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题05 散文阅读鉴赏考点解析专训(3)-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解析宝鉴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教师
      专题05 散文阅读鉴赏考点解析专训(3)(教师版)—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解析宝鉴.docx
    • 学生
      专题05 散文阅读鉴赏考点解析专训(3)(学生版)—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解析宝鉴.docx
    专题05  散文阅读鉴赏考点解析专训(3)(教师版)—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解析宝鉴第1页
    专题05  散文阅读鉴赏考点解析专训(3)(教师版)—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解析宝鉴第2页
    专题05  散文阅读鉴赏考点解析专训(3)(教师版)—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解析宝鉴第3页
    专题05  散文阅读鉴赏考点解析专训(3)(学生版)—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解析宝鉴第1页
    专题05  散文阅读鉴赏考点解析专训(3)(学生版)—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解析宝鉴第2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05 散文阅读鉴赏考点解析专训(3)-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解析宝鉴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5 散文阅读鉴赏考点解析专训(3)-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解析宝鉴,文件包含专题05散文阅读鉴赏考点解析专训3教师版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解析宝鉴docx、专题05散文阅读鉴赏考点解析专训3学生版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解析宝鉴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1、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 2、使用好恰当的工具书和语文课本
    3、书写工整规范 4、大量积累生动活泼的信息
    5、勤于练笔 6、尝试建立完整的知识系统
    7、考点知识各个击破
    (1)基础知识 (2)古代诗文的复习 (3)现代文阅读复习 (4)语言运用
    8、作文备考———“先死后活”。总之,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一定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东一榔头西一槌,而要依照考点,在老师的指导下
    9、勤于动笔,规范训练(作文)几多耕耘,几多收获,以上是我的几点教学体会。我热爱教育事业,我将继续努力,使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专题05 散文阅读鉴赏考点解析专训(3)(教师版)
    时间:40分钟 分值: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4小题。
    喜鹊在枝头
    魏丽饶
    ①寒冬腊月走在北京的山路上,一颗野果,带我进入一个鸟的世界。
    这次来北京出差的目的地,是市郊的一家壁纸厂。原本客户安排车子到地铁站接,我执意自己前往。下车后才发现,这是一个颇为偏僻的地方。放眼空荡荡的山间公路,数百米之内无人无车,只有刺眼的阳光洒在路面上。道路两旁是山,山后面还是山。按照导航提示,还有约两公里的路程,我原地小跳了一阵让身子暖起来,趁热赶路。
    空气很冷,山间静幽幽的,只有行李箱在路面上滑出闷声闷气的隆隆响。突然不知从哪飞来一只黑白相间的喜鹊,它落在我前面不远处,轻巧地跳跃着往前走,时不时回头看我一下,喳喳叫两声。②“花喜鹊,喳喳喳,知道你娘在哪嗒。”这是小时候村子里流行的歌谣,我不知是在心里想着还是已经念出了声儿,喜鹊跳得更欢了。有这样一个可爱的伙伴,我一时忘记了疲惫和寒冷。
    ③这是一只极有分寸的可爱生灵,它不紧不慢,始终和我隔着一段距离,但又保持互动。 我下意识地放慢脚步,让行李箱的动静尽可能轻缓,生怕把它吓走。但喜鹊似乎并不领情,转过身别着小脑袋不解地看我一眼,然后扯开翅膀倏地飞走了。我心头顿时一阵失落。回望来路,不知不觉间,已经将下车的站台落在了另一座山头。
    “喳,喳喳,喳,喳喳喳……”一连串喜鹊叫声从不远处的树林里传来,像是在空寂的山林里点燃一挂炮仗。这叫声不依不饶,我停,它也停,我走,它又起。刹那间,一道黑影从我眼前划过,又一只喜鹊落在三五步开外的柏油公路上,也是黑白相间,但我不确定它是不是刚才的那只。这次它动作轻灵且友善,很快我便明白了它的心思,是想带我去一个地方。
    在那里,矗立着一棵我所见过的最大的柿子树。枝头几乎不见树叶,沉甸甸的果实将树枝压得很低。深冬时节,柿子已经熟透,在阳光下像一只只点亮的红灯笼,明媚,生动。这里是鸟雀的天堂,有喜鹊,白头鹎,还有一些鸟儿我叫不上名。它们的歌声此起彼伏,交织一片。
    那只花喜鹊不再理我,而是全神贯注于枝头的一颗红柿子上。它的动作不慌不忙,很有章法。先是站在旁边的树枝上观察一阵儿,挑个满意处,一口啄进去,又啄一口。连啄四五下,再把喙埋进果肉深处,美美地吸食一通。然后抽身出来跳到另一根枝上,瞅准柿子的另外一面,如法炮制。渐渐地,它便有些忘我了,脑袋已经顺着柿子转了半个圈儿,仍不肯松口。直到整颗果子吃得只剩下小半个壳儿,它才像打完一场胜仗似的,酣畅地歇口气儿,果断转移了阵地。如是观察几次,我才明白鸟雀们对一颗野果的良苦用心。它们之所以分两头入手,又四面夹攻,是为了让果子在被啄食的过程中保持平衡,防止掉落。嗬,多么聪明的小家伙!
    “姑娘,您这是干什么呢?”
    “看鸟。”回话的同时,我不舍地收回视线。一位戴针织厚帽子的老人,从更深的树林里走出来。从他臂上戴着的袖章得知,他是这片山里的防火员。
    老人很和善,也健谈。他大概早看出了我的心思,便从树上的柿子说开去。原来,这片山上有很多柿子树,每年结了果子几乎无人采摘,就任由其自然生长、掉落。即便是沿公路边的树,有人来打柿子的时候,也会特地在枝头留下一部分。
    “为啥?”“留给鸟儿们过冬。”
    说这话的时候,老人的眼神慈祥而温柔。我的心为之一动,进而联想到一树枇杷。我以前工作的地方,在上海康平路上的一幢老洋房内。跨进黑色铁栅栏门,院角有一棵不小的枇杷树。每年五、六月份,一串串鹅黄的枇杷果攀墙而出,令人垂涎。眼看着果子日渐成熟,院主人却从不急于采摘,而是悠然地坐在二楼的阳台上,静看鸟儿们你来我往争相分食。原来,这才是一颗果子在大自然中,自得其所的方式。
    人类的友善,让鸟儿亦通人意。刚下车我便得到一只喜鹊的陪伴和热情,该是一种幸运,也许它正将我引向一帆风顺,心下对这次出差的任务也充满了信心。
    老人伸手摘下一颗柿子递给我:“姑娘,尝尝?” 我迟疑了一下,有点不好意思。
    ④“尝一个。不然您咋知道鸟儿们吃的是什么滋味儿!”
    从柿子树上落下来的阳光,斑斑驳驳照在老人的脸上,他笑得那么爽朗。在那张热情的笑脸里,我恍然感受到了鸟儿的心情。
    (选自《人民日报》副刊 2022 年 2 月 26 日)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腊月出差北京,走在去壁纸厂的路上,看着这“两旁是山,山后面还是山”,感到十分单调,情绪低落。
    B.我一下车就得到喜鹊的陪伴和热情,是喜鹊对人类善意的回报,也给我这次出差完成任务带来了信心。
    C.作者回忆以前在上海康平路一栋老房子主人不采摘成熟的枇杷果,与老人介绍有人打公路旁的柿子也要留一部分,都体现了人类的善意。
    D.这片大山到处都是柿子树,长满野柿子,几乎无人采摘,成为鸟雀的天堂。这也是果子在大自然中自得其所的方式。
    【答案】D
    【解析】“这片大山到处都是柿子树,长满野柿子”错误。文中说:“这片山上有很多柿子树,每年结了果子几乎无人采摘,就任由其自然生长、掉落。”并没有说到处是柿子树。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句子①作为开头,具有悬念意味,引导读者思考“野果”与“鸟的世界”的联系。
    B.句子②引用儿歌,表现了喜鹊带来了美好温馨的记忆,暗示了本文的情感倾向。
    C.句子③写出了喜鹊的分寸感,表现了喜鹊对我的戒备心理。
    D.句子④老人希望我通过吃柿子来体验鸟儿的心情,让我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
    【答案】C
    【解析】“表现了喜鹊对我的戒备心理”错误。“戒备心理”无中生有,其目的在于表达“鸟儿也通人意”。
    3.“喜鹊在枝头”这一标题十分精彩,富有表现力。请加以梳理概括。(6分)
    【答案】①富有形象性。“喜鹊在枝头”富有画面感,明快热闹,给人无限遐想。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文章主要表现喜鹊在枝头的活动细节,展示了喜鹊的活力与聪明。③富有情感,暗示主题。喜鹊给单调的出差生活带来了自信,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
    【解析】“喜鹊在枝头”题目的精彩表现力表现在一下几点:对象“喜鹊”,点名物象,即本文的主要对象,结合物象特征分析;“在枝头”点明处所,即喜鹊的活动场所,内容丰富;“喜鹊在枝头”给自己单调的路程增添了情趣,联系主题:对自己、对社会、对自然。
    4.学习小组认为画波浪线的段落写得饶有趣味,准备写一则文学短评。请写出你的短评思路。(6分)
    【答案】示例一:①这段文字富有趣味。(1分)②语言灵动活泼,富有趣味。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喜鹊人格特征,如“不慌不忙”表现其“从容”,“有些忘我”表现其“专注”,“酣畅”表现其“满足”等。③细节描写富有趣味。通过对喜鹊一系列的神态和动作描写,写出了喜鹊吃柿子的忘我和聪明。④富有情趣。作者细腻描绘喜鹊吃柿子,让作者忘记了路途中的单调和低落的情绪,休现出了生活的情趣。(除第一点总述观点给1分外,每写出一点给 2分,直至满分为止。开放题型,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可从宏观角度[形式:语言、艺术手法(细节描写等):内容:形象(意象)、情感、主题等;情趣、理趣、知趣/智趣、志趣、旨趣等]作答。)
    示例二:①语言清新灵动,饶有趣味。(1分)②主要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喜鹊吃柿子专注、从容、忘我,充满活力。
    ③善于使用动词,通过选用“观察”“挑”“啄”“吸食〞“跳”等,写出了喜鹊的轻盈、优美。④使用散句、短句,条理分明,形式变化灵活,活泼明快。(除第一点总述观点给1分外,每写出一点给2 分,直至满分为止。开放题型,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可从微观角度,就某一方面作答。(如语言的趣味、形象的趣味、细节描写的趣味等)
    【解析】
    一.文学短评的定义
    文学短评属于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是指对各种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作品、文学发展史、文学理论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文章。
    高中学生写文学评论,一般只要求对具体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写30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这种文学短评虽然篇幅短小,但是它也必须是一篇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观点鲜明、语言流畅、短小精悍的文章。文学短评也有人称它为鉴赏短文。
    文学短评“麻雀虽小”,但应“五脏俱全”。写作时要以文艺理论为指导,以作品材料为依据,紧扣作品,有的放矢,评析原文的主要内容或主要特色。
    二.文学短评的写作角度与内容
    1.可以赏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及其表现。这类题目主要是评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主要的表现手法(如想像、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表现一个怎样的主题思想,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指出作品有何积极意义或局限性。赏析主题常用的术语有:中心突出、主题深刻、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含蓄蕴藉、深化主题等。
    2.可以分析作品的形象。文学作品的形象指的是文学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能激发人们感情的生活图案,通常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主要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揭示人物的典型意义,二是简要分析人物主要的性格特征。
    3.可以赏析作品的艺术手法。
    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表达方式,如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2)表现手法,如想像、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以小见大、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
    (3)叙述方式,如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
    (4)描写方式,如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
    (5)描写技法,如以动衬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
    (6)抒情方式,如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
    (7)意境的创设、修辞的运用等。
    赏析作品的艺术手法,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4.可以谈谈作品的构思技巧。作品的构思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写作思路,如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一个方面到几个方面等;
    (2)文章线索,如以某个中心事件为线索,以人物、感情、时间、空间为线索等;
    (3)层次结构,如总—分—总、总—分、分—总、分—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5~8小题。
    我的五样
    毕淑敏
    老师出了题目——写下“你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我拿着笔,面对一张白纸,周围一下静寂无声。万物好似压缩成超市货架上的物品,平铺直叙摆在那里,等待你的手挑选。货筐是那样小而致密,世上的林林总总,只有五样可以塞入。
    也许是当过医生的缘故,在片刻的斟酌之后,我本能地挥笔写下:空气、水、太阳……
    但我很快发现如果继续按照医学的逻辑推下去,马上就该写下心脏和气管,它们对于生命之泵也是绝不可缺的零件。想想那答案的雏形将是:空气、水、阳光、气管、心脏……哈!充满了严谨的科学意味,飘着药品的味道。
    于是我决定在水、空气、阳光三种生命要素之后,写下对我个人更为独特和生死攸关的症结。
    第四样,我写下了——鲜花。
    我似乎和庄严的题目开了一个玩笑。但我真实如此地挚爱它们,觉得它们不可或缺。绚烂的有刺的鲜花,象征着生活的美好和短暂的艰难,我愿有一束美丽的玫瑰,陪伴我到天涯。
    我偷着觑了一眼同学们的答案,不禁有些惶然。
    有的人写的是:“父母”。我顿时感到自己的不孝,是啊,对于我的生命来说,父母难道不是极为宝贵的因素吗?一想到他们可能先我而去,等待我们的是生离死别,永无相见,心就极快的冰冷成坨。
    有的人写的是“孩子”。一看之下,我忐忑不安,甚至觉得自己负罪在身。那个幼小的生命,与我血脉相承,我怎能在关键的时刻,将他遗漏?
    有的人写的是“爱人”。我便更惭愧了。或许在潜意识里,认为在未曾识得他之前,我的生命就已经存在许久。排名在外,也有几分理由吧?
    于是我想到电脑。电脑是一种象征,代表我挚爱的劳动和神圣的职责。很快联想到电脑所受制约较多,比如停电或是病毒入侵,都会让我无所依傍。惟有朴素的笔,虽原始简陋,却可朝夕相伴风雨兼程。
    于是在洁白的纸上,留下了我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水、阳光、空气、鲜花和笔。
    同学们嘻嘻笑着,彼此交换答案。一看之后,却都不做声了。我吃惊的发现,每个人留在纸上的物件,万千气象,决不雷同,有的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接下来,老师说,每个人在你写下的五样当中,划去相对不那么重要的一样,只剩下四样。
    权衡之后,我在五样中的“鲜花”一栏旁边,打了个小小的“X”字,表示在无奈的选择当中,将最先放弃清丽绝伦的花朵。
    当鲜花被墨笔腰斩的那一刻,顿觉四周惨失颜色,犹如本世纪初叶的黑白默片。我拢拢头发咬咬牙,对自己说,与剩下的四样相比,带有奢侈和浪漫情调的鲜花,在重要性上毕竟逊了一筹。虽然花香不再,所幸生命大致完整。
    请将剩下的四样当中,再划去一样,仅剩三样。老师的声音很平和,却带有一种不容商榷的断然压力。
    我面对自己的纸,犯了难。阳光、水、空气和笔……删掉哪一样是好?思忖片刻,我提笔把“水”划去了。从医学知识上讲,没有了空气,人只能苟延残喘几分钟,没有了水,在若干小时尚可坚持。两害相权取其轻吧。
    “水”一被勾销,立觉喉咙苦涩,舌头肿痛,心也随之焦枯成灰,人好似成了金字塔里风干的长老。
    我已经约略猜到了老师的程序,便有隐隐的痛楚弥漫开来。不断丧失的恐惧,化做乌云大兵压境。痛苦的抉择似一条苦难巷道,弯弯曲曲伸向远方。
    果然,老师说,继续划去一项,只剩两样。这时教室内变得很寂静,好似荒凉的墓冢。每个人都在冥思苦想举棋不定。我面对着自己人生的白纸,愁肠百结。
    笔、阳光、空气……何去何从?
    闭起眼睛一跺脚,我把“空气”划去了。
    刹那间好象有一双阴冷的鹰爪,丝丝入扣地扼住我的咽喉,顿觉手指发麻眼冒金星,心擂如鼓气息摒窒……
    好了,现在再划去一样,只剩下最后一样。对已是万般无奈之中的我们,此语不啻惊雷。
    教室内已经有轻轻的哭泣声。人啊,面临丧失,多么软弱苦楚。即使只是一种模拟,已使人肝肠寸断。
    笔和阳光。它们在纸上势不两立地注视着我,陷我于深深的两难。
    留下阳光吧——心灵深处在反复呼唤。妩媚温暖明亮洁净,天地一片光明。玫瑰花会重新开放,空气和水将濡养而出,百禽鸣唱,欢歌笑语。
    只是,我在哪里?在干什么?我扬起头来问天。
    我看到自己孤独的身影,在海边寂寞的拉长缩短,百无聊赖,看日出日落,听潮涨潮消。
    那生命的存在,于我还有怎样的意义?
    自问至此,水落石出。我慢而稳定地拿起笔,将纸上的“太阳”划掉了。
    偌大一张纸,在反复勾勒的班驳墨迹中,只残存下来一个字——“笔”。
    这种充满痛苦和抉择的测验,像一个逐渐缩窄的闸孔,将激越的水流凝聚成最后的能量,冲刷着我们的纷繁的取向。当那通道变得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时,生命的重中之重,就简洁而挺拔地凸现了。
    感谢这一过程,让我清晰地得知什么是我生命中的真爱——就是我手中的这支笔啊。它噗噗跳动着,击打着我的掌心,犹如我的另一颗心脏,推动我的四肢百骸。
    我安静下来,突然发现周围此时也很安静。人们在清醒地选择之后,明白了自己意志的支点,便像婴儿一般,单纯而明朗了。
    我细心收起自己的那张白纸,一如收起一张既定的船票。知道了航向和终点,剩下的就是帆起桨落战胜风暴的努力了。
    5.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作者的选择与其身份有关。“空气、水、阳光”与她当过医生的经历有关;“鲜花”象征着生活的美好和短暂的艰难,与女性的感受有关;对“笔”的钟爱则与其作家的身份有关。
    B.作者用反问句来强调自己没有选择“父母”而感到的不孝和惶然。实际上作者很巧妙地用这种方式表明了“父母”也是“生命中最宝贵的”因素。
    c.作者从自身的职业习惯出发,按照严谨的科学意识来写,首先想到生存,前三种选择,出于医生的本能,也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悲悯与敬重。
    D. 文章记叙了一次“测验”的过程,“感谢这一过程,让我清晰地得知什么是我生命中的真爱。”可见这个过程是一个自我定位的过程,经过这样的定位,作者找到了人生的目标。
    【答案】C
    【解析】“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悲悯与敬重”错误,没有“悲悯”。注意这类题目的干扰信息,对“生命的悲悯与敬重”看起来很有道理,但是要从文章全局来看,文章有没有表达这一层意思。作者选择“空气、水、阳光”,是一种职业本能,认为这三样对生命来说极为宝贵,仅此而已,不可过度解读。
    6.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本文语言隽永优美、耐人寻味,不管是遣词还是造句,不管是修辞还是句式,都体现了作家深厚的语言功底。
    B.“它们在纸上势不两立地注视着我,陷我于深重的两难”运用拟人手法,以笔和阳光的争斗、期待关注,形象地突出选择的艰难,使作品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C.这篇文章用了第一人称叙写自己在取舍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显得真实可信客观,“我”又直接面对读者陈述,缩短了二者的距离,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选择的艰难,更深入地体会到作者的内心世界。
    D.文章最后一段,内容上突出了抉择的正确、慎重、庄严;主题上表达自己愿意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坚定信念和勇气;结构上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
    【答案】C
    【解析】 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三人称公正客观。这道题难度较高,错得也比较隐秘。“真实可信”让人自然联想到“客观”,在意识中,客观总是与真实联系在一起的。关键是我们要了解文体知识。本文为叙事性散文,叙事的角度有第一、二、三人称。在叙述视角上,散文和小说是一致的。第一人称的叙述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与有限视角一样会受到一定的叙述限制,但它能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便于抒发感情。 第二人称便于抒情。第三人称叙述则更自由,不受时空限制,与全知视角一样,对人物和故事无所不知,但它的叙述并不那么亲切没有距离感。这道题目,第一人称“显得真实可信”是行话,但后面带一个“客观”,则不属于第一人称的表达效果,属于“第三人称”。而且,无论是“真实可信”还是“客观”,前面都要加上一个“显得”,也就是说,这些效果都是作者刻意而为所呈现出来的,可能不真实或不客观,是一种艺术上的真实和客观,有别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与“客观”。作者使用不同的人称方式,是一种艺术手法,力求使读者在阅读作品内容时达到“真实”与“客观”的阅读效果。
    7.在选取五样时,作者为什么认为笔是生命中的最爱?突出这一真爱,用了什么手法?(6分)
    【答案】①笔相当于一个作家的灵魂,是作者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最根本的方式。作家生命存在的意义就是审视、思考社会,没有了笔,作家就等于没有了灵魂,没有了思考,没有了批判,这样的生命存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②为了突出这一真爱,作者运用衬托的手法,用电脑来衬托突出笔。电脑虽然也代表了挚爱的劳动和神圣的职责,但受到的限制较多,比如停电或是病毒入侵,都让自己感到无所依傍。
    【解析】本题两问:一是为什么认为笔是生命中的最爱?从文中来看,作者对生命最宝贵的东西的删选,最后确定为笔,这一选择的过程,在心理独白中已经说明:那生命的存在,于我还有怎样的意义?笔代表作者挚爱的劳动和神圣的职责,是作者生命的重中之重,是作者生命意义的体现。对于作家而言,笔的意义不言而喻。答题的主要方向是从作者的身份和人生意义角度思考。第二问:突出这一真爱,用了什么手法?答案认为是衬托的手法,用电脑来衬托突出笔。但是从全篇来看,不仅仅是电脑,作者舍弃“空气、阳光、水和鲜花”最后留下笔,前四样也是衬托。
    8.在“选”与“弃”过程中,作者对自我生命存在的意义作出思考,本文是如何艺术地体现这一的过程的?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
    【答案】①独白式的心理描写。表达细腻的情感变化历程,抓住心理的感受,生动地展示了选择的痛苦。每一次选择都伴随着心理的挣扎。②衬托、对比手法的运用。用空气、水、阳光对生命的宝贵衬托鲜花的可贵,生命固然重要,但没有鲜花存在的生命会失去多少的光彩。用空气、水、阳光、鲜花来衬托笔,前四样东西固然宝贵,可它们和写作的笔一比下来,都不是最宝贵的。用同学们写的父母、孩子、爱人与自己想写的笔作对比,在诸多的忍痛割舍后,还是强调了自己对笔钟爱的理由。 ③比喻手法的运用。本文的比喻运用得十分妥帖,如:“黑白默片”形象地说明了自己选择放弃清丽绝伦的花朵的不舍和无奈的心情,把“白纸”比喻成“船票”,用“航向”比喻人生方向,用“终点”比喻人生目标,用“风暴”比喻奋斗过程中的艰难困苦,用“帆起桨落”比喻自己的奋斗行动等。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章的艺术手法,比较全面。除上面所说的手法外,还有一种重要的手法,也就是在披文阅读过程中所讲到的,作者在展现自己的这一艰难选择的心理时,运用了想象手法,化无形为有形,给读者以深切的体验。如:“人好似成了金字塔里风干的长老”“不断丧失的恐惧,化做乌云大兵压境”“好似荒凉的墓冢”“好象有一双阴冷的鹰爪,丝丝入扣地扼住我的咽喉”“看到自己孤独的身影,在海边寂寞的拉长缩短,百无聊赖,看日出日落,听潮涨潮消”。从全文来看,这是一种重要手法,不可忽视。

    相关试卷

    专题05 散文阅读鉴赏考点解析专训(2)-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解析宝鉴:

    这是一份专题05 散文阅读鉴赏考点解析专训(2)-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解析宝鉴,文件包含专题05散文阅读鉴赏考点解析专训2教师版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解析宝鉴docx、专题05散文阅读鉴赏考点解析专训2学生版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解析宝鉴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7 小说阅读鉴赏考点解析专训(3)-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解析宝鉴:

    这是一份专题07 小说阅读鉴赏考点解析专训(3)-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解析宝鉴,文件包含专题07小说阅读鉴赏考点解析专训3教师版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解析宝鉴docx、专题07小说阅读鉴赏考点解析专训3学生版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解析宝鉴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7 小说阅读鉴赏考点解析专训(2)-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解析宝鉴:

    这是一份专题07 小说阅读鉴赏考点解析专训(2)-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解析宝鉴,文件包含专题07小说阅读鉴赏考点解析专训2教师版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解析宝鉴docx、专题07小说阅读鉴赏考点解析专训2学生版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解析宝鉴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