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东省顺德区普通高中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 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本试卷共8页,20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S 32
第Ⅰ部分 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南海一号”中发现大量珍贵文物。下列文物中主要成分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印花陶罐主要成分是硅酸盐,不属于金属材料,故A错误;
B.鎏金手镯主要成分是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B正确;
C.木爪石碇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不属于金属材料,故C错误;
D.玉雕罗汉像主要成分为硅酸盐,不属于金属材料,故D错误;
答案选B。
2. 美好的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广式腊肉中的油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 顺德蚕丝是蚕丝中的极品,蚕丝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
C. 世界氢能看中国,中国氢能看佛山,氢能属于清洁能源
D. 用含锌粉的底漆对港珠澳大桥防腐是利用了外加电流法
【答案】C
【解析】
【详解】A.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A错误;
B.蚕丝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B错误;
C.氢气燃烧产物为,氢能属于清洁能源,C正确;
D.含锌粉的底漆对港珠澳大桥防腐是利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错误;
答案选C。
3. “新质生产力”是以绿色发展为基本方向的生产力。从废旧磷酸铁锂电极材料(、导电石墨、铝箔)中回收锂,可实现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改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元素电负性:P>O>C
B. 基态简化电子排布式:
C. 石墨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
D. 铝箔能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
【答案】A
【解析】
【详解】A.O与C处于同周期,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增强,所以电负性O>C、O>S;S与P位于同一周期,同理电负性S>P;则元素电负性:O>P>C,A错误;
B.Fe是26号元素,价电子排布式为,Fe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得成,基态简化电子排布式:,B正确;
C.石墨与金刚石是碳元素得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C正确;
D.铝是双性金属,能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D正确;
故选A。
4. 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丰富。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铜和稀硝酸反应:
B. 硫代硫酸钠中加入稀硫酸:
C. 少量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
D. 碘化亚铁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氯气:
【答案】C
【解析】
【详解】A.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一氧化氮,离子方程式为:,A错误;
B.硫代硫酸钠中加入稀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和二氧化硫,离子方程式为:,B错误;
C.少量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发生反应生成HBr和硫酸,离子方程式为:,C正确;
D.碘化亚铁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氯气,碘离子与氯气恰好完全反应,离子方程式为:,D错误;
故选C。
5. 下列陈述Ⅰ与陈述Ⅱ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溶液中存在平衡:,滴加几滴浓硫酸,H+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呈橙色,呈黄色,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A错误;
B.蔗糖与浓硫酸反应先使蔗糖炭化生成碳,然后碳再和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2H2SO4=CO2+2SO2,说明浓硫酸有脱水性,浓硫酸有强氧化性,B正确;
C.石英手表的原理主要基于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与属于共价晶体,熔点高无关,C错误;
D.用钨钢钻头给混凝土墙面钻孔,原因是合金硬度比其组成的纯金属高,D错误;
故选B。
6. 利用以下装置制取、净化、收集,并进行尾气吸收,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高锰酸钾可以氧化浓盐酸制备,反应不需要加热,故将该装置倾斜,使浓盐酸从小试管中流出即可发生反应制取,A正确;
B.制取的中含有挥发的、气,应将气体从插入饱和食盐水的长导管通入洗气瓶中除去,从未插入饱和食盐水的短导管导出,再通入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气,该净化装置气体从短导管通入盛有饱和食盐水洗气瓶,B错误;
C.相同条件下,密度大于空气密度,能溶于水,应采用向上排空气方法收集气体,从长导管进,短导管出,C正确;
D.有毒,用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可以被吸收,D正确;
答案选B。
7. 石墨烯电极材料可在光照条件下产生电子()和空穴(),其制氧效果优越。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放电时电势高低:aB. 放电时,电子流向:b→离子交换膜→a
C. 充电效率与光照产生的电子和空穴量有关
D. 放电时存在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放电时Zn在b电极失去电子生成,则b为负极,a为正极。
【详解】A.由分析可知,b为负极,a为正极,放电时电势高低:a>b,A错误;
B.由分析可知,b为负极,a为正极,放电时,电子流向:b→导线→a,B错误;
C.石墨烯电极材料可在光照条件下产生电子()和空穴(),驱动阴极反应和阳极反应对电池进行充电,则充电效率与光照产生的电子和空穴量有关,C正确;
D.由图可知,放电时,O2在正极得到电子生成H2O,电极方程式为:O2+4e-+4H+=2H2O,D错误;
故选C。
8.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银镜反应需要在碱性环境中进行,故需加入碱调节溶液酸碱性后再进行银镜实验,A错误;
B.测得混合液的pH=10.0,则,故,B错误;
C.溶液中若含有银离子也会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C错误;
D.该原电池的总反应式:Cu+2Ag+=Cu2++2Ag,铜比银活泼,在形成原电池过程中,铜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铜离子,铜电极附近溶液逐渐变蓝;银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生成银单质,银表面有银白色金属沉积;所以该实验可以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性强弱,D正确;
故选D。
9. 一种合成碳量子点原料的结构如图所示。关于该化合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是一种两性化合物B. 最多能与等物质的量的HCl反应
C. 能使Br2的溶液褪色D. 能发生缩聚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含有氨基和羧基,是一种两性化合物,故A正确;
B.1ml该物质最多能与2mlHCl反应,故B错误;
C.含有碳碳双键,能使Br2的溶液褪色,故C正确;
D.含有氨基和羧基,能发生缩聚反应,故D正确;
选B。
10. 乙炔的制取及性质检验装置如图。开始实验时,应关闭活塞b,再慢慢打开活塞a。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饱和食盐水可降低反应速率
B. 硫酸铜溶液可除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 酸性溶液褪色说明乙炔具有还原性
D. 打开活塞b,酚酞溶液变红
【答案】B
【解析】
【详解】A.饱和食盐水减少了水与电石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减小反应速率,故A正确;
B.为弱酸,应写化学式,离子方程式为:,故B错误;
C.溶液褪色说明被还原,乙炔具有还原性,故C正确;
D.电石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使溶液呈碱性,因此打开活塞b后,酚酞溶液变红色,故D正确;
故选:B。
11. 部分含N和S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 可存在f→e→d的转化
B. b、e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C. a与Fe反应方程式为:
D. 常温下,可用铁或铝制容器盛装f或e的浓溶液
【答案】B
【解析】
【分析】a为S,b为SO2,c为SO3,d为NO、e为NO2、f为HNO3;
【详解】A.d为NO、e为NO2、f为HNO3,浓硝酸与Cu反应生成NO2,NO2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可存在f→e→d的转化,故A正确;
B.e为N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NO2、NaNO3和水,氮元素化合价有变化,NO2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故B错误;
C.a为S,具有弱氧化性,与Fe反应生成FeS,故C正确;
D.浓硫酸、浓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与铁或铝发生钝化反应,则常温下,可用铁或铝制容器盛装f或c的浓溶液,故D正确;
故选:B。
12. 设为阿伏加罗德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8g含中子数
B. 80g和的混合物含有S原子数为
C. 0.2ml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D. 1ml和足量充分反应后,HI的分子数为
【答案】A
【解析】
【详解】A.28g含中子物质的量为,即数目,A正确;
B.和摩尔质量分别为64g/ml、80g/ml,所以80g和的混合物含有S原子数大于、小于,B错误;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属于歧化反应,所以0.2ml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0.2ml,即数为,C错误;
D.氢气和碘的反应属于可逆反应,所以1ml和足量充分反应后,HI的分子数小于,D错误;
故选A。
13. 已知Z、X、Y、W、M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前四种元素形成的某离子液体的熔点为12℃,其结构如下图所示。Z是宇宙总含量最多的元素,Y元素原子最高能级的不同轨道都有电子,并且自旋方向相同:W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是,M和W为同主族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第一电离能:Y>W>X
B. 该化合物阴离子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
C. 该化合物常温下可以导电
D. W和Z形成化合物的沸点一定比X和Z形成的化合物高
【答案】D
【解析】
【分析】Z、X、Y、W、M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Z是宇宙总含量最多的元素,则为H元素;Y元素原子最高能级的不同轨道都有电子,并且自旋方向相同,则为N元素;W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是,则W为O元素;M和W为同主族元素,则M为S元素;结合化合物的结构可知X为C元素。
【详解】A.C、N和O同周期且相邻,N的2p轨道半充满更稳定,因此N的第一电离能比O大,O比C大,故A正确;
B. 阴离子NO,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故B正确;
C.该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根据题中熔点,常温下呈液态,该离子液体常温下可以导电,故C正确;
D.W和Z形成的化合物为水,X和Z形成的化合物为烷烃,含碳越多,沸点越高,所以水的沸点不一定高于烷烃,故D错误;
答案选D。
14. 苯的硝化反应存在加成反应与取代反应的竞争关系,其部分反应历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两种反应的热效应不同
B. 加成反应中存在大π键的断裂
C. 硝化反应以取代产物为主
D. 加成反应的决速步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A.据图可知两种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相同,生成物总能量不同,则两种反应的热效应不同,A正确;
B.苯环存在一种特殊的大π键,加成过程中该大π键断裂,B正确;
C.取代反应的活化能低,生成物本身所具有的能量低,更稳定,硝化反应以取代产物为主,C正确;
D.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最慢的一步是决速步骤,加成反应的决速步为反应物转化为过渡态1,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5. 某1L恒容密闭容器发生反应: 。向容器中通入0.2mlM和nmlN发生上述反应,测得M的平衡转化率与投料比以及温度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时,C点的平衡常数值为2500
C. 当时,反应达到平衡
D. 其它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可使B点移向C点
【答案】B
【解析】
【分析】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M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则,增大,相等于增大M的物质的量,平衡正向移动,M的平衡转化率减小,以此解答。
【详解】A.由分析可知,,A错误;
B.时,A点M的平衡转化率为80%,列出“三段式”
A点的平衡常数值K==2500,A点和C点温度相等,平衡常数也相等,B正确;
C.当时,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C错误;
D.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其它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M的平衡转化率增大,D错误;
故选B。
16. 通过电解丙烯腈()溶液可以获得尼龙-66的原料己二腈[]。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工作时,在双极膜界面处被催化解离成和,有利于电解反应顺利进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用铅酸蓄电池作为电源,则a极为铅电极
B. 阳极反应:
C. 工作时,NaOH溶液的pH保持不变
D. 标况下产生11.2L气体C时,阴极区溶液增重2g
【答案】C
【解析】
【分析】电极N由CH2=CHCN转化为,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则电极N为阴极,电极M为阳极,氢氧根放电,产生氧气,据此解答。
【详解】A.若用铅酸蓄电池作为电源,电极N为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则a极为铅电极,A正确;
B.电极M为阳极,氢氧根放电,产生氧气,阳极反应:,B正确;
C.工作时,双极膜中的氢氧根移向阳极,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不变,但反应中有水生成,NaOH溶液的浓度减小,则pH减小,C错误;
D.标况下产生11.2L气体C,即0.5ml氧气时,电路中转移2ml电子,双极膜中氢离子移向阴极,即有2ml氢离子移向阴极,则阴极区溶液增重2g,D正确;
答案选C。
第Ⅱ部分 非选择题(共56分)
17. 某小组通过测定吸光度的方法确定配位化合物的配体数x。
已知:
a.能与邻菲罗啉(phen)形成稳定的橙红色配离子:,生成的配离子能吸收波长为510nm的光。
b.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其它条件相同时,溶液吸光度A与其物质的量浓度c成正比:,可在吸光度最高点得到配合物配比。
Ⅰ.配制溶液
(1)用()晶体配制500mL含的溶液,需要用到下列仪器中的________。(填字母)
用分析天平称取该晶体的质量是________g(分析天平精确度为0.0001g)。另准确配制的邻菲罗啉溶液备用。
Ⅱ.测定吸光度
取若干试管编号,按照下表用量混合反应溶液,并依次测定波长为510nm时溶液的吸光度:
(2)表格中a的数值为________,混合时需要加入缓冲溶液使溶液的pH保持在酸性环境,其原因是________。
(3)所测定的结果如下图所示,可求得配体数________。
Ⅲ.结果分析
该小组同学发现实验过程中实测的吸光度与文献数值有一定偏差,继续探究原因。
查阅资料 也能与phen配位,形成淡蓝色配合物
提出猜想 在配制溶液时,可能有部分溶质被空气氧化
(4)小组同学设计实验验证了猜想的正确性,其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
(5)甲同学提出,为排除上述干扰,可在配制溶液时,加入少量Fe粉,但乙同学认为不可以,其原因是________。
经查阅资料,小组同学最终选用了盐酸羟胺()代替铁粉完成了实验,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铁盐与亚铁盐在生活中使用广泛,请任写出一种用途________。
【答案】(1) ①. 烧杯、胶头滴管 ②.
(2) ①. 0.12 ②. 亚铁离子在碱性环境中会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
(3)3 (4)取样品,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
(5) ①. 铁和铁离子生成亚铁离子,导致溶液中亚铁离子浓度增大,使得平衡正向移动,导致实验误差 ②.
(6)铁盐可以用于铜制电路板的印刷、亚铁盐可以用于补血药剂等
【解析】
【分析】控制变量的实验探究中要注意变量的唯一性,通过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研究某一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小问1详解】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需的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签;则配制500mL含的溶液,需要用到下列仪器中烧杯、胶头滴管;用分析天平称取该晶体的质量是;
【小问2详解】
控制变量的实验探究中要注意变量的唯一性,通过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研究某一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中要保持溶液的总体积相同,则表格中a的数值为0.12;亚铁离子在碱性环境中会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影响实验结果,故混合时需要加入缓冲溶液使溶液的pH保持在酸性环境;
【小问3详解】
由图可知,,时吸光度数值最大,此时结合表格数据可知,V(phen)=0.9mL,由可知,,3;
【小问4详解】
在配制溶液时,可能有部分溶质被空气氧化铁离子,铁离子和KSCN溶液变红色,故实验设计为:取样品,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
【小问5详解】
铁和铁离子生成亚铁离子,导致溶液中亚铁离子浓度增大,使得平衡正向移动,导致实验误差;
反应中铁离子被还原为2个亚铁离子,结合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可知,还生成4个氢离子,故反应为:;
【小问6详解】
铁盐可以用于铜制电路板的印刷、亚铁盐可以用于补血药剂等。
18. 一种从镍钴废渣(主要成分为、、以及少量钙、镁等的化合物)中提取Ni、C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①黄钠铁矾化学式为,其沉淀的pH范围为1.5~2.0。
②草酸的,。
(1)“酸浸”时镍元素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2)“除铁”中加入的作用________;该步骤中不能用代替的原因为________。
(3)“镍钴萃取分离”中,不同萃取剂的分离性能对比如下表所示,则萃取剂的最佳选择为________(填萃取剂名称),原因是________。
(4)“热解还原”中产生的,则该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已知常温下,当溶液中时,沉淀完全[时认为完全沉淀],则此时溶液中草酸的浓度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6)纳米氧化镍(NiO)在工业上用作催化剂、半导体等原料。已知NiO的晶胞如下图所示:
若A坐标参数为,B为,则C坐标参数为________。其中Ni原子位于O原子围成的________空隙中。(填“四面体”、“立方体”、“八面体”)
【答案】(1)
(2) ①. 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便于除去 ②. 可消耗溶液中,以调节溶液pH,而不能消耗
(3) ①. P507 ②. 可在更短的时间,将C最大程度的从溶液中萃取出,实现与Ni的分离
(4)
(5)
(6) ① ②. 八面体
【解析】
【分析】镍钴废渣(主要成分为、、以及少量钙、镁等的化合物)加入稀硫酸和亚硫酸钠进行酸浸,将C、Fe和Ni元素还原为+2价,加入氯酸钠将Fe2+氧化,同时加入碳酸钠调节pH,形成,过滤将铁元素除去;加入NaF将Ca和Mg元素形成沉淀滤除;加入萃取剂分离镍和钴,经过系列处理,分别进行Ni和C的提取。
小问1详解】
“酸浸”时镍元素被还原,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及电荷守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小问2详解】
“除铁”中加入的作用是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便于除去;“除铁”过程中加入的目的是消耗溶液中,以调节溶液pH,而不能消耗;
【小问3详解】
选择萃取剂P507,可在更短的时间,将C最大程度的从溶液中萃取出,实现与Ni的分离;
【小问4详解】
“热解还原”中产生的,根据质量守恒,化学方程式:;
【小问5详解】
,此时溶液,,,;
【小问6详解】
根据NiO晶胞结构图,C处于晶胞右侧面面心,结合A和B坐标参数,C坐标参数为;其中Ni原子位于O原子围成八面体空隙中。
19. 工业排放烟气中含,会引起酸雨、光化学烟雾等问题。
(1)脱硝。该技术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烟气中的还原为无污染的、。该过程涉及的主要反应为:
ⅰ.
ⅱ.
ⅲ.
①________
②保持温度为T,在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ⅱ,投料比,投料量相同,测得不同催化剂对生成量的影响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
A.使用催化剂A,前4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
B.反应活化能:
C.平衡后,使用催化剂A的容器内压强最大
D.反应物的转化率:
(2)络合脱硝法。利用过渡金属与配体螯合形成的络合液将NO由气相络合转为液相。研究表明乙二胺四乙酸(EDTA,可简写为)鳌合亚铁生成的络合液对NO具有较高脱除效率。
①已知结构如图(、……),则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是________;1个该配离子中存在________个键。
②Fe(Ⅱ)-EDTA()络合脱硝反应过程如下:
(a)
(b)
(c)(Fe(Ⅱ)-EDTA再生)
(d)(副反应)
步骤(c)所用试剂除外,还可选择________(选“葡萄糖”或“乙酸”);为了抑制步骤(d)副反应的发生,可选择的试剂为________(选“”或“NaClO”)。
③会与溶液中的形成多种配合物。当时,溶液中主要存在下列两个平衡:
改变起始浓度,测得平衡时、和的物质的量分数随的部分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若Q点对应的起始浓度
(Ⅰ)求Q点溶液中________;
(Ⅱ)计算Q点溶液中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已知)
【答案】(1) ①. −1627 ②. D
(2) ①. N、O ②. 12 ③. 葡萄糖 ④. ⑤. 10-1.2 ⑥.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反应ⅰ=2×ⅱ-ⅲ,则ΔH1=2×(−1267kJ⋅ml−1)-(−907kJ⋅ml−1)=−1627kJ⋅ml−1;
② A.由图可知,使用催化剂A,前4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A错误;
B.由图可知,催化剂A的效果最好,活化能最小,C的效果最不好,活化能最大,则反应活化能:,B错误;
C.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平衡移动,则无论使用哪种催化剂,平衡时容器内压强相等,C错误;
D.由于投料比和方程式中的系数比相等,则此时两种物质的转化率相等,D正确;
故选D;
【小问2详解】
①由图可知,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是N和O;键是氢和碳形成的键,则根据图示可知,1个该配离子中存在12个键;
②步骤(c)的作用为还原剂,则所用试剂除外,还可选择葡萄糖;步骤(d)中被氧化,则为了抑制该步骤的发生,可以选择还原剂;
③(Ⅰ),此时,则;
(Ⅱ)设Q点溶液中;根据,推出,则的平衡转化率。
20. 胰岛素增敏剂Rsiglitazne可用于糖尿病的治疗。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1)反应①的产物只有一种,请写出化合物X的名称________。
(2)反应③中,除产物Ⅳ,还有HCl生成,请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根据结构特征,分析预测其可能的化学性质,完成下表。
(4)关于该合成路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化合物Ⅰ为非极性分子,化合物Ⅱ属于酰胺
B.中所有原子不能共平面
C.化合物Ⅴ可形成分子间氢键
D.化合物Ⅶ中含有手性碳原子
E.④、⑤、⑥均为取代反应
(5)化合物β为Ⅳ的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条件:
①苯环上有3个取代基
②遇溶液显紫色
③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之比为6:2:2:1:1
则β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写一种)。
(6)以和为原料,参考路线①③,合成化合物(其他无机试剂任选)。回答下列问题:
①相关步骤中,原子利用率为100%的反应为________。
②最后一步反应中,有机反应物为________(写结构简式)。
【答案】(1)甲胺 (2)++HCl
(3) ①. ②. 新制的氢氧化铜溶液,加热 ③. 氧化反应
(4)ACE (5)或
(6) ①. +NH3NH2CH2CH2OH ②. 、NH2CH2CH2OH
【解析】
【分析】结合题目信息及合成路线,推知X为CH3NH2,Y为,有机物Ⅱ和Y发生取代反应生成Ⅳ,Ⅳ和发生取代反应生成Ⅴ,Ⅴ在一定条件下和反应转化为Ⅵ,Ⅵ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Ⅶ,据此解答。
【小问1详解】
反应①的产物只有一种,依据元素守恒可知,则X为CH3NH2,X的名称是甲胺。
【小问2详解】
根据题意反应③中除产物Ⅳ,还有HCl生成,可知反应③为取代反应,推出Y的结构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HCl。
【小问3详解】
与HCN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即醛基中的碳氧双键断裂发生加成,产物为;若生成为,则醛基被氧化为羧基后再与NaOH溶液反应成-COONa,则反应条件为新制的氢氧化铜溶液,加热,反应类型为氧化反应。
【小问4详解】
A.化合物Ⅰ为对称结构属于非极性分子,化合物Ⅱ的结构中不含,故化合物Ⅱ不属于酰胺,A错误;
B.中含有饱和碳原子,故所有原子不能共平面,B正确;
C.根据化合物Ⅴ的结构可知没有形成氢键的条件,所以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C错误;
D.根据化合物Ⅶ的结构可知含有手性碳原子,即分子中含有与硫原子直接相连的饱和碳原子,D正确;
E.根据反应物和产物可推反应④还有HF生成为取代反应,而反应⑤、⑥不是取代反应,E错误。
答案选ACE。
【小问5详解】
化合物β为Ⅳ的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条件:①苯环上有3个取代基,②遇溶液显紫色,③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之比为6:2:2:1:1,则β结构中有苯环,一个酚羟基,2个甲基在对称位置,一个-NH-NH2,则β的结构简式为或,任写一种即可。
【小问6详解】
以环氧乙烷和H2NCH=CHCH=CHCOOH为原料,参考路线①③,合成化合物的相关路线可表示为环氧乙烷和氨气反应H2NCH2CH2OH,H2NCH=CHCH=CHCOOH转化为,与POCl3反应转化为,最后与H2NCH2CH2OH转化为产品,其中原子利用率为100%的反应为:+NH3NH2CH2CH2OH;最后一步反应中有机反应物为、NH2CH2CH2OH。A.印花陶罐
B.鎏金手镯
C.木爪石碇
D.玉雕罗汉像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往溶液中滴加几滴浓硫酸,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
呈橙色,呈黄色
B
将浓硫酸加入蔗糖中形成多孔炭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脱水性
C
低温石英()制作石英手表
属于共价晶体,熔点高
D
用钨钢钻头给混凝土墙面钻孔
合金硬度比其组成的纯金属低
A.制取
B.净化
C.收集
D.尾气吸收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煮沸,冷却,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无银镜产生
说明蔗糖的水解产物中无葡萄糖
B
常温下,将苯酚和NaOH溶液混合(已知:苯酚)
用pH计测得混合液的pH=10.0
混合液中:
C
向溶液中滴加硝酸,再滴加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溶液中一定含有
D
将Ag和溶液与Cu和溶液组成双液原电池,连通装置
Ag电极表面有银白色金属沉积,Cu电极附近溶液变蓝
金属性:Cu>Ag
编号
V(phen)/mL
V(缓冲溶液)/mL
V(蒸馏水)/mL
1
0.00
1.20
1.20
0.60
2
0.06
1.14
1.20
0.60
3
a
1.08
1.20
0.60
……
n
1.20
0.00
1.20
0.60
萃取剂
萃取余液中金属质量浓度/(g/L)
C的萃取率%
分相时间
C
Ni
7401
3.10
13.5
48.0
2min
7402
2.85
13.7
52.5
5min
P507
0.03
13.8
99.5
1min
序号
反应试剂、条件
生成的有机新物质
有机反应类型
①
HCN,催化剂,加热
________
加成反应
②
________
________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文件包含2024佛山市顺德区普通高中高三适应性考试pdf、2024顺德区普通高中高三适应性考试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2024佛山市顺德区普通高中高三适应性考试pdf、2024顺德区普通高中高三适应性考试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三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版): 这是一份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三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版),文件包含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三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三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