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届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届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高三二模生物试题01
    2024届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高三二模生物试题02
    2024届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高三二模生物试题03
    还剩2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届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高三二模生物试题,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组别,19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取决于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B. 蛋白质的合成及分泌过程,需要细胞质中多种细胞器协调配合
    C. 细胞核是真核细胞遗传物质的储存场所,也是细胞的代谢中心
    D. 细胞骨架具有维持细胞形态、参与细胞运动和物质运输等功能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聚合而成的三维的纤维状网架体系。细胞骨架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细胞骨架在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物质运输、细胞壁合成等等许多生命活动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详解】A、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细胞膜的功能复杂程度与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A正确;
    B、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分泌蛋白的合成,在核糖体上合成,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修饰,线粒体提供能量,B正确;
    C、细胞核是真核细胞遗传物质的储存场所,也是细胞的代谢控制中心。细胞代谢主要在细胞质中进行,C错误;
    D、细胞骨架在细胞形态,承受外力、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方面起重要作用,而且还参与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比如:细胞分裂、运动及物质运输,D正确。
    故选C。
    2. 绿茶加工包括采摘、萎凋、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萎凋”是将鲜叶均匀摊放于竹帘或竹筛上,置来这里 全站资源一元不到!试卷源自 每日更新,汇集全国各地小初高最新试卷。空气流通,阴凉干燥处进行。“杀青”是将萎凋好的茶叶放在滚筒机中,在220℃下翻滚一分钟左右。已知茶树的叶肉细胞内含有茶多酚,在茶多酚氧化酶的作用下可被氧化,使茶叶变红。下列相关制茶工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萎凋”过程中茶叶细胞失去的主要是结合水
    B. “杀青”可减少茶多酚被氧化以避免茶叶变红
    C. “揉捻”可破坏茶叶细胞结构,使细胞液溢出
    D. “干燥”减少茶叶的水含量,便于茶叶保存
    【答案】A
    【解析】
    【分析】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绝大部分的水呈游离状态,可以自由流动,叫作自由水;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作结合水。
    【详解】A、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且其中的自由水含量较多。“萎凋”过程茶叶细胞失去的主要是自由水,A错误;
    B、杀青是通过高温使茶多酚氧化酶变性失活,从而保持茶叶中茶多酚不被氧化,B正确;
    C、“揉捻”可造成茶叶的部分细胞机械损伤,膜系统被破坏(包括细胞膜和液泡膜等),使细胞质基质和细胞液渗出,C正确;
    D、“干燥”可进一步减少茶叶中的含水量,含水量低的茶叶不利于霉菌的繁殖,利于储存,D正确。
    故选A。
    3. 食物中的多糖和二糖被水解成单糖后,会在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微绒毛上被吸收。研究人员用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进行体外实验。处理过程及部分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对照组需在外界葡萄糖浓度为5mml/L的条件下进行实验
    实验组的处理
    实验结果
    第一组
    在外界葡萄糖浓度为5mml/L时,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小肠微绒毛,一段时间后测量其葡萄糖的转运速率
    对照组葡萄糖的转运速率>实验组葡萄糖的转运速率,且实验组葡萄糖的转运速率>0
    第二组
    在外界葡萄糖浓度为5mml/L时,用呼吸抑制剂处理小肠微绒毛,一段时间后测量其葡萄糖的转运速率
    对照组葡萄糖的转运速率>实验组葡萄糖的转运速率,且实验组葡萄糖的转运速率=0
    B. 蛋白质合成抑制剂会对膜上载体蛋白的功能产生抑制
    C. 呼吸抑制剂会对细胞的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产生抑制
    D. 该实验证明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为主动运输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意和表格可知,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小肠微绒毛,则葡萄糖的转运速率为0,说明运输葡萄糖必须要转运蛋白的协助;在外界葡萄糖浓度为5mml/L时,抑制细胞呼吸与正常情况下,细胞转运葡萄糖的速率不同,且实验组葡萄糖的转运速率=0,说明此时细胞转运葡萄糖为主动运输,需要能量 。
    【详解】A、对照组需要和实验组的葡萄糖浓度(无关变量)保持一致,A正确;
    B、蛋白质合成抑制剂会抑制细胞中新的载体蛋白的合成,不会对膜上原有载体蛋白的功能产生抑制,B错误;
    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会产生ATP,第二组实验组中的葡萄糖的转运速率为0,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ATP供应都被抑制,C正确;
    D、综合第一、二组的实验结果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运输葡萄糖的方式需要消耗能量,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其运输方式应为主动运输,D正确。
    故选B。
    4. 研究发现利用反义基因技术可以抑制乙烯生物合成酶基因的表达(原理如下图所示),从而使番茄具有耐储存、适合运输的特点。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反义基因技术具有特异性,只能使特定基因被选择性地“沉默”
    B. 反义基因模板链和乙烯生物合成酶基因模板链能碱基互补配对
    C. 反义基因转录和翻译的产物,均能使细胞内乙烯的合成量减少
    D. 制备耐储存西红柿需要使用限制酶、DNA连接酶及适宜的载体
    【答案】C
    【解析】【分析】反义基因能使番茄延长其储藏期的原理是:反义基因转录出的mRNA即反义mRNA,能与乙烯生物合成酶基因转录出来的有意义mRNA进行杂交形成双链,进而阻止乙烯生物合成酶基因的mRNA进行翻译。
    【详解】A、该过程只针对乙烯生物合成酶基因,因此该技术具有特异性,A正确;
    B、反义基因转录出的mRNA即反义mRNA,能够与乙烯生物合成酶基因转录出来的有意义mRNA形成互补双链,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推测两个基因的模板链之间碱基序列也可互补,B正确;
    C、反义基因转录的反义mRNA能减少乙烯合成。但反义mRNA翻译后的蛋白质(具体功能不知)不一定具有阻止乙烯合成的功能,C错误;
    D、如图所示需要将反义基因插入植物的染色体上,这需要利用基因工程技术,需要使用限制酶、DNA连接酶及适宜的载体,D正确。
    故选C。
    5. 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庭系谱图如图1所示。图2为该家庭中部分个体相关致病基因(分别用A/a表示)的电泳图谱结果,其中的两条电泳条带分别代表该病两种基因(A或a)。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不能根据该家庭的患病情况直接推算该种遗传病的发病率
    B. 条带I和Ⅱ分别代表A和a基因,它们都位于X染色体上
    C. 3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2,4和5再生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为1/2
    D. 2和5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00%,7和9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
    【答案】C
    【解析】
    【分析】据遗传系谱图可知,1号、2号正常,其儿子6号患病,说明该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1号为杂合子,1号DNA电泳应该有2个条带,而图2中1号DNA电泳只有1个条带,说明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A、遗传病的发病率需要在人群中随机调查后计算,不能根据某一家庭的患病情况进行推算,A正确;B、据遗传系谱图可知,1号、2号正常,其儿子6号患病,说明该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1号为杂合子,1号DNA电泳应该有2个条带,而图2中1号DNA电泳只有1个条带,说明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正确;
    C、该病由A/a基因控制,则1号的基因型为XAY,3号的基因型为XAXa,其致病基因Xa,来自母方2号,4号与5号的基因型分别为XAY、XAXa,再生一个患病孩子XaY的概率为1/2×1/2=1/4,C错误;
    D、2号电泳图显示其为XAXa,5号有患病儿子,推断其基因型为XAXa,2号和5号基因型都是XAXa,7号和9号基因型均可能为1/2的XAXA、1/2的XAXa,故7号与9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2×1/2+1/2×1/2=1/2,D正确。
    故选C。
    6. 无花果为雌雄异株植物,花序在内部开满了小型花(隐头花序),专一性地依赖榕小蜂进行授粉。无花果的花序分为两种(如下图所示)。榕小蜂的雌蜂和雄蜂可在瘿花内(花序Ⅱ)完成交配、繁殖。其幼虫能以瘿花子房里的营养物质为食,并在瘿花内生长、发育和成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榕小蜂体型细小是相关基因定向突变的结果,与自然选择无关
    B. 榕小蜂与无花果间为寄生关系,两者分别属于消费者和生产者
    C. 花序I的结构阻止榕小蜂爬出,这将导致无花果授粉效率降低
    D. 花序Ⅱ内雌花不育专为幼虫提供食物,是两者协同进化的结果
    【答案】D
    【解析】
    【分析】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从而可 以被生物所利用,因此,生产者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消费者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能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 (CO2、水、氨等),这些无机物排出体外后又可以被生产者重新利用。可见,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此外,消费者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因此,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
    【详解】A、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榕小蜂细小的体型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错误;B、无花果专一性的依靠榕小蜂为之传粉,传粉榕小蜂在无花果中产卵,为其幼体提供栖息场所和食物来源,说明两者之间是互利共生关系,B错误;
    C、花序I的结构阻止榕小蜂爬出,能使隐头花序内的花充分授粉,提高授粉效率,C错误;
    D、花序Ⅱ内雌花不育专为幼虫提供食物,是榕小蜂和无花果协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
    故选D。
    7. 箭毒蛙毒素是一种甾体类生物碱,主要作用于动物心脏和神经系统。它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不可逆地迫使钠离子通道持续保持异常“激活”状态,最终导致神经麻痹和心力衰竭。研究发现箭毒蛙体内的乙酰胆碱受体的一个氨基酸被取代后其空间结构会发生改变,从而产生了对甾体类毒素的抗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箭毒蛙只能合成甾体类生物碱,不能合成乙酰胆碱
    B. 箭毒蛙毒素与心肌细胞受体结合后会产生静息电位
    C. 乙酰胆碱受体结构改变后其与毒素的结合能力下降
    D. 毒箭蛙的乙酰胆碱受体结构改变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分析】神经递质:是指神经末梢释放的特殊化学物质,它能作用于支配的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膜上的受体,从而完成信息传递功能。①合成:在细胞质通过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中逐步合成,合成后由小泡摄取并贮存起来。②释放: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在突触间隙。③结合:神经递质通过与突触后膜或效应器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相结合而发挥作用。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对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发生影响,引起突触后膜电位的变化,从而完成信息的跨突触传递。
    【详解】A、乙酰胆碱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递质,箭毒蛙体内有乙酰胆碱受体,说明箭毒蛙可以合成乙酰胆碱,A错误;
    B、箭毒蛙毒素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后,不可逆地迫使钠离子通道持续保持异常“激活”状态。钠离子通道“激活”会导致动作电位形成,B错误;
    C、箭毒蛙体内的乙酰胆碱受体的一个氨基酸被取代后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会导致该种受体与箭毒蛙毒素的结合能力下降,从而导致箭毒蛙对甾体类毒素产生抗性,C正确;
    D、毒箭蛙的乙酰胆碱受体结构改变是基因突变的结果,D错误。
    故选C。
    8. 某研究小组欲观察运动对糖尿病大鼠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用多只正常大鼠和糖尿病模型大鼠进行7周的运动训练后,测得的生理指标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除是否进行运动训练外,三组大鼠的饲养条件应保持一致
    B. 糖尿病鼠体重增加慢的主要原因是葡萄糖难以被细胞吸收
    C. 大鼠骨骼肌细胞上胰岛素受体数量与血胰岛素量呈负相关
    D. 该实验结果表明增加运动量可治疗大鼠1型和2型糖尿病
    【答案】D
    【解析】
    【分析】表格分析:和正常组相比,糖尿病非运动组的大鼠每日体重增加较少,而糖尿病运动组能改善这种状况,说明忠糖尿病会导致大鼠生长缓慢,运动训练能促进糖尿病大鼠生长;胰岛素具有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的作用。和正常组相比,糖尿病非运动组的血胰岛素浓度较低,大鼠组织细胞吸收利用转化葡萄糖的效率下降,导致血糖浓度较高;糖尿病非运动组的血胰岛素浓度较低,组织细胞表面需要有更多的胰岛素受体来增加与数量减少的胰岛素结合成功的机会;和糖尿病非运动组相比,运动训练能促进糖尿病大鼠胰岛素的分泌,并显著降低血糖浓度。
    【详解】A、该实验的无关变量包括饲养条件,应使各组的无关变量保持一致,A正确;
    B、与正常组相比,糖尿病非运动组大鼠血糖含量较高,说明其吸收利用转化葡萄糖效率低,造成糖尿病鼠的体重增加缓慢,B正确;
    C、表中数据表明,血胰岛素含量增加时,骨骼肌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数量相对值有所下降,两者呈现负相关,C正确;
    D、表中糖尿病鼠的血胰岛素含量明显低于正常鼠,该类型是1型糖尿病。该实验结果表明增加运动量的方法可增加1型糖尿病鼠的胰岛素分泌量,D错误。
    故选D。
    9. 组别
    样本数量(只)
    体重增加(g/d)
    血糖(mml/L)
    血胰岛素(Mu/L)
    骨骼肌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数量相对值
    正常组
    10
    263
    6.80
    19.02
    77.80
    糖尿病非运动组
    10
    0.19
    36.95
    8.19
    87.40
    糖尿病运动组
    10
    0.78
    26.35
    9.49
    80.60
    肿瘤的生物免疫治疗主要分为主动免疫治疗(注射肿瘤疫苗)、被动免疫治疗(注射外源性的免疫效应物质,如抗体、细胞因子等)和免疫检测点疗法(主要通过信号刺激来调节辅助性T细胞的活性,以提高肿瘤免疫应答)三种类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清除体内的肿瘤细胞的过程属于免疫自稳功能
    B. 抗体和细胞因子都是由辅助性T细胞合成并分泌的
    C. 主动和被动免疫治疗都能使患者产生相应的记忆T细胞
    D. 抗原呈递细胞的作用与免疫检测点疗法所遵循原理相似
    【答案】D
    【解析】
    【分析】1、体液免疫的过程为,当病原体侵入机体时,一些病原体可以和B细胞接触,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一些病原体被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细胞,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抗体可以随体液在全身循环并与这种病原体结合。在多数情况下,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存活,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分化后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2、细胞免疫的过程:被病毒感染的靶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开始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同时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加速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分化。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原体暴露出来,抗体可以与之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
    【详解】A、清除体内的肿瘤细胞的过程属于免疫监视功能,A错误;
    B、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B错误;
    C、主动免疫治疗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定的记忆T细胞。被动免疫治疗中注射的抗体能清除抗原。注射的细胞因子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但都无法产生特定的记忆T细胞,C错误;
    D、抗原呈递细胞可与辅助性T细胞结合,增强其活性并使其分泌细胞因子,这与免疫检测点疗法的原理相似,D正确。
    故选D。
    10. 鹦鹉热是由某种衣原体(胞内寄生)引起的人鸟共患传染病。其发病过程较快,患者常表现出高热、肌痛、大量脱水等症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高热症状是由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共同调节完成
    B. 乳酸增多会刺激肌肉中的痛觉中枢兴奋产生痛觉C. 大量脱水将会导致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量增加
    D. 被该衣原体感染的人体细胞,要靠细胞免疫将其裂解
    【答案】B
    【解析】
    【分析】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
    【详解】A、高热症状是由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共同调节完成,A正确;
    B、乳酸增多会刺激肌肉中的痛觉感受器,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痛觉,B错误;
    C、鹦鹉热常伴随机体丢失大量的水分,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大,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含量会升高,进而维持机体水平衡,C正确;
    D、侵入细胞内的病原体,要靠细胞免疫将靶细胞裂解,使病原体失去藏身之所,D正确。
    故选B。
    11. 引入种是指被人类有意识地迁入某一地区并定居下来的动物或植物。例如我国明朝时期引入的玉米、番薯等,不仅丰富了食物种类,还间接促进经济发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引入新物种一定能显著改变群落垂直结构
    B. 引入新物种一定能增加该地区的物种多样性
    C. 引入新物种一定能推动该地区群落发生演替
    D. 引入新物种一定要遵循“协调”和“整体”原理
    【答案】D
    【解析】
    【分析】1、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做演替。
    2、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取决于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种的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详解】A、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稳定性,引入外来新物种不一定会显著改变该生态系统中群落的垂直结构或水平结构,A错误;
    B、引入新物种若造成生物入侵则可能降低该地区的物种多样性,B错误;
    C、群落发生演替需要环境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影响,引入新物种不一定造成群落演替的发生,C错误;
    D、引入新物种一定要遵循“协调”原理,否则容易造成引入物种无法存活或造成生物入侵现象。同时引入新物种还需要考虑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遵循“整体”原理,D正确。
    故选D。12. 为研究油菜素内酯(BL)和生长素(IAA)对植物侧根形成是否有协同效应,研究者以拟南芥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在不含BL和含有1nml/LBL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IAA.在培养拟南芥8天后,统计不同培养基中拟南芥的侧根数目,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不同浓度的IAA情况下,1nml/LBL均能促进拟南芥生根
    B. 只用1nml/LBL或1nml/LIAA对拟南芥侧根形成的作用不同
    C. 与20nml/L相比,50nml/LIAA时BL促进生根的作用减弱
    D. 单独使用BL或IAA时,随着浓度提高其促进生根的作用增强
    【答案】D
    【解析】
    【分析】BL是植物体内合成的植物激素,和其他的植物激素一样,具有调节植物生长发育,从图中可分析得:随IAA浓度的增加,加入BL培养拟南芥时侧根的形成率都高于不加BL时,因此适宜浓度的BL与IAA可协同促进拟南芥侧根形成。
    【详解】A、图中1~50nml/LIAA浓度范围内,加入1nml/LBL培养拟南芥时侧根的形成率都高于不加1nml/LBL时,说明适宜浓度的1nml/LBL可促进拟南芥侧根形成,A正确;
    B、与无BL和IAA组相比,只用1nml/LBL促进侧根形成,只用1nml/LIAA抑制侧根形成,B正确;
    C、与20nml/LIAA时相比,50nml/LIAA时有或无BL时生根数量差异明显减小,说明在此浓度下IAA与BL的协同作用减弱,C正确;
    D、本实验只进行了1nml/LBL处理下拟南芥侧根形成率影响,无法得知随着BL浓度的增大,其对拟南芥侧根形成率的影响情况。另外在单独使用0~50nml/L浓度IAA时,1nml/LIAA的作用弱于对照组(无IAA和无BL组),但其他浓度的促进生根作用均高于1nml/LIAA且无BL组,由此判断随着IAA浓度的增加,其对生根作用的表现为先抑制生根再促进生根,D错误。
    故选D。
    13. 天然林是指天然起源的森林,包括自然形成、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或者萌生所形成的森林。通过20多年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我国天然林面积净增4.28亿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开展中、幼林抚育工作有利于天然林中林木种群数量的增长
    B. 天然林碳循环过程中,CO2仅能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
    C. 天然林的群落稳定、生态功能完备,具有较高抵抗力稳定性
    D. 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其生物多样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维持或恢复自身结构与 功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能力,叫作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就是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强调的是生态系统维持生态平衡的能力。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 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急剧下降,生 态平衡就会遭到严重的破坏。
    【详解】A、在工程区开展中、幼林抚育工作有利于改善森林中林木种群的年龄结构,从而有利于种群数量的增加,A正确;
    B、碳循环中CO2可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生物群落,B错误;
    C、天然林由于组成成分复杂,群落结构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就相对较高,C正确;
    D、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其生物多样性,D正确。
    故选B。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已知真核细胞中的L酶可感知葡萄糖的含量。在高浓度葡萄糖条件下,L酶可催化tRNA与亮氨酸的结合。在葡萄糖浓度较低时L酶会发生磷酸化,其空间结构改变会导致酶活性大大降低。下图中的①~③分别表示细胞内的代谢,其中亮氨酸可通过②过程转化成乙酰辅酶A.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L酶可降低亮氨酸与tRNA结合所需的活化能
    B. 图中虚线内的反应过程都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C. 当葡萄糖浓度较低时,①和②的反应速率会降低
    D. 当葡萄糖浓度较高时,L酶可提高③的反应速率
    【答案】ABD
    【解析】
    【分析】有氧呼吸全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一分子葡萄糖形成两分子丙酮酸、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分解为二氧化碳、大量的[H]和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和大量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
    【详解】A、酶的作用机理是可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A正确;
    B、图中虚线内反应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反应,其反应场所位于线粒体的基质,B正确;
    C、当葡萄糖浓度较低时,①所代表的呼吸作用第一阶段反应速率会下降。如题干信息所示,在葡萄糖浓度较低时,L酶会发生磷酸化,导致③的反应速率下降,同时较多的亮氨酸会导致②的反应速率加快,C错误;
    D、当葡萄糖浓度较高时,L酶可促进tRNA与亮氨酸的结合,其产物作为原料可促进③翻译过程的进行,D正确。
    故选ABD。
    15. 研究发现小鼠的过度紧张、焦虑等情绪会刺激其糖皮质激素(G)和去甲肾上腺素(NE)分泌增多,并最终引起脱毛和毛色变白等症状。该调节机制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下丘脑可通过垂体分泌的激素调节肾上腺中G和NE分泌
    B. ①和②中NE分别作为激素和神经递质与MeSc上受体结合
    C. 肾上腺皮质细胞只含有G的相关基因,没有NE的相关基因
    D. 肾上腺切除后,在紧张焦虑持续影响下小鼠可能出现毛色变白【答案】BD
    【解析】
    【分析】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功能的分级调节系统,也称为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人和高等动物体内还有“下丘 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等, 人们将下丘脑、垂体和靶腺体之间存在的这种分层调控, 称为分级调节。分级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
    【详解】A、如图所示小鼠可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来调节糖皮质激素(G)的分泌。但去甲肾上腺素(NE)的分泌受脑和脊髓的神经调节,不受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激素的影响,A错误;
    B、NE在过程②是作为神经递质(由神经细胞分泌)作用于MeSc,在过程①作为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作用于MeSc,B正确;
    C、肾上腺皮质细胞中既含有G相关基因,也有NE相关基因,C错误;
    D、小鼠的肾上腺切除后,紧张焦虑仍可通过脑和脊髓引起神经系统中去甲肾上腺素(NE)的分泌,并最终导致毛色变白,D正确。
    故选BD。
    16. 科技人员在某村推广“稻菇轮作”露地栽培模式,利用水稻收获后的空闲稻田和秸秆发酵做成的培养基质种植赤松茸等食用菌。该模式可实现种菇与种粮不争地、不争季节、不争劳动力,并提高农民收入。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与传统稻田相比,“稻菇轮作”模式提高了稻田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
    B. 秸秆发酵的时间过长会影响栽培基料上赤松茸等食用菌的生长、繁殖
    C. “菌糠还田”能将有机物中的能量传给水稻,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
    D. “稻菇轮作”促进了稻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答案】BD
    【解析】
    【分析】据题干信息可知,该生态农业模式,沿袭了“无废弃物农业”的传统,充分利用了秸秆中的能量,从而提高能量的利用率,菌糠和秸秆由废弃物变为了生产原料,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该模式既让土地休养生息,在确保土地的肥力的同时又增加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详解】A、该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是生产者(主要是水稻)固定的太阳能。栽培赤松茸等食用菌是利用分解者将秸秆中的能量转变为人可食用的产品,该方法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但并没有提高该稻田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A错误;
    B、秸秆的发酵时间过长会积累较高浓度的酒精影响赤松茸等菌种的接种。同时发酵时间过长会降低栽培基料中的有机物含量,降低赤松茸等食用菌可分解利用的有机物含量,使其生长繁殖受到限制,B正确;C、“菌糠还田”主要是利用有机物被分解者分解后产生的无机盐提供给水稻吸收。有机物中的能量水稻无法吸收利用,C错误;
    D、该生态农业模式,沿袭了“无废弃物农业”的传统,充分利用了秸秆中的能量转化为有用的食用菌产品,从而提高人类对该稻田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D正确。
    故选BD。
    17. 研究发现在以聚苯乙烯(缩写PS,(C8H8)n)为唯一食物的环境中,黄粉虫幼虫可存活1个月以上并发育为成虫,其所啮食的聚苯乙烯被完全降解为CO2或同化为虫体脂肪。科研人员从黄粉虫肠道中分离出两种分解PS的细菌(YT1和YP1),将它们在选择性培养基中单独培养一段时间,细菌数量及PS失重率(失重率=(初始重量-终止重量)/初始重量×100%)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肠道中细菌YT1和YP1与黄粉虫构成互利共生关系
    B. 选择性培养基中需添加聚苯乙烯和葡萄糖作为碳源
    C. 实时调查培养基中细菌数量时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D. 该实验的结果显示YP1分解聚乙烯的能力强于YT1
    【答案】AD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可知,两种细菌在选择性培养基中单独培养,细胞数目都是先缓慢增加,后快速增加;PS失重率YP1、YT1明显高于对照组,且YP1的失重率大于YT1,说明YP1的生长速度大于YT1。
    【详解】A、黄粉虫肠道中降解PS的细菌能将聚苯乙烯分解,并最终同化为黄粉虫的体内脂肪。黄粉虫的肠道为这些细菌提供了生存和繁殖的环境条件,故两者为互利共生关系,A正确;
    B、为分离出高效分解PS的细菌,需要在PS为唯一碳源的选择性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该培养基不能添加葡萄糖,B错误;
    C、稀释涂布平板法需要接种菌液后培养一段时间,统计出的数据滞后。若需实时调查培养液中的微生物数量,可在显微镜下用细胞计数板快速实时统计,C错误;
    D、20天后PS失重率变化曲线可知YP1明显高于YT1,且同时间点时YP1细菌数量少于YT1,由此推测YP1细菌分解PS的能力更强,D正确。
    故选AD。
    18. 幽门螺旋杆菌(Hp)与胃炎、胃癌等多种疾病有关。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将Hp的Ipp20基因导入工程菌内以制备Hp疫苗。质粒结构及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培养基A中加入潮霉素,培养基B中加入氯霉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除模板DNA外,反应物中需添加解旋酶、DNA聚合酶和2种引物
    B. 对Ipp20基因和质粒进行切割时,可使用限制酶XhI和BamHI
    C. 连接切割后的Ipp20基因和质粒时可使用E.cli DNA连接酶或T4 DNA连接酶
    D. 菌落3和菌落5含有目的基因和潮霉素抗性基因,可用于生产Hp疫苗
    【答案】CD
    【解析】
    【分析】PCR 反应需要在一定的缓冲溶液中才能进行,需提供DNA模板,分别与两条模板链结合的2种引物,4种脱 氧核苷酸和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同时通过控制温度使 DNA复制在体外反复进行。扩增的过程是:目的基因DNA 受热变性后解为单链,引物与单链相应互补序列结合;然后以单链 DNA 为模板,在 DNA 聚合酶作用下进行延伸,即将4种脱氧核苷酸加到引物的3'端,如此重复循环多次。
    【详解】A、PCR是体外模拟DNA复制过程,需要DNA模板、4中脱氧核糖核苷酸、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和引物。PCR过程不需要添加解旋酶,依靠加热即可使模板DNA的两条链解旋,A错误;
    B、使用BamH I时会导致终止子序列和两个抗生素抗性基因可能都被切割掉,导致重组质粒的应有功能缺失,B错误;
    C、E.cli DNA连接酶或T4 DNA连接酶都可对如图所示的黏性末端进行连接,C正确;
    D、在用抗生素筛选的过程中,菌落3和菌落5因为没有氯霉素抗性基因而无法存活。但菌落3和菌落5携带了Ipp20基因,故可用其生产Hp疫苗,D正确。
    故选C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9分。
    19. 某研究小组将正常生长的番茄植株置于光照和温度等条件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改用含14CO2的空气(CO2浓度不变)进行培养,并进行一段时间的光照处理(OB时段)和黑暗处理(B点以后)。实验过程中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内14C3(含碳14的三碳化合物)的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时刻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此时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
    (2)图中OA段14C3的含量迅速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AB段14C3的含量维持不变的原因是_____(答出一点即可)。B点以后短时间内14C5的含量应_____(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3)为进一步探究番茄生长过程中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选用A、B两品种的番茄,在正常光照和弱光照下进行实验。部分实验内容与结果如下表: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无关变量是____(写出两个即可)。据表中数据分析:A、B两个品种中更耐阴的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
    【答案】(1) ①. 叶绿体基质→类囊体薄膜 ②. 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 ①. 14CO2与C5结合后生成14C3 ②. 在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的条件下,14C3的产生和消耗达到平衡 ③. 下降
    (3) ①. 番茄的品种和光照强度 ②. 温度、CO2浓度、湿度、无机盐等 ③. B ④. 与正常光照相比,弱光条件下B品种叶绿素含量更高
    【解析】
    【分析】品种
    光照处理
    叶绿素a含量(mg/cm2)
    叶绿素b含量(mg/cm2)
    CO2吸收速率(mg/cm2)
    A
    正常光照
    1.81
    0.42
    4.59
    A
    弱光照
    0.99
    0.25
    2.60
    B
    正常光照
    1.39
    0.24
    3.97
    B
    弱光照
    3.8
    3.04
    2.97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水的光解的产物NADPH与氧气,还有ATP的合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二氧化碳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NADPH的作用下生成糖类等有机物。
    【小问1详解】
    图中A时刻有光照,叶绿体中能进行光合作用,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了ADP和Pi,所以ADP的移动方向是叶绿体基质→类囊体薄膜。A时刻有光照,细胞既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也能进行呼吸作用,因此细胞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小问2详解】
    图中OA段有光照,植物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14C3的含量迅速增加的原因是:14CO2与C5结合生成2分子14C3.。在在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的条件下,暗反应新吸收的14CO2被用于合成葡萄糖等物质,同时暗反应中14C3与14C5快速的循环转化,使叶绿体内14C3的产生和消耗达到平衡。B点后进行黑暗处理时,光反应停止,ATP和NADPH的提供减少,会导致14C3还原减缓,14C5的生成量降低。
    【小问3详解】
    分析表中信息可知,自变量为番茄的品种和光照强度,无关变量是温度、CO2浓度、湿度、无机盐等。从表中分析可知,B品种更耐阴,因为与正常光照相比,弱光条件下B品种的叶绿素含量更高,有利于在光照条件较弱的环境下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与A品种相比,弱光条件下B品种的叶绿素含量更高,CO2吸收速率更高。由此判定B品种更耐阴生长。
    20. 哺乳动物感知味觉、调节摄食相关机制的过程如图所示,请根据资料和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哺乳动物摄入甜食时,特定的化学物质会刺激味蕾中的________从而产生神经冲动。该神经冲动在体内的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________(填“单向”或“双向”)的。
    (2)据图分析,哺乳动物在摄入苦味和甜味混合食物时通常只能感受到苦而不是甜,其原因是________。(3)研究发现多巴胺是影响大脑皮层产生愉悦情绪的主要神经递质之一。科研人员推测甜食成瘾的原因是长期摄入甜味物质导致位于CeA区内突触________(填“前膜”或“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数量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从而导致哺乳动物对同一浓度的甜味物质不再敏感。
    (4)为验证上述推测,科研人员挑选了若干只初始多巴胺阈值(指能引起兴奋的多巴胺的最低含量)接近的小鼠(其他生理状态相同且良好),进行为期7天的适应性培养后将这些小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三组,进行下表所示实验。
    若科研人员的预测内容正确,则可推测该实验检测结果是:第2步检测时,三组小鼠的多巴胺阈值a的大小关系应最可能是______(用“甲、乙、丙”和“>、=、<”表示即可);糖戒断处理过程中甲组小鼠的多巴胺阈值会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第4步检测时,甲、丙两组小鼠的多巴胺阈值b的大小关系应最可能是甲______丙(用“>、=、<”表示即可)。
    【答案】(1) ①. 甜味感受器 ②. 单向
    (2)当苦味物质刺激苦味感受器产生兴奋,并通过神经传导到GCbt区产生苦觉后,GCbt区能抑制脑干甜味中枢,阻止兴奋传到CeA区
    (3) ① 后膜 ②. 减少
    (4) ①. 甲=乙>丙 ②. 降低 ③. >
    【解析】
    【分析】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的。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
    【小问1详解】组别
    实验步骤
    1
    2
    3
    4

    每天用适量、等量且适宜浓度的糖水进行灌胃处理,持续7天
    检测各组小鼠的多巴胺阈值a
    糖戒断处理(每日降低一定比例的糖水浓度直至浓度为零),持续7天
    再次检测各组小鼠的多巴胺阈值b

    延续之前的处理,持续7天

    每天用适量、等量的生理盐水进行灌胃处理,持续7天
    哺乳动物摄入甜食时,特定的物质分子会刺激口腔味蕾中的甜味感受器而产生神经冲动,并通过传入神经传至大脑皮层中的CeA区产生甜觉。该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都是单向的。
    【小问2详解】
    当哺乳动物摄入苦味物质和甜味物质混合的食物时,只感到苦却感觉不到甜,其原因是苦味物质刺激苦味感受器产生兴奋通过神经传导到GCbt区产生苦觉,并抑制脑干甜味中枢,阻止兴奋传到CeA区,从而无法感受到甜味。
    【小问3详解】
    如图所示CeA区为甜觉皮层区,长期摄入甜味物质导致位于CeA区的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数量减少,从而导致动物对同一浓度的甜味物质不再敏感。
    【小问4详解】
    分析题意,该实验的目的为探究小鼠甜食成瘾的原因,自变量为是否给小鼠提供糖水及糖水浓度的变化,科研人员推测甜食成瘾的原因可能是长期摄入甜味物质使多巴胺受体数量减少。所以在实验过程中提供糖水的小鼠其巴胺受体数量都会减少,这将导致多巴胺阈值(能引起兴奋的多巴胺的最低含量)增大。步骤2时,甲组和乙组都高糖喂养一段时间其多巴胺阈值应高于丙组,甲组多巴胺阈值=乙组多巴胺阈值>丙组多巴胺阈值。甲组逐渐进行糖戒断处理,其多巴胺受体数量会逐渐增多,导致其多巴胺阈值会逐渐下降。甲组小鼠的高糖饮食维持时间较长,虽有糖戒断处理但其多巴胺受体的数量应少于丙组(空白对照,无高糖饮食处理),故甲组多巴胺阈值b仍大于丙组多巴胺阈值b。
    21. 科研人员对某湖泊区域内主要鱼类组成和食物关系进行了取样调查,绘制出部分鱼类的食物关系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包含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是______翘嘴红鲌与鲚鱼的种间关系是_____。
    (2)鲚鱼主要摄食枝角类浮游动物,银鱼主要摄食桡足类浮游动物,食性的差异有利与减少两者的_________重叠。白虾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主要储存在________中。
    (3)鲢鱼主要生活在水体上层,鲚鱼、银鱼主要生活在水体中上层,而鲤鱼、鲫鱼主要生活在水体底层,这种分层现象体现该群落具有明显的______。这种分层现象的生态学意义是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4)若某年该湖泊水体由于富营养化和大型水生植物退化等原因导致生态系统的自净功能严重受损,出现水华现象。请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提出两条能够阻止湖泊水华现象再次发生,并恢复此湖泊生态系统功能的有效措施: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1) ①. 生产者和消费者 ②. 捕食和种间竞争
    (2) ①. 生态位 ②. 白虾的遗体残骸
    (3) ①. 垂直结构 ②. 提高动物利用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等环境资源的能力;减小种间竞争的强度
    (4)重建、恢复、补种高等大型水生植物;引入(投放)以浮游藻类为食的鱼类;减少对食藻鱼类的过度捕捞
    【解析】
    【分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两部分。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2、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成层现象,即在垂直方向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影响植被分层的主要因素是阳光,影响动物分层的主要因素是栖息空间和食物。
    【小问1详解】
    食物网中的组成成分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翘嘴红鲌与鲚鱼既有种间竞争关系(都捕食白虾)又有捕食关系(翘嘴红鲌捕食鲚鱼)。
    【小问2详解】
    食物的差别有助于减少两个物种间的种间竞争,使两者的生态位重叠减少。白虾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主要储存在白虾的遗体残骸和翘嘴红鲌(白鱼)的粪便中,两者都可被分解者利用。
    【小问3详解】
    群落中不同生物在不同水层生活,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动物垂直分层的生态学意义包括:提高动物利用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等环境资源的能力;减小种间竞争的强度等。
    【小问4详解】
    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提出解决此湖泊水华现象发生的措施需要协调湖泊中的物种数量并维持多样性,所以可以通过重建、恢复、补种高等大型水生植物;引入(投放)以浮游藻类为食的鱼类;减少对食藻鱼类的过度捕捞的措施来恢复湖泊生态系统的功能,防止水华的再次发生。
    22. 研究发现T细胞通过表面受体(TCR)识别抗原呈递细胞呈递的肿瘤抗原后被激活,进而攻击肿瘤细胞(如图1所示)。图2为肿瘤细胞的一种免疫逃逸机制示意图。其中肿瘤细胞大量表达PD-L1,并能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抑制T细胞活化,使其逃避T细胞的攻击。请根据资料和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TCR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细胞毒性T细胞通过TCR只能识别带有相应______(填“抗原”或“抗体”)的肿瘤细胞。
    (2)为阻断图2中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通路,可利用细胞工程中______制备技术,制备抗______(填“PD-1”或“PD-L1”)的抗体。该抗体注入体内后可通过体液传送与肿瘤细胞相结合,从而解除肿瘤细胞对T细胞的活化抑制。
    (3)该种抗体的制备流程如下图所示:
    步骤①和步骤⑤应分别向小鼠注射___和_____。过程③中存活的细胞为____。
    (4)为应用于肿瘤临床免疫治疗,需对上述抗体进行人源化改造。除抗原结合区域外,其他部分都替换为人抗体区段,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该种嵌合抗体的研制过程属于______工程的研究范畴。
    【答案】(1) ①. 蛋白质 ②. 抗原
    (2) ①. 单克隆抗体 ②. PD-L1
    (3) ①. PD-L1蛋白 ②. 能分泌抗PD-L1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③. 杂交瘤细胞
    (4) ①. 降低免疫排斥 ②. 蛋白质
    【解析】
    【分析】由图1可知,TCR是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可以识别肿瘤抗原。TCR识别吞噬细胞处理呈递的肿瘤抗原后,可以增殖分化出记忆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引起肿瘤细胞的裂解死亡。由图2可知,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通过与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PD-1蛋白特异性结合,抑制T细胞增殖分化,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小问1详解】
    细胞毒性T细胞可依靠其表面受体(TCR)识别抗原,识别带有同样抗原的肿瘤细胞对其进行裂解,TCR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小问2详解】
    由图2可知,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通过与T细胞表面的PD-1蛋白特异性结合,抑制T细胞增殖分化,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故可以通过注射抗PD-L1抗体阻断肿瘤细胞的逃逸通路;制备该种抗体需要用到单克隆抗体技术;抗PD-L1抗体进入人体后,通过体液运输与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蛋白结合,从而解除肿瘤细胞对T细胞的活化抑制;
    【小问3详解】
    在进行单克隆抗体制备时首先要注射相应的抗原即PD-L1抗原,以刺激免疫系统相应细胞的增殖。第⑤步时需将能分泌抗PD-L1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注入小鼠腹腔内,使其增殖,过程③是用选择培养基筛选相互融合的杂交瘤细胞,在此培养基中存活的细胞为杂交瘤细胞;
    【小问4详解】
    由于单克隆抗体是利用鼠的骨髓瘤细胞与浆细胞融合而成的杂交瘤细胞分泌产生,对人来说是异物,将该单克隆抗体注入人体后会引起免疫排斥反应。为了降低免疫排斥,需要对单克隆抗体进行改造,除抗原结合区域外,其他部分都替换成人抗体区段。对这种现有蛋白质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修饰和改造属于蛋白质工程的研究范畴。
    23. 某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野生型个体的翅形和眼色分别为直翅和红眼,是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研究人员通过诱变育种获得了紫红眼突变体和卷翅突变体昆虫。为研究该昆虫翅形和眼色的遗传方式,研究人员利用紫红眼突变体、卷翅突变体和野生型昆虫(直翅红眼)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表中F1为亲本杂交后代,F2为F1全部个体随机交配的后代。请回答下列问题:
    杂交组合
    P
    F1
    F2

    紫红眼突变体、紫红眼突变体
    直翅紫红眼
    直翅紫红眼

    紫红眼突变体、野生型
    直翅红眼
    直翅红眼:直翅紫红眼=3:1

    卷翅突变体、卷翅突变体
    卷翅红眼:直翅红眼=2:1
    卷翅红眼:直翅红眼=1:1

    卷翅突变体、野生型
    卷翅红眼:直翅红眼=1:1
    卷翅红眼:直翅红眼=2:3
    注:假定每只昆虫的生殖力都相同。亲代中未说明的性状均为野生型。
    (1)紫红眼基因为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若要研究紫红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应对杂交组合________(填“甲”、“乙”、“丙”或“丁”)的各代昆虫进行________鉴定。鉴定后,若该杂交组合的F2表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则可判定紫红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根据杂交组合________(填“甲”、“乙”、“丙”或“丁”)的F1表型比例可判断卷翅为显性性状。丁组实验中,F2中卷翅与直翅的比值不是7:9的原因是:F2的卷翅中发生了________现象。
    (3)研究发现该昆虫的野生型均为Sd+基因纯合子,但极少数雄性T的体内一个Sd+基因突变为Sd基因(如图所示)。该Sd基因编码的蛋白质M可作用于R基因,使含有R基因的细胞在减数分裂的某时期发育异常并死亡(蛋白质M对r基因不起作用)。若用射线照射雄性T,可得到染色体片段移接到Y染色体上的另一种变异雄性B(如图所示)。已知雄性T和雄性B均能与野生型雌性果蝇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
    ①推测蛋白质M发挥作用使含R基因的细胞死亡发生只在________(填“间期”、“减数I”或“减数Ⅱ”)过程中。
    ②为进一步验证上述推测,可将雄性________(填“T”或“B”)与自然界中的野生雌性杂交,若子代表型全为________,则支持上述推测。
    【答案】(1) ①. 隐性 ②. 乙 ③. 性别 ④. 直翅红眼雌:直翅紫红眼雌:直翅红眼雄:直翅紫红眼雄=3:1:3:1
    (2) ①. 丙 ②. 卷翅基因纯合致死
    (3) ①. 减数Ⅱ ②. B ③. 雌性
    【解析】
    【分析】杂交组合乙分析:紫红眼突变体与野生型交配,F1全为红眼,F2红眼:紫红眼=3:1,由此可判断红眼为显性,紫红眼为隐性。根据杂交组合丙的F1表型比例分析,卷翅:直翅=2:1,说明卷翅为显性(卷翅数量较多)。
    【小问1详解】
    杂交组合乙分析:紫红眼突变体与野生型交配,F1全为红眼,F2红眼:紫红眼=3:1,由此可判断红眼为显性,紫红眼为隐性。若要研究紫红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还需要对杂交组合乙的各代昆虫进行性别鉴定;若该杂交组合的F2表型及其比例为直翅红眼雌:直翅紫红眼雌:直翅红眼雄:直翅紫红眼雄=3:1:3:1,说明子代的性别和眼色表型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即性别控制基因与眼色基因分别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这样就可判定紫红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小问2详解】
    根据杂交组合丙的F1表型比例分析,卷翅:直翅=2:1,说明卷翅为显性(卷翅数量较多)。丁组亲代卷翅突变体和野生型(直翅)杂交,F1中卷翅:直翅=1:1,若卷翅、直翅基因分别用A、a表示,则说明亲代分别为Aa和aa,丁组中F1也是Aa:aa=1:1.丁组中F1随机交配,理论上F2的AA:Aa:aa=1:6:9.但因为卷翅基因具有纯合显性致死效应,导致AA死亡,最终卷翅(Aa)与直翅(aa)=6:9=2:3。
    【小问3详解】
    ①若该蛋白在间期或减数I期就发挥作用,会使雄性的所有生殖细胞死亡,不产生可育的配子。题干信息表示雄性T和雄性B均能与野生型雌性果蝇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则蛋白质M发挥作用应在减数Ⅱ过程中,这样不含R基因的次级精母细胞可以存活,并完成减数Ⅱ形成可育配子。
    ②为进一步验证上述推测,可将雄性B与野生型雌性杂交。由于雄性B的精原细胞中R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且该细胞同时含有Sd基因,所以在减数Ⅱ时所有含有Y染色体的次级精母细胞都会死亡。最终只有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存活,并与卵细胞完成受精作用导致后代全为雌性。
    相关试卷

    2024届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高三二模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届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高三二模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届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高三二模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2024届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高三二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二模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二模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二模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二模生物试题含解析,共3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