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14北京中考化学试卷_答案_解析(word整理版)

    2014北京中考化学试卷_答案_解析(word整理版)第1页
    2014北京中考化学试卷_答案_解析(word整理版)第2页
    2014北京中考化学试卷_答案_解析(word整理版)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4北京中考化学试卷_答案_解析(word整理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14北京中考化学试卷_答案_解析(word整理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a 40 Cu 64 Zn 6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2.下列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
    A.MgB.AgC.CuD.Zn
    3.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 )
    A.米饭B.黄瓜C.牛肉D.苹果
    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A.木炭B.甲烷C.蜡烛D.红磷
    5.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
    A.电子数 B.质子数 C.中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
    6.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塑料瓶 B.纯棉衣服C.玻璃杯D.羊毛围巾
    7.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其俗称是( )
    A.小苏打 B.熟石灰C.生石灰D.纯碱
    8.为了防止骨质疏松,人体必须摄入的元素是( )
    A.钙 B.铁 C.锌D.碘
    9.下列方法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3瓶气体的是( )
    A.闻气味 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
    C.观察颜色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10.下列数据是一些物质的pH,其中呈碱性的是( )
    11.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由原子构成
    12.下列措施中,不能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是( )
    A.喷漆 B.镀一层耐腐蚀的金属
    C.制成不锈钢D.存放在潮湿的空气中
    13.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面粉B.牛奶C.食盐D.植物油
    14.下列物质必须密封保存的是( )
    A.木炭B.浓盐酸 C.石灰石D.氯化钠
    1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16.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氧分子的是( )
    A.O2B.2OC.2O2D.2O2-
    17.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潮汐能 B.太阳能C.风能D.石油
    1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P+5O2P2O5
    B.2KMnO4K2MnO4+MnO2+O2↑
    C.2CO+O2 2CO2
    D.H2SO4+NaOH NaSO4+H2O
    19.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干冰用作冷冻剂 B.硫酸用于处理碱性废液
    C.氧气用于气焊 D.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20.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21.金属钛(Ti)抗腐蚀性能好,露置于空气中数年,仍光亮如初。以金红石(主要成分是TiO2)为原料生产金属钛的步骤主要有:①在高温下,向金红石与焦炭的混合物中通入氯气(Cl2),得到TiCl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②在稀有气体环境和加热条件下,用Mg与TiCl4反应得到Ti和MgCl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中的反应为TiO2+C+2Cl2TiCl4+CO2
    B.②中稀有气体的作用是隔绝空气
    C.②中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D.金属钛在常温下不与O2反应
    22.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23.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
    B.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
    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D.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
    24.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5 ℃时,a、b的溶解度均为20 g
    B.加水或升温均可使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将30 ℃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5 ℃,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分别向100 g水中加入20 g a和b,升温至30 ℃,所得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25.已知:Ca(HCO3)2CaCO3+CO2↑+H2O。下列图像表示一定质量的Ca(HCO3)2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该过程中CaCO3不分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30分)
    26.(6分)铝元素与人类关系密切。
    (1)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 元素。
    (2)元素周期表中铝元素的信息如右图所示,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3)铝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Al2O3存在,Al2O3属于 (填字母序号)。
    A.单质 B.氧化物 C.碱 D.盐
    (4)工业用电解熔融Al2O3的方法冶炼铝,化学方程式为2Al2O3 4Al+3O2↑,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5)铝可制成蒸锅,主要利用铝的延展性和 性。
    (6)药品“氢氧化铝[Al(OH)3]”片剂能与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治疗胃酸过多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7.(6分)水是生命之源。
    (1)活性炭常用于净水,其作用是 、过滤水中的杂质。
    (2)生活中常用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3)电解水实验如右图所示,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配制50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溶液,需葡萄糖和水的质量分别为 ,主要步骤有称量、量取、 。
    28.(6分)二氧化碳不仅能产生温室效应,还能作化工原料。
    (1)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的CO2。天然气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膜分离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二氧化硅(SiO2)能用于制造CO2分离膜。CO2通过此膜后被氨水吸收(如下图所示),转化为可作氮肥的NH4HCO3。
    ①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②NH4HCO3固体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CO2形成的超临界CO2流体可用于从香兰草豆荚粉中提取香兰素(C8H8O3)。
    ①香兰素由 3种元素组成。
    ②由香兰素的乙醇溶液得到香兰素的过程中,发生的是 变化。
    ③以上提取香兰素的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 。
    29.(6分)合金是重要的金属材料。
    (1)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金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A.青花瓷瓶 B.橡胶充气艇 C.不锈钢锅
    (2)生铁是常用的合金,生铁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黄铜是铜锌合金,将纯铜片和黄铜片互相刻画(如下图所示),纯铜片上留下明显的划痕,说明 。
    (4)黄铜渣中约含Zn 7%、ZnO 31%、Cu 50%、CuO 5%,其余为杂质。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下(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
    已知:ZnO+H2SO4 ZnSO4+H2O;CuO+H2SO4 CuSO4+H2O
    ①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Ⅰ、Ⅱ中的操作均包含过滤
    b.溶液A中ZnSO4的质量大于CuSO4
    c.溶液A的质量小于溶液B
    d.溶液C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溶液B
    30.(6分)下列字母A~H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由氢、碳、氧、氯、钠、钙、铁中的2~3种元素组成。
    (1)A有强烈的腐蚀性,易潮解,无色酚酞溶液遇A的稀溶液变红,A的俗称是 。
    (2)红色粉末B与气体C反应得到黑色粉末,化学方程式为 。
    (3)D和E均含两种元素。如下图所示,将D的溶液滴入锥形瓶中,溶液变黄,有气泡产生;烧杯中聚集的肥皂泡能被点燃。E中含有的元素是 ,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F、G、H分别与D的溶液反应,均有水生成。将F的溶液与G的溶液混合,生成白色沉淀H。F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实验题(共3个小题,共19分)
    31.(6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如图E所示,铁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如图F所示,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燃烧的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32.(6分)用下图所示装置,在常温下,分别进行研究燃烧条件和研究氧气性质的实验。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

    (1)H2O2稀溶液与MnO2接触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1中,推入H2O2溶液前,燃烧匙和水中的白磷均不燃烧,原因分别是 ;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 。
    (3)实验2中,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木炭燃烧得更剧烈,由此得出氧气的性质是 ;木炭熄灭后冷却一段时间,烧杯中的部分溶液流入集气瓶。该实验中,集气瓶内压强的变化过程是 。
    33.(7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盐,通过实验验证、探究它们的化学性质。
    【查阅资料】
    ①Na2CO3+CaCl2 CaCO3↓+2NaCl
    ②2NaHCO3 Na2CO3+CO2↑+H2O
    ③Ca(HCO3)2易溶于水
    ④CaCl2溶液分别与NaHCO3、Na2CO3溶液等体积混合的现象(表中的百分数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进行实验】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中,NaHC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2中,试剂a为 。
    (3)实验3中,NaHCO3与Ca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HCO3+CaCl2 + + +H2O。
    【反思与评价】
    (1)实验2中,加热NaHCO3后,试管Ⅰ中残留固体成分可能为 (写出所有可能)。
    (2)资料④中,NaHCO3溶液与CaCl2溶液混合的现象中,有些只观察到浑浊、未观察到气泡,原因可能是 。
    (3)用2种不同的方法鉴别Na2CO3和NaHCO3固体,实验方案分别为:
    ① 。
    ② 。
    四、计算题(共2个小题,共6分)
    34.(3分)利用化学反应2Na+H2 2NaH可实现氢气的存储,计算230 g金属钠最多可吸收氢气的质量。
    35.(3分)某厂烟气中SO2的平均含量为0.032 g/L,用780 g硫化钠(Na2S)溶液恰好能吸收2 000 L该厂烟气中的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S+5SO2+2H2O 4NaHSO3+3S↓。
    求理论上得到NaHSO3溶液的质量(假设烟气中其他成分不能被吸收)。
    答案全解全析:
    1.B 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分别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故选B。
    2.A 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为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Mg、Ag、Cu、Zn四种金属中镁的位置最靠前,故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镁。
    3.C A项,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B项,黄瓜中富含维生素。C项,牛肉中富含蛋白质。D项,苹果中富含维生素。
    4.D A项,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B项,甲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C项,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D项,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5.B 一种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即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或核电荷数。故选B。
    6.A A项,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B项,纯棉属于天然材料;C项,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D项,羊毛属于天然材料。
    7.B 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可用作建筑材料和改良酸性土壤。A项,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C项,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D项,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
    8.A A项,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缺乏时,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为了防止骨质疏松,人体应摄入钙。B项,铁是血红蛋白的成分,缺乏时会患贫血。C项,锌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D项,碘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缺乏时会患甲状腺肿大和呆小症。
    9.D A项,三种气体都没有气味,用闻气味的方法无法鉴别。B项,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集气瓶内水面上升的是二氧化碳,无法鉴别空气和氧气。C项,三种气体都没有颜色,用观察颜色的方法无法鉴别。D项,将燃着的木条伸入三瓶气体中,木条燃烧更剧烈的是氧气,没有变化的是空气,熄灭的是二氧化碳,现象明显不同,可以鉴别。
    10.A pH>7时呈碱性。B、C、D项各物质的pH均小于7,显酸性;A项pH>7,显碱性,故选A。
    11.C 能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12.D A项,喷漆能使铁制品与水和氧气隔绝,能够防止生锈;B项,镀一层耐腐蚀的金属能使铁制品与水和氧气隔绝,能够防止生锈;C项,制成不锈钢能够改变铁制品的结构,能够防止生锈;D项,铁制品放在潮湿的空气中,能够和水与氧气接触,容易生锈。
    13.C A项,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悬浊液,不是溶液,故A错;B项,牛奶与水混合形成的是乳浊液,不是溶液,故B错;C项,食盐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正确;D项,植物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乳浊液,故D错。
    14.B A项,木炭在空气中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需要密封保存;B项,浓盐酸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而使溶液变稀,需要密封保存;C项,石灰石在空气中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需要密封保存;D项,氯化钠在空气中很稳定,不需要密封保存。
    15.C A项,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B项,倾倒液体时,试管倾斜,试剂瓶口紧靠试管口,瓶塞要倒置,以防污染药品,且标签要向着手心;C项,使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D项,过滤时,缺少玻璃棒的引流。
    评析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6.C A项,O2可表示1个氧分子,故A错误。B项,2O可表示2个氧原子,故B错误。C项,2O2可表示2个氧分子,故C正确。D项,2O2-可表示2个氧离子,故D错误。
    17.D 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
    18.B A项,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写法是:4P+5O2 2P2O5;B项,反应方程式完全正确;C项,没有注明反应条件,正确的写法是:2CO+O2 2CO2;D项,生成物硫酸钠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写法是:H2SO4+2NaOH Na2SO4+2H2O。
    19. D A项,干冰用作冷冻剂,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的原理,属于物理性质;B项,硫酸用于处理碱性废液是利用硫酸的酸性,酸性属于化学性质;C项,氧气用于气焊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D项,生石灰用作干燥剂,是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熟石灰,不属于物理性质。
    20.B A项,酸性干燥剂可以干燥酸性气体CO2;B项,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瓶内先装满水,氧气应该从短管进;C项,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该实验验证了CO2能与H2O反应生成H2CO3;D项,根据长导管口产生气泡的快慢可判断气体流速。故选B。
    评析 本题考查的是课本知识的迁移应用,牢固地掌握基础即可找到突破口。
    21.A 由向金红石与焦炭的混合物中通入Cl2,得到TiCl4和一种可燃气体可知反应物是二氧化钛、焦炭和氯气,产物是四氯化钛和一氧化碳,而不是二氧化碳,故A项不正确;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常作保护气,用来隔绝空气,故B项正确;Mg和TiCl4 反应得到Ti和MgCl2,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别是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C项正确;金属钛(Ti)抗腐蚀性能好,露置于空气中数年,仍光亮如初,说明金属钛在常温下不与O2反应,故D项正确。
    评析 本题主要考查有关金属的化学性质,注意题目相关信息的灵活应用。结合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22.B A项,盐酸显酸性,氯化钠溶液显中性,都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不能用滴加无色酚酞溶液的方法验证 NaCl 溶液中混有盐酸,故A错误。B项,铁丝浸入CuSO4 溶液,铁丝表面会有铜析出,说明金属铁的活动性大于铜;铜丝浸入AgNO3 溶液中,铜丝表面有银析出,说明金属铜的活动性大于银,从而比较出 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故B正确。C项,稀硫酸能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同时稀硫酸也能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不能将铁制品长时间浸泡在足量的稀硫酸中,故C错误。D项,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难溶性杂质,所以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的方法是将粗盐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故D错误。
    23.D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甲醇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3H2CH3OH+H2O。A项,由丙物质的微观示意图可知,丙的化学式是CH3OH,相对分子质量是12+1×4+16=32,故A错误;B项,由上述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B错误;C项,由上述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发生了变化,故C错误;D项,由反应方程式可知,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4∶(3×1×2)=22∶3,故D正确。
    24.D A项,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15 ℃时,a、b 的溶解度均为20 g,故A正确;B项,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加水或升温均可使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B正确;C项,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将30 ℃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5 ℃,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C正确;D项,向100 g水中加入20 g a和b,升温至30 ℃,所得b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所得a溶液为饱和溶液,故D不正确。
    评析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以比较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可以判断某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
    25.C A项,加热碳酸氢钙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固体质量减少,当碳酸氢钙完全反应后,质量不再变化,故A正确;B项,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故B正确;C项,加热碳酸氢钙后生成碳酸钙,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增大,当碳酸氢钙完全反应后,其质量分数不再变化,故C错误;D项,加热碳酸氢钙后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当碳酸氢钙完全反应后,不再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D正确。
    26.答案 (1)金属 (2)13 (3)B (4)分解
    (5)导热 (6)Al(OH)3+3HCl AlCl3+3H2O
    解析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元素。
    (2)铝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3,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氧化铝属于氧化物。
    (4)Al2O3通电后生成Al和O2,符合“一变多”的特点,故此反应应为分解反应。
    (5)铝制蒸锅,利用了铝的延展性和导热性。
    (6)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故化学方程式为Al(OH)3+3HCl AlCl3+3H2O。
    27.答案 (1)吸附 (2)肥皂水
    (3)氧气 2H2O2H2↑+O2↑
    (4)50 g、450 g 溶解
    解析 (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
    (2)硬水和软水与肥皂水混合的现象不同,可以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3)电解水时与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是氧气,与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是氢气。
    (4)配制 500 g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的葡萄糖溶液,需葡萄糖的质量为500 g×10%=50 g,需要水的质量为500 g-50 g=450 g;主要步骤有称量、量取、溶解。
    28.答案 (1)CH4+2O2 CO2+2H2O
    (2)①+4 ②17.7
    (3)①碳、氢、氧 ②物理 ③二氧化碳和无水乙醇
    解析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2H2O+CO2。
    (2)二氧化硅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NH4HCO3固体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79×100%≈17.7%。
    (3)依据化学式可知香兰素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混合液分离成香兰素和无水乙醇是物理变化。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二氧化碳和无水乙醇。
    点评 本题考查化合价的计算,学生应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尤其注意氧化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并能用化合价原则来进行计算。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9.答案 (1)C (2)混合物
    (3)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大
    (4)①Zn+CuSO4ZnSO4+Cu、Zn+H2SO4 ZnSO4+H2↑
    ②abc
    解析 (1)青花瓷瓶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硅酸盐材料;橡胶充气艇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不锈钢锅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金。
    (2)生铁是常见的合金,合金属于混合物,故生铁属于混合物。
    (3)合金硬度一般比其成分金属大,熔点低,耐腐蚀等。将纯铜片和黄铜片互相刻画,纯铜片上留下明显的划痕,说明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
    (4)黄铜渣中Zn、ZnO、CuO均能和稀H2SO4反应,因此溶液A中的溶质为硫酸锌、硫酸铜、硫酸;由于锌排在氢和铜的前面,故锌既可以与硫酸铜反应,也可以与硫酸反应,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uSO4+Zn ZnSO4+Cu、H2SO4+Zn ZnSO4+H2↑。Ⅰ、Ⅱ中,均涉及固液分离,故a正确;Zn占7%,ZnO占31%,均生成硫酸锌,氧化铜只占5%,反应后硫酸锌多于硫酸铜,故b正确;溶液A中的铜元素,硫酸中的氢元素均被过量的金属锌置换出来,溶液A的质量小于溶液B,故c正确;溶液B经加热、蒸发、冷却后有硫酸锌晶体析出,得到的溶液C是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溶液B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故选a、b、c。
    30.答案 (1)烧碱
    (2)3CO+Fe2O32Fe+3CO2
    (3)铁、氧 Fe2O3+6HCl 2FeCl3+3H2O、Fe+2HCl FeCl2+H2↑
    (4)Ca(OH)2+Na2CO3 CaCO3↓+2NaOH
    解析 (1)根据A易潮解,稀溶液呈碱性,可推断出A是NaOH,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红色粉末是氧化铁,能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单质铁和二氧化碳,注意C不能是氢气,因为题目要求A~H是由2~3种元素组成的;红色粉末与C反应得到黑色粉末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 2Fe+3CO2。
    (3)D和E均含两种元素,二者混合后溶液变黄,有气泡产生,可以断定有盐酸,而且产生可燃烧的氢气,故D为稀盐酸,E为生锈的铁,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 2FeCl3+3H2O、Fe+2HCl FeCl2+H2↑。
    (4)根据三者与D的溶液反应均有水生成可知,F、G、H应该是碱或碳酸盐,F、G、H中都含有O元素;又由将F的溶液与G的溶液混合生成白色沉淀H可知,H是碳酸钙,F、G一个是碳酸钠,一个是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 CaCO3↓+2NaOH。
    评析 解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依据题中的条件和学过的知识推导出各种物质。
    31.答案 (1)酒精灯
    (2)C 3Fe+2O2Fe3O4
    (3)CaCO3+2HCl CaCl2+CO2↑+H2O B
    密度大于空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解析 (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铁丝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注意配平。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在常温下进行,不需要加热,故发生装置选B;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燃烧的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且不助燃。
    32.答案 (1)2H2O22H2O+O2↑
    (2)温度未达到白磷着火点,白磷未与氧气接触 白磷燃烧
    (3)支持燃烧 压强增大后,再变小,最后又回升至常压
    解析 (1)H2O2稀溶液与MnO2接触时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 2H2O+O2↑。
    (2)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知,燃烧匙中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未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烧杯中白磷未燃烧是因为没有与O2接触;推入H2O2溶液后,生成氧气,氧气通过导管进入烧杯,白磷与O2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故观察到白磷燃烧。
    (3)实验2中,木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由此得出氧气能支持燃烧。
    33.答案 【解释与结论】
    (1)NaHCO3+HCl NaCl+H2O+CO2↑
    (2)澄清石灰水
    (3)CaCO3↓ 2NaCl CO2↑
    【反思与评价】
    (1)Na2CO3或Na2CO3、NaHCO3
    (2)生成的CO2少,溶在水中,无法逸出
    (3)①任取其中一种固体于试管中,加热,若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则该固体为NaHCO3,另一种固体为Na2CO3;若没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则该固体为Na2CO3,另一种固体为NaHCO3
    ②任取其中一种固体,配制成5%(或大于5%)的溶液。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与1%(或大于1%)的C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若观察到溶液变浑浊且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为NaHCO3,另一种固体为Na2CO3;若仅观察到溶液变浑浊,则该固体为Na2CO3,另一种固体为NaHCO3
    解析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中,NaHCO3 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 NaCl+H2O+CO2↑。
    (2)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Ⅱ中出现浑浊,则试剂a为澄清石灰水。
    (3)实验 3 中,Ⅱ中出现浑浊说明气体是二氧化碳,Ⅰ中出现的浑浊是碳酸钙,故NaHCO3 与 Ca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 +CaCl2 CaCO3↓+2NaCl+CO2↑+H2O。
    【反思与评价】
    (1)实验2中,加热 NaHCO3 后,试管Ⅰ中残留的固体成分有两种可能:Na2CO3、NaHCO3 或Na2CO3。
    (2)资料④中,NaHCO3 溶液与 CaCl2 溶液混合的现象中,有些只观察到浑浊、未观察到气泡,原因可能是生成的二氧化碳少,溶于水中,无法逸出。
    评析 利用实验鉴别物质是一类难度较大的化学题目。解答该类题目时,要弄清涉及的各种物质的性质,注意题目中的要求,然后根据实验步骤逐步确定物质。
    34.答案 [解]设:最多可吸收氢气的质量为x。
    2Na + H2 2NaH
    46 2
    230 gx
    =
    x=10 g
    答:最多可吸收氢气的质量为10 g。
    解析 略。
    35.答案 [解]烟气中SO2的质量=2 000 L×0.032 g/L=64 g。
    设:生成S的质量为x。
    2Na2S+5SO2+2H2O 4NaHSO3+3S↓
    320 96
    64 g x
    =
    x=19.2 g
    得到NaHSO3溶液的质量=780 g+64 g-19.2 g=824.8 g。
    答:理论上得到NaHSO3溶液的质量为824.8 g。
    解析 略。
    评析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注意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数据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验证NaCl溶液中混有盐酸
    取少量溶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B
    比较Fe、Cu、Ag的金属活动性
    铁丝浸入CuSO4溶液,铜丝浸入AgNO3溶液
    C
    除去铁制品上的铁锈
    将铁制品长时间浸泡在足量的稀硫酸中
    D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将粗盐研碎、溶解、蒸发
    A
    B
    C
    D
    内容步骤
    【实验1】研究燃烧条件
    【实验2】研究氧气性质

    烧杯中盛有80 ℃的热水,分别在燃烧匙和烧杯中导管口放置一小块白磷,塞紧瓶塞
    烧杯中盛有NaOH溶液,燃烧匙中放入木炭;
    点燃木炭后,迅速将燃烧匙伸入瓶中,塞紧瓶塞

    推入适量H2O2溶液
    推入适量H2O2溶液
    NaHCO3
    Na2CO3
    0.1%
    1%
    5%
    0.1%
    CaCl2
    0.1%
    无明显现象
    有浑浊
    有浑浊
    有浑浊
    1%
    无明显现象
    有浑浊
    有浑浊,有微小气泡
    有沉淀
    5%
    无明显现象
    有浑浊
    有沉淀,有大量气泡
    有沉淀
    序号
    实验装置
    主要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1
    向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Na2CO3和NaHCO3溶液,再分别滴加盐酸
    2支试管中均有气泡产生
    实验2
    向Ⅱ中加入试剂a,向Ⅰ中加入少量Na2CO3或NaHCO3固体,分别加热一段时间
    Na2CO3受热时Ⅱ中无明显现象
    NaHCO3受热时Ⅱ中出现浑浊
    实验3
    向Ⅱ中加入试剂a,向Ⅰ中加入少量5%的NaHCO3溶液,再滴加5%的CaCl2溶液
    Ⅰ中出现浑浊,有气泡产生
    Ⅱ中出现浑浊

    相关试卷

    2019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19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下列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阅读下面科普短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Word版:

    这是一份2020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Word版,文件包含2020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docx、2020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19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Word版:

    这是一份2019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Word版,文件包含2019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docx、2019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