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地理三轮冲刺考试易错题专题03大气运动易错突破(解析版)
展开大气的运动原理的考察在高考中,选择题主要以图表材料切入,要求分析气温与降水的成因、分布和变化规律,锋面类型的判断和天气特征分析,气候类型的特征和分布规律等;非选择题一般是以某特定区域为背景,要求具体分析气温和降水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天气系统、气候特征也是重要考点。高考主要的命题趋势:利用各种区域图和统计资料设置特殊情境,选择题主要考查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探究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选择题中,气温、降水、气候作为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条件,需要从材料中获取相关信息。结合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和感受,分析归纳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提升地理实践力。通过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案例分析,探讨大气受热及大气运动等相关原理实践应用,培养人地协调观。
易错点01 大气的受热过程的三个环节(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易错点02影响气候形成的五大因素(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洋流)
易错点03 天气系统中的天气状况判读(槽线处判断冷、暖锋和天气状况)
易错点04 影响风的三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易错点01 大气的受热过程的三个环节(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典题(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2023·安徽·高三大联考)由于反射率、覆盖度和根系吸收能力的差别,使得各种林型下的地面温度也不相同,下图为某年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站与伊图里河(大兴安岭中部西北坡)不同植被类型条件下月平均地面温度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塔头一落叶松林相比,塔头一湿地冬季地面温度更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冬季反射率更大B.缺失乔木和灌木层C.冬季排水条件更好D.冬季根系吸水更强
2.该地区植被对地表温度的影响是( )
A.冬季森林截留积雪多,地表温度高B.冬季草地降低风速强,地表温度高
C.夏季森林反射太阳辐射强,地表温度低D.夏季草地反射太阳辐射强,地表温度低
【答案】1.B2.C
【解析】1.与塔头一落叶松林相比,塔头一湿地冬季地面温度更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没有乔灌木层的庇护,地面以下的降温速率高于其他林型,B对;与塔头一湿地相比,塔头一落叶松林由于有乔灌木层,所以冬季反射率更大、根系吸水更强,排水条件更好,ACD错。故选B。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冬季森林截留积雪多,地表积雪覆盖度低,保温差,地表温度低,A错;冬季草地大量枯萎,降低风速弱,地表温度低,B错;夏季森林植被茂盛,反射太阳辐射强,地表温度低,C对;草类植被低矮,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更多,所以夏季地温高,D错。故选C。
不熟悉影响地气水热交换的影响因素
植被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岩石圈与大气圈热量交换的媒介,它的存在和变化影响着多年冻土的水热过程和空间分布。植被参与地气之间的水热周转过程,通过反射太阳辐射、贴地植被的吸水保水作用以及截留积雪作用等,对下伏冻土产生错综复杂的影响。但是不同植被类型的反射太阳辐射能力、保水与截留能力等各不相同,产生的影响大小有别。
大气受热过程
1、受热过程
太阳短波辐射(大部分)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
地面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使大气增温。
大气增温后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地面和宇宙空间传递热量。
2、热力环流
3、大气的两个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层中水汽、CO2、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具有吸收(有选择性)、反射(无选择性)、散射(有选择性)作用。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地面辐射经过大气时,几乎全部被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所吸收,使得大气增温,并产生了大气辐射,其中射向地面的部分为大气逆辐射,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2023·高三复习课时练)霜冻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霜冻线指地表温度为0℃的一条曲线。下图是2021年12月25日我国部分地区24小时降水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季节,霜冻天气易出现在( )
A.阴雨绵绵的夜晚B.晴朗无风的凌晨
C.乌云密布的山区D.微风轻拂的江边
2.图中四地中,受此次霜冻影响最大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答案】1.B2.C
【解析】13.晴朗无风,大气逆辐射作用弱,近地面气温低,且凌晨为一天中气温较低的时段,易形成霜冻,B正确。阴雨绵绵、乌云密布的天气,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地表温度较高,不易出现霜冻,A、C错误。江边受江水的调节作用,降温速度慢,难以出现气温骤降的现象,D错误。故选B。
甲、乙两地位于霜冻线以南,气温较高,且位于雨区,大气逆辐射较强,保温作用强,气温不会骤降,不易受到霜冻影响,A、B错误。丁地位于我国黄土高原,12月份气温较低,气温本就低于0℃,冬季为农业的休耕季节,受霜冻影响较小,D错误。丙地位于长江下游,纬度较低,12月份气温高于0℃,但此日该地受冷空气影响,容易出现气温骤降,低于0℃,受霜冻影响大,C正确。故选C。
(2023·河南郑州·高三开学测)节能建筑是指冬暖夏凉,通风日照合理,从能源使用上耗电、耗气更少,还能隔音降噪的建筑。下图示意拉萨某地节能房(图中甲、乙、丙、丁为可控开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白天,节能房中鹅卵石可以( )
A.减弱大气辐射B.减弱大气逆辐射
C.增强太阳辐射D.增强地面辐射
4.从热力环流角度考虑,冬季为了减少屋内耗能应( )
A.甲、乙打开,丙、丁关闭B.乙、丁打开,甲、丙关闭
C.甲、丁打开,乙、丙关闭D.乙、丙打开,甲、丁关闭
【答案】3.D4.B
【解析】3.鹅卵石比热容较小,白天吸收的太阳辐射多,升温快,能够增强地面辐射,给房内空气供给更多热量,D正确。地面辐射增强,向大气传递的热量增多,大气温度升高,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均增强,A、B错误。太阳辐射的强弱取决于太阳本身,不受下垫面的影响,C错误。故选D。
4.冬季气温低,为了减少屋内耗能,应使屋内热气流入、冷气流出。白天鹅卵石升温快,气流受热上升至丙,应关闭丙、打开乙,让热气流入屋内;同时关闭甲,减少室内热气流失;打开丁,让屋内较冷气流流出补充鹅卵石上方流失气流,气流再受热上升至乙,形成热力环流,减少屋内耗能。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易错点02影响气候形成的五大因素(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洋流)
典题(影响气候形成的五大因素)
(2021·北京·高考真题)下图示意北纬27°附近部分地点某年的平均气温。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图中气温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拔高度B.大气环流C.海陆位置D.人类活动
【答案】1.A
【解析】1.该图示意北纬27°附近部分地点某年的平均气温,从116°E到121°E,可推断该地区为我国东南丘陵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的差异不是大气环流导致的,故B错;海陆位置的差异主要影响降水,对年平均气温影响不大,故C错;年均温的差异主要是自然因素导致的,和人类活动关系不大,故D错;同纬度地区,年均温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海拔高度的不同导致的,海拔高的地方,年均温低,海拔低的地方,年均温高,故A正确。
对影响气温的因素掌握不全
影响气温的因素: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洋流,此外下垫面、人类活动等也会对气温有影响。
影响气候的因素
1、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决定了热量带分布。
2、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主要因素
不同的气压带、风带和季风其性质不同,对气候的影响也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
3、海陆位置:通常距海近,降水多,气温年较差小。
1)大陆东岸:主要有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
2)大陆西岸:主要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3)内陆和沿海: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和温差大小。
4、地形地势
1)山地因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所以周围气温高、中心气温低;盆地因地势中间低、周围高,所以周围气温低、中心气温高;高大的山地由于海拔的影响,水热的垂直分异明显,从而形成气候的垂直变化。
2)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形成雨影区。
3)山脉的分布影响气候区的形态。如南、北美洲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使得西海岸气候呈现南北狭长延伸、南北更替的变化特点。
5、洋流
1)暖流:增温增湿,影响较大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部分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
2)寒流:降温减湿,影响较大的是大陆西海岸的热带沙漠气候。
以及陆地的升温和降温速度都快于海洋;裸露地面的升温和降温速度都快于绿地。封闭地形升温降温都较慢,人类活动多会增加地面温度等。
(2020下·山东济南·高一统考期末)霜是近地面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且地面温度低于0℃时,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如下图。霜冻是指作物生长季节里因土壤表面或植株体温降低到0℃以下时,引起作物受害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霜冻灾害时并不一定会出现霜,水汽含量少而未结霜被称为“黑霜”,如果有足够水汽,凝结出霜就被称为“白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哪种天气条件有利于霜的形成( )
A.微风晴朗的秋冬夜晚B.微风阴雨的冬春清晨
C.大风晴朗的冬春夜晚D.大风阴雨的秋冬清晨
2.与黑霜相比,白霜对农作物的危害更小,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①黑霜看不见,人们疏于防范,对农作物的危害明显
②白霜在水汽凝华之前,空气中水汽含量大于黑霜
③白霜水汽凝华时释放出的潜热多,能减缓气温下降的速度
④黑霜在消融时要吸收大量的热量,减缓了气温回升的速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1.A 2.A
【解析】1.秋冬夜间晴朗有利于地面或地物迅速辐射冷却,微风可使辐射冷却在较厚的气层中充分进行,而且可使贴地空气得到更换,保证有足够多的水汽供应凝结,因此微风晴朗的秋冬夜晚利于霜的生成,A符合题意;阴雨天气时云层较厚,夜晚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强,近地面不易冷却,不利于霜的形成,排除B;风速过大时由于湍流太强,使贴地空气与上层较暖的空气发生强烈混合,导致贴地空气降温缓慢,不利于霜的形成,排除C、D。故选A。
2.材料信息表明,霜冻灾害时并不一定会出现霜,水汽含量少而未结霜被称为“黑霜”,如果有足够水汽,凝结出霜就被称为“白霜”。黑霜是因水汽含量少而未结霜,人们看不见,人们疏于防范,但低温对农作物的危害明显,①正确;白霜在水汽凝华之前,空气中水汽含量大于黑霜现象时,水汽的保温作用较强,因此白霜时的近地温度高于黑霜时的近地温度,对农作物的冻害弱一些,②正确;白霜水汽凝华时释放出的潜热多,能减缓气温下降的速度,导致对农作物的冻害弱一些,③正确;黑霜时未结霜,不存在消融时要吸收大量热量的现象,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23·浙江嘉兴·统考模拟预测)热岛强度是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指标,是一区域内城区与郊区平均气温之差。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多年平均热岛强度的年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与热岛强度呈正相关的是区域内( )
A.城区绿化面积B.城市化水平C.郊区路网密度D.太阳辐射强度
4.下列关于珠三角地区冬夏季节热岛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降水多,大气削弱作用强,强度小
B.夏季燃煤多,排放的废热较多,强度大
C.冬季风力大,热量散失速度快,强度小
D.冬季气温低,郊区封冻更严重,强度大
【答案】3.B 4.A
【解析】3.城区绿化面积越大,热岛效应越弱,二者呈负相关,A错误;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规模越大,热岛效应越强,二者呈正相关,B正确;郊区路网密度越大,城郊热力差异越小,热岛效应越弱,二者呈负相关,C错误;读图可知,夏季热岛强度低于冬季,说明太阳辐射强度与热岛效应呈负相关,D错误。故选B。
4.珠江三角洲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多,大气削弱作用强,气温较低,热岛效应强度小,A正确;读图可知,珠江三角洲夏季的热岛强度较小,B错误; 读图可知,珠江三角洲冬季的热岛强度较大,C错误; 珠江三角洲纬度低,冬季郊区不会封冻,D错误。故选A。
易错点03天气系统中的天气状况判读(槽线处判断冷、暖锋和天气状况)
典题(槽线处判断冷、暖锋和天气状况)
(2023·江苏·校联考模拟预测)实际温度与露点温度之差越小表示空气越接近饱和。一般情况下,温度相同时湿空气要比干空气密度小。两个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所形成的锋,称为干线。下图为“北美洲部分地区某时刻主要气象要素分布形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由暖锋产生的降水最可能位于( )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2.乙处锋面的推移方向是( )
A.偏东B.偏南C.偏北D.偏西
3.乙处锋面快速移动可能产生( )
A.沙尘暴B.雷暴雨C.干热风D.飓风
【答案】1.D 2.A 3.B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暖气团占主导的是暖锋,暖锋形成于暖气团推着冷气团移动,丙锋面以南为偏南风(暖气团),势力较强,推着锋面向北移动,为暖锋锋面,故而在④处形成锋前降水,D正确。甲锋面由以北的冷气团占主导,为冷锋锋面,会在①处形成锋后雨,A错误;②处位于冷锋锋前,一般不降水,B错误;③处位于干线附近,由题意可知,湿空气密度小,与干空气相遇后,会抬升到锋面以上,在干空气一侧形成降水,降水不在③处,C错误。故选D。
2.结合图示信息,乙处锋面西侧偏西风长驱直入,势力较强,推动锋面向偏东方向移动;且三个锋面所处的气旋,水平方向气流呈逆时针旋转,A正确,其他选项错误。故选A。
3.干线东西两侧的气温相近,干湿气团相遇后,东侧的湿气团密度小,位于干气团之上,湿气团被迫抬升;抬升过程中,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形成降水,B正确。沙尘暴对应气候干旱,多大风和沙质沉积物,A错误;干热风是气团下沉过程中,随海拔降低,气温升高,气团膨胀不易凝结,C错误;飓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D错误。故选B。
锋面气旋的判读理解不到位
锋面气旋判读:北半球呈逆时针移动,南半球呈顺时针移动;左侧为冷锋锋面,右侧为暖锋锋面。
锋面气旋
1、高压脊与低压槽:
1)高压脊: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像地形上的山脊,凸低为高。高压或高压脊控制之下,多晴朗天气。
2)低压槽: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像地形上的山谷,凸高为低。低压或低压槽控制之下,多阴雨天气。
2、锋面气旋:中纬度的低压气旋中的低压槽,常形成锋面。
3、锋面气旋的一些实用规律:
1)锋面只能出现在低压槽位置,而不能出现在高压脊位置,锋线和低压槽槽线重合;
2)锋面气旋的运动方向和气旋运动规律一致:北逆南顺;
3)不论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左侧的锋面都是冷锋,右侧都是暖锋(左冷右暖/东暖西冷);
4)锋面气旋有三个降水区:冷锋锋后;暖锋锋前;低压中心(上升气流形成降水);
5)锋面气旋中的风力大小与是否在锋线附近无关,主要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即: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4、气旋、反气旋东、西、南、北四侧的风向判断方法,分析如下。
1)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判断:
如图所示为北半球一气旋,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再向右偏转30°~45°,即为风向。东侧为东南风,西侧为西北风,南侧为西南风,北侧为东北风。
2)气流规律记忆方法(南北半球分别用左右手定则)
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右手
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左手
(2022·上海崇明·统考二模)2021年元旦前后上海连续经历了两次寒潮(天气状况如下表),两次都有显著降温,但晴雨状况差异较大,产生差异原因的有关表述中正确的是( )
A.28日前后冷空气携带大量水汽B.28日前后南方暖湿气流势力较弱
C.6日前后冷空气较为干燥D.6日前后南方暖湿气流势力较弱
【答案】D
【详解】我国冷空气源地在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具有冷干的性质,故A错误;从表中看28日前后高低温差异很大,28日时高温达15℃,气温较高,6日只有7℃,说明28日时暖气团势力强,故B错误;28日、6日前后冷空气源地相同,都较为干燥,不是二地晴雨状况差异较大的原因,故C错误;6日最高温只有7℃,之后降温幅度也较小,说明冷暖气团势力都弱,暖气团抬升小、降温小,6日无降水,故D正确。综上,选D。
(2013上·浙江绍兴·高三统考期中)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湖泊迎风岸形成雨、雪、雾等现象。下图为美国五大湖区年平均降雪量(1971---2000年)的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下图为五大湖区东岸附近一年中气温与水温变化示意图。由大湖效应产生降雪的主要时期是( )
A.①B.②C.③D.④
3.与大湖效应产生的降雪过程原理类似的天气系统是( )
A.暖锋B.冷锋C.气旋D.反气旋
【答案】2.D 3.A
【解析】2.结合材料信息“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湖泊迎风岸形成雨、雪、雾等现象”及已学知识,大湖效应产生的降雪量取决于以下因素:冷气团与水面的温差,温差较大时,水温越高,冷气团温度越低,冷凝的水汽就越多,雪量就大。读五大湖区东岸附近一年中气温与水温变化示意图可见,①③④时期都是气温低,水温高。但是③时期水温、气温都在0℃以上,不易降雪;①④比较起来,④的水温在0摄氏度以上,水面并未结冰,蒸发更加旺盛,更符合题意。所以由大湖效应产生降雪的主要时期是④时期,D对,排除ABC。故选D。
3.结合材料信息“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湖泊迎风岸形成雨、雪、雾等现象”提示及已学知识可知,冷空气在经过大湖湖面时,被增温加湿,温度就高于湖泊迎风岸的冷空气,相当于暖湿气流流向冷气团,类似于暖锋的形成过程,A对,排除BCD。故选A。
易错点04影响风的三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典题(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2023·贵州·校联考一模)东北冷涡是产生在东北地区的一个从近地面到6000m高空的气旋式涡旋,其中心附近的气温明显低于四周。东北冷涡是造成东北地区低温冷害、持续降雨、冰雹和雷雨等突发性天气现象的重要天气系统,对东北地区的天气、气候有重大影响。下图为某年5月某时刻500hPa等压面高度分布图(单位:位势米,一般情况下,位势米数值越大,对应的海拔高度越高)。完成下面小题。
5.500hPa等压面上甲处的风向是( )
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北风D.西南风
6.冷涡控制区的气流运动状况是( )
①中心气流做上升运动②中心气流做下沉运动
③四周气流逆时针辐合④四周气流顺时针辐散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此时( )
A.甲处受暖气团影响,柔风细雨
B.乙处受偏北风影响,风和日丽
C.丙处受强对流影响,狂风暴雨
D.丁处受高压脊控制,天气晴朗
【答案】5.D 6.A 7.B
【解析】5.该图是500hPa的等压面高度分布图,在等压面的等高线图中,等压面在不同海拔的分布的等高线与这高度范围内某一平面的等压线分布相近,故可将图中的等高线近似看为等压线,图中甲地在北半球,西部中心为低压,受由外向内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受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向右偏转90度,与等压线平行,即与甲处的等高线重合,因此为西南风,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从材料可知,东北冷涡是一个深厚的高空气旋式涡旋,因此其中心气体做上升运动,四周气体逆时针辐合,因此①③正确,②④错。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乙处在冷锋锋后,受干冷的冷气团控制,风和日丽,B正确;甲处受单一暖湿气团的控制,可能会带来降水,但甲处等压线密集,应该是大风而不是柔风,A错误;在冷涡控制下,大气处于下热上冷的不稳定状态,可能会出现暴雨,但丙处位于低压中心,不会出现狂风,C错误;丁处受低压槽控制,D错误。故选B。
影响风的力掌握不明确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由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决定,风力大小主要由水平气压梯度力决定,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地转偏向力分布规律:北半球偏右,南半球偏左;不同下垫面,由于性质不同,摩擦力大小不同,往往陆地摩擦力大于海洋摩擦力。
影响风的作用力
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以北半球为例)
风向表示方法
2、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向
第一步,画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读等压线图,判断气压高低,并按垂直于等压线(即垂直于该点等压线的切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的原理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
第二步,确定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根据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画出偏转方向。如果是近地面的风,偏转角度为30°~45°(因为近地面的风受三个力的作用,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定的角度);如果是高空的风,则偏转90°,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如图:
(2023·四川资阳·统考一模)2023年9月10日,飓风“丹尼尔”由北向南袭击利比亚德尔纳古城(位置见下图)并深入内陆,24小时内给该地区带去了400毫米的降雨量,而该地区常年9月的降雨量仅有1.5毫米,气候极端变化愈发明显。下图示意利比亚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正常年份,德尔纳地区9月份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 )
A.盛行离岸风,水汽较少
B.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C.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
D.海拔较低,水汽抬升弱
2.飓风“丹尼尔”经过德尔纳古城的前后风向分别为( )
A.西北风、东北风B.西北风、西南风
C.西南风、东北风D.东北风、东南风
【答案】1.B 2.C
【解析】1.读图可知,德尔纳地区位于地中海沿岸30°N附近,9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A错误,B正确;没有寒流流经,C错误;当地正常年份降水少,不是受地形影响,D错误。故选B。
2.由材料可知,飓风“丹尼尔”由北向南袭击利比亚德尔纳古城,故飓风“丹尼尔”经过德尔纳古城的前,德尔纳古城位于低压中心的南侧,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形成西南风,飓风“丹尼尔”经过德尔纳古城的后,德尔纳古城位于低压中心的北侧,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形成东北风,故选C。
(2023·陕西渭南·统考一模)下图是部分地区某日8时和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完成下面小题。
3.该日8时至20时,P地( )
A.风向基本不变B.天气持续阴雨C.渐受冷锋影响D.气压略有上升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8时至20时图中低压中心势力减弱B.20时左右K地受台风影响
C.8时至20时M地风速明显增强D.20时左右P地暖气团主动抬升
【答案】3.C 4.C
【解析】3.该日8时至20时期间,P地先受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而后受冷锋影响,降温降水,B错误,C正确;看等压线图可知,P地气压在下降,风向由偏南风转为偏西风,AD错误。故选C。
4.因为低压中心气压值在下降,所以8时至20时图中低压中心势力在增强,A错误;20时左右K地受锋面气旋(温带气旋)系统影响,而台风属于热带气旋,B错误;从等压线疏密程度可知,8时至20时M地等压线变得密集,故风速明显增强,C正确;20时左右P地受冷锋影响,所以是暖气团被迫抬升,D错误。故选C。
【点睛】温带气旋,又称为“温带低气压”或“锋面气旋”,是活跃在温带中高纬度地区的一种近似椭圆型的斜压性气旋。温带气旋活动时常伴有冷空气的侵袭,降温、风沙、雪、霜冻、大风和暴雨等天气现象随之而来。
(2023·海南·校联考一模)局地环流是指由于下垫面性质不均匀、地势起伏不平等动力和热力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地方性环流。海坨山是北京与河北的界山,最高峰海拔约2241米,山谷海拔约900米,山脉纵横交错,地形复杂,气象条件不稳定,风向、风速多变。下图示意海坨山受大尺度风场(背景风)影响较弱的局地环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天气状况中,海坨山局地环流最显著的是( )
A.背景风风力较大的阴雨天气
B.背景风风力较大的晴朗天气
C.背景风风力较小的阴雨天气
D.背景风风力较小的晴朗天气
2.海坨山谷底冷池效应的主要成因是( )
A.白天谷底受周边山地遮挡,接收的太阳辐射较少
B.夜晚山坡地表辐射冷却,冷空气下沉向谷底汇聚
C.谷底地势低,夜晚降温快
D.谷底地形封闭,终年不受外部大尺度风场影响
【答案】1.D 2.B
【解析】1.海坨山局地环流即山谷风,晴朗天气下,山坡和谷地的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山谷风的形成,且受背景风的干扰小,局地环流更显著。因此海坨山局地环流最显著的是背景风风力较小的晴朗天气,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由图可知,海坨山谷底冷池效应出现在夜晚,A错误;夜晚山坡地表降温快,近地面大气冷却收缩下沉,在谷底堆积,形成冷高压中心,B正确;夜晚山坡降温速度更快,C错误;谷底虽地形较为封闭,但也会受到外部大尺度风场影响,D错误。故选B。
(2023·吉林长春·统考一模)雷暴是局地性暖湿空气强烈上升形成的天气,常伴有闪电、大风、降雨、冰雹等天气现象。雷暴强度与闪电发生的次数呈正相关。下图示意该雷暴天气系统过境洪泽湖时闪电发生的时空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天气系统( )
A.多发生于夏秋季节B.强度逐渐增强C.可能导致低温冻害D.易形成锋面雨
4.此次雷暴天气系统过境洪泽湖,其强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湖面摩擦力小B.湖面温度较低C.水汽得到补充D.空气对流加强
【答案】3.A 4.B
【解析】3.结合材料“雷暴是局地性暖湿空气强烈上升形成的天气”,暖湿空气强烈上升,一般多发生于夏秋季节,A对;夏秋季节,湖泊为冷源,过湖面温度低,气温下降,上升气流减弱,强度会逐渐减弱,B错;暖湿气流,不能导致低温冻害,C错;暖湿空气强烈上升,易形成对流雨,D错。故选A。
4.读图可知该雷暴天气系统在湖面上产生的闪电次数少,说明经过湖面时该天气系统减弱。在夏秋季节,由于比热容的影响,水体吸热速度慢,湖面水温较低。该雷暴天气系统经过洪泽湖时,气温会下降,上升气流会减弱,因此强度会减弱,B对;湖面摩擦力小,会使该天气系统强烈旋转上升而加强,不会减弱,A错;水汽得到补充和空气对流加强都使该天气系统会加强,不会减弱,与事实不符,因此CD错。故选B。
(2023·河南新乡·三模)温带气旋龙卷是伴随温带气旋发育的剧烈上升涡旋,常出现在锋面气旋的暖气团一侧。辽宁省是我国东北温带气旋龙卷的高发区。下图示意辽宁省温带气旋龙卷典型天气流场模型。完成下面小题。
5.发育温带气旋龙卷的区域( )
A.高空气流旋转辐散B.近地面气流旋转辐合
C.高空风速小于近地面D.近地面气流顺时针运动
6.对图示温带气旋龙卷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的是( )
A.暖锋北上B.暖湿气流输送
C.冷锋南下D.气旋水平移动
7.辽宁省是我国东北温带气旋龙卷高发区,主要是因为( )
①邻近海洋②西风较强③纬度较低④冷锋频发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答案】5.B 6.B 7.C
【解析】5.图示发育温带气旋龙卷的区域近地面为气旋,呈逆时针辐合,B正确,D错误;高空为单一的强西风,并非旋转气流,A错误;高空摩擦力小,风速大,C错误。故选B。
6.由图可知,该锋面气旋暖气团一侧有暖湿气流输送,为龙卷风补充热量和水汽,暖湿气流受热辐合上升,水汽凝结放出的热量加剧气流上升,形成龙卷风,B正确;暖锋北上、冷锋南下和气旋水平移动的对龙卷风的形成不起关键作用,ACD错误。故选B。
7.辽宁省邻近海洋,水汽条件较好,①正确;温带气旋龙卷是伴随温带气旋发育的剧烈上升涡旋,高空较强的西风对其形成影响小,②错误;在东北地区中,辽宁省纬度较低,受暖气流影响较大,更易受热上升,③正确;冷锋频发会削弱暖湿气流,不利于龙卷的形成,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③正确,故选C。
(2023·吉林·统考一模)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区域天气与气候的变化情况,以及与其他地理要素的关系。下图示意某月北冰洋及周边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所示季节最可能是( )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9.此时关于甲地气压说法正确的是( )
A.易出现狂风暴雨天气
B.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C.增加沿岸农业霜冻危害
D.阻滞高低纬度能量交换
10.关于乙、丙两地说法( )
A.全年降水量都大
B.风向均为西北风
C.均受沿岸暖流的影响
D.风力与海陆分布有关
【答案】8.D 9.B 10.D
【分析】8.读图从气压分布状况可知,此时陆地形成高压,海洋形成低压,说明此时为冬季。D正确,A、B、C错误。故选D。
9.甲地为欧洲西部海面,此处北大西洋暖流经过,水温较高,增强了低压势力,对甲处低压槽形成有影响,B正确;此季节冬季降水以降雪形式为主,且甲处附近等压线稀疏,风力较小,A错误;沿岸暖流增温增湿,降低对农业霜冻的影响,C错误;低压槽促使南北两侧空气相遇,利于高低纬度物质与能量交换,D错误。故选B。
10.受海陆分布影响,太平洋形成阿留申低压,陆地为高压,海陆气压差异大,影响两地风力,D正确;乙、丙两处受季风影响,降水季节变化大,A错误;虽然图中等压线平行,但是该图为极地俯视图,经线辐散,两地风向不同,B错误;丙处不受暖流影响,C错误。故选D。
(2023上·山东青岛·高三校考阶段练习)“城市雨岛”是指城市化过程中,因下垫面和大气状况的改变,城区降水多于郊区的现象。云南省楚雄市地处云贵高原,雨岛效应明显,城区及下风向的郊区降水显著增多,小雨、中雨时雨岛效应较显著,大雨、暴雨时较弱。下图示意楚雄市8个站点的海拔高度和年降水量(楚雄站位于城区,其他站点位于郊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受楚雄市雨岛效应影响显著的郊区站点是( )
A.紫溪山B.富民C.吕合D.苍岭
12.与大雨、暴雨时相比较,小雨、中雨时楚雄市雨岛效应较显著的根本原因是( )
A.背景环流弱B.背景环流强C.降雨量较大D.降雨量较小
【答案】11.D 12.A
【解析】11.由图可知,周边郊区降水最多的是苍岭。云南省降水主要受西南季风影响,因此苍岭位于楚雄的下风向,受雨岛效应影响最为显著,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2.大雨、暴雨主要受西南季风带来的暖湿气流影响,降水量大,西南季风强,使得城区和郊区降水差异小,城市雨岛效应不显著,即背景环流较强时,中小雨主要与城市下垫面和局部大气状况有关,城市和郊区降水差异明显,即背景环流较弱时,因此,其雨岛效应更明显。A正确,B错误;中小雨雨量较小,且降雨量大小是结果而不是原因,CD错误,故选A。
(2010·江苏镇江·统考一模)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做甲、乙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甲底部放一层土,乙底部不放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甲箱比没有放土的乙箱足足高3℃。完成下面小题。
13.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
A.大气的温室效应B.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C.大气的热力运动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14.甲箱温度计显示值比乙箱高的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B.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C.地面辐射强弱差异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答案】13.D 14.C
【解析】13.图中实验测试:改变下垫面后大气升温情况发生变化,说明近地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的较少——太阳短波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到达地面;而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较多,因此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甲玻璃箱底部放置土以后,土层吸收太阳辐射,使得土层温度升高,形成地面长波辐射,玻璃箱中的空气大量吸收地面长波辐射,气温升高,因此,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高了3 ℃,由此得知,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D正确;温室效应是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增加使得大气的保温作用增强,与此实验无关,A错误;大气的热力运动、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均与该实验的测量目的关系不大,BC错误;故选D。
14.甲玻璃箱底部放置土以后,土层吸收太阳辐射,使得土层温度升高,形成较强的地面长波辐射,玻璃箱中的空气大量吸收地面长波辐射,气温升高;乙玻璃箱底部没有放土,地面辐射弱,因此,甲箱温度计示数比乙箱温度计高,C正确。太阳辐射相同,A错误。两箱大气成分相同,吸热能力相同,只是两箱中地面辐射不同,因此吸热的多少存在差异,B错误。与大气辐射强弱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
(2023·辽宁抚顺·校考模拟预测)热穹顶(也称“Ω形穹顶”)是一种极其罕见且人为无法干预的自然现象,它的出现往往会伴随着超高温和异常干旱。2021年夏季,美国西南部落基山脉以东地区(右下图)就出现了热穹顶现象,直接导致该区域气温、降水异常,水资源短缺。事后据相关研究发现,这次热穹顶现象与该地出现的某种气压系统造成的“大气阻塞”有关。下图为“Ω形穹顶”示意图和美国部分地区略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5.正常年份,此次受灾地区夏季会有一定的降水量,推测其水汽的主要来源( )
A.太平洋B.北冰洋C.五大湖区D.墨西哥湾
16.造成此次热穹顶现象的气压系统与下列哪个性质最为相似( )
A.亚速尔高压B.亚洲高压C.冰岛低压D.印度低压
【答案】15.D 16.A
【解析】15.发生此次热穹顶现象的地区位于美国西南部落基山脉以东地区,由于高大的落基山脉的阻挡,夏季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难以抵达,该区域夏季的降水大部分来自墨西哥湾的湿润气团,A错误,D正确;该区域夏季主要以偏南风为主,降水的水汽不会来自北冰洋和五大湖区,BC错误。故选D。
16.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此次热穹顶现象伴随着超高温、降水异常,水资源短缺现象,说明造成此次热穹顶现象的气压系统是气流下沉、温度较高,所以与动力成因的高压性质相似,亚速尔高压是大洋上副热带海域上的高压,符合题意,A正确;亚洲高压影响下多低温寒冷天气,B错误;低压系统影响下降水丰富,CD错误。故选A。
(2023上·湖南长沙·高三长郡中学校考阶段练习)陕西关中盆地冬春季节多出现严重大气污染现象。图1示意关中盆地污染发生时的高空、地面环流形势,高空环流越强,逆温层越不易发生。图2为该地某月11~27日2次发生严重污染时,盆地某城市空气污染指数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7.结合材料并据图1分析,该地本次污染从开始到结束的大气垂直剖面演化过程为( )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①②
18.西风最强的日期最可能是( )
A.11日B.14日C.22日D.26日
【答案】17.D 18.D
【解析】17.读图1可知,逆温发生时,垂直方向上上升气流受阻,逆温层上盛行下沉气流。①图等值线数值以正值为主,说明垂直方向上气流以下沉运动为主,逆温层较厚;②图等值线以负值为主,说明主要盛行上升运动,逆温层消失;③图等值线以负值为主,说明主要盛行上升运动,但上部有0和0.4的等值线分布,说明开始出现逆温现象。综上所述,该地本次污染从开始到结束的大气垂直剖面演化过程为③①②,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8.根据材料“高空环流越强,逆温层越不易发生”可知,西风最强的日期逆温层最不易发生。逆温发生时阻碍了空气的对流运动,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根据图2可知,四个日期中26日大气污染指数最低,应为西风最强的日期,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23·江苏·模拟预测)松涛水库位于海南岛中部,始建于1958年,相继建成了松涛大坝、副坝、南丰隧洞、渠道等一系列水利工程。下图为海南岛的位置及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9.为该岛带来丰富降水的主要是( )
A.西南风B.东北风C.西北风D.东南风
20.推测夏季该岛降水量最大的地区位于( )
A.东南部B.西北部C.东北部D.西南部
21.推测当时修建松涛水库的主要目的是( )
①防洪发电②水产养殖③引水灌溉④旅游观光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答案】19.D 20.A 21.C
【解析】19.海南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海南岛夏季受东南风和西南风的双重影响,但由于海南岛东部海域面积广阔,东南季风更强,挟带的水汽更多,形成丰富的降水,D正确;中南半岛上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对西南季风具有阻挡作用,加之海南岛西南部海域面积较小,因此西南风带来的水汽较少,A错误;冬季海南岛主要受偏北风影响,风源于陆地,不易在该岛产生大量降水,B、C错误。故选D。
20.由图可知,海南岛东南部位于太平洋西北部台风的移动路径上,且夏季东南部位于东南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因此岛屿东南部降水最多;西北部、西南部受西南风影响大,但西南风带来的水汽较少,且受地形抬升作用不明显,因此西南部、西北部降水较少;东北部虽受东南季风影响,但地势低平,缺少地形雨,总体上降水没有东南部多。故A正确。
21.海南岛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布不均。根据图文材料可知,松涛水库位于河流上游地区,始建于1958年,其修建主要是为了调节流域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状况,用于防洪、发电,并为下游农业区提供灌溉水源,①③正确;水库能够用于水产养殖,但这并不是当时修建松涛水库的主要目的,排除②;松涛水库始建于1958年(关键:了解时间背景),当时海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水库的旅游价值不大,排除④。故C正确。
28日
2~15℃
多云转阴
6日
3~7℃
多云
29日
-5~16℃
小雨转雨夹雪
7日
-5~-2℃
多云
30日
-6~2℃
晴
8日
-6~-1℃
晴
31日
-8~1℃
晴
9日
-4~4℃
晴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方向
始终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区
始终与风向垂直,北半球使风向右偏,南半球使风向左偏
始终与风向相反
大小
等压线越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
随纬度增大而增大,赤道为零
与下垫面状况有关,下垫面越粗糙、起伏越大,摩擦力越大
对风的影响
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是风的原动力
不影响风速的大小
减小风速,与其他两个力共同作用,使风向斜穿等压线
类型
高空风
近地面风
图示
受力
F1(水平气压梯度力)和F2(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
F1(水平气压梯度力)、F2(地转偏向力)和F3(摩擦力)共同影响
风向
与等压线平行
与等压线斜交
【易错题】专题03 大气运动易错突破(4大易错)-最新高考地理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易错题】专题03 大气运动易错突破(4大易错)-最新高考地理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3大气运动易错突破4大易错-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03大气运动易错突破4大易错-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易错题】专题02 地球运动易错突破(4大易错)-最新高考地理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易错题】专题02 地球运动易错突破(4大易错)-最新高考地理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2地球运动易错突破4大易错-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02地球运动易错突破4大易错-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3大气运动易错突破-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03大气运动易错突破-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3大气运动易错突破原卷版docx、专题03大气运动易错突破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