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基础模块 下册锦瑟课前预习课件ppt
展开1.体会李商隐诗歌神秘的美感,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审美情趣,鼓励学生注重提高审美的境界。2.了解诗人的艺术风格,了解典故,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懂诗歌句意。3.把握诗歌哀怨的情感基调及朦胧迷离的艺术境界;体会李商隐非写实的艺术表现手法。
梁启超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饮冰室文集•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 《锦瑟》便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斯芬克思之谜”,今天我们来学习这首诗。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七律圣手”。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小李杜:杜牧、李商隐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温李:温庭筠、李商隐独创无题诗①朦胧美:情感朦胧,含蓄深邃。②意象美:意象绚丽神秘。③情感美:情致婉曲,缠绵悱恻。
李商隐天资聪颖,文思锐敏,二十出头考中进士,举鸿科大考遭人嫉妒未中刷下,从此怀才不遇。在“牛李党争”左右为难,两方猜疑,屡遭排斥,大志难伸。中年丧妻,又因写诗抒怀,遭人贬斥。《锦瑟》一诗约作于作者晚年。 关于此诗的创作意旨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说是写给令狐楚家一个叫“锦瑟”的侍女的爱情诗;有人说是睹物思人,写给故去的妻子王氏的悼亡诗;也有人认为中间四句诗可与瑟的适、怨、清、和四种声情相合,从而推断为描写音乐的咏物诗;有人认为是爱国之篇,有影射政治之意;有人认为是自伤身世、自比文才之论,还有人认为是自叙诗歌创作等许多种说法。大体而言,以“悼亡”和“自伤”说者为多。
看似没有标题,实则诗人表达的感情更加的强烈、深刻。无题胜有题,之所以用“无题“作题目,是因为作者不便于或不想直接用题目来显露诗歌的主旨。这样的诗,往往寄托着作者难言的隐痛,莫名的情思,苦涩的情怀,执著的追求等。
无题诗格,创自玉溪,且此体只能施之七律,方可婉转动情。 ——张采田
“锦瑟”或名“无题”,题目“锦瑟”是取句首两字,是一首广为传诵的诗。“锦瑟”:瑟,乐器名,有五十根弦,音节繁复;锦瑟,雕饰华美的瑟。有人认为是为名为锦瑟的侍婢而作的缠绵悱恻的爱情诗,有人也认为可能别有寄托或悼念亡妻之外,或表现封建士大夫隐秘难言的爱情生活,也有的以为其诗是诗人回顾反思平生遭际之作。
分析首联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①结构上总领全篇,引出对人生的思考;②在情感上为全诗奠定了凄凉感伤的抒情基调。
翻译:我曾经像庄周梦为蝴蝶一样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中,最终我只能像望帝那样,把自己的伤心托付给杜鹃。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庄生梦蝶”? “杜鹃啼血”?
用典: 指在诗歌中引用前人诗文名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典故。
1.明用:即直接点出人或事来,明明白白地用。如杜牧的《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2.暗用:是假定读者通晓古籍,用不着指明出处、指明是谁的事迹。 如曹操《短歌行》中“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就是借用《管子·形解》中的话,原文是:“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
1.庄周梦蝶 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这则寓言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它写得轻灵飘渺,常为哲学家和文学家所引用。
2.望帝啼鹃 望帝,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的称号。传说他因水灾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中,不幸国亡身死。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又名子规,暮春啼哭,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伤感春去,也哀痛亡国。 “杜鹃“——孤独悲苦的意象。
颔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1.请你分析典故的运用对表现人物感情有何作用。
既是美好的梦境,又是虚幻之境,
隐喻年轻时沉迷的美妙情境。
庄周为梦境而迷,诗人为“华年”而迷,而美好的年华已经恍然如梦了。想及此,作者感慨万端,无限伤感。
以杜鹃托怀恨,表达对失去了的美好事物殷切的思念。
颔联:表达对过去美好事物或情感的怀恋,以及惆怅迷惘之情。
“春心”代表了已逝去的美好事物,美好已经远去,现在只能像望帝杜宇一样,把这份伤感寄托在杜鹃的声声哀鸣之中。
翻译: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着,过去生活的图景如同蓝田玉山上的缕缕玉烟,依稀可见。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沧海、明月、明珠、泪珠”,这一连串凭借联想交融起的意象,幻化成了一个难以分辨的可望而不可即的又带有哀婉的妙境; “蓝田日暖玉生烟”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事物不能常在,寄寓了诗人悲伤嗟悼之情。
3.鲛人泣泪 晋张华《博物志》:"南海水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
4、暖玉生烟 传说蓝田美玉深埋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它那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到空中。
分析角度:①了解典故中的人、事的内容意义。②明确诗人对所引用的典故的态度。③体会诗人用典的意图,明确诗人的情感。
作用: ①引前人之言之事,使立论有根据; ②借典故的暗示,委婉表达作者的情感; ③减少语词的累赘,使语言更精练; ④使文辞典雅,加大历史的纵深感,丰富诗歌内涵。
翻译:这种悲欢离合的感情岂待如今追忆时才有,在事情发生的当时就已经感到惘然若失了。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惘然”一词,概括了“思华年”的全部感受:迷惘、哀伤、寂寥、虚幻之情,统于这二字中包括。 直抒胸臆,“惘然”与首联“思华年”首尾呼应,收束全诗。 追梦醒来,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情怀。
诗歌内容 (首联)锦瑟牵情,回首往事 (颔联)往事如梦,感伤深沉 (颈联)对月而泣,美梦如烟 (尾联)追忆此情,当时已惘 诗的情感追忆逝水华年、无果爱情的迷惘与感伤。
“锦瑟”比喻美好年华,“思华年”更是点出诗人思慕美好的青春年华,“一弦一柱”都是伤痛之情,体现伤痛之多、悲愤之多。 “迷”“托”体现出往事不再,青春不回,无能为力的无限悲伤。“鲛人泣泪”“蓝田暖玉”都象征着美好的青春年华。
诗中众多意象并没有明确指向,“华年”也可指青春时代的美好恋情;“望帝春心”是思念爱慕之心,这心只能寄托在杜鹃的哀鸣中,是对逝去爱情的追忆。 结合李商隐的爱情经历,这可能是他悼亡亡妻之作,也可能是对青春里某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的追思。
诗中多个典故,都体现着对美好愿望的追求和愿望不能实现的哀伤,是苦苦相思却无法相见的痛楚。 诗中的“此情”可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思恋之情。
“此情”很大程度上蕴含在诗中的四个典故当中,四个典故究竟都说了些什么,大家先结合文中注释想一想,可以讨论一下。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人生如梦,如 美而迷茫人生如寄,如 短而怨愤人生如泪,如 悲而哀婉人生如烟,如 幻而凄迷至始至终令人惘然若失,又何苦—— 追忆那逝水华年?
1.构思新奇 写锦瑟诉说“一弦一柱思华年”思之殷切,思之缠绵。声声诉述思念之切。句“当时惘然” “追忆此情” ,使悲欢离合之情更令人断肠。可见作者构思之精巧。
美轮美奂的事物,绚丽神秘
典故传说神秘而朦胧,含蓄深邃
情深意切,情致婉曲,缠绵悱恻,无限伤感的情感缺憾美。
对美好年华、爱情、理想的追忆之深,怀念之切,触动人心,动人心弦
《锦瑟》一诗,堪称李商隐诗集中的压卷之作。然而,对于这首诗的旨意,千百年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常见的几种解读:1.悼亡说2.感怀身世说 3.政治寄托说4.咏锦瑟说
拓展延伸:你知道这些名句吗?
身无彩凤双飞翼,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春蚕到死丝方尽,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可怜夜半虚前席, 。(《贾生》)夕阳无限好, 。(《登乐游原》)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古诗词诵读锦瑟完美版课件ppt: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a href="/yw/tb_c4037227_t3/?tag_id=26" target="_blank">古诗词诵读锦瑟完美版课件ppt</a>,共5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其人其作,创作背景,解题锦瑟,内容分析,第二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锦瑟精品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a href="/yw/tb_c4037227_t3/?tag_id=26" target="_blank">锦瑟精品教学ppt课件</a>,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创作背景,壹李商隐的生平,逐句翻译,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肆分析诗歌的艺术典故,伍课后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锦瑟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a href="/yw/tb_c4037227_t3/?tag_id=26" target="_blank">锦瑟优秀课件ppt</a>,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李商隐,诗歌风格,写作背景,朗读赏析,内容之眼思华年,情感之眼惘然,诗歌主题,艺术手法,用典赏析,艺术风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