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2.(3分)C【解析】“是因为专业语料库建设不足,配套的基础数据无法予以‘信息投喂’”以偏概全。
3.(3分)A【解析】“伽瑶”作为数字人,具有专业的敦煌文化知识,能随时随地与观众交流,体现了数字人“有趣的灵魂”这一特征。
4.(3分)C【解析】“以技术部门为核心主导”错,根据材料最后一段“技术公司的探索固然重要,但博物馆对于文化遗产知识研究与积累、解读更为重要”可知,技术部门并非核心部门。
5.(6分)【示例】①借助事实论据和道理论证,阐明了这是科技趋势与时代发展需求,如数字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各种类型的数字人的出现,表明博物馆数字化转型是必然趋势,是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②列举国家政策、引用权威言论。如国家密集出台系列政策,要求“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③根据现状进行逻辑推论,当前数字人存在诸多问题,而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博物馆“需要关注数字人给博物馆带来的新型服务功能”,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弘扬民族文化,吸引观众。(每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6.(3分)D【解析】D项“说明我在故乡一直心神不宁” 理解有误。
7.(3分)B【解析】B项“表达了对老人的怜悯和同情” 理解有误。
8.(5分)【示例】①用词既典雅又通俗(质朴自然,清丽自然,细腻柔婉)。如书面语“序齿”与“二表姑”等称谓对举,成语“趾高气扬”“衣锦还乡”与“偷偷摸摸地走”“溜着”的反差,使语言表达更有张力。②运用叠词,“灰蒙蒙”“勤勤恳恳”“空荡荡”“叽叽喳喳”等,既突出描写对象的特点,又有音韵美。③长短句结合,句子错落有致,富于变化,即有利于抒发情感,又具有音韵美。④多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语言生动。运用拟人的修辞,赋予道路、民房、操场以人的特性,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北方冬天的安静和萧索(赋予乡村、土地以人的特性,生动形象突出了乡村和土地的关系亲密)。运用比喻的修辞,把高八度的人声比作尖锐的汽笛声,生动形象地突出声音的尖锐、刺耳。⑤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文章开头“灰蒙蒙”“隆冬的肃杀”是对北方环境的描写;“我用昏睡掩藏了所有的悲哀”抒发了姥爷去世时的悲伤之情;“人们正是在精确的称呼中不断确认着彼此担负的责任”是对农村辈分称呼的议论。⑥个性化的语言。祖母的“吃公家饭”“到底啥时候能读完”等语言表现了祖母对我的期望和关心。
评分参考: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5分,要有具体分析,答出任意三个角度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6分)【示例】①乡村的萧条冷寂。通过直接描写“我没有碰到一个人”和间接描写“生锈的铜环”写出乡村人口稀少,反映出现代化城市化背景下乡村的萧条冷寂,引人深思。②故乡给人以踏实感。村子里的一切是稳定的,土地的怀抱、大山的臂弯是踏实的,黄河水可以冲刷心中的块磊,大雪给植物滋养。③亲人的质朴深情。祖母让我“千万不能去国外”,爷爷“要攒好多钱给你上大学呢”,爷爷、姥爷给了“我”快乐的童年等等,都表现了他们对我的关爱。 = 4 \* GB3 ④乡情的淳朴真挚。和奶奶以及年纪相仿的老人聊天时的热闹场景,表现出乡村浓浓的人情美。人们在精确的称呼中不断确认着彼此担负的责任。⑤“我”对乡村难以割舍的情感。“即使命运摔打我一万次,也无法将我甩出群山的怀抱”非常形象地表现了乡村对我的重要性和我对乡村无法割舍的爱。⑥“我”远离家乡的的伤感。“我无法回答这最后的叮嘱。”抒发了作者即将远离家乡的伤感。 = 7 \* GB3 ⑦乡土中蕴藏的智慧给人以启迪。祖母对生死的谈然、老人残存的生命力、乡下人顺应四季的变化等等,使我“下沉”到土地中汲取力量。
评分参考:每点2分,要有具体分析,任意答三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10.(3分)DFG
【解析】“率”为动词,即率领,“三国之众”为其宾语,“以”表示目的,“攻赵襄主于晋阳”正是其行动的目的。“决水而灌之”后有“城且拔矣”,说明“三月”应是指灌水时长,因此应断句为“决水而灌之三月”,后果是“城且拔矣”,“矣”为语气词,其后必断。
11.(3分)D 【解析】A项“苟”在文中表假设,《陈情表》“欲苟顺私情”中“苟”是姑且的意思。B项“举赵、亡韩”中“举”是攻克的意思,“一举而天下之从不破”中的举为“行动”的意思。C项素甲指用绢素制的铠甲。铠甲应用金、革制作,用素制,极言其不坚固。D项材料一“徇国”有
两层含义,传示国人;为国家利益而献出生命。在文中指第一种,而材料二中“殉国”指的是为国家利益而献出生命。
12.(3分)C【解析】C项“人多势众”表述有误,原文相关表述为“今秦地折长补短,方数千里,名师数十百万。秦国之号令赏罚,地形利害,天下莫如也”,“名师数十百万”中“名师”指的是有威名的军队,因此,此处强调的是有威名的军队很多,而非人多势众。
13.(8分)
(1)(4分)【示例】攻破了纣的国都,活捉了纣本人,占领了纣的土地,拥有了纣的民众,天下的人没有谁同情(纣王)。
(2)(4分)【示例】于是张孟谈就秘密出城,策反了智伯订立的盟约,争取到(韩、魏)两家的军队,合力进攻智伯。
【解析】第(1)题的关键词语有“破”“禽”“伤”等。破,即攻破。禽,通“擒”,捉住、活捉。伤,哀伤、悲伤,意为“没有人为纣王感到悲伤”,引申为没有人同情纣王。
第(2)题的关键词语有“潜行”“反”“得”等。潜,隐藏的、秘密地,潜行即秘密地行动/出城。反,策反。得,争取到。
14.(3分)【示例】①《初见秦》中“灭韩”的主张不符合韩非的行为,韩非因救韩国而出使秦国,以身殉国。②《韩非子》中《初见秦》与《存韩》两篇主张不一致,一为亡韩,一为存韩,意见相左、立场相反,不可能是一个人写的。
【解析】材料二中,宫白羽先生明确指出韩非出使秦而亡于秦,反被加以卖国之名,实在是太可悲了。实为韩非正名,为其抱不平。为国出使且殉国而背卖国之罪,实在是不合常理。“在《初见秦》之下即有《存韩》一篇”,《初见秦》中主张亡韩,这与《存韩》的主张完全相悖,不可能出自一人之手。
(二)(9分)
15.(3分)D【解析】D项错在“苏轼说石苍舒”,最后两句并非指石苍舒书法创作,而是苏轼自己的创作见解直陈。
16.(6分)【示例】①贵在热爱,“如饮美酒销百忧”足以说明热爱书法才是书法创作的前提。②难在坚持,热爱书法者众,但有所建树者少,正是因为没有“堆墙败笔如山丘”(用坏的笔堆在墙边像山丘一样高)的坚持。这与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有异曲同工之妙,事不同,理相同。③妙在灵感,书法属于创造性工作,创作者要擅长抓住兴致或灵感。④重在自由,既有创作手法上的自由,也有创作构思上的自由,“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说的正是此理。
【解析】此诗是苏轼写给书法大家石苍舒的,苏轼本身也十分擅长书法,因此,对书法创作有着颇多见解,回答此题既要看苏轼直接陈述创作见解的部分,也要通过诗句的字里行间判断书法创作相关的见解或启示。“启示”二字提示我们,答题时要结合文本,但也不要拘
泥于文本。
第一点可从第一、第二句中得出,既是像饮美酒一般能消愁,自然说明热爱书法创作,万事以热爱为先,有热爱才有兴趣去创作,也才有可能有所成。
第二点可以从第三、第四句中得出,“堆墙败笔如山丘”意在强调书法要勤加练习,贵在坚持,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万事难也难在坚持。
第三点可以从第五、第六句中得出,“兴来”即书法创作的灵感或兴致到来,启示我们要及时抓住灵感或兴致。
第四点可以从第七、第八句中得出,这两句很明显是苏轼在谈他的创作见解,意思是:我的书法都是凭借想象力创造的,本来就没有什么章法,一点一画随手写来,也懒得去仔细推敲琢磨。由此可见,自由发挥、法无定法,亦是书法创作的重点。
(6分)
17. (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2)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3)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7分)
(3分)【示例】①沁人心脾 ②垂涎欲滴 ③比比皆是(蓊蓊郁郁、郁郁葱葱)
(4分)【示例】花瓣虽小,但香气四溢。它的样子并不张扬,微风拂过,树上荡漾起淡黄色或银白色的波纹。
(二)(13分)
(3分)D【解析】“会说话”引号的作用是特殊含义(A项引用,B项反语,C项特殊称谓,D项特殊含义)
(4分)【示例】①比喻,把破碎的唐代《玄武图》壁画比作乱码,生动形象地突出其破碎的严重程度;②排比,列举人工智能、纳米技术、红外线、X射线和荧光光谱仪等多个“黑科技”形式,突出黑科技”种类多,功能全的特点,列举壁画、《齐论》和铜像等多种文物形式,突出“黑科技”在文物修复方面的功能强大。③比拟,把马首铜像拟做身体,生动形象地突出“射线”“光谱仪”对它的修复就像做身体检查,“全身检查”写出铜像的秘密多,仪器的作用大。
评分参考:每点2分,要有具体分析,任意答两点即可,意思对即可。
22.(6分)【示例】①科技不仅改变了展品的呈现形式(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受\让游客体验更真实\丰富了观众的参观体验)②馆藏文物的修护保护(利用科技对文物进行修复)③人文才是目的(文物内涵才是根本\文化才是内核)
23.作文(60分)
这是一则新材料作文,可以按照时评作文去写,兼顾材料中“有人”的态度,写作中能体现思辨品质即可。针对两种说法,可以探求现象背后的原因,可以对现实中亲情关系进行反思,可以提出积极的建议,可以对网络亲情运营的做法表达自己的见解。评分标准见高考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我听说:“小心谨慎,一天比一天谨慎。如果能谨慎遵循这个处事之道,就可以据有天下。”怎么知道是这样呢?从前纣做天子,准备率天下的百万军队,东到淇溪饮水,西到洹溪饮水,淇溪的水喝干了,洹溪也喝得断流了,用这样强大的军队来和周武王交战。周武王率领身穿素甲的三千士兵,作战一整天,攻破了纣的国都,活捉了纣本人,占领了纣的土地,拥有了纣的民众,天下的人没有谁同情纣王。智伯率领(自己和韩氏、魏氏)共三家的私属部队到晋阳攻打赵襄子,决开晋水的河堤来淹灌晋阳达三个月之久,晋阳城将要攻下,赵襄子钻龟算卦希望借助卦象来做推断,以便权衡得失利害,看可以去哪一家投降。(赵襄子)便派自己的家臣张孟谈出使。于是张孟谈就秘密出城,策反了智伯订立的盟约,争取到(韩、魏)两家的军队,合力进攻智伯,活捉了智伯本人,从而恢复了赵襄子原来的势力。现在秦国的土地取长补短,方圆数千里,威名远扬的军队有几十上百万人。秦国的法令赏罚严明,地形便利、身处要害,天下各国都不如。凭这些来与天下争霸,天下可以被吞并和占有。我冒死希望来拜见大王,说出可以破坏天下的合纵同盟,攻占赵国,灭亡韩国,臣服楚国、魏国,使齐国、燕国向秦国亲近,以便成就霸王功名,实现让四邻诸侯到秦国来朝拜的策略。大王果真听从我的策略,采取一次行动而天下的合纵同盟不破,赵国未被攻下,韩国没能灭亡,楚国、魏国没有臣服,齐国、燕国不来亲近,秦国霸王的功名没有成就,四周的诸侯邻国不来朝拜,大王您可以杀死我并将我的尸首示众,以此作为替王谋划而不能尽忠的人的儆戒。
材料二
(《初见秦》篇)后世的人又认为是韩非子所写。文中包含了灭掉韩国的计划,司马光根据这一点来批评韩非子出卖国家、缺乏仁爱之心。真是悲哀啊,韩非子原本是为了救国而出使秦国,最终却在秦国失去了生命。在《初见秦》这篇文章之后紧接着就是《存韩》一篇,这篇文章受到了李斯的攻击,李斯指责韩非子表面上为秦国着想,却在暗中为韩国打算,他心怀不轨,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辩才,想让秦国去救韩国,从而为自己的功绩加分。然而,韩非子最终因此而死在了秦国,后人没有详细考察史实,反而给他加上了卖国的罪名,这真是令人感到悲哀啊!
2024届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文件包含2024届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docx、2024届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 语文: 这是一份2023届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 语文,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