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化学试题
展开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代号填在相应的位置。1~5小题每小题1分,6~10小题每小题2分,共15分)
1. 2023年都昌县某校开展“远足研学”助力“双减”落地的“寻觅茶乡”活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采青-摘茶叶B. 人力运送茶叶C. 萎凋-在日光下摊晒D. 杀青一用柴火蒸茶叶
【答案】D
【解析】
【详解】A、摘茶叶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人力运送茶叶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在日光下摊晒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用柴火蒸茶叶,过程中发生了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2. 小麦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
A. 糖类B. 油脂C. 蛋白质D. 维生素
【答案】A
【解析】
【详解】小麦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A。
3. 为了防止骨质疏松,人体必须摄入的元素是
A. 钙B. 铁C. 锌D. 碘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骨质疏松,是人体内缺少钙元素,所以应该适量的补充钙元素,符合题意;
B、缺铁会引起贫血,不符合题意;
C、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不符合题意;
D、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不符合题意。
故选A。试卷源自 每日更新,汇集全国各地小初高最新试卷。4. 在自来水的生来这里 全站资源一元不到!产过程中,没有用到的净水方法是( )
A. 沉淀B. 过滤C. 消毒D. 蒸馏
【答案】D
【解析】
【详解】在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净水方法有静置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等,蒸馏是实验室中的净水方法,故选D。
5. 下列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应选项“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A. 集气瓶瓶底炸裂B. 不会产生氧气
C. 滤液飞溅D. 污染待测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A、做细铁丝燃烧实验时,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炸裂瓶底,图中没放水,会使集气瓶炸裂,故与可能产生的后果一致;
B、加热固体时,为防止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凝成水珠,倒流导致试管底部炸裂,试管口应稍稍向下倾斜;图中向上,但氯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仍然会产生氧气,故与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
C、过滤时,为了防止液体飞溅,要用玻璃棒引流,图中没有用玻璃棒,会造成滤液飞溅,故与可能产生的后果一致;
D、测溶液pH,先将pH试纸放在玻璃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试纸上,与比色卡对照,将pH试纸浸入待测液中,会污染待测液,故与可能产生的后果一致;
故选B。
6. 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油锅起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B. 放在空气中的木炭没有着火,是因为木炭不是可燃物
C. 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开挖隔离带,是为了将可燃物隔离D. 住房失火,消防员用水浇灭,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答案】C
【解析】
【详解】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隔绝氧气,故选项错误;
B、放在空气中的木炭没有燃烧,是因为木炭的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故选项错误;
C、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开挖隔离带,是为了将可燃物与火隔离,故选项正确;
D、着火点一般是固定不变的,用水扑灭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故选项错误。
故选C。
7. 《汉书·食货志》对酿酒有这样的记载“用粗米二斛,曲一斛,得酒六斛六斗”,下列关于酒精(化学式为)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酒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
B. 一个酒精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C. 酒精是可燃物,充分燃烧后生成与
D. 酒精属于可再生资源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酒精的化学式可知,酒精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选项正确;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由化学式可知,一个酒精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选项正确;
C、酒精具有可燃性,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选项错误;
D、酒精可以通过生物质发酵产生,属于可再生资源,选项正确。
故选C。
8. 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的特点,结合下列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物质组成的角度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了变化
B. 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该反应中不涉及单质
C. 从微观构成的角度看: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分子种类都发生了变化
D. 反应中甲和乙的质量比为【答案】D
【解析】
【详解】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图可知,乙为H2,属于单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化学反应中,分子种类改变,但原子种类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由图可知,甲为CO2、乙为H2、丙为CH3OH、丁为H2O,反应的方程式为:,则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2+16×2):(1×6)=22:3,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9. 归纳总结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方法,下列归纳中错误的是
A. 氧气、二氧化碳中都含有氧元素,都可以供给呼吸
B. 洗涤剂和汽油都可以除油污,前者是乳化后者是溶解
C. 烧碱是碱,但纯碱不是碱
D. C与都具有还原性,都能用于金属冶炼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氧气能供给呼吸,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选项错误;
B、洗涤剂清洗油污,利用其乳化作用,洗涤剂能将油污在水中分散成细小的液滴,不聚成较大的油珠,从而随水流走;汽油去油污是利用溶解原理,使油污溶解到汽油中,选项正确;
C、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属于碱,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选项正确;
D、C与CO都具有还原性,都能用于金属的冶炼,选项正确;
故选A。
10. 向氯化钡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采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过程中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B. b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与氯化钡
C. c点表示稀盐酸与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D. 过程中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不断增加
【答案】B
【解析】
【分析】向氯化钡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溶液酸性逐渐减弱,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变为中性,溶液pH由小于7变为7,继续加入碳酸钠,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此过程中溶液始终保持中性,溶液pH=7,当氯化钡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碳酸钠,溶液中将出现碳酸钠,由于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所以溶液pH会增大。
【详解】A、由分析可知,a→b过程为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过程,可观察到有有气泡冒出,选项错误;
B、b点时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生成的氯化钠和没有发生反应的氯化钡,选项正确;
C、由分析可知b点表示盐酸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c点表示氯化钡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选项错误;
D、a→c过程中有氯化钠生成,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不断增加,c点时溶液中的盐酸和氯化钡已经完全反应,所以c→d过程中,不再生成氯化钠,氯化钠质量不变,选项错误;
故选B。
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先在A、B、C中选择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代号填在相应的位置,然后在D处补充一个特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选择1分,填充1分,共6分)
11. 下列属于化石燃料的是______。
A.风能 B.核能 C.煤 D.______
【答案】 ①. C ②. 天然气或石油
【解析】
【详解】化石燃料属于传统化石能源,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新能源包括风能、核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
故选C;补充:石油或天然气。
12.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时,等质量的甲和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C.将时乙和丙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不考虑水的蒸发),两者的溶质质量分数均保持不变
D.将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不能析出晶体的是______
【答案】 ①. B ②. 丙
【解析】
【详解】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没有指明温度,无法比较甲和乙的溶解度大小,选项错误;
B、a2℃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a2℃时甲和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a2°C时,等质量的甲和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选项正确;
C、a1°C时乙和丙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a2°C,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液由饱和变成不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质量都不变,质量分数不变,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溶液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减小,溶剂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减小,选项错误;
故选B;
D、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将a3°C 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a1°C ,甲、乙会析出晶体,丙溶液会由饱和变成不饱和,故不能析出晶体的是丙,故填:丙。
13.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
B
鉴别和
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C
比较铁和铝的金属活动性
将未打磨的铁片和铝片分别放入等浓度、等体积的稀盐酸中
D
鉴别羊毛纤维与涤纶
______
【答案】 ①. A ②. 取样,灼烧闻气味
【解析】
【详解】A、盐酸不与铜反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可得到铜,选项正确;
B、一氧化碳和甲烷燃烧火焰均为蓝色,所以点燃,观察火焰颜色,不能区分,选项错误;
C、将未打磨的铁片和铝片表面有氧化膜,不能用于与酸反应验证铁和铝的金属活动性,选项错误;
故选A;
D、羊毛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涤纶灼热有特殊气味,所以可以取样,灼烧闻气味,进行区分。
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23分)
14. 中国色与化学色相碰是理性与感性的交织,是传统之美与现代科学的融合。
(1)“国色朝酣酒,天香染夜衣”,“国色天香”是牡丹的代名词,每年牡丹花开时节,洛阳满城飘香,请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人们闻到香味的原因______;
(2)孔雀蓝是瓷器釉色之一,“孔雀蓝釉”又称“法蓝”,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孔雀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此反应属于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答案】(1)分子在不断运动
(2) ①. ②. 复分解反应
【解析】
【小问1详解】
带有香味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从而使人们能够闻到,故填:分子在不断运动;
【小问2详解】
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故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复分解反应。
15. 化学为信息技术发展保驾护航。“融通世界,携手共创未来”,2023年全球大会3月在南京召开。
(1)芯片是信息技术核心部件,硅是制造芯片的重要材料,图1为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获知:硅元素的质子数为______,______;
(2)高端需要纯度以上的硅,工业上常用与氢气反应制取高纯硅,中硅元素化合价为______;
(3)智能手机是现代生活中最普遍的信息联络工具,图2为一款手机图片:
①所标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
②选择铝合金制作手机外壳是因为合金的硬度比其组成金属的硬度______;
③手机中还含有金、铜等多种金属元素,回收利用废旧手机的重要意义是______。
【答案】(1) ①. 14 ②. 4
(2)
(3) ①. 塑料主板器材 ②. 大 ③. 保护环境、节约金属资源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硅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圈内数字表示核电荷数,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硅元素的质子数为14;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4,则n=14-2-8=4;
【小问2详解】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设硅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解得,故SiCl4中硅元素化合价为+4;
【小问3详解】
①所标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塑料主板器材;
②选择铝合金制作手机外壳是因为合金的硬度比其组成金属的硬度大;
③手机中还含有金、铜等多种金属元素,回收利用废旧手机的重要意义是保护环境、节约金属资源等。
16. 利用气体压强的变化是完成很多化学实验的重要手段,以下各图装置气密性均良好。
(1)图1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实验原理是利用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造成装置内压强______(填“增大”或“减小”);若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小,可能原因是______(写1个即可);
(2)图2:将少量氧化钙加入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饱和石灰水中______,U形管中的水______;实验完成恢复至原温度后饱和石灰水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图3:向氢氧化钠固体中加入稀盐酸,可观察到气球______,有同学认为该实验设计不严谨,并不能说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放热,请说明理由______。
【答案】(1) ①. 减小 ②. 红磷量不足或装置漏气或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等(写1个即可)
(2) ①. 变浑浊 ②. 左低右高 ③. 不变
(3) ①. 鼓起 ②. 氢氧化钠固体遇水溶解放热
【解析】
【小问1详解】
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造成最终气体的总体积减小,装置内压强减小;
如果红磷的量不足,集气瓶内的氧气没有被完全消耗,会使测量结果会偏小;如果装置漏气,集气瓶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会造成测量结果会偏小;如果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气体还没有完全冷却,会造成测量结果会偏小;
【小问2详解】
氧化钙与溶液中水反应造成溶液中溶剂减少,生成的氢氧化钙不会溶解,同时还会有溶质析出,由于该反应热量,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饱和石灰水还会因为溶解度的变小而析出一部分晶体,所以观察到的现象为石灰水变浑浊;
氧化钙与溶液中水反应放热,造成瓶内气体体积膨胀,所以观察到U型管内水面会左低右高;
随着温度逐渐恢复,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逐渐增大,试管内的氢氧化钙固体会逐渐溶解,由于反应过程中水分减少,氢氧化钙增多,所以氢氧化钙不能被全部溶解,最终形成原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小问3详解】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放热,造成瓶内气体体积增大,所以气球变鼓;
盐酸溶液中含有水,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热,产生气球变鼓的现象,所以此实验不能说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放热。
17. 2023年1月我国自主研发的国产大飞机试飞成功,这标志着我国的航空强国梦又迈出了一大步。制造飞机钛合金用量达,工业上利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制取钛并获得副产品A的主要工艺流程见下图:
查阅资料:在高温条件下可与氧气发生反应.
(1)写出流程中一种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
(2)在加入硫酸前,需将钛铁矿粉碎的目的是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反应中需持续通入氩气,氩气的作用是______;
(4)流程中涉及反应,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
【答案】(1)
(2)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3) ① ②. 作保护气
(4)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流程中的氧化物为TiO2;
【小问2详解】
将钛铁矿粉碎能增大钛铁矿粉的表面积,从而增大钛铁矿粉与硫酸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小问3详解】
由图可知,反应②为TiCl4与Mg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Ti和氯化镁,方程式为:;
氩气化学性质稳定,该反应中需持续通入氩气,是利用氩气作保护气,防止高温条件下空气中成分与实验中物质发生反应;
【小问4详解】
反应前Ti、O、C、Cl原子的个数分别为:1、2、1、4,反应后TiCl4中含有1个Ti和4个Cl,所以X中含有1个C和2个O,所以X为CO2。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6分)18.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备与收集装置,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实验时需在装置A的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目的是______;欲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______装置;
(3)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可以选择的组合装置是______;
(4)装置C与装置B相比,装置C的优点是______(写一点即可);
(5)小明在实验室利用大理石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进行检验,发现石灰水中不断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却始终未变浑浊,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答案】(1)集气瓶 (2) ①. ②. 防止粉末进入导管 ③. F
(3)BD##CD (4)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5)盐酸中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先与氢氧化钙反应或澄清石灰水已经变质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仪器a为集气瓶;
【小问2详解】
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化学方程式为:;
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
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既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又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欲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排水法收集,故选F;
【小问3详解】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选用发生装置为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也选用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既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又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只能采用排水法收集,故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可以选择的组合装置是BD或CD;【小问4详解】
C使用分液漏斗,可以通过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液体滴加速度,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小问5详解】
小明在实验室利用大理石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进行检验,发现石灰水中不断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却始终未变浑浊,盐酸具有挥发性,可能是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先与氢氧化钙反应,所以二氧化碳没有与石灰水发应,故石灰水没变浑浊,也可能是石灰水存储过程中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发生了变质。
19. 蒸汽眼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缓解眼睛疲劳的产品。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蒸汽眼罩开展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
①蒸汽眼罩由无纺布和发热体组成.发热体内含有铁粉、活性炭、氯化钠、蛭石(保温作用,可以减缓热量散失)、高吸水树脂(良好保水性能,为眼罩提供水蒸气)等。
②铁粉、四氧化三铁均能被磁铁吸引。
③蛭石、高吸水树脂不参与下列反应。
【探究一】验证蒸汽眼罩发热体内含有铁粉
(1)根据实验结论,小花实验操作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2)有同学指出小明的实验设计不严谨,理由是______;
【探究二】验证蒸汽眼罩发热体内含有氯化钠
(3)小丽另取发热体中的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用玻璃棒搅拌,然后过滤;取滤液于一支试管中,加入______溶液,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发热体内含有氯化钠。
【探究三】探究蒸汽眼罩的发热原理
(4)实验设计:取发热体内的固体粉末放入密闭容器中,通过数字传感器分别测得容器内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情况见下图。按图所示,发热体内的物质与空气中的______发生了反应,理由是实验设计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明
用磁铁靠近发热体中的粉末
磁铁吸引了部分粉末
蒸汽眼罩发热体内含有铁粉
小花
取出发热体中的少量粉末加入足量稀盐酸中
_______
蒸汽眼罩发热体内含有铁粉
______。
(5)实验结束后,同学们观察到部分黑色粉末变成了红棕色,根据发热体成分试推测红棕色粉末是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1) ①. 有气泡冒出 ②.
(2)铁粉、四氧化三铁均能被磁铁吸引
(3)
(4) ①. ②. 密闭容器内氧气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含量不变
(5)
【解析】
【小问1详解】
铁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氯化亚铁和氢气,根据结论蒸汽眼罩发热体内含有铁粉,可知取出发热体中的少量粉末加入足量稀盐酸中的现象为:有气泡产生,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铁粉、四氧化三铁均能被磁铁吸引,所以用磁铁吸引的方式不能确定一定含有铁粉;
【小问3详解】
氯化钠能与硝酸银反应产生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根据结论:发热体中含有氯化钠,结合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可知加入试剂为硝酸银溶液;
【小问4详解】
由图可知,发热体在反应过程中使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含量没有变化,所以与发热体内发生反应的物质是空气中的氧气;
【小问5详解】
发热体中含有铁粉,高吸水树脂能为提供水,实验过程中发热体接触了氧气,铁在氧气和水共同作用下会生锈,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为红棕色固体,所以实验中出现的红棕色粉末应为氧化铁,化学式为:Fe2O3。五、综合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0. 某地有甲、乙两个化工厂,甲、乙两厂排放的废水中共含有四种离子,甲厂含有其中的两种,乙厂含有另外两种。两厂废水若单独排放都会造成严重污染,若将两厂废水按适当比例混合后便可得到处理达标的废水,从而污染程度大大降低.经检测甲厂废水呈酸性。
(1)经分析,甲、乙两厂废水中含有的溶质分别是______、______;
(2)实验室中检测废水是否呈酸性可用下列选项中的_______;
A. 紫色石蕊溶液B. 无色酚酞溶液C. 试纸
(3)经过实验测定,甲厂废水中溶质质量分数为,若用乙厂废水恰好可以处理甲厂的废水。请计算乙厂废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 ①. ②. (2)AC
(3)解:设参加反应的乙厂废水中溶质质量为x
乙厂废水中溶质质量分数
答:乙厂废水中溶质质量分数。
【解析】
【分析】甲厂废水呈酸性,所以甲厂废水中含有H+,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能结合成水,不共存,所以甲厂中不含OH-,则甲厂中含有的阴离子为,乙厂中含有的离子为Na+和OH-。
【小问1详解】
经分析,甲厂中含有的离子为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所以甲厂中的溶质为硫酸,乙厂中含有的离子为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所以乙厂中的溶质为氢氧化钠;
【小问2详解】
A、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可以紫色石蕊溶液检测废水是否显酸性,选项正确;
B、酸性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所以不能用无色酚酞溶液检测废水是否显酸性,选项错误;
C、酸性溶液的pH<7,所以可以用pH试纸检测废水是否显酸性,选项正确;
故选AC;
【小问3详解】见答案。
134,江西省九江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134,江西省九江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化学试题,共6页。
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化学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选择填充题,填空与说明题,实验与探究题,综合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选择填充题,填空与简答,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