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二十八中教育集团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江西省南昌市二十八中教育集团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共16页。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我国有很多古诗词和民俗谚语中都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下列解释不恰当的是
A.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植物的无性生殖
B.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
C.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一——生物的遗传现象
D.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鸟的繁殖行为
【答案】C
【解析】
【详解】A.“插柳”意思是用柳树的枝条插在土壤中,即扦插,属于无性生殖。A正确;
B.植物体内水分充足时,植株才能硬挺,保持直立的姿态,叶片才能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提高产量。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B正确;
C.“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体现了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因此“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体现了生物的变异现象而不是遗传现象。C错误;
D.“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体现了动物的繁殖行为,是对后代的一种育雏行为。D正确。
故选C。
【点睛】考查能用所学的生物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2. 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女性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为卵巢B. 家蚕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C. 鸡卵的胚盘将来都能发育成雏鸡D. 玉米种子的胚能发育成新植物体的幼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1)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地叫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2)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
(3)鸟卵中卵黄、卵黄膜和胚盘合称卵细胞。胚盘中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地方,将来发育成雏试来这里 全站资源一元不到!卷源自 每日更新,汇集全国各地小初高最新试卷。鸟。
【详解】A.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A正确。
B.家蚕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B正确。
C.胚盘中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地方,将来发育成雏鸡。受精卵的胚盘将来发育成雏鸡,而不是鸡卵的胚盘将来都能发育成雏鸡,C错误。
D.玉米种子中的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是种子的主要部分,D正确。
故选C。
3. 《蛙声十里出山泉》是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先生的一幅国画作品。画面上潺潺的溪水中,有几只活泼的小蝌蚪在游动,却不见青蛙的踪影。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雄蛙鸣叫以吸引雌蛙B. 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C. 青蛙通过交配完成体内受精D. 青蛙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答案】C
【解析】
【分析】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主要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上都有很大变化,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详解】A.雄蛙鸣叫是为了吸引雌蛙前来抱对,属于求偶行为,A不符合题意。
B.青蛙的幼体是小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B不符合题意。
C.青蛙是体外受精,变态发育,C符合题意。
D.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幼体和成体在外形上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属于变态发育,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 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狗的白毛和短毛B. 水稻的高秆和抗锈病
C. 人的直发和卷发D. 玫瑰的红花和豌豆的紫花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
【详解】A.狗的白毛和短毛是同种生物的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A错误。B.水稻的高秆和抗锈病是同种生物的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B错误。
C.人的直发和卷发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做相对性状,C正确。
D.玫瑰的红花和豌豆的紫花是两种生物的性状,不是相对性状,D错误。
故选C。
5.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历时20多年,通过小麦与牧草杂交实验培育出抗病、高产的小麦新品种,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这一实例体现了利用基因多样性改良作物品种
B. 该杂交育种过程是通过植物的无性生殖实现的
C. 杂交成功的关键是确保小麦与牧草进行异花传粉
D. 小麦新品种产生的抗病、高产等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生物的各种特征都是由基因控制的,不同生物的基因有较大的差别,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在基因组成上也不尽相同,每一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为生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资源,选项A正确;杂交育种过程是通过植物的有性生殖实现的,选项B不正确;异花传粉是雄蕊的花粉传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小麦与牧草是两种植物进行杂交,属于异花传粉,选项C正确;变异是亲代与子代,子代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由外界环境引起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变异,小麦新品种产生的抗病、高产等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属于可遗传变异,选项D正确。故选B。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基因的多样性,有性生殖、遗传和变异等知识,难度中上,属于理解层次要求。
6. 下列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不成对存在的是( )
A. 口腔上皮细胞B. 肌肉细胞C. 神经细胞D. 精子细胞
【答案】D
【解析】
【详解】考点: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载体-DNA;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解答:解: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内都含有一定数量的结构不同的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通过受精作用形成的受精卵既含有卵细胞的染色体,又含有精子的染色体,因此受精卵内的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一样;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不成对.选项中,口腔上皮细胞、肌肉细胞、神经细胞都是体细胞,精子是生殖细胞.
故选D
点评:染色体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内成单存在.
7. 如图是遗传相关知识的概念图,标号①②③分别代表的是( )
A 染色体、DNA、基因B. 基因、染色体、DNA
C. 染色体、基因、DNAD. DNA、染色体、基因
【答案】A
【解析】
【分析】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控制性状。图中①是染色体,②是DNA,③基因。
【详解】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是位于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所以图示①是染色体,②是DNA,③是基因。
故选A。
8. 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因为堂兄妹或表兄妹结婚,后代一定会患遗传病,所以我国禁止近亲结婚
B. 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的数目是相同的
C. 一对夫妇生了一个女孩,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是男孩的可能性更大
D.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分析:
此题综合考查了近亲结婚后代患遗传病的可能性会增大;每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的基因;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来实现的等相关知识,需要逐一分析解答。解答:
A、近亲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隐性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因此堂兄妹或表兄妹结婚,后代患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而不是一定会患遗传病,故不符合题意;
B、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遗传片段,因此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和DNA的数目是相同的即46条;而人的基因有数万个,故不符合题意;
C、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即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生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这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之比大致1:1,人的性别遗传如图:
故不符合题意;
D、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因此父母的性状是通过生殖细胞把控制性状的基因传递给子女的,遗传和变异是生物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有些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而有些变异是在生物发育过程中,由环境因素导致的,因此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故符合题意。
故选D考点:
人的性别遗传,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优生优育(禁止近亲结婚)。
9. 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为“冰墩墩”,该吉祥物是以大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的。据已发现的化石研究分析,大熊|猫的祖先——始熊猫是一种以食肉为主的大熊猫,而现在大熊猫却主要以竹子为食,这是( )
A. 自然选择的结果B. 人工选择的结果
C. 定向变异的结果D. 竞争的结果
【答案】A
【解析】
【分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人工选择是在不同的饲养条件下,原是祖先产生了许多变异,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经过若干年的选择,是所选择的性状积累加强,最后选育出不同的品种。
【详解】达尔文认为,生物的繁殖过度引起生存斗争,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生物种内的斗争,如为食物、配偶和栖息地等的斗争,以及生物种间的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所以始熊猫是一种以食肉为主的大熊猫,而现在大熊猫却主要以竹子为食,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10. 右图表示几类植物的进化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最先出现的植物类群是甲
B. 乙和丙都是由甲进化来的
C. 丁的结构比丙复杂
D. 戊最有可能是水生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进化的示意图可以看出,甲是最低等的,可能生活在水中,因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水生到陆生,丁和戊是由丙进化而来,所以丁的结构比病复杂,戊比丁又复杂些,戊是不可能生活在水中的,故D错误。故选D。
11. 用关键词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是学好生物学的有效方法。下列是某同学对“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相关关键词的梳理,其中正确的是( )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分析】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
【详解】A.原始大气含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等气体,没有氧气,A错误
B.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B正确。
C.生物进化的历程是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C错误。
D.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D错误。
故选B。
【点睛】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要重点掌握。
12. 如火如荼的“阳光体育”活动,目的是增强我们的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这属于( )
A. 控制传染源B. 切断传播途径
C. 保护易感人群D. 以上都是
【答案】C
【解析】
【分析】选项
关键词
知识梳理
A
原始大气
含有甲烷、氧气、氨和水蒸气等
B
化石
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C
进化规律
由复杂进化为简单
D
生物进化
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无关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有的还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的特点。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因此,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详解】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一般来说,凡是对健康人采取的措施均为保护易感人群,如运动增强体质、接种疫苗等;凡是对病人或疑似病人采取的措施均为控制传染源,如隔离病人等;其余的“讲究个人卫生、环境消毒、戴口罩”等措施可判断为切断传播途径。所以,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增强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故选C。
13. 人体呼吸道的黏膜能分泌黏液,可抑制或杀死病原体.与此免疫属于同一道防线的是( )
A. 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B. 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C. 皮肤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D. 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表:
组成 功能 免疫类型
第一道防线 皮肤和黏膜 阻挡杀死病原体,清除异物 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 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 非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 特异性免疫
AD、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淋巴细胞产生抗体,都属于第三道防线;
B、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
C、皮肤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属于第一道防线。
人体呼吸道的黏膜能分泌黏液,可抑制或杀死病原体,属于第一道防线。所以人体呼吸道的黏膜能分泌黏液,可抑制或杀死病原体。与此免疫属于同一道防线的是皮肤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
故选C。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难度中等,属于了解层次。
14.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几乎到处都有病菌,可为什么平时我们大多能够健康的生活呢?这与人体的免疫密切相关。下图是人体免疫系统概念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是非特异性免疫,乙是特异性免疫
B. 丙是指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淋巴细胞
C. 丁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
D. 艾滋病病毒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
【答案】B
【解析】
【分析】人体有三道防线: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溶菌酶破坏的是许多病菌的细胞壁。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脾脏)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组成。
【详解】A.甲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 道防线。乙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逐渐形成的屏障,只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即第三道防线,A正确。
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B错误。
C.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脾脏)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组成,C正确。
D.艾滋病病毒(HIV)侵入人体之后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抵抗力下降,出现各种并发症,患者往往死于艾滋病的并发症,D正确。
故选B。
15. 小西先后接种2针同种新冠疫苗,血液中抗体含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新冠疫苗是用灭活或减毒的病毒成分制成的生物制品
B. 抗体是在抗原物质——灭活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产生的
C. 注射新冠疫苗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这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 b点再次接种同种新冠疫苗,短时间内人体能产生大量抗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1)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2)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疫苗免疫的原理、抗原、抗体特点。
【详解】A.疫苗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其原理是使人体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A正确。
B.接种的疫苗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是在灭活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产生的,B正确。
C.新冠疫苗进入人体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新冠病毒的抗体,该抗体只对新冠病毒有抵抗作用,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C错误。
D.根据血液中抗体含量变化图可知:b点再次接种同种新冠疫苗,短时间内人体能产生大量抗体,D正确。
故选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 根据几种生物的生殖发育过程示意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表示黄粉虫的发育过程,与蝗虫的发育相比,该昆虫的发育过程多了一个不取食,少活动的_____这个阶段(填汉字);该昆虫是一种粮仓中的害虫,其危害粮食的主要时期是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2)若乙图中的①为卵期,用图中的序号和箭头表示果蝇的发育过程________。
(3)图丙中既能对卵细胞起保护作用又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养料的结构是________(填名称);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是[ ]______________。
(4)与鸟类的有性生殖相比,人类等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特点是______和_______。
(5)图丁中1所示为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______________,胎儿是通过______________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1) ①. 蛹 ②. C
(2)①→②→③→④ (3) ①. 卵白 ②. 3胚盘
(4) ①. 胎生##哺乳 ②. 哺乳##胎生
(5) ①. 输卵管 ②. 胎盘
【解析】
【分析】图甲中:b受精卵、c幼虫、d蛹、a成虫。
图乙中:①受精卵、②幼虫、③蛹、4成虫。
图丙中:1是卵壳、2是卵白、3是胚盘、4是系带、5是卵黄。
图丁中:1受精卵,2受精卵分裂、3胎儿在母体子宫内。
【小问1详解】
甲图表示黄粉虫的发育过程,一生经过b卵、c幼虫、d蛹和a成虫等4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与蝗虫相比,发育过程多了不食不动的蛹期。
通常情况下,黄粉虫的幼虫比成虫消耗更多的食物,因为它们处于生长和发育阶段,需要大量的营养来支持其生长。因此黄粉虫危害粮食的主要时期是c幼虫期。
【小问2详解】
果蝇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若乙图中的①为卵期,果蝇的发育过程为①→②→③→④。
【小问3详解】
在图丙所示的鸟卵结构中,既能对卵细胞起保护作用又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养料的结构是卵白,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是3胚盘,胚盘内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小问4详解】
鸟类的有性生殖方式是卵生,而人类等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方式是胎生哺乳。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增强了它们对陆地生活的适应能力。
【小问5详解】含有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游动进入子宫,进而进入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众多的精子中,只有一个能够进入卵细胞并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图丁中1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输卵管。
胚胎在8周左右时发育成胎儿——已经呈现出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物质交换的场所)、脐带(胎儿与母体联系的纽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
17. 阳阳同学学习了生物遗传和变异知识后,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很感兴趣,如图1是阳阳同学对家族内单双皮性状的调查示意图,请你根据图1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阳阳外公和外婆都是双眼皮,妈妈却是单眼皮,这种亲子代之间的差异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之为______________。
(2)人的双眼皮与单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据图1判断______________为显性性状。
(3)若用A、a表示控制这对性状(眼皮的单双)的显、隐性基因,则阳阳的爸爸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__。
(4)阳阳的爸爸是双眼皮,其产生的精子类型是图2中的______________(填序号)。
(5)若阳阳父母再生一个孩子,预计这个孩子为双眼皮的几率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变异 (2)双眼皮
(3)Aa (4)④⑤
(5)50%##1/2
【解析】
【分析】生物体的某一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小问1详解】
变异是指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因此阳阳外公和外婆都是双眼皮,妈妈却是单眼皮,这种亲子代之间的差异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之为变异。
【小问2详解】
由图1可知,外公和外婆双眼皮,妈妈单眼皮。依据亲代性状相同,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判断双眼皮为显性性状。【小问3详解】
由图1可知,阳阳和妈妈都是单眼皮,基因组成均为aa。阳阳控制眼睑的基因组成aa其中一个来自爸爸,一个来自妈妈,爸爸是双眼皮,因此基因组成是Aa。
【小问4详解】
阳阳的爸爸是双眼皮,基因组成是Aa,成对基因中的任意一个会进入其生殖细胞(精子),因此精子类型是图2中的④⑤。
【小问5详解】
若阳阳父母再生一个孩子,遗传图解为:
由图解可知,若阳阳父母再生一个孩子,预计这个孩子为双眼皮的几率是5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南昌市二十八中教育集团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江西省南昌市二十八中教育集团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江西省南昌市二十八中教育集团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南昌市二十八中教育集团联盟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南昌市二十八中教育集团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如图表示几种植物类群的进化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