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题:生物(湖北卷)(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题:生物(湖北卷)(解析版)第1页
    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题:生物(湖北卷)(解析版)第2页
    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题:生物(湖北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题:生物(湖北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题:生物(湖北卷)(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为研究赤霉素和光敏色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卷共18题,每题2分,共36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生活中一些司空见惯的“常识”可能跟同学们所学的生物学原理相悖,需要我们独立思考进行判断。下列说法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
    A.流感病毒会通过空气传播,所以不能开窗通风
    B.人若想要健康,应多摄入碱性食物、饮用碱性水
    C.户外锻炼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可避免运动后肌肉酸痛
    D.糖尿病患者需限制甜味食品摄入,米饭、馒头等主食无需限制
    【答案】C
    【分析】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
    多糖在人体内会分解为葡萄糖等单糖,糖尿病人应限制糖类的摄入,以减轻病情。
    【详解】A、病毒必须寄生于活细胞,常通风可降低室内病毒浓度,A错误;
    B、喝碱性水过多可能导致人体的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平衡异常改变,B错误;
    C、慢跑等有氧运动可避免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积累引起肌肉酸痛,C正确;
    D、米饭、馒头等主食中含有糖类,糖尿病患者应少食多餐,D错误。
    故选C。
    2.“同位素标记法”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羧基带有3H标记的亮氨酸可以用来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过程
    B.鲁宾和卡门通过检测18O的放射性情况,确定了光合作用过程中氧气的来源
    C.用14C标记的葡萄糖来研究人体细胞有氧呼吸过程,线粒体中能检测到放射性
    D.可以用15N标记的脂肪来研究其在细胞中的代谢过程
    【答案】C
    【分析】在同一元素中,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为同位素。同位素的物理性质可能有差异,但组成的化合物化学性质相同。用物理性质特殊的同位素来标记化学反应中原子的去向,就是同位素标记法。
    【详解】A、科学家在豚鼠的胰腺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追踪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不能标记羧基,因为脱水缩合以后,羧基脱掉-OH,不能追踪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A错误;
    B、鲁宾和卡门利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但是18O没有放射性,B错误;
    C、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继续被氧化,所以用14C标记的葡萄糖来研究人体细胞有氧呼吸过程,线粒体中能检测到放射性,C正确;
    D、脂肪不含N,所以不能用15N标记的脂肪来研究其在细胞中的代谢过程,D错误。
    故选C。
    3.细胞周期阻滞时,若细胞生长则会出现不可逆衰老,而细胞不生长则不会出现衰老现象。为验证这一结论,科学家用HT细胞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其中血清中含细胞生长所需的生长因子,药剂X可诱导蛋白L的表达,蛋白L具有阻滞细胞周期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蛋白L使细胞停滞在G1期
    B.在有无血清的情况下,药剂X均可诱导L蛋白的合成
    C.将乙组细胞转移至不含药剂X的培养液中,细胞周期不能恢复正常
    D.丙组会出现细胞衰老的特征
    【答案】C
    【分析】细胞衰老是机体在退化时期生理功能下降和紊乱的综合表现,是不可逆的生命过程.人体是由细胞组织起来的,组成细胞的化学物质在运动中不断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损伤,造成功能退行性下降而老化.细胞的衰老与死亡是新陈代谢的自然现象。
    【详解】A、药剂X可诱导蛋白L的表达,比较甲和乙,加入药剂X后,G1期细胞数目增加,说明蛋白L使细胞停滞在G1期,A正确;
    B、比较丙和L,在没有血清的条件下,丙组加入药剂X,G1期细胞数目增加,所以在有无血清的情况下,药剂X均可诱导L蛋白的合成 ,B正确;
    C、如果将乙组细胞转移至不含药剂X的培养液中,由于其含有血清,则血清中含有的生长因子就会发生作用,出现类似于甲组的现象,细胞周期恢复,C错误;
    D、丙组不含血清,即没有生长因子,同时细胞周期受阻,因此会出现细胞衰老的特征,D正确。
    故选C。
    4.盐碱地中含有大量的钠盐,会威胁海水稻的生存。同时一些病菌也会感染水稻植株,影响正常生长。下图为海水稻抵抗逆境的生理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H2O通过两种方式进入细胞
    B.液泡吸收Na+以适应盐碱地环境
    C.Na+排出细胞不消耗能量
    D.海水稻细胞通过胞吐方式分泌抗菌蛋白抵御病菌的侵染
    【答案】C
    【分析】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自由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协助扩散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能量,需要载体;主动运输从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需要能量。大分子或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不需要载体,消耗能量。
    【详解】A.由图可以看出,H2O可以通过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两种方式进入海水稻细胞,A正确;
    B.图中液泡吸收Na+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逆浓度梯度增大细胞液的浓度以适应高浓度盐环境,防止在高浓度的环境下失水,B正确;
    C.海水稻将 Na⁺ 排出细胞外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为主动运输,消耗能量,C错误;
    D.图中,海水稻细胞可形成囊泡运输抗菌蛋白,胞吐方式分泌抗菌蛋白,抵御病菌的侵染,D正确。
    故答案为:C。
    5.下图表示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步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表示转录,每个基因均以同一条链为模板
    B.图2表示翻译,其中RNA沿着核糖体从左往右移动
    C.每个基因都要经过图1和图2过程才能发挥遗传效应
    D.在原核细胞中,一个基因的图1和图2两个过程可同时发生
    【答案】D
    【分析】基因表达是指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步骤,其中转录是指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是指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翻译时核糖体沿着信使 RNA移动。
    【详解】A、图1表示转录,每个基因均以其中的一条链为模板,每条DNA上的基因数目数以千计,各个基因转录时所用到的模板链可能不是同一条DNA链,A错误;
    B、图2 表示翻译,其中核糖体沿着RNA从左往右移动,B错误;
    C、有些基因转录形成RNA发挥遗传效应,不需要表达出蛋白质,如化学本质为RNA的酶,C错误;
    D、在原核细胞中,一个基因可以边转录边翻译,能同时发生,D正确。
    故选D。
    6.研究人员对北方淡色库蚊和南方致倦库蚊施以相同浓度的敌敌畏糖醋液,北方淡色库蚊死亡率为100%,南方致倦库蚊死亡率为30.7%。对敌敌畏的靶标基因M进行比对,发现南方致倦库蚊种群中M有M1、M2、M3三种等位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方淡色库蚊和南方致倦库蚊存在生殖隔离,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B.南方致倦库蚊抗敌敌畏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敌敌畏对基因进行了选择
    C.停止使用敌敌畏糖醋液后,南方致倦库蚊种群的抗药性基因频率持续上升
    D.库蚊种群抗药性的形成不利于维持种群繁衍,不利于共同进化
    【答案】B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北方淡色库蚊和南方致倦库蚊存在地理隔离,但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
    B、M基因有M1、M2、M3三种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这是南方致倦库蚊抗敌敌畏的根本原因,敌敌畏对抗药基因进行了选择,B正确;
    C、停止使用敌敌畏糖醋液后,南方致倦库蚊种群中不抗药的个体易于生存并繁衍,可能抗药性基因频率会下降,C错误;
    D、库蚊种群抗药性形成有利于种群在有药物的环境下存活,有利于维持种群繁衍,有利于共同进化,D错误。
    故选B。
    7.某种自花传粉植物染色体上存在控制花色和叶形的基因,分别记作A/a和B/b.现选取两株亲本杂交得F1,F1在自然状态下种植得F2,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注:不考虑同源染色体间的交换、不考虑致死。
    A.红花对白花为显性,椭圆形叶对披针形叶为显性
    B.根据F1的表型及比例可判断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C.理论上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B:Ab:aB:ab=1:3:3:9
    D.理论上F2红花椭圆形叶植株中纯合子占1/5
    【答案】C
    【分析】由题意可知,该植物自花传粉,说明自然情况下只能自交,由表可知,红花椭圆形叶×白花披针形叶,F1红花披针形叶:红花椭圆形叶:白花披针形叶:白花椭圆形叶=1:1:1:1,相当于两对测交,F1中Aa:aa=1:1,Bb:bb=1:1,F2红花:白花=3:5=1/2×3/4:(1/2×1/4+1/2),披针形叶:椭圆形叶=3:5=1/2×3/4:(1/2×1/4+1/2),说明红花、披针形叶为显性。
    【详解】A、由题意可知,该植物自花传粉,说明自然情况下只能自交,由表可知,红花椭圆形叶×白花披针形叶,F1红花披针形叶:红花椭圆形叶:白花披针形叶:白花椭圆形叶=1:1:1:1,相当于两对测交,F1中Aa:aa=1:1,Bb:bb=1:1,F2红花:白花=3:5=1/2×3/4:(1/2×1/4+1/2),披针形叶:椭圆形叶=3:5=1/2×3/4:(1/2×1/4+1/2),说明红花、披针形叶为显性,A错误;
    B、由A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不论A/a和B/b是否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的表型均为比例1:1:1:1,B错误;
    C、F2红花:白花=3:5,披针形叶:椭圆形叶=3:5,整体为红花披针形叶:红花椭圆形叶:白花披针形叶:白花椭圆形叶=(3:5)×(3:5)=9:15:15:25,说明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1为AaBb:Aabb:aaBb:aabb=1:1:1:1,则F1产生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B:Ab:aB:ab=1:3:3:9,C正确;
    D、F2代红花椭圆形叶植株的基因型为A_bb,纯合子约占1/3,D错误。
    故选C。
    8.为研究赤霉素和光敏色素(接受光信号的蛋白质)在水稻幼苗发育中的作用,科研人员将野生型、光敏色素A的突变体、光敏色素B的突变体(突变体是指相关基因不能正常表达的个体)的水稻种子播种在含不同浓度赤霉素合成抑制剂(PAC)的固体培养基上,在光照条件下培养8天后,测量幼苗地上部分长度和主根长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一定浓度的PAC能促进水稻地上部分和主根的生长
    B.随着PAC浓度的增大,三种水稻地上部分的生长变化趋势与主根的基本相同
    C.由图2可知,光照条件下光敏色素B能增强低浓度PAC促进水稻主根生长的作用效果
    D.光照条件下PAC处理水稻,缺少光敏色素B比缺少光敏色素A对水稻主根生长影响更小
    【答案】B
    【分析】1、由图甲分析可知,随着PAC浓度增大,地上部分高度开始下降,野生型和光敏色素A突变体,下降程度几乎一致,光敏色素B突变体下降程度少,这说明光敏色素B减弱了PAC的影响。
    2、由图乙分析可知,PAC浓度在10-7~10-5ml•L-1范围内,促进主根生长,浓度在10-4ml•L-1时抑制主根伸长。
    【详解】A、由图1可知,与对照(PAC浓度为0)相比,赤霉素合成抑制剂(PAC)处理后地上部分长度变小,说明PAC能抑制野生型水稻地上部分的生长,A错误;
    B、随着PAC浓度的增大,与PAC浓度为0时相比,三种水稻地上部分长度均下降,主根长度均先增加再减小,B正确;
    C、由图2可知,光敏色素B突变体的主根长度最大,说明光敏色素B突变体增强了低浓度PAC促进水稻主根生长的作用效果,即光敏色素B能降低低浓度PAC促进水稻主根生长的作用效果,C错误;
    D、由图2可知,光照条件下PAC处理水稻,与野生型对比,缺少光敏色素B比缺少光敏色素A对水稻主根生长的影响更大,D错误。
    故选B。
    9.已知神经递质可分为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两种类型。下图中a、b、c三个神经元构成了1、2两个突触,曲线甲,乙、丙表示不同刺激条件下神经元c的轴突上发生的膜内电位变化(虚线表示零电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实验能确定1、2两个位置神经递质的类型
    B.甲表明只刺激a时兴奋能从轴突传递给细胞体,不能从细胞体传递给轴突
    C.乙表明只刺激b时兴奋不能从b传递给a,故c处不能检测到电位变化
    D.乙也可表示只刺激b时,a神经元的电位变化
    【答案】A
    【分析】突触是两个神经元相互建立联系的结构,据图可知,b和a能够形成突触2,a和c能够形成突触1。分析题图,单独刺激a时,c能形成动作电位,说明a释放的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只刺激b时,c没有任何变化,说明b没有使a释放神经递质;同时刺激a,b,结果c产生了电位变化,但是与单独刺激a相比减弱了,说明刺激b抑制了a向c传递兴奋,进而推断b神经元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
    【详解】A、突触是两个神经元相互建立联系的结构,据图可知,b和a能够形成突触2,a和c能够形成突触1。分析题图,单独刺激a时,c能形成动作电位,说明a释放的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只刺激b时,c没有任何变化,说明b没有使a释放神经递质;同时刺激a,b,结果c产生了电位变化,但是与单独刺激a相比减弱了,说明刺激b抑制了a向c传递兴奋,进而推断b神经元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A正确;
    B、甲表明只刺激a时兴奋能从a的轴突传递给c的细胞体,进而从c的细胞体传递给轴突,若要证明兴奋不能从c的细胞体传递给a的轴突,还需要设置刺激c检测a的对照。B错误;
    C、乙表明只刺激b时,b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使a受抑制(可能是Cl-内流,a神经元会发生负向的电位变化),不会引发a中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故a神经元会有负向的电位变化,导致兴奋不能从a传递给c,使c处不能检测到电位变化,C错误。
    D、乙表明只刺激b时,b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使a受抑制(可能是Cl-内流,a神经元会发生负向的电位变化),不会引发a中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D错误。
    故选A
    10.热射病是一种在持续高温环境中发生的严重中暑现象,是由于体液的大量丢失导致的严重血液循环障碍。为了维持脑和心脏最基础的血液供应,机体会关闭皮肤血液循环和汗液分泌,心、肺、脑等器官的温度迅速升高,进而导致器官或系统损伤。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当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时,人体皮肤以辐射、传导、蒸发等方式散热
    B.热射病患者体内醛固酮的含量增加
    C.热射病患者体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受损,机体产热过多
    D.室外高温作业人员应大量补充水分以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平衡
    【答案】B
    【分析】稳态是指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稳态的基础: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运行;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A、当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时,人体皮肤不能通过辐射散热,可通过皮肤传导、蒸发等方式散热,A错误;
    B、热射病患者的体液的大量丢失,醛固酮分泌增加,对钠的重吸收加强,增加体液,B正确。
    C、热射病是一种在持续高温环境中发生的严重中暑现象,是由于体液的大量丢失导致的严重血液循环障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未受损,C错误;
    D、室外高温作业人员大量出汗会丢失水分和盐分,因此需补充淡盐水,D错误。
    故选B。
    11.“无废城市”是将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一种新型城市管理方式。推动城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是建设“无废城市”的重点工作之一、下图是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化利用模式的简要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建设“无废城市”应遵循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
    B.垃圾堆肥的微生物多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
    C.肥料产品中的物质和能量可被农作物直接吸收利用
    D.“无废城市”建设有利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答案】C
    【分析】1、无废城市使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遵循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规律。
    2、参与垃圾堆肥的各种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用堆肥法处理有机垃圾有利于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减少固体废物填埋量和资源化利用。
    【详解】A、“无废城市”利用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规律,遵循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A正确;
    B、参与垃圾堆肥的微生物营腐生生活,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B正确;
    C、肥料产品中一些物质不可被农作物直接吸收利用,需要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盐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肥料中的能量农作物不能利用,C错误;
    D、“无废城市”建设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因而有利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同时也能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D正确。
    故选C。
    12.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经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森林,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群落演替是一些物种取代另一些物种,一个种群取代另一个种群的过程
    B.人工间断砍伐一定使某灌木阶段的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C.甲、乙、丙之间为种间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
    D.群落演替一定是朝着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的方向发展
    【答案】C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在三个连续群落演替阶段中,甲、乙、丙依次作为优势种群,但在竞争中,前者被后者替代,这种演替虽然使前一优势物种的数量降至较低水平,却没有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则物种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
    【详解】A、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A错误;
    B、人工间断砍伐不一定使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发生改变,B错误;
    C、甲、乙、丙均为植物种群,故它们的关系为种间竞争,随着演替进行,第3阶段的植物种类较多,分层明显,故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C正确;
    D、自然条件下演替一般是朝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但也不一定,比如受人为因素的破坏,D错误。
    故选C。
    13.铁皮石斛常附生于树干上,以获取更多的阳光。某地在山桐子树干上种铁皮石斛林下种辣椒,除了种植传统作物,还引导村民种植经济价值更高的中药川射干。春天时中药种植基地内盛开的鸢尾花会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山桐子、辣椒与铁皮石斛的分布可以提高它们的光合作用速率
    B.铁皮石斛附生于树干上,在生态系统的结构中属于第二营养级
    C.当地引导村民种植中药川射干,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
    D.种植基地内盛开的鸢尾花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赏,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答案】C
    【分析】直接价值就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
    【详解】A、山桐子、辣椒与铁皮石斛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没有提高光合作用速率,A错误;
    B、铁皮石斛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第一营养级,B错误;
    C、当地引导村民种植中药川射干,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自然发展,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C正确;
    D、中药种植基地的鸢尾花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赏,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错误。
    故选C。
    14.研究者用仪器检测拟南芥叶片在光—暗条件下CO2吸收量的变化,每2s记录一个实验数据,并在图中以点的形式呈现(光—暗处理过程中温度等条件保持适宜且稳定),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200s以后叶肉细胞内ATP和NADPH的合成均停止
    B.光下拟南芥叶片的总光合速率约为0.2~0.6μmlCO2·m-2·s-1
    C.300s后CO2释放量逐渐增加,并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D.据图可知光下拟南芥叶片可能存在另一个释放CO2的过程
    【答案】D
    【分析】光合作用的过程十分复杂,它包括一系列化学反应。根据是否需要光能,这些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阶段必须有光才能进行,这个阶段是在类囊体的薄膜上进行的,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两方面用途:一是将水分解为氧和H+,氧直接以氧分子的形式释放出去,H+与NADP+结合生成NADPH,NADPH作为活泼还原剂,参与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同时也储存部分能量供暗反应阶段利用;二是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提供能量促使ADP与Pi反应形成ATP,这样光能转化为储存在ATP中的化学能。暗反应阶段有光无光都能进行,这一阶段是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的,CO2被利用,经过一系列反应后生成糖类。
    【详解】A、停止光照后叶肉细胞可以通过细胞呼吸合成ATP,A错误;
    B、总光合速率是净光合建率和呼吸速率之和,图中纵坐标为净光合速率,B错误;
    C、由图可知,300s后二氧化碳释放量减少并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C错误;
    D、停止光照后二氧化碳的释放速率大于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速率,说明存在另一个生理过程在释放二氧化碳,D正确。
    故选D。
    15.清酒乳杆菌是臭鳜鱼中的优势乳酸菌,科研人员尝试从臭鳜鱼中分离优质的清酒乳杆菌,实验流程如图①~⑤所示。图中MRS培养基的主要成分有胰蛋白胨、牛肉膏、酵母粉、番茄汁、葡萄糖、碳酸钙(乳酸能与碳酸钙反应出现溶钙圈)、溴甲酚绿(pH显色剂,酸性显示黄色、碱性显示蓝绿色)、琼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制作上述平板时培养基中要加入血清,细胞才能正常生长
    B.步骤③将菌悬液稀释了1000倍,④应进行厌氧培养
    C.为清酒乳杆菌提供氮源的主要是胰蛋白胨和牛肉膏
    D.步骤④应挑取平板上呈黄色、有溶钙圈的菌落进行重复划线培养
    【答案】A
    【分析】平板划线法:把混杂在一起的微生物或同一微生物群体中的不同细胞,用接种环在平板表面上作多次由点到线的划线稀释而获得较多独立分布的单个细胞,并让其成长为单菌落的方法。
    【详解】A、图中实验的目的是分离清酒乳杆菌,是原核生物,无需加入血清,血清是动物细胞培养时需要加入的物质,A错误;
    B、步骤③将1mL菌悬液加入9mL无菌生理盐水,稀释10倍,又取1mL菌液加入9mL无菌生理盐水,稀释100倍,再取1mL加入第3支试管,稀释了1000倍,乳杆菌进行严格的厌氧呼吸,因此④应进行厌氧培养,B正确;
    C、氮源是为生物生长提供氮元素的物质,为清酒乳杆菌提供氮源的主要是胰蛋白胨和牛肉膏,C正确;
    D、乳酸能与碳酸钙反应出现溶钙圈,乳酸呈酸性,使菌落呈黄色,步骤④应挑取平板上呈黄色、有溶钙圈的菌落进行重复划线培养,D正确。
    故选A。
    16.临床上常对羊水中胎儿脱落的细胞进行染色体分析,得出染色体数量以及结构变异的重要信息,辅助医生产前诊断。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

    A.秋水仙素处理可使细胞周期停滞在中期,便于进行染色体分析
    B.实验中低渗处理的目的是使细胞吸水膨胀,使染色体分散便于观察
    C.细胞培养过程中需适时更换培养液,防止代谢产物积累过多危害细胞生长
    D.利用该技术能够检测镰状细胞贫血、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答案】D
    【分析】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所以在进行染色体分析时,通常选用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主要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详解】A、秋水仙素可抑制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不能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故秋水仙素处理可使细胞周期停滞在中期,中期中的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有利于进行染色体分析,A正确;
    B、细胞在低渗溶液中会吸水,故实验中低渗处理的目的是使细胞吸水膨胀,使染色体分散便于观察,B正确;
    C、细胞培养过程中需适时更换培养液,防止代谢产物积累过多危害细胞生长,C正确;
    D、利用该技术能够检测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不能够检测镰状细胞贫血,因为镰状细胞贫血是基因突变导致的,D错误。
    故选D。
    17.由于某目的基因酶切后的末端为平末端, 载体E只有产生黏性末端的酶切位点,需借助中间载体P 将目的基因接入载体E。据图分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 PCR 扩增获取目的基因是基因工程的核心工作
    B.为了便于该目的基因接入载体E,可用限制酶 EcRV 或SmaI切割载体P
    C.载体P不能作为基因表达载体,是因为其没有表达该目的基因的启动子与终止子
    D.若受体细胞表现出抗性基因的相应性状,表明重组载体成功导入受体细胞
    【答案】C
    【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详解】A、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不是通过PCR扩增获取目的基因,A错误;
    B、由于载体E只有产生黏性末端的酶切位点,要使中间载体P接入载体E,同时防止载体E自身环化,需要用两种限制酶分别切割载体E和中间载体P,据图可知,中间载体P和载体E均含有XhI和PstI酶识别序列,故可选用XhI和PstI酶进行酶切,载体P的这两种酶识别序列中含有EcRV识别位点,并且其切割的为平末端,可以用于连接目的基因,SmaI酶虽然也能切割得到平末端,但是其识别位点没有位于XhI和PstI酶识别位点之间,故不能选择其对中间载体P进行切割,B错误;
    C、由图可知,载体P是中间质粒,不含有有表达MT基因的启动子和终止子,C正确;
    D、受体细胞表现出抗性基因的相应性状,可能是导入了重组质粒,也可能只导入了空质粒(不含目的基因的质粒),D错误。
    故选C。
    18.英国首批体内含有三人DNA信息的三亲婴儿已经诞生。三亲婴儿的培育技术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给捐献者卵母细胞去除细胞核可以采用显微操作去核技术
    B.培育三亲婴儿是为了避免母亲的线粒体遗传病遗传给孩子
    C.父亲携带的白化病基因的遗传不受三亲婴儿培养技术的影响
    D.三亲婴儿的培育利用了核移植技术,属于无性生殖
    【答案】D
    【分析】动物细胞核移植: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克隆动物。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原理是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详解】A、给捐献者卵母细胞去除细胞核可以采用显微操作去核技术,此时的卵母细胞通常需要培养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A正确;
    B、培育三亲婴儿是为了避免母亲的线粒体遗传病遗传给孩子,因此只采用了母亲的卵细胞的细胞核,B正确;
    C、父亲提供精子,三亲婴儿的培养过程中对精子没有特殊操作,因此父亲携带的白化病基因的遗传不受三亲婴儿培养技术的影响,C正确;
    D、三亲婴儿的培育利用了核移植技术,但是经过了精子和卵细胞的融合,子代的遗传物质来自双亲和捐献者,属于有性生殖,D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共 4 题, 共64分。
    19.植物的一些生理指标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其影响关系的确定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细胞释放到胞外的ATP(eATP)可通过受体介导的方式,调节植物生理活动。为探究eATP对光合速率的影响,科研小组用去离子水配制了适宜浓度的eATP溶液,并用其处理菜豆叶片。一段时间后,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₂浓度等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①该实验对照组的处理方式为 。
    ②活性氧(ROS)能促进植物叶肉细胞气孔的开放,NADPH氧化酶是ROS产生的关键酶。科研人员用eATP处理NADPH氧化酶基因缺失突变体,发现净光合速率与对照组基本一致。试推测eATP调节植物光合速率的机制: 。
    (2)一般认为,胞间CO₂浓度越高,光合作用原料越丰富,净光合速率越高。为了验证该规律是否成立,研究人员以菜豆叶片为实验材料进行如下实验:在同样自然光照的情况下,用人工光源给实验组额外补充光照,检测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₂浓度,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测定净光合速率是以单位 CO₂的吸收量为指标,测定的数据 (填“需要”或“不需要”)加上遮光处理的数据。
    ②该结果 (填“支持”或“不支持”)上述规律,理由是 。
    【答案】(1) 用等量的去离子水处理菜豆的叶片 eATP通过调节NADPH氧化酶基因的表达,促进活性氧(ROS)的合成来促进气孔的开放,从而提高光合速率
    (2) 时间、叶面积 不需要 不支持 图中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胞间CO2浓度较低,而净光合速率却较高
    【分析】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NADP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NADP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有机物。
    【详解】(1)①实验组用去离子水配制了适宜浓度的eATP溶液,并用其处理菜豆叶片;根据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对照组可以用等量的去离子水处理菜豆的叶片。
    ②活性氧(ROS)能促进植物叶肉细胞气孔的开放,NADPH氧化酶是ROS产生的关键酶,据图可知,cATP可通过调节气孔导度来调节植物光合速率,而活性氧(ROS)也能促进植物叶肉细胞气孔的开放,活性氧(ROS)的合成需要NADPH氧化酶的催化,当NADPH氧化酶缺失,则活性氧(ROS)无法合成,植物叶肉细胞气孔的开放无法增加,科研人员用eATP处理NADPH氧化酶基因缺失突变体,发现净光合速率与对照组基本一致。综合分析可知: eATP通过调节NADPH氧化酶基因的表达,促进活性氧(ROS)的合成,进而促进植物叶肉细胞气孔的开放,提升了叶肉细胞的气孔导度,进而实现了对光合速率的提高。
    (2)①测定净光合速率是以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CO2的吸收量为指标,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故测定的数据即为净光合速率,不需要加上遮光处理的数据。
    ②图中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胞间CO2浓度较低,而净光合速率却高于对照组,故该实验结果不支持胞间CO₂浓度越高,光合作用原料越丰富,净光合速率越高这一观点。
    20.人血清白蛋白(HSA)在临床上需求量很大,通常从人血中提取,但由于存在艾滋病病毒(HIV)等病原体感染的可能性,人们对血液制品仍有顾虑。图一是科学家研发的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取 HSA 的途径,图二为 HSA 基因两侧的核苷酸序列,图三为相关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感染初期,侵入人体的 HIV 刺激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 。艾滋病患者往往死于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这是因为 HIV 。
    (2)图一中的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 ,过程①的操作是 。
    (3)依据图一 、图二和图三分析,切割质粒选用的限制酶是 ,成功建构的重组Ti 质粒含有 的切割位点。
    (4)血清白蛋白的适应症有肝硬化或肾病引起的水肿,其治疗水肿的机理是 。利尿剂是治疗水肿的常用药物,为了验证血清白蛋白治疗水肿的效果优于利尿剂且两种药物配合使用效果更好,某科研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请补充并完善实验思路:
    将体重相同、均患有肾病引起的水肿小鼠随机均分成甲、乙、丙、丁四组; 。一段时间后,检测和记录四组小鼠水肿消退的时间长短,得到各组小鼠水肿消退时间的平均值。
    预期实验结果:四组小鼠水肿消退的时间为丙

    相关试卷

    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题:生物(广东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题:生物(广东卷)(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藻类的概念古今不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题:生物(福建卷)(考试版):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题:生物(福建卷)(考试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种α珠蛋白基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题:生物(福建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题:生物(福建卷)(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种α珠蛋白基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