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一)语文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761858/0-17162616702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长沙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一)语文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761858/0-171626167029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长沙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一)语文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761858/0-171626167034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长沙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一)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一)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①地球的每一个半球只有几个较小的地区充当“中心地”,粮食生产首先在那里出现,接着又从那里向外传播。这些“中心地”是欧亚大陆的新月沃地和中国,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地区、亚马孙河地区、中美洲和美国东部。正如图下表(见所附图表)对英国概括介绍的那样,一旦粮食生产和村居生活在经过长期的迟滞之后从新月沃地①引进到英国,英国就有了酋长管辖地、国家、文字、金属工具,而且使用新的金属工具的时间要更快。显然,一个已属于定居农民的社会向另一个这样的社会“借来”冶金术,要比四处流浪的狩猎采集族群向定居农民“借来”粮食生产(或被农民所取代)容易得多。比较所有“中心地”的发展轨迹,在年代上美洲为什么要晚于欧亚大陆?
②就欧亚大陆的领先优势来说,人类占领欧亚大陆已有大约一百万年之久,比他们在美洲生活的时间长得多。根据已有的考古证据,人类从阿拉斯加进入美洲不过在公元前一万二千年左右,克罗维猎人向加拿大冰原以南扩散是在公元前一万一千年前的几百年,而到达南美洲的南端不迟于公元前一万年。在源自克罗维人的狩猎采集族群到达南美洲南部后仅仅一千五百年,粮食生产便已在新月沃地出现了。
③欧亚大陆的这种领先优势的几个可能值得考虑。在公元前一万一千年后,人类是否用了很长时间才完全占据美洲?只需研究有关的可靠数字,就会发现,对于造成美洲生产粮食的村庄晚了五千年出现这一局面而言,这一结果只有微乎其微的影响。其次,在这滞后的五千年中,会不会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最早的美洲人必须用来熟悉他们所碰到的当地动植物新品种和石料?如果能依照新几内亚和波利尼西亚的狩猎采集族群的轨迹类比推理,那么美洲的这些移民大概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内也发现了最好的石料,并学会了把有用的和有毒的野生动植物区别开来。再次,欧亚大陆人在发展适合本地的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情况又是如何呢?新月沃地和中国的早期农民是这种技术的继承者,而这种技术是行为上的现代智人几万年来为利用这些地区的当地资源而发展起来的。相比之下,美洲的最早移民在到达阿拉斯加时所带来的只是适合西伯利亚北极地区冻原使用的设备。他们每到一处,都得为自己发明适合新环境的设备,这种技术上的滞后可能对印第安人发展的迟缓负有重大责任。
④造成这种迟缓的更明显的因素,与美洲可以用于驯化的野生动植物有着密切关系。早期的粮食生产与狩猎采集活动的竞争,在美洲不及在新月沃地和中国那样激烈,这是由于美洲几乎没有可以驯化的野生哺乳动物。因此早期的美洲农民仍然依靠野生动物来获得动物蛋白,也必定用一部分时间去从事狩猎采集活动。而在新月沃地和中国,植物驯化之后紧接着是动物驯化,及时发展出全套粮食生产,最后取得了对狩猎采集活动的胜利。
⑤美洲野生植物的特点也是印第安人粮食生产竞争力差的一个原因。这个结论在美国东部表现得最为清晰,因为那里只有约10种是驯化的,包括籽粒谷物以及豆类植物、纤维作物,栽种的水果树或坚果树。从中美洲主要作物玉米的驯化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出,玉米的传播使它也成了美洲其他地方的主要作物。虽然新月沃地的野生小麦和大麦在几个世纪内几乎没有什么改变就演化成作物,但野生的墨西哥类蜀黍可能需要几千年时间才能演化成作物。
⑥除了欧亚大陆的领先优势和野生动植物品种外,欧亚大陆发展速度加快也由于在欧亚大陆动物、植物、思想、技术和人员的交流比在美洲容易,而交流容易又是由于存在几组地理和生态因素的结果。与美洲的南北主轴不同,欧亚大陆的东西主轴使这种交流不用经历纬度的变化,也不存在与环境的变量发生关系的问题。与欧亚大陆始终如一的东西宽度不同,新大陆在中美洲的那一段特别是在巴拿马变窄了。尤其是,美洲被一些不适于粮食生产也不适于稠密人口的地区分割开来。这些生态障碍包括:把中美洲同安第斯山脉地区、亚马孙河地区社会分隔开来的巴拿马地峡雨林;把中美洲社会同美洲西南部东南部社会分隔开来的墨西哥北部沙漠,等等。因此,在中美洲、美国东部、安第斯山脉地区和亚马孙河地区这些新大陆的中心之间,完全没有家畜、文字和政治实体方面的交流,而在作物和技术方面存在有限的、缓慢的交流。
⑦美洲范围内的这些障碍带来某些后果值得一提,特别是生态障碍对粮食作物和牲畜传播的种种影响。与前者同样引人注目的是其对人类社会其他特点的影响。与英文字母迅速传遍欧亚大陆的各个复杂社会、东亚地区中国书写系统派生的文字占据主导地位不同的是,新大陆唯一的书写系统——中美洲的那些书写系统,从未传播到本来是会采用它们的安第斯山脉地区和美国东部的复杂社会。在中美洲作为玩具的零件而发明出来的轮子,从未与安第斯山脉地区驯化出来的美洲驼碰头,以便为新大陆产生装有轮子的运输工具。在旧大陆从东到西,马其顿帝国和罗马帝国横跨三千英里,而蒙古帝国则略地六千英里。但中美洲的帝国和国家则与北面七百英里的美国东部的酋长管辖地,或者南面一千二百英里的安第斯山脉地区的帝国和国家,没有任何政治关系,而且显然甚至没有听说过它们。而与欧亚大陆相比,美洲在地理上的支离破碎使语言的分布也呈现出支离破碎与相对孤立。以上的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美洲被分割成一些社会“孤岛”,彼此之间几乎没有什么联系。
⑧在各自独立发展了至少一万三千年之后,先进的美洲与欧亚大陆社会终于在过去的几千年中发生了碰撞,“旧大陆”以殖民的方式使昔日先进的美洲成为被殖民的美洲。
附 图表 欧亚大陆和美洲大陆的历史轨迹
(节选自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两个半球的碰撞》,有删改)
【注】①新月沃地:指北非、西亚两河流域等肥沃的土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进的粮食生产、村居生活等生产生活方式从“中心地”新月沃地向外传播,改变了英国这样的当时相对落后的地区。
B.与欧亚大陆相比,美洲驯化的野生动植物的品种不够丰富,而与新月沃地对野生小麦和大麦的驯化时间相比,野生植物驯化的时间也更长。
C.不断熟悉当地的动植物新品种与发展适合新环境的技术设备,是延缓人类进入美洲后没有向南美洲迅速扩散的根本因素。
D.在狩猎采集活动与早期的粮食生产之间的竞争中,早期的美洲走向了狩猎采集活动,新月沃地和中国等“中心地”走向了农业。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影响最早的美洲人完全占据美洲的三种因素中,发展适合新环境的技术上的因素可能最大,对当地动植物新品种的辨识因素次之,占据美洲所用的时间因素最小。
B.美洲新大陆的中心之间在家畜、文字、政治实体和技术等方面都缺乏交流,是因为美洲环境的这一独特变量发生了较大变化。
C.欧亚大陆的强大的农业竞争能力来自在欧亚大陆流行的英文,与在东亚地区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国书写系统派生的文字。
D.如果中美洲发明的玩具零件轮子能与安第斯山脉地区驯化的美洲驼结合而为装有轮子的运输工具,美洲的命运就能彻底改变。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第⑦自然段的观点的一项是( )
A.加利福尼亚的印第安社会因缺乏合适的驯化动植物而仍然过着相对独立的狩猎采集生活。
B.中美洲的玉米分别花三千年和四千年才走完从墨西哥农田到美国东部农田的七百英里距离。
C.1492年哥伦布在西印度群岛建立殖民地,到十七世纪欧洲人完成对中美洲和南美洲北部的征服。
D.安第斯山脉地区和美国东部地区的社会复杂,语言系统复杂,却没有文字的发明与大规模的语言扩张。
4.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选项对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欧亚大陆与美洲大陆在历史发展中都有植物驯化、陶器使用、聚村而居的历程。
B.在欧亚大陆上,铁器的使用很普遍,这显示出该地区具有较高的农业生产水平。
C.美国东部地区在历史发展中生产力水平比安第斯山脉地区和中美洲地区更落后。
D.中美洲在铁器的普遍使用上有所缺乏,但这并没有阻碍中美洲成为“中心地”。
5.作者认为“(史前史时代)各族群的历史循着不同的轨迹开展,那是环境差异造成的”。请结合文中的美洲历史发展的相关内容,谈谈你怎样理解作者这一观点,并加以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水东流
高晓声
在苏南东部平原上,纵是冬天,也早已丧失了荒凉的感觉。这儿的土地很肥沃,颜色灰黝黝,秋收过后,阡陌和垄头整齐得就像出厂的同一规格的成品。然而它却是有生命的,麦籽在生根发芽;等到麦苗放出三片叶,田野便罩上一层朦胧的淡青色,在薄薄的朝气升腾中,使人想起那飘浮的梦。
这天,放下晚饭碗,刘兴大的家里人一个个往外跑。去干什么?又是看电影,一个月三五次了,不要钱白看,大队包场。
“又不做蒲包了吗?”他十分不满地斥责了。
“你不去看吗?”儿子、女儿反而颠倒过来问他。好像诧异得很,怎么有电影看还会想到做蒲包呢?
“不要钱白看,难道时间不是钱?”他精刮地想,“耽搁一黄昏,一个人少做三只蒲包,净损失三角六!”他真肉痛,恨不得叫电影队倒贴。
小辈一个个溜走了,老伴儿提起一条板凳,一面往外走,一面说:“要来早点来,否则凳给别人坐去了我也不好意思叫人让你。”
“婶婶,看电影去哪!”外面响起一个愉悦而清亮的小伙子声音。
“是啊。”回答得也很快活。“淑珍呢?”小伙子在问。刘兴大听出来了,是李才良的儿子松全的声音。
“走啦,在前面呢。你还没去哪?”兴大的妻子在回答,声音里充满了亲切感,把兴大的心都刺痛了。
儿女长大了,女儿的婆家,刘兴大心里早有了,是隔大队第三生产队的徐富生家。徐富生同刘兴大关点老亲,和刘兴大一样精明能干,家底子一样厚实。可是,淑珍的魂被李松全勾了去,徐富生家的小子徐炳元来了竟和她搭不上腔。唉,丫头太小,不懂事,徐家是根牢固实、稳当可靠的人家啊!
可是,一提起徐家的事,淑珍就嘟了嘴,前一阵竟对娘说:“我不要过那种日子,我厌透了!”这算什么话!刘兴大看中徐家,就因为徐家过日子同自己一模一样。她厌透了,不就是厌透了自家的日子吗!
兴大越想越不安,他坐不住了。他要去查查淑珍在不在看电影,别被李松全勾引到别处去。哎呀,莫出了纰漏!
一路想着,在黑夜中慢慢行来,离开自家七八间屋面,是淑英家。门缝里透出灯光来;走近了便听到有人声。走到门口,便听出淑珍的声音来。兴大不禁停下脚步,凑过去朝门缝里看:唾,四个人,淑珍、淑英、松全、青大,一人一面,坐在八仙桌头喝茶吃葵花子,正谈得有劲。只听得淑英说:“你老老实实讲,我已经掌握情况了,不许你赖!”
松全申辩道:“天晓得,徐炳元那双鞋,我根本不晓得是淑珍做的。淑珍和他不过是同学,怎么会替他做鞋呢!”
淑珍咯咯笑着说:“都是他娘,我一到他家,就塞鞋底给我纳——好像怕我白吃他家的饭,一去就不让我有空闲。”
“那一天我上街去,”松全说,“碰到徐炳元在鞋匠店里取鞋子。鞋子已经绡好了,徐炳元要鞋匠在鞋底上钉上内轮胎橡皮。鞋匠说:‘哎呀,这么好看的鞋底,被轮胎皮遮没了真可惜!’这才引起我的注意,一看,真是扎得好极了,针线细密、匀称、光净,简直是艺术品。这样的鞋底,不要说不该用轮胎皮遮盖,根本就不该穿上脚,应该放到艺术馆去展览,当艺术品珍藏起来欣赏!”
“该死的,这浪荡子!”兴大暗暗骂着,心里却偏偏很甜。
“我就动心了,问炳元:‘钉胎皮做啥?’炳元说:‘钉了防地湿。’我说:‘湿地上走路,你穿胶鞋不好吗?’”“炳元迟疑着说:‘贵。’我灵机一动说:‘你怕贵,我买一双胶鞋同你换换好吗?’他不吭气。我干脆就说:‘我买一双深筒的回力球鞋同你换!’你们知道炳元怎么回答?他说:‘换就换,我一个钱也不贴。’……”
大家咯咯地笑个没完。
“这浪荡子,就这样过日子!”兴大喜滋滋地心里骂着。
徐青大摇摇头说:“徐炳元太老实!”松全马上反驳:“那我倒是滑头?”淑英白了一眼青大说:“什么老实,眼里只有钱和物,哪个姑娘配他爱?”
“你不晓得,”青大解释道,“他从来没有穿过买的鞋!”
“和我家一样。”淑珍证实说,“什么都要自己做,好像功夫不要钱!其实细算算,做一双鞋子的料,比买一双只差几角钱,倒要花两天工夫才做得出,一工算一元,就大蚀本。就是不肯买,赶着你起早磨黄昏,半点没空歇,想学习不得学,想看电影不得看,想外面去见识见识不得去;有了钱买块糖吃还说吃馋了嘴,这日脚过了有什么意思!”
兴大摇摇头,女儿造反了,哼,你造吧,横竖做爹的也不带什么进棺材!他悄悄走开了。到了家,兴大到猪圈、羊圈转了一转,想进房去睡觉,听见大门外有脚步声停下了。两个人在说悄悄话。
一个说:“你走吧。”是淑珍的声音。
“你几时给我做双鞋?”松全的声音。
“不。”
“只做一双。我总不能光拿人家的当宝贝。”
“只做一双!”
兴大赶快进房睡觉,连灯也没开。电影完了。儿子、媳妇都归宿。
老婆最后也回来了。坐到床上脱衣服的时候,见女儿房里灯没有熄,喊道:“淑珍,还不困!”
“困了。”
刘兴大揣度女儿在做鞋子,用脚踢踢老婆,模模糊糊地说:“随她去……”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里人不做蒲包去看电影让刘兴大感到肉疼,而他想找电影队赔钱的想法着实可笑。
B.刘兴大为了女儿着想,起初并不看好松全,而希望家底厚实的徐炳元做自己的女婿。
C.松全不知鞋子是淑珍所做,却能欣赏到鞋子的匀称和光洁,可见他这个人很有眼光。
D.刘兴大不认可松全同徐炳元换鞋的行为,觉得这是不会精打细算过日子的浪荡表现。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既表现出苏南地区农民在土地上辛勤耕作的态度,也暗示了在农业上能有不错收成。
B.小说常以对比来刻画人物,本文写刘兴大和妻子对待松全的态度明显的不同凸显出人物截然不同的性格特征。
C.小说通过插叙的方式交代出淑珍不同意嫁给徐炳元的原因,这让刘兴大颇为不安,从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D.高晓声的这篇小说和鲁迅的《故乡》一样,都善于表现农村的生活,并对农民的命运表达了深切的关注。
8.本文中部分农民形象相较于老式农民形象呈现出新的精神风貌,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
9.小说以刘兴大模模糊糊的一句话结尾,这个结尾有何意味,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材料一
仲尼之齐,见景公,景公说之,欲封之以尔稍①。以告晏子,晏子对曰:“不可。彼浩裾②自顺,不可以教下;好乐缓于民,不可使亲治;厚葬破民贫国,久丧道哀费日,不可使子民。行之难者在内,而传者无其外,故异于服,勉于容,不可以道众而驯百姓。自大贤之灭,周室之卑也。威仪加多,而民行滋薄;声乐繁充,而世德滋衰。今孔丘盛声乐以侈世,饰弦歌鼓舞以聚徒;繁登降之礼,趋翔之节以观众;博学不可以仪世,劳思不可以补民,兼寿不能殚其教,当年不能究其礼,积财不能瞻其乐。其道也,不可以示世;其教也,不可以导民。今欲封之,以移齐国之俗,非所以导众存民也。”公曰:“善。”于是厚其礼而留其封,敬见不问其道,仲尼乃行。
(节选自《晏子春秋》)
材料二
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景公说,将欲以尔稽田封孔子。晏婴止之,以季孟之间待之。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鲁。
定公十年夏,齐大夫黎锄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乃使使告鲁为好会③,会于夹谷。鲁定公且以乘车好往,孔子摄相事,请具左右司马,定公许之。会齐侯夹谷,以会遇之礼相见揖让而登献酬之礼毕齐有司请奏四方之乐。孔子趋而进,举袂而言曰:“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有司却之,(乐人)不去,则左右视晏子与景公。景公心怍,麾而去之。有顷,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宫中之乐。”景公曰:“诺。”优倡侏儒为戏而前。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曰:“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告其群臣曰:“鲁以君子之道辅其君,而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奈何?”有司进对曰:“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于是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注】①尔稽:地名。②浩裾:怠慢不恭貌。③好会:指诸侯间友好的会盟。
10.材料二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
以会遇之礼A相见B揖让C而登D献酬之礼E毕F齐G有司请奏四方之乐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以,用来,与《鸿门宴》中“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的“所以”意思不同。
B.害,谋害,与《屈原列传》“(上官大夫)争宠而心害其能”中的“害”字的意思相同。
C.且,将要,与《孔雀东南飞并序》中“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的“且”字的意思不同。
D.有司,指负有专责的官吏,与《答司马谏议书》中“以授之于有司”的“有司”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晏子向齐景公讲谏,表明他对孔子的态度,也指出了当今的百姓行为更加轻浮浅薄和社会道德日渐衰微的状况。
B.孔子认为,管理国家最重要的便是遵奉“君臣父子之礼”及节省财物,否则即使粮食再多,国君也无法享受。
C.齐国大夫黎锄向景公进言,认为鲁国任用孔子会危及齐国,景公听后派使者去鲁国,与鲁定公约定在夹谷会唔。
D.在齐鲁双方完成见面仪式后,齐国先后派人演奏四方之乐及让歌舞杂技艺人和侏儒登场表演,均被孔子制止。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异于服,勉于容,不可以道众而驯百姓。
(2)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
14.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孔子在齐鲁两个国家境遇不同的原因。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高轩过
李贺
(小序)韩员外愈、皇甫侍御湿见过,因而命作。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九精耿耿贯当中。
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注】①《唐才子传》记:(贺)少“能辞章,名动京邑。韩愈、皇甫湿览其作,奇之而未信……遂相过其家,使赋诗……(贺)援笔题目《高轩过》”。②庞眉书客:作者自称。庞眉:眉毛黑白杂色,形容老貌。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六句绘色绘声,实写眼中所见、耳中所闻,渲染两位大人物的非凡气派、赫赫声名。
B.七至十句笔势奇险,竭力调动想象与神话世界中瑰奇事物来弥补现实世界的贫乏与不足。
C.诗人明明年少却自称“庞眉书客”,与“感秋蓬”“死草”一道,突出自己的穷愁失意。
D.这首古体诗层次分明,先写高朋相访之事,再赞二人学识声名,后言自己的处境与抱负。
16.试比较李贺《南园》(其五)(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中后两句“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与本诗中“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在情感抒发上的不同。
四、默写题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人鲍照在《拟行路难》(其四)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自己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2)《项脊轩志》中,作者归有光在修葺后的项脊轩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节之处尽显其读书时自得其乐的喜悦情状。
(3)春来花开鸟鸣,鹧鸪鸟以其特性也赢得一席之地,唐宋诗(词)人对鹧鸪可谓情有独钟,在诗词中曾充满深情地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我的心随梅雨潭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少女的心;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哪里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
18.下列句子中的“着实”与文中加粗的“着实”,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宝玉被贾政重打后)他得着实将养几个月才走得。
B.他做了一个手势,那两个人就捉住波利司着实地打了一顿。
C.我且回家细细计量,定把此事查个着实。
D.这两大张金字招牌的分量可着实不轻。
19.下列诗(词)句中,意境与画框处最为相似的一项是( )
A.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B.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
C.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琉璃滑净无尘。D.水真绿净不可唾,鱼若空行无所依。
20.赏析画横线句中问号的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崇明东滩本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湿地,许多动物以此为家。但人们在引入了互花米草后,互花米草将这里完全变成了自己的“领地”,取代了土著植物的生存空间。随着土著植物的锐减,生活在此的动物也大幅减少。人们很快意识到了问题,开始逐步清除互花米草,并种植原有湿地植物。然而,由于缺少捕食者的制约,当地生态环境①__________。
在生态系统的修复上,大家曾普遍认同的“梦境假说”认为:人类不再破坏自然环境之后,首先植被会逐渐恢复,而植物作为初级生产者,会固定来自太阳的能量,②__________。植被恢复后,会吸引来以其为食的植食性动物,而植食性动物又会吸引来食肉动物,食肉动物再吸引来更高营养级的捕食者……最后食物链和食物网逐渐复杂,生态系统也开始趋于稳定。
“梦境假说”这个名字听起来很美,不过“梦境”这个词,隐约透露出一层意思:这种只要人类停止破坏环境,大自然就可以自己恢复起来的观点,③__________。曾经我们人类自视甚高,现在我们终于想起赎罪,这必然不能一蹴而就;耐心聆听和理解自然,它才可能愿意与我们和解。
21.画横线句中有两处表达不准确,请进行修改。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六、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代文阅读I的材料谈到了“环境”因素极大地影响史前的欧亚大陆与美洲的历史走向;而中国的《晏子春秋》中也有着相似的说法“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两者指出了环境在其中所起的重要影响。其实,环境与个人发展、日常生活、社会变迁、历史发展等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年,你对此如何理解与认知呢?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
2.答案:A
解析:
3.答案:D
解析:
4.答案:C
解析:
5.答案:①美洲的地理环境影响了美洲人生产生活各方面的技术的发展与交流。人类进入美洲后受到由北而南的狭长的环境影响,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于欧亚大陆。②美洲的南北主轴的环境形成了生态障碍。美洲能驯化的野生动植物受到环境的限制,驯化种类有限,驯化的时间较长。③美洲各个中心之间相对阻隔的地理环境影响生产生活经验的传播。驯化动植物的技术、生活技术等经验依靠自我发展,难以借助其他中心的力量。④美洲适宜生活地区较为破碎,不利于人口集中、语言的统一、政府的建立等。
解析:
6.答案:D
解析:
7.答案:B
解析:
8.答案:①不片面追求钱财积累,也追求精神享受;②不接受父母的婚恋安排,追求自由恋爱;③不再故步自封,追求学习和新的见识;④不只是埋头苦干,考虑时间成本和经济效益。
解析:
9.答案:①对女儿爱情选择的默许。松全懂得珍视淑珍,并与她真心相爱,刘兴大认可了女儿的爱情选择。②对女儿生活方式选择的默许。女儿在对松全和徐炳元(或自家)勤劳的“计算”让刘兴大意识到女儿对钱财积累方式的看法以及对享受的追求也许没有错。③基于长辈颜面羞于承认错误。在意识到女儿对爱情和生活方式的选择不无道理之后,作为父亲的刘兴大只肯含糊地表示认可。④结尾刘兴大对女儿态度的转变透露出新时代背景下农民思想在逐渐发生变化。
解析:
10.答案:BDF
解析:
11.答案:B
解析:
12.答案:B
解析:
13.答案:(1)因此(人们)在服饰上追求奇异,在容仪举止上过分注重,不能引导民众,教化百姓。
(2)君子有了过错就用实际行动来道歉,小人有了过错则用花言巧语来道歉。
解析:
14.答案:①孔子在齐国受礼遇而不被任用,是因为孔子的以礼治政思想与晏子的务实治政思想矛盾,最终孔子被礼送出境。②孔子在鲁国被重用,是因为孔子对内以君子之道辅佐国君,外交上有礼有节,让强大齐国威服,维护了国家利益。
解析:【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孔子到了齐国,拜见齐景公,景公很喜欢孔子,想要将尔稽封赏给他。景公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晏子,晏子回答说:“不行。他傲慢而自以为是,不可以用来教导百姓;喜好礼乐对百姓宽缓,不能让他亲自治理百姓;主张厚葬破费民财,使国家贫困,守丧日久哀悼不止耗费时日,不能让他治民。德行修养最难的在于内心,而儒者只注重修饰外表,因此(人们)在服饰上追求奇异,在容仪举止上过分注重,(儒家)不能引导民众,教化百姓。自从有道德才能的人死之后,周王室就衰落了。礼仪的细则更加烦琐,百姓的行为却更加轻浮浅薄;歌舞礼乐沉闷烦冗,而世间的道德日渐衰微。现在孔子用盛大的歌乐来使世风日趋奢靡,用弦歌鼓舞来聚集众人,用烦琐的上下尊卑进退的礼仪细节、举手投足的繁琐礼节来使百姓效法。(看似)博学却不能让世人效法,思虑劳顿却不能用来使人民有所补益,有加倍的寿命也学不完他们的礼教,人到壮年也难探究清楚他们的礼仪,积蓄的财产不足供他们礼乐的费用。他们的主张,不能示范于世;他们的学问,不能用来教育人民。您现在打算封赏孔子,用他们的方法来改变齐国的风俗,这不是用来教导百姓、抚恤人民的办法。”景公说:“好。”于是赠给孔子厚重的礼物而留下了封赏的土地,恭敬地接见了他而没有问他的道德学问(治国之法),孔子(受接见后)就离开了。
材料二 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有国君的样子,臣子要有臣子的样子,父亲要有父亲的样子,儿子要有儿子的样子。”景公听了后说:“讲得很好!假如国君没有国君的样子,臣子没有臣子的样子,父亲没有父亲的样子,儿子没有儿子的样子,即使有很多的粮食,我怎么能吃得到呢!”改日景公又向孔子请教为政的道理,孔子说:“管理国家最重要的是节省财物。”景公听了很高兴,想要把尔稽的田地封赏给孔子。晏婴劝阻了他,于是就用上卿季孙氏、下卿孟孙氏之间的待遇对待孔子。齐国的大夫中有人企图谋害孔子,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景公对孔子说:“我已年老了,不能任用你了。”孔子于是就离开齐国,返回了鲁国。
鲁定公十年夏天,齐国大夫黎锄对景公说:“鲁国起用了孔丘,这形势会危及齐国。”于是齐景公就派使者告诉鲁国,说要与鲁定公行友好会晤,约定在夹谷会晤。鲁定公准备好车辆随从,毫无戒备地前去赴会,孔子以大司寇的身份代理宰相的职务,请求鲁定公安排左、右司马一起去,定公答应了他。定公在夹谷与齐侯相会,依照诸侯平等相会的礼节,拱手揖让登上仪坛。彼此馈赠应酬的仪式行过之后,齐国管事的官员请求演奏四方各族的舞乐。孔子快步走上前来,扬起衣袖一挥,说道:“我们两国国君为和好而来相会,为什么在这里演奏夷狄的舞乐!请命令管事官员立即处理!”主管官员叫乐人退下,他们却不肯离开,于是左右的人都看着晏子与景公。景公心里很惭愧,挥手让乐人离开。过了一会儿,齐国的管事官员又跑来说道:“请让我演奏宫中的乐曲。”景公说:“好的。”于是一些歌舞杂技艺人和身材矮小的侏儒都前来表演。孔子看了又快步走上前,一步一阶往台上走,最后一阶还没有迈上就说:“敢来迷惑诸侯的下等人,论罪当杀!请命令主事官员去执行!”于是主事官员依法将他们处刑,手足异处。齐景公大为恐惧,深深触动,知道在道义这方面难以和鲁国匹敌,回国之后很是惶恐,告诉他的群臣说:“鲁国臣子用君子之道辅佐他们的君主,而你们只是用夷狄之道来辅佐我,使我得罪了鲁君,这如何是好?”有关官员上前回答说:“君子有了过错就用实际行动来道歉,小人有了过错则用花言巧语来道歉。国君倘若真的对此感到恐惧,就用实际行动去道歉。”于是就退还了从前所侵夺的鲁国郓、汶阳、龟阴的土地,以此来向鲁国道歉并悔过。
15.答案:B
解析:
16.答案:①在《南园》诗中,诗人运用反问与用典,以“凌烟阁”“万户侯”表达了投笔从戎、建功立业的渴望,以反问语气更抒发了建功无望(怀才不遇)的愤激情怀。
②在本诗中,诗人运用比喻,自比为垂翅膀之鸟,将二人比作冥鸿,委婉地表达了希望得到二人提携而改变命运的情感。
解析:
17.答案:(1)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2)偃仰啸歌;冥然兀坐
(3)示例: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越中览古》李白)
解析:
18.答案:D
解析:
19.答案:C
解析:
20.答案:①第一个问号为疑问语气,表现出作者不知该如何描摹潭水的困惑;②第二个问号为反问语气,表达了作者无法描摹潭水之美的喟叹;③两个问号连用,语气强烈,突出了作者对潭水的赞美与喜爱。
解析:
21.答案:①将“人们在引入了互花米草后”改为“在人们引入了互花米草后”。②将“取代”改为“掠夺(侵占等)”。
解析:
22.答案:①恢复效果仍不尽理想(或者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②为恢复(或者稳定)生态系统奠定基础;③只是人类的一厢情愿
解析:
23.答案:略
解析:
采用大致年代
欧洲大陆
美洲大陆
新月沃地
中国
英国
安第斯山脉地区
亚马孙河地区
中美洲
美国东部
植物驯化
公元前8500年
不迟于公元前7500年
公元前3500年
不迟于公元前3000年
公元前3000年
不迟于公元前3000年
公元前2500年
动物驯化
公元前8000年
不迟于公元前7500年
公元前3500年
前3500年
?
公元前500年
—
陶器
公元前7000年
不迟于公元前7500年
公元前3500年
前3100—前1800
公元前6000年
公元前1500年
公元前2500年
村落
公元前9000年
不迟于公元前7500年
公元前3000年
前3100—前1800
公元前6000年
公元前1500年
公元前500年
国家
公元前3700年
公元前2000年
公元500年
公元元年
—
公元前300年
—
文字
公元前3200年
不迟于公元前1300年
公元43年
—
—
公元前300年
—
普遍使用铁器
公元前900年
公元前500年
公元前650年
—
—
—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模拟试卷(一)语文,文件包含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一pdf、长郡高三一模9次答案·语文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一)语文试题 (解析版),文件包含湖南省长沙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一语文试题docx、湖南省长沙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一语文试题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模拟试卷(一)语文,文件包含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一pdf、长郡高三一模9次答案·语文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