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卷07-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卷(河北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黄金卷07-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卷(河北专用),共19页。
黄金卷07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的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利!
第一部分
一、基础知识综合(共2小题,共1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新时代呼唤坚定的文化自信。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领会其精神实质和思想内(hán),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前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民族标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气质和气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hà)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献身精神,始终激励着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
新时代,人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甲]________审美熏陶、[乙]________道德精髓、[丙]________国家情怀、[丁]________人生经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融入时代、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展望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继续焕发生命力,成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的强大助力。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内(hán) ②(hà) 然正气
(2)文中[甲][乙][丙][丁]四处,依次填入动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感受 丰富 领略 接受B.接受 感受 丰富 领略
C.感受 领略 接受 丰富D.接受 领略 感受 丰富
2.阅读语没,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②那些敢于指出你错误的人,往往是帮助你进步的人,是你的贵人。③批评的话虽然刺耳,却是人生路上不可缺少的良药。④一个人___________始终保持海纳百川的姿态,开阔胸襟,善纳诤言,___________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1)第①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语段中的“你”按照词性划分是 词;加点词语“刺耳”按照感情色彩划分是 词。
(3)请在第④句的横线处填写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
第二部分
一、古诗文阅读(共28分)
3.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小平和小山围绕“跨越时代的相遇”的话题展开讨论,请你补全对话。
小平:如果时光倒流,我想遇见崔颢,和他一起登上黄鹤楼,眺望“黄鹤一去不复返, ”(《黄鹤楼》);我想遇见苏轼,感受他“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记承天寺夜游》)的闲适和旷达;我还想遇见陶渊明,和他一起“采菊东篱下, ”(《饮酒》),多么悠然自得!小山:我想去唐朝,遇见安史之乱中的杜甫,“ , ”,(《春望》)他说出了战乱中家书的珍贵,说出了千万人的共同心声;我想去宋朝,遇见才女李清照,“ ”(《渔家傲》)和她一起,乘风展翅,多么自由肆意!
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2)“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
5.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顾野有麦场 (2)意暇甚 (3)一狼洞其中
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2)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乙】
临江之人,畋①得麋麑②,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③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人意。
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④,益狎⑤。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⑥其舌。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选自《临江之麋》)
【注释】①畋(tián):打猎。②麋麑:麋鹿。③怛(dá):惊吓,呵斥。④偃(yǎn)仆:放倒。⑤狎:态度亲近而不庄重。⑥啖:吃,这里是“舔”的意思。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习示之,使勿动/夫君子之行
B.自是日抱就犬/其一犬坐于前
C.积久,犬皆如人意/场主积薪其中
D.走欲与为戏/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8.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外 犬 见 而 喜 且 怒 共 杀 食 之 狼 藉 道 上 麋 至 死 不 悟
9.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以下问题。
(1)【甲】文中的“狼”和【乙】文中的“犬”在形象上有什么相似之处?请说明理由。
(2)【甲】【乙】两文分别给你什么启示?
二、现代文阅读(共24分)
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新时代诗歌要讲担当
①诗歌要“讲品位、讲格调、讲担当”。一些诗人对“讲品位、讲格调”没有异议,但提到“讲担当”就未必赞同。有人认为“诗就是诗,不必承担社会历史责任” “诗以外的任何附加,都会使诗不‘纯’”,于是只封闭在个人空间里,逃避公共空间与大众议题。其实,诗人只有跳出“纯诗”的观念窠臼,摆脱“小我”束缚,增强公共意识、使命意识,才能写出富有风骨的“大诗”。
②诗歌要有时代担当。诗歌是心灵颤动和诗意传递,但不可能离开特定社会历史语境,如果面对时代和人民“失语”,就只能是阁楼里的低吟浅唱和孤芳自赏。诗歌当面对时代,理解时代,呼应时代,拥抱时代,而不是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成为无病呻吟和矫揉造作。诗人的心上附着诗的灵魂,诗人要站在人类精神高地,关注人间疾苦、人民福祉、人类命运。
③诗有诗的劲道,即便是承载历史文化,也须是诗意的承载。在当下诗歌写作中,特别是宏大社会题材诗歌写作中,少数诗歌给人以大而无当、空泛无物的感受,留下的既不是史,也不是诗,只是一个声嘶力竭的空洞姿态。真正有艺术风骨的“大诗”应发自一个诗人的心灵深处。因此,诗歌要有艺术担当。
④新时代诗歌应有大格局,关注的不仅是私人空间,还有公共空间,不仅是个人命运,还有人类命运,这才是有大境界、大胸怀,有大爱、大能的诗歌。具体来说,“大”既指书写对象的事件、主题的“大”,也指诗歌语言的大气,当然它不一定使用 “大词儿” ,而是经过诗性组合之后呈现出高端飞拔的气质,营造一种气场。此外,还应有大结构,开阖有度,兼具创新性,充盈着昂扬的气势和气魄。
⑤诗歌要有社会历史担当。这不是要求每个诗人在大事件诗歌写作中复述新闻、图解政策,也不是希望诗人在书写大事件时被叙事、细节所裹挟,而是要表达诗性体验,传递人生经验,在烟火中求真味,于坦率中求蕴藉。这意味着诗歌要经得起批评。诗歌只有经过时间和历史的“批评”,才可能成为经典并世代流传。诗歌还要引导趣味,不是建“奇花异石”的“盆景”,而是耕耘肥沃的广阔大地。
(选自央广网。有删改)
【文本二】
①“风骨”在不同的时期拥有不同的含义。它既含有道德修养、人格气质方面的内涵,亦成为诗歌辞章的一种审美标准。在历史的变迁衍化中,“风骨”早已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构成中华传统精神的基座和主脉,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与发扬“中国风骨”应是题中应有之义,这也是新时代语境下每位诗人需要思考的新课题。
②继承与发扬风骨的关键在于诗人要有风骨,具体而言则是指诗人应秉持使命感与责任心。但当下很多诗人都沉溺于写“小我”的日常琐碎、鸡毛蒜皮,缺少大情怀大境界,更有甚者为出版、发表、出名或赚取眼球、点击量、关注度,批量生产媚俗之作,究其原因就在于缺乏作为诗人的使命感与责任心。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华诗魂”的艾青一生心系大堰河那样的劳苦大众,曾发出“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感叹,写出《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忧国忧民的诗作,正是使命感与责任心的体现,是中国风骨在现代诗人身上的延续。
(选自《光明日报》,作者:罗小凤。有删改)
10.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开篇引用“有人”的观点意在强调创作诗歌要保持纯正就不能有任何附加。
B.新时代诗歌应在书写对象的事件、主题,诗歌语言,结构等方面体现大格局。
C.文本二列举艾青的事例意在阐明要继承和发扬风骨关键在于诗人要有使命感和责任心。
D.在论述观点时,与文本二相比,文本一的语言更生动形象,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论证。
11.下面的材料能否作为文本一的论据?请说明理由。
艾青的作品紧紧地把握住时代,一如艾青的心跳为中国和中国人民跳动。我们从艾青的诗歌履痕,能听到艾青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发出的强劲声音。艾青诗歌选择了时代,实现了和时代同悲欢,因此就有《我爱这土地》《黎明的通知》《北方》《煤的对话》等经得起岁月检验和时光漂洗的诗行,造就了艾青诗歌的恒久魅力。
12.两个文本都以现代诗为论述对象,都阐明了对“小我”的态度,但二者论述“小我”的目的不同。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龙豁口
①东北的三九天,滴水成冰。长长的松花江雪道,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②这天早晨,天刚蒙蒙亮,老赵头就带领五个人的“爬犁【注】帮”出发了。这次他们的任务特殊,不是送货,也不是运皮张,而是给北山里的抗日游击队送粮食。
③老赵头是松花江雪道上的常客,也是当地最有名的“爬犁头”,他从15岁开始赶爬犁,几十年摸爬滚打在这长白山松花江雪道上,最远到过哈尔滨。
④老赵头和山上的游击队比较熟,对当地的地形也清楚,所以这任务交给他最放心。老赵头挑了小武、马三等几个小伙子,组成了最精干的“爬犁帮”。这几个小子办事机灵,遇事不慌,爬犁赶得好,马快人也快。
⑤这几天,松花江上游的抗联队伍把小鬼子打惨了,也把他们打急了,所以小鬼子不断组织日伪军进山“讨伐”,进山的路巡查得非常严。这个时候要把粮食送进去,谈何容易? 可是,游击队已经断粮几天了,老赵头心急如焚,最终还是决定冒险送粮。
⑥丰满地区建成松花江大坝以后,上游的水位逐渐升高,便形成了松花湖。“爬犁帮”最怕遇见松花湖上的三九天,那里西北风呼啸,冷风如刀,彻骨的寒冷让人忍不住打颤,貉皮帽子羊皮大氅都抵挡不住,没人敢在这寒冷的冰湖上过多停留,谁也不会拿性命开玩笑。拉爬犁的牲口,鼻孔往外喷着白气,眼睫毛上挂满了霜花,汗水顺着毛往下淌,在肚皮下凝结成冰,哗啦哗啦地响。赶爬犁的小伙子们跟着爬犁跑,跑得全身透汗。
⑦一路上还算顺利,眼瞅着就要进入游击区了,可老赵头却一点儿也不松懈,一双鹰一样的眼睛不停扫视着苍茫的江面。
⑧突然,远处出现了一片黄褐色身影,还伴随着隐隐约约的马达声。不好,是鬼子的巡逻队! 老赵头的神情变得紧张起来,心想,这可咋办? 爬犁上的粮食虽然做了伪装,可是鬼子要是检查,一定会露馅的,到时候自己安危事小,粮食进不了山事大。
⑨老赵头赶紧吆喝大家加快速度。双方距离越来越近了,爬犁再快也快不过鬼子的汽车和摩托车。老赵头心里明白,他咬咬牙,说,干脆走“龙豁口”。
⑩一听“龙豁口”三个字,大家头皮就发麻,精神更加紧张了。所谓“龙豁口”,就是爬犁正在这冰湖上行进时,脚下突然咔嚓一声响,三尺多厚的冰面骤然裂开,裹挟着呼啸声一直向岸边延伸。人只能瞪眼看着冰面不断裂开,从一尺、两尺、三尺再到无法丈量。幽暗的湖水翻涌着从裂口冒出,像是有一条恶龙会随时从湖底蹿出。传说是湖中的独角龙耐不住严寒,一怒之下用独角豁开冰面,所以称之为“龙豁口”。
⑪“龙豁口”不常有,但只要遇到一次,足以让人终生难忘。“爬犁帮”的人谈“龙” 色变,因为不管什么车辆或者爬犁,若是掉进了“龙豁口”,纵是神仙也难逃离,那是凶多吉少的事。可是今天的情况特殊,如果被小鬼子撞到了,同样没有好下场,老赵头只好铤而走险。
⑫于是,老赵头赶着爬犁向右侧疾驰,偏离了原来的路线,朝湖心奔去。小武他们知道,湖心区冰薄,且有一处活水,最易形成“龙豁口”,他们看出来了,老赵头今天是要豁出去了。抗联的战士们牵动着大家的心,为了把粮食运到战士们手里,他们顾不了那么多了。就这样,小武他们跟在老赵头身后赶着爬犁,没有丝毫犹豫,继续向前奔去。
⑬鬼子越来越近,老赵头拼命地打马飞驰,枣红马的鬃毛飞扬着,像一道红色的闪电穿梭在白茫茫的江雾和雪色之间。小鬼子叫喊着让老赵头停下来,可老赵头全当听不见。小鬼子开枪了,子弹贴着头皮呼啸而过。忽听咔嚓、咔嚓一阵雷鸣炸响,湖面的冰豁然裂开,并且迅速向两边漾开。
⑭老赵头把眼睛瞪得如铜铃一般,大声喊道:“‘龙豁口’现身,大家小心了,跟住我。 ”
⑮伴随着喊声,老赵头的爬犁左躲右闪;飞一般蹿向侧面的斜坡。小武他们也不敢怠慢,一个跟着一个从“龙豁口”边缘掠过。后面的小鬼子一个个躲闪不及,绝望地喊叫着,无从应对,眼睁睁地看着汽车和摩托车如同乌龟一般慢慢地沉向湖底,一会儿工夫便不见了踪影……
⑯终于把粮食送到战士们手里,大家伙儿这才像散了架似的,瘫坐在雪地里。
⑰第二天往回走时,他们远远地看向“龙豁口”,只见黑幽幽的湖面漂着一片黄乎乎的尸体,有的尸体已经冻在了“龙豁口”的冰凌上。
⑱老赵头沉默了好一会儿,说:“这不是你们的地方,你们根本就不该来! ”
(作者:刘洪文。有删改)
【注】爬犁:方言,即雪橇。
13.文章围绕“龙豁口”讲述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请根据下面提示梳理文章故事情节。
提示: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
14.从全文看,老赵头是个怎样的人? 请从两个方面简要分析。
15.文章第⑩段是如何表现“龙豁口”的凶险的? 请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个角度简要分析。
16.文章结尾意蕴丰富,请结合文章的主题和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老赵头沉默了好一会儿,说:“这不是你们的地方,你们根本就不该来! ”
三、整本书阅读(共8分)
17.下面是一段京剧唱词节选,请你根据《水浒传》的内容说说这是谁的唱词,并分析这段经历对人物性格和命运有着怎样的影响。
大雪飘,扑人面,朔风阵阵透骨寒。彤云低锁山河暗,疏林冷落尽凋残。往事萦怀难排遣,荒村沽酒慰愁烦。望家乡,去路远,别妻千里音书断,关山阻隔两心悬。讲什么雄心欲把星河挽,空怀雪刃未除奸,叹英雄生死离别遭危难。
18.这是小明阅读《水浒传》时给“鲁达”整理出的事件线。请帮助他补充完整,并探究鲁达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第三部分
四、作文(共50分)
19.有人说:命运一半掌握在上帝手中,另一半掌握在自己手中。成功就是用自己手中的一半去赢得上帝手中的另一半。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
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1.(1) 涵 浩
(2)D
【详解】(1)本题考查汉字书写。
①内涵:nèi hán,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
②浩然正气:hà rán zhèng qì,正大刚直的气势。
(2)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感受:受到(影响)。
接受:接触外界事物得到的影响,体会。
丰富:是指种类多或者数量大。
领略:理解事物的情况并认识它的意义或对它进行辨别、欣赏。
甲处:形容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且与“审美熏陶”搭配,应使用“接受”;
乙处:形容认识到道德的精髓,应使用“领略”;
丙处:形容体会国家情怀,应使用“感受”;
丁处:形容使人生的经验变多(增加),应使用“丰富”。
故选D。
2.(1)将句号放入双引号内。
(2) 代 贬义
(3)[示例]只有……才……
【详解】(1)本题考查标点符号运用。
结合“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内容可知,此处为完整引用,句号应在双引号内。
(2)本题考查词性。
结合“那些敢于指出你错误的人,往往是帮助你进步的人”的语境可知,这里的“你”是人称代词;
刺耳,指声音或话语使人听着不舒服的。按照感情色彩划分是贬义词。
(3)本题考查关联词语。
结合“始终保持海纳百川的姿态,开阔胸襟,善纳诤言”“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内容可知,两句话为条件关系,表示条件唯一。应使用“只有……才……”。
3. 白云千载空悠悠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悠然见南山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九万里风鹏正举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注意“悠、闲、烽、抵、鹏”等字的正确书写。
4.(1)敌军滚滚而来,黑压压一片,犹如黑云翻腾,几乎要摧毁城墙;我军严阵以待,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描绘了兵临城下的紧张画面。
(2)手拿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表现出将士们誓死报国,英勇赴战的精神。
【详解】(1)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意思是“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城墙仿佛将要坍塌;我军严阵以待,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此句写敌军兵临城下、大敌压境,而城内的守军,以此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描绘了敌军兵临城下紧张危急,我军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画面。
(2)本题考查理解作者的情感。
“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玉龙”是宝剑的名字,代指宝剑。依据“提携玉龙为君死”可知,诗人引用这个典故,写出将士们誓死报效朝廷的决心,赞扬了将士们的英雄气概,也表达了诗人的报国之志。
5.(1)看,视 (2)神情、态度 (3)挖洞/打洞 6.(1)屠户处境很窘迫,恐怕前后一起遭受它们的攻击。
(2)狼也太狡猾了,但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呢? 7.D 8.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9.(1)都凶残、狡猾:甲文中的“狼”对屠户穷追不舍,前后伏击;乙文中的“家犬”善于观察主人脸色,“外犬”一下就吃掉麋鹿。
(2)甲文启示: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胜。(也可从其他角度作答,如“遇事要随机应变”“不能贪婪无度”等)乙文启示:要有自知之明,要善于分辨敌友。
【解析】5.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1)句意为:屠户看见田野中有个麦场。顾:看,视;
(2)句意为:神情悠闲得很。意:神情、态度;
(3)句意为:一只狼在其中打洞。洞:挖洞,打洞
6.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
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重点字词意思。
(1)窘:窘迫;恐:害怕;敌:攻击。
(2)黠:狡猾;顷刻:一会儿;变诈:巧变诡诈,欺骗手段。
7.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代词,指群犬 /的;
B. 狗/像狗一样;
C. 长时间/堆积;
D. 游戏,玩耍/游戏,玩耍;
故选D。
8.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
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
这个句子的大意是:这群野狗见了鹿既高兴又愤怒,一起把它吃掉,鹿的尸体七零八碎散落在地上,鹿到死也不明白自己死的原因。“外犬见而喜且怒”是主谓结构的的完整句子,与后句断开,“共杀食之”这是承接上文看见鹿后的举动,与后文断开。“狼藉道上”这是场面描写,“麋至死不悟”是主谓结构的句子。据以上分析断句为: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1)结合【甲】“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可知狼凶残狡猾贪婪;
结合【乙】“犬皆如人意”“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可知“家犬”善于观察主人脸色,“外犬”一下就吃掉麋鹿,表现犬的狡猾凶残善于伪装。
(2)【甲】第一.从狼的角度看,贪婪会使自己丧命;从屠夫的角度看,分清主次,生命重于身外之物,不因小失大;
第二.从狼的角度看,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从屠夫的角度看,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第三.从狼的角度看,有勇无谋必败;从屠夫的角度看,随机应变,发挥自己的特长,扬长避短,变不利为有利。
【乙】这篇文章描写了临江之麋依仗主人的宠势而傲“内犬”,最终落得个被“外犬”“共杀食之”的悲惨结局,影射了那些无才无德、依势放纵、恃宠而骄的奴才,讽刺了他们的悲惨命运,也讽刺了那些无自知之明,认敌为友,结果招致灭亡的人。临江之麋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有自知之明,要善于分辨敌友。
【点睛】参考译文:
【甲】一个屠户在晚上回家,担子里的肉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屠户在路上遇到了两只狼,紧随着他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把骨头投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他。屠户又把骨头投给它,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脚步,但是之前得到骨头的狼又跟上了。骨头已经没有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户的处境很危急,担心前后受到狼的攻击。屠户看见田野中有个麦场,场主在里面堆柴,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奔向麦场,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着刀。狼不敢上前,眼瞪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过了一会儿,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起身,用刀劈砍狼的头,又劈砍几刀杀死了狼。屠户正想要走,转身看柴草堆后面,一只狼在其中打洞,意图想要钻洞进入柴草堆来攻击屠户的后面。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入一半了,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断狼的大腿,也杀死了这只狼。屠户才明白之前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
狼也是狡猾的动物,但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乙】临江有个打猎的人,捉到一只麋鹿,把它带回家饲养。刚一进门,一群狗流着口水,都摇着尾巴来了,那个人非常愤怒,便恐吓那群狗。从此主人每天都抱着小鹿去接近狗,让狗看熟了,使狗不伤害它。后来又逐渐让狗和小鹿在一起玩耍。时间长了,那些狗也都按照主人的意愿做了。
小鹿逐渐长大了,忘记了自己是头鹿了,把狗当作自己真正的朋友,时常和狗互相碰撞在地上打滚,越来越亲近。狗害怕主人,于是和鹿玩耍,和鹿十分友善,但时常地舔自己的嘴唇。多年之后,鹿走出家门,看见大路上有一群野狗,立刻跑过去想跟它们玩耍,这群野狗见了鹿既高兴又愤怒,一起把它吃掉,鹿的尸体七零八碎散落在地上,鹿到死也不明白自己死的原因。
10.A 11.能,可以放在第②段。因为材料以艾青作品的特点及其中蕴含的情感,强调了艾青诗歌紧跟时代,和时代同悲欢是造就其恒久魅力的原因,
这与文本一第②段的观点“诗歌要有时代担当”相吻合,具体而生动地论证了此观点。 12.文本一强调诗歌要有担当,在引用“诗就是诗,不必承担社会历史责任”等错误观点的基础上,指出了诗人要摆脱“小我”束缚,增强公共意识、使命意识,这样才能写出富有风骨的“大诗”,其重在论述诗歌要有担当,及如何讲求担当。文本二写当下很多诗人沉溺于写“小我”,而缺乏使命感、责任心,与艾青诗歌体现使命感、责任心进行对比,论述了继承与发扬风骨的关键在于诗人要有风骨。
【解析】10.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A.“意在强调创作诗歌要保持纯正就不能有任何附加”有误,根据文本一“有人认为‘诗就是诗,不必承担社会历史责任’‘诗以外的任何附加,都会使诗不纯’,于是只封闭在个人空间里,逃避公共空间与大众议题。其实,诗人只有跳出‘纯诗’的观念窠臼,摆脱‘小我’束缚,增强公共意识、使命意识,才能写出富有风骨的‘大诗’”,可知,引用“有人”的观点意在强调诗歌要“讲品位、讲格调、讲担当”;
故选A。
11.本题考查论据是否合适,注意提炼文本中心论点,看论据能否证明论点。材料一标题就是中心论点,故中心论点为:新时代诗歌要讲担当。材料“艾青的作品紧紧地把握住时代,一如艾青的心跳为中国和中国人民跳动。我们从艾青的诗歌履痕,能听到艾青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发出的强劲声音”强调强调了艾青诗歌紧跟时代,和时代同悲欢是造就其恒久魅力的原因,与文本一观点相符,因此合适作为论据。文本一第②段“诗歌要有时代担当”为本段分论点,材料放在第二段合适。
12.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文本一第①段“有人认为‘诗就是诗,不必承担社会历史责任’‘诗以外的任何附加,都会使诗不纯’,于是只封闭在个人空间里,逃避公共空间与大众议题。其实,诗人只有跳出‘纯诗’的观念窠臼,摆脱‘小我’束缚,增强公共意识、使命意识,才能写出富有风骨的‘大诗’”,可知,其论述“小我”的目的在于强调诗歌要“讲品位、讲格调、讲担当”。
文本二第②段“继承与发扬风骨的关键在于诗人要有风骨,具体而言则是指诗人应秉持使命感与责任心。但当下很多诗人都沉溺于写‘小我’的日常琐碎、鸡毛蒜皮,缺少大情怀大境界,更有甚者为出版、发表、出名或赚取眼球、点击量、关注度,批量生产媚俗之作,究其原因就在于缺乏作为诗人的使命感与责任心”,意在强调“继承与发扬风骨的关键在于诗人要有风骨,具体而言则是指诗人应秉持使命感与责任心”。
13.三九天的东北,滴水成冰。松花江上游的抗联队伍把小鬼子打急了,小鬼子不断进山“讨伐”,进山的路巡查得非常严,游击队已经断粮几天了。老赵头组织了最精干的“爬犁帮”给游击队运送粮食。进入游击区时,“爬犁帮”路遇鬼子的巡逻队,为了不露馅,老赵头铤而走险走“龙豁口”,“龙豁口”现身了,老赵头带领“爬犁帮”从“龙豁口”边缘掠过,把粮食送到战士们手里,路遇的鬼子全部葬身“龙豁口”。 14.①技艺精湛、经验丰富:老赵头从15岁开始赶爬犁,对松花江雪道地形非常清楚,当面对“龙豁口”时他能迅速地做出判断,并成功躲过险情,成功运送粮食。②沉着冷静:在路遇鬼子和“龙豁口”现身时,他镇定指挥,关―解析部分注情况变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③勇于奉献、舍己为人、有担当:知道抗日游击队断粮后,他心急如焚,积极组建“爬犁帮”,冒险送粮食;当面对敌人时,他不担心自身安危,只担心粮食进不了山。④热爱国家,有正义感和民族血性:为了抗联队伍他铤而走险走向“龙豁口”,在运送完粮食后,他对着鬼子的尸体说这个是他不该来的地方。 15.正面描写:该段具体介绍了什么是“龙豁口”,通过“突然”“骤然”“一直”等词写出了“龙豁口”现身时的迅猛、凶险、恐怖;然后用“幽暗”形容湖水从“龙豁口”冒出时的颜色,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湖水冒出的汹涌,突出龙豁口的凶险。
侧面描写:该段描写了大家听到“龙豁口”时紧张的表现及人们面对“龙豁口”时“只能瞪眼看着”的无可奈何,然后引用了传说。该段借人们对“龙豁口”的恐惧和传说从侧面表现了“龙始口”的凶险。 16.这句话写出了老赵头成功给抗联队伍运送完粮食后,对路遇追击的鬼子的不屑;以及看到他们葬身“龙豁口”后的冷静,既突出了老赵头对松花江雪道的熟悉及对自身技艺的自信,也凸显了老赵头对侵略者的痛恨,表达了他对东北这片土地的热爱;同时该句运用两处否定“不是”“根本就不该”,点明这是中国的土地,不是侵略者该来的地方,侵略者的最终结局只能是灭亡,表现了老赵头对保卫祖国、抗击侵略者的坚定和科赢得抗日战争胜利的自信。
【解析】1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能力。
依据①段“东北的三九天,滴水成冰。长长的松花江雪道,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可知,这是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三九天的东北,滴水成冰。
依据⑤段“这几天,松花江上游的抗联队伍把小鬼子打惨了,也把他们打急了,所以小鬼子不断组织日伪军进山“讨伐”,进山的路巡查得非常严”可知,这是交代了了故事起因——松花江上游的抗联队伍把小鬼子打急了,小鬼子不断进山“讨伐”,进山的路巡查得非常严,游击队已经断粮几天了。
依据④段“老赵头挑了小武、马三等几个小伙子,组成了最精干的“爬犁帮”。这几个小子办事机灵,遇事不慌,爬犁赶得好,马快人也快”,⑧段“突然,远处出现了一片黄褐色身影,还伴随着隐隐约约的马达声。不好,是鬼子的巡逻队!”,⑨段“老赵头心里明白,他咬经过咬牙,说,干脆走‘龙豁口’”,依据⑮段“伴随着喊声,老赵头的爬犁左躲右闪;飞一般蹿向侧面的斜坡。小武他们也不敢怠慢,一个跟着一个从“龙豁口”边缘掠过”这几处语句可以将经过概括为:老赵头组织了最精干的“爬犁帮”给游击队运送粮食。进入游击区时,“爬犁帮”路遇鬼子的巡逻队,为了不露馅,老赵头铤而走险走“龙豁口”,“龙豁口”现身了,老赵头带领“爬犁帮”从“龙豁口”边缘掠过。
依据⑯段“终于把粮食送到战士们手里,大家伙儿这才像散了架似的,瘫坐在雪地里”,⑰段“第二天往回走时,他们远远地看向“龙豁口”,只见黑幽幽的湖面漂着一片黄乎乎的尸体,有的尸体已经冻在了“龙豁口”的冰凌上”这两处语段内容,可以将故事的结局概括为:终于把粮食送到战士们手里,路遇的鬼子全部葬身“龙豁口”。
14.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依据③段“老赵头是松花江雪道上的常客,也是当地最有名的‘爬犁头’,他从15岁开始赶爬犁,几十年摸爬滚打在这长白山松花江雪道上,最远到过哈尔滨”,⑮段“伴随着喊声,老赵头的爬犁左躲右闪;飞一般蹿向侧面的斜坡。小武他们也不敢怠慢,一个跟着一个从“龙豁口”边缘掠过”可知,他是一个技艺精湛、经验丰富的人;依据⑨段“老赵头赶紧吆喝大家加快速度。双方距离越来越近了,爬犁再快也快不过鬼子的汽车和摩托车。老赵头心里明白,他咬咬牙,说,干脆走‘龙豁口’”。⑭段“老赵头把眼睛瞪得如铜铃一般,大声喊道:‘“龙豁口”现身,大家小心了,跟住我’”可知,他是一个遇事沉着冷静的人;依据⑤段“可是,游击队已经断粮几天了,老赵头心急如焚,最终还是决定冒险送粮”,⑧段“,到时候自己安危事小,粮食进不了山事大”可知,他具有有担当、舍己为人的人;依据⑨段“老赵头心里明白,他咬咬牙,说,干脆走‘龙豁口’”,⑪段“因为不管什么车辆或者爬犁,若是掉进了’龙豁口‘,纵是神仙也难逃离,那是凶多吉少的事。可是今天的情况特殊,如果被小鬼子撞到了,同样没有好下场,老赵头只好铤而走险”,⑱段“老赵头沉默了好一会儿,说:‘这不是你们的地方,你们根本就不该来!’”可以概括为:他是一个热爱国家,有民族血性和正义感的人。
15.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能力。
正面描写:依据“所谓“龙豁口”,就是爬犁正在这冰湖上行进时,脚下突然咔嚓一声响,三尺多厚的冰面骤然裂开,裹挟着呼啸声一直向岸边延伸。人只能瞪眼看着冰面不断裂开,从一尺、两尺、三尺再到无法丈量”可知,这属于正面描写,可以概括为:
该段具体介绍了什么是“龙豁口”,通过“突然”“骤然”“一直”等词写出了“龙豁口”现身时的迅猛、凶险、恐怖;然后用“幽暗”形容湖水从“龙豁口”冒出时的颜色,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湖水冒出的汹涌,突出龙豁口的凶险。
16.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结尾含义的能力。
从主题上:依据全文内容可知,本句表现老赵头成功给抗联队伍胜利运送完粮食返回途中,当看到葬身“龙豁口”敌人尸体时沉着冷静的态度,凸显了老赵头对侵略者痛恨之情,进而表达了他对东北这片土地的热爱。
从内容上:依据“不是”“不该”可知,这是运用否定词语,强调了中国这片土地,侵略者不该来的鲜明态度。如果来,侵略者最终结局只能是灭亡。从中表现了老赵头对保卫祖国、抗击侵略者的坚定态度和对抗日战争终将胜利的自信。
17.林冲。林冲被陷害发配到沧州看守草料场后,逆来顺受的他性格发生了变化,逐渐放弃对朝廷的幻想,有了反抗的勇气和信念,最终走上了造反的道路。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的识记和分析。
通读京剧唱词节选,据“彤云低锁山河暗,疏林冷落尽凋残”、“望家乡,去路远,别妻千里音书断,关山阻隔两心悬。讲什么雄心欲把星河挽,空怀雪刃未除奸,叹英雄生死离别遭危难”等内容,结合《水浒传》的内容,可知,这是林冲的唱词。这是他被陷害后发配沧州看守草料场,心态、性格发生了变化。高衙内设计让人卖宝刀给林冲,不久,高衙内又指使陆谦到林冲处,声言高太尉要看宝刀,把林冲骗进商议军事机密的白虎节堂,高俅以擅闯军事禁地的罪名将林冲刺配沧州,途中又买通解差董超薛霸,要在野猪林结果林冲姓命,被鲁智深搭救。林冲流困沧州,在劳营城中充当一名军卒,看守大军草料,陆谦又和地方串通,火烧草料场,欲置林冲于死地。草料场火起,林冲在山神庙里听到陆虞侯等人的对话,知道了高俅指使人谋害自己的真相,这时他才清醒地认识到,高俅一伙留给他的只有一条死路。这残酷的现实促使他觉醒,认清了反动统治者的狰狞面目。幻想彻底破灭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反抗斗争。于是,林冲毅然杀死仇人,投奔梁山,走上了反抗统治者的道路。
18.①桃花村;②救豹子头,杖打董薛 (或:救林教头,打两公人);性格特点:见义勇为(或:侠肝义胆、嫉恶如仇)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鲁智深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花和尚。他本名鲁达,是渭州经略府提辖,因打抱不平三拳打死恶霸镇关西,为了躲避官府缉捕便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智深。后又因搭救林冲,流落江湖,与杨志、武松一同在二龙山落草。三山聚义后加入梁山泊,排第十三位,上应天孤星,担任步军头领。他在征四寇的战役中累立战功,生擒方腊后在杭州圆寂,追赠义烈昭暨禅师。
鲁智深主要事迹:“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大闹桃花村”、“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
大闹桃花村:鲁智深去东京大相国寺的途中,听说桃花山强盗要强抢刘小姐成亲,于是大闹桃花山。鲁智深去东京大相国寺讨职事僧做。鲁智深下山,在桃花村遇桃花山二头领小霸王周通欲强娶刘太公之女。鲁智深为刘太公解除逼婚之忧,假扮太公小女,打了来庄逼亲的周通,大头领李忠为二头领报仇,与鲁达相认。李忠、鲁达、刘太公三人到桃花山聚义厅,休了亲事。鲁智深趁李忠、周通下山劫掠金银给他,自拿山寨金银,从后山滚下而去。
大闹野猪林:林冲的上司太尉高俅义子高衙内霸占林冲的妻子不成,便设下毒计要害林冲。于是,林冲被判了重刑,刺配沧州,又用重金收买了押送的差役,让他们在半路上结果林冲的性命。走了不几天,来到一个险恶的地方,叫野猪林。正准备下手,只听“当啷”一声,薛霸的棍子没有打着林冲,却被打飞了。从树后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抡起禅杖就打,吓得两个差役慌忙跪地求饶。林冲睁眼一看,原来是鲁智深前来相救。鲁智深听说林冲被发配沧州,一直在暗地里跟着,果然在野猪林救了林冲。并一路护送着林冲到了沧州。
(1)根据“救刘小姐打小霸王”的提示,可知情节是:大闹桃花村。地点:桃花村。
(2)根据“野猪林”的提示,可知情节是:大闹野猪林。可概括为:救豹子头,杖打董薛。
(3)鲁智深性格特点分析:
1、爱憎分明、嫉恶如仇、见义勇为。
他本来是延安府的一名提辖,在喝酒时遇到被恶霸欺凌的一对贫苦父女金老、金翠莲,他帮助他们打死恶霸镇关西,却为此不得不剃度出家以躲避官府的通缉,后来更是搭救了落难的林冲。
2、慷慨大方、仗义疏财。
他遇见了落难的金翠莲父女,尽管和他们素不相识,但鲁察芹智深还是主动给他们盘缠,让他们离开本地,前往东京。
3、有勇有谋、胆大心细。
在遇到金翠莲事件后,他先是给了他们父女盘缠,让他们离开本地,然后再去找镇关西的麻烦,先是要镇关西按照他的要求切肉,直到镇关西愤怒之后,才拳打镇关西。不小心打死他之后,为了避免官府追捕,干脆前往金山寺剃度出家。
19.例文
超越自我
一个人只要站起来的次数比倒下的次数多一次,那就是成功。而每一次站起来就是一个超越自我的过程。生活中总看见那些成功者的英姿飒爽,可他们成功的背后无一不在超越自我。
张怡宁5岁就练乒乓球,毕竟太小,一累就不想练,为此,她还挨过父母的打。1994年进了北京队。张怡宁两面弧圈结合快攻打法,较稳定,很少失误。这些特点,使张怡宁脱颖而出。1996年初她被选入国青队。27届奥运会的落选,对她的打击非常大,一时难以接受。但她还是面对事实,站起来了,从此更加刻苦,不断超越。终于没在同一地方摔倒两次。
邓亚萍5岁开始打球,因为身材矮小,一直无缘省乒乓球队。但她通过努力进了。1986年全国乒乓球赛上,13岁的邓亚萍创造了全国女子冠军的奇迹。一般来说,能拿全国冠军的队员,都能顺其自然地进国家队。但她又是个例外。她只进了国家二队。一年之中,5次全国尖子选手的队内大循环比赛,她取得了4次第一,1次第二。一年后,一波三折的邓亚萍终于进入国家队。邓亚萍的伟大之处便在于她勇于超越自我的精神。
没有超越自身残疾的豪情,哪有霍金的《时间简史》;没有超越自身体质的气魄,哪有刘翔的110米栏冠军;没有超越自身落后的勇气,又哪有中国震惊世界的“两弹一星”……
泰格尔曾经说过:“天空中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也许,他是自谦,也许,他真是这样,只要努力过,超越过,就无悔。
我们要以昨天的自己为对手,不断超越自我,超越失败,只要站起来的次数比倒下的次数多一次,那就是成功。
【详解】本题考查从材料作文。
(1)审题立意。可根据材料关键句“成功就是用自己手中的一半去赢得上帝手中的另一半”的提示,从如何才能成功的角度思考,可立意为:爱拼才会赢、如何打败上帝、成功不是战胜敌人等;也可根据材料“有人说:命运一半掌握在上帝手中,另一半掌握在自己手中”从把握自己命运角度立意,如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中、不向命运低头等。写成议论文。
(2)选材构思。应先根据对题意的理解,明确一个中心论点,如坚持到底才会成功、努力是成功之母、生活命的意义在于奉献、把握自己才能赢得未来等,然后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安排文章结构;选取名人名言和典型事例,旁征博引,从道理和事实两个角度充分论证,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模拟卷07-【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内蒙古专用),文件包含黄金卷07-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内蒙古专用原卷版docx、黄金卷07-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内蒙古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黄金卷07-【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卷(海南专用),文件包含黄金卷07海南卷原卷版docx、黄金卷07海南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黄金卷07-【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卷(陕西专用),文件包含黄金卷07陕西专用解析版docx、黄金卷07陕西专用考试版docx、黄金卷07陕西专用参考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