ2和Ⅲ3婚后生下了一个性染色体组成是XXY的非血友病儿子(Ⅳ2)。为探明Ⅳ2的病因,对该家系的第Ⅲ、Ⅳ代成员甲型血友病基因的特异片段进行了PCR扩增,并对其产物进行电泳,得到图2所示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Ⅲ2和Ⅲ3再生一个性染色体组成是XXY的孩子的概率是1/2
    B.根据图1可以推测Ⅱ5的基因型是XHXh
    C.结合图1、图2结果不能确定Ⅳ2的基因型是唯一的
    D.H基因突变为h基因时可能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
    解析:XXY个体的出现是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分离异常导致的,无法预测概率;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图1中,Ⅱ5的母亲表现正常,基因型为XHX-,其父亲患病,基因型为XhY,可以推测Ⅱ5的基因型是XHXh;根据题图中信息可知,Ⅲ2基因型为XhY,Ⅲ3基因型为XHXh,因此Ⅳ2(XXY的非血友病儿子)的基因型可能有XHXHY或XHXhY两种,但图2电泳结果可排除基因型XHXhY;图2中下方条带为h基因,电泳速度快,说明相对分子质量小,可能是H基因突变为h基因时发生了碱基对的缺失。
    5.针灸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医疗方法,为保障全人类的生命健康发挥了重大作用。细菌内毒素(LPS)与免疫细胞表面TLR4结合,导致免疫细胞分泌炎症因子TNF,引发小鼠全身性炎症反应。可通过针灸或电针刺激足三里(ST36),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抗体通路,作用于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缓解炎症反应,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作用机理如图所示。
    (1)针灸时,极轻的刺激并不能导致痛觉神经元兴奋,表明兴奋的产生需要 。当针插入穴位后,会产生像蚊子叮咬的轻微疼痛感,这是因为针产生的刺激引起痛觉神经元产生兴奋,传递至位于 的相关区域,产生痛觉。
    (2)NA和A在免疫细胞表面有两种类型的受体,据图可知,NA、A对α2AR的作用是 (填“促进”或“抑制”)。在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时,兴奋在患者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 (填“单向”或“双向”)的。
    (3)《素问》有“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的记载。请从刺激的角度分析让针“久留”的目的可能是 。
    (4)0.5 mA电针刺激小鼠ST36,可缓解LPS引发的炎症反应,该作用效果依赖于具有P受体的感觉神经元。请简要阐述该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思路: 。
    预期实验结果: 。
    解析:(1)兴奋的产生需要一定强度的刺激,刺激强度过弱不能产生兴奋。躯体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针产生的刺激引起痛觉神经元产生兴奋,传递至位于大脑皮层的相关区域,产生痛觉。
    (2)根据题意,炎症因子TNF可以引发小鼠全身性炎症反应。NA、A对α2AR的作用是抑制,以达到抑制炎症因子TNF分泌的效果。在患者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因此,兴奋在患者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3)针灸的目的是产生一定强度的刺激,“久留”的目的可能是长久留针产生持续刺激。
    (4)实验的自变量是具有P受体的感觉神经元的有无,因变量是炎症因子TNF含量的多少。LPS的量、电刺激的时间等属于无关变量。将等量的LPS注射入正常小鼠和P受体感觉神经元缺失的小鼠内,之后用0.5 mA电针刺激小鼠的ST36,检测两组小鼠中TNF含量。正常小鼠体内有具有P受体的感觉神经元,可以缓解炎症反应,炎症因子TNF的含量下降,而P受体感觉神经元缺失小鼠不能缓解炎症反应,炎症因子TNF的含量几乎不变。
    答案:(1)一定强度的刺激 大脑皮层
    (2)抑制 单向
    (3)长久留针产生持续刺激
    (4)分别给正常小鼠和P受体感觉神经元缺失的小鼠注射等量的LPS,之后用0.5 mA电针刺激小鼠的ST36并检测TNF含量 正常小鼠的TNF含量下降,而P受体感觉神经元缺失小鼠几乎没变化

    相关试卷

    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冲刺综合限时练素能提升专题7实验与探究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冲刺综合限时练素能提升专题7实验与探究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冲刺综合限时练素能提升专题5生态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冲刺综合限时练素能提升专题5生态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冲刺综合限时练素能提升专题4调节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冲刺综合限时练素能提升专题4调节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