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散文阅读鉴赏考点解析专训(1)-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解析宝鉴
展开1、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 2、使用好恰当的工具书和语文课本
3、书写工整规范 4、大量积累生动活泼的信息
5、勤于练笔 6、尝试建立完整的知识系统
7、考点知识各个击破
(1)基础知识 (2)古代诗文的复习 (3)现代文阅读复习 (4)语言运用
8、作文备考———“先死后活”。总之,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一定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东一榔头西一槌,而要依照考点,在老师的指导下
9、勤于动笔,规范训练(作文)几多耕耘,几多收获,以上是我的几点教学体会。我热爱教育事业,我将继续努力,使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专题05 散文阅读鉴赏考点解析专训(1)(教师版)
时间:40分钟 分值: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4小题。
在别墅
李广田
因为养病,住在乡下的别墅里,同来作伴的,只有母亲。
叫做别墅,也只是说着好听罢了,其实也不过是旷野的几间农舍,四围又绕上了一带短垣。这农舍,距我们的市镇尚有十里,举目四望是绿树,是田禾,农舍附近,就是自家的农田之一部。在农田之一角,有自家的一片榆林。
“娘,我将做些什么来自己消遣呢?”时常向母亲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像三岁的小孩似的,觉得什么事也不能做,除非得到了母亲的允许或帮助。这时,母亲便照例地回答我,说:“医生再三嘱咐,不准你做什么事,你只要晒晒日头,睡睡觉,就已经够了。”
说实在的,同母亲住在一块,我还能有什么可做呢。书,是不让读的;信,也不许写。一切文具,都不在手下,就是偶尔想写下点什么记号之类也不可得。原先住在镇上,那里有许多可以谈天的人,无论是那些吸着长烟管的农夫或踢毽子打球的孩子们,都会给我以欣慰。然而,怕我受不起那些烦扰,才终于搬到了野外来,虽然自己最怕寂寞,为了养病,也不能不安于寂寞了。而母亲呢,终日只打算着我饮食起居的事,便已操劳不少,老年人只为了儿子的病而担忧的心情,我已深深地体谅到了,我不愿意在任何事情上违背母亲的意思。
有一天,当吃着晚饭的时候,母亲忽然想起来似的,说:“明天是镇上的市集了,我想去买些菜来,如能买到一只鸡便好了,因为昨天镇上的王家伯母来,说你是应当吃鸡的,可作药物,又可以当饭吃的呢。”说着,显出很得意的样子,征求我的同意。次日清晨,用过早点之后,母亲便独自到市集去了。回来时日已向午,母亲很得意地说:“不但买了鸡来,还学了吃鸡的方法来呢。”便从麻袋里放出一只肥大的公鸡来,黑羽毛,金颈项。顶上的冠子大而且红,昂了首,抖擞着精神,是一只很可爱的公鸡。可惜在腿上还系着只破鞋,像带着脚镣一般,使它不能十分自由,不然我想它怕要逃去了。
“是今天就杀呢,还是等到明天?”母亲问。
“不,”我摇头回答,“且养它几天再说罢。”
母亲又接着说,“养它几天也可以,或者还可以养得更肥些呢。”我听了这话,觉得颇不舒服,但也不好说出什么,心想:“这只鸡,终于是要为我而死的了。”
次日清晨,不等母亲呼唤,我便起床了,出乎意料的喜欢,因为我听到了被买来的那只公鸡的早啼。对这只即使将要被杀,也还尽着这司晨的义务的禽,觉得很可感激,但同时又觉得很可哀怜,“让它活下去罢”,就有这样的心思。当散步归来时,看见母亲撒些谷粒给那鸡吃,那鸡也就泰然地啄食,对于那饲养它的人,表示出亲昵的样子。
“听了鸡叫,所以才早起的呢。”
“真的吗?那么就留它叫五更好了。”母亲这样回答,仿佛很体谅我的用心。
午饭后,我把这鸡带到榆林间去,因为那里有东西可以啄食,如草叶、草实、野葡萄粒之类,在荒草里也可以找得青色的小虫,这更是很好的鸡的食饵了。当这鸡在那草地上任意啄食时,我也在帮它寻取,每当捉得一只青虫或蚂蚱之类时,便咕咕咕咕地把鸡唤来,并给它吃。它每是绕在我身旁不去。并时常抬起它那带着红冠的头来向我注视,也在喉间发出很轻微的咕咕鸣声。
这样的日子,过了三五天,母亲不曾提起过杀鸡的事,只有时候说,“这鸡更肥了,”并不再说别的。我呢,也乐得来这样下去,病虽依然如初,说是吃掉一只鸡便可痊愈的事,谁能相信呢。我每天带着这只被留下来的公鸡到榆林间去,在那里游戏,在那里休息,不但忘却了寂寞,且也过了些有趣的日子。仿佛一只鸡也就懂得人的心思似的,对自己表示出那样的友情:几乎是不能相离的,它永是跟在我脚后,坐下来,它伏在我的身旁,有时,竟要飞到我的身上来了,捉到青虫时,便可在我的手心里被它啄食,很是可喜。有时,它失迷在那些榆林的荒草里去了,只要听到咕咕的呼唤,便摇摆着肥重的身体向我奔来。夜里就宿在屋前的埘中,清晨便把我从梦中唤醒。
是某日的晚间,天空阴得颇浓,好像就要下雨了。用过晚饭之后,母亲说:“天很冷,早些上床去睡罢。”还不等入睡,便听到窗外洒洒的雨声了。明晨醒来,已是早饭时候,外面的雨声还是不停。对于自己的这样懒起,觉得很不高兴,好像在后悔着什么,又好像在怨恨着那雨。仔细想时,原来是我既未听到母亲把我唤醒,又不曾听到鸡声,为什么今天会没有了鸡声呢?觉得很是可疑。当我随便地洗过手脸之后,看见母亲很慌忙地冒着雨从厨房里走来,两手上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东西放在我的面前,并说:“快点吃罢,鸡已煮好了。”
我很久地沉默着,望着那碗上的热气向上蒸腾,眼前只是一片模糊。在雨声中,听到母亲在一旁用颤抖的声音说:“怎么还不快吃呢?等会就要凉了。好容易,费了一夜的工夫才给你煮好,而且还是神煮!”说着,也坐在一旁沉默着。我们都沉默着,而且沉默了很久。
所谓“神煮”者,这便是母亲所说的,学来的那煮法了。把鸡杀死洗净之后,并不切碎,也不加油盐之类,只放在清水里煮熟,而所用柴薪,又只限于用谷秸七束,在锅里煮过一夜之后方取食,据说,这样煮法就可以医病。
听了母亲的再三督促,觉得很是难忍。最后,母亲竟哭着说:“原是希望给你治病的,既这样,我还有什么希望呢。”说着,就不能自已地呜咽起来。我也只有忍着泪,服从了母亲的命令。
又过了几日,母亲说:“再去买只来吃罢。”我说:“吃过一次病也不见好,也就不必再买了。”此后,便不再提起关于吃鸡的事。至于自己的病呢,确也不曾见好,医生说还须继续静养,很想早搬回镇里去住,也不可能,只是依然过着那幽静的日子,在野道上缓步,在榆林间徘徊或沉思。
(节选自《画廊集》,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将乡下的几间农舍称为“别墅”,并描述了其周围的景色,透露出随遇而安的心境。
B.“像三岁的小孩似的,觉得什么事也不能做,除非得到了母亲的允许或帮助”,这表明“我”对母亲的严厉管束有点抵触。
C.“我”心想“这只鸡,终于是要为我而死的了”,这既是一种无奈和不安,更是悲悯情怀的自然流露。
D.鸡蒸好后,“我”和母亲“都沉默着”,“我”沉默是因为一个生命因“我”逝去,母亲沉默是为“我”的病而担忧。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这表明‘我’对母亲的严厉管束有点抵触”理解错误,曲解文意,原文“像三岁的小孩似的,觉得什么事也不能做,除非得到了母亲的允许或帮助”是对“我”养病时的心理描写,写出了自己的无所事事。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回忆了“我”在镇上的生活场景,虽然烦扰,却感到欣慰,与下文“很想早搬回镇里去住”形成呼应。
B.公鸡泰然地“任意”“在我的手心里”啄食,这些描写生动地描绘出动物与人类的和谐相处图景。
C.文章的主题往往有多元性,本文对“神煮”做出了解释,揭示了文章反对封建迷信的主题。
D.作者在行文时,不刻意求工,注重真情实感的流露,全文呈现出朴实、自然、平淡、真挚的语言风格。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文章艺术特色的能力。“揭示了文章反对封建迷信的主题”说法错误,于文无据。文章没有此主题,本文对“神煮”做出解释,是为了说明母亲对“我”的用心,“我”病情的关心。
3.“我”和母亲对待公鸡的态度有何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文本对此加以分析。(6分)
【答案】①“我”的态度:“我”把公鸡视为精神的寄托,享受到了排解寂寞的快乐,但最终不愿违了母亲的好心而吃了它。(2分)原因:“我”养病时的寂寞,对公鸡的同情、怜惜和对母亲的理解、尊重。(1分)②母亲的态度:母亲把公鸡视为治儿子病的药物,虽然知道儿子喜欢,但最终还是煮了它。(2分)原因:对儿子病情的关注以及对儿子的关爱。(1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比较重要情节语段内容情感的能力。
根据原文“有一天,当吃着晚饭的时候,母来忽然想起来似的,说:‘明天是镇上的市集了,我想去买些菜来,如能买到一只鸡便好,因为昨天镇上的王家伯母来,说你是应当吃鸡的,可作药物,又可以当饭吃的呢’”可知,母亲把公鸡视为治儿子病的药物,根据原文“母亲又接着说,‘养它几天也可以,或者还可以养得更肥些呢’”“‘真的吗?那么就留它叫五更好了。’母亲这样回答,仿佛很体谅我的用心”“看见母亲很慌忙地冒着雨从厨房里走来,两手上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东西放在我的面前,并说:‘快点吃罢,鸡已煮好了’”“在雨声中,听到母亲在一旁用颤抖的声音说:‘怎么还不快吃呢?等会就要凉了。好容易,费了一夜的工夫才给你煮好,而且还是神煮!’”可知,母亲虽然知道儿子喜欢大公鸡,但最终还是煮了它。从买公鸡、留公鸡到煮公鸡,从始至终,母亲对待公鸡的态度都是出于对儿子的爱。
根据原文“我呢,也乐得来这样下去,病虽依然如初,说是吃掉一只鸡便可痊愈的事,谁能相信呢。我每天带着这只被留下来的公鸡到榆林间去,在那里游戏,在那里休息,不但忘却了寂寞,且也过了些有趣的日子。仿佛一只鸡也就懂得人的心思似的,对自己表示出那样的友情:几乎是不能相离的……便摇摆着肥重的身体向我奔来”可知,“我”把公鸡视为精神的寄托,享受到了排解寂寞的快乐,此时“我”对待公鸡的态度是因为寂寞。根据原文“便从麻袋里放出一只肥大的公鸡来……抖擞着精神,是一只很可爱的公鸡。可惜在腿上还系着只破鞋,像带着脚镣一般,使它不能十分自由,不然我想它怕要逃去了”“‘不,’我摇头回答,‘且养它几天再说罢’”“母亲又接着说,‘养它几天也可以,或者还可以养得更肥些呢。’我听了这话,觉得颇不舒服,但也不好说出什么,心想:‘这只鸡,终于是要为我而死的了’”可知,“我”不忍心杀公鸡,体现了“我”对公鸡的同情、怜惜之情。根据原文“听了母亲的再三督促,觉得很是难忍。最后,母亲竟哭着说:‘原是希望给你治病的,既这样,我还有什么希望呢。’说着,就不能自已地呜咽起来。我也只有忍着泪,服从了母亲的命令”可知,“我”最终不愿违了母亲的好心而吃了公鸡,对待公鸡态度的变化是出于对母亲的理解、尊重。
4.本文虽然只写了在乡下养病的简单经历,但其过程却蕴含了作者丰富而深沉的情感。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答案】①对母亲的理解与尊重之情。虽然母亲说的做的不全符合自己的心意,但还是遵从了母亲的安排;②对公鸡的同情、怜惜之情。听到母亲说“养得更肥些”再杀,心理“颇不舒服”;对“司晨”的鸡既感激又哀怜,不忍心杀公鸡;③对寻常生活的怀念和感激之情。觉得镇上“谈天的人们”“吸着长烟管的农夫”“踢毽子打球的孩子们”都能给自己带来精神上的欣慰;④对生命状态的思索。最后自己不得不依然过着那幽静的日子,常在野道上缓步,在榆林间徘徊或沉思。(答出三条即可给满分)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作者表现出的情感态度的能力。
根据原文“所谓‘神煮’者,这便是母亲所说的,学来的那煮法了。把鸡杀死洗净之后,并不切碎,也不加油盐之类……据说,这样煮法就可以医病。听了母亲的再三督促,觉得很是难忍。最后,母亲竟哭着说:‘原是希望给你治病的,既这样,我还有什么希望呢。’说着,就不能自已地呜咽起来。我也只有忍着泪,服从了母亲的命令”可知,虽然母亲说的做的不全符合自己的心意,但“我”还是遵从了母亲的安排,体现了“我”对母亲的理解与尊重之情。
根据原文“便从麻袋里放出一只肥大的公鸡来……抖擞着精神,是一只很可爱的公鸡。可惜在腿上还系着只破鞋,像带着脚镣一般,使它不能十分自由,不然我想它怕要逃去了”“‘不,’我摇头回答,‘且养它几天再说罢’”“母亲又接着说,‘养它几天也可以,或者还可以养得更肥些呢。’我听了这话,觉得颇不舒服,但也不好说出什么,心想:‘这只鸡,终于是要为我而死的了’”可知,“我”不忍心杀公鸡,体现了“我”对公鸡的同情、怜惜之情。
根据原文“原先住在镇上,那里有许多可以谈天的人……都会给我以欣慰”“至于自己的病呢,确也不曾见好,医生说还须继续静养,很想早搬回镇里去住,也不可能”可知,“我”觉得镇上的人给自己带来了精神上的欣慰,体现了“我”对寻常生活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根据原文“只是依然过着那幽静的日子,在野道上缓步,在榆林间徘徊或沉思”可知,最后“我”自己不得不依然过着那幽静的日子,常在野道上缓步,在榆林间徘徊或沉思,体现了“我”对生命状态的思索。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5~8小题。
拿得出手的本领
高明昌
①最近几年,母亲时不时感叹,说我没有学得父亲的本领。父亲的本领有捉鲻鱼、砌灶头、兜水田。老母亲一一道来,我想了想,确实一样也没有学会。身旁的姊妹说:“学了做啥?现在样样不需要了。”可母亲觉得,随便做啥,要防三年风、四年雨的。我晓得这“三年风、四年雨”指的是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的事情,这“防”是指人最好要学得吃饭的真本事。比如有一门手艺,万一需要时拿得出手,可以养家糊口。
②父亲的独门手艺是有点的,我领教过。我十来岁时就被父亲拉在身边,他捉鲻鱼时我也去的。捉鲻鱼是靠海吃海的一种表现。我们家、我们村,靠近东海二三公里。家里如果几天不开荤了,父亲就去海里走一遭。他右肩上搭一条渔网,一只手反扣着鱼篓,赤着脚啪嗒啪嗒地走路。沙泥地上全是脚趾头张开的印记,有时浅,有时深。问父亲为什么这样急?父亲说是为了赶潮水。
③父亲一出门,就有一帮人悄悄地、慢慢地尾随着他。捉鲻鱼真的需要技巧。一是要吃准潮汛。鲻鱼只在退潮的时候出现,只能在潮头里撒网,而把握退潮时间需要智慧,不懂潮汐知识的父亲,不知从哪儿学会看潮的;二是要看得出鱼在哪里。我们这里的潮水是泛黄的、浑浊的、涌动的,如何看得出、看得准水里有鲻鱼,眼睛要亮,眼法要准。而父亲,每每撒网每每有收获。
④父亲的这门技术教给了一个人,那人姓叶,是小学体育老师,小父亲几岁。叶老师放学后总是一脚奔到我们家,与父亲一起烧饭、烧菜,然后一起喝酒。时间一长,两人成了好朋友,父亲开始向他传授捉鲻鱼经验。
⑤父亲的教法与众不同,他来到潮水里,教叶老师学看潮水,看潮水里涌起的水头,看水头的条数、速度、大小,然后断定这潮水下面就有鲻鱼,命令叶老师马上撒网出去。试了几次后,父亲就让叶老师自己观察、自己判断、自己撒网。父亲说,别人说十遍不如自己练一遍。就这样,赶一趟潮汛,教一个方法,叶老师学会了。父亲的这个教法,让我辨出来许多滋味,我教学生语文也用这个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⑥叶老师像高音喇叭,逢人便喊,说自己学会了捉鲻鱼,是我父亲教的。许多人都来向父亲学习,父亲像个英雄,站在大门口,“拔挺”喉咙说:“去问叶老师吧,他的网撒得比我好。”说完就回屋喝酒去了。
⑦父亲是个泥水匠,他有个看家的独门功夫,就是砌灶头。老家人造新房子都要砌灶头。大户人家分家了也要砌灶头。大家都爱请父亲砌灶头,只个别人家不相信父亲,请别人砌。但过了几个月就怨灶头火头温暾,烧的饭菜不香,又想起父亲来。父亲说好的,我一定相帮砌好。
⑧父亲砌的灶头是有特点的。最明显的是灶身小,省砖头,也少占面积,而且灶面清爽漂亮;灶膛火头集中,出火快、出火旺,省柴、省力,烧饭烧菜的时间短,即使外面疾风骤雨,烟囱也绝不会烟火倒流。一句话,就是好看又实惠。人家砌的灶头用了3年后要翻新,父亲砌的灶头5年后照常使用。这使得父亲的名气很响。父亲砌好灶头后,夜饭是不在别人家吃的,这个做法也是替东家省钱。省钱,是所有农家的习惯。
⑨海边村的男人都是学手艺的。每年的“三抢大忙”,若是都靠妇女们干活,是会拖节气的。村上有句谚语: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脱时脱一季,脱季脱一年。村上要求所有男人回村一周,帮忙“三抢”。父亲插秧也是快手。母亲说父亲的快是“邋遢快”,意思是邋遢了才会快,他不邋遢就快不了。父亲不承认,他的不承认是有道理的,因为他还有一个本事,他会耙水田。
⑩耙田,确实是一身水一身泥的,想不邋遢也不行。海边村的耙田是指耙种植水稻的水田,在水田中放满水,适时浸泡后用牛和耙把秧田耙成松软浆泥的活儿,通常叫兜田。干这活儿的经验,首先要兜到田里的每一块泥都不出现僵块,这个是棘手的难题,泥块在水里,是看不见的,需要感觉,需要技术;其次是整个水田要齐平,不管田大田小,都要平整得像一面镜子。做到这些,非有十年的兜田实践不可,而且也不是人人都能学会的。但父亲学会了,而且学得很到位。
⑪也不知道父亲如何学会的,有人说,村上一位老者见父亲心诚、手巧、善良,就手把手地教会了他。也有人说,父亲的手艺是神仙点化的。我不相信,有一回问母亲,母亲说:“哪来的神仙,还不是自己的父亲教儿子的?”就此一句话,我听明白了,明白了也不说,要替父亲保守秘密。因此父亲每年都显得很神气、很自得。
⑫有一个晚上,我与母亲对坐对望。母亲轻轻地对我说:“你父亲除了捉鲻鱼、砌灶头、兜水田以外,还为我烧了60多年早饭。”她说,父亲喜欢吃饭,她喜欢吃粥,所以一顿早饭要烧两次,要烧一镬子粥、半镬子饭,烧到自己烧不动为止,辛苦的。母亲泪眼蒙眬地问我:“这应该也是拿得出手的东西,是不是?”我答道:“是的,应该是的,完全是的。”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母亲感叹“我”没有学到父亲的本领,“我”知道母亲是想让我有一门手艺,在需要时可以养家糊口,而姊妹们则认为那些手艺已经不适合现在生活了。
B.第三段补叙了捉鲻鱼的技巧,既照应了上文父亲的本领,也表现了父亲本领之高超,同时为下文父亲教姓叶的体育老师看潮水做铺垫。
C.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叙事,写“我”的眼中事、心中事,更具真情实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易于代入故事,产生共情心、同理心。
D.文章语言质朴平实,带有浓郁的乡村气息,有方言农谚,还有农村生活生产场景的描述,令人读起来饶有兴味。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鉴赏作品的艺术特色的能力。“第三段补叙了捉鲻鱼的技巧”说法有误,张冠李戴。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意义是填补故事情节上的漏洞。文中作者用了大量篇幅叙述了捉鲻鱼技巧的内容,是插叙并非补叙。
6.关于文中“拿得出手的本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父亲看潮汛的方法,让“我”辨出来许多滋味,“我”教语文时也用这个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B.砌灶头是父亲的一样本领,父亲砌的灶头既好看又实惠,他砌好灶头后不在别人家吃饭有为了给人家省钱的因素。
C.父亲耙田可以使兜到田里的每一块泥都不出现僵块,而且能把整块水田做齐平,平得像一面镜子。
D.对于父亲如何学得本领,人们传说不一,母亲认为不是老者教的,也并非神仙所授,而是家传的。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文中词语的意义的能力。“父亲看潮汛的方法”张冠李戴。根据原文内容“就这样,赶一趟潮汛,教一个方法,叶老师学会了。父亲的这个教法,让我辨出来许多滋味,我教学生语文也用这个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可知,是父亲教叶老师看潮头捕鱼时的教授方法给我启发,而不是他看潮头的方法。
7.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拿得出手的本领”是如何统摄全文的。(6分)
【答案】①内容上,“拿得出手的本领”,指父亲掌握的三种独门手艺,即文中叙述的捉鲻鱼、砌灶头、耙水田,是本文的核心内容;②结构上,围绕这一核心,按照次序介绍了有关父亲掌握捉鲻鱼、砌灶头、耙水田这三种手艺的细节,每一部分都同“拿得出手的本领”相关。③主题上,最后,写母亲追忆父亲烧早饭,认为这也是拿得出手的本领,表达出“我”和母亲对父亲怀念之情,呼应题目,升华主题。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的能力。
原文第一段,作者通过与母亲对话“最近几年,母亲时不时感叹,说我没有学得父亲的本领。父亲的本领有捉鲻鱼、砌灶头、兜水田”这一方式,引出父亲三项拿得出手的独门手艺。由此可知:“拿得出手的本领”,指父亲掌握的三种独门手艺,即捉鲻鱼、砌灶头、耙水田,是本文的核心内容。
此后,根据第一段内容,作者在第1-5段介绍了父亲捉鲻鱼的高超本领,以及教人学会捉鲻鱼的独到;在第6-7段集中描写了父亲砌灶头的本领,在第8-10段集中描写了父亲耙水田的高超本领。所以,围绕文章开头所说的“拿得出手的本领”这一核心,按照次序介绍了有关父亲掌握这三种手艺的细节,每一部分都同“拿得出手的本领”相关。
根据文章最后一段“你父亲除了捉鲻鱼、砌灶头、兜水田以外,还为我烧了60多年早饭”“母亲泪眼蒙眬地问我:‘这应该也是拿得出手的东西,是不是?’我答道:‘是的,应该是的,完全是的。’”可知,作者又介绍了父亲的一项新“本领”。而这项本领除了体现父亲心灵手巧之外,更重要的是体现他对于家人的关系爱护。作者展现父亲的这一面形象,更体现了我们对他的难忘。所以,文章最后写母亲追忆父亲烧早饭,认为这也是拿得出手的本领,表达出”我”和母亲对父亲怀念之情,呼应题目,升华主题。
8.本文以“我”和母亲的对话结尾,有何作用?(6分)
【答案】①(人物)丰富了父亲的形象。展现了父亲除了生产生活能力强之外,还有对家人充满温情的一面。②(结构)照应题目和开头。突出了“拿得出手的本领”,使文章结构严整,首尾圆合。③(情感)体现了“我”和母亲对父亲的怀念。通过“我”和母亲的对话,父亲为母亲做粥的细节,表现我们对父亲深深的怀念之情,余味悠长。④(主题)升华主旨。前文主要表现对父亲本领的称颂,结尾处母亲和“我”的对话表现出我们对父亲浓浓的爱意。(答出三点即可满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在内容上来说,作者在前文主体部分集中展现了父亲捉鲻鱼、砌灶头、耙水田这三项高超技艺。单从这三项技艺来说,作者主要想要展现的是一个心灵手巧、本领高超、为人善良的父亲形象。这里的父亲,与“我”们关联性可能没那么高。而文章最后,父亲的一项新的本领,是“一顿早饭要烧两次,要烧一镬子粥、半镬子饭”,并且心甘情愿烧了60多年,“烧到自己烧不动为止,辛苦的”。这极大丰富了父亲的形象,展现了父亲除了生产生活能力强之外还有对家人充满温情的一面。
在文章结构上来说,文章开头“最近几年,母亲时不时感叹,说我没有学得父亲的本领。父亲的本领有捉鲻鱼、砌灶头、兜水田”以“拿得出手的本领”领起,结尾“这应该也是拿得出手的东西,是不是?”也以“拿得出手的本领”结尾。首尾相互照应,而且充分照应了文章标题“拿得出手的本领”,使文章结构严整,首尾圆合。
文章主体部分对父亲三项本领的叙述与描绘,大部分是较为客观地去直接描写展现父亲的形象。而在最后一段,父亲依然去世,此刻他的形象是在“我”与母亲谈话的语言里侧面展现的。从我们的对话里写父亲对家人的关心爱护,这表现我们对父亲深深的怀念之情,余味悠长。而且,也升华主旨,前文主要表现对父亲本领的称颂,结尾处母亲和“我”的对话表现出我们对父亲浓浓的爱意。
专题05 散文阅读鉴赏考点解析专训(3)-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解析宝鉴: 这是一份专题05 散文阅读鉴赏考点解析专训(3)-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解析宝鉴,文件包含专题05散文阅读鉴赏考点解析专训3教师版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解析宝鉴docx、专题05散文阅读鉴赏考点解析专训3学生版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解析宝鉴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5 散文阅读鉴赏考点解析专训(2)-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解析宝鉴: 这是一份专题05 散文阅读鉴赏考点解析专训(2)-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解析宝鉴,文件包含专题05散文阅读鉴赏考点解析专训2教师版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解析宝鉴docx、专题05散文阅读鉴赏考点解析专训2学生版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解析宝鉴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7 小说阅读鉴赏考点解析专训(3)-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解析宝鉴: 这是一份专题07 小说阅读鉴赏考点解析专训(3)-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解析宝鉴,文件包含专题07小说阅读鉴赏考点解析专训3教师版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解析宝鉴docx、专题07小说阅读鉴赏考点解析专训3学生版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解析宝鉴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