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两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4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两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4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探究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在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 )
A.黑猩猩B.金丝猴C.猕猴D.大熊猫
2.促进森林古猿进化成为人类的根本原因是( )
A.火的使用B.森林的大量消失
C.地面的猛兽较多D.群体生活
3.19世纪著名进化论的建立_______提出了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 )
A.恩格斯B.列文·虎克C.达尔文D.施莱登
4.人类生命的起始点是一个细胞,该细胞为( )
A.受精卵B.精子C.卵细胞D.以上都不是
5.精子和卵细胞相遇发生受精作用的部位是在
A.输卵管B.子宫C.卵巢D.阴道
6.进入青春期身体发育的最显著的特点( )
A.肺活量增大B.身高突增
C.对异性产生依恋D.脑容量迅速增加
7.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____提供的( )
A.糖类B.脂肪C.蛋白质D.维生素
8.小红患了贫血,体内可能缺乏( )
A.锌B.钙C.铁D.碘
9.我们日常的食品中,主要含有蛋白质的一组是( )
A.蔬菜、鸡蛋、猪肉B.奶油、玉米、牛奶
C.鱼、牛肉、黄豆D.马铃薯、花生、江米
10.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 )
A.维生素B.蛋白质C.无机盐D.水
11.李爷爷患上了骨质疏松症,体内可能缺乏( )
A.铁B.钙C.锌D.碘
12.当我们细嚼饭粒或馒头时,会觉得有甜味,这种甜味物质是( )
A.麦芽糖B.葡萄糖C.蔗糖D.白砂糖
13.对食物中脂肪、蛋白质和糖类都能产生消化作用的是( )
A.胰液B.胃液C.胆汁D.唾液
14.吃水果、蔬菜时要注意的事项是( )
A.新鲜程度B.农药的去除
C.干净程度D.以上都要注意
15.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 )
A.呼吸器官和肺B.呼吸器官和咽C.呼吸道和咽D.呼吸道和肺
二、探究题
16.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_____。
17.胎儿生活在子宫内的一种叫_________的半透明液体中,通过______和_______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
18.消化系统的组成包括消化道和____。
19.呼吸道具有对空气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0.人的生长发育,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______,同时也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______。
21.吞咽时_________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_________。
22.营养学家指出,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的能量应该分别占30%、____和____左右。
23.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三种处理:
①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②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③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试问:
(1)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应选取__________两组作对照。
(2)以“唾液”为变量时,应选取_________两组作对照。
(3)若将3支试管都放入37℃左右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滴加碘液后不变蓝的是_________号试管。
三、读图填空题
24.下图是食物经过人体消化道时,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被化学消化的程度,字母表示组成消化道各器官的排列顺序,其中D表示小肠。请据图回答。
(1)曲线甲是____的消化。
A.糖类B.蛋白质C.脂肪D.维生素
(2)字母C代表的器官是____。
A.食道B.胃C.小肠D.大肠
(3)蛋白质最终被分解为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常见的类人猿有大猩猩、黑猩猩、猩猩、长臂猿等,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答案:B
解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等环境的原因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由臂行慢慢向直立行走发展,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在整个进化过程中,是环境对森林古猿进行了选择。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3.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达尔文建立的进化论,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4.答案:A
解析: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因此,人的生命起始于受精卵。
故选A
5.答案:A
解析:A.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输卵管。故A正确。
B.子宫是胚胎、胎儿发育的场所。故B错误。
C.卵巢是女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故C错误。
D.有独立存活能力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的过程叫做分娩。故D错误。
故选A。
6.答案:B
解析: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人体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和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
7.答案:A
解析: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其中,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约70%)主要来自糖类,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不为人体提供能量。故A符合题意。
8.答案:C
解析: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都可能引起贫血。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人体缺铁会使血红蛋白的合成发生障碍,从而使人体内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导致贫血,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9.答案:C
解析:A.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鸡蛋和猪肉中含有蛋白质,A不符合题意。
B.玉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物质,奶油中含有脂肪,蛋白质等物质,B不符合题意。
C.鱼、牛肉、黄豆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是基本物质,C符合题意。
D.马铃薯、江米含有丰富的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物质,花生中含有脂肪、蛋白质,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答案:D
解析:组成细胞的物质既有有机物又有无机物。无机物有水分和无机盐,有机物有糖类、蛋白质、核酸和脂类。在细胞的组成成分中,无机物中的水是最主要的成分,约占细胞物质总含量的75%﹣80%,含量最多。
故选D
11.答案:B
解析:无机盐参与细胞的构成,但不提供能量,在人体的含量很少,但作用很大,如钙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成分,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中老年人和妇女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
12.答案:A
解析:口腔中的唾液内含有唾液淀粉酶。细嚼馒头,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内的淀粉初步分解为麦芽糖,所以感觉有甜味。没有被消化的淀粉和麦芽糖,最终在小肠内,在肠液、胰液的共同作用下,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被人体吸收。
故选B。
13.答案:A
解析:A、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能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等物质,故A符合题意。
B、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只能消化蛋白质,C、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可以把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促进脂肪的消化,D、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只能消化淀粉,故B、C、D都不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14.答案:D
解析:吃水果、蔬菜时既要注意新鲜程度、农药的去除又要考虑干净程度,食以洁为本。
15.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考点:本题考查呼吸道的组成,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6.答案:森林古猿
解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17.答案:羊水;胎盘;脐带
解析: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18.答案:消化腺
解析: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是食物的通道;消化腺包括位于消化道外的大腺体(唾液腺、肝脏、胰腺)和位于消化道内的小腺体(胃腺和肠腺)。
19.答案:清洁空气;温暖空气;湿润空气
解析:呼吸系统由肺和呼吸道组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这可以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此外,鼻腔前部的鼻毛、鼻腔表面的黏液和气管内壁上的纤毛和黏液,也在保证气流通畅方面有一定的功能,呼吸道还具有温暖、清洁和湿润进入体内空气的作用,鼻腔黏膜内的丰富的毛细血管能预热吸入的冷空气,鼻毛和鼻腔内的黏液能阻挡和粘住吸入的灰尘和细菌,鼻腔内的黏液还能杀灭一些细菌并能湿润吸入的空气。
20.答案:蛋白质;能量
解析:蛋白质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一部分能量,但蛋白质主要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修复和更新的重要原料。因此,人的生长发育,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同时也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1.答案:会厌软骨;气管
解析: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咽是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共有器官,吞咽时,会厌软骨像盖子一样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
22.答案:40%;30%
解析: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时进餐,合理膳食要求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入分别占30%、40%、30%。
23.答案:(1)1和3
(2)1和2
(3)1
解析:(1)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能将食物切成碎屑状,所以要研究它们的作用应该选用1和3两组来进行实验,其他条件应该一样。
(2)以“唾液”为变量,只有唾液的有无不同,其他都应该一样,故选1和2。
(3)1试管中含有唾液,唾液中有唾液淀粉酶,可以分解淀粉,因此,1号试管内没有淀粉,不会变蓝。2号试管中是清水,淀粉没有被分解;3号试管的馒头块和唾液没有充分接触,淀粉可能被部分分解,所以1号和3号试管变蓝。
24.答案:(1)C
(2)B
(3)氨基酸
解析:(1)口腔和胃都不能消化脂肪,脂肪的消化在小肠里进行,小肠里有胆汁、胰液和肠液等多种消化液,脂肪在小肠里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因此甲曲线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胃不能消化淀粉,在小肠内淀粉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因此图示中乙曲线表示的是淀粉的消化过程; 蛋白质的消化起始于胃,在小肠内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因此图示中丙曲线表示的是蛋白质的消化过程,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据图可知,糖类、蛋白质和脂肪都在D处彻底被消化,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器官,所以D是小肠,则A是口腔,B是咽和食道,C是胃,E是大肠,F是肛门。因此字母C代表的器官是胃,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最终被分解为氨基酸。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两校2024年联考中考一模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两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两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